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

合集下载

小说的演变和流派

小说的演变和流派

小说的演变和流派小说作为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流派。

本文将通过对小说的历史演变和不同流派的介绍,探讨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的发展和变化。

一、小说的起源和历史演变小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故事叙述和传说。

古代的叙事作品主要以传统的口头叙述方式进行,如《水浒传》和《红楼梦》等。

随着文字的发展和印刷术的出现,小说开始以书面形式流传,实现了广泛的传播和交流。

在中国,明清时期是小说发展的高峰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小说作品,如《西游记》和《四大名著》等,它们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西方文化的传入也为中国小说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思想和创作方法。

二、现代小说的主要流派1. 现实主义小说现实主义小说是一种以真实社会为背景,描绘真实人物和事实的流派。

它注重对社会现象和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要目的。

代表作品包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老人与海》等。

2. 历史小说历史小说是以历史事件和人物为素材,通过虚构的故事情节展示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它融合了历史事实与想象力,带有浓厚的史诗色彩。

代表作品有《红楼梦》和《天龙八部》等。

3. 科幻小说科幻小说是以科学技术和未来社会为题材的一种小说流派。

它通过设想和幻想来探索未来可能出现的科技和社会变革,呈现出奇特和悬疑的故事情节。

代表作品包括《三体》和《1984年》等。

4. 爱情小说爱情小说是以爱情和情感为主题的一种流派。

它描述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和感情变化,以及爱情对人物命运的影响。

代表作品有《傲慢与偏见》和《挪威的森林》等。

5. 推理小说推理小说是以谋杀案和犯罪事件为背景,通过推理和解谜的方式展开剧情的一种小说流派。

它强调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让读者随着主人公一起追寻真相。

代表作品包括《福尔摩斯探案集》和《东方快车谋杀案》等。

三、小说流派的发展和趋势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和人们审美需求的改变,小说流派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汉代以前的叙事文学传统,但真正成熟起来的时期还是在唐宋时期。

以下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叙事文学以传说、神话、典故等形式传承,如《山海经》、《楚辞》等。

这些作品在叙事形式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汉代:汉代以后,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小说创作。

《史记》中的一些章节已经具备了小说的特征,如《五帝本纪》、《夏本纪》。

而另一些作品则更加突出了史料的真实性,如《汉书》、《魏书》。

在此期间,虚构性叙事作品还没有形成独立的类别。

3. 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小说作品,如《后汉书》、《裴秀才演义》。

这些作品以历史为基础,虚拟了历史人物和故事情节,加强了叙事的虚构性,具有一定的文学性。

4.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高峰时期。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作品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形成了独立的文学类别。

这些作品在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5. 宋代:宋代是中国古代小说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小说以史书、传记等为基础,融入了一系列民间故事和民间传说,形成了许多重要的作品,如《红楼梦》、《金瓶梅》等。

6. 元明清时期:元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多样。

元代以后,小说开始反映社会现实,纷纷涉及到世俗生活,如《世说新语》。

明代的《聊斋志异》则更加注重奇异幻想的描绘。

清代以后,小说更加注重社会生活的描述,如《儿女英雄传》。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从史略虚化到虚拟化,从叙事性传统向艺术性创新的转变。

在这个过程中,小说的叙事形式不断丰富,从单一的历史叙述逐渐转向虚构故事的表达,作品的内容也从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扩展到广泛的社会现实。

这些作品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也提供了人们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 四 大 谴 责 小 说
吴沃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曾朴 《孽海花》
刘鹗
《老残游记》
代表作: 《红楼梦》
曹雪芹


内容: 以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在贾府这一世代高贵 之家从繁盛到衰败的过程中,写出以贾宝玉和 一群红楼女子为中心的许多人物的悲剧命运, 反映了具有一定觉醒意识的青年男女在封建体 制和封建家族遏制下的历史宿命。 写法:是一部天才的、精心构撰的巨作。它达到中国 小说前所未有的成就。它具有很强的写实性, 情节自然,人物形象塑造表现出人性丰富含蕴 及其不同生活状态中的复杂情形。上百个人物, 各具个性,自有一种特别的精神光彩。主要人 物,次要人物,男性,女性各有千秋。
源头 : 神话
影响: 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 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 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汉代 第一篇粗具小说规模的作品是《燕丹 子》
二、六朝志怪志人小说
内容 志怪小说 代表作 干宝 《搜神记》 刘义庆 《世说新语》
以写神灵鬼怪及其 妖异怪诞之事为主
以记载人物的 琐闻逸事为主
志人小说
现代小说反映现实的深广度和艺术的成 熟程度,是这一时期最出色的创作成果。 丁玲、张天翼、柔石、沙汀、艾芜、萧 军等也在这一时期初露锋芒。 巴金的《家》、《春》、《秋》;老舍的 《骆驼祥子》;叶圣陶的《倪焕之》;沈从 文的《边城》。
其他:
抗 战 时 期ຫໍສະໝຸດ 沦陷区和国统区小说创作闪耀出光彩,张天 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淘金记》,艾 芜的 《山野》,茅盾的《腐蚀》,老舍的 《四世同堂》,巴金的《寒夜》等,从各个 不同的侧面揭露了反动统治的黑暗腐朽。在 抗战根据地和解放区,作家深入生活,创作 出的中长篇小说,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广大农村天翻地覆的变革,着力刻画工农兵 新人形象,著名的有丁玲的《太阳照在桑乾 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赵树理的 《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孙犁的 小说集《白洋淀纪事》等。

