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明式家具33种经典榫卯结构图(动画)

合集下载

140种榫卯结构详细图纸(附部份榫卯制作计算公式)

140种榫卯结构详细图纸(附部份榫卯制作计算公式)

140种榫卯结构详细图纸(附部份榫卯制作计算公式)
榫卯--红木家具的灵魂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
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
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
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

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
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
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

榫头伸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
其余部分则称作榫肩。

燕尾榫:
半隐燕尾榫:
全隐燕尾榫:
口袋榫:
圆木销:
肩榫接合:
蝴蝶木销拼板:
方形木销贯穿带接合:
方形木销暗带接合:
穿带拼榫:
饼干榫:
斜角拼接:
三角形木销斜角接合:
斜角木销接合:
榫槽边角接合:
木板直角拼接:
木方平接:
木板平拼:
木板榫槽直角接合:
木板榫槽平接:
指接榫:
圆木销榫接:
其它:。

图解明清家具的榫卯结构

图解明清家具的榫卯结构

图解明清家具的榫卯结构明清家具中有榫卯结合近百种,常见的有格角榫、托角榫、粽角榫、燕尾榫、夹头榫、抱肩榫、龙风榫、楔钉榫、插肩榫、围栏榫、套榫、挂榫、半榫与札榫等。

一、抱肩榫抱肩榫抱肩榫是牙条与腿足结合有几种形式,抱肩榫的做法采用45度,榫肩出榫和打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是有束腰的明清家具常用的榫卯结构。

抱肩榫是结构复杂的榫卯结构,因为要解决腿足与面板、腿足与束腰、腿足与腿足之间的连接。

以有束腰的方桌为例,腿足的上端,做出两个相互垂直但不连接的半榫头、这是与桌面相连的。

在与束腰相接的部位,要做出45度角的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以便与牙条的45度的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相接。

斜尖上还留做上小下大、断面为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

明及清前期的有束腰家具,牙条与束腰是用一块独木做出的,凭此挂销,可使束腰及牙条和腿足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这是抱肩榫的标准做法。

清中期以后,抱肩榫的做法就开始简化,挂销省略不做了,为了省料,牙条和束腰也改为用两块木条单独做了。

到清代晚期,抱肩榫的做法进一步简化,连牙条上的榫舌也没有了,只靠用胶粘合。

桌子的牢固程度大大降低。

二、霸王枨霸王枨是用于方桌、方凳的一种榫卯,也可以说是一种不用横枨加固腿足的榫卯结构。

在制作桌子时,为增加四条腿的牢固性,一般要在桌腿的上端加一条横枨即可。

但有时要制作造型清秀的桌子,又嫌四条横枨碍事,但又要兼顾桌子牢固,于是就可采用“霸王枨”。

霸王枨为S形,上端与桌面的穿带相接,用销钉固定,下端与腿足相接(位置在本来应放横枨处)。

枨子下端的榫头为半个银锭形。

腿足上的榫眼是下大上小。

装配时,将霸王枨的榫头从腿足上榫眼插入,向上一拉,便勾挂住了,再用木楔将霸王枨固定住。

霸王枨与桌腿形成45°角,一端有挂钩榫,插入榫孔后向上推,用下面的楔钉将榫推向上部,形成挂钩;另一端则与面带底面用销钉连接。

除销钉外,常刻口顶住穿带,以使霸王枨定位。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附图)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附图)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种榫卯结构(附图)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种榫卯结构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了明清之际,除部分民间家具外,⼤部分宫家具及城市⾼档家具均采⽤了南洋的硬质⽊料,外表经⽔磨汤蜡处理,⾮常华美。

⽽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榫等形式,保存外观的纹理齐整、线条顺畅。

圈⼝穿销是⼀种⽐较少见的结构,做⼯⼗分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可作鉴定断代的依据。

半榫破头楔破头楔⽤在半榫之内,易⼊难出。

破头楔⼀旦在半眼的卯⾥撑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坚固的结构,最适宜⽤在像抽屉桌桌⾯下的矮⽼等悬垂⽽负重的部件上。

这种作法不常使⽤,因为它没法修复,被称为“绝户活”。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法──挤楔楔是⼀种-头宽厚,⼀头窄薄的三⾓型⽊⽚,将其打⼊榫卯之间,使⼆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要⼩于眼,⼆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

