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被广泛种植用于草地改良、畜牧业和土壤保护。

随着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紫花苜蓿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进展,为其栽培和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本文将从遗传育种、生物工程、抗逆性等方面介绍紫花苜蓿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遗传育种方面的进展遗传育种是改良作物品质和性状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紫花苜蓿产量和抗逆性的关键途径。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分子标记和功能基因被应用于紫花苜蓿的遗传育种中。

研究人员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成功地开发出了许多具有高产、抗逆和优质性状的新品种,例如抗逆禾草(resistant alfalfa)和高蛋白紫花苜蓿(high-protein alfalfa)等。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紫花苜蓿进行基因编辑,成功地实现了特定基因的靶向改良。

这些基因编辑紫花苜蓿具有抗逆性更强、生长更健壮、产量更高等优点,为紫花苜蓿的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生物工程方面的进展生物工程技术的应用,为紫花苜蓿的改良和利用带来了新的希望。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转基因技术成功地将一些植物抗病、抗逆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基因导入紫花苜蓿,使其具有了更强的抗逆能力和更高的产量。

利用RNA干扰技术对某些基因进行抑制或激活,也为紫花苜蓿的品质和产量改良提供了新的途径。

近年来,利用代谢工程技术对紫花苜蓿的次生代谢物进行调控,已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

通过利用代谢工程技术,成功地提高了紫花苜蓿中一些重要次生代谢物的含量,例如花青素和黄酮类化合物,为其药用和营养价值的提高提供了新的途径。

近年来,研究人员还通过利用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手段,成功地培育出了一些抗逆紫花苜蓿品种,并对其抗逆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应用。

这些抗逆性更强的紫花苜蓿品种,不仅具有更好的生态效益,还能够为畜牧业和土壤保护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紫花苜蓿是农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经济作物。

它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能够生长在干旱和风沙的环境中,具有较高的耐旱性、抗逆性和草量产量,并且具有高营养价值。

紫花苜蓿能够提供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草酸,是家畜饲料的重要来源之一,对于畜牧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紫花苜蓿的研究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以下是关于紫花苜蓿的研究进展:1.紫花苜蓿的遗传资源研究紫花苜蓿是一种高度多态性植物,拥有广泛的遗传资源。

早期对紫花苜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草量产量等农艺性状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紫花苜蓿的遗传资源。

通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遗传图谱等方法,可以探究紫花苜蓿的遗传多样性、变异规律、遗传基础等问题,为种质资源保护、品种改良和选育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基础。

2.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和逆境响应机制研究紫花苜蓿是一种适应荒漠化、干旱等恶劣环境的植物,其生长和发育以及逆境响应机制备受关注。

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干旱胁迫的情况下会调节根系生长和分布,通过控制根长、根发育、根系结构等方面的调控,以适应干旱的环境。

此外,紫花苜蓿在感受到土壤盐碱度的增加时,也能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和生化响应。

研究这些逆境响应机制,对于深入探究紫花苜蓿的适应性进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紫花苜蓿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由于紫花苜蓿具有良好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因此在荒漠化、水土流失等环境修复和重建中有广泛的用途。

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不仅能够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质量,还能够防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平衡。

通过对紫花苜蓿的种植方式、种植密度、生长旺盛期等因素的研究和优化,在生态修复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总之,紫花苜蓿在生态、农业等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对于我国的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黄酮成分影响因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黄酮成分影响因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黄酮成分影响因子的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黄酮成分影响因子的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优质青贮牧草,具有高蛋白、高磷、高钾的特点,并且具有良好的抗逆性。

目前,为了满足畜牧业的需求,人们越来越关注紫花苜蓿的质量和产量提高问题。

黄酮是紫花苜蓿中的一种重要生物活性成分,具有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癌等多种生理活性。

同时,黄酮也是影响苜蓿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深入研究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和黄酮成分的影响因子,对于提高紫花苜蓿的品质和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探究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黄酮成分的影响因子,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对紫花苜蓿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物质以及矿物质等。

2. 对紫花苜蓿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并比较不同生长时期、不同肥料处理和不同生态区域对黄酮含量的影响。

3. 分析紫花苜蓿黄酮含量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探究不同因素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三、研究方法1. 根据紫花苜蓿生长的不同阶段(头牛期、出芽期、成熟期),采用标准测定法对主要化学成分进行测定。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紫花苜蓿中常见的5种黄酮类成分(大豆黄素、芹菜黄素、十二烷基黄酮、草酸莲花苷和异鼠李糖苷)进行测定。

3. 利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方差分析和协方差分析。

四、研究预期结果本研究将分析紫花苜蓿的化学成分及其黄酮成分的含量以及其影响因子,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结果:1. 紫花苜蓿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随生长时期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在头牛期最高,粗纤维含量在成熟期最高,无氮物质含量在出芽期最高。

2. 不同生态条件下紫花苜蓿黄酮成分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生长在寒冷干旱区的紫花苜蓿黄酮含量会更高。

3. 紫花苜蓿黄酮含量与主要化学成分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此外,不同的生长阶段和施肥方式等因素也可能对苜蓿品质有一定的影响。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紫花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被广泛用于家畜饲料和土壤改良。

