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俄边境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俄罗斯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复苏,俄的政治经济环境在全面好转。
作为中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的边贸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两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近几年来,两国贸易往来蓬勃展开,发展迅速。
然而两国边境贸易仍然不成熟,规模仍然有限,面临的许多的困扰,严重阻碍了中俄边境贸易巨大潜力的发挥,要进一步推动中俄边境贸易和整个中俄贸易的升级,就要排除这些困扰,改变传统贸易思维、不合理的体制和政策。
中俄边贸是典型的中俄贸易,其特点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中俄贸易的特点。
因此,本文从宏观的角度,结合中俄贸易的特点来探讨中俄边境贸易的发展问题及对策。
首先本文通过大量数据简要介绍了中俄边贸发展的背景和现状,分析了贸易潜力。
在第二部结合中俄边贸和总体贸易的特点提出了若干突出的问题并列举了其原因。
在第三部分针对其中凸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中俄贸易边境贸易战略升级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of the world’s economy,the increasingly further innovation and economic recovery of Russia,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s are being improved comprehensively. As an important role of China-Russia trade, the border trade between the two states is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from governments and companies of both sides. Over the past years, China-Russia trade has been developing at a high speed. However, the bilateral border trade is still immature in a relative small scale. Many obstacles encountered are preventing the border trade from further and faster development. To promote the China-Russia trade and its border trade, we have to get rid of these obstacles and change our mentality about traditional trade, and improve inappropriate systems and policies. The bilateral border trade is kind of a typical China-Russia trade. To a great degree, the traits of the former one represent that of the latter one. So this article discusses abou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s of this border trade and solutions for th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cro view point after we learn about its features. In the first par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recent situation in short through a great deal of data, and then analyzes the trade potential. In the second part, the paper comes up with some serious problems while shedding light on the traits of the border trade and the whole China-Russia trade, then listes reasons for them. Finally, the paper offers some opinions for those problems mentioned above.【Key Words】China-Russia trade;Border trade;Strategic promotion目录1中俄边境贸易背景、现状与特点 (4)1.1中俄边贸背景 (4)1.2中俄边贸现状 (4)1.3中俄边贸的特点 (7)2中俄边贸问题及原因分析 (8)2.1边贸中显现的问题 (8)2.2原因分析 (9)3中俄边贸问题相关对策 (12)3.1注意研究两国政治经济状态及变化 (12)3.2建立完善和丰富信息平台及数据库,及时沟通获取市场信息 (12)3.3应加强与俄相关部门协调,提高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效能 (13)3.4完善相关边贸法律政策,健全边贸监督管理机制 (13)3.5与国际接轨,建立银行结算、仲裁、和出口信保机制 (13)3.6鼓励民间商会协会的合法发展和发挥作用 (14)3.7继续更大规模地开展更高层次的多元化结构的边贸 (14)3.8扩大在对方的宣传广告 (14)3.9充分挖掘边贸区自身经济潜力同时争取其他国家的开发合作 (15)参考文献 (16)致谢 (17)中俄边境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1中俄边境贸易背景、现状与特点1.1中俄边贸背景1982年,以中国和原苏联两国外贸部正式换文为起点,我国北方边境省区先后恢复了与原苏联远东地区的边境贸易1。
中俄边境贸易
摘要:中国与俄罗斯的边境贸易已有300多年的历史。
在当前中俄经贸合作全面展开的新态势下,中俄边境贸易仍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中俄两国国家关系的持续良好发展,中俄边境贸易又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
作为当代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俄边境贸易现在正处于一个关键性的发展时期。
而且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俄罗斯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复苏,俄的政治经济环境也在全面好转,作为中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国的边贸发展也越来越受到两国政府和企业的重视,近几年来,两国贸易往来蓬勃展开,发展迅速。
然而两国边境贸易仍然不够成熟,规模仍然有限,面临着许多的困扰,严重阻碍了中俄边境贸易巨大潜力的发挥,要进一步推动中俄边境贸易和整个中俄贸易的战略升级,就要排除这些困扰,改变传统贸易思维、不合理的体制和政策。
中俄边贸是典型的中俄贸易,其特点很大程度上也代表了中俄贸易的特点。
【关键词】中俄经贸边境贸易历史机遇战略升级论中俄边境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一、中俄边境贸易的现状分析。
(一)纵观自17世纪至20世纪末中俄边境贸易30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中俄边境贸易的如下几个突出特点:1.中俄边境贸易适应了中俄两国边境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受到两国边民的欢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2.边境贸易的发展直接受到国家关系的制约,中俄两国国家关系的和睦与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俄边境贸易的盛衰。
3.两国政府的贸易政策、对于边境贸易管理与扶持力度的大小,对于边境贸易的稳定和规范发展至关重要。
(二) 中俄边境贸易在整个中俄贸易中的地位。
1.2000年迄今是中俄边贸发展的新阶段。
这个阶段的背景,首先俄罗斯政局趋于稳定,尤其是实现了政权的稳定交接。
普京总统执政以来,由于俄罗斯稳定的政局加之强有力的中央干预,促成了俄罗斯经济的强劲复苏,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外汇储备增加。
持续回升的俄罗斯经济,为中俄贸易(包括边贸)创造了加速发展的基础。
2.近两年来,随着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深入发展,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
“一带一路”下中俄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1. 引言1.1 中俄贸易发展背景中俄两国是传统友好邻邦,自上世纪中叶建交以来,双边贸易关系得到了快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俄贸易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中俄之间的贸易往来不仅仅局限于商品交换,更是包括了技术合作、投资合作等多方面的合作内容。
