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德国自然教育才明白:我们不缺自然缺的是教育
德国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2019.06 保育与教育 P 64我曾在德国生活过一年,并在德国一所公立幼儿园实习,亲身感受过那里的自然教育,以及从社会大众到教育机构对大自然与幼儿间亲密关系建立的高度重视。
说到德国幼儿园的自然教育,不得不提到德国的社会背景。
在德国,人们有着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传统和习惯。
我生活过的城市是德国东部的德累斯顿,城市四处遍布着森林和花园,一条大河穿城而过,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在城市里和谐统一。
人们喜欢在周末等闲暇时光到公园、河边或是森林中休闲玩耍,孩子从小便积累了许多接触自然的经验,父母和老师会鼓励、引导孩子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也正是成人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亲近自然的习惯,才使得孩子们能够自主、自由地探索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德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契合自然教育的思想,他们并不强调认知的教育,更看重最基本的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关系的建立。
在德语当中,对小年龄孩子的教育是“Erziehung”,它的词源是Beziehung,表示一种强烈的关系、内在的联系,尤其强调感情的投入(而非简单的接触)。
他们认为,教师、家长、幼儿三者是平等的,成人要起到榜样的作用,用自我的行动来影响孩子,而不是用高度来要求孩子。
他们希望通过创设一种激发式的教育环境,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各种条件,从而达到一种自我教育的状态。
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尝试和解开迷惑的过程,孩子应当被允许犯错、不懂、争吵和提出相反意见,需要体验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这些都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成长就是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摆动以及情感的体验,孩子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体验到成功。
他们认为教育最好的先决条件是:在互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自由中学习,在自然空间中学习,通过反思学习。
德语当中,幼儿园教师一词也并非“Kindergartenlehrer”(幼儿园与教师的合成词),而是“Erzieher”,翻译过来就是教养者,二者的区别在于:教师是有学科目标的,需要把学科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教养者更加强调打开身心去接纳和呵护孩子们,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当作孩子发展的支持者,促进其自我发展。
教育著作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
教育著作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教育著作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著作读后感1000字(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著作读后感1000字篇1作者福禄贝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是近代学前教育的奠基人。
他创立了一种对当时来说是新型的学前教育机构,并以“幼儿园”这个独特的名称命名,可以说是首倡者。
书的第一篇是总论,作者写的很抽象。
静下心来,细细的品读,才能够有所理解,并且真的受益匪浅。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具有上帝精神,即他的本质。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的本质在他的身上得到发展和表现,成为觉悟,并使这种觉悟在人的生活中发挥作用。
人的本质具体是指什么呢?它是“构成自然本质并永久地显现在自然中的东西”。
本质是自然的。
“失去了上帝和自然,我们必须求助于人类的智慧和才智,我们只能建立空中楼阁。
”对于幼儿来说,好奇、童真、善良……都是自然的,是儿童本质的体现。
因此,学前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这些天性得到充分的体现与发展。
儿童从刚刚出生到这个世界上起,人们就应当按照他们的本质去理解和正确对待他,让他自由地、全面地运用他的能力。
现在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学到别人不会的东西,各种兴趣班,暑期班,培训班越来越多。
为了强调某些能力和肢体的运用而牺牲其他能力和肢体,这是幼儿教育中不可取的。
教育要顺应自然的原则,是福禄培尔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重要原则。
他要求让儿童从最早期开始就能不受干扰地自然发展。
因此,“教育、训练和全部教学与其是绝对的、指示性的,不如更应当是容忍的、顺应的,因为在纯粹采用前一种教育方式下,人类那种完美的发展、稳步或持久的前进将会丧失。
”作为教育者,如果永远以领导者自居,对学生进行命令和干预,让教育和教学起着毁灭的、阻碍的作用,反过来是害了孩子。
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
自然教育农村幼儿教育的基本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特别是在农村地区。
在农村幼儿教育中引入自然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还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农村的文化和环境。
本文将探讨自然教育在农村幼儿教育中的基本理念。
自然教育是指以自然环境为背景,以人类为中心,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进行的教育。
对于幼儿来说,自然教育可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发育,塑造健全的人格。
自然教育可以让幼儿接触大自然,增加对自然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自然教育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质,促进身体健康。
自然教育还可以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珍惜资源的情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尽管农村地区的幼儿教育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如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设备落后等。
农村幼儿教育的环境也需要改善,如校舍条件、卫生设施等。
