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语法

合集下载

现代汉语习题集试题与答案

现代汉语习题集试题与答案

第五章语法一、学习提要1.语法概说语法是语言要素之一,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另一个指语法学体系。

语法具有抽象性、稳固性、递归性和民族性。

语法单位是指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汉语的语法单位包括语素、词、短语、句子和句群。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包括实语素和虚语素,它们是构词语法单位。

一个词可以由一个语素构成,也可以由两个或几个语素构成。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一部分词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的比词大的语法单位。

大多数短语可以加上句调成为句子。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法单位。

句子包括单句和复句。

句群是由两个以上的句子构成的语法单位。

2. 词类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词的语法分类根据的是词的语法特征。

词的语法特征包括词的形态、组合能力、造句功能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

形态是指构词和构形的语法形式。

构词的语法形式包括前缀和后缀;构形的语法形式包括重叠式和粘附式。

组合能力是指某类词可以跟一些什么词发生组合关系,不能跟一些什么词发生组合关系。

造句功能是指词在句子中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能充当什么句子成分。

汉语里词类的语法特征突出地表现在组合能力这一方面。

根据词的语法特征可以把词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量词、代词和拟音词。

名词包括人物名词、时间名词和方所名词。

动词包括行为动词、心理动词、历时动词、断事动词、使令动词和辅助动词。

形容词包括性状形容词和定质形容词。

副词包括一般副词、语气副词和关联副词。

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

量词包括物量词和动量词。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1)概说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1)概说
那个人养的那只猫抓的那只老鼠跑掉了。
三、语法的单位
(一)四级语法单位
语素 ——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最小的语
法单位。
词 ——语言中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是由语素构成的高一级语法单位。
词组 ——词和词按一定句法Fra bibliotek则组合而成的语
法单位。
句子 ——由词组或词加上一个句调形成,是最大
的语法单位。(最基本的表述单位)
——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产生出无限合法的结构
可递归
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我们 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 们知道他们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明天的明天的明天……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
(3)民族性
相较于语音和词汇,语法更能反映 不同语言系统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比如: 英语名词短语分单复数 汉语名词短语使用量词
各级语法单位之间的关系 “安、是、三、家、老、的、他、公”
(二)语法单位的分类
1.语素的分类
按音节的多少来分:
非音节、单音节、双音节、多音节语素
按语素意义的虚实来分:
实语素(词根)/虚语素(词缀)
按语素的用法来分:
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自由语素/黏着语素) 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 ……
2.词的分类
看、说、读、研究、整理…… 看看、说说、读读、研究研究、整理整理……
语法规则的这种抽象性,从语言编码的角度来说, 表现为一种极强的“生成性”
——有限的语法规则可以产生出无限合法的结构
可类推
动词重叠:看看、听听、说说、聊聊、找找…… 数+量+名:一个苹果、三条鲤鱼、四张桌子……
语法规则的这种抽象性,从语言编码的角度来说, 表现为一种极强的“生成性”

现代汉语重点(2)知识分享

现代汉语重点(2)知识分享

现代汉语重点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二、语法的性质1、语法的性质有哪些P3语法具有比较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1)抽象性①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里抽象成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②语法指的是抽象出来的公式,舍弃了个别的、具体的内容,一种语言里具体的词多得很,但其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

③语法学的任务是描写、解释组成词、短语和句子的规则和格式。

④例:汉语里的“看、说”可以说成“看看、说说”从中抽象出一条词的变化规律:有些动词可以重叠表示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①稳固性: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而语法的变化就显得缓慢得多。

②语法的稳固性并不限制语法的演变,新的语法规则总会逐渐产生出来。

③例:主语位于谓语之前,是自古以来就有的语法习惯。

(3)民族性①每种语言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同时也表现在语法上。

②研究语法要注意不同的语言的共性和个性,不能因有共性而忽略了语法的民族特点。

③例:比如“两本书”在汉语里有量词的习惯,“two books”在英语中却没有量词,这就是语法的民族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P4(具体看课本和笔记,分析具体用法)第二节词类(上)一、划分词类的依据1、划分词类的依据有哪些P7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1)词的语法功能①词的分布功能:主要是指实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位。

能作主语、宾语,就是能居主位、宾位。

把词分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

实词指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能充当句法成分的词叫虚词。

②词的组合能力:A、实词与另一些诗词的组合能力。

例:“新的机遇”正确,“不机遇”错误B、虚词依附实词表示语法意义的能力。

例:“我的书”“高兴地说”“听得津津有味”(2)词的形态变化①构形形态:主要为重叠例:“看看”“红红的”②构词形态:主要为加词缀例:“凿”加词缀“子”变为“凿子”(3)词的意义词的意义是具有参考作用的,这里的词的意义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词的意义,而是指概括了的某一类的词的意义。