随着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俄贸易合作已成为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俄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具有互补性和相互需求性。
中方具有丰富的资源和技术优势,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高科技产业。
双方在能源、农产品、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等领域都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为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中俄两国政府之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不断加强双方的经贸交流和合作。
双方在多边机制下的合作也不断深化,加强了双边贸易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中俄之间的贸易发展背景十分有利,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字数:261】1.2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贸易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提出的重要国家战略,对中俄贸易关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该倡议促进了中俄两国贸易的进一步扩大。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俄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金融领域等方面展开了更加紧密的合作,为两国贸易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
该倡议促进了中俄贸易的多元化发展。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俄两国在农产品、科技产品、服务贸易等领域的合作逐渐有所增加,使得中俄贸易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一带一路”倡议也为中俄两国开拓第三方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通过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俄两国可以共同探索第三方市场,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贸易关系的影响是积极的,为中俄贸易合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动力。
通过共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俄两国可以进一步加深合作,拓展贸易领域,推动双边贸易关系不断发展壮大。
2. 正文2.1 中俄贸易合作现状分析中俄之间的贸易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起逐渐加强,目前已经成为中俄双边关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商贸易已经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之一。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其在跨境电商贸易发展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不少现实的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展开分析,希望能对这一领域的发展有所启发和促进。
一、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现状1. 发展态势随着中俄两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对俄罗斯的跨境电商贸易额达到了约74.3亿美元,同比增长25.1%。
而在俄罗斯方面,跨境电商贸易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成为了俄罗斯外贸的新亮点。
2. 政策支持为了促进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中俄两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
中国政府近年来不断完善和放宽了跨境电商贸易的政策,促进了中国商品出口和俄罗斯商品进口。
而俄罗斯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简化相关手续、降低关税和税率等。
3. 贸易品类目前,中俄跨境电商贸易主要涵盖了服装、家居用品、手机数码、美妆护肤等品类。
而在俄罗斯,中国商品的热销品类主要是电子产品、家居生活用品、服装鞋帽等。
1. 物流和运输物流和运输一直是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由于两国地理位置相对偏远,跨境物流成本较高,物流时效也不够理想。
尤其是在俄罗斯境内,由于道路和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得物流难题更加突出。
2. 支付和结算跨境支付和结算问题也是制约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目前,中俄之间的支付体系有较大差异,支付方式不统一,跨境支付成本较高,结算周期较长,这给贸易双方带来了一定的不便。
3. 产品认证和标准由于中俄两国的产品认证和标准不同,这给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带来了一些障碍。
在俄罗斯市场,中国商品需要通过一系列认证和标准检测才能进入市场,这涉及到产品质量、安全、标识等多个方面的要求,增加了中小企业出口的负担。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与前景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经贸合作的发展与前景1. 引言1.1 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性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中俄是两个重要的大国,双方拥有着广阔的市场和资源,加强经贸合作有助于促进双方经济的发展。
中俄在一些国际事务中有着共同利益和立场,加强经贸合作也能够增强双方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中俄经贸合作还有助于促进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俄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加强经贸合作可以提高双方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中俄经贸合作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双边关系中,也对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有着积极的影响。
【200字】1.2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对中俄经贸合作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显著的。
这一倡议提出了加强亚欧大陆之间经济联系的重要性,并推动了中俄两国之间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俄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得以加强,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倡议中提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项目也为中俄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多合作机会。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俄两国在多领域合作中取得了许多成果,为双方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经贸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为双边合作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中俄双方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不断深化合作,共同谱写中俄经贸合作的新篇章。
2. 正文2.1 中俄经贸合作的现状中俄两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关系。
截至目前,中俄经贸合作规模庞大,涵盖领域广泛。
以贸易为例,中俄两国的贸易额持续增长,已经超过百亿美元。
双方均是彼此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互为最大的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国。
中俄之间的投资合作也持续加强,涉及能源、基础设施、高技术等多个领域。
中企和俄企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中俄合资企业在国内外开展业务,为两国经贸合作注入新动力。