这些问题制约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对幼儿的成长产生了不良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自然教育在农村幼儿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可以开展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近大自然,感受自然的美好。
这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质,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探索精神。
可以组织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同时也可以提高家长对自然教育的认识。
可以开展乡村旅游,让孩子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了解农村的文化和环境,增强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然而,自然教育在农村幼儿教育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资源短缺问题严重。
农村地区往往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设备来支持自然教育的开展。
师资队伍不足。
很多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和质量都难以满足自然教育的需求。
家长对自然教育的认识度低。
很多家长可能并不了解自然教育的重要性,也不会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来。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申请政府和相关机构的支持,加大对农村幼儿教育资金的投入;2)积极引入和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3)加强家长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相关活动中来。
2023届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考点突破:多角度探究作品(含答案)
文学类阅读:多角度探究作品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山村的墓碣冯至德国和瑞士交界的一带是山谷和树林的世界,那里的居民多半是农民。
虽然有铁路,有公路,伸到他们的村庄里来,但是他们的视线还依然被些山岭所限制,不必提巴黎和柏林,就是他们附近的几个都市,和他们的距离也好像有几万里远。
他们各自保持住自己的服装,自己的方言,自己的习俗,自己的建筑方式。
山上的枞林有时稀疏,有时浓密,走进去,往往是几天也走不完。
林径上行人稀少,但对面若是走来一个人,没有不向你点头致意的,仿佛是熟识的一般。
每逢路径拐弯处,总少不了一块方方的指路碑,东西南北,指给你一些新鲜而又朴实的地名。
有一次,我正对着一块指路碑,踌躇着,不知应该往哪里走,在碑旁草丛中又见到另外一块方石,向前仔细一看,却是一座墓碣,上边刻着:一个过路人,不知为什么,走到这里就死了。
一切过路人,从这里经过,请给他作个祈祷。
这四行简陋的诗句非常感动我,当时我真愿望,能够给这个不知名的死者作一次祈祷。
但是我不能。
小时候读过王阳明的瘗旅文,为了那死在瘴疠之乡的主仆起过无穷的想象;这里并非瘴疠之乡,但既然同是过路人,便不自觉地起了无限的同情,觉得这个死者好像是自己的亲属,说得重一些,竟像是所有的行路人生命里的一部分。
想到这里,这铭语中的后两行更语重情长了。
由于这块墓碣我便发生了一种从来不曾有过的兴趣:走路时总是常常注意路旁,会不会在这寂静的自然里再发现这一类的墓碣呢?人们说,事事不可强求,一强求,反而遇不到了。
但有时也有偶然的机会,在你一个愿望因为不能达到而放弃了以后,使你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在那些山村和山林里自然没有再遇到第二座这样的墓碣,可是在我离开了那里又回到一个繁华的城市时,一天我在一个旧书店里乱翻,不知不觉,有一个二寸长的小册子落到我的手里了。
封面上写着:“山村的墓碣。
”打开一看,正是瑞士许多山村中的墓碣上的铭语,一个乡村牧师搜集的。
欧洲城市附近的墓园往往是很好的散步场所,那里有鲜花,有短树,墓碑上有美丽的石刻,人们尽量把死点缀得十分幽静;但墓铭多半是千篇一律的,无非是“愿你在上帝那里得到永息”一类的话。
浅析华德福幼儿园的自然教育
浅析华德福幼儿园的自然教育作者:徐慧艳来源:《文学教育》 2013年第5期内容摘要:华德福幼儿园越来越受到各国人民的接纳和推崇,其自然的教育环境为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同时教育也充分利用自然环境来展开,环境教育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华德福幼儿园的自然教育环境与自然环境教育对幼儿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环境的设置要适当地自然;环境教育应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华德福教育环境环境教育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方式受到质疑和挑战,一种新的教育思潮开始在德国兴起,即华德福教育(Wal-dorf Education)。
其指出,传统的教育方式无法解决当时的文化困境及适应社会巨变,教育需要照顾孩子身、心、灵的整体发展,以扩展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内在潜能,才能为一个更美好的人类未来奠基。
从1919年世界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建立到2000年,全世界共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706所独立幼儿园。
以人为本的华德福教育,其宗旨是帮助儿童成长为有人文精神、独立思想的自由人,帮助他们热爱自然和生活,创造一个和谐的充满爱的社会。
一.华德福幼儿园的自然教育环境华德福幼儿园一般都建立在城市远郊区,远离中心城市的环境污染。
“在华德福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好像生活在19世纪。
但当他走进华德福高中,看到的又是另外一番景象——科学实验室、电脑室、学生制作的精美图书。
”[2]华德福教育环境是根据其独特的教育理念而设置的,“万物应有时”是其准则。
一进到华德福幼儿园,就可以感受到身在其中的滋养。
视觉所触及都是雅致美丽的布置,所用材料也几乎都是天然的。
在教室里的自由玩乐空间提供了许多玩教具,诸如:大小玻璃石头、积木用木块、橡树种子、贝壳、布偶、金属或瓷器扮家家道具(碗盘杯子、叉子汤匙)、毯子或丝布、小背包或袋子,大的道具有架子(方便搬动、可以两个架子盖一块布变成一个小屋)、木马、摇船(翻过来又成小拱梯)等等。
户外一般都有木制沙箱、秋千等,也鼓励爬树、跑跳,任何简单的天然物,几截木干就可以让小朋友发挥他们潜藏的创造力。
德国自然教育发展历程
德国自然教育发展历程
德国自然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在当时的德国
社会中,人们开始关注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保护,这催生了对自然教育的兴趣和需求。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德国的一些教育家开始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融入学校教育中。