大学语文第五章《语法》

大学语文第五章《语法》

●能愿动词除 “得”外大都能 作谓语中心。副词不能作谓语中心。
如:可以说“这样做不应该。” 而不能说“这样做不必须。”
●能愿动词能单独回答问题,副 词除“不,也许、当然”等外,不 能单独回答问题。
如:可以说“他能吗?–––能。” 而不能说“他很努力吗? ––很。”
三、虚词
1. 虚词的含义
虚词是没有词汇意义光有语法 意义的、不能充当句子成分的词。 可分为四种,即介词、连词、助词、 语气词
句子结构的组成部分,是按照不同的结构 关系定出的。
① 八种一般句子成分,两两相对,具有同现 性。 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中心语。
★主语和谓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 的。
如:他的态度‖很坚决。 双竖线左边是主语,右边是谓语。
★动语和宾语
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关涉后 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物或事情, 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如:“踢 足球”里,“踢”是动语,在前,“足球” 是宾语,在后。
● 看“的”后面能不能添加上相应 的名词,如能添是结构助词,不 能添是语气词。如:
a. 这种想法是现实的。结构助词 b. 他了没有,如变 了,是结构助词,如上例a, 相 反,就是语气词。如上例中的b。
● 对那些用“是”的句子,还可以用改为 否定句的办法来检验,看否定词加在什 么位置上,能加在“是”前,“的”是 结构助词,如上例a就可改为“这本书 不是新出版的。”只能加在“是”后, “的”是语气词。如上例b就可以改为 “他是不会来的。”
②独立语
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
第二节 词 类
一、词类的划分
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划分词 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 和意义。汉语主要是词的语法功 能。

第五章语法--精品课程

第五章语法--精品课程

第五章语法--精品课程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一、什么是语法体系?对语法体系的分歧应该采取什么态度?二、举例说明语法的抽象性和稳固性。

三、为什么说研究语法要注意民族特点?四、为什么要学习语法?有人说:“不学语法,也能说话写文章。

”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五、指出下列短语或句子中,哪些有歧义,哪些没有歧义。

①有的去,有的不去。

②有的有,有的没有。

③有的好,有的不好。

④有的好了,有的没好。

⑤有的吃,有的不吃。

⑥有的吃了,有的没吃。

⑦有的躺着,有的站着。

⑧洗的洗,刷的刷。

⑨洗的洗了,刷的刷了。

⑩来的来了,走的走了。

该来的没来,不该走的走了。

该说的不说,不该说的瞎说打球的打球,跑步的跑步。

喂猫的喂猫,喂狗的喂狗。

一、怎样认识根据语法特征给词定性归类时必须分清一般规律和特殊现象呢?二、指出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词性。

1、这种方法很科学。

2、你这么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其实都是白担心。

3、他的母校是一所民办学校。

4、他不喜欢别的,就好下棋。

5、也许他去年就毕业了。

6、你等等,我叫他去帮你。

7、爱情消失前用手温暖我的脸。

8、艰苦的生活坚强了他的性格。

9、他刚刚买了一本袖珍字典。

10、多些导演带给我这个我从来不敢梦想的梦想。

11、他的脸被灯光映得很红。

12、美女经济成就了谁?三、指出下面各组内词的词性,并说明它们在功能上的区别。

1、高级初级2、一概一致3、家务医务4、常常往常四、指出下列各句副词“都”的语义指向。

1、这些画册我都看过了。

2、这些画册我们都看过了。

3、这本画册我们都看过了。

一、指出下面五组句子中“在、给、比、拿、连”的词性,并说明理由。

1、在①真理在.人民一边。

②他在.教室看书。

③他在.看书。

2、给①他给.我买了一本书。

②他给.我一本书。

3、比①许多同学都比.我学得好。

②我们比.干劲、比.速度、比.质量。

4、拿①别拿.我开玩笑。

②他手里拿.着一本书。

5、连①他俩真是心连.心。

②开荒种地这种事,连.孔夫子也没有做过。

现代汉语 语法

现代汉语 语法

(二)动词
1、动词的种类
(1)动作 (2)心理活动(3)存在、变化、消失 (4)判断动词(5)能愿动词(6)趋向动词
2、动词的语法特征
(1)能作谓语或谓语中心,多数能带宾语。 (2)前面能加副词“不”,但多数不能加程度副词。 (3)多数可以后带“着、了、过”等表示动态。 (4)一部分表示可持续动作的动词重叠可以表示短暂。
2.量词的语法特征
(1)量词总是出现在数词后面,同数词一起组成 数量短语,作定语、状语或补语等。 (2)一部分单音节量词可以重叠,组成BB式。
BB式重叠量词作主语、定语表示“每一”或“许 多 BB式重叠量词作谓语表示“多” BB式重叠量词作状语表示“逐一” 数量短语重叠作定语,表示数量多 数量短语重叠作状语,表示按次序进行
所见所闻 不要被他的话所蒙蔽。 为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
给——加强语气。 连——表示强调。 们——表示群体。
这事儿被他给办砸了。
我把房间都给收拾出来了。
我连想都没想过。
连三岁孩子都懂这理。
小弟弟小妹妹们。
陈士强们拉了一天船,
半夜未到家。
(四)语气词 1.表示陈述语气:的、了、吧、啊、啦、也好、嘛
名、动、形、区别、数、量、副、代、拟声词、叹词

