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专业《中国教育史》期末考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教育
1、原始教育的特点:
第一,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 第二,教育的社会性和公共性; 第三,教育内容的局限性和发展性; 第四,教育方式以口耳相传和模仿为主
2、古代学校产生的条件:
第一,社会生产发展,使一部分人脱离生产劳动专门办教育成为可能;
第二,社会事务日渐繁杂,需要培养专门人员进行管理; 第三,文字的产生,有了更便利的学习条件和更丰富的学习内容;
第二章 夏商西周的教育
1、西周学校系统图:

2、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
(1).西周的教育制度是政教一体,官师合一的,这是学在官府的重要标志; 原因:唯官有书而民无书;唯官有器而民无器;唯官有学而民无学;
(2).西周的教育内容:
礼、乐、射、御、书、术 “礼”,类似政治伦理课,包括了当时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乐”,类似综合艺术课,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 “射”“御”是军事训练课,“射”指射箭,“御”指驾车。 “书”“数”是基础文化课,“书”指写字,“数”指算术。 (3).六艺教育的特点:
文武兼备 ; 德才兼备; 内外兼修; 忽视生产知识和自然科学
3、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 学在官府、官守学业
根本原因:奴隶主贵族专政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私学产生的原因:
1.社会的变动打破了奴隶主垄断教育的局面,“学在官府”被冲破,私藏于官府的典籍文物扩散于民间,提供了可供学习的材料; 2.掌握一定文化知识的人员(士)成为私学教师; 3.社会上不少人为求得经济、政治上发展,迫切需要掌握文化知识; 4.私学的创办人都以“治国治民”方案相标榜,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2、稷下学宫:
(一)产生条件 1、优越的军事、经济、政治条件 “四塞之国” ,“四民分业”,封建化最早; 2、养士得国的历史经验 “杀一牛,取一豆肉,余以食士;终岁,布帛取二制焉,余以衣士”
(二)办学性质
1、二重性:官私合营的自由联合体 2、多功能性:集讲学、著述、育才、咨议为一体; “稷下先生喜议政事 ”
(三)办学特点
1、学术自由;
2、待遇优厚; (1)政治待遇——不治而议 “士贵耳,王者不贵。” (2)物质待遇
3、学无常师
4、学生管理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
(四)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1、促进了战国时期思想学术的发展; 2、显示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3、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办学形式——官方兴办,私家主持; 职能模式——讲学、著述、育才、咨议于

一体; 教学方式——自由游学,自由听讲; 办学方针——学术自由,鼓励争鸣; 学生管理制度——计划性,组织性; 4、稷下学宫留给人以思考
3、孔丘:
(1)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名词)
这是孔子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对教育作用的论述,也是其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性,先天素质;习,后天洗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即人的本性即先天素质本是很接近的,不同的人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后天之“习”也就是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这一观点认为人不论等级贵贱,生来的天赋素质应该是平等的,从而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2)论教育的目的:
“学而优则仕”(名词)
《论语?子张》所说的“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反映了孔子的主张 ,即只有学有所长才可能被选拔为官。孔子将学习和作官紧密联系,以学优保证仕优,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反映了封建制兴起时的社会需要,对后世的学校教育和选士制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通过教育来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士”和君子。
“士”: 一方面,“士”必须做到立志为道 。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另一方面,士人必须有才能,能处理实际政务。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君子”:
一是“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二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3)论教育内容:
——六经
《诗》、《书》、《礼》、《易》、《乐》、《春秋》
(4)教学原则:
1.学思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2.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因材施教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这一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教学中自然不能没有同意要求,但不从学生实际出发,忽视学生资质、性格、才能、志趣等方面的差异就无法达到统一要求,实现共同目标。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但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故南宋朱熹在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
4.由博返约 (5)论道德教育思想:
道德准则“仁”和道德规范“礼”——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 1.立