它不仅具有高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含量,还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和适应性。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遗传学的发展,紫花苜蓿的研究进展取得了许多突破。

本文将就紫花苜蓿的遗传育种、生理生化特性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遗传育种紫花苜蓿的遗传育种是改良其生产性能和抗逆性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传统育种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一方面,通过选育出具有高产量、高蛋白质含量和抗逆性的新品种,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生产性能。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加速了紫花苜蓿的育种进程。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辅助选择高产量和抗逆性状的基因,从而培育出更具优势的紫花苜蓿品种。

目前,已经选育出许多具有优良性状的紫花苜蓿新品种,并在不同地区进行了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生理生化特性紫花苜蓿的生理生化特性是其生长发育和抗逆性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紫花苜蓿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的发现。

研究人员通过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过程进行解剖和生化分析,揭示了其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代谢和激素调控网络。

研究人员对紫花苜蓿的逆境胁迫响应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其在干旱、高温、盐碱等胁迫条件下的生理生化变化及适应机制。

这些研究不仅丰富了植物适应性和抗逆性的基础知识,还为进一步改良紫花苜蓿品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三、分子生物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为揭示紫花苜蓿的遗传特性和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提供了重要手段。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研究人员对紫花苜蓿的基因组结构和功能基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人员对紫花苜蓿的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组装,获得了其基因组序列和结构信息。

研究人员利用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技术,揭示了紫花苜蓿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和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谱和蛋白质组成。

研究人员通过功能基因组学和基因编辑技术,对紫花苜蓿的重要性状和逆境响应相关基因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苜蓿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研究进展

苜蓿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研究进展

苜蓿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及其研究进展摘要苜蓿中含有叶蛋白、皂苷、多糖、黄酮类化合物、膳食纤维、香豆素等生物活性成分,综述了苜蓿中的这几类主要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在从事苜蓿的生产、应用研究中,应充分重视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的营养保健功能和药用功能的研究,以提高苜蓿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苜蓿的茎、叶中含有包括矿物营养素在内的50多种营养物质及未知生长因子,其营养成分比其他植物丰富许多,被称为万能植物。

紫花苜蓿富含优质膳食纤维、食用蛋白、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包括VB、VC、VE)、10种有益的矿物质以及皂苷、黄酮类、类胡萝卜素、酚醛酸等生物活性成分。

苜蓿由于营养成分丰富,作为良好的天然植物资源受到重视。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经济杂草资源开发领域内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项目,国内外对紫花苜蓿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也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对苜蓿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苜蓿提取物的应用日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目前,苜蓿叶蛋白、苜蓿皂苷、苜蓿多糖等提取物的研究已成为苜蓿研究的热点。

1苜蓿叶蛋白对苜蓿蛋白质的食用价值研究主要集中在叶蛋白方面。

英国20世纪80年代就在苜蓿叶蛋白的基础上提出可直接食用的苜蓿叶蛋白(Edible Alfalfa Leaves Protein,简称EALP)。

贺玉薇等(2003)在第2届中国苜蓿发展大会上提出,苜蓿叶蛋白是从青绿茎叶中提取的富含蛋白质的浓缩物,其成分为:蛋白质50%~65%,脂肪15%~30%,灰分0.5%~1.5%,碳水化合物5%~20%,粗纤维0.5%~1.5%。

苜蓿叶蛋白含有18种氨基酸(包括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且组成均匀,基本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成人氨基酸模式,尤其富含赖氨酸,含量高达5.6%~7.4%,对我国以谷物为主食的膳食结构,可以有效补充赖氨酸。

E A Fasakin(1999)报道,苜蓿叶蛋白中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含量比谷类叶子中分别高20~30倍和4~5倍。

超声辅助提取苜蓿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超声辅助提取苜蓿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超声辅助提取苜蓿叶蛋白 叶蛋白是蛋白的浓缩物,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茎和叶 中,具有多种氨基酸营养均衡,叶蛋白制品的总能量较低, 胡萝卜素、叶黄素含量相对较高,易消化,含有碳水化合 物、脂肪、粗纤维等物质,具有 18 种氨基酸,营养全面, 具有抗衰老、降血脂、增强免疫力等多种功能,有效预防 多种疾病 。 [18] 许英一采用超声波辅助,在碱性条件下提 取苜蓿叶蛋白,通过正交优化提取工艺为:提取 pH8.5, 在 40℃下超声提取 30min,得到叶蛋白粗提物提取率为 51.09%,与不加超声碱法浸提相比提取率明显提高,提取 时间缩短 。 [19] 超声辅助提取苜蓿总皂苷 皂苷是植物中的一种特殊的类苷物质,又称皂素,能 加到中药中做药物使用,具有改善贫血、调理内分泌、抗 衰老、抗炎加快体内新陈代谢等功效 [20]。李小安加入酶对 苜蓿中的皂苷进行提取,通过超声辅助得到皂苷提取液, 再用化学试剂对提取液进行萃取,在料液比 1:30g/mL 超 声温度 20℃,超声时间 20min,功率 360W 条件下得到的 工艺效果最好 。 [21]
超声的作用机制
超声波是通过压电效应产生的,超声的频率一般是大 于 20kHz,最开始产生超声波的方法是在 1881 年,在酒 石酸钠四水晶体上引入交流电压通过物理振荡方式产生的 一种声波,后来有了磁致伸缩、气哨等方法也可以产生超 声波。超声过程中,先是通过机械振动产生超声波,然后 将超声作用放大,得到有效振动的颗粒被送到超声波发生 器上,得到超声处理的颗粒自身会受超声影响发生类似的 振荡,通过此振动可以引起周围未受到超声机械作用的颗 粒振动 [2]。
·24· 食品安全导刊 2021年6月
行业研究
含量为 93.23 mg/100 g。在进一步的实验过程中发现,此 花苜蓿的总黄酮 : 分别以清除 ABTS 自由基和清除 DPPH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紫花苜蓿,作为一种常见的豆科植物,不仅在农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其营养价值更是为人们所认可。

