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构建和谐平衡的课堂
苏州市金阊外国语实验学校毛泉兴
一、背景解读——课改我们风雨兼程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实施了一个又一个的课改方案,老师们细心而又虔诚地阅读和理解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数学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等等,聆听过专家们的一场场理论报告,挖掘着传统教学中的一个个弊端。
我们那颗火热的心被点燃,以满腔热情投入课改实践。
于是在课堂上充满了新旧理念的碰撞,交织着各种教学行为的呈现。
平静之后,我们又提出了“让理念回归课堂”的呼唤。
在这样的呼唤声中,老师们都静下心来,开始回顾课改路上留下的一个个深浅不一的脚印。
课改有着许多相应的关键词,如:预设与生成、接受与探究、主体与主导、合作与分享等,无不体现着课堂教学的灵活性,无不体现着课堂教学的矛盾性。
但在课改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我们来看看一些学生和老师的内心想法。
学生们说:
“我最恨上某老师的课,他一上课就不停地提问,不懂也要让我们讲,我们回答不出问题,他就会发火、批评甚至惩罚我们。
”
“我害怕上课,老师的眼睛一瞪,说话声音一大,我就不敢抬头,恨不得自己像水汽一样蒸发了,总害怕今天被批评的是我。
每天我都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
”
“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枯燥乏味,我们一点也不感兴趣。
可是我们还不敢表示不满,因为,我们一有动静,老师就会生气。
”
……
面对学生们的抱怨,老师也道出了自己的苦水:
“每天我精力充沛地上学校,回家时却累得半死。
教室里吵闹的声音逼得我发疯,把我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以及我的全部抱负、所有的一切都淹没了。
”
“我曾经在课堂上试着对全部的学生一视同仁,可是我很快发现我的意识并不能控制自己的态度。
我就受不了那些调皮捣蛋的、目中无人的学生。
我想他们也需要引导,可是我感到我对他们无能为力。
我恨不得一脚把他们踢出教室,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
“我希望有一个安静、整洁、有秩序的课堂环境。
而我面对的是一群粗暴的学生,他们精力充沛,不停地叫闹、吵架、讲粗话……我为之感到焦虑、气愤。
我简直感到自己长年以来就深陷在痛苦、不满和失望中。
”
家长们也有……
古时有人称教育活动为“春风化雨”,曾几何时却演变成如此“兵戈相见”。
学生们和老师们的话,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同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什么是课堂管理什么样的课堂管理是有效的那么,我们究竟如何去面对呢我们深切地感悟到:需要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实现课堂的和谐与平衡,平衡了可能就是创新,在和谐的课堂中把握了这些平衡才能将课改向深层次推进。
二、让课堂充满人性的和谐
新课程强调课堂必须成为师生互动的动态场景,让知识在互动交流中不断生成,同时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因此,我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师生和谐相处的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愉悦地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
1.建立良好的课堂常规
课堂常规管理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遵循一定的规则,有效地处理课堂上影响教学的诸因数及其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能够顺利进行,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发展,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常规也许是一种束缚,但没有束缚就没有行为的宽松,就没有课堂的和谐。
作为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课堂常规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内容包括:课堂活动方面、课堂礼仪方面、课堂秩序方面等。
要求就是要学生能够专心于课堂活动、能够自我管理、能表现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
其次,要注重运用一些策略或技巧建立良好的常规。
已经存在的班级内多数同学所共有的良好行为,如:上课铃声响过之后,都能迅速地进入教室,安静地坐好。
老师要及时加以处理,加以具体化,使之自然形成为全班学生应遵循的行为规则;原本不存在或未受注意的常规,老师可以借助某一个突发事件把握情境,利用一定的教育机会,将其引入班级;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如:学生上课发言不举手,想到就说,屡教不改。
老师可借助外力,采取取消学生某种权利或予以处罚的方式,以强制性手段改进,当然有时也可用激励的方法来纠正某一种不良行为。
2.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只有保持好良好的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保持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我们在教学中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把温馨的微笑洒向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
用这种平等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让课堂飘溢轻松、和谐和愉悦,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互动中来。
我们要善于培植学生的兴奋点,要用教学的智慧、科学的评价去捕捉、点击学生能够兴奋、愿意兴奋的关键点,来激发引导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争辩、探索。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穷的追求热情。