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

中国历代小说发展历程“小说”一词最早见十《庄子·外物》: “饰小说以十县令, 其于人达亦远矣。

”这里小说指的是琐屑的言谈。

一直等到了汉朝, 小说的地位才稍有上升,而且对小说的概念也与后世有点相近, 如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载道:“小说家者流, 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 道听涂说之所造也。

”中国小说起源于上古神话传说。

“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

”这句话准确论述了神话的由来。

如女娲补天,共工颛顼的故事都是这个时期的神话,大体就是把人神化。

“迨神话演进,则为中枢者渐近于人性,凡所叙述,今谓之传说。

”有了人性的神,再为其加上故事就成了传说。

这些神话传说中蕴含了一定的小说元素,具有非自觉的虚构和形象塑造的萌芽。

例《山海经》《穆天子传》等。

继神话传说之后, 春秋战国时期产生和发展了寓言故事。

“寓言”一词, 最早见于《庄子》。

寓, 即寄托、寄寓。

寓言就是采用虚构、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化来寄托某种思想哲理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为小说的创作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艺术经验。

首先,寓言的讽刺艺术影响着后世的讽刺小说。

其次,它开创了虚构故事情节的艺术手法。

寓言已经注意到一些艺术表现手法,以加强它的感染力量。

尤其善于运用白描和夸张相结合的手法,寥寥几笔,就如同漫画那样表现事物的特征。

例《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中的寓言。

先秦两汉的史传著作,对小说的影响更为直接。

例《左传》叙事既注意事情发展的完整性和连贯性,又注意突出主要人物,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如《晋公子重耳之亡》。

另外《左传》善于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如《郑伯克段于鄢》;《战国策》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尤其善于刻画人物。

如《苏秦以连横说秦》《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史记》写人物时常依据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需要选择和组织史料,善于抓住关键时刻和重要场面,如《项羽本纪》中《鸿门宴》。

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
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国的古代文学史上。

在中国古代,小说最初并没有像现代小说那样被称为“小说”,而是叫做“志怪”、“笔记”、“杂剧”等,其中以志怪小说最为兴盛。

古代小说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古代小说以“志怪”为主要类型,主要
描写一些超自然的事物和人物,具有神秘和奇幻的色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聊斋志异》,由蒲松龄所撰写。

2. 汉唐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古代小说开始发展为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

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是《世说新语》,它以文字简洁明快、情节丰富多样的短篇故事形式,反映了当时社会人物的品行和故事。

3. 宋元明时期:古代小说在宋代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宋代小说以长篇小说为主,又分为两个主要流派:一是以描写官场生活和社会风俗为主的“侠义”小说,如《水浒传》、《西游记》等;二是以描写爱情故事为主的“谈情”小说,如《红楼梦》、《儿女英雄传》等。

4. 清代以后:清代以后,小说进一步分化和发展。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它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同时,清代还出现了一些描写现实生活的小说,如陆游的《钗头凤》等。

总体而言,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从神秘的志怪小说开始,逐渐转向描写现实生活的作品,并在宋元明清等时期成为一种丰富多样的文学形式。

这些古代小说作品不仅是文化的宝藏,也丰富了中国文学史的发展。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神魔
小说
吴承恩《西游记》。
《西游记》是神魔小说中最优秀的一部。宋元说话艺术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由文人作家加工创作而成的。
《封神演义》是作者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演绎而成长篇神魔小说。
许仲琳《封神演义》。
罗懋登《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董说的《西游补》。
世情
小说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集大成者。
讽刺
小说
吴敬梓《儒林外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
历史
演义
蔡元放《东周列国志》禇人获《隋唐演义》吕抚《二十四史通俗演义》
英雄
传奇
钱彩、金丰《说岳全传》
吕熊《女仙外史》陈忱《水浒后传》
《说岳全传》全称《精忠演义说本岳王全传》。
世情
小说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李海观《歧路灯》、《林兰香》
时间:汉代结束以前主要魏晋唐宋宋元明清近现代
阶段:萌芽、起源发展成熟变迁高峰
中国小说两大系统:白话(包括长篇章回和短篇拟话本)、文言(包括:笔记体和传奇体)。
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明清长篇小说居于第一层次的是所谓的“六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儒林外史》、《红楼梦》;居于第二层次的是:《水浒后传》、《西游补》、《醒世姻缘传》、《歧路灯》、《绿野仙踪》、《镜花缘》、《说唐全传》、《说岳全传》、《三侠五义》、《东周列国志》等。
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史记》等