志乐道 2.自省自克 3.改过迁善
4.身体力行 5.择乎中庸
(6)关于教师的思想:
1.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学之不厌,诲人不倦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学之不厌,诲人不
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4.爱护学生,无私无隐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4、孟子
(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求放心
(2)教育的目的——明人论
所谓“明人伦”,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论道德教育:
1持志养气 2反求诸己 3改过迁善
4清心寡欲 5意志锻炼 (4)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1自求自得 2专心有恒 3启发引导 4循序渐进
5、荀子
(1)论教育作用:
1性伪之分——教育的必要性 2性伪之合——教育的可能性 3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
6、风格独特的墨家教育
(1)、墨家概况: 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名翟, 宋国人,一说鲁国人;生卒 年不可确考,活动于春秋与 战国之际。
(2)、教育的作用:
1教育对人性形成的作用:“素丝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2教育社会作用观:使天下人“知义” “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 。
(3)、教育目的和培养标准
1教育目的:培养“兼士”,去改造有差别不平等的社会,实现“兼以易别” 2培养标准:兼士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厚乎德行”:道德教育 “辩乎言谈”:逻辑思维训练 “博乎道术”:文史教育和科技教育(知识技能) (4)、教育内容
1政治和道德教育 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2科学技术和生产知识教育 3军事知识和军事技术教育 止楚攻宋的故事 4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5)、教育方法
1积极主动的教学态度 2主张创造,述而且作
3言行一致,合其志功
4实际出发,量力而行
7、《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1)大学教育的目的——“三纲领”(名词) 《大学》开篇提出教育目标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是:将美好的道德发扬光大,进而使人弃旧图新,面貌日新,达到最高的善的境界。第一条重在修己,第二条重在治人,第三条是最终目标,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也是对先秦儒家伦理思想最明确的概述,朱熹称之为“三纲领”。
(2) 大学教

育的学习程序—“八条目”(名词)
为实现大学教育的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朱熹称为“八条目”。 这是根据大学教育的纲领完成“修己治人”教育目的的一整套完整程序,其中八条目的核心是“修身”。其中前四条体现修身的过程,后四条体现修身的成果。八条目前后相续,逐个递进而又相互联系,体现了过程与效果的统一。 8、《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1.教育的作用 (1)教育的社会作用——化民成俗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学记》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为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学制系统与教学管理
《学记》以追求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 3、 教育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名词)
教学相长的本意并非指教与学双方的互相促进,而是仅指教这一方的以教为学。说明教师本身的学习是一种学习,而他教导他人的过程更是一种学习。正是这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互相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后人把其引申为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过程。 (2)尊师重道
(3)藏息相辅 (4)豫时孙摩(名词)
“豫”是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 “时”是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 “孙”是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 “摩”指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5)启发诱导
(6)长善救失
4.教学方法
(1)问答法 (2)讲解法 (3)练习法 (4)类比法
第四章 秦汉时期的教育
1、汉武帝的文教政策:
(一)“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教化,正万民 3.兴办太学,改革选士制度
(二)为确保儒术“独尊”,采取了以下几项主要措施:
1.设五经博士 2.建立博士弟子制 3.统一经学 4.开设太学,专门学习儒家经典 5.完全确立察举制,以儒术取士 6.尊孔——对孔子倍加推崇
(三)独尊儒术的作用和影响
1. 巩固封建中央集权制,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 2.儒家经学成为教育的主体内容 3.形成了群士归宗攻读儒经的社会风尚
2、汉代学校教育制度系统图:

3、中央官学——太学 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大都授; 次第相传
4、

专门学校——鸿都门学
P97:



5、汉代的察举选士制度——察举的科目
一为经常性举行的科目,称作常科,一般是每年由州郡长官按规定的名额、标准向朝廷推荐人才; 另一类为特科,是皇帝根据需要临时指定选士标准和名目的科目。 秀才 明经 童子科 贤良方正 6、察举的意义和局限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阳嘉新政:东汉顺帝阳嘉元年(132年),尚书令左雄从察举最滥的孝廉科着手进行改革,规定孝廉所举之人,必须在40岁以上,对岁举的孝廉由朝廷进行考试。“诸生试家法,文吏课笺奏,副之端门,练其虚实。”自此,察举制由推荐发展为推荐与考试相结合,为选士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探索了新路,为后世科举开创先例。 7、董仲舒——教育对人的作用:
教育对个人的作用 “性非教化不成” “性三品说” 即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西晋创办国子学
2、专门学校的设置——四馆:儒、玄、史、文
3、私学与家庭教育——《千字文》
4、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九品中正官人法”
评价意义:
“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就是由“中正”官负责考察人才,按九品定级,朝廷再按品授官。
(一)积极作用:
第一,九品中正制是选士制度的革新,是察举制的发展。
第二,九品中正制的创立、实施,使选士制度向“综核名实”前进了一大步。
第三,九品中正制的清定制度,比只能升不能降的积资制和一生不变的“终生制”要好的多,也有助于士人进取和仕宦者忠于职守、廉洁奉公。
(二)消极影响:
第一,九品中正制影响了积极分子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魏末晋初后,中正官逐渐为士族垄断,这样,选举权、被选举权及用人大权,均为其把持,品第遂成门第的代名词,更无中正可言。
第六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了解)
一、崇儒兴学思想的重新确立 (一)隋朝:积极促进南北儒学的合流 “南人简约,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 (二)唐朝:重新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 1.将孔子偶像化 2.重用儒家人才 3.统一儒家学说:《五经正义》、《开成石经》 4.根据儒家思想确立治国方针 二、兼重佛老 (一)佛教的影响
1.成为对民众进行精神统治的手段,并破坏生产,威胁国家财政 2.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二)道教的影响 增加了士人的学习和考试内容。
2、唐代的官学——中央官学(六学,二个馆)
国子学、太学、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崇文馆、弘