明式官帽椅上的管门钉苏式家具通⾝⽆⼀处透榫,也不施胶,只是在⼏个关键部位⽤⼏枚⽵钉来固定。

这种⽵钉俗称“管门钉”,取⾃古代管城门的兵⼠“管门丁”之意。

如图中所⽰,搭脑与扶⼿上的四颗⽵钉其实起到了固定全⾝的作⽤“⾛马”源于古建术语“⾛马板”,是活动⾃由的意思。

⾛马销是栽销的⼀种,即在两顺材之间,⽤燕尾状栽销连接,其巧妙的结构,可使⼆都既紧密结合,⼜可拆卸⾃如,所以⼜名“仙⼈脱靴”。

是罗汉床围板、太师椅扶⼿上最常见的⽅便⽤销。

穿销穿销是在栽销的基础上延长其⼀端,使其贯穿于⽛板的内铡,⼀般穿销通常有梯形的⾓度,边沿有燕尾形的榫⼝,可在增强部件强度的同时,管束其⼲缩湿涨的⽅向,使⼆⽊永远贴紧。

是在两顺向⽊材之间凿眼垂直栽上的薄⽅⽊⽚,以联结固定⼆者间的位置。

如在桌⾯⼼板之间,床⽛板与⼤边之间等等。

半粘⽛板⽤钉常见有清初精美的吴式家具,通⾝⽆⼀处透榫,也不施胶。

只是在⼏个关键部位⽤三两枚钉来固定。

历经数百年后仍完好如初。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图纸大全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图纸大全

中国传统家具榫卯结构图纸大全古代的木工技艺一直是中国古典家具中令人神往的一面,木工运用巧妙的构思创造出传奇般的榫卯结构。

中国工匠从基本的榫卯结构中天才地发展出千变万化的各种形式。

随着对中国古典家具的深入研究,新的榫卯结构仍不断地被发现中,而且往往是复原工作中的木工赞叹不已。

粽角榫--俗称三碰肩说明:1、常用于柜、桌等无缩腰结构的家具,是面板与腿连接的常用榫;2、要注意留“抬肩”。

半榫人字肩单面留夹皮注:外面人字肩,夹皮;里面直肩。

说明:1、由于半榫强度不如透榫,留夹皮可以不损失榫卯深度,增大胶粘面积;2、使榫孔料少受损伤,最大限度增加外皮强度;3、常用于腿枨连接,有透榫、半榫之分。

半榫人字肩单面留卯舌注:外面人字肩,里面直肩。

说明:1、常用于腿枨连接;2、榫孔外皮剔除人字肩时,里面要留有“舌头”,以增加腿外皮的强度。

完全剔除易使腿部强度受损;3、刹肩时不能再尖角外留有锯痕(俗称耗子尾巴)。

大割肩榫说明:1、此榫常用于面板攒边结构;2、常为透榫,如在表面雕花,则使用半榫,但半榫要尽量深些,且采用双榫或抄手榫以增加结构强度;3、面边超宽的大画案类家具,榫根处留减榫,以防止面边卷翘,加强榫的牢固程度;4、透榫宽度不宜过大,应比面边宽度尺寸1/2少2-5mm。

夹头榫说明:1、此结构常用于案形结构牙板与腿的连接,牙板与牙头攒成一体,里面开有凹槽,装配时牙板沿腿子中间凹槽自上而下推入;2、用于圆腿桌案时,牙板中心线与腿子中心线重叠。

挂钩楔钉榫注:底面被楔向上挤。

说明:1、此榫常用于霸王枨与桌腿连接,以增强桌腿稳定性及牢固程度;2、霸王枨与桌腿形成45°角,一端有挂钩榫,插入榫孔后向上推,用下面的楔钉将榫推向上部,形成挂钩;另一端则与面带底面用销钉连接。

除销钉外,常刻口顶住穿带,以使霸王枨定位。

单插皮透榫减榫说明:1、此结构常用于门边与抹头连接;2、减榫时注意留出堵槽部分。

楔钉双头扣手榫说明:1、此结构常用于弯料相接,如圈椅椅圈等;2、双头扣手榫俗称“巴掌榫”,《明式家具研究》里称之为楔钉榫,即将榫舌插入对方槽内,最后加入楔钉。

古建榫卯种类及其结构图解

古建榫卯种类及其结构图解

古建榫卯种类及其结构图解喜欢木头的可以来群 9666090内容导读榫卯是中国古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现根据榫卯的功能,将其划分为六类,为了让大家能直观了解榫卯,我们专门做了三维榫卯的模型,接下来将分别对各类榫卯做一大略的介绍一、固定垂直构件的榫卯古建大木中的垂直构件主要是柱子。