他们认为自然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对于环境的认识和关注,并促使他们采取积极的环境行动。
这种观点成为德国自然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
20世纪中期,德国的自然教育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德国的大学中,开始设立环境教育系,培养专业的自然教育教师和研究人员。
同时,德国各地的自然教育中心纷纷成立,为学生和公众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教育资源和活动。
在21世纪的德国,自然教育已经成为德国教育系统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
许多学校将自然教育作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通过在实地考察和实践中与自然互动,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此外,德国政府也致力于促进自然教育的发展。
德国各级政府通过出台环境保护法案和政策,为自然教育提供法律和经济的支持。
同时,德国的环境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也积极参与自然教育的推广和实施。
总之,德国自然教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到将自然教育纳入教育体系的过程。
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中,德
国自然教育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并成为德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情况介绍[J].地理教育,2012(Z2):121-122.[17]带孩子去森林:欧美国家的自然教育什么样?https:///a/244196535_484992[18]看完德国自然教育才明白:我们不缺自然,缺的是教育!https:///a/199918076_578923[19]李鑫,虞依娜.国内外自然教育实践研究[J].林业经济,2017,39(11):12-18+23.[20]张连辉,赵凌云.1953-2003年间中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历史演变[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8(01):122-123.[21]中国环境保护./zwgk/2005-05/25/content_970.htm[22]张伟,查新彧,成甜,等.太湖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探讨[J].城乡建设,2018(16):56-58.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刘宇(西安博物院,陕西西安710068)摘要:现阶段,古树名木已经遍布全国各地。
从现存古树名木分布区域上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自然景区、庭院以及公园等,还有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且大多数分布区域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行业的欣欣向荣,浙江省黄岩市大量老城改造以及房地产开发等项目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兴起,从而导致古树名木生长环境遭到不同程度上的破坏,极大影响着保护工作,很多古树名木营养不均衡,处在生长不良状态,因此强化古树名木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就浙江省黄岩市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展开详细论述。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问题;对策辅助作用,凭借对古树种的研究,在分析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有助于相关工作人员合理选择树种。
古树还具有预报天气的重要作用,值得相关人员更加深入地探索研究。
2古树名木保护中存在的问题2.1法律法规不健全目前,随着我国在森林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视度不断提升,《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不断完善,而且浙江省黄岩市也出台了大量与古树名木保护相关的制度。
德国教育的优劣之处800字
德国教育的优劣之处800字德国教育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成功的教育体系,它强调了实践、创新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以下是对德国教育优劣之处的详细分析:优势:1、实践导向:德国教育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精神:德国教育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创新和探索。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为未来的科技创新和发展奠定基础。
3、全面教育:德国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非学术能力。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和生活做好准备。
4、平等教育:德国教育强调平等和包容性。
学校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无论他们的性别、种族、宗教信仰、社会背景等。
这种教育方式有助于消除歧视,促进社会公平和平等。
劣势:1、学科限制:德国教育体系相对较为保守,对某些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例如,一些学校可能更注重传统学科,而忽视了一些新兴学科或交叉学科。
这可能导致学生在某些领域的知识储备不足。
2、考试压力:德国教育中的考试压力较大,学生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取得好成绩。
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感到焦虑和压力过大,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效果。
3、国际化程度:尽管德国教育体系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其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与一些国际化的教育体系相比,德国教育在吸引国际学生和教师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
综上所述,德国教育具有实践导向、创新精神、全面教育和平等教育的优势,但也存在学科限制、考试压力和国际化程度不足的劣势。
在未来的发展中,德国教育需要继续保持其优势,同时积极应对挑战,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教育环境。
《大自然》读后感8篇
