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在农业的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农民种植优良品种的积极性。2005年优 良品种补贴的规模还要扩大。
• 调动了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作用
非常明显。但是感觉农机补贴的力度还不 够。农业部研究的时候说农机补贴能否由 原来补贴规模的7000万元扩大到10亿元。
• 实行水稻最低收购价。保障水稻产区农民
种粮的积极性,主要在南方4省实施。2009 年水稻的价格与2008年同期比较趋于合理。
• 这项政策虽然平均到每亩地大约10元左右,但是政策意义
非常大。过去对农民的补贴是中间环节的补贴,比如按差 价收购,钱补到了粮食收购企业,很多部分在中间环节流 失了,真正补到农民手中的很少。2004年拿出种粮风险基 金一大部分直接补给种粮的农民,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 对小麦和大豆使用优良品种进行补贴,调
• 众所周知,我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农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第一个冲破计划经济的束缚,农业生产力得到了大解放,农 业生产连年大丰收,到1984年粮食登上8000亿斤的高峰,初步解决 了温饱问题。那几年农民得到了自主和实惠。农民生活有了极大的改 善。城乡差距缩小了。那时就提出了农村要进行第二步改革。 • 但从1985年起,我国的城乡战略有所改变,国民经济收入分配的 格局又开始向城市倾斜,工作重心又向城市转移。农村改革的力度削 弱了。 • 1985年农业减产,粮食减产7%。从此,农村的形势发展,时好 时坏,时晴时阴,农村又走上了曲折发展的道路。80年代后期,中国 的一些学者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过程中,依据 中国的特有国情,把农村问题分析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分别进 行研究。既分析三者的关系,也研究三者各自要解决的问题,初步提 出了三农问题的分析框架,作为认识中国实践分析现实问题的理论框 架。经过10多年的实践和宣传,现在已成为中国政界、学界的共识。
关于农民的穷苦要说两句话。第一是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的生活有了极大的改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 绝大多数人解决了温饱问题,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 的。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4元,2001年,农民 人均纯收入2366元,扣除物价因素,每年递增4.6%. 应该说,这是很大的成就,很大的进步。
第二,农民穷苦是相对城市居民比较而言的。相对 我们的经济成就而言的。十六大说我们要建设惠及十 几亿人的全面的小康社会,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 的DGP 翻了三番多,年递增9.35%,但占人口75%的 农民都没有得到相应的实惠。
• 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可以说是
中国社会科学理论界的一个重要成果。这个理论的形成和运用,对于 深入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用以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很 有意义。在一个比较长时间以来,我们特别重视解决我国的农业问题, 着力解决粮食和主要农产品的生产问题,以保证有效供给。但是当 1984年取得改革以来的第一个特大丰收以后,农村出现了卖粮难,卖 棉难等问题,随后又出现了“打白条”,农民负担重,干群矛盾冲突 增加,农村社会不安定和城乡差距扩大等等的问题。这诸多问题的出 现,使一部分学者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意识到农村工作,不仅要 解决农业问题,与此同时,还要解决发农民问题,农村的问题,并且 对农业、农民、农村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联系起来作了分析和研究, 写出了一批比较有说服力的著述。在90年代中期以后,一部分学者和 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已经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联系起来作了研究 和分析论述。三农问题的理论就在全国形成了共识,被引用到文件、 媒体和各种论著里。
• 有些乡村的农民信用度相当差,恶意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不还,故意
逃避债务、有钱不还。甚至威胁收贷工作人员,对这类乡村,农村信 用社往往避而远之,导致在这些乡村有信用的农民也贷不了款。建议 加强信用村建设,村民实行联合担保,可考虑国家对信用村提供部分 担保资金,额度为农民联合担保占70%,国家提供30%。这样可让村 民相互督促欠贷户归还贷款,同时提高村民信用意识,构建信用、和 谐社会。
27个省降低农业税3个百分点,还有降低1个百分点的 省,在农业税的减免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以此调 动和保护农民的积极性,减轻农民的负担。仅此一项 全国农民就可以人均增收57元,效益非常明显。特别 是在粮食主产区对保护和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着更 大的作用。比如在吉林、黑龙江这两个省,由于减免 农业税,农民粮食增产增收占整个增收比重大大提高。
• 农村“龙头企业”的作用越来越显著,一来可充分利用当
时农村资源,带动农民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二来增 加地方税收。例如广西的“皇氏奶业”对上思县农民的带 动作用。国家应该对这类“龙头企业”进行大力支持。

这类组织为农村经济的发展作用越来越突出,为农民的 生产、产品销售方面、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效果显著。例 如防城港市盛产八角、玉桂,前几天八角滞销,主产地那 良镇的自成立“八角协会”后,购置电脑等设备,向外提 供及收集信息,对农副产品收购、销售作用相当大,增加 家民的收入,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国家应该对这类组织 和协会进行大力支持,为它们提供资金、办公场所及电脑 等设备,充分发挥它们在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三农问题 农业宏观政策实施 效果及未来走势
三农问题的由来 什么是三农理论 农民现状 对新农村建设看法
现这 在些 政 个策 方和 面措 施 主 要 体
(1)减免农业税 (2)对种粮实施直补 (3)实施优良品种补贴 (4)农机补贴 (5)实行水稻最低收购价
5
从2009年开始国务院规定在2个省免征农业税,其他
一、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作用。 二、加强“信用村”建设
三、发挥农村“龙头企业”的作用 四、加强“农村经济组织”、“农村经济协会” 的建设
1、农村信用社出于经营成本、风险等考虑,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允许的范围内浮 动,加大农民的负担及经营的积极性。 2、邮政储蓄的吸储导致大量农村资金流出农村。邮政储蓄遍布各乡镇,并且只存 款不贷款,如某市邮政储蓄存款达4亿,信用社存款不到12亿,两者存款比例为1: 3,说明四分之一的农村资金流出,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 解决问题的建议: 1、国家对支农贷款进行利息补贴。随着利率的进一步放开,对信用社支农贷 款进行利率限制不切合实际,同时也要考虑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国家通过利息 补贴是比较实际及可行的办法。 2、引入竞争、提高对农村的服务质量。现在多数乡镇只有农村信用社一个金 融机构,垄断性相当强,农村信用社在贷款利率由于不存在竞争及服务方面有 所欠缺。现在邮政储蓄网点遍布各乡镇,可考虑尽快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其业 务以城乡农民为主,一来可与农村信用社进行竞争,在利率方面减少农民的负 担,同时提高双方对农民的服务质量。
• “三农”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与农民问题的简称。三十
年的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腾飞发展,中国正由一个传统 农业大国向先进的工业大国转变。“三农”问题也日益受 到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农村 的发展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抓住机遇发展农村,是 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措施。农村的发展如何 及“三农”Leabharlann Baidu题解决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