柱子可分为落地柱和悬空柱两类。

落地柱即柱脚直接落到柱顶石的柱子,如檐柱。

金柱、中柱、山柱都属此类。

悬空柱即指落脚在梁架上或被其他构件悬空挑起、捧起的柱子,如童柱、瓜柱、雷公柱等,都是悬空柱。

这些垂直构件,不管处在什么位置,都需要榫卯来固定它的位置,于是就产生了用于柱上的各种榫卯。

1.管脚榫顾名思义,管脚榫即固定柱脚的榫,用于各种落地柱的根部,童柱与梁架或墩斗相交处也用管脚榫。

它的作用是防止柱脚位移。

在清《工程做法则例》中,规定"每柱径一尺,外加上下榫各长三寸",将管脚榫的长度定为柱径的3/10。

在实际施工中,常根据柱径大小适当调整管脚榫的长短径寸,一般控制在柱径的3/10~2/10之间。

管脚榫截面或或圆,榫的端部适当收溜(即头部略小),榫的外端要倒楞,以便安装。

较大规模的建筑,由于柱径粗大,且有槛墙围护,稳定性好,并为制作安装方便,常常不作管脚榫,柱根部做成平面,柱顶石亦不凿海眼。

2.套顶榫套顶榫是管脚榫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一种长短、径寸都远远超过管脚榫,并穿透柱顶石直接落脚于磉墩(基础)的长榫,其长短一般为柱子露明部分的1/3~1/5,榫径约为柱径的1/2~4/5不等,需酌情而定。

套顶榫多用于长廊的柱子(一般每隔二三根用一根套顶柱),也常用于地势高、受风荷较大的建筑物,它的作用在于加强建筑物的稳定性。

但由于套顶榫深埋地下,易于腐朽,所以,埋入地下部分应做防腐处理。

3.瓜柱柱脚半榫与梁架垂直相交的瓜柱(包括金、脊瓜柱、交金瓜柱等),柱脚亦用管脚榫。

动图,让你秒懂明清家具的六大榫卯结构!

动图,让你秒懂明清家具的六大榫卯结构!

动图,让你秒懂明清家具的六大榫卯结构!
中国古典家具,特别是明清时期的家具,真可谓是精美绝伦,中国古典僵局的精妙与中国古代建筑一样,令人叹为观止。

初见之下,人们往往为其外在造型的美称奇,而静下心来,真正仔细品味它们内在的更深刻的美时,才能体会出中国古典家具所具有的更深的内涵,首先是结构的奇特。

夹头榫
案形结体家具的基本制法之一。

腿上端出榫并开口,中夹牙条、牙头,出榫与案底面的榫眼接合。

插肩榫
楔钉榫
粽角榫
传统家具榫结构的一种形式,多用于家具面沿四角。

粽角榫可以连接横、纵及竖三个方向的构件。

组合后,三条拼缝和三个棱角汇集在一个交点上,形似粽子,故名“粽角榫”。

抱肩榫
丁字结合榫
这种不用一颗钉子的榫卯结构用在建筑上可使房屋有良好的抗震功能,用在家具上则更是奇妙独特。

中国古典家具独特的美除了造型之外,就是结构的科学性。

只有完全了解中国古代家具最基本的制作方法,才能真正体味到榫卯结构的精妙之处。

33种常见中国榫卯结构动态图

33种常见中国榫卯结构动态图

33种常见中国榫卯结构动态图来源佛教建筑榫卯(mortise and tenon joint),是古典家具之魂,⼀榫⼀卯之间,⼀转⼀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千年传统家具⽂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

以下33种榫卯结构动态图,涵盖了古代榫卯结构当中最主要、实⽤、经典的款式结构。

但在岁⽉的浪潮和科技的发展,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们所淡忘,取⽽代之的是⼤⼯业⽣产阶段中的钉⼦和胶⽔,因为成本压缩后所获得的利益更为诱⼈。

但榫卯的结构之美,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期待!榫卯,⼀种惊艳千年的传统中国美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凹凸部位相结合的⼀种连接⽅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中国古代,榫卯结构即⽤在建筑领域也⽤在家具领域。

中国的⽊建筑构架⼀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拱、椽⼦、望板等基本构件。

这些构件相互独⽴,需要⽤⼀定的⽅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

中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

若榫卯使⽤得当,两块⽊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缝”的程度。

它是古代⽊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匠⼿艺的⾼低,通过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来。

榫卯结构⼤致可分为三⼤类型⼀类主要是作⾯与⾯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榫”、“企⼝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另⼀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法。

主要⽤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如“格肩榫”、“双榫”、“双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还有⼀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法,这种⽅法除运⽤以上的⼀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

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

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

浅谈中式古典明清家具常见榫卯结构整理的本文内容带有一定专业性,主要是我国古典家具的结构知识,特别是明清中式家具的结构;在解放前,我国的工业相当落后,铁钉都不能自己生产——叫洋铁钉,中式家具的结构普遍使用传统的榫接结构;榫接结构在我国从春秋战国就已经出现,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了明清,已经达到最高水平,不用一钉、不用一丝的金属连接,组装出的家具使用百年,这不能不感叹我国家具匠人的聪明才智和精湛工艺。

