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14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2014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虽文面上较往年有大变化,但考纲的主体内容,包括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则沿袭以往,呈现尊重规律、稳中求变的特色。
“典型题示例”也做了调整,除保留部分历年江苏高考精题外,增加了部分外省高考精题,如实用文中有说明性小品文、两种类型的材料作文题,这些应该有很强的暗示性。
局部看,现代文阅读把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两大块考点合并,分列“理解”(重要词语、概念,重要句子含义)、“分析综合”(结构、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品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概括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探究”4个层次11条,成了一个符合规律的阅读能力系统,有效解决了命题实践过程中文体与能力考查点不匹配的问题;论述类文本体类上增添说理散文。
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去掉“筛选文中信息”增加“辨析文句意义”,结合“典型题示例”《古弼传》的例子,有考文字表达理解的迹象;名句名篇默写初中名篇去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增加《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山坡羊·潼关怀古》达27篇,高中部分不变。
语言文字运用去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增加“提炼语意”,更适应信息时代对学生提取与理解繁杂信息能力的要求。
作文最大变化是“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终于给了抒情散文合法的地位。
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飞鸟集》《子夜》,达11部。
这些表面的变化背后,是对学科能力体系的更清晰认识,是对生活所需能力的反映,是对学生素养养成构成的尊重与更高要求,是对考试实践经验的总结。
2014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试题及答案
1、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4、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5、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2014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版本图文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2、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6处)(3分)王慎中为文,初亦高谈秦汉谓东京以下无可取已而悟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唐顺之初不服其说,久乃变而从之。
(选自《四库全书总目》)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只有当促进艺术电影繁荣成为社会共识,从源头的创作方到末端的受众方的各环节都得到强有力的支持,艺术电影才能真正实现飞跃。
2014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B.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2、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3分)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①写出浓浓春意,②把视觉与听觉结合在一起写出了场面感。
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般人可能都经历过,③,④,像李清照这样的高手⑤能传神地将这精微的心理描写出来。
答:①②③④⑤3、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6、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棱角/菱形窒息/对峙稽首/稽查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C.塑料/朔风叫嚣/发酵本末倒置/倒行逆施D.延伸/筵席瓦砾/罹难挑三拣四/挑拨离间7、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A.东风便试新刀尺,万叶千花一手裁。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评分答案及评分建议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语文I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C(3分)2.A(3分)3.B(3分)4.D(3分)5.C(3分)二、文言文阅读(8分)6.B(3分)7.B(3分)8.(1)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
〔4分)评分细则:全句分为两个部分,每部分2分。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语意1分;“薄”,释意1分。
“仆脆怯,尤不足当也”,语意1分;“脆怯”,释意1分。
