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地理《4.1区域农业发展》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区域农业发展
三维目标:
知识和技能
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
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
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
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我国各地特色农业生产情况,分析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
2、用小组交流的形式习区域内部差异划分标准。
3、通过分析我国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地理条件、布局特点和发展前景,了解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生关注社会,关注家乡,为家乡发展献计献策的主人翁精神。
2、培养生动手实践能力,勤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生统筹、按客观办事的态度。
教重点
1、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地区三大区域的内部差异。
教难点
1、评价东北地区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2、东北区域内部划分三大区域的因素。
教具、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过程(2课时)
一、导课: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参考必修二知识):
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生回顾以前知识,为本节知识习作准备)
一个地区适合发展什么样的农业,要根据区位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确定。形成具有特色的生态与经济良性循环系统,实现区域内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
2、生举例说出我国、世界不同区域农业生产现状。(回顾以前习知识)
教师进行评价、说明。
3、观看东北地区农业的视频资料(可以选择其它地区)
区域农业发展在东北地区比较有特色,是个典型案例。
二、讲授
1、分析东北地区自然地理背景(生看图分析、讨论)
要点:位置、地形(主要地形区)、土壤、气候、景观,范围等
位置、范围:我国东北,纬度高、跨度大;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地形:高原、平原、山地(看图了解主要地形区)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生说出成因、特点,观看中国季风区干湿区分布图、温度带分布图)
无霜期180天~80天。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土壤:黑土、黑钙土(教师讲解土壤优势)
景观:森林、草原
[思考]: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要点:光、热、水、土、地(五字要诀)
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地形(记住方法)
[思考]教材P65
东北大米与气候:(从日照、光照、低温等方面考虑)。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使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的称号。
针对现代生活,考虑东北农村农业生产情况:(讨论可展开)
季节性强,有利于农忙时节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节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可以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
东北地区热量条件的优势和劣势:(讨论可展开)
劣势有热量要求、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等。优势有光照、温差、土壤肥力、积雪融化缓解春旱等。
[活动]:分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南疆、海南岛、昆明附近自然地理背景(看图分析)
2、分析东北地区社会经济背景(生看图分析、讨论)
要点:农产品、工业部门、交通、人口、市场等
[思考]: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农业与工业有什么样的关系?
农产品
.......可以成为工业原料进行深加工,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为农业发展提供机械设备、化肥、农药等。
东北地区交通
..发达,对外联系方便,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
开发较晚,人口
..密度低,经营规模大,属于绿色农业,逐步向大农业发展。
3、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生综合,教师评价、讲解)
要点:自然地理背景加社会经济背景,因地制宜
[思考]:分析图43,44,45、(地图叠加
....),阅读教材(讨论、总结)总结:自然地理条件(主要是水分、热量条件)与农业布局的相关性
了解农业的区域分布特点和主要农产品
[活动]:教材P68(看农业地域类型图,讨论)
提示:
水稻种植多选择在地形平坦、水充足的地区。由于培育耐低温的水稻品种,种植技术的进步,缩短了水稻的生长期。(由于人类自身主观能动性促进生产技术以及技水平的提高,人类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掘自然资条件的潜能。)农区发展畜牧业的有利条件有:克服天然草场夏季生长茂盛冬季干枯,造成食物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栏棚可使牲畜免受寒冷;农区种植业和养畜业可结合发展,废物利用,充分利用资;还能防止环境污染。
人工播种优质草种,改良牲畜;将草场分片进行管理,执行轮流放牧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宜种植粮食作物,即不宜耕作,避免造成草场沙化;增打机井,保证人畜饮水。
4、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阅读,看图410)
(1)全国最大的、比较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2)商品率达60%以上,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3)东北商品粮基地与我国其他商品粮基地相比,大规模机械化、地区专业化生产的特点突出。
地区专业化生产
.......(又称分区专业化生产):是指在充分利用各个地区的自然
条件、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的特点和优势的前提下根据国家的需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发展各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或集中产区。
[活动]:P70(生讨论,讲解)
1、阅读表4.2,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东北商品粮基地粮食商品率比较高的主要原因。
东北地区的大型国营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
(2)东北平原不仅现在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而且将在我国的商品粮供应方面占据越越重要的位置。你认为这一论点有道理吗?为什么?
从农业生产条件看,东北地区在全国的比较中具有较强的优势,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将继续呈现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的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东北平原土壤肥沃,但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低,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如果不考虑复种指数的差异,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于长江三角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东北地区的农业土地资丰富,质量好,历史上农业总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的是扩大耕地面积,耕作粗放,农田基本建设差,投入低,再加上春旱、秋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因此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普遍低而不稳。而长江三角洲地处亚热带水地带,地势低平,田块破碎,人口稠密,稻作历史悠久,田间管理经验丰富,故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要保持和提高东北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
这一部分可以参考下一个标题“农业发展方向”中的“平原区农业发展方向”中相关内容。
2、东北地区中部是玉米的集中产区,被称为中国的“玉米带”。阅读表4.3,比较中国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自然条件差异。
中国和美国玉米带的自然条件,相同点:我国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的农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