整理本篇以方便大家在欣赏中式古典家具时能看出门道,明白所以然;另一方面我们通过了解中式古典家具的榫接结构也有益于大家对自家实木家具的保养,整理中出现一些小的错误,也请大家谅解,苏方典/SU 先行谢过,有兴趣的朋友姑且观之。

.。

(一)、龙凤榫加穿带一块薄板不够宽,需要两块或更多块薄板拼起来才够宽时,就要用“龙凤榫加穿带”。

(如插图1所示)先把薄板的一个长边刨出断面为斗个银锭形的长榫,再把与它相邻的那块薄板的长边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办法把两块板拼拢,所用的榫卯叫“龙凤榫”.这样可以加大榫卯的胶合面,防止拼缝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从横的方各拉开。

薄板依上法一一拼完,用胶粘牢后,横贯背面,开一下大上小的槽口,名叫“带口";穿嵌一面做一梯形的长榫的木条,名叫“穿带"。

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都一端稍窄,一端稍宽。

长榫由宽处推向窄处,这样才能窗紧。

穿带两端出头,留做榫子。

穿带根数视拼板的长度而定,一般每隔40cm穿一根。

最后在拼板的四周刨出榫舌,名叫“边簧",以便装入木框里口的槽口内.(二)、攒边打槽装板上述用“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木板是为了装入攒边的木框而准备的.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

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边簧.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

把木板装入木框的做法叫“攒边打槽装板”;把薄板装入木框,使薄板能厚板使用,同时能把色暗无纹的木材断面完全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美丽的木纹,所以是一种合理、美观而又节省的做法。

古代明式家具33种经典榫卯结构图(动画)

古代明式家具33种经典榫卯结构图(动画)

9.高束腰抱肩榫
10.挂肩四面平榫
11.圆柱丁字结合榫
12.圆方结合裹腿
13.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
14.圆香几攒边打槽
15.攒边打槽装板
16.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17.抄手榫
18.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
19.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20.三根直材交叉
21.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
22.插肩榫变形
23.平板明榫角结合
24.柜子底枨
25.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
26.厚板闷榫角结合
27.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28.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29.直材交叉结合
30.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31..弧形面直材角结合
32.走马销
代明式家具33种经典榫卯结 构图(动画)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本课件仅供大家学习学习
学习完毕请自觉删除 谢谢
1.楔钉榫
2.挖烟袋锅榫
3.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4.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5.扇形插肩榫
6.传统粽角榫
7.双榫粽角榫
8.带板粽角榫

明式家具榫卯图

明式家具榫卯图

明式家具榫卯图明式家具榫卯图我国家具结构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至宋代而愈趋成熟。

自宋历明,又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有机组合既提炼到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又十分重视实用与美观。

材料的使用,力求不悖其本性,善于展显其长而隐避其短。

某些手法在节约用料上颇有成效。

这些优点的萃合,使我国家具结构千百年来形成一个精练合理、实用美观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体系。

举其大者,传统家具结构有下列几个特点,它们主要集中表现在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上:以立木作支柱,横木作联结材,吸取了大木构架和壶门台座的式样和手法。

跟房屋、台座一样,家具的平面、纵的或横的断面,除个别变体外,都作四方形。

四方形的结体是可变的、不稳定的,但由于传统家具使用了“攒边装板”、各种各样的枨子、牙条、牙头、角牙、短柱及托泥等等,加强了结点的刚度,迫使角度不变,将支架固定起来,消除了结体不稳定的缺憾,同时还能将重量负荷,均匀而又合理地传递到腿足上去。

各构件之间能够有机地交代联结而达到如此的成功,是因为那些互避互让、但又相辅相成的榫子(南方叫“榫头”)和卯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更因为使用了质理坚实致密的硬性木材,使匠师们能从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种各样精巧的榫卯来。

构件之间,金属的钉子完全不用,鳔胶粘合也只是一种辅佐手段,凭借榫卯就可以造到上下左右、粗细斜直,联结合理,面面俱到,工艺精确,扣合严密,间不容发,常使人欢喜赞叹,有天衣无缝之妙。

我国古代工匠在榫卯结构上的造诣确实不凡,这项宝贵遗产值得我们格外重视,认真地加以整理、研究和总结。

即使它对于我们今后的家具设计未必完全适用,还是应当有选择地去学习继承。

下面试就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中某些构件的组成和若干构件之间的关系,来阐述它们的结构方法,并对所用的榫卯作一些讲解,附必要的插图。