文馆
3、唐代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1. 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 2.学校的各项制度和行政管理日趋健全; (1)入学资格与学习年限 (2)束修制 (3)教学管理制度
①教学计划
②教育的管理
③ 学生的管理 3.教育等级制明显; 4.学校类型多样化、分布面广; 5.教育、研究、行政三者合为一体; 6.学校与科举关系密切; 7.扩大了国际国内文化教育交流
4、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定十科举人
进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产生
5、唐代科举制的发展——生源
一是由学校出身,叫“生徒”; 二是由州县考送,叫“乡贡”;
6、唐代科举制的发展——考试的科目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 常科是固定时间举行的固定科目选士; 制举则为皇帝临时根据需要下诏开科选士
7、唐代科举制的发展——考试方法
在常科的考试方法中,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四种。 8、科举制的改革——明代的改革
考试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童生试 ——乡试——会试 ——殿试 生员— 举人(解元)—贡士(会元)—进士(状元)

9、对科举制度的分析和评价:
(一)积极意义 1.有利于封建中央集权政治的稳定和国家的统一 “天下英雄尽入我彀中矣”。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2.科举是寓教于民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选拔相对客观公正,有利于提高封建政权的行政效率; 唐代有张九龄,颜真卿,郭子仪; 宋代有寇准,包拯,司马光,王安石,文天样等; 明代有于谦、海瑞、张居正、史可法; 清代有阮元、林则徐;
(二)消极影响 1.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 2.科场舞弊带来虚伪性。 3.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 4.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
10、韩愈——关于教师问题的见解
(一) 论教师的作用——“古之学者必有师” (二)论教师的任务——“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三)论择师的标准——“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四)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
第七章 宋朝及其以后官学教育的发展
1、北宋三次兴学运动
(1)庆历兴学
公元1044年(宋仁宗庆历4年),在范仲俺的主持下,北宋开始第一次兴学运动。
主要措施:
(一)普遍设立地方学校。 (二)改革科举考试。 (三)改革太学,并采用分斋教学的形式。
胡瑗在主持湖州州学时创立的一种新的教学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在学校内设经义斋和治事斋,据学生

专长和爱好分斋而教。 经义斋:学习儒家经义,目的是培养比较高级的统治人才; 治事斋:分设治兵、治民、水利、算术、堰水、讲武等科,学生主修一科、副修一科,目的是培养在某一方面有专长的技术、管理人才。 分斋教学法的实行,第一次按实际需要在同一学校内实行分科教学;使实用学科取得了与儒学同等的地位;并开了主修和副修制度的先声。 (2)熙宁兴学
公元1070年(宋神宗熙宁、元丰二年),在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主持下,北宋开始第二次兴学运动。 主要措施:
(一)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 (二)整顿地方学校 。 (三)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四)设置专门学校 (五)改革科举制度 三舍法是王安石支持熙宁兴学时为改革太学创立的一种教学形式。即将太学分为外舍、内舍和上舍三个程度不同,依次递升的等级。 三舍法的实行强化了学校的职能,使在校的学业与前途直接挂钩,从而有力地保障了日常教学的进行,并使得学校教育的课业与考试更加规范化。 (3)崇宁兴学
公元1102年(宋徽宗崇宁元年),蔡京主持了北宋的第三次兴学运动。
主要措施
(一)新建辟雍,并扩大了太学规模 (二)普遍设立地方官学 (三)创立多种专门学校 (四)罢科举,改由学校取士
2、明代的官学教育——国子监(举、贡、荫、例)
(1)教师和学生 教官分工的精密化。 学生来源的多样化 (2)教学制度——分堂法 (3)考勤制度——设“勘合簿”和“出恭入敬牌”。 (4)考试制度——积分法 (5)实习制度——监生历事制度 第八章 书院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1、宋初六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石鼓书院
应天府书院 崇阳书院 茅山书院
2、朱熹与南宋书院的发达 1179年 ,朱熹下令修复白鹿洞书院。并制定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明确规定了白鹿洞书院的教育方针、培养目标及教学步骤,这是中国书院发展史上的第一个纲领性学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3、书院教学的特点 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 2.盛行“讲会”制度、提倡百家争鸣 3.教学上实行门户开放 4.学习以个人钻研为主 5.师生关系融洽 第十章 洋务运动
1、洋务教育的背景 (一)晚清教育的空疏腐朽 (二)晚清一些进步人士的思想 1.龚自珍的反思和变革主张 2.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3.魏源“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三)太平天国对旧教育的冲击 (四)洪仁玕学习西方的教育主张 2、洋务学堂的特点
(1)组织领导; (2)办学方针和教学内容; (3)学生招考、待遇、分配和管理; (4

