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
态度的心理结构的三个因素==什么是态度==态度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既是指人们的内在体验,又包括人们的[[行为]]倾向。
一般而言,态度是潜在的,主要是通过人们的言论、表情和行为来反映的。
人们的态度对象也是多种多样,诸如人物、事件、国家、集团、[[制度]]、观念等等。
人们对这些态度对象,有的表示[[接受]]或赞成,有的表示拒绝或反对,这种在心理上表现出来的接受、赞成、拒绝和反对等评价倾向就是态度。
因此,态度又可以看成是一种心理上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支配着人们对观察、[[记忆]]、[[思维]]的选择,也决定着人们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想些什么和做些什么。
态度通常是指个人对某一客体所持的评价与心理倾向。
换句话说,就是个人对环境中的某一对象的看法,是喜欢还是厌恶,是接近还是疏远,以及由此所激发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倾向。
态度的心理结构主要包括三个因素,即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和意向因素。
1.认知因素。
认知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叙述的内容包括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认识、理解、相信、怀疑以及赞成或反对等。
2.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感体验,如尊敬——蔑视,同情——冷漠,喜欢——厌恶等。
3.意向因素。
意向因素就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反应倾向或行为的准备状态,也就是个体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何种反映。
前面已经指出,态度既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结构,又是一种行为倾向,对行为起准备作用。
因此,根据一个人的态度可以推测他的行为。
但是推测只是推测,态度与行为毕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二者也不是同一个概念。
况且行为的发生并不单单由态度决定,除了态度以外,行为还决定于其它因素,如社会道德规范,传统的生活习惯,当时的情境,以及对行为结果的预期等等。
然而,一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却过分强调态度的行为倾向性,认为通过态度可以推测人的全部行为,也可以通过行为推断人的全部态度,机械地把二者一对一的联系起来,而忽视各种社会客观因素的影响。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巩固自己的观点:不断 增加新的论据来支持原 有的立场
修筑防疫工事:当人们 驳斥一个攻击时,会运 用所有的防御方式,准 备了支持自己立场的论 据,形成反驳相反立场 的论据,并且对相反观 点的传达者进行贬损等, 以形成一个更强、更有 力的防御地位
角色扮演法
(三)团体影响法 (四)活动参与法
协调的认知数量*认知 重要性
消除失调状态的方法
改变认知,使之与自己的其他认知保持一致 改变行为,使对行为的认知与其他认知一致 增加新的认知,使原有的认知矛盾得到合理解决
认知失调及其解释
决策后认知失调
决策几乎总会引起失 调,因为我们不得不 在几个选择中作出决 定
提高我们选择的对象 的评价,或降低对未 选择的对象的评价, 都可以减少失调
小奖励可以引发人们对不喜欢工作的兴趣,而轻松的惩 罚会成为人们不做某项自己喜欢的事情的不当理由。 受到的惩罚越大,产生的失调就越少,因此,态度改变 的越少
(3)自由选择
01
当行为是个体自由选择 的,与态度不一致的行 为会导致失调
02
为了维护自我,人们会 认同和巩固自己的态度 和行为
(4)努力
1
你为某件事情的付 出越多,你将会越 喜欢它
态度的形成。
3 同伴的影响
01 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 个体开始把自己的态度与同伴进行比较,并根据同伴的态度来
02
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4 团体的影响
团体对其成员影响力的大小取决于两个方面:
团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的大小
个体在团体中所处的地位
五、态度改变的理论
一.认知失调理论
回答数
22 25 20 12 43 38 51 45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
比较两种理论: 相同点:
认知因素之间产生矛盾,个人便处于 一种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状态。
区别: ①费氏强调个体通过自我调节, 海德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 影响。
②另外认知失调论比认知平衡理论适用 范围 更广。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二、态度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三、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形成与改变
1.态度的传统特性: ①幼时习得的 ②形成惯性反应的 ③极端的态度 ④依赖的事实多少 ⑤与信念、世界观的联系 ⑥三种成分协调还是不协调
2.个体因素: ①能力 ②独立性 ③认知欲望 ④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自我 防御(不易改变) 3.个体的群体观念: 认同感,忠诚心
(二)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对外界影响的判断、选择和组织。 2、态度预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 3、态度影响个人行为的效率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行为是态度的外显,通常情况下, 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时态度与 行为不一致。
影响说服效果的主要变量: (1)差距:
(2)畏惧
3.说服对象——接受者 说服的对象并不是被动的,研究说服对象的主观条件 既有助于找到增强说服效果的途径,也有助于找出增 强抵制敌对宣传的能力。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两方面。
(1)原有信念强度 (2)说服对象的人格因素