志怪小说
〔东晋〕干宝《搜神记》。如:《干将莫邪》《韩凭夫妇》《吴王小女》《宗定伯捉鬼》
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南柯太守传》 、 白行简《李娃传》 影响:洪升《长生殿》、元白朴《梧桐雨》。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西厢
记》。
话本 宋
长篇:《大宋宣和逸事》《五代史
广义的话本,泛指说唱、表演伎艺的脚
平话》《武王伐纣平话》《三国志平 本;狭义的话本,专指“说话”的底本。宋代
话》(以上为讲史话本)
的说话文艺包括小说、讲史、讲经等。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开世情小说先河。市井社会的风俗画。把中国 《好逑传》《玉娇梨》《平山冷
现实主义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燕》(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
话本小说
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
拟话本:中国文人模仿话本形式编写的
《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包括话本
小说
和拟话本)
古代小说的三个源头,它们分别是神 话、子书和史书。
历史散文
《左传》《战国策》《史记》等
魏 志怪小说 晋南北

〔东晋〕干宝《搜神记》。如:
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
《干将莫邪》《韩凭夫妇》《吴王小
于民间传说。
女》《宗定伯捉鬼》
《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
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说经的话 本)
“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 变迁。”(鲁迅语)
短篇:《快嘴李翠莲记》《碾玉观 音》《错斩崔宁》(公案类)
元历史演义小


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历史演义 小说的典范。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说、说话艺 术和元杂剧中三国戏的基础上,熔铸进自己的 生活体验,再创造而成这样一部宏传的长篇巨

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

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

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小说的起源在古代中国,“小说”的概念相当含混。

尽管《庄子·外物》中已出现“小说”字眼,但并不是在文类意义上使用的。

班固《汉书·艺文志》收录“小说”15家,并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此说影响甚大,可仍是界说不清。

后人虽借助“虚—实”这一理论尺度,力图把小说与史书区分开来(如明人胡应麟、清人纪昀等),然中国“小说”概念之含混这一先天性特点,仍无法根本改变。

一方面是不同时代“小说”的概念有所演变;一方面是同一时代接受不同文学传统的作家批评家心目中的“小说”大不一样。

大致而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概念大大超过现代文类学意义上的小说(在现代人看来,许多文言小说不是小说),而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概念则可能小于现代文类学意义上的小说(宋代说话四家,小说只居其一)。

小说的发展历程一、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二、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

中国小说发展历程梳理课件(共40张PPT)全文

中国小说发展历程梳理课件(共40张PPT)全文
小说的反思和蜕变阶段
农村题材、城市题材
莫言、贾平凹、陈忠实
2003年—至今
网络文学阶段
武侠玄幻、言情
唐七公子、桐华、匪我思存
(一)现代(1919-1949年) 1.问题小说 2.乡土小说 3.自叙传抒情小说 4.左翼小说 5.京派&海派小说 6.讽刺、暴露小说 7.七月派小说 8.洋场小说
董永与织女
哀帝建平四年四月,山阳方与女子田无啬生子,未生二月前,儿啼腹中,及生,不举,葬之陌上。后三日,有人过,闻儿啼声。母因掘收养之。——《搜神记·卷六》
儿啼腹中
3.唐——传奇小说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然施之藻绘。扩其波澜,故所成就乃特异,其间虽亦或托讽喻以纾牢愁,谈祸福以寓惩劝,而大归则究在文采与意想,与昔之传鬼神明因果而外无他意者,甚异其趣矣。 ——《中国小说史略》
6.作业布置: 以小组为单位,查阅资料,从明清章回 小说中选择两本小说进行进一步了解(作者、 成书背景、内容简介、作品主题),然后向全班同学进行介绍。
中国现当代小说发展历程
学习目标
1.整体把握中国现代小说的发展脉络。2.了解各个时期小说的特点、主题、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王昭君
汉董永,千乘人。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人知其贤,与钱一万,遣之。 永其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厚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令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搜神记·卷一》

中国小说史

中国小说史

中国小说史我国小说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溯源到古代的神话和历史传说。

神话故事以神为中心,历史传说虽然有现实人物为依据,也往往被涂上神话色彩。

他们是我国志怪小说的源头。

我国先秦古籍中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

先秦神话:一,神话的产生在原始时代,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限制了人们的知识水平,当他们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不可能了解并掌握自然的规律,在自然力量面前,显得十分无能。