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词 1、名词的种类(1)表示人和事物 (2)表时间 (3)表处所 (4)表方位 2、名词的语法特征 (1)常作主语和宾语。 (2)名词前一般能加数量短语不能加副词。 (3)不能用重叠式表示某种共同的语法意义。 (4)有的名词能加“们”表示群体。 3、时间名词和方位词 时间名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以及状语。 方位名词组成方位短语表处所或时间,也可单用

现代汉语 第五章 语法

现代汉语  第五章   语法

• (一)语法单位:
• 单句、复句——句子——句群(句组)

↑↖

词 ——词组(短语)

↑↖

语素——语素组
语言层(包括音义)
• ————————————————————————————



音节



(最小的)音素(元音、辅音) 语音层(有音无义)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 (二)句法成分(又叫句子成分):
• 抽象性是语法最基本的特征。
• 语法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类型及 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语法是抽象出来的公式。
• 例:买菜 写字 挖坑 蒸馒头 盖房子 说英语

喜欢唱歌
讨论问题

老师来了
爸爸来了
小张来了
二、语法的性质
• (二)稳固性: • 语法的变化比起语音、词汇来要缓慢
得多。
• 层次分析法一般有8种成分:中心语、动语、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状语、补语;

第9种是特殊成分:独立语。
• 特点:直接一分为二,体现了语言的逐层组合。
层次分析法
• 例:1、他的弟弟上大学了。
• 2、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
• 3、我们班来了新同学。
二、语法的性质
• 跟语音、词汇比较而言: • (一)抽象性(又叫概括性):
(带有主观色彩)。
(三)语法的内容
• •

语法
(构)词法
词的构造(构词) 词类 (按语法性质 、功能分类 ) 词形变化 (形态)
( 造)句法 短语结构规则

(完整版)现代汉语下册重点(含例)

(完整版)现代汉语下册重点(含例)

(完整版)现代汉语下册重点(含例)第五章语法语法是指组成词、短语、句⼦等有意义的语⾔单位的规则,语法是语⾔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是从众多具体的语法单位⾥抽象成其中共同的组合⽅式、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的规则。

⼀种语⾔⾥具体的词多得很,但其内部的组合规则和格式是很有限的,如“⼼情舒畅/服装整齐/步调⼀致/前途光明”这些句⼦意义各异,但结构相同,都是名词+形容词,加上句调就可以构成主谓句;(2)稳固性:任何事物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在不断发展变化,⽽语法的变化就显得缓慢得多,如:主语位于谓语之前,是⾃古以来就有的语法习惯;(3)民族性:⽐如“两本书”在汉语⾥有量词的习惯,“two books”在英语中却没有量词,这就是语法的民族性。

句法成分表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

词类划分的⽬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规律和各类词的⽤法。

词类划分的依据:①词的语法功能(主要)。

②词的意义标准(参考)。

③词的形态标准(参考)。

实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意义实在,即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虚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

虚词的特点:①依附于实词或语句,表⽰语法意义。

②不能单独成句。

③不能单独作句法成分。

④不能重叠。

简答:“的”的词类并举例分析。

1.作结构助词,定语后⽤“的”,如“美丽的⼥孩”。

“的”可以⽤来组成名词性“的”字短语,如“找点吃的”,只能做主语或宾语。

2.作时间助词,插在动宾短语中间,表⽰过去发⽣的事情。

如“我昨天写的作业”。

3.作语⽓词,表陈述语⽓,主要⽤在句⼦的末尾,完成⼀个句⼦。

44页七、⼋题。

※举例说明短语结构类型有哪些?(12个)(⼀)、基本短语1、主谓短语:由有陈述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被陈述部分是主语,表⽰要说的是谁或什么;后⾯陈述的部分是谓语,说明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陈述关系⽤语序⽽不⽤虚词表⽰。

例:粮⾷//丰收(名//动)2、动宾短语:由有⽀配、涉及关系的两个成分组成,前⾯起⽀配作⽤的是动语,表⽰动作⾏为;后⾯被动作⽀配的部分是宾语,表⽰做什么、是什么。

黄廖本《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黄廖本《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