它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是重要的营养来源之一。

为了深入探讨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形成机理,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紫花苜蓿的营养形成进行系统性的研究。

二、紫花苜蓿的生长环境与营养元素分布紫花苜蓿的生长环境对其营养元素的分布有着重要影响。

在适宜的土壤、气候条件下,紫花苜蓿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进而形成丰富的营养元素。

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紫花苜蓿的生长过程中,以不同的形式和比例分布在植物的不同部位。

三、钙元素的营养形成机理钙是紫花苜蓿中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

在紫花苜蓿的生长过程中,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钙离子,并通过植物的生理代谢过程,将钙离子转运到植物的不同部位。

此外,紫花苜蓿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将吸收的钙离子与植物体内的其他元素进行结合,形成有机钙化合物,进一步提高了钙的生物利用性。

四、铁元素的营养形成机理铁是紫花苜蓿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

紫花苜蓿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铁离子,并经过一系列的生理代谢过程,将铁离子转运到植物体内。

在植物体内,铁离子与蛋白质等有机物结合,形成有机铁化合物,从而提高了铁的生物利用性。

此外,紫花苜蓿还具有较高的还原能力,能够将土壤中的难溶性铁转化为可溶性铁,进一步提高了铁的吸收效率。

五、锌元素的营养形成机理锌是紫花苜蓿中另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

紫花苜蓿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锌离子,并经过一系列的生理代谢过程,将锌离子转运到植物体内。

在植物体内,锌离子与多种酶结合,参与植物的多种生理代谢过程。

此外,锌还参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重要过程,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和营养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六、研究展望通过对紫花苜蓿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我们了解到紫花苜蓿的营养形成与生长环境、生理代谢等多方面因素密切相关。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紫花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作物,其营养价值备受关注。

其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紫花苜蓿中的形成机理及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营养形成机理,为紫花苜蓿的种植和营养价值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二、紫花苜蓿的生长环境与基本特性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在多种土壤类型中生长。

其生长环境对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和积累具有重要影响。

紫花苜蓿的基本特性包括根系发达、固氮能力强等,这些特性使其成为一种优质的牧草作物。

三、钙在紫花苜蓿中的营养形成机理钙是紫花苜蓿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钙在紫花苜蓿中的营养形成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钙的吸收:紫花苜蓿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钙离子,这一过程受到土壤pH值、钙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2. 钙的转运:吸收的钙离子通过植物体内的转运蛋白进入植物细胞,并输送到各个部位。

3. 钙的积累与利用:在植物体内,钙与其它元素结合形成复合物,参与细胞壁的构成,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同时,钙还参与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

四、铁在紫花苜蓿中的营养形成机理铁是紫花苜蓿中的另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铁在紫花苜蓿中的营养形成机理如下:1. 铁的吸收:紫花苜蓿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二价铁离子。

由于土壤中铁离子往往以三价铁形式存在,因此需要植物体内还原为二价铁后方能被吸收。

2. 铁的转运与储存:吸收的铁离子通过植物体内的转运蛋白进入植物细胞,并输送到叶绿体等部位。

在叶绿体中,铁参与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并储存于特定的蛋白质复合物中。

3. 铁的利用:植物体内的铁参与多种酶的构成和活性调节,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五、锌在紫花苜蓿中的营养形成机理锌是紫花苜蓿中的另一种必需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蛋白质合成具有重要作用。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28 草 业 科 学22卷9期9/2005PRA TACUL TU RAL SCIENCE Vol122No19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卢成,曾昭海,张涛,戚志强,胡跃高(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草业工程研究中心,北京100094)摘要:分别介绍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中的几类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研究表明,紫花苜蓿的茎、叶中含有50余种营养素及未知生长因子,营养成分比其它植物丰富。

其植株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膳食纤维、皂甙、类黄酮和酚醛酸等具有药用价值的生物活性成分,这使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的工业化开发利用成为热点。

关键词:生物活性成分;紫花苜蓿;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S551+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0629(2005)0920028204①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 v a按照拉丁文字面翻译,意思为“所有食物之父”。

自古以来作为改善牛马体质的最佳牧草而引人注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苜蓿的茎、叶中含有包括矿物营养素在内的50多种营养物质及未知生长因子,其营养成分比其它植物丰富许多,被称为万能植物。