因此就把自然界各种变化的动力都归之于神的意志和权力。

他们认为这些变幻莫测的现象都有一个神在指挥着、控制者。

于是,他们把一切自然现象都形象化、人格化了。

/随后他们又在生产劳动中依照自己的英雄人物形象,创造了许多神的故事,在口头流传,这就是神话的起源。

神话虽由人们幻想构成,但并不是毫无根据的,而是有现实生活做依据的;他的种种解释和描述虽不免荒唐可笑,但决不是纯意识和心理的活动,而是客观现实和生活的反映。

比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的神话,就明显的反映原始人在实际生活中同自然做斗争的意志。

二,简述神话故事。

(一)?? 女娲补天《淮南子览冥训》有这样一段记载: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火难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钻民,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彩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洲,积炉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洲平。

狡虫死,钻民生。

这是一则古代神话故事。

它反映了我国原始人对自然作斗争的无比伟大的力量。

(二)?? 后弈射日?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凿齿、九婴、大风、封? 、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弈诛凿赤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断修蛇于洞庭,禽封? 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本经训》这是氏族社会后期的一个为民除害的神话。

这个神话之所以产生,大概是古代发生过大旱灾。

灾害过后,人民就想出了这个神话。

这里含有歌颂劳动英雄的意义,也有赞扬优良的劳动工具和巧妙的劳动技能的意义。

中国古代小说概说

中国古代小说概说

四、课文赏析:王子猷居山阴
王子猷(王子猷(yóu由),王徽 之,字子猷,王羲之子)居山阴, 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 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 剡(shàn善) ,即便夜乘小船就 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 曰:「吾本乘兴 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古代指鼎中的食物,后泛指美味佳肴:“奇珍异味天庖餗。”
三、宋辽金元小说
(一)宋元话本小说 ⒈“讲史”话本又称 “平话”、“评话”, 多讲争战兴废大事, 语言文白相杂,叙事 简率,人物形象不甚 鲜明,风格拙朴。
⒉“小说”话本说一朝一 代故事,有较强的现 实性和针对性,种类 也较多,例如 “烟 粉”、“传奇”、 “朴刀”、“杆棒”、 “神仙”、“灵怪”、 “公案”。这些小说 思想观念鲜活,文学 形象鲜明,语言成熟 流畅。
《世说新语·任诞》篇载,王子猷在 山阴居住,一夜大雪飘飞,睡不着起 来酌酒赏雪,四望皎然一片,心中不 免有所失落,吟咏起左思的《招隐诗》 来,突然想起远在剡溪的朋友戴安道, 便立即决定夜乘小船去访朋友,天明 时已到戴安道家门口,却不上岸,又 令船工返回。人问其故,他说乘兴而 来,尽兴而归,就不必要再见人了。
⒊“说经”话本不是纯粹 的佛教教义书,它是 通过敷衍佛教经典以 及相关人物的故事, 使之文学化和形象化, 主旨是弘扬佛法。 《元人说经图轴》→
(二)宋元志怪小说,在思想内容上表现为巫、释、道三家渗 透融合,在此基础上又汇入了儒家忠孝节义思想;在艺术上受 到唐人传奇的影响,叙事细腻,情节曲折,流露出“有意为小 说”的倾向。
《世说新语》在标榜名教的同时, 又显露出极崇尚老庄“自然”哲学 的思想内涵。书中对士族名士放纵 旷达的言行,施以赞赏的笔调来加 以描述。他们傅粉薰香、挥塵清谈、 饮酒服药、恣情纵欲,比较深刻地 反映了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与精神 面貌,此即后世所称颂的“名士风 流”、“魏晋风度”。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中国古代小说,晚熟于诗歌、散文,略早于戏曲。

对于小说发展史,我们不可拘泥于一时一书,因为小说在叙写技法上,虽不似戏剧那样要求各种文学艺术的高度融合,但较之诗歌、散文要求却更多更高,非一时所能形成,更非一书所能标志,只宜概而言之。

中国的小说历经前秦的古代神话小说、汉晋六朝的志人志怪小说、隋唐的传奇小说、宋元的话本小说、明清的章回小说、现当代的白话小说。

古典小说萌芽于先秦,发展于两汉,雏形于魏晋南北朝,形成于唐代,繁荣于宋元,鼎盛于明清。

何为小说-定义P2“小说”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外物》:“夫揭竿累,趣灌渎,守鲵鲋,其于得大鱼难矣;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

”“县”乃古“悬”字,高也;“令”,美也,“干”,追求。

是说举着细小的钓竿钓绳,奔走于灌溉用的沟渠之间,只能钓到泥鳅之类的小鱼,而想获得大鱼可就难了。

靠修饰琐屑的言论以求高名美誉,那和玄妙的大道相比,可就差得远了。

春秋战国时,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许多学人策士为说服王侯接受其思想学说,往往设譬取喻,征引史事,巧借神话,多用寓言,以便修饰言说以增强文章效果。

庄子认为此皆微不足道,故谓之“小说”,即“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也就是琐屑浅薄的言论与小道理之意,正是小说之为小说的本来含义。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写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孔子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弗为也。

’然亦弗灭也。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这是史家和目录学家对小说所作的具有权威性的解释和评价。