4、情境因素 说服过程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这些 背景因素对说服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其中主要 的情境变量为: (1)预告
二、态度的特点和功能 (一)态度的特点 1、习得性:态度不是天生的,是在社会生活 中与人、事发生关系中形成的。 2、对象性: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笼统地讲 态度是不确切的。 3、稳定性:态度形成后会持续一段时间,成 为人格的一部分,并在人的行为 反应模式上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
态度的功能
态度的功能:工具性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认知。
态度的维度:方向、强度、深度、向中度、外显度。
态度形成:凯尔曼:依从(印象管理策略)、认同(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内化(最后阶段)。
态度转变:说服的过程。
霍夫兰德态度转模型:传递者、沟通信息(最直接原因)、接收者、情境。
影响因素:传递者(威信、立场、意图、吸引力),沟通信息(信息差异、畏惧、倾向性、提供方式),接受者(原有特性、人格、心理倾向),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态度转变理论。
海德平衡理论:重视人与人相互影响。
费力最小原则。
P-o-x。
3+或2-1+平衡。
费斯廷格认知失调论:的四种原因:逻辑、文化价值、观念、新旧经验。
改变途径:改变或否定一方、引入或增加新认知因素、降低各方强度。
社会交换论: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逆反心理:超限、自我价值保护、禁果逆反。
态度测量: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
方向和强度两个维度。
摩根主题统觉测验(TAT),罗夏墨迹测验。
行为反应测量是测谎仪的工作原理。
沟通:人际距离:公众距离12-25英尺,社交距离4-12英尺,个人1.5-4英尺,亲密0-18英寸。
人际关系特点:个体性、直接性、情感性。
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相互性、交换性、自我价值保护、平等。
舒茨三维理论。
基本人际需要:包容、支配、情感。
人际吸引:亲合、喜欢和爱情。
人格品质影响喜欢的最稳定因素。
从众。
功能:促进共同规范价值观形成,让个体适应社会,会失去主动性缺乏个性不盲从。
从众行为的原因:寻求行为参照,恐惧偏离,群体凝聚力。
阿希的从众实验。
塔尔德模仿律:下降律、几何级数率、先内后外律。
爱情。
哈特菲尔德:激情爱、伙伴爱。
李:六种形式:浪漫、好朋友、游戏、占有、实用、利他。
斯坦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亲密、激情、承诺。
古普塔爱情5年论。
一体型夫妻关系稳定、美满。
夫妻冲突因素:需求不满、价值观不统一、自我的远离、夫妻的性差异。
发展心理学维果斯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由社会文化决定,。
组织行为学第十章 态度与行为
工作满意度影响工作行为主要有:工作绩效、离职率、缺勤 与迟到、偷窃和暴力等 2.工作投入度(或工作参与度)。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对他的 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工作绩效对自我价值的重要程度。 高分入校,挂科,“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 研究表明,工作投入度可以解释员工流动率中16%的变化。 3.组织承诺。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 望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组织承诺高的员工流动率较低。 组织承诺包括三个成分:感情承诺[情感依赖]、持续承诺[虑 及跳槽成本]、规范承诺[责任和义务] 与个人特点有关:学历高承诺低、资历深承诺高。 与工作任务自主性和技能多样性成正相关。 工作满意度、工作投入度和组织承诺与缺勤率和流动率成负 相关。 高工作投入意味着对特定工作的认同,高组织承诺意味着对 所在组织的认同。
(二)、影响人的态度转变的因素 态度转变的模式: C.Hovland与I.Janis 1959年提出,在整 个态度的转变的过程中,涉及四方面的 因素: 传达者 沟通信息 信息接受者 周围情境
态度改变的说服过程
专业性
说服者
可靠性 吸引力 相似性 信息的差异性
信息的情绪性 信息的组织性 信息的重复性 原有态度 人格特征 预防注射
(一)、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个体因素 A、 需要与愿望的满足与态度的形成 B、 个体心理特征:兴趣、爱好、气质、独立 性与依赖性等 C、 个体创伤与偶发性经验的影响 D、价值观的影响 2、个体所属群体的影响 3、知识与信息的影响:认知因素的影响(水 重要还是钱重要) 4、社会文化与其他因素的影响
勒温发现,个体态度的改变同群体的规范和价值 观密切相关。个体态度依赖于其参与群体活动的 方式和程度。 主动型和被动型。 勒温在二战期间比较了两种让家庭主妇去购买不 喜欢的食品的方法的优劣。第一种方法是由能言 善辩的人向主妇们讲解上述食品的营养价值,以 及食用这些食品对国家的贡献(当时物质非常缺 乏)。第二种方法是让主妇们进行群体讨论,讨 论的结果是大家一致决定购买。一段时间后,派 人调查实际购买情况,结果发现听讲解的主妇只 有3%的人购买了上述食品,而参与群体讨论主妇 有32%购买了原先不爱吃的上述食品。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形成的过程是一个复杂且多因素影响的过程,涉及到个体认知、情感、行为等多个层面的因素。
态度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不断接受信息和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下面将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分析态度形成的过程。
一、认知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认知是个体对外界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个体通过对事物的认知分析,逐渐形成对事物的态度。
1.外界信息的接受和处理外界信息是形成态度的重要源泉,人们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多个渠道获取关于事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个体对事物的态度。