例一:你是有名望的人,才会看轻世人的嘲笑讽骂,我懦弱胆怯(1分),还不足够抵挡。
(1分)例二:如果你是有名气的人,正被薄凉(1分)的世间嘲笑谩骂,而我脆弱胆怯,实在不能当老师(1分)。
例三:像你这样有名望的人,正在被浅薄(1分)的世道中人嘲笑怒骂,我脆弱胆怯(1分),尤其不足够当老师啊。
(1分)8、(2)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
(4分)评分细则:全句文意1分;“亟”、谋、“知道”各1分。
“亟”,“尽快”。
释为“尽快、屡次、多次”,亦可。
“知道者”释为“知道道理的人”;“明白为师之道的人”等都给分。
例一:焦急地寻求懂得为师之道的人(1分),并且考证于古人,这样的老师并不缺少。
例二:就是向明白道义的人(1分)询问,并且考究各类古人书籍,也不缺乏老师来指导啊!(1分)例三:急切的向精通学问的人(1分)询问,并考证于古人,老师就不少啊!(1分)9、担心世人笑骂,不愿承担老师之名;自认实际才能和勇气都不足,不能做老师。
(4分)评分细则:(外)担心世人笑骂,不愿承担老师之名;(2分)(内)自认才能、勇气不足,不足以做老师。
(2分)例一:①逃避名利,不愿被世人诽谤:②认为自己学识不足以为师;〈2分)不敢当其礼;不是章句师,愿为人言道.讲古穷文辞,例二:作者认为自己学问不够,(2分)比不上孔子,不能学他当老师,自己的才华比不上韩愈,担心被天下人所耻笑,(2分)严生的文章很好,很有才华。
2014江苏高考语文
2014江苏高考语文一、题目回顾2014江苏高考语文科目的卷面总分为150分,包括选择题、阅读题和作文题。
其中,选择题和阅读题占80分,作文题占70分。
选择题部分包括35道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70分。
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阅读题部分包括阅读理解、填空和判断题,共计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字数要求在800字左右,总分为70分。
这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选择题分析2014江苏高考语文的选择题包括文学常识题、语言文字题和阅读理解题。
这些题目不仅要求考生对文学常识有一定的了解,还需要考生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选择题中的一个题目是:下面哪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A. 他喜欢吃冰淇淋,甜得像糖果一样。
B. 他跑得像飞一样快。
C. 他的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
D. 他喝酒喝得像鱼一样多。
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对比喻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正确的答案是A选项,因为这句话使用了“像糖果一样”来形容冰淇淋的甜度。
三、阅读题分析阅读题分为阅读理解、填空和判断题。
这部分题目要求考生对文章进行仔细阅读,并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和解答。
例如,一个阅读题的题目是:根据文段内容,回答问题:作者写这段文章的目的是什么?这道题目考察了考生对文章目的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考生需要在阅读文章后,分析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四、作文题分析2014江苏高考语文的作文题要求考生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写作。
这部分题目主要测试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作文题的命题形式多样,可能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等。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要求,选择合适的写作方式,并进行有条理的写作。
五、总结总体而言,2014江苏高考语文科目的考试内容涵盖了文学常识、语言文字和阅读理解三个方面。
通过选择题、阅读题和作文题的组合,考察了考生的语文能力和综合素养。
2014江苏高考语文
2014江苏高考语文本文档是根据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题整理而成的综合性文档,旨在回顾和总结该年高考语文考试的内容和要点。
一、考试概况2014江苏高考语文考试涵盖了七个模块的内容,分别为阅读理解、应用文写作、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纪实文学、小说与戏剧、修辞手法与鉴赏、古文阅读。
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下面将对每个模块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
二、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之一,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部分涵盖了五篇文章,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和填空题。
文章内容涉及社会、科技、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要求考生根据文章理解与分析,回答相应的问题。
考生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解答问题。
三、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是考察考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语文知识的一个重要模块。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应用文写作部分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和要求,完成一篇应用文写作。
