人物通讯写作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园地
人物通讯写作
人物通讯是用来展示新闻人物事迹与形象的一种新闻体裁。
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有两大类:一类是写先进个人和集体,如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这类报道往往能影响不少人,甚至感染几代人,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巨大作用。
另一类是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有争议的人物,这一类报道过去比较少,近几年开始多了,开阔了人物通讯报道的路子。
人物通讯在写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从人物本身特点出发,提炼主题,选择材料。
一般而言,人物的特点越鲜明,人物形象也越生动,他给读者的印象也越深刻。
记者根据人物特点确定主题,精心选材。
要有时代气息,体现出当今时代的特征。
人物通讯与人物传记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人物通讯要有新闻性,要能够体现出当今时代的某些特征。
这是我们提炼新闻主题时,要注意的问题。
新华社名记者穆青曾说过:“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往往会起到人物的某段传记,时代的某种记录的作用。
能否高瞻远瞩地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
的主题,并且从这个高度来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就成为决定人物通讯成败的关键。
”
通过刻画新闻人物的言行与外在气质,表现其内在性格与精神境界。
人物通讯很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与精神境界,这就是说,不但要写出报道对象的行为事迹,还要注意写出他的行为依据。
要表现报道对象的个性与思想境界,既要注意其行为事迹,也要注意其语言特征。
要在特定环境中表现特定人物。
任何一个新闻人物,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之中的,他与这个社会环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言论行为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是对周围环境作出反应。
要抓住有特色的细节,写好关键性情节。
人物通讯特别讲究细节的描绘与情节展开。
所谓情节,就是事情的变化和经过,它是由一系列能显示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
好的人物通讯一般具有一定的故事性,情节波澜曲折,引人入胜。
要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举,尽可能把人物通讯写活。
要多作形象描写,叙述要与描写结合起来,以描写带动叙述,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
抒情要缘
事而发,议论要点破即止,这些要多实践,多揣摩,方能运用自如。
(摘自复旦大学出版社《新闻采访写作》新编刘海贵等著)
当今报纸、电视等媒体所报道的人物已经不仅只限于先进、典型人物,而且,从发行、收视、点击率的角度出发,有争议的新闻人物,尤其是要人、名人、明星,或热点新闻事件中的焦点人物,往往更受媒体追捧和炒作。
当然,作为党报、党刊的人物报道——人物通讯,是指反映新闻人物为对象的通讯,它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这一通讯形式所反映的人物对象,必须以先进、典型人物为主。
这是党报新闻导向原则。
人物通讯的特点有两个方面,可以称为两条线,一条是过程线,一条是思想线。
以文学化的语言,可视一为形,二为神。
当然,人物通讯不是小说,但篇幅稍长或长篇通讯,应该上升到报告文学或准报告文学的高度。
不然,人物是平面的,没有灵魂的。
因此,人物通讯要写出生活味、人情味、文学味。
生活味:让人物形象更真实
狭义上的工作和生活是分开的。
其实,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因为工作才有意义。
时隔40余年,如今重读穆青的长篇人物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更觉感人。
全篇文章感人之处甚多,但我感觉焦裕禄弥留之际的一段话,最足以体现一个共产党人、一个县委书记的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的崇高情怀。
“这时,焦裕禄已经病危,他用尽全力断断续续地说:‘我……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要求……心里感到很难过……我死了不要多花钱……省下钱来支援灾区建设……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长达1.6万余字的长篇通讯,如果少了这百来字,文章将大为逊色。