《大自然》读后感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致辞演讲、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条据文书、汇报材料、规章制度、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plans, reflections, written documents, reporting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essay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大自然》读后感8篇出色的读后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书籍对于人生态度和人格塑造的影响,读后感应该是对作品的独立思考和深入分析,而不是简单地概括故事的发展过程,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自然》读后感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论福禄培尔顺应自然的教育原则
论福禄培尔顺应自然的教育原则摘要福禄培尔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创立了诸多学前教育的理论及教学方法,其中,顺应自然的教育原则是福禄培尔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对现今的幼儿园教育仍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试图从顺应自然教育原则哲学基础、教育实践以及该原则对福的教育方法的影响和现代意义来探讨此问题。
关键词福禄培尔;教育原则;顺应自然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是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幼儿园的创立者,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创立的幼儿园以及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对19世纪后半叶乃至20时世纪初期的世界幼儿教育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正是他在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使得西方近代学前教育理论从教育理论体系中分化出来,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他被人们誉为“幼儿教育之父”。
这位伟大的教育家,创立了诸多学前教育的理论及教学方法,其中,顺应自然的教育原则是福禄培尔的核心教育思想之一,对现今的幼儿园教育仍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试图从顺应自然教育原则哲学基础、教育实践以及该原则对现代教育的意义来探讨此问题。
一、顺应自然教育原则的哲学基础福禄培尔从小受家庭宗教气氛和大自然的影响,幼年时就养成其宗教精神和对探索大自然规律的兴趣。
大学求学期间,受德国古典哲学影响,特别是克劳泽万物在神论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福禄培尔的“上帝的精神”哲学观。
他认为,上帝的精神就是一种“力”,是一切事物的最终原因,是一切事物的本质。
一切事物的命运和使命就在于展现其本质。
教育的实质就在于使人能够自由和自觉的表现他的本质,即上帝的精神。
既然上帝的精神就是人性的根源,那么人性就是善的。
人之初,“尽管犹如一个自然的产物还是无意识的,然而就其本身而言,却必然地,无疑地要求至善,而且甚至采取完全适合于他的形式来达到至善”。
因此,教育和教学以及训练最初的基本标志就是容忍的,顺应的,保护性的,防御性的。
德国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理念与实践
龙源期刊网 德国幼儿园自然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作者:陈知君来源:《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19年第06期我曾在德国生活过一年,并在德国一所公立幼儿园实习,亲身感受过那里的自然教育,以及从社会大众到教育机构对大自然与幼儿间亲密关系建立的高度重视。
说到德国幼儿园的自然教育,不得不提到德国的社会背景。
在德国,人们有着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传统和习惯。
我生活过的城市是德国东部的德累斯顿,城市四处遍布着森林和花园,一条大河穿城而过,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在城市里和谐统一。
人们喜欢在周末等闲暇时光到公园、河边或是森林中休闲玩耍,孩子从小便积累了许多接触自然的经验,父母和老师会鼓励、引导孩子在大自然中寻找乐趣。
也正是成人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亲近自然的习惯,才使得孩子们能够自主、自由地探索大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德国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也非常契合自然教育的思想,他们并不强调认知的教育,更看重最基本的素质和技能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关系的建立。
在德语当中,对小年龄孩子的教育是“Erziehung”,它的词源是Beziehung,表示一种强烈的关系、内在的联系,尤其强调感情的投入(而非简单的接触)。
他们认为,教师、家长、幼儿三者是平等的,成人要起到榜样的作用,用自我的行动来影响孩子,而不是用高度来要求孩子。
他们希望通过创设一种激发式的教育环境,为孩子的学习提供各种条件,从而达到一种自我教育的状态。
他们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尝试和解开迷惑的过程,孩子应当被允许犯错、不懂、争吵和提出相反意见,需要体验各种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这些都是发展的必经之路。
简单来说就是,孩子的成长就是成功与不成功之间的摆动以及情感的体验,孩子需要通过反复练习才能体验到成功。
他们认为教育最好的先决条件是:在互动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在自由中学习,在自然空间中学习,通过反思学习。
德语当中,幼儿园教师一词也并非“Kindergartenlehrer”(幼儿园与教师的合成词),而是“Erzieher”,翻译过来就是教养者,二者的区别在于:教师是有学科目标的,需要把学科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教养者更加强调打开身心去接纳和呵护孩子们,他们更愿意把自己当作孩子发展的支持者,促进其自我发展。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精选26篇)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精选26篇)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篇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语言通俗易懂,表达方式独特,是由两篇科普小短文组成的。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了。