我国每年苜蓿栽培面积约为200万hm2,干草产量6000kg/hm2,总产量为800万t,资源丰富。

传统的苜蓿产品利用结构中,以家畜饲料为主,作为天然的保健食品应用较少。

随着近年来植物化学研究进展,尤其是层析技术、色谱技术、微量分析技术、旋光异构现象、立体化学、专一性和立体选择性合成等技术的发展,增强了人类对天然植物资源利用的能力。

大量的生物小分子,如天然药物、天然农药、香料、天然色素、功能食品等涉及到人类生活各个方面的产品被开发出来[1]。

苜蓿由于营养成分丰富,做为良好的天然植物资源受到重视。

1 紫花苜蓿生物活性成分及功能的研究现状紫花苜蓿富含优质膳食纤维、食用蛋白、多种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等、10种有益的矿物质以及皂苷、黄酮类、类胡萝卜素、酚醛酸等生物活性成分。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

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N a t P r o dR e s D e v 2009,21:346-353,238文章编号:1001-6880(2009)02-0346-09 收稿日期:2007-12-25 接受日期:2008-01-28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 A D 16B 08);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 y h y z x 07-022);农业部948计划项目(2006-G 38)*通讯作者T e l :86-10-62731199;E -m a i l :l g z h o u @c a u .e d u .c n紫花苜蓿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王蓟花1,周立刚1*,韩建国2,玉 柱21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100193;2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100193摘 要:紫花苜蓿(M 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L i n n .)为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一种牧草植物,含有黄酮、三萜、生物碱、香豆素、蛋白质和多糖等化学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免疫调节、降低胆固醇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部分活性成分已开发成产品。

本文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与开发利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紫花苜蓿;黄酮;三萜;香豆素;抗菌;抗氧化中图分类号:Q 946.8;R 285;S 541文献标识码:AB i o a c t i v i t y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A l f a l f aC h e m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W A N GJ i -h u a 1,Z H O UL i -g a n g 1*,H A NJ i a n -g u o 2,Y UZ h u21C o l l e g e o f A g r o n o m y a n d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i n a 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193,C h i n a ;2C o l l e g e o f A n i m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C h i n aA g r i c u l t u r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B e i j i n g 100193,C h i n aA b s t r a c t :A l f a l f a (M 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L i n n .)i s a f o r a g e c r o pw i d e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i nC h i n a .T h e m a j o r c h e m i c a l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a r e f l a v o n o i d s ,t r i t e r p e n o i d s a p o n i n s ,a l k a l o i d s ,c o u m a r i n s ,p r o t e i n s a n dp o l y s a c c h a r i d e s ,w h i c hs h o w e da v a r i e t y o f b i o -l o g i c a l a c t i v i t i e s s u c ha s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a n t i o x i d a n t ,i m m u n o -m o d u l a t o r y ,c h o l e s t e r o l -l o w e r i n g e f f e c t s .S o m e b i o a c t i v e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h a v e b e e nd e v e l o p e d a s c o m m e r c i a l p r o d u c t s .A d v a n c e s o n c h e m i s t r y ,b i o a c t i v i t y a s w e l l a s 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u -t i l i z a t i o no f a l f a l f a c o n s t i t u e n t s w e r e b r i e f l y r e v i e w e d .K e yw o r d s :M 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L .;f l a v o n o i d ;t r i t e r p e n o i d ;c o u m a r i n ;a n t i m i c r o b i a l ;a n t i o x i d a n t 紫花苜蓿(M e d i c a g o s a t i v a L i n n .)为豆科(L e g u -m i n o s a e )蝶形花亚科(F a b o i d e a e )苜蓿属植物[1],因其产草量高、富含蛋白质、适口性好、适应性强等特点而被称为“牧草之王”[2]。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紫花苜蓿(Trifolium pratense)是一种常见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

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对于畜牧业和土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健康饮食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紫花苜蓿的研究和应用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紫花苜蓿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遗传育种、生物学特性、生态学和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遗传育种紫花苜蓿作为重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其品种改良和遗传育种一直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年来,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对紫花苜蓿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成功培育出了抗逆性更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的新品种,为紫花苜蓿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对紫花苜蓿进行基因改良,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如提高了紫花苜蓿的抗病虫害能力和耐逆性等。

这些研究成果为紫花苜蓿的遗传育种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也为生产实践提供了新的品种资源和技术手段。

二、生物学特性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深入了解其生长发育规律、生理代谢特点和适应环境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生长发育规律方面,研究人员对紫花苜蓿的生长速率、生长期和生长节律等进行了系统观测和分析,揭示了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和影响因素。

在生理代谢特点方面,对紫花苜蓿的光合作用、呼吸代谢、营养物质转运等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其高效利用养分和能量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应用指导。

在适应环境能力方面,研究人员主要关注紫花苜蓿对于逆境条件(如干旱、盐碱、重金属污染等)的适应机制和生理生态特点,为其在不利环境中生存和生长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三、生态学紫花苜蓿作为重要的牧草和绿肥作物,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生态效应和生态功能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在生态系统中,紫花苜蓿可以通过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等方式,对土壤质量和生态环境产生积极影响。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紫花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牧草作物,其营养价值备受关注。