黄廖本《现代汉语》(下)复习提纲第五章语法1.语法的两层含义。

语法的三大性质。

四级语法单位。

2.划分词类的标准。

什么叫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各类词的语法特点。

3.什么叫词的兼类?兼类和活用的区别。

4.短语组合的语法手段。

短语的结构分类和功能分类。

复杂短语和多义短语的层次分析。

5.理解各种句子成分的构成材料、意义类型。

6.认识和理解独立语。

7.掌握句类和句型。

主谓句分哪几类?非主谓句分哪几类?掌握一般的动词谓语句之外的把字句、被字句、连谓句、兼语句、双宾句、存现句、变式句和省略句。

初步掌握句子变换分析的方法。

8.用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析句子。

9.单复句的区别。

复句和关联词语的关系。

复句的类型。

多重复句分析的完整步骤。

紧缩句的辨识。

10.词类、单句、复句运用的常见错误。

第六章修辞1.什么叫修辞?2.怎样理解修辞和语境的关系?3.怎样理解修辞同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4.词语意义的锤炼由哪些要求?5.词语声音的锤炼有哪些要求?6.长句和短句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7.整句和散句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8.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表述作用有什么不同?9.肯定句和否定句的表述作用有什么不同?10.掌握辞格:比喻、比拟、借代、拈连、夸张、双关、仿词、反语、婉曲、对偶、排比、层递、顶真、回环、对比、映衬、反复、设问、反问、通感、警策。

11.掌握辞格综合运用的三种形式。

12.能分析修辞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3.理解公文语体、科技语体、政论语体、文艺语体的不同风格。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部分)

现代汉语第五章语法(部分)

第五章语法第一节语法概说1.语法和语法体系(这俩术语均有两种解释)语法: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1)语法——语法规律,客观的语法事实 + 语法学的理论,学者对语法事实的主观说明语法体系——语法系统,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 语法学体系,语法学者根据自己的学说解释语法事实时所用的分析方法一个民族的语法系统只有一个,但是一个民族的语法体系可以不止一个。

2)语法研究由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的研究组成。

句法:造句的规则(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包括传统的词法和句法语义: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义的影响及反作用语用:句法结构的变化对语境,句子的语调、口气等的影响及反作用2.语法的性质:1)抽象性:语法不研究个别的,而是从众多的语法单位的组合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组合方式或类型及如何表达语义。

如:汉语中“看看”“学习学习”词的重叠现象。

说明有些动词可以用重叠的方法来表示动作的少量或短时。

2)稳固性:语法的变化比语音、词汇慢得多。

如:词序和虚词是汉语的重要语法手段。

3)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明显的民族特点,不仅表现在语音和词汇上,也表现在语法上。

如:俄语用词形变化(形态)表示词的句法功能,语序比较自由;而汉语里的词没有表示句法功能的形态变化,词在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主要靠语序来表示。

3.语法单位:1)语素: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构词的备用单位2)词: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构成短语、句子3)短语: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的,没有句调的一组词。

造句的备用单位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关系:语素可以 = 词词组>语素词可以 = 句子词组可以 = 句子4.句法成分: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1)句法成分到底是什么,是凭句法关系定名的。

如: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是陈述关系。

2)句子成分间的语法关系:主谓、动宾、定中、状中、中补口诀:动前有主状,动后有补宾。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法