班固认为小说是“街谈巷语、道听涂(同“途”)说者之所造也”,虽然认为小说仍然是小知、小道,但从另一角度触及小说讲求虚构,植根于生活的特点。

在现代汉语中,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是拥有完整布局、发展及主题的文学作品。

中国小说的演变史

中国小说的演变史

中国小说的演变史中国小说作为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传统小说到现代小说,不断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从古代传统小说、明清小说、新文化小说和现代小说四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小说的演变史。

一、古代传统小说古代传统小说是中国小说的起源,起初以口头传统方式流传。

这些小说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为素材,形式多样,如《山海经》、《竹书纪年》等。

到了汉代,随着纸张的普及,小说开始以书面形式出现,如《史记》、《汉书》等。

而《西游记》、《红楼梦》等则是古代传统小说的代表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进入了一个繁荣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小说主要分为两大流派: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

文言小说以《水浒传》、《三国演义》等为代表,语言华丽,情节曲折,多描写英雄壮丽的故事。

而白话小说则以《金瓶梅》、《红楼梦》等为代表,语言通俗,情节细腻,多描写家庭生活和社会风俗。

这个时期的小说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女性作家,如李渔、李时中等,她们的作品对于描写女性角色和女性心理有着独特的贡献。

三、新文化小说新文化运动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转折点,也对中国小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文化小说以鲁迅为代表,他的作品《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呼吁革命和进步。

同时,新文化小说也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描写,关注社会问题和人民疾苦,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现代小说中国现代小说是在新文化运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鲁迅为奠基人,以《呐喊》、《彷徨》等为代表。

现代小说在题材和形式上都有了更大的创新,涉及到社会问题、人性探讨、历史反思等多个方面。

其中,魏巍的《长征》、余华的《活着》等作品,对于描写历史和人性的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国小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古代传统小说到明清小说,再到新文化小说和现代小说,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贡献。

中国小说的演变史不仅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也展示了中国作家的创造力和智慧。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阶段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阶段
1.上古到先秦两汉,这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主要是先秦的“寓言”(即神话),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擒蚩尤》《后羿射日》等。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为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主要作品有干宝《搜神记》,刘义庆的《世说新语》等。

3.唐代出现了唐传奇,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著名小说有蒋防的《霍小玉传》、白行简的《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是文言短篇小说。

4.宋代出现白话小说—话本,小说才成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一大变迁,它对中国古代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代表作有《三国志平话》。

5.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的体制,形式进行创作的小说,如《玉堂春落难逢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小说集有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

6.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批伟大不朽的小说,如四大名著,另有《儒林外史》《聊斋志异》。

(完整版)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完整版)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

《山海经》(夸父逐日、 精卫填海、女娲补天…)
《孟子》、《庄子》、 《韩非子》、《战国策》…
史传文学 《燕丹子》、《淮南子》 野史杂传 《吴越春秋》、《史记》…
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魏晋南北朝-雏形
神灵鬼怪及妖异怪诞之事
志怪小说
《干将莫邪》《李寄》
代表作:干宝《搜神记》
《韩凭夫妇》《董永》
记载人物的琐闻逸事
志人小说
割席分座
蒋防《霍小玉传》 陈鸿《长恨歌传》 李朝威《柳毅传》 如元稹《莺莺传》 白行简《李娃传》 陈玄佑《离魂记》…
张读《杨叟》 李玫《徐玄之》 杜光庭《虬髯客传》…
7
唐传奇-定型
分类
艳情类
元稹《莺莺传》 白行简《李娃传》 蒋防《霍小玉传》
唐代三大 爱情传奇
陈鸿《长恨歌传》…
侠义类
薛调《无双传》 裴铏《昆仑奴》 袁郊《红线》 杜光庭《虬髯客传》…
施耐庵《水浒传》
明代
吴承恩《西游记》 “四大奇书”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11
明清小说-高潮
清代小说
讽刺派 拟古派
吴敬梓《儒林外史》
四大谴责小说
曾朴《孽海花》 刘鹗《老残游记》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爱情故事 蒲松龄《聊斋志异》 抨击科举制度
揭露统治阶级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李朝威《柳毅传》 沈既济《枕中记》
神怪类 牛僧孺《玄怪录》
陈玄祐《离魂记》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8
唐传奇-定型
元稹《莺莺传》
唐代三大 爱情传奇
白行简《李娃传》
蒋防《霍小玉传》
9
宋元话本-继续发展期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

中国小说发展史一、中国小说发展史线索二、小说的起源(1)源头:神话诸子史传(2)影响:①题材、幻想的方式、情节结构②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事对小说叙事方式的影响十分深刻。

三、古代小说发展史概述(一)先秦——古代小说的萌芽期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雏形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神话是原始先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世界的起源,又包括人类的命运,努力向人们展示“自然与人类命运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意象”。