比如,个体从媒体上获取关于某一政治人物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个体对该政治人物的态度形成。
2.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在形成态度时候,会倾向于保持内心的认知一致性。
如果个体对某一对象持有的认知是一致的,那么他形成对该对象的态度时,也会倾向于使认知和态度一致。
比如,当一个人对某一品牌的认知比较积极时,他对该品牌的态度也会倾向于是积极的。
3.社会认知在社会交往中,人们会受到他人的认知影响,这也会影响到个体的态度形成。
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会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以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认知一致性。
比如,一个人在朋友圈内,可能会因为朋友的态度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态度。
二、情感因素对态度形成的影响情感是个体对事物的情感态度和情感反应,也是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情感对态度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1.情感传染效应当人们接触到他人的情感表达时,会产生情感传染效应,即个体的情感会受到他人情感的感染。
这也会影响到个体对事物的态度。
比如,一个人因为周围的人对某一事物表现出积极情感,也会影响他对该事物的态度。
2.情感处理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情感刺激,他们对这些情感刺激的处理会影响到他们对事物的态度。
情感处理包括情感调节、情感表达等,这些都会影响到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态度形成。
消费者的态度形成以及改变
消费者的态度形成以及改变消费者的态度形成主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社会文化、个人经验、广告宣传和媒体影响等。
消费者的态度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
首先,社会文化是形成消费者态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消费者的态度往往受到所处社会文化的价值观念和信仰的影响。
例如,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中,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追求个人满足和享受,而在注重节俭和节约的社会中,消费者则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
其次,个人经验也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重要影响。
个人经验中的正面和负面的购买经历都会塑造消费者对特定品牌或产品的态度。
如果消费者的个人经验是积极的,他们很可能对该品牌或产品持有较为正面的态度;反之则可能形成负面态度。
此外,广告宣传和媒体也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影响。
广告宣传通过塑造产品的形象和传递特定的价值观念,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也会对消费者的态度产生影响,特别是在涉及到争议性话题或重大事件时。
消费者的态度也是动态变化的。
一方面,消费者可能通过自主选择和信息获取来主动改变态度。
例如,当消费者收到对某个品牌或产品的负面评价或者发现更好的替代品时,他们可能会调整态度并转向其他选择。
另一方面,消费者的态度也会受到外部环境的被动影响。
例如,经济的衰退、自然灾害或者疫情爆发等事件都可能导致消费者对消费行为产生调整。
总而言之,消费者的态度形成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过程,受到社会文化、个人经验、广告宣传和媒体影响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
消费者的态度也是动态变化的,既可以是主动改变,也可以是被动调整。
对于企业和广告商来说,了解消费者态度的形成和变化是制定营销策略的重要依据。
消费者态度的形成和变化对于企业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消费者的态度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的购买决策。
因此,理解消费者态度的形成和变化的原因和机制,对于企业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至关重要。
首先,社会文化对消费者态度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在社会心理学领域里态度属于的研究内容
一、概述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下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研究范围涵盖了诸多方面,而态度则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态度是人们对一个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倾向,它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也可以反映出社会和文化的特征。
对态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还对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二、态度的定义和形成1.态度的定义态度是指一个人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倾向,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
认知要素指个体对对象的知识和信念,情感要素指个体对对象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反应,行为要素指个体对对象的行为倾向和行为意向。
2.态度的形成态度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个体的经验、教育背景、文化环境、社会影响等。
在形成过程中,个体会通过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交互作用来形成对对象的评价和倾向。