其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在紫花苜蓿中的形成与积累机制,对于提高其营养品质和科学种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形成机理,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二、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强大的根系和较高的生物量。

其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将阳光、水分和土壤中的养分转化为自身的营养物质。

这些营养物质包括大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微量元素等。

三、钙在紫花苜蓿中的形成机理钙是紫花苜蓿中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对于提高牧草的品质和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钙主要来源于土壤,通过根系的吸收和转运,进入植物体内。

在紫花苜蓿中,钙主要存在于细胞壁和细胞质中,参与细胞的结构组成和生理代谢。

钙的形成机理主要包括根系吸收、转运、分配和沉淀等过程。

四、铁在紫花苜蓿中的形成机理铁是紫花苜蓿中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生理过程。

铁主要存在于植物的叶绿体中,参与氧的传递和电子的传递等过程。

紫花苜蓿中的铁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木质部运输到植物体各部位。

在形成过程中,铁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铁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和代谢。

五、锌在紫花苜蓿中的形成机理锌是紫花苜蓿中的另一种重要微量元素,对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锌主要参与植物的酶促反应和基因表达等过程。

在紫花苜蓿中,锌的形成机理与铁类似,主要通过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然后通过木质部运输到植物体各部位。

锌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锌蛋白,参与植物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六、营养形成的调控机制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形成受多种因素调控。

首先,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比例对紫花苜蓿吸收这些元素具有重要影响。

其次,植物自身的生理代谢过程也会影响营养元素的形成和积累。

此外,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水分等也会对营养元素的形成产生影响。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紫花苜蓿作为一种重要的豆科植物,因其富含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

本文将重点研究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形成机理,以期为紫花苜蓿的种植、加工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及重要性紫花苜蓿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

钙是维持骨骼健康和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元素;铁则参与血液中氧的运输,对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至关重要;锌则参与人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等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研究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形成机理,对于提高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紫花苜蓿钙元素的形成机理紫花苜蓿中钙的含量主要受植物基因型、土壤环境等因素影响。

研究发现在紫花苜蓿的根系中,存在一种特殊的机制能够从土壤中吸收钙离子,并将其转运至植物体内。

在植物体内,钙离子主要与细胞壁中的果胶酸结合,形成果胶酸钙,从而在植物体内储存和利用。

此外,紫花苜蓿的叶片和茎部也存在特殊的钙离子转运蛋白,这些蛋白能够将钙离子从植物根部转运到植物的上部,确保紫花苜蓿的各部位均含有适量的钙元素。

四、紫花苜蓿铁元素的形成机理铁在紫花苜蓿的体内主要存在于叶绿体和其他细胞器中。

铁元素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根部,与一种称为“铁转运蛋白”的物质有关。

该物质能够将铁离子从土壤中转运到植物体内。

此外,在紫花苜蓿的光合作用过程中,还会通过光合电子传递链产生一定的还原力,这种还原力能够帮助植物还原吸收的铁离子,从而形成可被利用的二价铁离子。

最后,这些二价铁离子会被运输到植物细胞的各个部位,参与细胞代谢过程。

五、紫花苜蓿锌元素的形成机理锌在紫花苜蓿中的形成与吸收过程与铁类似。

根部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锌离子,并借助特殊的转运蛋白将其转运至植物体内。

在植物体内,锌离子主要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锌指蛋白等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被用于农业耕作中的绿色饲料。

由于其高营养价值和对环境良好的适应性,其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钙、铁、锌作为人体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对于维护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紫花苜蓿作为一种富含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植物,其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将针对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形成的机理进行深入研究。

二、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及重要性紫花苜蓿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其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钙是构成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铁参与血红蛋白的合成,对于预防贫血具有重要作用;锌则参与多种酶的合成,对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发育及伤口愈合等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研究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和农业应用价值。

三、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1. 钙的吸收与转运紫花苜蓿对钙的吸收主要发生在根部。

当根部吸收土壤中的钙离子后,通过一系列的转运过程,将钙离子输送到植物体内各个部位。

在紫花苜蓿中,钙主要与细胞壁多糖结合,形成果胶酸钙等复合物,从而在植物体内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紫花苜蓿还具有较高的钙固定能力,能够有效地将土壤中的钙固定在植物体内。

2. 铁的吸收与转运紫花苜蓿对铁的吸收主要依赖于根部铁还原酶的作用。

当根部吸收土壤中的铁离子后,通过还原酶的作用将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从而被植物体吸收利用。

在紫花苜蓿中,铁主要参与血红蛋白和酶的合成过程。

此外,紫花苜蓿还具有较高的铁转运能力,能够将吸收的铁转运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3. 锌的吸收与转运紫花苜蓿对锌的吸收与转运过程与钙、铁类似。

根部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锌离子后,将其转运到植物体内各个部位。

在紫花苜蓿中,锌参与多种酶的合成过程,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锌还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增强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牧草种类,具有优良的饲料价值和药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和畜牧业的发展,紫花苜蓿的种植和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介绍紫花苜蓿研究的进展。

一、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征紫花苜蓿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根系发达,茎秆呈匍匐状,高度可达1米左右。