我们始终坚信这一观点,让学生在“体验学习”中享受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动力,让老师的赞扬成为学生再学习的“加油站”。
老师要以一个与学生共同研究问题、和蔼可亲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
(1)幽默是一种智慧
教师以生动有趣、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直接享受教学幽默的乐趣,享受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进入乐学的境界。
在这种课堂氛围中,能使学生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教师可以在点拨处运用幽默,来开启学生心智的大门,在感悟处运用幽默,来激活学生创新的欲望。
(2)游戏与教学的接轨
把学习带进游戏活动中,或者说,把游戏带进学习当中,那么晕晕欲睡的传统教学法将就此得到颠覆。
棋类、扑克、电子等游戏学生为什么能通宵达旦因为游戏是人类的天性。
儿童注意的特点是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不易持久。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更容易注意力分散,精神疲惫,思维松懈,所以在教学中间,适当地把教学内容转变成一些游戏活动,穿插安排,这样可以使学生在玩中益智,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练习的激情,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3)让课堂教学激情四溢
饱含浓郁情感的教学能感染学生的情感,拨动学生的心弦,在学生中引起共鸣,拉近师生的距离,把学生吸引到教学中来。
爱因斯坦说过:“单纯的专业知识灌输只能产生机器,而不可能造就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才”。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
如全国数学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张齐华老师,他
在上《圆的认识》一课中的一段话,师:西方数学、哲学史上历来有这么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原则创造这个世界的”。
对此,我一直无从理解。
而现在想来,石子入水后浑然天成的圆形波纹,阳光下肆意绽放的向日葵,天体运行时近似圆形的轨迹,甚至于遥远天际悬挂的那轮明月、朝阳……而所有这一切,给予我们的不正是一种微妙的启示吗至于古老的东方,圆在我们身上遗留下的印痕又何尝不是深刻而广远的呢。
有的说,中国人特别重视中秋、除夕佳节;有人说,中国古典文学喜欢以大团圆作结局;有人说,中国人在表达美好祝愿时最喜欢用上的词汇常常有“圆满”“美满”……而所有这些,难道就和我们今天认识的圆没有任何关联吗那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今天起,真正走进历史、走进文化、走进民俗、走进圆的美妙世界吧!这段话不仅感染了上课的每个学生,也感染了听课的每个老师,这是一种人文的激情,和谐中见真情,教出了学科的境界。
3.提供熟悉的学习环境
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呼唤,是新课程的生长点。
教育的真正目的不仅是达到对知识的记忆,而是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尤其是创造性地运用。
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还学生以生活的快乐,让课堂教学从“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已成了教育改革的主旋律。
因此,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充分考虑学科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沟通生活知识与书本知识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从而真正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在情景中学习是最有价值的学习,所以我们要时常结合社会生活、结合大自然,精心设计生动的故事情景、有趣的游戏活动、大胆的猜想、丰富的动画,以此来实现自主探究、自我感悟、互相交流。
4.给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校里,重要的不是学得多少知识和技能,而是学会一种会学习的能力,拥有自己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主体概念,确立主体意识,做自己学习和发展的主人,让学生认识到“我是学习的主人”,教学过程是“我和老师共同完成的”,“学习是我自己的事,而且是我主动要求做的”。
在教学互动中,我们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动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的过程不是消极的“等、靠、听、记”,而是一个主动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学习是快乐的,所以我应该主动去学习”。
三、让课堂实现有效的平衡
1.把握开放与有序的平衡
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是有序的,但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时常会出现,有时犹如一潭死水,死气沉沉,缺乏生机,有时当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学生沉浸在课堂氛围中,具有了强烈的参与冲动后,却吵吵闹闹,杂乱无章,面对这种场面我们真有点“窘迫无奈”,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能有收获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有效调控教学过程是教师的职责。
课堂教学能否有序进行,教学互动能否顺利开展,取决于教师的有效调控,我们必须发挥我们的主导作用,把握好课堂教学的方向,控制好互动的秩序和节奏,避免失去控制,造成“轰轰烈烈”的“课堂民主”的假象。