进一步明确大自然能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研究大自然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生物的特性,可以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更好地指导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更好地指导我们利用大自然的规律,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大自然,为人类服务。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篇2学完课文后,我还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想,并课外搜集阅读有关人类从动植物身上受到启发而有所发明的文章,或写一段话介绍自己从某种动物、植物的身上受到的启示,学生激情都很高。
但课后仔细想想,还是有一些不足:1、教学用语不够凝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用语要准确、简洁、生动。
我在教学的过程中感觉用语不够生动简洁,已经显示很清楚的问题,我还要反复的重复,不但自己累,还浪费宝贵的时间。
其实学生一看就懂。
2、教学灵活度还不够。
比如,在学习“打扫”森林这篇小文章,在集体交流感受深刻的句子环节中,学生已经提到了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如果破坏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就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可我却没有抓住这个契机,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其中的缘由,只是稍做点拨,没有深入的交流感受。
通过这节课,我也深深的体会到,课堂上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并灵活的从中抓住要点,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来突破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真正觉得有趣味,有收获。
大自然的启示教学反思篇3依据略读课文的教学特点,在课堂上我从这几方面入手:1、放手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方式达到了读准生字字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世界六大最著名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
11、在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方面,老威特的一条基本经验就是:是非分明,始终如一。有家长疑问,为何自己孩子很聪明,但是学习却不好。老威特认为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多数孩子没有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缘故。威特先生从不认为自己儿子有多么高的天赋,也不相信成绩差的孩子是因为他们天生智商低。老威特严格规定儿子的学习时间和游玩时间,培养他专心致志的学习精神。他严禁儿子在学习语言和数学等知识方上敷衍了事,而要他养成精益求精的精神。他还注意培养小卡尔做事敏捷灵巧的习惯。正是由于在学习专业知识时专心致志,效率极高,才使小卡尔赢得了很多时间从事运动、休息和参加社交等。
14、教育孩子的最重要之点就在于要不适时机地给孩子以发展其能力的机会,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尽早发挥其能力。给3岁以前教育内容:一方面是反复灌输语言、音乐、文字、计算和图形等奠定智力的大脑活动基础模式,另一方面则是输入人生的基本准则和态度。人类的强弱,并非取决于人种或血统等因素,而是要看后天的教育与环境而定。
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读后
论第斯多惠及《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作者:第惠多斯书名:《德国教师培养指南》译者:袁一安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1(2003年重印)教育学周雨萌“自然赋予儿童以才能,但把它留给人去开发培育……社会承担发展才能的人物,而才能在自然间是平等的……由于自然确立了平等,社会也应确立平等,要对平等的需要受教育的一切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手段。
”(P5)第惠多斯在《汉堡学校规划》中写道。
第斯多惠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民主主义教育家,被称为“德国普通教育之父”、“德国教师的教师”。
他笃信裴斯泰洛奇的教育学说,反对等级和沙文主义教育,并受卢梭等思想的影响。
在第斯多惠所处的年代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学校被教会控制着。
当今居于统治地位的贵族阶层的代表,把民主与民族的思想以及人民,尤其是小资产阶级的斗争活动,首先归罪于小学及小学教师,故而普鲁士法规把小学和小学教师培训的教学大纲严格限制在最低水平上,小学教师的生活和文化水准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资产阶级经典教育关于普及儿童教育的重要意义的一切思想都被取消了。
面对这样残酷的社会现实,第斯多惠挺身而出,与封建保守势力做了争锋相对的斗争。
“几百万人生活在那里……他们悲惨的缺乏最基本的意识和住所,……大多数儿童在他们年少时期就被剥夺了受教育和培养的权利,而这种教育对于健全身体和思想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P4)在第斯多惠的观点中,教育对于儿童来说是平等的,是要求自由发展的,不能够受特权阶级所限制,即其“全人类教育”的思想。
主张"全人类教育"是第斯多惠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之一。
他反对等级和沙文主义教育,认为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有博爱精神的人和自觉的公民。
在人们身上,爱人类的精神跟爱自己人民的精神是应当密切结合起来进行培养的。
他说:"人是我的名字,德国人是我的别号。
"深受卢梭的人性善的观点的影响,并接受了裴斯泰洛齐的发展思想、乐观主义的基本态度和关于人及其能力的信念,第斯多惠形成了这样的人性观:“人有能力成为有理性的和善良的人,而且在社会上能过有意义的生活。
德国自然教育发展历程
德国自然教育发展历程德国自然教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期。
在这个时期,德国的自然学家、生物学家和地理学家开始将自然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引入学校教育体系中。
这标志着德国自然教育发展的起点。
自然教育在德国的发展得益于德国大量的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区。
这些资源为教育者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和教学的机会。
在德国的森林、山脉、河流和湖泊等自然地貌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0世纪初,德国开始在学校教育中强调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通过在课程中增加有关自然科学和环境保护的内容,德国的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欣赏自然。