材料包括图表、表格、图画、文章等,要求考生写出一篇意思连贯、结构完整、准确得体的应用文。
四、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是语文考试中重要的文学知识点。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部分包括了古代文学名篇的阅读与分析、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等内容。
考生需要具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能够分析作品的内容、结构、风格等方面的特点。
五、纪实文学纪实文学是一种以真实事件或人物为素材创作的文学形式,对考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有一定的要求。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纪实文学模块包括了纪实文学作品的阅读与分析、纪实文学写作等内容。
考生需要通过阅读纪实文学作品,了解不同写作风格和表达方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六、小说与戏剧小说与戏剧是语文考试中常考的文学题材。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的小说与戏剧部分涵盖了小说作品的阅读与分析、戏剧作品的阅读与分析等内容。
考生需要对小说和戏剧的艺术特点、情节结构、人物塑造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理解。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
• 16.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 (6分) • 【解析】按照第三段论述脉络,先从对 ‚个‛的解释起——‚个,也可解释为 竹……‛先释为‚竹‛;再到‚我山人是 天地之中的一个点‛,释为‚点‛;最后 到‚充满圆足的生命‛,释为‚圆足的生 命‛,是为从具体到抽象。其实从该段的 最后两句话‚八大山人笔下的一朵小花, 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 点,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缘 此而出‛亦可得到答案。
• ‚不离亭子‛,表达了一个小‚点‛
的生命自信;‚不在亭子‛,表现了 生命在无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与乾
坤的关系,写出了‚小‛的个体面对
无限‚大‛的宇宙可采取的态度,反
映了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突围的可
能路径。
• 【审题立意】 • 本则材料由两则小材料构成。第一则
小材料是言与其它任何事物相比,
‚青春才是不朽‛的观点;第二则小 材料是否定青年人‚青春不会老‛的 观点,说‚青春不老‛是天真的,是 自欺欺人的,一句话,‚青春是短暂
• 首先,提出人的境界分三个层次;
• 其次,阐述了中国画中的小亭或小舟 所体现的‚台上玩月‛这一境界的心 灵特点;
• 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 玩月‛的境界。
• 18.请结合对文末“不离亭子,不在 亭子”的理解,阐释“乾坤草亭”的 内涵。(6分) • 【解析】句子的内涵,文中定有其踪 影。‚不离亭子‛的踪影在第二段中 是‚外在的物‛,在第三段中是‚个‛ 是‚点‛;||‚不在亭子‛的踪影在 第二段中是‚内在的心‛,在第三段 中是‚圆足的生命‛,是‚反映出人 的生命困境以及从此困境中突围的可 能路径‛。把这些答上去,应该不错 吧!
2014年江苏省高考
语文试题解析
• 1、C • 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 • 匠心:巧妙的心思。 • 别树一帜:比喻另创一家或另创局面。 • 别有洞天:洞中另有一个天地,形容 风景奇特,引人入胜。 • 浑成:天然形成。 • 饱满:丰满、充足。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会传达报告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会传达报告2013.12.6南京何永康:江苏高考阅卷组组长高考作文的几点注意1、江苏高考作文命题走向:话题作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风头猪肚豹尾》)——→题目+提示语(《人与路》骆冬青命题)——→新材料作文继续关注新材料作文,但是题目+提示语的形式不能丢掉。
2、所谓材料作文,不管新旧,必须阅读材料,根据材料,联系实际。
新旧材料作文的唯一区别,就是新材料作文可以写记叙文。
3、关于议论文:必须紧扣材料(起码要用材料中的话),考生写新材料作文的议论文,一定要让阅卷老师明确的知道你是在写命题规定的材料作文,比较好的方法是,在开头就提到材料(全部抄是不行的,变换句式,巧妙提一下,并亮出观点),然后摆事实讲道理,400-500字时再点击一下材料,最后再点一下。
注意:阅卷老师很关注文章一节和最后一节。
4、关于记叙文:无须提到材料,审题强调“神似”(不同于议论文的“形似”),所谓“神似”,即人事所包含的意思、精神与材料所述相通,记叙文的灵魂与材料吻合(来自材料)。
具体表现在:(1)审题扣题,易达到“神似”,即使达不到,阅卷老师也会帮你想到;(2)含义多样:材料所给出的含义是多义的,记叙文的理解也是多义的,多对多(相对议论文是一对多,即议论文中心论点是“一”的,一旦论点出错,肯定偏题),不容易跑题;(3)阅卷:议论文批量生产,阅卷易产生疲劳感,自然、环保、美,大撞车,记叙文有个性,会让人眼前一亮。
今年有个考生写养蜥蜴的故事,逃跑——抓回——死掉,最后这个考生语文115分,作文至少55分,原来这个学生语文一直95分左右,一下子从本三到了本二。
(4)材料的边界:今年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美;大与小;互动,相互影响。
