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胚胎发育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原肠胚的形成 • 继囊胚期之后,胚胎开始形成原肠腔(gastrocoel)—— 将来的消化腔。 • 原肠胚约含有1000个细胞。 • 一般而言, • 原肠期间RNA的迅速转录恢复了个体丰富的遗传信息,标 志着在分子水平上出现了个体特征,也标志着胚胎决定已 经无法回复,自此胚胎发育中的细胞沿着不同的途径发育 下去。 • 这一阶段的胚胎称为原肠胚,胚胎发育期为原肠期。 • 1、原肠形成方式 • 2、中胚层的形成
• 卵裂的形式依细胞分裂是否彻底可分为完 全卵裂和不完全卵裂两大类。 • 1、完全卵裂(total cleavage)整个卵参加 分裂,多见于少黄卵。 • 1.1 均等分裂(equal cleavage) • 卵黄分布均匀的均黄卵,形成分裂球大小 相等,如海胆、文昌鱼; • 1.2 不等分裂(unequal cleavage) • 卵黄分布不均匀,形成的分裂球大小不等, 如软体动物、蛙类等。
• • • • • • •
三、囊胚的形成 卵裂的后期,分裂球排列在一个中空的球形表面,形成一 层——囊胚(blastula); 囊胚的大小仍然与受精卵时相似。 囊胚外面的一层细胞——囊胚层(blastoderm); 中央的空腔称为囊胚腔(blastocoel)——里面充满液体 或者液化的卵黄。 胚胎的这一发育期为囊胚期。 因为卵子类型不同,分裂的类型不同, 所以,形成的囊胚形态也各不相同,概括起来,可以分为 4种:
海 胆 胚 胎 发 育 模 式
前两次卵裂通 过动植物轴, 沿经线进行— —经裂;第3次 卵裂沿赤道方 向进行,垂直 于动植物轴— —纬裂。
2、卵裂类型 • 每个物种的卵裂方式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 • 卵质中卵黄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 • 卵质中影响纺锤体方位角度和形成时间的一些因子。 • 卵黄是使胚胎在没有外源食物的情况下得以发育的进化上 的一种适应性选择; 卵黄的量、分布决定卵裂发生的位 置和分裂球的大小。 各种动物卵内的卵黄物质含量与分 布不同: • 均黄卵(isolecithal)——文昌鱼; • 中黄卵(centro)——昆虫; • 端黄卵(telolethal)——如鸟类。 • 上述不同卵的卵裂和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也各不相同。
中 胚 层 、 体 腔 的 产 生
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 生物的发育从受精开始,受精时雌雄生殖细胞— —精子和卵子融合形成合子即受精卵。 • 受精卵通过连续的分裂,产生大量细胞, • 细胞迁移、聚集、分化,共同构建新生命的基本 结构, • 并在小动物出生时,提供自主的小生命所必须的 器官。 • 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 一般是指从受精到器官原基 建成的过程。
wenku.baidu.com
一、受精
• 受精是新生命的起点: • 指精子、卵子各自的单倍体基因组相融合形成二 倍体合子的事件。 • 在通常的情况下, • 受精过程包括精卵相遇,精子穿入卵子,引发卵 子发生一系列变化, • 最终是二者原核的融合,形成二倍体的合子。
二、卵裂
• • • • • • • • •
1、卵裂的概念、特点 精卵融合后,受精卵仍然是单个细胞, 受精卵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很多分裂球的过程,称为卵裂。 卵裂形成的细胞,称为分裂球(blast onere)。 卵裂与一般细胞分裂不同: 是一系列迅速的细胞分裂, 每次分裂之后,分裂球未及长大,又开始新的分裂。 分裂的结果: 细胞数目越来越多,分裂球越来越小。
2、体腔囊法(coelesac method) • 在原肠背部两侧,内胚层向外突出成对的囊状突 起,称体腔囊(coelom sac); • 体腔囊逐渐发育增大并与内胚层脱离, • 在内外胚层之间逐步扩展成为中胚层,中胚层包 围的腔为体腔。 • 由于体腔囊来源于原肠,故又称肠体腔,此法又 名肠体腔法(enterocoelous method)。 • 后口动物(棘皮、毛颚、半索、原索、脊索动物) 由肠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真体腔。
中胚层的形成