此外,德国的一些学校还会组织户外活动和野外考察,以增加学生对自然的感知和理解。
二战期间,德国的自然教育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由于战争的破坏和军事占领,学校教育体系几乎完全崩溃。
然而,战后的德国迅速恢复并重建了教育体系。
自然教育也逐渐得到恢复和重视。
为了保护和传承德国的自然遗产,德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并投入大量资金来支持自然教育的发展。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德国的自然教育也逐渐面临新的挑战。
如何将现代技术与自然教育相结合,如何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成为了当前德国自然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
德国的一些教育机构和非政府组织积极探索利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创新自然教育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德国的自然教育发展历程也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德国的经验表明,自然教育需要与学校教育密切结合,构建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体系。
此外,政府的支持和投入也是自然教育的重要保障。
总之,德国的自然教育发展历程从19世纪末期开始,经历了战争和重建的时期,至今仍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德国的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区为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德国的自然教育经验对其他国家的自然教育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2024年幼儿自然教育读书心得
2024 年幼儿自然教育读书心得幼儿自然教化读书心得【精选 5 篇】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今日我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幼儿自然教化读书心得,我们一起看看吧!幼儿自然教化读书心得(精选篇 1)有好多的家长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会爱护人。
”我想这是大都独生子女的通病。
是孩子生来就不会关爱别人吗?我想不是的。
是我们的家长在“无私奉献”中,放纵、滋长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绝大多数父母除开要求孩子学习好,就再也没有另外要求了。
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动做一些家务,父母也总是连忙避开,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着碰着。
有些父母时常说:我只要孩子过得好,并不求他给我回报。
这样的“关爱”,这样的“无私”,早就让我们的孩子习气了。
其实,爱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沟通。
让本身的孩子也来爱本身吧,从一点一滴做起:为父母献上一句祝愿,端上一杯热茶……让孩子知道,父母也须要他的爱护。
让藐小的爱护成为习气,让爱的沟通成为时常,也让本身去享受孩子的爱护。
让本身的孩子来爱护本身,敬服本身吧,让这份爱也成为天经地义、义不容辞。
因为,一个人会爱本身的父母,将来才会更好地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幼儿自然教化读书心得(精选篇 2)选择读《幼儿教化学》的初衷很简洁,这是一本幼教理论的书籍。
经常听一些的讲座,反复的强调要幼儿老师读过读懂读通《幼儿教化学》,《幼儿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幼儿嬉戏理论》等理论性书籍。
其目的在于这些书籍囊括了幼儿教化的一切领域,应当是从事幼教的入门书籍。
这本书在这一学期没有读完,下一学期还要接着读。
其中,想从中外一些幼儿教化的思想与做法入手,来对比今日的幼儿教化。
一、福禄贝尔:嬉戏是生命的镜子福禄贝尔在 19 世纪中叶在德国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他的教化思想有:幼儿的自我发展原理,保育者的任务就是帮助幼儿除去生命发展的障碍,让自我得到发展,吩咐式的,强制式的,干涉性的教化方法对幼儿无效。
看西方等国的环保教育
看西方等国的环保教育英国: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伦敦的烟雾事件是世界上著名的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该事件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环境污染问题的高度重视,而“环境教育”一词在英国第一次得到使用并受到重视是在1965年,其标志是英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始涉足环境教育领域。
1972年,时任英国大学国王学院院长的卢卡斯教授环境教育归结为“关于环境的教育”、“通过环境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三个方面,建议以渗透课程模式和跨学科的专题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这就是著名的卢卡斯环境教育模式。
1974年,英国学校委员会采纳了卢卡斯模式作为中小学环境教育的理论框架,英国中小学环境教育的课程开发与实施始终以这一模式为理论依据和基本指导原则。
且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实施环境教育。
幼儿教育阶段,主要鼓励儿童探索他们身边的环境,发展他们对于所见到、摸到、听到、尝到和闻到的一切事物的观念,这是环境教育的第一步,是意识、技能、理解力和关注的增长的基础。
在小学教育阶段,环境教育也很少被当作一门独立的学科来进行教学,大多是通过一些知识领域的教学来发展相应的环境技能与概念。
这一阶段的环境教育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发展学生关于环境教育的感性认识,以此为基础发展相关的技能,并形成一定的观点和态度,如交往技能、个人学习技能、科学探索技能、社会发展技能。
不少学校带学生走出教室亲自感受和体会,如进行社会调查、参观考古遗址、栽种植物、记录天气等。
中等教育阶段,一般通过与环境问题有密切关系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环境教育,科学、地理、历史和艺术等学科都在不同程度上包含环境教育的专题。
尽管英国学校的环境教育在各个阶段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存在差别,但是整体上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以“实地探究”为特色的教学策略。
英国一贯重视“在环境中的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更是掀起了环境教育的户外教学活动的热潮,提倡在各年级、各学科的教学中尽可能采用户外实地探究的方法,让学生在亲历自然的过程中培养热爱环境的情感,让学生在观察、探究当地环境的过程中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能,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态度。