语言学概论第五章语法

特别是表示物体名词的语法属性在有 的语言中表现更为复杂,跟自然的性属几 乎看不出有什么联系.如德语:
die Milch(牛奶 阴性) ←俄语→中性 die Sonne (太阳 阴性)←俄语→中性 die Klasse (班级 阴性)←俄语→阴性
语法范畴反映了古代人对事物的认 识.当然,他们的认识跟现代人是不同一 样的.
mouse--mice go-----went
buy---bought
good---better---best
6 重叠 用词根语素或词干的重复出现来造成 词形变化的方法.
汉语的重叠比较普遍,动词、形容词、 量词都可以重叠.注意:
各种重叠变化所表示语法意义的不 同.
动词重叠:表示短时貌,尝试态.
形容词重叠:表示程度加深.
如英语中单数、复数可以概括为“数” 的语法范畴,阴性、阳性、中性可以概括 为“性”的语法范畴。
语法范畴必须通过一定的语法手段表 现出来。
语法形式可以概括为两大类手段:
综合手段和分析手段
相应地,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两大 类范畴:
词法范畴和句法范畴。
由综合手段[词形变化]表现的语 法意义概括起来形成的范畴就是词法范畴。 由分析手段[语序、虚词、语调等]表现 的语法意义概括起来形成的范畴叫句法范 畴。
语法单位的抽象性:以名词为例
名词一般理解为人或事物的名称,但其 来源与表现极不相同:
桌子 铅笔 : 物 张三 李四 : 人
方便 希望 :
技术 科学 :
西方语言的以形态作为划分词类的主
要标准,但形态并无普遍性:
music\ sheep\ cattle\ Chinese\ Japanese 等名词无形态:
量词重叠:表示遍指,每个之意.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
几位同学 十几所大学
不同学 很教师 很绅士
(3)名词一般不能用重叠表达共同的语法意义。亲属称 谓词和其他少数名词是重叠形式,属于语素重叠,是构 词形态,不是构形形态。
* 教室教室
文化文化
羊羊
妈妈 星星
家家
人人
(4)经常用在介词后,组成介词短语。 用桶盛水
在黑板上写字 把书翻开
(5)名词单复数同形,部分指人名词或代词在表复数时, 可加后缀“们”。师范加“们”后不能再受数量短语修饰 。指物名词加“们”是拟人的用法。“们”字表定指,一 般名词加们不做宾语。
“语法学”分为“词法”和“句法”两 大部分
1.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词的构成,词形变 化(形态学)。
2.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 型。
(四)语法体系也有两重含义
1. 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 规律的系统性。
2.指“语法学体系”,即语法学说的系统性。不同 的语法学说有自己独立的思想系统。
(三)划分词类的标准
b.实词和实词组合时的方式如何。
我的老师
我老师
我和老师
*我老师
c.实词之间组成怎样的句法关系。 火车开出站了。 开出了一列火车。 开出的是一列火车。 开出的火车是到重庆的。
(三)划分词类的标准
3)实词与虚词的组合能力;
a. 名词与虚词的组合。
学校的实验楼。 在学校
学校的 师
学校和老
虚词是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只有语法意义的词 。
包括4类: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二、实词 (一)名 1. 词名词的定义:是表示人或者事物等的名称的词。
1)专有名词 老子 周恩来 重庆 大学城
2)普通名词 外汉 飞机 游船 文化 政治

现代汉语-语法

现代汉语-语法

区别词
1.意义:区别词表示人和事物的属性,有分 类的作用。这种属性往往有对立的性 质,所以常常成对或成组出现。如: 万能 野生 独生 袖珍 公共 日用 男 — 女 正 —副 公 —母 金 —银 单 —双 国有—私有 急性—慢性 初级—中级—高 级 短程—中程—远程
2.功能和形态: (1)区别词只能作定语,修饰名词。如“副主 席”“万能钥匙”“袖珍词典” “国有资产”。 区别词除作定语外,本身不能再充当主、谓、 宾、状、补或主、谓、宾中的中心语。像“初级 的比较容易学”“这条狗是公的”中的主语、宾 语不是由区别词本身来充当的,而是由“区别词 +的”构成的短语充当。 (2)区别词不能受“很”“不”修饰,比如不能 说“很慢性”“不急性”。如果表否定,只能用 “非”,如“非国有(资产)、非民用(电 价)”。区别词也不能受数量成分修饰。
都|观看(十) 一个|观看(一) 不|剪除(十) 两个|剪除(一) 也|办理(十) 三个|办理(一)
(2)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 “观众、剪子、办法、观看、剪除、办理”可以 充当句子成分,而“和、如果、从、对于、的 、吗”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观众、剪子、办法”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不 能单独充当谓语或谓语中的中心语,而“观看 、剪除、办理”可以充当谓语或谓语中的中心 语,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充当主语、宾语。
突然VS忽然 <突然>出现 (十) <忽然>出现 (十) <非常突然>地出现 (十) <非常忽然>地出现 (一) 出现得<非常突然> (十) 出现得<非常忽然> (一) <突然>事件 (十) <忽然>事件 (一) 这件事<很突然> (十) 这件事<很忽然> (一) (2)意义不变,词类不变。 你支持他——你的支持会让我有信心 我领导他——我的领导来了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

现代汉语第五章 语法知识

現代漢語章五語法一、名詞解釋: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2、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即语素、词、短语、句子,均为音义结合体;3、句子:具有一个句调,可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4、句类:根据语气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四类: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5、句型:根据句子结构划分出的句子类型,可分为单句和复句两大类;6、句式:句子的特征分类,句式是根据局部特点分出的下位结构类型;7、实词: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8、虚词:没有词汇意义,仅有语法意义,不可充当句法成分的词;9、谓词:指在前面可以加“不”,在句法结构中经常作谓语,同时能作主语和宾语的词。

包括动词、形容词和一部分描述性代词,如“这么”;9、区别词:表示事物的属性,有分类作用的词,其属性常存对立性质,故多成对或成组出现,如中式:西式;10、代词:有代替、指示作用的词,与所代替、指示的语言单位的语法功能大致相当,传统语法按作用将之划分为三大类:代替人或事物的人称代词,表疑问的疑问代词,指称或区别人事物的指示代词;11、拟声词:即模拟声音的词,又称“象声词”,如“叮当”。