三、态度的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方法直接测量方法是指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直接询问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态度,常用的方法包括Likert量表、半结构式问卷等。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容易操作,但存在受访者回答不真实、社会期许效应等问题。
2.间接测量方法间接测量方法是指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情感反应等来推断其对特定对象的态度,如心理反应时间测量、生理指标测量等。
这种方法避免了受访者主观回答的偏差,但受到测量工具和刺激材料设计的影响。
四、态度的作用和影响1.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态度会影响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行为倾向和行为选择,即态度会预测个体的行为。
对环保的积极态度会促使个体采取相应的环保行为。
2.对社会的影响态度还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当大多数人对某一社会问题持有相同的态度时,就会形成社会共识,进而影响社会制度、文化形态和社会进步。
五、态度的变化和调整1.认知不一致理论认知不一致理论认为,人们在面临认知冲突时,会通过调整态度来减轻认知不一致带来的不适感。
当一个人同时拥有对一种商品的积极态度和对其高昂价格的消极态度时,可能会通过调整态度来消除认知不一致。
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 当个体对单元的知觉和对单元内两个对象 所持的态度趋于相反方向时,其认知体系 便出现不平衡的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将 会引起个体心理的紧张而产生不满情绪。
• 解除心理紧张的过程,就是态度改变的过 程。
7
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力
强调一个人(P)对某一认知对象(X)的态度, 常受他人(O)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
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 。 关系认知:人们的认识对象包括世界上各种人物,事件
及概念,这些对象有的各自分离,有的则互相联结起来,组 合为一个整体。
单元关系:指构成一体的两个对象的关系(类似、接近、 相属 )。
感情关系(sentiment):是指人们对每种认知对象都有 喜恶、赞成或反对的情感与评价倾向。
6
主要观点 • 海德认为个体对单元中两个对象的态度一
• 1.沟通者 沟通者是信息的来源。 • 2.沟通过程
⑴沟通者以及沟通信息要引起人们的注意。 ⑵信息的内容要以对象惯用的言语来传达。 ⑶沟通者要了解对象的需要与动机。 • 3.沟通对象 接受者是否了解信息,其个性特征 (如自尊心、灵活性和刻板性等)是否适应于接 受这些信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4
协调: 不协调 不相关:
11
解除或减少失调状态的办法 1.改变某种认知元素 2.增加新的认知元素 3.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
12
(三)参与改变理论
参与改变态度:改变态度的方 法,不能离开群体的规范和价 值。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 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
两种方式: 主动参与 被动参与
13
影响沟通对态度改变的因素:
平衡结构
O
O
O
O
+
心理学对态度的定义__概述及解释说明
心理学对态度的定义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态度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代表着个体对特定对象、人或事件的评价和反应。
个体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行为和决策。
因此,理解态度及其形成过程对于揭示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心理学对态度的定义,并通过解释说明来展示我们对于态度及其作用的认识。
首先,我们将介绍心理学家如何定义态度以及它的特征与概念。
接着,我们将深入研究心理学家对于态度进行的解释和分类,并介绍常用于衡量态度的方法和工具。
同时,我们也将分析影响态度形成过程的因素,包括自我认同、社会认同以及社会化与文化因素。
进一步地,在本文中还将探讨态度对行为和决策产生的影响。
我们将研究正向和负向态度对行为倾向产生的影响,并详细介绍态度一致性理论及其解释说明。
此外,我们还将通过经典案例分析结合心理学实验研究来探究态度与行为关系。
最后,我们将总结回顾心理学对态度的定义,并强调态度在个体心理过程中的角色和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将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建议,以促进对态度及其影响力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心理学对态度的定义,并认识到其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互动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 心理学对态度的定义2.1 态度的概念和特征态度是心理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个体对于某一对象、人物、事件或观点的评价、看法或情感倾向。
态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持久性:态度是相对较为稳定的心理构造,不易轻易改变。
2. 评价性:态度包含了对对象的积极或消极评价。
3. 目标导向性:态度反映了个体在行动时可能采取的偏好选择。
2.2 心理学家对态度的解释和分类心理学家从不同角度给出了关于态度的解释和分类。
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保持自己思想和信念之间的一致性。
当遭遇到信息或经历与已形成的态度不一致时,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从而可能触发状态调整过程,以达到恢复一致性的目标。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
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引言:态度是人类行为中重要的心理构成,它对个体的决策、行为和社交互动产生重要影响。
社会心理学通过研究个体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对态度形成的深入理解。
