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处理数学课堂中“数学味”与“生活味”[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理处理数学课堂中的“数学味”与“生活味”
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小学的数学课上得越来越精彩纷呈,很多教学方式都被搬到了数学课堂上。
但是小学段有些数学课堂的生活味越来越浓,数学味反倒显得有点淡。
其实,数学的生活味和数学味的比例应该恰当,生活味浓了,会减少数学的严谨性;生活的味道淡了,会显得数学课非常严肃,所以,二者的关系应该处理得恰到好处。
如何把“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为一体,我发现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尤为重要。
新课标对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强调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并运用数学课本上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我们更要注意让学生掌握好数学生活化的程度,让学生的生活中有数学,数学课中充满知识。
两者相得益彰,缺一不可。
我觉得,在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生活化”,实现“数学化”,把“生活化”与“数学化”融合在一起,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进行努力。
一、借助“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数感
生活经验可以加深学生对课堂上知识的认识,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是实用的。
比如,在学习“6-10各数的认识”这一课中,当学生认识了6-10这些数字后,我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积极寻找可以让学生巩固这些知识的方法。
因此,我让学生找一找这些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这些数的认识与理解。
比如,让学生数一数
家里有几口人、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
学生很快就对这些数字有了一个清晰明了的认识,学习效果很好。
相反,如果只是局限在课堂上的话,那么学生就只会把这些数字当成生硬的数字,效果就不会那么理想。
但是当学生认识到课堂下有许多事物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就会对这些数字有一个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从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延申到课下。
那样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和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结合在了一起。
二、在数学味中感受生活味
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
一项重要任务。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数学学习中得到的方法、技能、知识应用于实践,在课外可以增加学生社会调查等实践作业,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遇到数学问题,会用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来解决,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比如,当学生学习完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之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是圆柱形的,有什么东西是圆锥形的,圆柱的体积为什么是圆锥的体积的三倍。
比如,打谷场里的圆锥形粮食堆。
用自己同底等高学过的圆锥体积的计算方式来计算粮食的体积。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让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运用。
三、在生活味中提炼数学味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又不完全等同于生活,它是对生活中的知识的提炼。
当我们把生活化的内容以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时,要
迅速地抽取有用的数学信息,把生情境转化为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进而解决数学问题。
如在教学“克与千克”时,借助生活,通过称一称、掂一掂、找一找、比一比,提炼出数学知识,建立一克与一千克的概念。
四、面向生活,采集数学问题
应用题是检验学生能否把课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部分,通过这个部分,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但是,我们现在的课堂上有些题目却不符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
比如,常见的排水问题,一个水池开进水管10小时可以把水灌满,开排水管12小时可以把水排完,如果两个水管一起开,多长时间能把水管灌满?其实,这个题目根本不符合节水的理念和环保的特征,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题目。
学生接触到的大千世界非常广阔,除了课堂上,还有校园里、超市中、菜市场等等很多地方。
这些地方都遍布数学知识,教师可以在这些地方把一些数学问题信手拈来,让学生既复习了课本知识,又解决了生活难题,真正地把数学和生活结合在了一起。
当然,把数学课堂和生活良好地相结合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巧妙的结合力和高度的总结力,这样才会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觉得真实可信。
通过生活数学采集,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知识的价值,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使探索精神、科学精神、理性精神得到培养,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是学生都喜闻乐见的,让生活中的元素注入数学课有利于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参与性,这是毋庸
置疑的。
可是,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能舍本逐末,忘记了把课堂生活化的初衷。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是又高于生活,数学也同样如此。
我们强调的是数学传授方式的生活化,绝不是格调上的下降。
数学的平民化不代表它缺乏知识气息。
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注入是为了让学生借助生活的平台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把“数学化”和“生活化”结合在一起,学生在生活中会不知不觉地运用数学课上的思维去认识和处理生活中的问题,眼光独特,思维缜密,逻辑清晰。
“生活化”是方式,“数学化”是目的,通俗易懂的生活化便于让我们达到思维缜密的数学化。
只有把生活化和数学化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让数学充满生活气息,才能让生活充满数学理念。
在统一“生活味”与“数学味”的同时,教师要学会思考,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
数学生活化的关键在于构建数学问题与学生生活经验背景的联系,而不是简单地介入。
不要因为关注“生活味”而忽略了“数学化“过程,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要追求“生活化”,都能追求“生活化”。
总而言之,“生活化”和“数学化”是相辅相成的,课堂既要充满数学的味道,又不能脱离生活,这样就可以本着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让数学课不但充满本身的味道,而且还会服务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感觉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责编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