这些分号里任何一个都算在边界中,边界很广强调材料的含义边界,是一个小集团,而不是单一的。
(5)今年江苏46万考生,仅约6万考生写记叙文,阅卷老师持珍惜态度,所以易得高分。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人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_______、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__________: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_________的点睛之笔。
A、用心别树一帜浑成B、匠心别树一帜饱满C、匠心别有洞天浑成D、用心别有洞天饱满2、(3分)下列诗句与“墙头雨细垂纤草”对仗工整的一项是()A、水面风回聚落花B、数峰无语立斜阳C、楼上春容带雨来D、蝉曳残声过别枝3、(3分)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的一项是()A、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3分)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遥远的箕山,渐渐化成了一幢巨影,遮断了我的视线。
我在那个遗址上发掘了很久,但一无所获。
①如果是冬日晴空,从那里可以一直眺望到中岳嵩山齿形的轮廓。
②箕顶宽敞平坦,烟树索淡,悄寂无声。
③而遗址都在下面的河边,那低伏的王城岗上。
④山势平缓,从山脚慢慢上坡,一阵工夫就可以到达箕顶。
⑤如此空旷,让人略感凄凉。
A、①②④⑤③B、①④⑤③②C、④①③②⑤D、④②⑤①③5、(3分)阅渎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A、人如果不用眼睛看,而只用耳朵听,肯定会受骗上当B、人生一般总是在两种互相矛盾的真理之间寻找中庸C、我们很少想到我们有什么,可是总想到我们缺什么D、我们不仅希望我们自己幸福,而且也希望他人幸福二、文言文阅读(18分)6、(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柳宗元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五大变化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有五大变化其一,删去了原说明考试内容每条下的解说。
在全国众多考试说明的体例中,考查内容条目下再加解说的,本不多见;再加上解说文字,有的切实,有的空疏,未必尽能与条目相吻合;在各地高三复习实践中,也颇多将解说文字零敲碎打、机械切割,使复习更加僵化的,因此,斫去桂婆娑,清光应更多,复习的要点反而更明晰了。
其二,现代文阅读将几种文本的考试内容整合表达。
原说明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分A类“文学类文本”和B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先后各有数条从理解到探究不同能力层级的考查内容,其中不乏重合牵扯之处。
此次将三种文本等量齐观,将考查能力层级统一合并,强调了现代文阅读教学和考查的异中之同,可称得上是清通的认识。
其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部分删掉题型限制。
原说明试题类型分类值得商榷。
如“表述题”“要点归纳题”与“简答题”并列,难以区分;修订后,只保留“简答题”。
在原说明“试题内容、题量、赋分”之下还规定了考查题型,如加考内容“文言文阅读”中规定“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略欠灵活,修订后只规定大致的题量和分值,给复习和命题都留下了空间。
其四,附录部分加星号的篇目、作品有调整。
名句名篇默写,初中篇目去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增加《蒹葭》《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山坡羊·潼关怀古》。
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泰戈尔《飞鸟集》、茅盾《子夜》,
达11部。
其五,典型题示例有大幅改动。
较之以往,所选试题不仅试题代表性有所增强;而且与考纲前后呼应更为密切,每一考点均有示例;同时各考点题量分布更为合理;另外兼收并蓄,吸纳了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佳制。
阅卷专家评析2014江苏高考语文试卷
整体结构创新,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思辨性加强——2014年江苏语文高考试卷评析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整体结构创新,传统文化内涵丰富,思辨性强。
一、语文知识部分1.试卷整体结构创新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整体结构创新明显。
“语言文字运用”的题型结构变化最大。
前几年的试卷结构均为4道题,其中前两题为字音、成语或病句,题型为选择题,后两题为主观表述的语言运用题;今年变为5道选择题,没有主观表述题;“文言文阅读”的题型结构变化也较大。
前几年一向是3道选择题加3句翻译题,今年变成2道选择题、2句翻译题和1道文意的概括题,其中的文意概括题4分;“古诗词鉴赏”的题型结构由原来的单首诗歌的鉴赏变成两首诗的比较赏析。
2.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与往年相比,今年的试卷弥漫着浓郁的古典气息,传统文化内容丰富。
“语言文字运用”题中第二题选择“墙头雨细垂纤草”的对仗句、第三题的交际用语不得体的选项均为文言的谦敬词、论述类文本朱良志《乾坤草亭》等无不与古代、古典、古朴传统息息相关。
3. 思辨性加强与往年相比,今年试卷的思辨性加强。
“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抛开了考了多年的拼音,除了近义词语辨别的填空选择题外,另外3题分别是关于诗句的对仗、语言的得体和连贯(排序)、漫画理解的选择题,从内容上来讲,这些都是久未谋面的“稀客”,但又是关乎到语文修养功底的基础,有较强的思辨性,很有新意。