本文旨在探讨社会心理学对态度形成的理解,包括态度的定义、形成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
一、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和倾向性反应,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
认知维度涉及对对象的知识和信念,情感维度涉及对对象的情感体验,行为维度涉及对对象的行为倾向。
二、态度形成的过程:1. 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观点来形成态度。
这包括直接体验、社会比较和社会学习等过程。
例如,当一个人亲身经历某个对象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直接经验的影响,而当他观察到他人对该对象的态度时,他的态度可能会受到社会比较的影响。
2. 受众特征:个体的个人特征也会影响态度的形成。
例如,个体的性格、价值观、自我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此外,个体的认知能力、情感反应和社会经验也会对态度形成产生影响。
3. 社会影响:社会环境对态度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个体所处的社会群体、文化背景和社会认同等因素会影响他们对特定对象的态度。
社会影响包括社会规范、媒体影响和社交影响等,它们通过塑造个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来影响态度的形成。
三、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1. 认知一致性理论:认知一致性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保持认知的一致性,即在态度形成过程中,个体会寻求与其现有认知一致的信息。
当个体面临与其现有态度不一致的信息时,他们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来恢复认知一致性,例如改变态度、寻找更多支持态度的证据或忽略反对态度的证据。
2. 社会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与自己所认同的社会群体保持一致。
当个体的态度与其所属社会群体的态度一致时,他们会感到社会认同,从而加强对该态度的坚持。
反之,当个体的态度与社会群体的态度不一致时,他们可能会面临社会压力,导致态度的改变。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
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条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社会环境和个人经验的影响。
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品德的形成。
首先,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一个人态度和品德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环境会影响一个人所遭受的惩罚或奖赏,从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品德。
例如,在社区社会环境中,正义感更强,人们更有可能相信并实践负责任的观念。
另一方面,在具有某种形式的反社会行为的社会环境中,一个人可能会受到社会其他人的赞扬,从而影响他们的态度和品德。
其次,个人经历也是影响一个人态度和品德的重要的因素。
个人的经历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社会条例,知道并遵循正确的行为准则。
个人的态度受到他们经历的启发,这可以增强他们做正确事情的信心,也可以启发他们做正确的行为。
例如,一个人如果从小就接受教育,会更容易接受规范、价值观以及道德标准,并努力做到正确。
此外,教育是一个人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接受一定的教育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社会的行为准则,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德行。
教育使人们能够给予自己义务和责任,让他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实施良好的道德标准。
最后,模仿的力量也是影响一个人态度和品德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
人们往往会向其他成功的人学习,学习他们的优点,在他们看来正确的行为模式,从而影响他们的行为和精神状态。
有时,这也可以受到媒体的影响,通过模仿媒体上所展示的个性或角色,使人们能够建立正确的思想和正确的态度。
总的来说,态度与品德形成受到社会环境、个人经验、教育和模仿力量的影响。
以上这些因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态度和品德,使他们建立正确的观念。
因此,要想培养良好的态度和品德,就必须加强社会环境的建设,增强个人经历,加强教育,以及倡导正确的模范行为。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
简述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是对事物、行为、情境等的倾向性评价和反应,是人们对于某一对象的评价和感受,是以一种稳定的方式对行为和情况做出反应的倾向。
态度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渐进性加强和稳定的过程。
建立和形成态度的过程通常是没有意识的,而是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
一、经验和感受态度的形成最根本的因素之一是个人的经验和感受。
人们通过自己的直接经验、观察他人的经验、拥有的信息以及传统的观念等途径,逐渐建立起对某个事物或行为的情感和态度。
例如,一个人对于红绿灯的态度,可能是因为自己遵循红绿灯的交通法规顺畅的经验,或者是因为看到他人遵守此规则而形成的。
二、社会化个人的态度也受到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学校、教会和媒体等因素都会对态度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接受到许多既定的信念和行为习惯,这些积极和消极的信息和体验定位了个人的社会化视角,引领人们塑造出具有某种性质的态度。
三、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态度,最好的例子就是群体现象。
人们在某些情况下,可以“看群众的眼睛说话”,很容易受到媒体报道、政治宣传和群体心理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当一个人参与某个群体至足够长的时间时,很容易接受该群体特定的观点和做法,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