中俄两国政府之间的合作也十分紧密。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研究中国与俄罗斯是两个重要的大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分析双方贸易的特点、趋势以及对双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贸易背景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关系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显著增长。
双方在共同的边境线上展开频繁的贸易往来,发展了丰富的双边贸易渠道和合作项目。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资源,而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双方互补性强,为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贸易特点1. 能源贸易:能源是中俄贸易的主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和天然气进口国,而中国是俄罗斯的重要石油和天然气消费市场。
能源贸易对俄罗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则可保障其能源供应需求。
2. 农产品贸易:俄罗斯拥有广阔的农田和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中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大。
双方在农产品贸易上存在巨大的潜力和空间,促进了两国农业发展。
3. 高技术产品贸易:中国与俄罗斯在高技术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中国的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品在俄罗斯市场有着良好的销售前景。
而俄罗斯在核能、卫星导航、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先进技术和产品,为中国提供了重要支持。
三、贸易趋势1. 增长势头: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总额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两国政府积极推动贸易合作、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及建立贸易便利化措施,为贸易增长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 结构升级:在贸易结构上,双方逐渐从传统的资源型产品贸易向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贸易转变。
双方加强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上的合作,推动了贸易结构的升级和提质增效。
3. 区域合作:中国与俄罗斯在区域合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两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合作等多边机制,努力构建开放的区域经济合作格局,促进了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
四、影响1. 经济发展:中俄贸易能够促进双方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贸易合作带动了就业增长和资本流动,为两国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2. 地缘政治:中国与俄罗斯是互为重要地缘政治伙伴。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前景张红侠俄罗斯总统普京执政以来,中俄经贸关系得到快速发展,两国贸易额几乎增长一倍。
目前,中俄经贸关系呈现出两个新特点:一是结束了磨合期,进入快速增长期;二是经贸关系逐步进入与政治关系平衡发展的新时期。
一、中俄经贸关系现状1.双边贸易额首次突破 200 亿美元。
据中国海关统计,2004 年中俄贸易取得阶段性突破,全年双边贸易额达到 212.3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4.7%,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提前实现了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 2003 年 5 月提出的在近年内使双边贸易额提升到 200 亿美元的目标,创历史新高。
其中,中国对俄出口 91 亿美元,同比增长 51%,自俄进口 121.3 亿美元,同比增长 24.7%。
在双边贸易中,中方逆差 30.3 亿美元,同比下降 22.1%。
2005 年 1~3 月,中俄进出口贸易总额达 54亿美元,其中我国出口21.3 亿美元,进口32.7 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7%、22.9%和 19.3%。
目前,俄罗斯仍为中国的第 8 大贸易伙伴,中国则为俄罗斯的第 4 大贸易伙伴。
2.相互投资稳中有升,并取得实质性成果。
2005 年 6 月 10 日,在俄圣彼得堡市举行的中俄第二届投资促进会议期间,双方签署了 7 个投资协议,总金额达到 15 亿美元,比上一届增长 1倍多。
其中,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综合社区开发项目总投资超过 13 亿美元,是双方投资合作深入发展的重要标志。
截至 2004 年底,经我国商务部批准备案在俄投资项目协议额超过 6.8亿美元,我国在俄企业主要从事进出口贸易、微电子、通讯、服装加工、电器组装、餐饮、木材加工、农业等;俄在华实际投资额约 4.5 亿美元,俄在华企业主要集中在核电、汽车及农机的组装与化工、建筑、医药等领域。
以投资带动贸易成为中俄经贸合作的新趋势。
3.科技合作更趋积极,国内知名品牌纷纷进入俄市场。
目前,一些高科技合作项目正取得进展。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
中俄经贸关系发展现状及前景首先,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根据统计数据,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连续多年保持在较高水平。
双方的合作领域涵盖能源、农产品、机械设备、高新技术等诸多领域,为两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持。
其次,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广阔。
一方面,中俄两国在政治、安全、文化等领域的合作日益紧密,两国元首的高层互访成为常态,政治互信不断深化,为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
另一方面,中俄两国在贸易和投资政策方面的互补性较强,两国经济结构相互补充,市场需求相辅相成。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合作、农产品贸易、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
此外,两国间的人文交流不断加强,相互了解和友谊不断加深,也为经贸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中俄经贸关系发展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是贸易结构问题。
中俄双边贸易中,能源产品出口占据很大比重,这种单一依赖的结构使两国在贸易中过于依赖于市场价格波动,容易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
因此,双方需要进一步拓宽贸易领域,实现多元化的贸易结构。
二是地理和交通条件限制。
中俄两国地处欧亚大陆东西两端,距离较远,物流成本相对较高。
因此,双方需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
三是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中俄两国文化和语言差异较大,这给商务交流和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双方的经贸合作,需要加强人文交流,提供更多的翻译和培训支持。
展望未来,中俄经贸关系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首先,两国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为经贸合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其次,中俄两国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有望迎来新的突破,为双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再次,中俄两国在农产品贸易、能源合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合作潜力巨大,有望形成良性循环,推动经贸合作进一步升级。
此外,两国间的人文交流和旅游合作也将继续加强,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互信。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摘要】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在中俄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两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支付结算和物流配送不畅等。
