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全(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K12教育文档)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水》班级:姓名: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

2、(通风)和(加热)可以让水蒸发得更快。

3、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大)。

4、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 ),水在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水的最高温度不超过(100℃),水在沸腾时,水面上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以后,体积会(大大增加)。

5、蒸发实验中,酒精灯的作用是( 加热),温度计的作用是(测量温度),石棉网的作用是(均匀受热),三脚架的作用是(支撑)。

6、酒精灯的火焰有( 3 )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所以加热时要用( 外焰)进行加热。

7、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拔出灯帽再(盖上),(不能)用嘴吹灭。

8、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要持平。

在液柱不在(上升)或( 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9、外界温度低于( 0℃)时,水会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水结冰后体积会( 增大)水结冰时要向周围(吸收热量)温度会( 降低)。

10、食盐在水结冰实验中的作用是为了(制造更低的温度 )11、不同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 不同),周围温度越( 高),冰融化得越快。

12、物质能溶解在水中的特点是:①、能变成极小的微粒。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可直接打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可直接打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可直接打印)2021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一、认识温度计和酒精灯。

1、正确使用温度计。

(1)在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待温度计的液柱静置后读出的温度会更准确。

(2)读温度计的方法: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保持平视。

2、认识酒精灯。

(1)酒精灯的基本构造。

火焰灯帽灯芯玻璃瓶酒精瓶塞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叫外焰,中间一层叫内焰,最里面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②熄火时要用灯帽盖灭;③不能用嘴吹灭火焰。

二、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蒸发。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

(2)影呵蒸发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等。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会进行,只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反之越慢。

(3)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当温度变低吋可以变成液态水,所以水蒸气是水的一种状态。

(1)沸騰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在1个示准大气圧下,水是在100℃沸騰的。

沸騰后,水的温度不変,同吋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漸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破裂,釋放出水蒸气。

3、水的凝固与融化 (1)当坏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吋,水开始結冰,从液体状戊変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結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結冰后的变化: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低于水的温度。

水結冰后有固定形状,体积变大,可浮在水面上。

(4)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

(5)当坏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6)冰在融化辻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変成液态,体积变小了。

4、水的三态变化。

【最新】教科版新教材3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最新】教科版新教材3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三上科学知识点第一单元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液态无色气态看得见无味看不见摸得着透明摸不着有固定体积会流动没有固定体积较重无固定形状较轻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100 摄氏度,杯底气泡从下至上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

5、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使碎冰温度更低。

6、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冰会浮在水面上,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冰融化后,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凝固(放出热量)水冰融化(吸收热量)无色无味液态透明固态较柔软较硬看得见会流动有固定形状摸得着无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浮在水面上9、冰、水、水蒸三者是同一种物质,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11、通过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涂色等;14、物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这类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等;第二单元空气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较轻、并能占有一定的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容易泄漏、能够流动、可以压缩。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可直接打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可直接打印)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可直接打印)2021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全册全套知识点清单第一单元知识梳理单元知识要点一、认识温度计和酒精灯。

1、正确使用温度计。

(1)在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时,待温度计的液柱静置后读出的温度会更准确。

(2)读温度计的方法:视线与温度计的液柱液面保持平视。

2、认识酒精灯。

(1)酒精灯的基本构造。

火焰灯帽灯芯玻璃瓶酒精瓶塞 (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最外面一层叫外焰,中间一层叫内焰,最里面一层叫焰心。

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的温度最低。

(3)使用酒精灯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②熄火时要用灯帽盖灭;③不能用嘴吹灭火焰。

二、水的三态变化。

1、水的蒸发。

(1)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蒸发时液体温度会下降。

(2)影呵蒸发的因素:液体的表面积,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速等。

蒸发在任何温度都会进行,只是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反之越慢。

(3)水蒸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当温度变低吋可以变成液态水,所以水蒸气是水的一种状态。

(1)沸騰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吋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

(2)在1个示准大气圧下,水是在100℃沸騰的。

沸騰后,水的温度不変,同吋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漸变大,一直上升到液面破裂,釋放出水蒸气。

3、水的凝固与融化 (1)当坏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吋,水开始結冰,从液体状戊変成了固体状态 (2)水在結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結冰后的变化:冰的温度为0℃或以下,低于水的温度。

水結冰后有固定形状,体积变大,可浮在水面上。

(4)冰和水是同种物质,冰是固态的水。

(5)当坏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6)冰在融化辻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

(7)冰融化成水后,由固态変成液态,体积变小了。

4、水的三态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整理1.《植物》单元·我们观察一棵树一般用到了看、闻、摸、听、量等方法。

看树叶、果实颜色、形状、大小;闻叶的气味;听声音;摸粗糙、软硬;量树干粗细、长短;拓印树皮;用简图来画一棵树的整体形状等。

观察一棵树的顺序和方法。

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方法·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

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个部分。

·我们可以用拓印的方法获取树皮的纹路。

·小草与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它们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大树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高大,茎粗、很硬,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多年生寿命长,是木本植物。

·小草的特点: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植株矮小,茎细、较软,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寿命短,是草本植物。

·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都生长在土壤里,需要阳光、水分,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

·大树和小草的不同点:大树高大、木质茎、寿命长;小草矮小、草质茎、寿命短。

·像樟树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水葫芦叶柄里有气囊,它是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2·水葫芦的特点:生长在水中,叶柄膨大有气囊,能浮在水面上;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生长在水中,有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有根、茎、叶;会繁殖后代,会死亡;生长条件需要水、阳光、空气等。