叶片长椭圆形,全缘,叶面浅绿色,叶片表面有细毛。

花序为聚伞花序,花冠为紫色或白色,花期为5-9月。

果实为荚果,黑褐色,含有多粒小种子。

二、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紫花苜蓿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提取物和矿物质等。

其中,粗蛋白含量高达20%-25%,较其他牧草品种更高,是目前肉牛、奶牛、绵羊等畜禽的主要饲料之一。

另外,紫花苜蓿还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如维生素、矿物质和多酚等,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心脑血管等。

三、紫花苜蓿的种质资源和遗传改良紫花苜蓿的种质资源丰富,包括野生菜型、多茎型、高产型、清香型、中早熟型等多种类型。

在遗传改良方面,相关研究已开展多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选择育种和基因改良。

选择育种是指通过挑选优良种质,进行杂交和育种,使后代具有稳定的、较高的产量和品质。

基因改良则是指通过转基因技术,向紫花苜蓿中引入一些外源基因,以增强其抗逆性和生产性能。

四、紫花苜蓿的栽培和管理技术紫花苜蓿的栽培和管理技术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产质的影响非常重要。

其中,科学的施肥和灌水管理是关键。

一般来说,紫花苜蓿的栽培习惯为春季播种、秋季收获,生长周期长达5-6个月。

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疫病虫害,保持草地的整洁和卫生,及时采取排水、除草、追肥等措施,以提高紫花苜蓿的产量和草质品质。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紫花苜蓿,作为一种常见的豆科植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重要的生态价值。

其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是紫花苜蓿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对于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及其形成机理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旨在探讨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形成机理,为紫花苜蓿的种植和营养价值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紫花苜蓿的种植及营养特点紫花苜蓿属于豆科植物,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能够在贫瘠的土壤中生长。

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其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是紫花苜蓿中重要的营养成分,对于人类和动物的骨骼、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具有重要作用。

三、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的形成机理(一)钙的形成机理紫花苜蓿中的钙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钙离子。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根部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钙离子,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形成植物体内的钙元素。

紫花苜蓿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从而促进根部的吸收能力,进而提高植物体内钙的含量。

(二)铁的形成机理紫花苜蓿中的铁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铁离子。

与钙类似,根部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铁离子,再经过一系列的生理生化反应,最终形成植物体内的铁元素。

此外,紫花苜蓿在生长过程中,还可以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理过程产生一些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可以与铁离子结合形成有机铁化合物,从而提高植物体内铁的含量和利用率。

(三)锌的形成机理紫花苜蓿中的锌主要来自于土壤中的锌离子。

根部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锌离子后,会将其转运到植物体内各部位。

在植物体内,锌离子参与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如参与蛋白质的合成等。

此外,紫花苜蓿还可以通过固氮作用等生理过程提高土壤中锌的有效性,从而促进植物对锌的吸收和利用。

四、研究方法及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了解紫花苜蓿的种植技术、营养价值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的形成机理;然后通过实验研究分析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元素的含量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

紫花苜蓿研究进展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牧草植物,其具有良好的草质和高产量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畜牧业和土地改良领域。

近年来,紫花苜蓿的研究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本文将对紫花苜蓿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紫花苜蓿的形态特征及生理生态特点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研究发现,紫花苜蓿具有较高的耐旱能力和耐寒能力,能在恶劣环境下生长并保持一定的生产能力。

紫花苜蓿的生长习性和根系结构也受到关注。

研究发现,紫花苜蓿的根系发达,具有较强的渗透力和吸水能力,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土保持能力。

紫花苜蓿的遗传育种研究是促进其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通过遗传育种方法,研究人员选育出了一系列高产优质的紫花苜蓿新品种,如“紫满意号”、“紫橙花号”等。

这些新品种具有良好的抗逆性能和高产量特点,为紫花苜蓿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新的遗传资源。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也受到关注。

研究表明,紫花苜蓿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是一种优质的饲料和食品原料。

紫花苜蓿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够抗菌、抗氧化和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利用。

紫花苜蓿的栽培管理技术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调节施肥、灌溉和种植密度等因素,探索出了一系列紫花苜蓿的栽培管理技术。

这些技术能够提高紫花苜蓿的生长速度和产量,优化土壤环境,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提高紫花苜蓿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紫花苜蓿的研究进展包括形态特征及生理生态特点、遗传育种、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以及栽培管理技术等多个方面。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进展,紫花苜蓿的品种改良和生产技术将进一步提高,为养殖业和土地改良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2024年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范文

《紫花苜蓿钙铁锌营养形成的机理研究》篇一一、引言紫花苜蓿,作为一种常见的豆科植物,不仅具有良好的固氮功能,同时也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

本文重点探究了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形成的机理。

分析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和积累过程,旨在为紫花苜蓿的合理利用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二、紫花苜蓿的生物学特性紫花苜蓿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强大的固氮能力。

它生长迅速,能够有效地改良土壤环境,对气候、土壤条件等有较强的适应性。

这些特性使紫花苜蓿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作饲料、牧草以及经济作物等。

三、钙元素的营养形成机理钙元素在紫花苜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主要来自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土壤中的矿物质。

在紫花苜蓿的根部,通过根部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将土壤中的钙离子吸收到细胞内。