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迷信传说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它们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形成了古小说中语怪与纪异两大类别。

先秦时代的宗教形式主要表现为巫教。

先秦诸子重道而菲薄小说,对后世小说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二)汉代——地位略有提升(1)桓谭《新论》:小说家合丛残小语,近取譬论,以作短书,治身理家,有可观之辞。

(2)班固《汉书•艺文志》列九流十家,小说家附列于诸子之末。

“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闾里小知者之所及,亦使缀而不忘。

如或一言可采,此亦刍荛狂夫之议也。

”“诸子之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3)汉代小说有:①无名氏《燕丹子》,叙荆轲刺秦王之事;②刘安等《淮南子》,神话传说;③刘向《列女传》、《新序》、《说苑》,民间传说、历史故事集;④赵晔《吴越春秋》,叙吴、越两国史事;⑤袁康《越绝书》,叙吴越史地及伍子胥、范蠡等人活动;⑥司马迁《史记》,有些情节描写可当小说来读。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简表
志人小说
〔南朝宋〕刘义庆编撰。《世说新语》。如:《侈汰》中石崇与王恺斗富故事。《忿狷》中王述吃鸡子的故事。
记述汉至南朝宋人物轶闻琐事、言谈举止。
对后世笔记文学有较大影响

传奇
陈鸿《长恨歌传》、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李公佐《南柯太守传》、白行简《李娃传》
该名出自晚唐裴铏小说集《传奇》。
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阶段。对后代影响:洪升《长生殿》、元白朴《梧桐雨》。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元王实甫《西厢记》。
晚清,公案小说与侠义小说结合,产生了公案侠义小说。《三侠五义》是侠义公案小说的代表作,影响十分广泛。
话本小说
李渔《无声戏》《十二楼》
李渔本人创作
狭邪小说(鲁迅语)
陈森《品花宝鉴》、魏子安《花月痕》、俞达《青楼梦》、韩邦庆《海上花列传》、张春帆的《九尾龟》
以妓女生活为题材。是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说的末流。到了民国初年,狭邪小说又变为鸳鸯蝴蝶派小说。后又发展为20世纪50-60年代港台的言情小说。
元明
历史演义小说
罗贯中《三国演义》(元末)
我国第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罗贯中在长期民间传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中三国戏的基础上,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再创造而成这样一部宏传的长篇巨著。
余邵鱼《春秋列国志传》、冯梦龙《新列国志》、熊大木《全汉志传》、甄伟《西汉通俗演义》、熊大木《唐书志传》
《封神演义》是作者以宋元讲史话本《武王伐纣平话》为基础,博采民间传说演绎而成长篇神魔小记通俗演义》。
董说的《西游补》。
世情小说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
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开世情小说先河。市井社会的风俗画。把中国现实主义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文化特点

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文化特点

古代小说的发展与文化特点古代小说自汉代诞生以来,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历程。

从《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名著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小说的发展轨迹及其文化特点。

一、发展历程古代小说的发展可追溯到汉代,当时的小说主要表现为短篇小品。

这些小品描写了人物的生活、情感和各种事件,成为了当时文艺性质最浓厚的文学作品。

到了唐代,小说则分为谈话小说和小说的田居史事两种。

谈话小说以谈笑为主,多写心灵故事和情感故事。

而田居史事则是写农家生活和艰苦的田园生活,是一种描写农民生活的文学形式。

宋代时期,小说进一步发展成史传小说、笔记小说和话本小说三大流派。

其中,史传小说主要讲述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故事,如《水浒传》、《三国演义》;笔记小说则讲述了生活中的琐事,如《醒世恒言》、《字林西华》;话本小说则是以各种民间故事为主,如《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

到了明清时期,小说的发展更趋多样化,形成了四大流派:医史小说、考场小说、神怪小说和琴曲小说。

其中,《镜花缘》、《金瓶梅》都是神怪小说的代表作,以奇幻的情节和离奇的场景著称。

二、文化特点古代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它不仅仅是娱乐性的故事,也承载着文化的特点。

下面,我们来谈谈古代小说的文化特点:1.写实主义的倾向古代小说主张真实、生动的写作风格,而非虚构、超现实的文学风格。

因此,古代小说在内容上力争真实,突出民间生活和官场文化,反映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反映社会风尚的特征古代小说以其真实无华、道德教化的作用,反映了其所在时代的文化和社会风尚,较为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念。

这与当代文学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是相似的。

3.适应大众阅读的特点古代小说在内容上多主张通俗易懂、故事情节离奇、人物形象深刻、语言幽默风趣等特点,力求受众性强,而非一般的文学作品般的高雅。

4.具有语言的艺术特色古代小说不仅注重道德教化,也倡导良好的语言风格。

其文化特性表现在作者运用的语言艺术方面,从文言到白话,从音韵到语调,从词语到句式,均有丰富的变化。

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

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

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小说的起源在古代中国,“小说”的概念相当含混。

尽管《庄子?外物》中已出现“小说”字眼,但并不是在文类意义上使用的。

班固《汉书?艺文志》收录“小说”15家,并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此说影响甚大,可仍是界说不清。