四、个人价值观个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因素,也是影响态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常常有人爱国主义情节十分浓厚,因此对于国旗、国歌、国籍等表现出很强烈的情感,而其他人可能对于个人权利、自由、平等等价值观表现出较大的敏感度和关注度,这在形成态度时是非常显著的。
总体来说,态度的形成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每个人在接受信息、学习经验和接受场景部分的信息时,都会在个人价值观的框架下进行加工、抽象和推理,来决定自己的态度。
态度会在不断的经验、信息、反思和调整中稳定下来,被存储在个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在未来的行为和决策中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及案例分析
是指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他客体比较持久认知、情感和倾向性。
反映个人对人物、事物、客体的心里感受。
态度不仅可以影响一个人的行为,而且也可以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
态度所指向的人物、事物或者其他客体态度的心里构成(1) 态度的认知成份: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者对象的看法、评价以及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
信念、观点、知识和信息的组成。
既包括对人对事的知晓,也包括对人对事的评论、赞同或者反对。
(2) 态度的情感成份:是指个体由认知而产生的对态度对象的一种情绪情感体验,即态度中的情绪情感部份。
(3) 态度的意向成份:个体对态度对象的反映倾向,是行为的准备状态,即准备对态度对象做出某种反映。
(1) 决定着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判断与选择(态度的习惯性)①导致刻板印象②导致先入为主的判断③导致晕轮效应(2) 态度的稳定持久性(忍耐性或者坚持作用)①决定了人的态度面对变化了的环境的忍耐性的高低②预示着个体对事物的行为反映模式的规律性(3) 态度对学习的影响(选择性)(4) 态度的隐藏性(5) 态度对矛盾和冲突的调节功能(1) 需要的影响:凡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对象或者能匡助自己达到目标的对象必然产生喜欢的态度,反之产生厌恶的态度。
(2) 知识的影响:知识形成态度,也改变态度。
(3) 团体的影响(4) 个人性格的影响(5) 行为的影响(6) 其他:个人创伤或者戏剧性的经验。
态度是在长期的生活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不稳定到稳定的过程。
(1) 服从阶段:是指个体为了获得奖酬或者免受惩罚,按照社会的要求、集体的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采取的表面服从的行为。
①外力性②表里不一性③暂时性④转化性⑤摹仿性(2) 同化阶段:是指个体自觉自愿的接受别人的观点、信念、态度与行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与行为逐渐和他人或者团体的态度相接近的过程。
再也不是被迫屈从,也再也不是消极摹仿,而是自觉的接受。
(3) 内化阶段:把情感认同的态度与自己内心的价值观融为一体,内心真正接受了新观点、新情感,彻底形成了新态度。
心理学上的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心理学上的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
1、态度是个体对特点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
其特点:内在性、对象性、稳定性。
其成分:认知成分C、情感成分A、行为倾向成分B。
2、态度形成的3个阶段:依从——按照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印象管理策略等;认同——个体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
3、态度转变模型——霍夫兰德
传递着——沟通信息——目标(接受者)——情境
可信差距信念警告
意图畏惧人格分心
4、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
传递者方面——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的意图;说服者的吸引力。
沟通信息方面——信息差异;畏惧;信息倾向性;信息的提供方式。
接受者方面——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征;人格因素;个体的心理倾向。
情境——预先警告;分心;重复。
5、海德的平衡理论:符号相乘得正则平衡,符号相乘得负则不平衡;P-O联系为肯定时为强,P-O联系为否定时为弱。
6、态度的测量主要测量态度的方向与态度的强度,有量表法、投射法和行为反应测量法。
旅游者心理的分析项目二23态度
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肯定或否定反应的倾向,即行 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某种反应。
态度的三种成分一般是协调一致的。三者协调程度 越高,态度就越稳定;反之则不稳定。
有时候也会发生矛盾,则情感会主导之
比如游客到珠海感觉一切顺意,产生喜欢的感情就 会决定深入去游玩留宿
【任务介绍】
旅游者者对旅游和旅游产品所持有的态度,往 往影响其旅游偏好,决定其旅游策略。作为旅 游工作者,必须关注旅游者的态度,以便进一 步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促进旅游行业的发展。 通过本次任务的完成,使学生能够掌握态度和 旅游态度的含义及其与旅游行为之间的相互影 响和内在联系,从而掌握改变旅游者态度进而 改变旅游行为的基本策略与技巧。
二、旅游者态度与消费决策 (一)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 (二)旅游消费偏好的形成 (三)态度与旅游决策的形成
二、旅游者态度与消费决策
(一)态度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
1态度通过旅游者直觉的选择性和判断性而影 响其行为;
2态度决定着旅游者的行为方式;(内在行为
倾向,好则更好,坏则自我安慰)
再比如有的游客认为香港是时尚之都,是购物圣地, 但是情感上又不喜欢喧闹拥挤,因而不大可能产生 去香港旅游的行为倾向。
3.态度的特征
(1)态度具有对象性