“文言文阅读”的选材不同于往年的传记类文章,选用了柳宗元的《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这样一篇说理散文,同样具有思辨性。
在“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和时人“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下,作为被贬之人,柳子表达了“去其名全其实”的教育思想,充分地肯定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这样的选材和主题和学生有关,又契合了全社会尊师重教的主旋律,给人以思考。
“现代文阅读(二)”选用朱良志的《乾坤草亭》,要求考生结合对“不离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来阐释“乾坤草亭”的内涵,思辨性明显。
2014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必备资料)
1、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3、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矇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精致)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解析
者。宗元白。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三点五十八分。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问题。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其二)
李商隐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石渔樵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三点五十八分。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 韦应物
九日驱驰一日闲,寻君不遇又空还。
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唐制,官吏每旬休假一日。这首诗第一句诗人叙写自己的一旬中九天 为官务奔忙,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休假日。
第二句写诗人利用休假日去拜访友人王侍御,不料扑了个空。 “不遇又空还”五字把诗人满心欢喜寻访不遇的沮丧、懊恼表现得 常真切。
这一境界的心灵特点; 最后,指出中国画家都想达到“高台玩月”的境界。
18.请结合对文末“不离亭子,不在亭子”的理解,阐释“乾 坤草亭”的内涵。(6分)
18.“不离亭子”,表达了一个小“点”的生命白信;“不在亭 子”,表现了生命在无限宇宙中的悠游。草亭与乾坤的关系,写
出了“小”的个体面对无限“大”的宇宙可采取的态度, 反映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十三点五十八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 l ) 定乎内外之分 ,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 不霁何虹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ppt
2、诗中的老将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诗句分析。 (6分)
心境寂寞孤单中不乏闲适自得的曾经征战沙场的老将形象(2分)首联“百战功成翻爱静, 侯门渐欲似仙家”,老将有别于隐士,不应“爱静”,却“翻爱静”,有一种不得已的 无奈;“侯门”与仙人的洞府有异,不应相似,偏却“渐欲似”,这就把老将的孤寂无 奈揭示出来。(2分)颈联“井放辘轳闲浸酒”,辘轳是汲取井水的装置。老将取井水之 凉,使酒清凉爽口,写其闲适生活。“笼开鹦鹉报煎茶”,打开鹦鹉笼子,任其自由往 来,好让它在有客光临时报告主人,督请煎茶待客。体现老将与鹦鹉为伴,以饮酒自娱, 闲适自得中透露出孤寂。(2分)
2014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 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 又宜少见轩敞, ▲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 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 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 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 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
• 初次见面说“ • 好久不见说“ • 请人批评说“ • 求人原谅说“ • 让人帮忙说“ • 求给方便说“ • 麻烦别人说“ • 向人祝贺说“ • 求人看稿说“ • 求人解答用“ • 请人指点用“ • 托人办事用“
” 久仰 ” 久违 ” 指教 ” 包涵 ” 麻烦
” 借光 ” 打扰 ” 恭喜 ” 斧正
2014年江苏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分析共7页文档
2014年江苏高考试卷语言文字运用部分分析2014年的江苏高考试卷,从结构到内容,无疑是近几年变化最大、最新颖的一套高考试卷。
其“新”可以说是贯穿始终的。
构成整张试卷的几大板块以及分值基本没有变化,但形式新,部分题型变化大,内容变化大,命题的材料范围有较大拓展,覆盖面较广。
总体来说,面孔新鲜,但难度不大。
命题者或者说是命题组出试卷的指导思想很明确,那就是让这张试卷能够真正做到考察学生的语言素养和运用语言即对语言把握的实际能力。