有修辞作用,可使语言具体形象,予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故常运用于口语及文学作品中;12、短语:即意义上和语法上可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称词组,是大于词而不成句的语法单位;13、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和句子的一种方法,即尽量将短语或句子划分出两个直接组成成分,除联合结构等可能由多个并列组成的短语或句子外,其余均可采用此法,故又称“二分法”,最能反映出短语和句子的内部组合层次;14、中心语:即偏正短语中的中心成分,可为词或短语。

主要有三种类型:定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15、独立语:句子中的某个实词或短语与其前后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互不为句法成分,但句意上又是必需的成分,这种没有配对成分的特殊成分即独立语。

按表意作用可将之分为四类:插入语、称呼语、感叹语、拟声语;16、单句:由短语或词充当的,有特定的语调,可独立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据不同的标准可分出句型和句类两类。

语言学概论五章语法

语言学概论五章语法
语言学概论
第五章 语法
第五章 语法-grammar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语法的性质和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的组合规则 语法单位的聚合规则 同义结构与歧义结构 语言的语法类型 语法的发展
第一节 语法的性质和语法单位
一、语法的性质和语法学的任务。 二、语法单位。
一、语法的性质和语法学的任务。
三、组合(结构)的意义和形式。
语法单位组合后叫语法结构,整个结构的意义大 于个别词的意义的总和,因为增加了语法意义。 ➢ “红”和“布”组成“红布-布红”,前者有偏 正结构增加的修饰限定义,后者有主谓结构增加 的陈述义。 语法结构的意义有: ➢ 陈述、修饰、支配、补足、并列、选择…… ➢ 因果、假设、条件、目的、递进…… 语法结构的形式有: ➢ 选词、语序、虚词、形态等。
者;put off(推迟), call on(访问);先生か ら、 ➢ 虚词+实词:从学校、to be 语气词与词组(句子)的组合也是附加关系。 ➢ 你好-吗?
2、句法关系。
语素的组合与词的组合均可用句法关系。 ➢ 五大基本关系:主谓(陈述关系)、动宾
(也叫述宾,支配关系)、动补(也叫述 补、补充,补充或补足关系)、偏正(分定 中、状中,修饰限定关系)、联合(包括并 列、选择等,联合关系); ➢ 其他关系:连谓、兼语、同位……
叫“词素”给人的感觉是先要确定词,再分出词素, 这在汉语中较困难。叫“语素”则可以不管词 (吕)。
语素是语言单位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其意义主要 由语义学研究(单义-多义、同义-反义、义项-义位 -义素、等等),其形式(语音形式)主要由语汇 学研究(单音节-多音节-不成音节、定形-变形、同 音语素、多音语素、等等)。语法学主要研究语素 的作用(构词)和功能(构词时的地位)。根据语 素的作用和功能,可以将语素分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语法(汉语通论辅导3)教学要求:着重了解各级不同的语法单位,了解词的分类标准,熟悉不同词性的辨析,了解短语的构造及分类,熟悉不同类别短语的差异,对句子的不同分类及特殊的句式有一定的了解。

重点内容:(1)各类实词的语法特点和用法;(2)各类虚词的语法特点和用法;(3)短语的结构类别和功能类别;(4)复杂短语的分析;(5)与句法成分有关的句式;(6)句型、句类和句式;(7)复句的特点和复句的分析。

第一节词的分类一、划分词类的标准(一)划分词类的标准现代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是词的语法功能,即词和词的组合能力。

词义、形态只能是参考,不能是标准。

(二)现代汉语词的分类1、词的语法功能(1)能不能充当句法成分;(2)实词表现在词和词的组合能力上;(3)虚词表现在同实词或短语的关系上。

2、现代汉语词的分类二、实词(一)体词体词主要作主语和宾语。

1、名词的语法特点(1)用量词短语修饰,如:一个问题,两把扫帚。

(2)不能用“不”修饰。

(3)可充当介词宾语,如:从上海来,为人民服务。

(4)常作主语、宾语和定语。

有时可作状语,如:电话联系,明天见。

名词的附类——方位词(1)单纯方位词:上、下、前、后、东、南、西、北、左、右、里、外、中、内、间、旁。

(2)合成方位词:A、以、之+单纯方位词:以上、以下、之上、之下等。

B、单纯方位词对举:左右、内外、前后、上下等。

(3)方位词的特点方位词经常附着在其他词语后面,组成表时间、处所等词或方位短语。

如:词——家里、桌上短语——桌子上、长江以南、春节之前…(4)方位短语——定中短语长城()以北长城的北面2、数词(1)数词的类别:①系数词,如:一、二、三、零、两、半。

②位数词,如:十、百、千、万、亿、兆。

(2 )功能:①作主语、宾语。

②和数词构成量词短语。

(3)用法:①概数表示法;②序数表示法;③倍数表示法;④分数表示法。

3、量词(1)类别:1)物量词(名量词):个、只、条、张2)动量词:次、回、趟、阵、遍3)时量词:天、日、周、季、年4)复合量词:架次、吨公里、秒立方(2)语法特点1)构成量词短语:这个、一下、那一次2)可重叠。