随后,钙离子通过植物体内的转运蛋白,被输送到叶片等部位。

在叶片中,通过光合作用等生物化学反应,将钙元素转化为有机钙,进而形成植物体中的钙元素。

四、铁元素的营养形成机理铁元素是紫花苜蓿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

在紫花苜蓿的根部,通过根部细胞膜上的铁离子转运蛋白,将土壤中的铁离子吸收到细胞内。

随后,铁离子被输送到叶片等部位,与有机物结合形成有机铁。

在植物体内,铁元素参与了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

五、锌元素的营养形成机理锌元素在紫花苜蓿的生长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与钙、铁元素类似,锌元素主要通过根部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被吸收到植物体内。

在叶片等部位,锌元素与有机物结合形成有机锌。

此外,锌元素还参与了植物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和活性调节。

六、结论通过对紫花苜蓿中钙、铁、锌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转运和积累过程的研究,我们发现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形成机理具有一定的共性。

首先,它们都通过根部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被吸收到植物体内;其次,它们在植物体内被输送到各个部位,与有机物结合形成相应的有机元素;最后,这些元素参与了植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对紫花苜蓿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分析

紫花苜蓿的营养成分分析

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1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学生姓名张勇学号 2091209031所属学院动物科学学院专业草业科学班级草业科学13班指导教师陈立强日期 2013年5月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目录1. 前言 2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2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概况 22.2 试验材料 22.3 试验药品及仪器 32.3.1 试验药品 32.3.2 试验仪器 32.4 方法 32.4.1 水分的测定 32.4.2 粗蛋白的测定 32.4.3 粗脂肪的测定 42.4.4 粗灰分的测定 42.4.5 粗纤维的测定 43.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13个苜蓿品种的各项营养成分测试结果 44.2 综合分析 55. 讨论 66. 结论 7致谢 7参考文献 713个紫花苜蓿品种的营养成分分析张勇(塔里木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草业科学13班新疆阿拉尔 843300)摘要:本研究对13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的主要营养成分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13个苜蓿品种中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安格,最低的是牧歌;粗脂肪含量最高IS-1045,最低的是甘农4号;粗灰分含量最高的是牧歌,最低的是中兰1号。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主要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表明,13个苜蓿品种营养价值总体表现最好的是皇后,其次为安格,然后是IS-1045,金皇后,新疆大叶。

本研究结果可对今后苜蓿的引种与选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紫花苜蓿;营养成分;综合评价;阿拉尔The quality analysis of 13 Alfalfa cultivarsZhang Yong(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arim University, AlarXinjiang 843300)Abstract:The nutritional ingredients,incruding water (H2O),crude protein (CP),crude fat (EE),and fiber (CF),neutral detergent fiber (NDF),acid detergent fiber (ADF),crude ash (CASH) of six alfalfa(Medicago sativa)varieties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ong the thirteen varieties,IS-1045 appeared the highest contents in EE .Engelhard appeared the highest contents in CP. Amerigraze appeared the highest contents in CASH and lowest CP.Zhonglan No.1 appeared the lowest CASH.Gannong No.4 appeared the lowest EE.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or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main nutrients indicates that 13 of the overall nutritional value of alfalfa varieties best Alfalfa queen, followed by the Engelhard, then IS-1045, Golden Empress,Xinjiangdaye.The evaluation results have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future introduction and breeding of alfalfa varieties. Key words:Alfalfa ( Medicago sativa L.) ; Nutrient constituen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laer1. 前言1.1 国内外研究进展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 是苜蓿属中最重要、种植面积最广的牧草资源,一般认为紫花苜蓿起源于Vavilov的“近东中心”-即小亚细亚、外高加索、伊朗和土库曼等地[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蒋仕 章 , 清华 , 成. 气 管 道 内腐 蚀 速 度 王 樊 输
B P神经 网络预测模 型E] 油气储运 ,0 2 J. 20.
2 ( )2 ~ 2 . 1 7 :2 4
[] 赵景茂 , 禹, 3 左 张金坦 . 用灰色关联分析 法研
收 稿 日期 :O O 1 一1 21 一 O 8 作 者 简 介 : 海 燕 (9 5 ) 女 , 士 研 究 生 , 要从 事 天 然产 物 提 取 分 离研 究 。 武 17- , 硕 主
2 0 2 ( ) 5 O 5 3 0 4, 6 4 : 1 ~ 1 .
E ] 张 国安 , 2 陈长风 , 民旭 , . 气 田 中C 腐 路 等 油 O。 蚀 的预测 模 型 [] J .中 国 腐 蚀 与 防 护 学 报 ,
2 0 , 5 2 : 1 ~ 1 3 0 52 ( )l9 2.
计 算 机 技 术 、 色 理 论 和 神 经 网 络 等 技 术 应 用 到 灰 C 腐蚀 模 型研 究 中, 立 C 。 蚀速 率 预测 的神 O。 建 O 腐
紫 花 苜蓿 的根 、 、 中均 含 有 一定 量 的皂 甙 , 茎 叶 其 化学 结构 较 复 杂 , 主要 是 由 甾类 化 合 物 的寡 糖 苷 以及三萜类化合物的寡糖苷所构成 。其苷元类型主 t !I 要为 苜 蓿酸 型 、 春藤 皂 苷 元 型 、 萼皂 苷 元 型 、 常 贝 大 豆皂苷 元 型 、a hnai zn i c d型等 , 其配 糖 体主要 有葡 萄 糖 、 萄糖 醛酸 、 葡 阿拉 伯糖 、 鼠李 糖 、 木糖 、 芹菜 糖 、 半 乳糖等 。
报 ,0 1 2 ( )3 —4 . 2 0 ,8 3 :9 2
经网络模型 , 并得到较好的预测效果 , 在一定程度上 弥 补 C 腐 蚀 速 率常 规 预测 模型 的缺 点 , 徐 深 气 O。 对
田C 腐 蚀研 究具 有一 定 的指导 意义 。 O。 [ 考文 献] 参
冯其红, 韩松 , 文勇. 赵 应用 人工神经网络方
文章 编号 :O 6 78 (oO 2一 o 1一 O 1 O— 9 12 1)4 08 2
2 紫花苜 蓿 的成份
2 1 皂苷 , . 。]
近年 来 , 来越 多 的研 究表 明 , 越 苜蓿 的茎 、 种子 等 叶、 中含 有包 括矿 物营养 素 在 内的多种 营养 物质及 未 知 生长 因子 , 其营 养成 分 比其它 植物 丰富 许多 , 称为 被 万能植 物 。本 文对紫 花 苜蓿所 提取 及检测 的化 学成 分 的研 究进 展进 行 简 要 综述 , 旨在 了解 紫花 苜 蓿 活 性 成分 , 以高效 的利 用苜 蓿资 源 , 开发 新产 品 。 研 究表 明 , 花 苜蓿 的全草 、 、 、 紫 根 茎 叶和籽 中均 含 有 许多 有 用 的化 学 成 分 , 包括 皂 苷 、 黄酮 类 、 物 生 碱 、 豆 素 、 肪 酸 、 发 油 、 质元 素 以及多 糖 、 香 脂 挥 矿 甾 醇等。
E i 刚振 宝 , l 刘伟 , 秀芬 , .大庆 油 田深 层 气井 卫 等
腐蚀 规律及 防腐对策E] 大庆石油地质’ J. 与开
发 , 0 7 2 ( ) 9 —9 . 2 0 ,6 3 : 5 9
欧阳, 韩逢庆. 基于B P神经网络的材料腐蚀预
测模 型 [] 西南农 业 大学 学报 ( J. 自然科 学版 ) ,

