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易错题专题三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含解析)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易错题专题三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含解析)含解析
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
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重访西湖旧游
(宋)武衍
西风吹晓凤城开,桂子香中信马来。
十载不行湖上路,知它添了几楼台。
西湖感旧
(宋)陈居仁
苏公堤畔采莲船,蘸碧楼台动管弦。
山色湖光宛如昔,心情不似十年前。
(1)由诗中的写景内容可知,两位诗人重游西湖的季节不同,《重访西湖旧游》是________季,《西湖感旧》是________季。
(2)同是重游西湖,两位诗人的心情却截然不同。请结合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
【答案】(1)秋;夏
(2)《重访西湖旧游》中说十年没有在西湖边行走,不知道它添了几座楼台,看出诗人对西湖的变化充满了期待,因而怀着一种喜悦的心情。而《西湖感旧》中说山色湖光依旧和从前一样,自己的心情却不像十年前一样,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景色可以看出西湖景色依然美丽,那么诗人的心情应该不是快乐而是悲伤的。
【解析】【分析】(1)“西风吹”“桂子香”自然是秋天的景象。“采莲”自然是夏季的活动。(2)分析“十载不行湖上路,知它添了几楼台”一句,怀着喜悦的心情充满了对西湖的变化的期待。而“山色湖光宛如昔,心情不似十年前”一句说明诗人当时心中持有的是悲伤的心情。一般诗歌的结尾都是直抒胸臆,从结尾的诗句中即可分析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故答案为:⑴秋;夏;
⑵《重访西湖旧游》中说十年没有在西湖边行走,不知道它添了几座楼台,看出诗人对西湖的变化充满了期待,因而怀着一种喜悦的心情。而《西湖感旧》中说山色湖光依旧和从前一样,自己的心情却不像十年前一样,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景色可以看出西湖景色依然美丽,那么诗人的心情应该不是快乐而是悲伤的。
【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回答本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从而理解诗词内容,再进行概括即可;
⑵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答题时应注意,分析作者选取了那些意象,有什么特征,渲染了何种气氛或传达了何种情感,情境之间的关系如何等。
2.古诗鉴赏
(1)仿照(甲)处对“卧”字的赏析,给(乙)“卧”字也作一个批注。
(2)诗歌常常采用违背常理的急转手法,起到出人意料的效果。请从两首诗中分别找出句子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1)卧看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胸襟。“卧”与“急”相照应,面对如此大的天风雨,凡事都避之不不及,诗人却拉开帘子,欢迎风雨的到来,表现出诗人不紧不慢,从容应对,这是何等的开阔心胸,这是何等的自由放旷的气度。
(2)【甲】“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情。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不感到悲哀,因为他有满腔热血、一颗忠心。【乙】按常理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此刻偏要敞开四面窗户,“朱楼四面钩疏箔”这个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理,情节急转。
【解析】【分析】(1)“卧看”是动作描写,表现出诗人风雨欲来时的镇定、安详的神态。面对如此大的风雨,凡事都避之不不及,诗人却拉开帘子,欢迎风雨的到来,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内心的豪情。据此作答即可。
(2)甲诗首联“僵卧孤村不自哀”,通过“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凄凉的境遇,“不自哀”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豪放,与前边的内容形成对比,情绪急转。乙诗“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的意思是“我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常人面对风雨都会闭窗,诗人却拉开帘子,悠闲地欣赏风雨,这种行为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⑴卧看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一种胸襟。“卧”与“急”相照应,面对如此大的天风雨,凡事都避之不不及,诗人却拉开帘子,欢迎风雨的到来,表现出诗人不紧不慢,从容应对,这是何等的开阔心胸,这是何等的自由放旷的气度;
⑵【甲】“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让人十分同情。但接下去“不自哀”三字情绪急转,又现出⼀一种乐观豪放之情。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不感到悲哀,因为他有满腔热血、一颗忠心。【乙】按常理理推测,风雨将至之际,应当闭窗才是。但诗人此刻偏要敞开四面窗户,“朱楼四面钩疏箔”这个动作颇出人意料,似乎觉得逆情悖理理,情节急转。
【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炼字赏析。首先在诗文中要找到该炼字,炼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或特殊词(如叠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等)。炼字赏析常见答题格式:字在诗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运用了…的修辞(或化静为动,或化抽象为具体,或化虚为实)写
出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⑵本题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进行解答。
3.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春尽
(唐)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乙】春尽
(宋)郑獬
春尽行人未到家,春风应怪在天涯。
夜来过岭忽闻雨,今日满溪俱是花。
前树未回疑路断,后山才转便云遮。
野间绝少尘埃污,唯有清泉漾白沙。
(1)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 两首诗都描绘了暮春时节落花流水、云雨变幻之景,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
B. 【甲】诗首联写诗人因借春而连喝酒的行为和醉昏昏的状态。
C. 【乙】诗颈联描绘了山回路转、气象万千的景象。
D. 【甲】诗尾联写诗人愧对流莺清晨到西园的厚意,【乙】诗尾联写诗人喜于山间怡人之景。
(2)下列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诗融叙事、写景、抒情为一体,情感沉挚动人;【乙】诗重在写景,情寓景中。
B. 【甲】诗使用“细”“浮”“别”“断”“孤”等词语描写景物,反衬诗人悲凉情绪。
C. 【乙】诗“春风应怪在天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含蓄风趣。
D. 【甲】诗“地迥难招自古魂”表达的心境与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所表达的心境有相通之处。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A错在“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甲】诗流流露出伤春之感与家国之悲。【乙】尾联“尘埃污”和“清泉漾白沙”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行人对乌烟瘴气之官场的厌恶以及回归自然的喜悦之情。BCD理解正确。
(2)ACD赏析正确。B错在“反衬了诗人的悲凉情绪”。这里应该是用景物烘托了诗人悲凉情绪。故选B。
故答案为:⑴A;⑵B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古诗内容及思想感情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首先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然后再把这些内容综合起来考虑。而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