量词短语重叠的格式是:①AA式:个个、次次;②一AA式:一个个、一次次;③一A一A式:一个一个、一次一次。

重叠的量词短语作主语表示“每一”(如:门门是优秀),作谓语、定语表示“多”(如:歌声阵阵,朵朵白云),作状语表示“逐一”(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二)谓词谓词的语法功能是作谓语,有时也可充当主语、定语、宾语。

1、动词(1)动词的类别:①可及物动词,可带宾语,也可不带宾语;如:吃、做。

②定及物动词,必须带宾语;如:姓、等于、加以。

③不及物动词,不能带宾语;如:休息、游泳。

④准不及物动词,可带施事宾语动词;如去、来。

(2)语法特点:①带宾语;②可重叠;③可以受“不”“没”修饰,构成“V不/没V”重叠式。

(3)趋向动词的特点:1)用作述语时,表示趋向的动作。

例如:屋里进来了一个人。

2)在动词后作补语,表示动作的趋向。

例如:屋里跑出来一个人。

3)趋向动词A组表客观移动,B组表以说话人为视点,C组综合AB两组,即主客观两方面的动作趋向。

4)趋向动词还可表“开始”或“继续”。

如:唱起来,说下去。

(4)助动词的特点:1)助动词可以作述语。

如:这不可能。

2)助动词经常在其他动词前作状语. 如:你应该回家了。

3)助动词可以用“X不X”发问。

如:你能不能帮助他?4)助动词可以用“不X不”构成双重否定,A组表示委婉,B组表示强调。

如:你不可不去——你不该不去。

(5)判断动词的特点:1)能单独回答问题,作谓语,受副词修饰。

2)用“A是B”表示判断。

①B等于A:长江是中国的第一条大河。

②B大于A:老虎是动物。

③B存在于A:满山都是红叶。

2、形容词(1)形容词的类别:①性质形容词,如:好、坏、美丽。

②状态形容词,如:雪白、笔直、静悄悄。

(2)形容词的特点:①作定语、状语;②受“很”修饰;③作谓语,不带宾语;④可重叠。

AABB重叠:干干净净;ABAB重叠:通红通红。

(三)加词只作修饰语(充当定语或状语)。

1、区别词(1)什么是区别词:雌、雄、男、女、正、副、金、银,个别、共同、袖珍、民用、高速,多年生、无记名、大陆性、流线型,等等。

(2)语法特点:①只作定语,如:国营企业、副班长、金戒指、高速公路、大型客机、大陆性气候、多年生植物。

②作状语,如:共同提高、长期相处、局部解决、无记名投票。

③不受“不”修饰,可用“非”修饰。

2、副词(1)副词的类别:①程度副词:很、最、太、极、更、十分、极其、过于、稍微…②范围副词:都、总、全、只、仅、总共、一共、一概…③时间、频率副词:正、才、已、刚、马上、立刻、永远、忽然、逐渐、向来、又、也、再、屡次、始终、仍然、不断、重新…④情态副词:渐渐、独自、擅自、猛然、欣然、百般、互相…⑤然否副词:不、没、未、别、必、必须、一定、未免、的确…⑥语气副词:可、却、竟、岂、难道、也许、到底、幸而、居然、或许、大概…(2)语法特点:作状语,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3)副词和形容词的区分(4)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的区分(四)代词1、代词的类别:(1)人称代词;(2)指示代词;(3)疑问代词2、代词的用法(1)替代:你认识他吗?(2)区别:我要这个,不是那个。

(3)询问:谁来了?(4)虚指:她好像听到什么。

(5)任指:他什么书都看。

三、虚词(一)关系词——表达结构关系的词。

1、连词(1)连词的类别:①连接词和短语,如:和、跟、同、与…;②连接分句,如:即使、虽然、尽管、所以、只要、…;③既能连接词又能连接分句,如:并、而、或者、由于、无论…。

(2)连词和副词的区别:连词只表连接,副词有修饰和限制的作用。

(3)连词和介词的区别:①连词连接的成分可互换而意义不变,介词连接的成分互换以后意义由变化。

如“和”:小王和小李是好朋友——小李和小王是好朋友(连词)。

小王和小李谈自己的想法——小李和小王谈自己的想法。

(介词)②连词和介词的修饰语的位置不同,在连词的后面,在介词的前面。

如“和”:小王和小李并不是好朋友。

(连词)——小王从来没有和小李谈过自己的想法。

(介词)③连词可连接谓词性短语,介词只连接名词性短语。

如“因为”:因为天气的原因,春游顺延一天(介词)。

——因为天气不好,春游顺延一天(连词)。

2、介词(1)介词的类别1)表示时间、处所和方向的:在、从、自从、向、朝、沿…2)表示方式、手段和依据的:用、以、凭、为、照(着)、按(照)、依(照)3)表示对象、范围的:把、被、叫、让、由、将、对、给…4)表示原因、目的的:为、为了、因、由于…5)表示关涉的:关于、至于、对于…(2)介词的功能介词主要和名词或名词性的成分组成介词短语。