未来,中俄跨境电商贸易有望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而合作模式也将更加多样化。
政策支持是推动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关键。
建议加强两国间的合作,优化跨境电商贸易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未来,中俄跨境电商贸易有望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更加深入的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合作机会将继续增多,为两国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合作模式、政策支持、建议、未来发展方向、合作机会1. 引言1.1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背景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两国间经济合作的历史。
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世界著名的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加,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国,而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贸易伙伴之一。
随着两国间经济关系的不断加深,跨境电商贸易成为了两国间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跨境电商平台为中俄两国的企业提供了更为便捷和高效的贸易渠道。
中俄两国政府也积极支持跨境电商贸易发展,通过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合作协议,促进了贸易便利化和合作项目的推进。
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增长也推动了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购买国外商品,从而推动了贸易量的增加。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背景是受到两国政府支持、消费者需求增长以及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共同推动。
随着各方合作的不断深化,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意义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意义在于促进两国贸易合作和经济发展。
随着中俄两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跨境电商贸易成为了促进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
中俄局势现状分析报告
中俄局势现状分析报告引言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邻国,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双方之间的互动,在中俄关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因素。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中俄局势的现状,并对其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经济合作中俄两国在经济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当前,双方的贸易额持续增长,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中俄之间的能源合作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包括天然气、石油等领域。
双方还在高铁、核能等领域开展了合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俄之间的贸易仍然存在不平衡现象,中国对俄罗斯的出口额远大于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额,这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经济合作,促进贸易的均衡发展。
2. 政治关系中俄两国在政治领域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常常保持一致的立场,并相互支持对方。
此外,两国在领土问题、领海争端等敏感问题上也保持着较好的沟通和协调。
中俄两国还定期举行高级别会晤,强调彼此间的友好合作。
但是,两国之间在一些区域问题上还存在一些差异,需要双方进一步加强对话和协商,以确保双方的共同利益。
3. 安全合作中俄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也逐渐深化。
双方在打击恐怖主义、网络安全等问题上保持密切合作,共同应对来自国际社会的安全威胁。
此外,中俄还在军事领域加强交流与合作,举行联合军演等军事活动,以提高彼此的防御能力。
然而,一些外部因素对中俄之间的安全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这需要中俄加强合作来应对这些外部挑战。
4. 人文交流中俄两国在人文交流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合作。
双方开展了相互间的文化交流和旅游合作,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两国高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此外,中俄两国还加强了语言教学和青年交流,促进两国青年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目前人文交流的规模仍然有待进一步扩大,双方可以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
结论综上所述,当前中俄局势呈现出积极向好的发展态势。
经济合作、政治关系、安全合作以及人文交流等方面均取得了进展。
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现状及对策一、中俄经贸关系概述中俄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邻国,两国关系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交流和合作。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中俄经贸合作的历史回顾1. 两国关系的历史渊源中俄两国的友好合作源远流长,无论是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两国都有着丰富的合作传统。
2. 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从上世纪50年代末中苏两国建交起,中俄经贸合作就迅速发展,双边贸易额持续增长。
三、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1. 经济合作稳步增长中俄两国在能源、农业、制造业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2. 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正在积极推进在高技术、创新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合作空间。
四、中俄经贸关系的问题与挑战1. 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中俄经贸合作也面临着一些不确定性和挑战。
2. 双边贸易结构存在不平衡问题目前中俄双边贸易结构中,能源资源占据了很大比重,双方都需要努力促进贸易结构的多元化。
五、加强中俄经贸关系的对策1. 拓展合作领域双方可以加大在高科技、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力度,以降低对传统能源资源的依赖。
2. 推动地区间合作中俄两国可以加强在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多边机制下的合作,共同推动地区内的经济发展。
六、结语中俄经贸关系的发展不仅关乎两国自身利益,也对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双方应共同努力,推动中俄经贸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为双边合作注入更多活力。
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邻国,拥有着深厚的友好合作传统,双方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
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中俄经贸关系的合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双方需要共同努力加强合作,推动经贸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稳步增长,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特别是在能源、农业、制造业等领域,两国合作密切。