2 2 黄酮[ 5 . ] l
苜 蓿 中 富含 黄 酮 成分 , 中最 具代 表 性 和 特色 其 的 就 是 苜蓿 素 ( , , 一三 羟 基 3 5 574 , 一二 甲氧 基 黄 酮 ) 已报道 的苜 蓿黄 酮类 化合 物主 要有 黄酮 类 、 。 异 黄 烷类 、 dcri 化合 物 。黄酮 苷元 主要 有 4, mei pn类 a 57 , 一三羟 基 黄酮 ( 芹菜 配 基 ) 4 , , 一 四羟 或 、3 , 5 7 基 黄 酮 、 , , 一三 羟 基 一 3 , 4 57 5一二 甲氧 基 黄 酮 ( 麦黄 酮 )4, ,一三 羟 基一 3一 甲氧基 黄酮 。 或 、 57 究 气井腐 蚀 的影 响 因素 E ] 北 京化 工 大 学 学 J.
法预 测 油井堵 水 效 果 [ ] 大庆 石 油地 质 与开 J.
发 , 0 1 2 ( ) 4 —4 . 2 0 , 0 4 :2 3 胡小 芳 , 韩廷 亮 , 国胜 . 人 工神经 网络 预测 盖 用
天 然 气管道 内腐 蚀 速度 E ] 油 气储 运 , 0 4 J. 20 ,
2 ()5 "5. 3 9 : 6 - 8 -
1 8
内 蒙古石 油 ̄ r L_ -
21 年第 2 期 00 4
紫 花 苜 蓿化 学 成 分 的研 究 进 展
武 海 燕
( 内蒙 古 化 工 职 业 学 院 ,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001) 1o o
摘 要: 本文 对 紫花 苜蓿 的 国内外 化 学成分研 究进 展进 行 了综述 , 为今 后该属 植物 的研 究 与应 用 可 提供 参 考 。 关键 词 分类号 : 4 3 文献 标识 码 : Q9 -34 A 1 紫花 苜蓿 的简 介 紫 花 苜 蓿 ( dc g .aia L. Me i o st . )又 名 紫 苜 蓿 、 a v 牧 蓿 、 光草 , 风 多年 生 宿根草 本 , 味苦 、 涩 , 平 , 微 性 有 清 热利尿 、 血通 淋 的功效 [。 花苜蓿 主要 分布 在 凉 1紫 ] 东北、 华北 、 北 地 区 , 有 广 泛 的生 态 适应 性 和 稳 西 具 定 的生产 力 , 同时在 抗旱 、 抗风 沙 、 良土壤 、 改 防止 水 土流 失 、 护 生态 环境 等方 面也 起到 积极 的作 用[ 。 保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