)教师的聘用; (5)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
3、洋务留学教育——留美、留欧
教会——马里逊学堂
4、张之洞与《劝学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含义
(一)中学:先圣先师立教之旨 (二)西学:“西政”和“西艺” (三)关系:“中学”是根本,“西学”是末节;“中学”为主,“西学”是从。在通“中学”的基础上,才能学“西学”。
(2)分析评价
(一)在向西方学习的初始阶段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二)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百日维新、癸卯学制 、1906年教育宗旨) (三)从哲学和方法论角度看,“中体西用”思想是形而上学的。
第十一章 维新运动与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898.6.11——1898.9.21 百日维新 (一)废除八股考试,改革科举制度 (二)设立京师大学堂 (三)改革书院,筹办各级各类学校 (四)派人出国游学 (五)建立译书局和编译学堂,编辑外国教科书
1.京师大学堂(名词)
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大学,也是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创立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梁启超草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孙家鼐管理大学堂事务。 1898.9新政停止,京师大学堂逐渐有名无实。 1900年,帝国主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京师大学堂遭到破坏,校务停顿。 1902年学堂恢复(京师同文馆并入) 1912年始更名为北京大学。
2.京师大学堂的特点
(1)京师大学堂不但为全国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的教育行政机关。 (2)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教育原则; (3)明定普通学科与专门学科之内容
3.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下来的原因
(1)统治者认为兴办学校是大势所趋,不会直接危及其统治地位与利益。 (2)萌芽早,得不废; (3)“大学堂为培养人才之地” 2、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科举制度的改革与废除 第一步:改革科举内容; 第二步:递减科举中额; 第三步:科举制度完全废止;
二、清末新学制的建立
(一)“壬寅学制”——近代史上第一个法定学制 1902年,清政府公布了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的《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系统完备的现代学制。但壬寅学制颁布后未实施。 (二)癸卯学制
1904的“癸卯学制”是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拟定的,是中国近代第一个比较完整、正式公布并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学制。
2.“癸卯学制”的指导思想
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中强调,“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其智识,练其艺能”

。 3、“癸卯学制”的特点 “癸卯学制”的特点:形同资产阶级新学制,实有浓厚的封建性。 近代新学制的特点:学校系统、义务教育、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专门教科书的制定等。 封建性:总的指导思想、读经讲经课、入学担保、奖励功名、排除女子教育、延续时间长、封建管理条例等。 4、“癸卯学制”的意义
(1)课程、教材与教学方法,更多地学习了西方; (2)新学制的颁发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旧有的教育制度,其中最为直接的就是导致了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 (3)新学制颁布前后,新式学堂大量涌现; (4)新学制的颁布有力地影响着中国政局的发展; (5)在新学制中,清政府还大力提倡兴办军事院校,为以后改变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向打下了基础;
5、“癸卯学制”中的课程设置
蒙养院:游戏、歌谣、谈话、手技等 初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 高等小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中国历史、地理、格致、图画、体操。 中学堂: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外国语、历史、地理、算术、博物、物理及化学、法制及理财、图画、体操。
3、清末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1905年在中央建立学部,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行政机构。1906年在各省建立提学使司,在府、厅、州县设立劝学所专管各地方教育事务。从而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统一的教育行政系统。
4、厘订教育宗旨
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5、书院改学堂
第一阶段,整顿和改良旧书院; 第二阶段,建立新型书院; 第三阶段,改书院为学堂。
第十二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1、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
一、颁布教育法令,稳定教育秩序
二、制定教育宗旨
三、颁行《壬子癸丑学制》
2、蔡元培——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一)军国民教育 (二)实利主义教育 (三)公民道德教育 (四)世界观教育 (五)美感教育 3、蔡元培——改革北京大学,实践大学教育思想
(一)抱定宗旨、改变校风 1.改变学生的观念 2.整顿教师队伍,延聘积学热心的教员 3.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引导师生研究兴趣 4.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二)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三)教授治校,民主管理 1.设立行政会议 2.设立教务会议及教务处 3.设立总务处
(四)学科与教学体制改革
1.扩充文理,改变“轻学而重术”的思想 2.沟通文理,废科设系 3.改年级制为选科制(学分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