有序才能有效,教学只有在一种有序的过程中进行,既能符合教学基本规律,又符合学生心理规律。
下面是一位老师的随笔,他记录了自己的一节失败的减法练习课:
第一幅图:38只青蛙,三三两两地坐在湖中的荷叶上观望。
第二幅图:1只青蛙即将跳入水中,荷叶上还有5只青蛙。
问题:跳下去多少只青蛙
□○□=□(只)
一名学生说:“荷叶上有38只青蛙,忽然一个石子落入水中,‘啪’的一声,小青蛙们害怕了,纷纷跳入水中。
最后只剩下5只青蛙妈妈。
”我表扬了他,说他语言流畅,想象力丰富,并鼓励大家向他学习。
我又叫了一名同学,他说:“38只青蛙正在荷叶上晒太阳。
一个顽皮的男孩路过,向水中打了几个水漂,胆小的青蛙都钻到荷叶下面了,只剩下5只勇敢的。
”“嗯,你的想象真
棒!”两名同学描述过后,我正打算让同学们看图列式。
可耳畔又想起了几个急不可耐的童音:“老师,我有不同的想法。
”一个男孩没有得到我允许就说:“我认为,是轰隆隆的雷声响了,要下雨了,所以它们都急着游回家。
”“你的想象也很奇特。
”我说。
此时,仍有几只小手高高举着,不肯放下,似乎在抗议——为什么不让我说望着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睛,我真的不忍打消他们此刻的激情,我也无权锁住他们想象的翅膀,我做出了“让他们畅所欲言吧!”的决定。
于是,孩子们一个接一个不停地说出了:青蛙们正在进行游戏比赛,正在学本领,正在寻找蝌蚪孩子……整间教室成了一个想象的国度。
不知不觉中,下课的铃声响起来了。
我这才意识到数学练习课怎么演变成了看图想象说话课,虽然气氛之热烈是空前的,可课的性质却变了。
2.把握发散与整合的平衡
教学活动要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预期目标,这是一堂课的根本保证,教学不仅需要放开,也需要收拢,不仅要发散也要整合,不仅要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也要有知识总量的增值,形成知识序列的结构,熟练技能的培养。
因此,我们在教学的互动中,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牢固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具有一种围绕规定的教学目标,把握教学过程的整体的强烈意识和能力。
例如六年级毕业班总复习时,我设计这道题:出示一幅长方形广场平面图,并给出广场的实际长和宽,让学生在图上设计一个花圃。
同学们兴致勃勃,画出了各种各样的创意,他们把广场分成若干块,设计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和一些不规则图形的小花圃,还有同学设计了喷泉。
我又问,如果在你们设计的小花圃里铺上草坪,你能帮工人叔叔算一算,需要买多少平方米草坪吗这样,既巩固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和面积的计算,还强化了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同时还渗透了对学生的审美培育。
还有设计租车方案、购票方案、旅游方案、包装方案等。
这种实践活动以其综合性、开放性、体验性更加接近实际生活,与提炼出来的“纯”数学问题有很大的不同,解决问题也要综合运用各种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等,使学生能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数学的优越性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3.做到预设于生成的平衡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课堂教学必须要有生成,教师要努力寻求知识生成、知识扩展的发展点,要善于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这样才能释放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开发学生沉睡的潜能,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同时课堂教学必须有预设,两者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只有生成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是不可思议的,不仅形散而且神散,实质就是“放羊”式的教学,是放弃教学责任、放弃教师责任。
另一方面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死气沉沉的,那种所谓的“预设”不仅会严重束缚课堂教学中师生“生成”能力,而且会慢慢扼杀师生的创新精神、探究欲望。
寻求课堂的生成,并有效地进行思维发散,需要教师重视专业发展具有开放的思想方式、广阔的知识背景,需要重建备课制度,做到有备而来、有备无患,许多成功课例表明,越是备课充分越是能预设好,也越能生成好,同时需要在不断反思中培养教学智慧。
4.把握解决问题与产生问题的平衡
有人把课堂比作是生成问题的牧场。
过去的教学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教学过程,把“有问题”的孩子,“扎扎实实”教化成“没问题”的学生。
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鲜活而富有创造性的教学,因此必须体现教学的发展。
成功的教学不是让学生带着句号走出课堂,而是让他们带着成功与渴望走出课堂,在问题中穿行,在问题中出击,在问题中“生成”新问题。
不能生成新问题的课堂是窒息的课堂。
在教学互动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品质,使学生不仅能主动地掌握知识,而且能不断地产生疑惑和问题,逐步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质疑的过程、批判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就是思维加工的过程,也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在求同中存异的思维,在吸收中批判的能力,在互动交流中自我总结、自我评价的良好习惯。
课改,任重而道远。
让我们每位教师直面“新课改”,切实做到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在实践中思考,并思考着实践,做到安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
严谨有机统一,我们的课堂一定能“新”起来,“活”起来,“实”起来,一定能实现知识与生命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