卢梭自然教育思想解读
中图分类号 :
卢梭 ( 1712 - 1778 年 ) 是西 方历 史上 最具 影响 的作 家 之一。他的政治、 文学以及 教育著 作 , 在历史 上都 引起了 巨 大的反响 , 其教育代表作 爱 弥尔 是 继柏拉 图的 理 想国 之后 , 西方最完整、 最 系统的 教育论 著。该书 所提 出的自 然 教育被看作是教育 界的哥 白尼式革 命 , 不仅 震撼了 18 世 纪 教会统治下的法国 , 更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产 生着 深远的影响。 一 、时代背景和哲学基础 了解卢梭生活的 时代和社 会背景 是理解 卢梭 教育理 论 的关键。 18 世 纪 的法 国 正处 于 资 本主 义 经济 日 益发 展 壮 大、 封建行会行将崩溃、 更为深 刻的资 产阶级 革命 即将到 来 的时期。当时的工商业虽发展 显著 , 却被封建政治经济 牢牢 束缚。封建贵族和僧侣控制着 财政税收大权 , 残酷剥削 包括 资产阶级、 农民、 知 识分 子、 工人 和城 市 贫民 在内 的 第三 等 级。同样可悲的是 , 封建统治者还利用宗教迷信麻痹人 们的 思想意识。基督教会 捏造赎 罪论 , 宣称人 生来 有罪 , 生性 顽 劣 , 要想成为天国公民 , 必须 克己苦 修和 严酷惩 罚。教会 不 仅垄断了科学、 文化 , 也垄断 了教育。 教育的 目的 是通过 对 儿童的种种约束、 限制和 惩罚来 改变儿 童的本 性 , 根除儿 童 的 恶源 。学校课 程以 宗教 神学 为核 心 , 要求 心育 高于 智 育 , 教学方法上强制向儿 童灌输 传统偏 见和死 记宗 教信条 ,
任 敏, 冯文全
( 西华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 四川 南充 637002)
内 容 摘 要 : 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思想的基础和 核心 。 了 解卢梭所 处时代 背景和 他的哲 学观 , 有助于 深入理 解其自然教育思想的内 涵 、 目标 、 教育进程以及教育内容和方法 , 有助于对今天的道德 教育的理解与实施 。 关 键 词: 卢梭 ; 自然教育 ; 教育思想 G 51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1 0916( 2006) 02 0012 0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完德国自然教育才明白:我们不缺自然缺的是教育
看点:世界上第一所“森林幼儿园”于20世纪50年代成立于丹麦。
研究认为,与传统幼儿园教育出的幼童相比,由森林幼儿园走出的孩子们身心发展更加平衡。
到20世纪90年代,森林幼儿园开始在德国得到快速发展,后被陆续推广到北美和日韩。
现在德国的森林幼儿园据称共有700多家。
这些幼儿园里的孩子们,几乎整天都在森林里度过,爬树,玩泥巴,踩水坑,用木头、树枝做各种装饰和工具等。
那里的孩子们不接触现代电子玩具,也不学算数和认读。
因为每天都在新鲜空气中长大,并在大自然中得到各种历练,所以这里的孩子身体素质非常好,很少生病,户外跌倒摔伤的事故更是大大低于常规幼儿园。
此外,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做事情的专注程度都很好。
家长们和老师认为,德国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民族,森林是大自然的象征。
培养孩子热爱森林、敬畏自然的精神,会让孩子的一生充满灵性,懂得抵抗无穷欲望,享受单纯质朴的快乐。
这些从森林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在刚刚进入小学时,的确存在认字、数学和阅读量上的欠缺,但只要小孩子有兴趣,这些课程还是可以尽快跟上的。
在英国,自然教育也逐渐开始“走红”于幼儿园和小学。
事实上,英国教育标准办公室的通用型教育方法与森林教育理念并不相符。
教育督察组要求户外幼儿园更多地将科技融入教学工作中。
英国的自然教育主要受到早些时候先锋户外教育理念影响,以期让在温室中成长的孩子有更多冒险的机会。
此外,英国户外学习专家Bicknell认为:“大多数教育的目标都是让学生进入大学。
我想培养孩子们欣赏自然的能力。
与其他生物一样,我们出生、成长、死去都在大自然中。
”Green Light基金会的森林教育培训员Rich Sylvester持类似观点,认为自然教育给越来越功利、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系统一个改变的机会。
在美国,每逢周末和假期,跟着家长游历自然保护区的孩子们随处可见。
喜欢在营地里度假的家庭,更是把孩子从小就和大自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
而现实也表明,每天跋山涉水、在森林里进入梦乡的孩子,对大自然的感情和那些没有这些经历的孩子是完全不一样的。
德国自然教育:森林教育+主题教学模式
德国做的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德国人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比较强;
2、德国很早就开启了自然老师的认证;
3、学习时间是2年,几百个学时,理论+实践,然后以论文的形
式提交给到评委会评审,通过后颁发证书。
森林教育在自然环境的状态下,不是老师们特意造就了一个场景或者困境,而是孩子自然地在森林里和他的伙伴去维持一个游戏。
马上要下雨了孩子们要吃午饭了,怎么去解决自己的午餐?
这些是他们特别真实的生活。
对于孩子来说就是要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而已。
孩子在这个环境中学到的知识是丰富多元的,几乎能够满足孩子除了我们所说的结构化知识以外的需要。
还能发展比如挫折、交际、大小精细动作等等能力。
德国卡罗镇的Pankgrafen森林幼儿园现有21个孩子,无论刮风下雨每天早晨他们都来到“教室”学习,即使零下28摄氏度,孩子们也在室外呆着。
孩子们从来没得过感冒,在少数格外严寒的日子里,孩子和老师会钻进露营帐篷或木头建的小教室暂时躲避一下,但院长莱内克表示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户外活动。
孩子们最近的学习主题是野外生火,尽管要接触火这样的“高危物品”,孩子们还是像学习其他课题一样被置于“无人管” 的状态。
当篝火因受潮而要熄灭时,4
岁的芬恩马上捡起新鲜树枝投进火里,其他小朋友也拿一些小树枝拨弄火苗让它重燃。
1、树,随便爬
爬树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这里不会有通常幼儿园或者儿童活动场所设计好的爬树装置。
这里的树各式各样,高的、矮的、大的、小的,总有一款合适你。
孩子们爬树,老师和家长不给与任何帮助,只是帮他们下来,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孩子们更懂得如何保护自己。
这里只发生过一次小孩掉下来的事情,那是因为小孩的爸爸在下面保护着,小孩子知道自己掉下来爸爸会接住自己的。
2、老师不插手,孩子自己学
大部分情况下老师和家长不插手孩子做的事情,只是保证孩子们在自己的视线之内。
孩子们在没有老师和家长插手的情况下会更能发挥想象力,会自己权衡危险,会自己学习,会互相学习,从经验中学,从失败中学。
你会难以想象:一群3-6岁的孩子在没有任何大人的协助下搭了一个避雪小屋,他们会自己点篝火,并且在火快灭的时候往里面添加木材,这里的孩子很少接触商业性的玩具,而是选择就地取材,在森林中寻找玩具。
大自然的玩具不像商业玩具以及被赋予了特定的意义,森林里面找到的树枝、泥巴、小虫等更能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语言描绘能力。
3、主题教学
主题课程一般都是安排好的,比如关于蜘蛛,看到蜘蛛网以后孩子们就会去思考为什么蜘蛛网不会粘住自己?