家具结构,试加归纳,分为以下四类:甲、基本接合;乙、腿足与上部构件的结合;丙、腿足与下部构件的结合;丁、另加的榫销。

当然,本章所涉及的只是明及清前期家具中常见的造法,要求详备是有困难的。

什么是榫(sun)?榫工艺图解

什么是榫(sun)?榫工艺图解

什么是榫(sun)?榫工艺图解时间:2015-07-21来源:网络转载作者:佚名收藏到我的收藏夹什么是榫?榫,剡木入窍也。

俗谓之榫头。

亦作笋头。

榫卯(sǔn mǎo)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榫工艺图解粽角榫粽角榫--拆解粽角榫--拆解粽角榫--拆解粽角榫--拆解什么是榫(sun)?榫工艺图解时间:2015-07-21来源:网络转载作者:佚名收藏到我的收藏夹什么是榫?榫,剡木入窍也。

俗谓之榫头。

亦作笋头。

榫卯(sǔn mǎo)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榫工艺图解粽角榫粽角榫--拆解粽角榫--拆解粽角榫--拆解粽角榫--拆解指接榫--拆解指接榫--拆解指接榫--拆解止方榫--拆解止方榫--拆解止方榫--拆解止方榫--拆解斜锥三缺榫--拆解斜锥三缺榫--拆解斜锥三缺榫--拆解斜锥三缺榫--拆解斜切直角榫斜切直角榫--拆解斜切直角榫--拆解斜切直角榫--拆解斜切三缺榫--拆解斜切三缺榫--拆解斜切三缺榫--拆解斜切三缺榫--拆解楔钉榫楔钉榫--拆解楔钉榫--拆解楔钉榫--拆解三只孔明榫三只孔明榫三只孔明榫--组合三只孔明榫--组合三只孔明榫--拆解日本榫日本榫--拆解破头楔破头楔龙凤榫加穿带龙凤榫加穿带龙凤榫加穿带孔明榫孔明榫孔明榫孔明榫孔明榫孔明榫夹头榫工夹头榫工夹头榫工夹头榫工夹头榫工格角榫格角榫--拆解格角榫--拆解格角榫--拆解格角榫格角榫格肩榫--拆解格肩榫--拆解格肩榫--拆解格肩榫--拆解格肩榫--拆解格肩榫--拆解格肩榫--拆解格肩榫--拆解T型三缺榫--拆解T型三缺榫--拆解T型三缺榫--拆解T型三缺榫--拆解(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典家具传统木工33种榫卯结构图解大全之二

古典家具传统木工33种榫卯结构图解大全之二

古典家具传统木工33种榫卯结构图解大全之二半个木匠按:最近在木工论坛发了新帖,主要是对以前33种榫卯结构和后来新增17种结构的总结补充,留言不少。

有人问有没有动图,其实网上流传有一组33种榫卯结构的动图,大家可以网上搜,名称顺序和我的一模一样,那是跟我订购榫卯的木友拿回去依样制作的动图,看着很好看很过瘾,有利于传统榫卯的传播,但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对于真心想学习和制作的人来说,动图太短太快了,只能看个大概意思,并不实用。

有人说要是有分解图就好了、要能看清构件的细节就好了等等,其实不是没有,早在2014年就把33种榫卯结构的拆装、组合分解图解都发了,只是时间久了帖子沉了,大家看不到了。

所以为了让更多人看到古典家具传统木工33种榫卯结构图解大全,我会把以前发过的帖子,重新整理图文,陆续发给大家。

传统古典家具榫卯结构之二,挖烟袋锅榫最近陆续制作完成了30多种传统家具的榫卯结构,通过亲自具体操作,一系列的动手制作,从理论到实践,把图纸变成真正的实物榫卯结构,其中的甘苦不言而喻。

不仅制作要踏实认真,更需要对数据准确计算,一丝不苟,严格把关,才能做出严密结实的榫卯结构。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从图纸到实物,通过实际动手制作,亲自体验了榫卯结构的巧妙和中国古人的智慧。

通过亲手制作榫卯结构,更深深理解传统家具为何历经百年还能经久耐用,稳固坚实,严密精确的榫卯结构是其关键,可以说榫卯结构是古典家具的灵魂,也是古典家具历久弥新的价值所在。

根据以前所发帖子整理的《古典家具传统木工 33种榫卯结构图解大全》系列,会陆续在微信公号发布,里面包含已制作完成的50多种榫卯结构,有每一个榫卯结构的组成构件和拆装组合过程图,大家可加我公号,关注更新。