·水葫芦和金鱼藻的不同点:水葫芦浮在水面,叶柄膨大有气囊,叶片较大,会开花;金鱼藻长在水底,叶片细小,没看到开花。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整理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植物1、我看到了什么1、(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2、(放大镜)是用来进行科学观察的一种工具。

2、校园的树木1、大树生长都需要的条件有(阳光)、(水)、(空气)。

2、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3、一棵大树可以分成三部分(树冠)、(树干)和(树根),树冠的形状可以分为:(三角形)、(圆形)、(半圆形)和(扇形)等几种。

4.用(图画),(拓印作记录),(搜集一些实物标本),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时可以使用的方法。

6、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答:树的相同之处:(1)他们都长在泥土里;(2)生长都需要阳光、水、空气;(3)都有树干、树冠、树叶;树的不同之处:(1)树冠有大小;(2)树干有粗细;(3)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4)结的果实不一样;(5)叶片不一样。

7、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怎样的有哪些部分组成的答:从远处看树木,看到的树的整体形态,一般树的形状有树冠,树干,树根组成,从近处观察树的各个部分,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8、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答: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在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9、我观察的大树:我观察的大树它有五层楼那么高,树干很粗,用双臂刚好抱住。

树皮是银灰色的,摸上去有些粗糙,树枝上还有几只小鸟在鸣叫。

树叶的形状像个爱心,闻起来没有任何味道。

这是一棵杨树,已经在学校里生长了十几年了。

3、大树和小草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2、我知道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3、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它是一年生杂草,全国各地都有分布。

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

4、你知道哪些小草的名字答:狗尾草、蒲公英、车前草、含羞草,指甲草等。

三年级科学上册结构图

三年级科学上册结构图

三年级科学上册结构图
知识要点技能要点
第一单元1了解草本和木本植物
2了解陆生和水生植物
3归纳植物特点
观察技能归纳总结技能
第二单元1了解各类动物的进食和排泄
2归纳总结动物的共同点
观察技能归纳总结技能团队小组合作
第三单元1了解常规材料
2学会给材料分类
3认识材料的硬度、韧性、密度三
个重要特性
观察技能归纳总结技能总结辨别技能
第四单元1了解水,可以区分辨别其他液体
2了解空气,知道空气具有体积和
质量
观察技能归纳总结技能总结辨别技能。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教科版带图片

三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教科版带图片

与树类似(可参考)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7、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

?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

?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8、木本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9、草本植物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小麦、向日葵。

??10、陆生植物有:柳树、杨树、松树、榆树、桃树、苹果树、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玉米等。

??11、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等。

?12、为什么水葫芦能浮在水面上?因为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部分的海绵体充满空气。

?13、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14、叶也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

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

??15、植物的叶同样都有生长、衰老和死亡的完整过程。

??16、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17、用量叶片的长度和宽度的方法来比较叶片的大小。

?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叶片上有叶脉。

树叶是有生命的,要经历叶芽、嫩叶、老叶、枯叶的过程。

新鲜的叶是有生命的; 落叶是死的。

?18、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土壤。

??19、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0、所有植物生长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

??21、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是: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

??22、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23、植物的相同特点:? 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阳光、水分、空气、营养,都能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

?24、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25、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021三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总结教科版(精华版)最全面

2021三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总结教科版(精华版)最全面

第一单元 水1、水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水蒸气,水蒸气是一种 无色无味 的气体,存在于空气中。

蒸发(吸收热量)水水蒸气凝结(放出热量) 气态 看不见 摸不着 没有固定体积 较轻无色 无味 透明 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 液态看得见 摸得着 有固定体积较重 2、水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逐渐有气泡产生,水量减少;沸 腾 时 :温度保持不变 ,标准大气压下,沸腾时的温度为 100℃,杯底产生气泡从下至上 不断变大,到达水面破裂,水面上冒白气,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量减少。

3、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其中 外焰温度最高。

4、当环境温度低于 0℃,水的温度下降到 0℃ 时, 开始 结冰,从 液体 状态变成了 固体 状态。

5、水在 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 放出热量; 在碎冰中加盐,是为了 使碎冰温度更低 。

6、当环境温度高于 0℃时,冰的温度上升到 0℃,时冰开始融化, 冰会浮在水面上 ,冰在融化过 程中,要从周围 吸收热量 ,热量 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7、水结冰, 体积变大; 冰融化成水, 体积变小。

8、水和冰的异同点:凝固(放出热量)水冰 融化(吸收热量)固态 较硬 有固定形状 浮在水面上无色无味 透明 看得见 摸得着 有固定体积 液态较柔软会流动 无固定形状9、冰、水、水蒸气三者都是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

10、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同样体积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比小苏打的量多。

一般情况,50ml 水能溶解食盐18g,小苏打5g。

11、搅拌、提高水的温度、物质颗粒越小,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1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通过加热蒸发,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13、过滤法可以将沙子从水中分离出来,蒸发法可以将食盐从水中析出。

14、磁铁可以用来分离木屑和铁屑。

15、物质只是在大小、形状、状态、颜色等方面发生了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用橡皮泥做手工,水结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1.第一单元水
1.水到哪里去了
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
2.水蒸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水沸腾了
1.沸腾是水受到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沸腾过程中水
的温度不在发生变化。

2.测量水温的方法
0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0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
0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04、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
0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3使用酒精灯加热
时的注意事项
0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
02、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点燃其他酒精灯
03、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
04、加热后的烧杯、三脚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然是很烫的,
不要用手去触摸
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增加
3.水结冰了
01、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体状
态变成固体状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