双方还在积极推进在高技术、创新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共同开拓新的合作空间。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分析
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分析中俄两国是重要的邻国和全面战略协作伙伴,自建交以来,两国经济贸易关系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从贸易总体情况、贸易结构、贸易等方面展开分析,探讨中俄两国贸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贸易总体情况中俄两国自建交以来,经济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俄双边货物贸易额达到了1070亿美元,较2018年增长了3.4%。
其中,中国对俄罗斯出口货物达到了559亿美元,进口货物达到了511亿美元。
双边贸易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二、贸易结构1. 商品结构中俄双边商品结构呈现出互补性特点。
中国主要向俄罗斯出口机械设备、电子产品、纺织品等制成品;而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矿产品等资源类产品。
这种互补性商品结构使得双边贸易更加稳定,并且有助于推动两国经济的互利合作。
2. 地区结构中俄贸易主要集中在远东地区。
远东地区地缘相近,交通便利,俄罗斯的自然资源丰富,对中国的资源需求量大。
同时,中国在远东地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需求。
因此,远东地区成为了中俄贸易的重要节点和合作重点。
三、中俄贸易合作的关键领域与前景1.关键领域中俄两国在贸易领域中的合作涵盖了多个关键领域,其中包括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农业等领域。
在能源方面,中俄两国签署了多项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建设协议,如“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和“中俄原油管道”。
这些协议不仅为两国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也为双边贸易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是中俄贸易合作的重要领域。
两国在道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例如,中俄同江铁路大桥、黑河公路大桥等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两国间的交通运输能力,为双边贸易往来提供了便利。
3.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中俄贸易合作的新兴领域。
两国在高科技产品贸易、联合研发等方面的合作日益密切。
例如,中俄联合研制了CR929宽体客机,这是两国在航空航天领域的重要合作项目。
此外,中俄还在核能、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跨境电商贸易在中俄两国之间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贸易模式。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空间,然而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现状和问题两个方面对中俄跨境电商贸易进行分析和探讨。
1.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历程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8年,当时俄罗斯政府开始提出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并鼓励国内跨境电商的发展。
而中国的电商巨头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俄罗斯市场,开始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向俄罗斯销售产品。
随着中俄两国关系的不断加强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中俄跨境电商贸易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贸易模式。
当前,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势头良好,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商务部和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部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俄跨境电商贸易额达到了数十亿美元,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向俄罗斯出口的跨境电商产品主要是电子产品、日用消费品和服装鞋帽等,而俄罗斯则主要向中国出口木材、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产品。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已经涵盖了多个领域,形成了稳定的贸易流量和市场需求。
二、中俄跨境电商贸易面临的问题1. 物流速度和成本问题由于中俄两国地理位置相对较远,跨境电商贸易中的物流速度和成本问题一直是制约贸易发展的瓶颈。
目前,中俄之间的跨境物流通关手续繁琐,运输时间长,运费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这些问题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阻碍了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
2. 质量和服务问题在跨境电商贸易中,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由于中俄两国的法律法规、标准和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些产品在跨境贸易过程中可能存在质量不达标的问题,同时售后服务也不够到位。
这些问题既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也损害了企业的品牌形象。
3. 汇率波动和支付安全问题由于中俄两国的货币不同,跨境电商贸易支付环节存在着汇率波动和支付安全问题。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1. 引言1.1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化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中俄跨境电商贸易逐渐成为两国经贸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俄两国地理相邻,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互补性,为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中俄两国政府也积极推动跨境电商合作,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和合作框架,为双方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在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背景下,中俄两国企业纷纷涉足跨境电商领域,加快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也受益于数字化经济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全球商品的需求。
双方企业通过电商平台的互联互通,促进商品的跨境流通,拓展了市场空间,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背景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为两国经济合作带来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随着两国合作的不断深化,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1.2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意义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意义在于促进中俄两国经济的发展和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境电商已成为各国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国际贸易的重要方式之一。
中俄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欧亚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庞大的市场需求,因此发展跨境电商对于两国经济的融合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可以促进双方经济的互补性。
