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临终老人的心理护理干预
老年人是健康最脆弱的群体,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的改变和医疗制度的改革、计划生育国策的实施,使不断增加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对于经济便利的社区护理需求越来越迫切。
社区护理能使大部分70岁以上的老龄人,由于各种原因而失去有效根治机会的危重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消除精神、心理压力,尽善尽美地服侍临终老人直至死亡。
安详地离开人世。
因而做好社区老人心理护理干预尤为重要。
1 社区常见临终老人的心理反应
1.1 注意状态临终老人往往表现为对身体本身所患疾病的转
归及对死亡的关注,常常表现为默默地计数着自己能留在人世的时间及向医护人员询问有关病情。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有选择的集中,表现在人的全部心理活动之中,使它在心理现象中占有特殊的位置。
1.2 情绪体检临终老人常常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抑郁和忧虑,由于对预后不可能改变,常使他们灰心丧气,削弱了克制能力,失控感,又加重了忧郁程度,烦躁不安也是常见的情绪变化。
快乐、喜悦、悲哀、赞叹、恐惧、愤怒、苦恼就是各种形式的情绪和情感。
当人们对客观事物采取肯定的态度时,就会体验到爱慕、满意、愉快、尊敬等,采取否定态度时,则相反。
所以说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1.3 安危应激表现为对死亡的极度恐惧和焦虑,甚至出现自
杀、粗暴、拒绝治疗的行为。
时而出现惊恐、喊叫等行为。
出现幻视,内容多是可怕的场面。
一般晚上较重,常兴奋、躁动不眠。
1.4 对环境、家庭、医护人员等举止言行极为敏感猜测对疾病及死亡的信息。
有时在没有外界原因突如其来的不能控制的强哭或强笑,有时看到别人哭,自己也跟着哭。
2. 社区护士的心理护理干预对策
2.1 注意保持卧室环境的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主动热情地接触病人,尤其对极度衰弱,无力说话的临终老人,给予皮肤抚触,满足其皮肤饥饿的需求。
2.2 护士进入室内应注意态度和蔼说话亲切、谈吐适当、举止大方,不可流露出厌烦或极度失望情绪,对于病情尽可能地为老人保密,给予老人良好的心理影响,使临终老人在家接收护理,不受医院各种制约,精神放松,能在最佳状态下接受治疗和护理,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完整性。
2.3 随时掌握临终老人的情绪如果察觉老人有厌世或绝望的
情绪流露时,应特别引起重视,帮助引导老人转移注意力,可采取拉家常,回忆愉快的往事,说古道今,尽力使临终老人忘却病痛和死亡。
2.4 熟悉临终老人生活习惯了解饮食要求和大小便规律等,特别对衰弱卧床或神志不清者,应沉着冷静,抢救时有条不紊、动作敏捷、操作熟练、尽量减轻不必要的痛苦,以增加安全感、信任感。
2.5 对恐惧、焦虑、抑郁临终病人的沟通应鼓励说出恐惧的心
理和忧虑情绪,采取有效的措施,解除病痛,设法消除不良的心理反应。
可多采用语言性及非语言性沟通,在语言性沟通中注意积极倾听,谈话时尊重老人,语言应有针对性,因势利导,使用恰当的语气、音调、力求适时、适度、通俗易懂,并适当地使用非语言性沟通,包括手势、姿势、面部表情、眼神、仪表等。
在与临终老人交流中,护士既要注意自身的非语言性交流,又要妥善观察非语言性信息,以增强交流效果。
2.6 妥善处理好临终老人与家属和亲友的关系以取得支持。
让家属及好友多陪伴,使临终老人有亲切感和温暖感。
并瞩家属和亲友保持良好的情绪,以免刺激老人。
采用家属与亲友共同参与的方式,以临终老人为中心,护士、家属及亲友为桥梁,共同分析老人的心理问题,使临终老人获得更多的倾诉、求助渠道、更多的情感和社会支持,使之感到被重视、被尊重,更好的自我调整,消除或减轻不良情绪导致的心理障碍。
2.7 随时掌握老人的心理情绪如果察觉老人有厌世或绝望的情绪流露时,应特别注意,防止自伤自杀事故的发生。
不要阻止病人哭泣,应由其宣泄。
在病人哭泣时,护士应给病人提供较隐私的地方,陪伴在旁。
用触摸等方式安抚病人。
当病人停止哭泣后,应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感受。
决不能病人哭你也哭,这样你就不能起到一个安抚者的角色。
哭泣是一种健康,有帮助的反应。
可以掌握病人的心理情绪变化。
3. 结果
由于社区护士对临终老人开展了心理沟通及心理护理干预手段,以高度的同情心关怀老年患者,想方设法减轻临终老人因身体不适造成对情绪的不良影响。
理解临终老人在精神、心理的需求,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感到温暖,直到安详地死亡。
社区护士对临终老人的真诚关心、理解和支持的护理干预对策可使临终老人产生亲切感、信任感,与临终老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达到减轻痛苦,延缓死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