---半个木匠张均成2017.3.30附:想知道全部50种榫卯结构都有哪些?点击下面半个木匠原创 33种榫卯结构实物照片33种榫卯结构新图(图内标注名称)新增17种榫卯结构(图内标注名称)文章说明:1. 原创图文:半个木匠张均成 2.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传统榫卯结构课程设置及简介榫卯教学课第六期班开始报名榫卯教学课第五期班教学掠影传统家具雕刻书法刻字技艺传承培养徒弟榫卯结构征订 50种明式家具榫卯结构榫卯教学课13--圈椅制作榫卯教学课7---学员们的成果官帽椅明式四出头官帽椅制作之四明式曲尺罗汉床制作之五学榫卯是在学什么?学木匠主要是在学什么---献给木匠师傅和家具设计师。

榫铆结构图解

榫铆结构图解
榫铆结构
榫铆结构 四面平家具腿足与上部横件的结合
榫铆结构 夹头榫结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
案形家具中最常见的榫卯结构。 如图可见,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 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的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榫铆结构 夹头榫结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打槽装牙头)
本身做成的榫头。一般按在可装卸的两个构件之间。独立的木块做成的榫头 形状是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榫头由大的一端插入,推 向小的一边,就可扣紧。
榫铆结构 厚板嵌银锭榫拼合
榫铆结构 厚板出半榫拍抹头
榫铆结构 厚板出透榫拍抹头
榫铆结构 厚板出透榫拍抹头
榫铆结构 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榫铆结构 椅子从足穿过椅盘的结构
榫铆结构 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榫铆结构 角牙在横竖材上打槽嵌装
榫铆结构 角牙一边人槽一边栽榫与横竖材结合
榫铆结构 角牙一边留榫一边栽榫与横竖材结合
榫铆结构 条案腿足与托子的结合
榫铆结构 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榫铆结构 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
榫铆结构 厚板拍抹头(翘头与抹头、木连做)
榫铆结构 厚板闷榫角接合
榫铆结构 平板明榫角接合
榫铆结构 平板一面明榫角接合
榫铆结构 平板色持接合
榫铆结构 圆材丁字形接合(横、竖材粗细相等)
榫铆结构 圆材丁字形接合(横材细、竖材粗外皮不交圈)
榫铆结构 圆材丁字形接合(横材细、竖材粗外皮交圈、榫卯用蛤蟆肩)
榫铆结构 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用小格肩)
榫铆结构 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用大格肩、宽肩)
榫铆结构 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用)
榫铆结构 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用)

明式家具50种榫卯结构模型标注名称

明式家具50种榫卯结构模型标注名称

明式家具50种榫卯结构模型标注名称明式家具50种榫卯结构模型已经装箱陆续给大家发出,收到货的朋友反映一个问题,就是这50种榫卯结构都叫什么名称不知道。

发货时一箱50个结构,那么多箱,挨个贴标签也实在是工作量太大!所以干脆写个帖子,把这些结构的图标注上名称,大家自己抄写在标签上,粘贴在榫卯结构上就可以了,方便以后查看。

以下榫卯结构的图片没有按任何顺序排列,都是拍照时随机的顺序,我就逐个标注下名称,如果大家愿意编号排序,请自行解决。

个人感觉榫卯结构之间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逻辑顺序性。

因为是应用在不同的地方,简单的结构有的应用性很强,复杂的结构也未必就实用。

如果大家愿意编号或排序,个人建议按制作的难易程度,供诸君参考。

角牙一边留榫一边栽榫与横竖材结合直材交叉结合(床围子十字相交小格肩)角牙一边入槽一边栽榫与横竖材结合攒边打槽装板(圆香几面)插肩榫结构(牙条、牙头分造)角牙在横竖材上打槽嵌装板条角接合(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抄手榫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楔钉榫之一(榫舌透开互揣)方材丁字形接合(齐肩膀、双榫透卯)方材丁字形接合(梅花榫、双榫错位出榫、各大进小出)圆材丁字形接合(横竖材粗细相等)厚板闷榫角结合弧形面直材角结合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大进小出)楔钉榫之二(榫舌暗藏互揣)走马销夹头榫结构(腿足上端开口嵌加牙条,开燕尾槽装牙头)半个木匠订正条案腿足与托子的结合插肩榫(牙条、牙头一木连做)(半个木匠订正)方材角接合(床围子攒接斜万字)插肩榫变体(牙条、牙头分造,里面开槽卦销)(半个木匠订正)方材闷榫角接合(一方出单榫一方出双榫)(半个木匠订正)方材丁字形接合(两根横枨与直足相交,大格肩、虚肩,两枨出榫一长一短,长榫为透榫)方枨圆腿裹腿做平板明榫角接合与平板一面明榫角接合的综合体(半个木匠订正)挖烟袋锅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用大格肩、虚肩)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圆材丁字形接合(两横枨与竖材粗细相等)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用大格肩、实肩)方才丁字形接合(裹腿做、两枨出榫一长一短)方材丁字形接合(两根横枨与直足相交,大格肩、虚肩,两枨出榫格角相抵)柜子底枨两枨互让(各用大进小出榫)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咬方的结构(半个木匠订正)椅子后足穿过椅盘的结构粽角榫(异型)双榫粽角榫夹头榫单榫粽角榫四面平家具腿足与上部构件的结合有束腰家具抱肩榫结构高束腰抱肩榫加牙子无束腰裹腿做杌凳腿足与凳面的结合一腿三牙方桌卡子花栽榫攒边打槽装板加穿带(半个木匠订正)明式家具50种榫卯结构模型文章说明:1. 原创图文:半个木匠 2.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附图)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附图)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了明清之际,除部分民间家具外,大部分宫家具及城市高档家具均采用了南洋的硬质木料,外表经水磨汤蜡处理,非常华美。