后人虽借助“虚—实”这一理论尺度,力图把小说与史书区分开来(如明人胡应麟、清人纪昀等),然中国“小说”概念之含混这一先天性特点,仍无法根本改变。

一方面是不同时代“小说”的概念有所演变;一方面是同一时代接受不同文学传统的作家批评家心目中的“小说”大不一样。

大致而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概念大大超过现代文类学意义上的小说(在现代人看来,许多文言小说不是小说),而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概念则可能小于现代文类学意义上的小说(宋代说话四家,小说只居其一)。

小说的发展历程一、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1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二、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小说的发展史及其代表作小说的起源在古代中国,“小说”的概念相当含混。

尽管《庄子·外物》中已出现“小说”字眼,但并不是在文类意义上使用的。

班固《汉书·艺文志》收录“小说”15家,并称:“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此说影响甚大,可仍是界说不清。

后人虽借助“虚—实”这一理论尺度,力图把小说与史书区分开来(如明人胡应麟、清人纪昀等),然中国“小说”概念之含混这一先天性特点,仍无法根本改变。

一方面是不同时代“小说”的概念有所演变;一方面是同一时代接受不同文学传统的作家批评家心目中的“小说”大不一样。

大致而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概念大大超过现代文类学意义上的小说(在现代人看来,许多文言小说不是小说),而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概念则可能小于现代文类学意义上的小说(宋代说话四家,小说只居其一)。

小说的发展历程一、准备期:(从远古至先秦两汉):我国最早的叙事文学,如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史传文学等,虽然不是小说,但从思想上、题材上、语言艺术的表现方法上为古代小说的发展做了多方面的准备。

•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宗教故事等都孕育着小说的艺术因素,为小说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露出小说童年时期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的端倪。

•神话: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等。

神话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有一定个性的人物形象,这正是萌芽时期的小说艺术要素。

•寓言故事是一种短小精悍而又富于讽刺力量的文学样式,其特点是通过假托的故事,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

先秦寓言,它敢于干预生活,有助于中国古代小说现实主义传统的形成,它的讽刺艺术,直接为后世小说继承和借鉴。

后世的讽刺小说的小说中的讽刺艺术,无不受到寓言的积极影响;它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二、成熟期:(魏晋至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志怪志人小说是中国小说的雏型。

但他们仍然没有摆脱依附历史著作的状态,作家也不是有意为小说,形式较简单,只是“粗陈梗概”而已。

•唐代古代小说开始成熟,形成独立的文学形式——传奇体小说,作家开始有意为小说。

唐传奇是我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对后代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魏晋南北朝:此时出现了“志人”“志怪”小说,合称笔记小说。

这一时期,我国小说初具规模,刘义庆《世说新语》(志人)干宝《搜神记》(志怪),这些小说在艺术上还不够成熟,只是“粗陈梗概”:描写人物不能写出一个完整的形象,所写故事,大多是实录性质,缺乏艺术上的虚构,作者们只是搜奇记轶,而不是有意识地进行小说创作,但它对后世小说戏剧的影响是巨大的。

•唐代出现了唐传奇。

•唐代传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典小说的成熟。

较之童年期的作品,唐人小说有长足的进步:有意识地做小说,从鬼神灵异、奇闻逸事走向现实生活,在艺术上有了很大的创造和提高。

著名的唐传奇有:蒋防《霍小玉传》、元稹《莺莺传》、李朝威《柳毅传》、白行简《李娃传》。

•三、转变期宋元话本在中国小说史上承前启后,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从文言向白话、从短篇向长篇、由史传体向说唱体的发展和转变。

小说创作群体扩大,题材增加,《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这两部经典的长篇小说就是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经过世代积累由文人加工而成的。

•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也称“话本小说”。

•从此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

同时,文言小说依然存在,至此,才以小说作为故事性文体的专称。

话本的出现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从文言到白话,既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又扩大了读者面,提高了小说的社会功能;作品描写的对象由封建士子转向平民,作品的思想观点、美学情趣发生了变化;奠定了白话短篇和长篇的基础。

代表作有《错斩崔宁》、《三国志平话》。

三、繁荣期明初,古代小说发展处于停滞阶段。

明嘉靖、万历年间到明末,小说创作出现了繁荣的局面,代表作是《西游记》、《金瓶梅》和“三言”、“二拍”等白话短篇小说集。

神魔小说、人情小说成为小说的主潮。

这一时期,小说作家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小说从描写历史、英雄转向描写市井细民;人物塑造由类型化向典型化过渡。

长篇小说从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

作品风格鲜明,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繁荣阶段。

•明代出现了“拟话本”。

即明代文人模仿话本体制、形式创作的小说。

如《玉堂春落难寻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

明代是白话小说蓬勃发展的时代。

著名的作家作品: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冯梦龙“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凌蒙初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明清出现了“章回体小说”。