态度反映主题与课题的关系,必须针对特定 的对象,才能产生具体的态度,人们做任何 事情都会给予某种态度。
(2)态度具有社会性(习得性)
态度必须通过(后天)学习获得而非与生俱来
三、旅游者态度的改变
A- 影响游客态度改变的因素 B- 态度改变的形式 C- 通过改变态度影响旅游行为
三、A- 影响游客态度改变的因素
(一) 游客本身的因素 1.需要 2.性格特点 3.智力水平 4.自尊心
[答案][南开大学]2020秋《组织行为学》在线作业-2
1.心理学家霍斯曼认为,任何群体行为都由四种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果()A.活动、规范、相互作用、思想情绪B.活动、价值观、相互作用、组织文化C.活动、规范、价值观、相互作用D.规范、价值观、相互作用、思想情绪答案:A2.冲突的来源有()A.组织、沟通、目标B.认知、价值观、行为C.个人、组织、沟通D.个人、行为、目标答案:C3.下列不是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是()A.信息知识B.欲望需求C.社会因素D.群体规范答案:C4.在科学管理中,下列不属于古典管理学派代表人物的是()A.泰勒B.梅奥C.法约尔D.韦伯答案:B5.组织行为学中把基于群体成员共同特点而形成的群体称为()A.任务型群体B.利益型群体C.友谊型群体D.正式群体答案:C6.在组织行为学中,将一个组织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把组织成员结合在一起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总和称为()A.组织理念B.组织伦理C.组织规范D.组织文化答案:D7.群体成员间的相互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中为群体承担义务的愿望的强烈程度的是____A.群体规范B.群体凝聚力C.群体压力D.从众行为答案:B8.从个体的角度看,群体规范意味着在某种情况下群体对一个人的行为方式的()A.规定B.看法C.期望D.依赖答案:C9.按信息沟通渠道,可将沟通分为()A.口头沟通与书面沟通B.正式沟通与口头沟通C.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D.非正式沟通与书面沟通答案:C10.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有效激励行为的内容()A.保健激励B.成就激励C.控制激励D.责任激励答案:A11.下列职业锚说法表述正确的是()A.职业锚强调个人能力、动机与价值观的互动B.可以通过各种测试而预测C.职业锚在正式后可以被较快的发现D.职业锚一旦形成就会保持不变的答案:A12.在主题沟通策略中属于咨询性策略的是()A.告知策略、说服策略B.告知策略、征询策略C.说服策略、征询策略D.征询策略、参与策略答案:D13.在领导有效性中,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境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互动关系答案:C14.斯图尔特提出的HSC“三模块”的构成分别是:()A.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客户资本B.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关系资本C.结构性资本、客户资本、关系资本D.关系资本、市场资本、知识资本15.下面哪种方法不是问卷调查法的形式?____A.选择法B.是否法C.等级排列法D.比较法答案:D16.麦克利兰关于需要的理论认为,对人的发展和成长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是____A.保健需要B.权力需要C.合群需要D.成就需要答案:D17.态度的构成成分包括()A.认知、情感、行为倾向B.认知、情绪、行为倾向C.认知、行为倾向、调整D.调整、价值体现、自我保护答案:A18.一般而言,员工的出勤率与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是一种()A.正相关关系B.负相关关系C.非线性关系D.正比关系答案:A19.激发行为并给它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____A.需要B.动机D.信念答案:B20.团队建设的途径包括()A.角色途径、价值观途径、统一目标途径、员工认同途径B.角色途径、价值观途径、任务导向途径、人际关系途径C.角色途径、任务导向途径、统一目标途径、人际关系途径D.价值观途径、统一目标途径、人际关系途径、员工认同途径答案:B21.对企业而言,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管理工程,它涉及()A.企业发展规划B.组织体制C.工作环境D.人力资源管理E.企业文化答案:ABDE22.态度改变方法有____A.改变认知因素B.改变态度C.改变行为D.改变群体E.组织群体的影响答案:ACE23.目标管理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A.目标具体性B.参与决策C.明确的时间规定D.绩效反馈E.详尽的指导24.态度的构成因素包括____A.认知B.情感C.意向D.行为E.价值观答案:ABC25.导致心理失信的原因有()A.故意违反契约B.雇员的警惕性C.承诺内容的变化D.对契约理解的不一致E.组织结构的变化答案:ABD26.途径目标理论认为,领导的有效性取决于他能激励下属达成目标并在其工作中得到满足的能力,为此,领导者应该做到____A.对下属阐明组织目标与任务B.对下属阐明工作任务的要求C.引导职工达到目标D.帮助职工扫清达到目标的障碍E.帮助职工建立工作目标答案:ABCDE27.情绪的功能包括____A.动机功能B.调控功能C.应激功能D.信号功能E.健康功能28.态度的构成因素包括()A.认知B.情感C.意向D.行为E.价值观答案:ABC29.在运用归因理论观察某一个体行为进行判断时,决定取决于几个因素分别是____A.区别性B.连续性C.一贯性D.一致性E.稳定性答案:ACD30.下列关于组织文化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组织文化再造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B.理念决定制度,制度决定技术,技术决定产品C.拥有不断创新的理念是构成强有力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D.组织文化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理念,而成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内容与基础E.组织文化保障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答案:ABCDE31.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中,管理者对员工进行严密控制以确保工作绩效,其管理方法是指令式的,控制性的。
简述态度的构成