而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手榫等形式,保存外观的纹理齐整、线条顺畅。

圈口穿销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结构,做工十分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用,可作鉴定断代的依据。

半榫破头楔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

破头楔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撑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像抽屉桌桌面下的矮老等悬垂而负重的部件上。

这种作法不常使用,因为它没法修复,被称为“绝户活”。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方法──挤楔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明式官帽椅上的管门钉苏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只是在几个关键部位用几枚竹钉来固定。

这种竹钉俗称“管门钉”,取自古代管城门的兵士“管门丁”之意。

如图中所示,搭脑与扶手上的四颗竹钉其实起到了固定全身的作用走马销“走马”源于古建术语“走马板”,是活动自由的意思。

走马销是栽销的一种,即在两顺材之间,用燕尾状栽销连接,其巧妙的结构,可使二都既紧密结合,又可拆卸自如,所以又名“仙人脱靴”。

是罗汉床围板、太师椅扶手上最常见的方便用销。

穿销穿销是在栽销的基础上延长其一端,使其贯穿于牙板的内铡,一般穿销通常有梯形的角度,边沿有燕尾形的榫口,可在增强部件强度的同时,管束其干缩湿涨的方向,使二木永远贴紧。

栽销是在两顺向木材之间凿眼垂直栽上的薄方木片,以联结固定二者间的位置。

如在桌面心板之间,床牙板与大边之间等等。

半粘牙板用钉常见有清初精美的吴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

只是在几个关键部位用三两枚钉来固定。

历经数百年后仍完好如初。

动图演示29种榫卯技巧,收藏起来慢慢看

动图演示29种榫卯技巧,收藏起来慢慢看
12. 斜角半榫↓
13. 加榫舌的斜角榫↓
14. 榫片斜角榫↓(拼好后再加工直角部分的斜槽,然后插入等厚度的榫片)
15. 卯榫连接↓
16. 加腋榫↓
17. 隐藏加腋榫↓
18. 加楔片卯榫↓
19. 可拆卸榫↓
20. 钻销榫↓
21. T型托榫↓
22. 角托榫↓榫↓
榫片斜角榫拼好后再加工直角部分的斜槽然后插入等厚度的榫片
动图演示29种榫卯技巧,收藏起来慢慢看
导读
1. 拼接↓
2. 松动的榫槽连接(榫舌)↓
3. 固定的榫槽连接↓
4. 交叉半榫↓
5. 燕尾半榫连接↓
6. 角半榫连接↓
7. 嵌接(斜接)↓
8. 满槽榫连接↓
9. 肩槽连接↓
10. 燕尾槽榫连接↓
11. 斜角榫↓
26. 活动榫舌连接↓
27. 饼干榫↓
28. 多米诺榫↓
29. 圆木榫连接↓
来源:proe知识

常见的榫卯结构

常见的榫卯结构

常见的榫卯结构mqjjdcyjg-20110627-1.jpg(22.06 KB, 下载次数: 203)下载附件保存到相册2011-9-19 23:03 上传(一)、龙凤榫加穿带一块薄板不够宽,需要两块或更多块薄板拼起来才够宽时,就要用“龙凤榫加穿带”。