试卷的第一板块是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是这份试卷中变化最大的部分。
除了总分15分分值保持不变外,考察的形式以及内容都有改变。
原来是两题选择题,两题主观题,今年是五个选择题。
从形式上看,是把两主观变成三选择,增加一题;从内容上来看,过去轮考的字音、字形、病句等选择题,这次全部没有考;词语题由过去的单纯考查成语变成了考查“词语+成语”,其他题改为考查古代文化知识、语言表达得体、语言连贯和图文转换能力的选择题。
一、改变(一)词语辨析词语辨析“传统”与“现代”混搭考查,选项显得更简洁、灵活;从文本角度看,材料书面色彩浓厚;而考察也兼顾双音节词语与成语,并且侧重现代汉语词汇。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的?摇?摇?摇。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何处又宜少见轩敞,?摇?摇?摇: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摇?摇?摇的点睛之笔。
A.用心?摇?摇别树一帜?摇?摇浑成B.匠心?摇?摇别树一帜?摇?摇饱满C.匠心?摇?摇别有洞天?摇?摇浑成D.用心?摇?摇别有洞天?摇?摇饱满“词语+成语”题型加大了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由原来单纯对成语的考查,增加了对词语运用能力的考查,增加对词语和成语的背诵量。
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口头和书面表达特别是写作中要正确运用词语和成语,注意辨析相近词语成语的细微区别。
2014年高考江苏卷语文科考试说明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说明语文科一、命题指导思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科(江苏卷)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按照“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注重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着力引导考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从而有利于实施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有利于推进中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考试能力要求高考语文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
2014江苏省高考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考试技巧重点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niǎo 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 鬼鬼祟崇suì不屑一顾xiâ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3、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我需要清静……最好去处是到个庙宇前小河旁边大石头上坐坐,。
雨季来时上面长了些绿绒似地苔类。
雨季一过,苔已干枯了,在一片未干枯苔上正开着小小蓝花白花,有细脚蜘蛛在旁边爬。
A.阳光和雨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 B.这石头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C.阳光和雨露已把这石头漂白磨光了的 D.这石头是被阳光和雨露漂白磨光了的4、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矇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宋明镜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年级语文组胡建
【变化】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文面上较往年有大变化,但考纲的主体内容,呈现尊重规律、稳中求变的特色。
总体上说,有六大变化。
其一,删去了原说明考试内容每条下的解说。
在全国众多考试说明的体例中,考查内容条目下再加解说的,本不多见;再加上解说文字,有的切实,有的空疏,未必尽能与条目相吻合;在各地高三复习实践中,也颇多将解说文字零敲碎打、机械切割,使复习更加僵化,因此,斫去桂婆娑,清光应更多,复习的要点反而更明晰了。
其二,现代文阅读将几种文本的考试内容整合表达。
原说明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分A
类“文学类文本”和B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先后各有数条从理解到探究不同能力层级的考查内容,其中不乏重合牵扯之处。
此次将三种文本等量齐观,将考查能力层级统一合并,强调了现代文阅读教学和考查的异中之同,可称得上是清通的认识。
其三,部分考试内容有变化。
1.语言文字运用——提炼语意(原为:“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语言文字运用去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增加“提炼语意”,更适应信息时代对学生提取与理解繁杂信息能力的要求。
2.古代诗文阅读——常见文言虚词增加了三个,分别为“乎”“也”“者”
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去掉“筛选文中信息”增加“辨析文句意义”,结合“典型题示例”《古弼传》的例子,有考文字表达理解的迹象;
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飞鸟集》《子夜》,达11部。