• 三胚层动物在 内、外两胚层 形成之后继续 发育,在内外 胚层之间形成 中胚层(mesoderm)。 • 在中胚层之间 形成的空腔即 体腔(coelom)——真体腔。 • 中胚层形成的 方法有以下两 种 动物的胚层与体腔
1、端细胞法(telocells method) • 在胚孔的两侧,内外胚层交界处各有一个细胞分 裂成细胞团,形成索状, • 并向内外胚层之间伸展,形成为中胚层。 • 由于中胚层之间的真体腔是中胚层细胞向内和向 外裂开形成的,故称裂体腔(schizocoel), • 端细胞法又称为裂体腔法(schizocoelous method)。 • 原口动物均以裂体腔法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 高等脊索动物也由这一方式形成中胚层、体腔, 但具体的形成过程更复杂
2、不完全卵裂(partial cleavage) • 多见于多黄卵,卵黄多,细胞分裂受阻, 卵裂只在不含卵黄的部位进行。 • 2.1 盘裂(discal cleavage) • 分裂局限于胚盘(blastoderm)处,如乌贼、 鸡卵; • 2.2 表面卵裂(peripheral cleavage) • 分裂只限于卵的表面者,如昆虫卵。
• 从动物的进化来看, • 实心囊胚和原始的腔囊胚为较低等的类型, • 在海绵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和一些低等的环形动物 中出现; • 两侧对称型的腔囊胚见于低等脊椎动物和某些无脊椎动物, • 两栖类是更高等的端黄卵型的腔囊胚; • 由于卵黄的集中,从腔囊胚发展成为无脊椎动物中黄卵的 表面囊胚和脊椎动物及某些无脊椎动物端黄卵的盘状囊胚。 • 高等哺乳动物的腔囊胚是次生均黄卵形成的更高级的腔囊 胚。
• 3、分层(delamination) • 囊胚细胞分裂时,细胞沿切线方向分裂,从而形成内外两 胚层。 • 腔囊胚向内分出内胚层——某些水母属的水母; • 实心囊胚向外分出外胚层——某些水螅水母。 • 4、内转(involution) • 通过盘裂形成的囊胚,分裂的细胞由一面边缘向内转,再 伸展成为内胚层。 • 5、外包(epiboly) • 动物极的细胞分裂快,植物极细胞由于卵黄多分裂较慢, • 结果动物极细胞逐渐向下包围植物极,形成外胚层,被包 围的植物极细胞形成内胚层。 • 一些软体动物与两栖动物蛙的原肠形成就是外包。
原肠形成方式
• 原肠胚的细胞移动过程,称为原肠形成 (gastrulation)或原肠作用。 原肠形成的 方式各类动物不同,主要的方式有:
• 1、内陷(invagination) • 由囊胚植物极细胞向内陷入,形成二层细胞: • 外面的一层称为外胚层(ectoderm),向内陷入的一层为 内胚层(endoderm)。 • 内胚层围绕的空腔将形成未来的肠腔,称原肠腔 (gastrocoele), • 原肠腔与外界相通的孔称为原口或胚孔(blastopore)。 • 2、内移(migration) • 由囊胚的一部分细胞移入内部而形成内胚层。 • 初始移入的细胞位于囊胚腔中,排列不规则,接着逐渐调 整排列成规则的内胚层。 • 内移法形成的原肠胚没有原口,以后在胚体的一端开孔, 形成原口。
• 以上原肠形 成的几种形 式往往不是 单一进行, • 常常二种或 二种以上同 时进行, • 最常见的是 内陷与外包 同时进行, 分层和内移 相伴进行。
原肠形成方式
• 根据胚胎发育中胚孔的形成发展,将3胚层多细胞 动物分为: • 原口动物(Prolostomia)、后口动物 (Deuterostomia)。 • 原口动物 • 胚孔成为成体的口——扁形动物、纽形动物、线 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等。 • 后口动物 • 胚孔成为成体的肛门(或者封闭), • 成体的口是在胚孔相当距离之外重新形成的—— 棘皮动物、半索动物、所有的脊索动物。
• • • • • • • • • • • • •
1、腔囊胚 均黄卵或少黄卵经多次全裂,形成皮球状的囊胚,中间有较大的囊胚腔,这 种囊胚叫腔囊胚。 凡全裂又等裂的类型,都形成腔囊胚。 2、实心囊胚 有些全裂卵,由于分裂球排列紧密,中间没有腔, 或者分裂初期尚有裂隙存在,以后被分裂球挤紧而消失成为实心球体,这种 囊胚称为实心囊胚。 水螅、水母,某些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的囊胚属此类型。 3、表面囊胚 中黄卵进行表面卵裂,到囊胚期由一层分裂球包在一团实体的卵黄外面,没 有囊胚腔。 如昆虫的囊胚。 4、盘状囊胚 硬骨鱼类、爬行类、鸟类等典型的端黄卵进行盘状卵裂, 形成盘状的囊胚,盖于卵黄上,称为盘状囊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