介词短语主要用来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性短语,或加“的”后作定语。

1)修饰动词、形容词,作状语。

如:向南走。

2)加“的”修饰名词,作定语。

如:向南的一面。

介词短语不单独充当谓语。

(3)介词和动词的区别:看是否作谓语。

如“朝”:这座房子朝南。

(动词)——你朝南走200米。

(介词)(二)辅助词用于协助实词表达辅助意义的词。

1、助词(1)什么是助词:附着在词或短语上,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词。

(2)助词的类别1)结构助词。

①的。

A)连接定语和中心语。

表领属关系:我的书。

表修饰关系(限制):崭新的书。

(描写):打虎的武松。

B)构成“的”字短语。

如:红的、绿的、开车的、要饭的。

②地。

状语的标志。

如:努力地工作、分外地明亮。

③得。

补语的标志。

如:高兴得很、跑得满头大汗。

2)动态助词。

①了:表示动作的完成。

如:他昨天动了手术。

我吃了饭就走。

明天我下了班和你一起去。

②着:表示动作的进行或状态的持续。

如:操场上进行着比赛。

他戴着一顶草帽。

③过:表示某种经历。

如:他到过上海。

他每天吃过早饭去上班。

你去问过老师再说。

3)其他助词。

①所:用在及物动词前面,构成“所”字结构。

修饰名词时,名词须是动词的支配对象。

还可构成“为…所”被动结构。

如:所见。

所闻。

所关心的人。

所读的书。

为群众所欢迎。

②似的:用在词或短语后面,表示比况。

如:花儿似的。

中了头奖似的。

③们:用在指人双音节名词后面,表示人群。

如:同学们。

老师们。

④第、初、老:用在数词前面,表示序数。

如:第一。

初四。

⑤等、等等,表示列举。

⑥来、把:用在数词后面表示约数。

如:十来个人。

百把斤米。

2、语气词附着在句子末了表示句子语气的词。

(1)的:表示确实如此。

如:他会修电视机的。

(2)了:表示事态变化或新情况的出现。

如:他会修电视机了。

(3)吗:表示疑问。

如:他会修电视机吗?(4)罢了:表示不过如此。

如:他会修电视机罢了。

(5)呢:表示提请对方注意。

表示疑问。

如:他会修电视机呢!我的帽子呢?(6)吧:表示不太肯定。

如:他会修电视机吧?(7)啊:表示强烈的情感。

如:快来啊!四、拟声词和叹词(一)拟声词1、什么是拟声词:模拟声音的词。

2、拟声词的功能:(1)独立成句。

如:轰隆隆,轰隆隆,外面传来一阵又一阵的炮声。

(2)充当定语或状语。

如:哗哗的流水。

溪水哗哗地流。

(二)叹词1、什么是叹词:叹词是独立于句法结构以外,表示感叹或呼应的词。

如:啊、喔、唉、哎、啊呀,等。

2、叹词的作用:(1)表示喜悦或赞叹;(2)表示悲伤或无奈;(3)表示意外或惊讶;(4)表示提醒或领悟;(5)表示鄙视或唾弃;(6)表示招呼或应答。

五、词的兼类(一)兼类词的特点1、什么是兼类词:经常具有两类或两类以上词的主要特征而词汇意义密切的词。

如:代表人民—人民代表。

2、兼类词和同音词的差别。

同音词之间意义没有联系,如:一把刀——把好关——把门关上。

3、兼类词和词类活用的差别。

词的活用:由于修辞上的需要把甲类词临时用作乙类词。

如:那弹性的胖绅士早在我的空处胖开了他的右半身了。

(二)常见的兼类词(1)名动兼类:编辑、领导、创作、报告、教育、代表、总结、计划、组织,等。

(2)名形兼类:困难、精神、道德、卫生、科学、文明、矛盾、标准,等。

(3)动形兼类:团结、丰富、繁荣、端正、充实、深入、方便、纯洁、明确,等。

(4)其他兼类:①动词和介词,如:在、到、比、给…②连词和介词,如:和、与、跟、同、因为、为了…(三)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项王乃复引兵东。

2、其他词类活用为动词。

如: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

见公卿不为礼,无贵贱,皆“汝”之。

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名词、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词。

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公若曰:“尔欲吴王我乎?其意盖将死我于囊而独窃其利也。

4、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

如: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

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