3.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增加了“涵盖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
对“论述类文本”的解说,增加了“(包括)说理散文”
现代文阅读把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两大块考点合并,分列“理解”(重要词语、概念,重要句子含义)、“分析综合”(结构、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品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概括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探究”4个层次11条,成了一个符合规律的阅读能力系统,有效解决了命题实践过程中文体与能力考查点不匹配的问题;论述类文本体类上增添说理散文。
4.写作——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
作文最大变化是“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终于给了抒情散文合法的地位。
这些表面的变化背后,是对学科能力体系的更清晰认识,是对生活所需能力的反映,是对学生素养养成构成的尊重与更高要求,是对考试实践经验的总结。
其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部分删掉题型限制。
原说明试题类型分类值得商榷。
如“表述题”“要点归纳题”与“简答题”并列,难以区分;修订后,只保留“简答题”。
在原说明“试题内容、题量、赋分”之下还规定了考查题型,如加考内容“文言文阅读”中规定“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原为“文言文阅读,2题,10分。
其中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略欠灵活,修订后只规定大致的题量和分值,给复习和命题都留下了空间。
由此,可以理解为:
n 1.题型可以变化,没有题型限制,命题更加自由;请关注“典型题示例”的变化,例如,文言文增加了2013年上海卷(“史弼传”),其中5小题全是主观题。
n 2.题量可以变化,在分数一定的情况下,语言文字应用题就可以是3题或5题。
n 3.更大的变化需要更长的时间渐次完成。
其五,附录部分加星号的篇目、作品有调整。
名句名篇默写,初中名篇去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增加《蒹葭》《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山坡羊·潼关怀古》达27篇,高中部分不变,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重视。
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泰戈尔《飞鸟集》、茅盾《子夜》,达11部。
其六,典型题示例有大幅改动。
(合计94个高考题例,旧例:52例,新例:42例)较之以往,所选试题不仅试题代表性有所增强;而且与考纲前后呼应更为密切,每一考点均有示例;同时各考点题量分布更为合理;另外兼收并蓄,吸纳了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佳制。
如实用文中有说明性小品文(2013年广东卷“山水画中的地质学”)、两种类型的材料作文题(例78,2012年全国大纲卷——叙述类材料;例79,2012年上海卷——哲理类),这些应该有很强的暗示性。
【2012全国大纲卷】(贵州、云南、甘肃、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建议】2014年的高三复习工作,首先要重视对考试说明的学习,不能率由旧章,全凭经验,小车不倒只管推,一头栽进题海里。
(1)针对变化,调整计划,在“实”“透”上下工夫,不急不慌,稳步推进一轮;
(2)抓大带小,整体推进,更多从中观层面入手(如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层次而非十一个考点),更多整合,而非微观的零零碎碎;
(3)精练多思,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与归纳,注重能力训练,做清醒的学习者,而非储存罐;千万不能将“典型题示例”只拿来讲解——老师一讲,效用几乎减到最少。
教师讲再重要的内容效用只有5%。
(4)不急功近利,重视文本阅读,重视作文表达个性认识情感。
其次,要讲立意,重材料,看对象,求效果。
立足课堂,抓好平常。
第三,研究“典型题示例”及其他高考精题,总结命题答题规律。
当然,2013年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中每个版块后的【简要说明】,依然有指导价值——共13处,从中领悟“能力要求”、“选材特点”、“难度大小”、“命题方向”、“答题思路”等。
第四,寻求难点突破。
就既往考试情形和现在学生学习状况看,古诗鉴赏、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文言文今译、作文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也是制约学生高考考分提升的瓶颈。
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复习有必要注意突出重点。
在高考阅读这块真正制约学生考分提升的大多并不是因为缺少答题技巧,而是缺乏破解文本的方法,读不懂文本,打不通文本内部的关节,所以,高三的阅读复习不该仅仅把注意力投放在答题解题之类的技巧上,而要更多的投放到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文本的特征进行解读的方法指导上。
要学会对文本进行归类,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对作文训练也根据题型做出必要的归类,归类之后易于产生规模效应,更容易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