老师就会做一些功课一步一步跟学生探讨,孩子们就会模拟自己被蜘蛛网粘住了,通过很多艺术形式做了一系列活动。
这些活动无论是从专业角度还是艺术角度都能够打动人心,所以最有说服力的就是这些案例,对老师来说这就是最好的培训材料,特别需要老师有能够捕捉问题的能力。
做这个项目的时候,孩子们遇到阻力无法继续推进的时候,老师能不能够助力一把让项目延续,所以老师非常关键。
结束后,老师们直接把这些案例做成一个册子。
4、对孩子有什么帮助
专注:森林学校每天下午都有一段时间是听故事或者唱歌,这些平常疯玩的孩子在这个时候反而很专注。
听故事的时候特别专心,一起唱歌的时候也一点不乱,玩的多反而将来学习更好,能力更强。
协调:长时间的户外玩耍已经被证明,对孩子的平衡能力、灵巧度、身体协调性、触觉灵敏度和深度感知能力都非常有益。
自信:大部分森林幼儿园的小朋友在进入小学后,在阅读、写作、数学和社交方面都会提高的很快,这些孩子通常也更自信、更外向。
缺点:如果非要说有什么劣势的话,就是他们在刚刚进入小学的时候在认字、阅读量上有所欠缺,只要小孩子有兴趣就能很快跟上。
5、反思
最近两年,中国的自然教育也开始蓬勃发展起来。
中国最开始提到的自然教育,还是指以十八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回归自然”为根基的自然教育观,主要还是围绕着对人尤其是孩子“天性”的“尊重和释放”。
如今,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为应对环境问题的挑战的“环境教育”,开始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重新思考,以改善“环境”作为教育的使命和目标。
现在中国国内的孩子“自然缺失症”非常严重,家长用给孩子买很多玩具取代孩子和自然接触的机会。
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户外场地没有这么多人工玩具、教具的话孩子们会怎么玩呢?
这就是简单和丰富的意思,有的时候环境简单点,人造玩具少些,这对孩子来说可能不是件坏事。
他们会想办法怎么样玩得更有趣,根据环境去做成一个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会去加工组合,拥有无限创造力。
生活和教育环境,给我们的孩子造成了自然的碎片化。
孩子们看到桌子,知道是木头做的,但不知道它是怎么来的;拧开水龙头,水就来了,至于它从哪儿来,并不在乎;垃圾扔出去,就没了,至于去哪里了,也不知道;食物从哪里来,不清楚。
这样导致我们对自然的认知是不完整的、碎片化的。
现在的孩子缺少“自由”。
他们时间是被父母安排好的,上各种的辅导班。
等孩子真到了自然中,又怕脏怕不安全。
我们提倡“把生命还给自然,把童年还给孩子,把教育还给生活。
”
社会集体价值观的导向性问题,非常功利。
家长们都想让孩子上好大学、找好工作、过物质条件优越的生活,这些都变成了生命的终极目标。
但关于生命的关怀以及生命的价值,却很少有人真正关心。
比如,很多家长的首要问题就会问“到自然中体验有什么用,锻炼什么能力,获得什么知识”,而且必须速成。
但自然教育不是教孩子们认识动植物,一些小孩可以背下整本的昆虫图谱,但却可以随便踩死昆虫。
没有同理心,情感的激发和爱的生发,知识再多,也无用。
其实体验自然,可以完整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增强探索的精神,激发对学习兴趣和保留,这些是更有价值的。
一提“自然教育”,大家更多想到的是针对孩子,但其实成人更需要。
孩子们普遍对自然的感知力和敏感度要比成人强,但当他们回到家,受家长的影响容易重回起点。
因此家长在这方面需要更下功夫,但成人的变化比较缓慢。
其实,在自然教育中,大自然是唯一的老师,蕴含着无穷的智慧。
大自然作为一个承载,一个大家共同想要了解的目标,增进了大家彼此的交流。
搜狐教育《智见》精选自中国教育研究,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智见介绍:搜狐教育原创账号,给家长和老师介绍适用于7-16岁孩子的素质教育课程及实践活动特色,帮助孩子拓宽国际化视野,提高软实力。
在这里你可以触达百余位知名专家的教育理念和实操方法,让你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