(如插图1所示)先把薄板的一个长边刨出断面为斗个银锭形的长榫,再把与它相邻的那块薄板的长边开出下大上小的槽口,用推插的办法把两块板拼拢,所用的榫卯叫“龙凤榫”。

这样可以加大榫卯的胶合面,防止拼缝上下翘错,并不使拼板从横的方各拉开。

薄板依上法一一拼完,用胶粘牢后,横贯背面,开一下大上小的槽口,名叫“带口”;穿嵌一面做一梯形的长榫的木条,名叫“穿带”。

带口及穿带的梯形长榫都一端稍窄,一端稍宽。

长榫由宽处推向窄处,这样才能窗紧。

穿带两端出头,留做榫子。

穿带根数视拼板的长度而定,一般每隔40cm穿一根。

最后在拼板的四周刨出榫舌,名叫“边簧”,以便装入木框里口的槽口内。

(二)、攒边打槽装板上述用“龙凤榫加穿带”拼成的木板是为了装入攒边的木框而准备的。

木框四根,两根长而出榫的叫“大边”,两根短而凿眼的叫“抹头”。

在木框的里口打好槽,以便容纳木板边簧。

穿带出头部分则插入大边上的卯眼内。

把木板装入木框的做法叫“攒边打槽装板”;把薄板装入木框,使薄板能厚板使用,同时能把色暗无纹的木材断面完全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美丽的木纹,所以是一种合理、美观而又节省的做法。

传统家具的桌案面,柜门、柜帮、柜背等大都用此方法做成。

说品天地:“趱边打槽装板”此种木工的造法,远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已反映出来了,它是木材使用的一项成功的创造。

长期以来,此法在家具中广泛使用,如凳椅面、桌案面、柜门柜帮以及不同部位上使用的条环板等等,举不胜举。

趱边打槽装板的优点是首先在将板心装纳在四根边框之中,是薄板能当厚板用。

木板因气候变化难免胀缩,尤以横向的胀缩最为显著。

木板装入四框,并不完全挤压,尤其在冬季制造的家具,更须为木板的膨胀留余地。

古代明式家具经典榫卯结构原理图(33种)

古代明式家具经典榫卯结构原理图(33种)

古代明式家具三十三种榫卯结构图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阶段中的钉子和胶水,因为成本压缩后所获得的利益更为诱人。

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宣传应传承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此次我们希望通过这套33种榫卯模型,能使大家(尤其是红木从业者)拾起已被遗忘的灵魂,一起感受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家具文化,与我们共同弘扬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

以下列33种榫卯结构实物实拍动态图展示(涵盖了古代榫卯结构当中最主要、实用、经典的款式结构):1.楔钉榫2.挖烟袋锅榫3.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4.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5.扇形插肩榫7.双榫粽角榫9.高束腰抱肩榫10.挂肩四面平榫11.圆柱丁字结合榫12.圆方结合裹腿13.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14.圆香几攒边打槽15.攒边打槽装板16.一腿三牙方桌结构17.抄手榫18.方材角结合床围子攒接万字19.方形家具腿足与方托泥的结合20.三根直材交叉21.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22.插肩榫变形23.平板明榫角结合24.柜子底枨25.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26.厚板闷榫角结合27.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28.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29.直材交叉结合30.弧形直材十字交叉31..弧形面直材角结合32.走马销33.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传递红木文化,分享红木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椅盘边抹与椅子腿足的结构
29.直材交叉结合
30.弧形直材十字交叉
31..弧形面直材角结合
32.走马销
33.方材丁字形结合榫卯用大格肩
传递红木文化,分享红木知识。

榫卯,是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间,一转一折之际,凝结着 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 的复合传承。 随着科技的发展,家具的灵魂榫卯结构早已被人们所淡忘,取而 代之的是大工业生产阶段中的钉子和胶水,因为成本压缩后所获得的 利益更为诱人。我们一直以来都在宣传应传承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 木匠精神,此次我们希望通过这套33种榫卯模型,能使大家(尤其是 红木从业者)拾起已被遗忘的灵魂,一起感受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传 统家具文化,与我们共同弘扬中国古典家具制作中的木匠精神。 以下列33种榫卯结构实物实拍动态图展示(涵盖了古代榫卯结构 当中最主要、实用、经典的款式结构):
1.楔钉榫
2.挖烟袋锅榫
3.夹头榫(腿足上端嵌夹牙条与牙头)
4.云型插肩榫(牙条、牙头分造)
5.扇形插肩榫
6.传统粽角榫
7.双榫粽角榫
8.带板粽角榫
9.高束腰抱肩榫
10.挂肩四面平榫
11.圆柱丁字结合榫
12.圆方结合裹腿
13.圆柱二维直角交叉榫
14.圆香几攒边打槽
15.攒边打槽装板
16.一腿三牙方桌结构
17.抄手榫
18.方材角结
20.三根直材交叉
21.加云子无束腰裹腿杌凳腿足与凳面结合
22.插肩榫变形
23.平板明榫角结合
24.柜子底枨
25.方材丁字结合(榫卯大进小出)
26.厚板闷榫角结合
27.厚板出透榫及榫舌拍抹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