其特点是分回标目,常取一个或两个中心事件为一回,每回篇幅大致相等,情节前后衔接,开头、结尾常用“话说”“且听下回分解”等口头语,中间穿插诗词韵文,结尾故设悬念吸引读者。

这一时期,我国古代小说发展到顶峰,产生了一大批不朽的名著。

明初,《三国演义》(罗贯中)和《水浒传》(施耐庵)的相继问世,标志着中国小说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此,中国小说以短篇小说为主转入以短篇小说为主。

“四大奇书”在所属的各类题材的小说中独占鳌头:《三国演义》是小说史上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历史小说的典范;《水浒传》既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作品,也是一部英雄传奇的典范;《西游记》(吴承恩)既是第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也是一部神魔小说的典范;《金瓶梅》既是第一部写世情的小说,也是第一部由文人独力创作的小说。

四、高峰期清初,《聊斋志异》异峰突起,成为文言小说的又一座丰碑。

接着《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出现,把中国古代小说发展推向了高峰,达到前所未有的成就。

小说作家把自己的生命熔铸在艺术作品中,从对封建政治黑暗的揭露,转向对封建意识形态的认真反思;人物形象达到高度个性化。

出现了反映个性解放思想的新人物,对封建社会的失望,使作家作品带有更浓重的感伤和困惑情绪。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近代小说尚未出现,这一时期兴盛的公案侠义小说和狭邪小说是古代小说的余波,所以也在高峰期介绍。

•清代的《儒林外史》(吴敬梓)和《红楼梦》(曹雪芹)的问世,把长篇小说的创作再一次推向高潮。

此时的文言短篇小说著名的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红楼梦》之后,由于时代的原因,小说创作成低谷状态,至晚清才又繁荣起来,晚清长篇小说有一千种以上,著名的有“晚清四大小说家”李伯元《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是: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篇小说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两种短篇小说双线发展,明代开始,文言、白话、长篇、短篇多线发展,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状态。

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注意人物行动、语言和细节的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示人物形象;情节曲折,故事完整;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叙事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

中国传统小说的意义1.首先是学习我国古代所传承的文化,了解古人创作的构思,古人的思维方式。

2.学中文就得学文言文。

3.借鉴古人的作品。

4.了解古人的生活。

5.那是祖传的文化,我们怎能忽略!现代作家赏析一、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骍(xing1),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著有诗集《尝试集》及剧本《终身大事》等。

《尝试集》出版于1920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新诗集,作于1919年的《上山》是其中较好的一篇。

在诗歌形式从旧向新变化方面,胡适曾作于一些开创性的努力,有些诗尚能打破旧诗词格律的束缚,句子长短不拘,形式比较自由,《上山》即是其中的一首。

但他大多数诗篇没有摆脱旧诗词的影响,如他自己说的“总带着缠脚时代的腥气”。

二、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秋夜》是《野草》中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

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等。

《阿Q正传》写与1921年,是鲁迅唯一的中篇小说,也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三、郁达夫(1896-1945),浙江富阳人。

创造社主要成员。

代表作有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迟桂花》等。

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而他常常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主观感受,或在某种人物身上投上自己的影子。

五、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乌镇人。

文学研究会主要成员,代表作有中长篇小说《蚀》(三步曲)、《子夜》、《腐蚀》,短篇《春蚕》、《林家铺子》、散文《白杨礼赞》等。

《子夜》是茅盾最重要的一部作品,发表于1933年,它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这是一部企图从正面来展开30年代中国社会阶级斗争的全貌并揭示出各个部分之间内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作品。

六、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fu2)甘,1904年生,四川成都人。

主要作品有中长篇小说《灭亡》、《新生》、《激流三部曲》、《爱情三部曲》、《寒夜》等。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和《春》、《秋》合称为《激流三部曲》。

这部小说自1931年问世以来,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社会影响,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家》描写二十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以祖孙两代的矛盾冲突为线索,通过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血泪悲剧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其腐朽没落,同时热情地歌颂了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

七、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生于北京。

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成员。

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从事小说创作。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等。

《断魂枪》发表于1935年。

小说故事背景是晚清时期。

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打开了古老中国的大门,闭关锁国、老大自居的中国迅速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地社会,资本主义的狂风震撼着古老中国的传统生活、传统文明。

“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

八、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

祖籍河北丰润。

孤岛沦陷区代表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中含有鸳鸯蝴蝶派的创作手法。

其代表作有《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长篇小说《半生缘》,散文集《流言》。

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

九、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川人。

创造社主要成员。

主要作品有诗集《女神》、《星空》、《恢复》等,历史剧《屈原》(创作于1941年皖南事变之后)、《虎符》郭沫若(1892-1978),现代诗人,剧作家和小说家、《蔡文姬》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