中俄两国在资源、市场、技术等方面具有各自优势,通过跨境电商贸易,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的互补和优势互补,推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实现贸易的互利共赢。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有助于拓展双方市场。
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消费者对品质和创新的需求不断增加,跨境电商为中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满足了他们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也为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
2. 正文2.1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现状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受益于中俄两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中俄跨境电商贸易额逐年增长,各类跨境电商平台也在不断涌现。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1. 引言1.1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定义中俄跨境电商贸易是指中俄两国之间通过电子商务渠道进行国际贸易的形式。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跨境电商贸易已成为中俄两国间日益重要的贸易方式之一。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特点是便捷、快捷、高效,能够实现无时差、无地域限制的贸易活动,极大地促进了两国贸易的发展和合作。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中俄企业可以直接进行贸易交易,避开繁琐的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还可以拓展企业的市场辐射范围,帮助企业开拓新的市场机会,增加收入来源。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定义是指中俄两国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国际贸易活动的方式,具有便捷、快捷、高效等特点,对促进两国贸易发展和合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2 研究意义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俄跨境电商贸易是中国和俄罗斯两国之间重要的经贸合作领域,对于加深双方经济关系、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跨境电商贸易已成为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因此研究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现状和问题,有助于把握国际贸易发展趋势,提升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
中俄两国在跨境电商贸易中存在一些共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有针对性地研究这些问题,有助于双方共同寻找解决途径,推动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健康发展。
深入研究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现状和问题,不仅有利于促进双边经贸合作,也有助于推动全球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正文2.1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现状分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是两国之间的一种新型贸易模式,随着中俄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政策的支持,跨境电商贸易也逐渐成为两国之间贸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市场的逐渐开放和消费者对外国商品的需求增加,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交易额不断增长。
据统计,过去几年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规模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其中涉及的商品种类也日益丰富。
中俄商贸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日益加深。
本报告通过对中俄商贸数据的分析,旨在揭示两国贸易关系的发展趋势、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二、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我国海关总署、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国家统计局、俄罗斯联邦统计局以及相关行业报告等官方和权威机构。
三、中俄商贸发展现状1. 贸易规模近年来,中俄贸易规模持续扩大。
据我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9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079亿美元,同比增长7.6%。
其中,我国对俄罗斯出口647亿美元,进口432亿美元。
2. 贸易结构(1)我国对俄罗斯出口以能源、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为主,占比超过60%。
其中,能源出口额占我国对俄罗斯出口总额的40%以上。
(2)我国从俄罗斯进口以原材料、农产品为主,占比超过60%。
其中,原材料进口额占我国从俄罗斯进口总额的40%以上。
3. 贸易方式中俄贸易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占比超过80%。
此外,加工贸易、租赁贸易等贸易方式也有所发展。
四、中俄商贸发展特点1. 能源贸易占据重要地位能源是中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我国对俄罗斯能源需求旺盛。
双方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有助于稳定能源供应,降低能源成本。
2. 产业链合作逐步深化中俄两国在产业链上的合作日益紧密。
我国企业通过俄罗斯市场拓展欧洲市场,俄罗斯企业则借助我国市场提升竞争力。
产业链合作有助于两国实现互利共赢。
3. 贸易不平衡问题突出尽管中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我国对俄罗斯出口额远高于进口额,贸易顺差较大。
这导致俄罗斯市场对我国产品依赖度较高,不利于两国贸易关系的稳定发展。
五、中俄商贸发展存在的问题1. 贸易结构单一中俄贸易结构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较弱。
2. 贸易壁垒存在虽然中俄两国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取得一定成果,但贸易壁垒仍然存在。
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提升路径韩立华近年来,随着中俄两国GDP的快速增长以及各自国内需求的迅速扩大,中俄双边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到2006年已连续8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
当前,中俄经贸关系正处在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该水平与两国的经济实力和合作潜力仍有差距。
对中俄经贸关系的现状及其前景做出评估,将有助于认清和充分挖掘两国之间的合作潜力,推动两国在合作与互补中共同走向繁荣。
一商品结构与中俄经贸关系中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一)中俄贸易现状与商品结构特点中俄两国一直是各自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经贸关系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几个阶段后,逐步走上了稳定发展的轨道,至今双边贸易额已连续8年持续增长。
2000~2006年两国贸易额从80.03亿美元上升至333.9亿美元,共增长3.17倍,年均增长率达到52.8%。
十多年来,中俄贸易商品结构一直未发生实质性变化:中国主要对俄出口纺织品、服装、鞋类、家电等日用消费品,自俄进口多是能源、钢材、化肥、原木以及有色金属等原材料商品。
最近几年,中俄两国经济上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逐渐增强,行业内水平分工有所增加,主要表现在中俄两国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5的商品正在逐年增多。