显然,这段话,是如实纪录了焦裕禄的生活,而不是工作,但焦裕禄的崇高形象顿时因此在读者的心底树立起来,而且矗立成一座永久的丰碑,让人敬仰。
“焦裕禄同志想的总是别人,他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是焦裕禄的伟大的精神,也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这篇通讯的灵魂。
20余年后,想起穆青写焦裕禄的长篇通讯,就特别记得焦裕禄的“死后埋在沙丘上”和“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两句话。
《焦裕禄: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假如作为编发此稿的终审编辑,我会用这一个标题。
因此,写人物通讯的先进人物,写人物的豪言壮语,或大发赞语,往往给人以假大空的感觉。
人情味:让人物形象更可信
《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文汇报》江胜信2007年4月3日)是获第十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一篇长篇人物通讯。
获奖的理由除了必要的因素
之外,我认为,此篇文章获奖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深得人物写作的三味:生活味、人情味、文学味。
方永刚生前为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7年“全国道德模范”,2008年“感动中国2007
年度人物”。
但毕竟是一个“马列教授”,要写出彩,当然是个很大的挑战。
方永刚曾是个苦孩子,自小在农村长大,家中兄弟众多,自小食不果腹。
因此,当年上复旦念大学时,每月有50公斤的饭量。
如果不是改革开放,他无法成就上大学、参军入伍、成为军队政治理论教授等原本无法实现的梦想。
他能选择三尺讲台,也是出于另一种几近本能的报恩。
但就是这样一位坚信党的创新理论的年轻教官,却差点因为扛不住生活的重压而离开三尺讲台。
父母兄弟节衣缩食,供出了唯一的大学生;他工作10年却无法给家人更多回报。
咬牙之下,他曾4次提出转业,打算下海经商。
以至方永刚儿子接受记者采访“你父亲希望你以后考什么大学?”时,回答“复旦大学”,记者问“为什么?”他儿子说“他说那里的伙食不错”。
这才是一个真实的方永刚。
方永刚不为做理论家而理论,他孜孜以求、刻苦钻研,注重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解答现实问题。
就是说,他的理论是用来解答现实,而不是深奥玄妙的理论。
他的动摇、选择以及终极人生追求。
因为处处充满着人情、人性味。
文学味:让人物形象更鲜活
新闻是“易碎品”,难道一些新闻不可以成为“艺术品”?而在所有通讯写作中,人物通讯最可借用散文化写法。
就是说,一些人物通讯最有条件成为“艺术品”。
要“向自由的活泼的散文式方向发展”。
曾担任过新华社社长的著名记者穆青,就提倡尝试用散文笔法来写新闻,从形式到结构上打破旧框框,旧模式,
突破传统的写作规范。
一些新闻理论人士称,“新闻写作散文化”目前渐成新闻写作实践中的一个潮流。
其实,这不算新潮。
著名作家魏巍的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人民日报》1951年4月11日)被称为文艺通讯——从新闻学的角度,似无“文艺通讯”之说。
《谁是最可爱的人》当是人物通讯,只是采用了散文化的写作方式。
入选课文时,一般被当成散文而非新闻作品。
但必须尊重这么一个史实,这篇作品刊发时,标题下所署的是“本报特约记者魏巍”。
当然,对于一篇好作品,读者强行去划分它属于什么体裁,意义不大。
重要的是,一篇人物通讯特别值得去写,应当努力把它写成一篇艺术品。
那就得借助散文化写法,或干脆称之为文学化写法——文学化写法似有落入虚构之口实,那就以纪实文学的写法。
“3月13日上午,北京。
海军大院的会议室刚刚消过毒,经历三次化疗、体质孱弱的方永刚,在医护人员陪护下来到这里,脱下厚厚的防寒服、帽子、口罩,在十米开外接受我们采访团的集体采访……当他再次‘全副武装’离开会场的时候,疲惫的步履踩疼了我们的视线”,“我的笔端也就倾注了某种使命,要去谱写送给他的赞歌和祝福,祈愿他那经历严寒的生命之树,在这明媚的早春能够顽强地吐露新生的绿芽”。
仍以《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为例,文中“疲惫的步履踩痛了我们的视线”、“祈愿……生命之树吐露新生的绿芽”这样的句子,采用的不仅只是散文化而是完全诗化的语言。
记者的痛感和祝愿,既写出了方永刚生命垂危状态下的坚忍,一方面丰满了新闻人物形象;同时,也倾注记者悲天悯人的人文关怀。
这些文字看似闲笔,却胜过一些未必有效的故事材料。
它其实也是“写真”,写出了当时记者的真情实感。
新闻作品不是冰,但也不是火。
但文学笔调,往往如同画布上的一抹曙光,让人心生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