简述态度的构成态度是人们对待事物、行为或观点的心理倾向和情感表现。
它是在特定情境下形成的,受到个体的价值观、信念、经验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态度的构成包含三个要素:认知、情感和行为。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态度的构成。
认知是态度的一部分。
它指的是个体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
认知包括了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评价、知识和信念。
认知评价是基于个体对事物的认知而形成的一种态度倾向。
例如,一个人对某个产品的评价可能是“好”或“不好”。
这种评价是建立在对产品特点、功能和质量等认知的基础上的。
同时,个体的知识和信念也会影响他们对事物的态度。
例如,一个人对环境保护有深刻的认识和信念,可能会持有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环保行动。
情感是态度的另一个要素。
情感指的是个体对事物产生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
情感是主观的,是个体对事物的喜好或厌恶的感受。
它可以是积极的,如喜爱、满意、兴奋等;也可以是消极的,如厌恶、不满、恐惧等。
情感是态度的核心,它能够激发人们的动机和行为。
例如,一个人对某个社会问题感到愤怒和不满,可能会积极行动起来,发声维权。
行为是态度的外在展现。
行为是态度的一种表现方式,它是个体对态度的实际行动和表达。
行为可以是直接的,如言语表达、行动举措等;也可以是间接的,如购买决策、投票行为等。
行为是态度的最直接体现,它能够反映出个体的态度倾向和立场。
例如,一个人对某个品牌持有积极的态度,可能会频繁购买该品牌的产品,成为品牌的忠实粉丝。
态度的构成包含了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要素。
认知是对事物的认知评价、知识和信念;情感是对事物的情感体验和情绪反应;行为是对态度的实际行动和表达。
这三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态度。
了解态度的构成对于我们理解他人行为和情感变化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态度,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人的态度是经后天学习形成的,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
而旅客对乘务工作是否满意,也要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
1.需求与欲望
人人都有需求和欲望这一最为原始和基本的心理现象。
通常情况下,凡能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的事物,或者能帮助人去获得需求、欲望满足的事物,都会引起人对之产生喜欢、肯定的态度;反之,则是对之持厌恶、否定的态度。
这种现象说明,态度形成的首先条件是事物能够或有利于满足人的需求和欲望。
例如,一些高铁列车的班组成员,由于他们能够满足旅客安全、舒适、周到的心理需要,因而旅客对其持满意的态度。
相反,在服务过程中,如有失误,旅客就会对其持不满意的态度,甚至是否定的态度。
另外,由于人的需求有不同层面,欲望有不同水平,因此与之相应形成的态度状况也就不同。
一般性需求与欲望形成的是一般态度;与社会性高层次需求、欲望相关联的态度,由于它们和人的理想、信念、人生观等紧密相连,所以是一些具有核心意义的态度。
2.知识、信息与经验
在态度心理成分中,认知因素是构建态度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态度是在人对事物的认知、评价中形成的。
正因如此,外界若能全面真实地提供个体能理解并掌握态度对象的知识、信息,无疑将为态度形成奠定认识基础。
因此,态度形成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知识、信息、经验的提供与理解、掌握。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即一个人知识面大小、知识多寡深浅都会影响其态度形成的正确性与形成的速度。
因此,即使是已经在岗位工作的乘务员也要多读书,关注行业的动态,丰富自己
的内涵,这样才能培养自己正确的工作态度。
3.团体影响
团体影响是态度形成的一项重要促进因素。
大量研究表明,人的许多态度由其所属团体而来。
属于同一团体,如同一个家庭、学校、国家的成员,对事对人对问题常具有类似的态度。
例如,喜欢什么样的食品、爱穿什么样的服装、向往什么样的生活,同一群体成员之间会相互作用、相互模仿、相互暗示。
4.个性
个性的各个方面都对态度的形成产生影响。
(1)人生观、价值观等个性倾向制约态度形成方向。
(2)性格特点影响态度形成的难易和稳定性。
例如,独立性强或自尊心强的人,由于他们凡事不盲从、不轻信,也不轻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难、较慢,但形成后较稳定。
而依赖性强或自卑感强的人,由于他们容易受暗示,轻信他人劝说,也容易崇拜权威,其态度形成往往较容易,但又往往波动、不稳定。
(3)气质类型也影响态度形成。
例如,多血质的人,脑子灵,接受新知识、新观念快,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广而不稳,因此他们态度形成较快、较容易,但往往容易形成“墙头草,风吹两边倒”式的人物。
而黏液质的人,脑子欠灵活,对新事物、新观念反应较迟缓,凡事求稳,所以他们态度形成较难较慢,但稳定。
(4)智力水平高低影响态度形成,主要表现在主动性的差别,即智力高的人理解和分析判断力强,能按照个人想法去分析判断态度形成的理由依据,显示出主动性强的特点。
而智力不高的人,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较差,易受暗示,因此态度形成显示出被动的特点。
5.社会文化特点
一个国家、一个时期的社会文化特点也会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的态度形成。
例如,五千年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使中华儿女始终热爱、崇敬自己的祖国——中国;以改革开放成就为依托的文化宣传教育,使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等等。
这些都是社会文化特点会影响人的态度形成的事例。
综上所述,人的态度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受主客观多种因素影响形成的。
哪一个因素重要,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各种因素都或多或少地促成和推动态度的形成。
例如,有些人认为乘坐高时速的高铁列车不安全,后来由于媒体的影响和自己的切身体会,开始改变了这一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