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与2003年相比,贸易竞争力指数大于0.5的商品已从海关统计编码中的24章扩展到27章,占海关统计目录的28.42%①2006年,中国对俄机电产品出口额及其所占比重均呈快速增长态势,已跃居中国对俄出口的第一大类商品,金额高达56亿美元,增长70.8%,占中国对俄出口总额的35.4%,比2005年提高10.6个百分点。
中国自俄进口仍以原材料和资源性产品为主,占中国进口总量的9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明显下降,机电产品进口及其所占比重继续下滑,只占中国自俄进口总量的1.4%,进口金额为2.5亿美元。
2006年中国对俄贸易逆差为17.3.亿美元,较2005年下降35.4%。
中俄经贸合作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两国经济的发展,双边贸易结构也在逐步优化,高附加值产品占比逐渐提 高,服务贸易发展迅速。
投资合作
投资环境持续改善
两国政府均致力于改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 投资便利化程度。
投资领域不断拓展
从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逐步拓展到高新技术、农业等领域 ,合作形式也从单纯的投资向共同开发、技术合作等多元化 方向发展。
投资环境与政策协调
投资环境问题
中俄两国的投资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如法律 法规、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
解决方式
为改善投资环境,双方可以加强交流,学习 彼此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双方应加强政策 协调,降低投资门槛,提高投资便利化程度 ,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与人才交流培养
科技创新能力问题
中俄经贸合作未来发展趋 势
汇报人:
日期:
CATALOGUE
目 录
•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 • 影响因素分析 • 中俄经贸合作未来发展机遇 • 中俄经贸合作挑战与对策建议 • 中俄经贸合作前景展望
01
CATALOGUE
中俄经贸合作现状
贸易规模和结构
总体规模逐渐扩大
中俄双边贸易额近年来持续增长,已从早期的数十亿美元逐渐扩大到目前的数 百亿美元。
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历史因素
历史渊源
中俄两国历史渊源悠久,双方在历史上的交往和合作经验丰富, 为当前经贸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地域优势
中俄两国地域相邻,交通便利,有利于双方开展经贸合作。
合作经验
中俄两国在经贸领域的合作经验丰富,双方企业对于合作模式和流 程比较熟悉,有助于深化合作关系。
03
03
贸易畅通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浅析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现状和问题1. 引言1.1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定义中俄跨境电商贸易是指中国和俄罗斯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商品贸易的形式。
在这种模式下,中国的电商企业和俄罗斯的电商企业可以直接进行跨境交易,消费者可以在网上购买来自对方国家的商品,实现跨境贸易和跨境消费。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推动了两国经济之间的互利合作,促进了中俄贸易往来的便捷化和扩大化。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定义涵盖了跨国电商平台的运营、商品交易、支付结算等方面,是中俄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俄两国经济关系的不断深化和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持续发展,双方在数字经济领域的合作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2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重要性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人口众多、经济发展迅速的国家,其市场潜力巨大。
跨境电商为中俄两国企业提供了便利的途径来拓展海外市场,实现业务的国际化。
跨境电商可以促进中俄两国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往来,加深双方的友好关系。
通过跨境电商,中俄之间的商品流通更加便捷高效,可以促进贸易的增长和双边经济的发展。
跨境电商还可以带动中俄两国的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升整体经济水平。
最重要的是,跨境电商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更好更便宜的商品选择,提升了生活质量,推动了消费升级。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不仅对两国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双边关系与人民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字数:197】1.3 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发展的背景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两国经济关系的不断加强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俄两国作为邻居国家,历来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
随着中国和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为跨境电商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电子商务在中俄两国的普及程度也在逐渐提升。
中俄两国消费者对于品质生活的追求和跨境购物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中俄跨境电商贸易的兴起创造了有利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贸易结构与贸易逆差
1.贸易结构。中俄贸易另一特征是贸易总额长期偏低。直到2005年,中俄贸易在经历了37%的高增长后,其占中国外贸总额仍仅为2%,占俄罗斯外贸总额也不到6%,2006年该份额又有下滑。究其原因,其一,在于贸易结构的初期特征。两国贸易主要集中在最终产品的交换上,没有深入到要素市场通过工程推进成为可持续向对方出口的国民经济成分。在产品贸易发展上,两国都运用资源比较优势。俄罗斯向中方出口转向能源和原材料,它们不仅比中方生产成本要低廉,而且部分产品是绝对优势,中方没有相应产品。可以想象,如果俄罗斯不单向中方出口原材料产品,而是将自己的能源材料工业产链跨境延伸,当石油管道引人中国后,像英国BP公司在美国设立加工厂那样,催化裂化原油,并再行拉长产业链向美国消费者提供石油服务,从而以工程推动产业链跨境延伸为特征,贸易结构由产品市场深入到要素市场。在整个产业链序列的各个环节上与中方贸易,结果是贸易总量因结构拓展而增大,而且因具备了可持续存在的出口类国民经济成分具有了可持续存在的潜力。中方对俄贸易也应该采取上述方式。这也是中美、中欧和中日贸易占据中国贸易大部分的结构原因。
其二,拓展贸易构成不仅有产品市场贸易的瓶颈,还需要解决制度问题,正是因为两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对外开放起步较晚,致使两国对外贸易制度、法规不完善,无法为双边贸易提供由产品市场深人到要素市场提供良好的环境。
其三,中俄两国虽然毗邻,但因国土广袤,邻国优势并不十分突出。中国的经济重心在东部,而俄罗斯的经济重心在西部,两地相距甚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双边贸易的成本。但如果将双方贸易通过工程项目拓展到要素市场上,这种成本劣势将改变。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美国、欧盟和日本,与中国在地缘政治利益一致的程度都比不上俄罗斯。如果中俄贸易能再上一个台阶,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无疑有了一个可依托的、在地缘意义上有优势的战略伙伴。
从图2显示,中国对俄罗斯在纺织业、其他轻工业的出口份额上一直高居不下;农业出口额快速下降,而机械电子业的出口份额自1998年起持续上升;矿业、化工以及钢铁业的比重长期在5%以下。与图1比较,我们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十多年的中俄贸易中,中国保持了以纺织业为代表的轻工业比较优势,轻工业制品是长期以来中国对俄出口的最大项目;在农业方面,中国从1992年的大额人超(约5.5亿美元,占中俄当年贸易总额约9.5%)逐渐变为2004年的出超(约2.7亿美元,占中俄当年贸易总额约1%);在农业出口下降的同时,中国的机械电子业出口比重增加,由1992年的大额人超(约14亿美元,占中俄当年贸易总额约23.9%)变为2004年的出超(约10亿美元,占中俄当年贸易总额约4.7%)。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产业化升级的成果以及俄罗斯的农业恢复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中俄贸易,资源优势,产业链,结构变化
