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解读
淮安市教学研究室宋明镜
淮安市阳光学校高二年级语文组胡建
【变化】2014年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文面上较往年有大变化,但考纲的主体内容,呈现尊重规律、稳中求变的特色。

总体上说,有六大变化。

其一,删去了原说明考试内容每条下的解说。

在全国众多考试说明的体例中,考查内容条目下再加解说的,本不多见;再加上解说文字,有的切实,有的空疏,未必尽能与条目相吻合;在各地高三复习实践中,也颇多将解说文字零敲碎打、机械切割,使复习更加僵化,因此,斫去桂婆娑,清光应更多,复习的要点反而更明晰了。

其二,现代文阅读将几种文本的考试内容整合表达。

原说明在“现代文阅读”部分,分A
类“文学类文本”和B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先后各有数条从理解到探究不同能力层级的考查内容,其中不乏重合牵扯之处。

此次将三种文本等量齐观,将考查能力层级统一合并,强调了现代文阅读教学和考查的异中之同,可称得上是清通的认识。

其三,部分考试内容有变化。

1.语言文字运用——提炼语意(原为:“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语言文字运用去掉“扩展语句,压缩语段”增加“提炼语意”,更适应信息时代对学生提取与理解繁杂信息能力的要求。

2.古代诗文阅读——常见文言虚词增加了三个,分别为“乎”“也”“者”
古代诗文阅读部分虚词增加了“乎”“也”“者”达18个;去掉“筛选文中信息”增加“辨析文句意义”,结合“典型题示例”《古弼传》的例子,有考文字表达理解的迹象;
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飞鸟集》《子夜》,达11部。

3.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和实用类文本,增加了“涵盖文学类文本和非文学类文本”。

对“论述类文本”的解说,增加了“(包括)说理散文”
现代文阅读把文学类、论述类和实用类两大块考点合并,分列“理解”(重要词语、概念,重要句子含义)、“分析综合”(结构、思路,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作品特征和表现手法,分析概括观点态度)、“鉴赏评价”、“探究”4个层次11条,成了一个符合规律的阅读能力系统,有效解决了命题实践过程中文体与能力考查点不匹配的问题;论述类文本体类上增添说理散文。

4.写作——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
作文最大变化是“能写记叙类、议论类和抒情类文章”,终于给了抒情散文合法的地位。

这些表面的变化背后,是对学科能力体系的更清晰认识,是对生活所需能力的反映,是对学生素养养成构成的尊重与更高要求,是对考试实践经验的总结。

其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部分删掉题型限制。

原说明试题类型分类值得商榷。

如“表述题”“要点归纳题”与“简答题”并列,难以区分;修订后,只保留“简答题”。

在原说明“试题内容、题量、赋分”之下还规定了考查题型,如加考内容“文言文阅读”中规定“文言文阅读,约3题10分”(原为“文言文阅读,2题,10分。

其中古文断句题6分;简答题4分”),略欠灵活,修订后只规定大致的题量和分值,给复习和命题都留下了空间。

由此,可以理解为:
n 1.题型可以变化,没有题型限制,命题更加自由;请关注“典型题示例”的变化,例如,文言文增加了2013年上海卷(“史弼传”),其中5小题全是主观题。

n 2.题量可以变化,在分数一定的情况下,语言文字应用题就可以是3题或5题。

n 3.更大的变化需要更长的时间渐次完成。

其五,附录部分加星号的篇目、作品有调整。

名句名篇默写,初中名篇去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过零丁洋》,增加《蒹葭》《鱼我所欲也》《雁门太守行》《渔家傲》《山坡羊·潼关怀古》达27篇,高中部分不变,对学生的语言积累更为重视。

附加卷名著阅读去掉《女神》,增加泰戈尔《飞鸟集》、茅盾《子夜》,达11部。

其六,典型题示例有大幅改动。

(合计94个高考题例,旧例:52例,新例:42例)较之以往,所选试题不仅试题代表性有所增强;而且与考纲前后呼应更为密切,每一考点均有示例;同时各考点题量分布更为合理;另外兼收并蓄,吸纳了全国卷及各地试卷佳制。

如实用文中有说明性小品文(2013年广东卷“山水画中的地质学”)、两种类型的材料作文题(例78,2012年全国大纲卷——叙述类材料;例79,2012年上海卷——哲理类),这些应该有很强的暗示性。

【2012全国大纲卷】(贵州、云南、甘肃、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周末,我从学校回家帮着干农活。

今春雨多,道路泥泞,我挑着一担秧苗,在溜滑的田埂上走了没几步,就心跳加速,双腿发抖,担子直晃,只好放下,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

妈妈在田里插秧,看到我的窘态,大声地喊:“孩子,外衣脱了,鞋子脱了,再试试!”我脱了外衣和鞋袜,卷起裤脚,重新挑起担。

咦,一下子就觉得脚底下稳当了,担子轻了,很快就把秧苗挑到妈妈跟前。

妈妈说:“你不是没有能力挑这个担子,你是担心摔倒,弄脏衣服,注意力不集中。

脱掉外衣和鞋袜,就甩掉了多余的顾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2年上海卷】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建议】2014年的高三复习工作,首先要重视对考试说明的学习,不能率由旧章,全凭经验,小车不倒只管推,一头栽进题海里。

(1)针对变化,调整计划,在“实”“透”上下工夫,不急不慌,稳步推进一轮;
(2)抓大带小,整体推进,更多从中观层面入手(如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层次而非十一个考点),更多整合,而非微观的零零碎碎;
(3)精练多思,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与归纳,注重能力训练,做清醒的学习者,而非储存罐;千万不能将“典型题示例”只拿来讲解——老师一讲,效用几乎减到最少。

教师讲再重要的内容效用只有5%。

(4)不急功近利,重视文本阅读,重视作文表达个性认识情感。

其次,要讲立意,重材料,看对象,求效果。

立足课堂,抓好平常。

第三,研究“典型题示例”及其他高考精题,总结命题答题规律。

当然,2013年考试说明“典型题示例”中每个版块后的【简要说明】,依然有指导价值——共13处,从中领悟“能力要求”、“选材特点”、“难度大小”、“命题方向”、“答题思路”等。

第四,寻求难点突破。

就既往考试情形和现在学生学习状况看,古诗鉴赏、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文言文今译、作文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地方,也是制约学生高考考分提升的瓶颈。

在全面复习的前提下,复习有必要注意突出重点。

在高考阅读这块真正制约学生考分提升的大多并不是因为缺少答题技巧,而是缺乏破解文本的方法,读不懂文本,打不通文本内部的关节,所以,高三的阅读复习不该仅仅把注意力投放在答题解题之类的技巧上,而要更多的投放到引导学生如何根据文本的特征进行解读的方法指导上。

要学会对文本进行归类,对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对作文训练也根据题型做出必要的归类,归类之后易于产生规模效应,更容易有成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