一、中俄贸易的历史和现状——总量分析
中俄十多年贸易呈现出总量起点低,早期年度波动大但趋势平缓,2000年以后呈加速增长的两阶段特征。
(一)阶段特征
1.总量起点低:中俄贸易量起点很低。1992年,中国向俄罗斯出口23.36亿美元,俄方向中方出口35.26亿美元。两国双边贸易加起来不超过50亿美元;两国向对方出口分别占各自当年出口的2.8%和6.9%。应该说,出口额在5%以下不会构成一国贸易政策的重要关注点。
中俄双边贸易开展后的第一年高速增长,主要是因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采取激进改革措施,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生产滑坡,国内生产受到重挫,GDP迅速下滑,国内市场物资极度匮乏,国民生产、生活都严重依赖外国商品的进口。中国与俄罗斯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因而这种需求信号很快能传递到中国,使得这一时期中俄贸易发展相对较快。但是,这一快速发展期的背后存在若干隐患:俄罗斯建国之初国内政局不稳,外贸机制、法律体系不完善,对迅速发展起来的各种贸易形式难以进行有序的管理,所以这个阶段双方的贸易基础是非常薄弱的,缺乏继续发展的后劲。这一缺陷在下阶段的发展中充分体现出来。
从图1看中国自俄罗斯的进口贸易,我们发现其变化波动性很大,但总体来讲机械电子业、钢铁业和化工业呈下降趋势,其中,以机械电子业的下降幅度最为明显;而矿业、其他轻工业呈上升趋势,其中,矿业进口的增长势头尤其强劲。农业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持续较快增长以后,基本维持了稳定的比例水平,而纺织业在中国自俄罗斯的进口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中我们大致可以得出如下判断:经过十多年改革开放,中国自身在制造业上取得了长足进步,国内生产已逐渐能满足中、低端商品的需求,因而逐渐减少了在这些方面对俄罗斯出口品的依赖;另一方面,相对世界其他国家工业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俄罗斯所继承的前苏联的雄厚工业基础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因而中国这类高端商品的进口市场逐渐被日、韩、欧美企业占据;而矿业、其他轻工业和农业进口的增长在于一方面中国近年来制造业高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原料进口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中俄贸易走上正轨,贸易总额扩大,俄罗斯的资源优势凸现出来,因而中国自俄罗斯的进口项逐渐由传统的“老三样”转为基础资源、原材料等行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2004年中国自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木材(含木材制品、木浆、纸浆等)已接近进口总额的50%;最后,从纺织业来看,中方一直占有很强的比较优势,因而几乎不从俄罗斯进口这一行业的商品。
3.加速增长时期:自1999年以来,中俄贸易呈现较好的增长态势,大部分年份的增长率都高达30%以上,中俄贸易的平均增长速度快于中国和俄罗斯各自的对外贸易总额增长。
16年间,中俄贸易的阶段发展特征如此清晰,以致几乎所有关于中俄贸易的研究文献都提到,但关于引发这一特征的原因则众说纷纭。我们认为,由于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的高水平发展,所以俄罗斯国内经济状况对双边贸易的影响是导致这样界限分明的阶段性发展的主要原因(见表1)。
2.中方持续逆差。两国贸易自开展以来,中国一直处于人超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多年来俄罗斯对中国的出口大项大都集中在重工业、能源等高价值商品上,而中国则以出口低价值的轻工制品为主,贸易品价值量的差异使中方长期处于出超地位。但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结构不断升级,中国对俄出口品价值也逐步提升,例如,机械电子等高附加值产品已成为中国对俄出口的大项(见图2)。从这种贸易结构来看,中方的逆差主要体现了两种力量的对比:世界油价上涨拉动的俄罗斯能源、原材料等出口品价格上涨与中国制造业发展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开发所促进的高附加值、强竞争力出口品的出口额上涨。
为了更深入细致了解中俄贸易发展趋势,我们引入Das(1998)建立的公式,计算中俄两国的修正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x、RCAm)(见表2、表3),对中俄贸易双方各自的比较优势做定量分析。
从表2、表3的RCA指数比较可以发现,两国的优势对比几乎没有变化的是纺织业,中国长期以来在这一行业上保持比较优势。其次,略有变化的是化工业,在该行业中国的比较优势系数有一定程度的上升,而俄罗斯则呈相应的下降趋势,这不仅因为中国的化工业取得了进步,而且更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的化工业进口市场逐渐被日、韩、美等其他国家占据。在化工这样科技含量较高的行业中,俄罗斯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下降。与此相似的是钢铁行业。除去1993至1996年中俄贸易在钢铁业出现异动外,总体来看,俄罗斯在钢铁业虽然保持着绝对优势,但优势呈下降趋势,俄罗斯凭借前苏联遗留下的工业基础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再次是农业、机械电子业和其他轻工业,这些行业的变化速度从中俄两方来看步调不一。中国的农业比较优势下降不多,但俄罗斯的农业比较优势上升很快。这一方面说明俄罗斯的农业恢复发展速度较快,另一方面说明两国间在农业中的贸易逐渐深化发展,有显著的产业内贸易特征。而与此完全相反的是机械电子业的变化:中国在该行业的比较优势上升不快,而俄罗斯在该行业的比较优势下降较大。结合现实情况,我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俄罗斯的电子机械优势在于重型机械以及与军用设备相关的先进科技设备,而家用电子、电器业很落后。随着俄罗斯国内经济的好转,对家用电子电器设备的需求上升,于是大量进口这些商品,使得俄罗斯机械电子业的总体优势下降。而中国虽然直到现今仍从俄罗斯批量进口飞机等重型机械,但家用电子、电器产品与俄相比却有一定优势,然而在俄罗斯市场,这些行业的竞争激烈,中国产品又不敌日、韩、欧美商品的竞争力,所以在这一行业的双边贸易中,中国的总体比较优势虽有上升,但幅度不大,且上升速度不快。并且从中俄两国在这一行业的变化趋势及该行业RCA。与RCA。数值趋同来看,该行业已经出现产业内贸易特征;其他轻工业的发展趋势表现为:中俄两国都出现优势增长,但俄罗斯的增长速度快于中国。这可以印证前文的结论:中国的轻工业制品通过不断提高质量,以劳动力优势在俄罗斯市场平稳发展,因而在这方面保持了比较优势。而俄罗斯则逐步开发其林木、皮革资源,在纸浆、木浆、珠宝以及生皮毛等行业上发展起比较优势。在这一行业中,两国的贸易发展是相对深入的,已经建立起产业内贸易的双向流动。最后,两国贸易中比较优势变化最大的行业是矿业,比较优势在这一行业完全移位,俄罗斯逐步取代中国掌握了该行业的优势。这一方面与中国产业升级不无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中俄贸易正逐步趋于正常、平稳的发展路径——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得以在双边贸易中体现出来,而不再是由资源相对贫乏国成为资源出口国的扭曲状态。
1999年后,俄罗斯经济终于走出危机,进入恢复性增长期。俄罗斯国民生产总值除2001年、2002年的增长率分别为5%和4.3%以外,其他年份都保持了6%以上的高增长。国内市场日渐活跃,对外贸商品的需求增强;同时,金融秩序好转,支付能力增强。因而,两国在这一时期进入贸易发展的快车道,以29.46%的年平均增长率快速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行为也是对中俄贸易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在第一阶段,俄罗斯国内因经济危机陷入了僵局:一方面缺乏投资资金以生产商品,另一方面又因市场秩序混乱缺乏资金来源。当时俄罗斯的国内市场物资极度匮乏,商店的存货都被民众疯抢而空,币值极度不稳。中国政府为鼓励对俄贸易实行了一系列易货贸易优惠政策,因而促进了两国贸易额的增长。同时,俄罗斯方面为缓解国内供给不足的压力,完全放开外贸体制,采取自由化贸易政策,以零关税鼓励外国商品进口,为双边贸易的发展打开了便利之门。但在第二阶段,俄罗斯把对外贸易的发展重心放在与西方国家的贸易上,中国也把贸易重心放在与日、美、韩等国的双边贸易上,因此这期间虽然中俄关系正常发展,但却没有能有效刺激两国贸易发展的重大举措出台。同时,这一时期俄罗斯为保护国内工业的尽快恢复,开始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对双边贸易起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与此相应的是从本世纪起,当中俄两国分别与其他主要贸易伙伴国稳定了发展关系以后,两国政府在“战略伙伴关系”的政治基础上,开始把两国合作重心转移到经贸领域上来。2000年两国签订《中俄政府间2001—2005年贸易协定》,2001年又签订《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些条约的签订大大推动了两国经贸发展,使两国经贸合作的内涵日渐丰富和深化,合作形式多样化。同时,俄罗斯为加入WTO,大幅度削减关税,也为双边贸易发展带来了利好消息。自此,中俄贸易在经历十年的磨合期后,终于走出了低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俄贸易还停留在以政府行为为导向的阶段,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