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百度文库 2.3 正确叫答
具体做法: (1)留下等候时。低水平问题为3-4秒,高
水平问题为15秒。 (2)提问后再叫学生回答。 (3)给学生同等的机会回答问题。 (4)保持悬念,使学生感到自己任何时候有
被要求回答问题的可能性。
10
2.4 有效反馈
具体做法: (1)学生回答问题后与教师给予评价之间,
应留下2秒时间,使学生进行一些补充说明。 (2)对学生的回答必须做出反馈。 (3)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性反馈。 (4)对学生的不同回答做出不同反馈。
第五讲 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1
本讲纲要
• 组织课堂讨论的策略 • 提问策略 • 创建课堂环境的策略 • 管理课堂策略 • 管理教学时间策略 • 管理课堂作业的策略 • 管理家庭作业的策略
2
1 组织课堂讨论的策略
1.1 课堂讨论的优缺点
课堂讨论
优点 缺点
促进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培养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 道德发展;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
15
3.4 创建师生关系融洽友好的课堂环境
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关爱学生。 与学生交流。
16
3.5 创建合作的课堂环境
提高学生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给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 认可、强化学生合作的贡献。 教给学生合作的技能,合作学习的技能(包括思考问题、寻求解决办 法、观点分享和相互借鉴融合他人意见、协调分歧等)和社会性合作 技能(主要包括倾听、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和冲突、建立团队等)。
8
2.2 选择恰当的问题
选择问题的类型 问题可分为内容性问题,过程性问题。
选择问题的难度 应选择适应性(匹配性)问题,好的问题是学生感到有
能力回答的,有兴趣回答的,准备问答的,因而也会去主 动回答。提出的问题,应该3/4的学生能够回答。 选择清晰明了的问题
问题本身、问题表述、问题数量。 选择促进教学的问题 选择教师能够回答或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避免提是与否的问题,及分析含量低、猜测成分大的问题
11
2.5 采取支持性措施
首先,教师和其他同学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认真 倾听。 其次,当学生的回答偏离问题或教学方向,教师 通过暗示、提醒、引导、点拨等方式,使学生的 回答围绕问题,指向问题的正确答案,不要轻易 中断他们的回答。 再次,在学生回答时通过非评判性的反馈方式, 鼓励犹豫不决的学生。 最后,在随后的教学中应用或反复提到学生回答 问题时的观点。
4.2 让学生肩负起遵守纪律、参与学习的责任
运用交流技术,了解学生的动机。 强调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与需要。 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
18
4.3 制定与执行规则
告诉学生课堂规则的重要性。 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 确定恰当的课堂规则,4-6条为宜,正面表达,说明结果。 告诉并让学生理解规则,开学之处,应关注规则的建立。。 执行课堂规则。
12
3 创建课堂环境的策略
3.1 创设安全的课堂环境
预防学习上的恐吓和威胁。 降低班级同学间横向比较和分数报告造成的压力。 预防来自非教学场合的恐吓和威胁。 倡导适度竞争。
13
3.2 创建有秩序的课堂环境
让学生专注于学习。 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 加强课堂管理。
14
3.3 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 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让学生因得到积极强化而愉悦。 让学生因取得成功而愉悦。
4.4 建立和维持秩序
教师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主要是组织好学年、计划 好管理、组织好班级活动、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过渡、预 防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和干扰性事件、机智应对课堂偶发事件、 使课堂活动合理化,等等。
19
4.5 发现、处理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
首先,共在(withithess),即教师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问题。 其次,发现异常行为,辨别其性质。分析其程度、持续时间、频率、 背景、联系、普遍性、正常性、对其他同学的影响。 再次,进行处理。 最后,进行干预。
3.6 创建学生对学习负责的课堂环境
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 对学生的学习寄予较高且现实的期望。 赋予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的责任,教学生做出决策。 及时否定或制止不负责任的行为。
17
4 管理课堂的策略
4.1 认识课堂管理的意义与目标
课堂管理或管理课堂指为顺利开展课堂活动进行的计划、组 织、控制、监督过程,课堂管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 课堂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和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活动有序、 顺畅进行,预防和制止课堂上的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
7
2 提问策略
2.1 了解和明确提问的目的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活跃课堂气氛、避免课堂毫 无生气或活力的手段,也不是问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使其难堪而 对其批评、惩罚的管理措施。相反,提问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 成绩改善的有效手段。
提问的目的 1,鼓励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 2,诊断和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 3,复习、巩固与强化已学习的知识。 4,管理性目的。 5,鼓励学生参与。
难于组织;效果难把握;过程难控 制。
请注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少使用课堂讨论方式,主要原因在于:缺 乏怎样组织课堂讨论的经验、缺乏有效组织课堂讨论的素质、没有组织 课堂讨论的兴趣和愿望、不相信课堂讨论的作用、缺乏民主态度。
3
1.2 提出目的与明确要求
提出讨论目的的重要性 明确讨论的主题 (1)主题是需要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的重要内 容,与学习不相关的内容不能作为讨论主题。 (2)主题是学生有兴趣讨论的。 (3)主题是适合讨论的。
5
1.4 适时引导
具体要求 1,确保主题探讨顺利进行,不钻牛角尖。 2,灵活转换主题。 3,鼓励参与或关注。 4,给予点拨或指导,重新激活讨论。 5,适时做简短小结,达成共识。
6
1.5 科学结束
具体做法 1,归纳或小结讨论。 2,总结课堂讨论的得失或经验教训。 3,使得学生对讨论内容进行疏理。 4,建立此次讨论与随后讨论的联系。 5,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让学生觉得讨论有意义。
4
1.3 创设适宜讨论的环境
课堂讨论环境是开展课堂讨论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 开展课堂讨论的背景。适宜的课堂讨论环境对促进课堂讨 论卓有成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做法: 1,对学生进行分组。5-8人一组为宜。
2,采用适于讨论的座位模式。“插秧式”,“面板式”, “玻
璃鱼缸式” 3,创设支持性环境。“民主而非权威式的指导讨论”。 4,表现出欣赏、赞许的态度。
百度文库 2.3 正确叫答
具体做法: (1)留下等候时。低水平问题为3-4秒,高
水平问题为15秒。 (2)提问后再叫学生回答。 (3)给学生同等的机会回答问题。 (4)保持悬念,使学生感到自己任何时候有
被要求回答问题的可能性。
10
2.4 有效反馈
具体做法: (1)学生回答问题后与教师给予评价之间,
应留下2秒时间,使学生进行一些补充说明。 (2)对学生的回答必须做出反馈。 (3)对学生的回答做出肯定性反馈。 (4)对学生的不同回答做出不同反馈。
第五讲 教学策略与有效教学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1
本讲纲要
• 组织课堂讨论的策略 • 提问策略 • 创建课堂环境的策略 • 管理课堂策略 • 管理教学时间策略 • 管理课堂作业的策略 • 管理家庭作业的策略
2
1 组织课堂讨论的策略
1.1 课堂讨论的优缺点
课堂讨论
优点 缺点
促进学生对学科内容的掌握;培养 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促进学生的 道德发展;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
15
3.4 创建师生关系融洽友好的课堂环境
理解学生。 尊重学生。 信任学生。 关爱学生。 与学生交流。
16
3.5 创建合作的课堂环境
提高学生对合作重要性的认识。 给学生参与合作的机会。 认可、强化学生合作的贡献。 教给学生合作的技能,合作学习的技能(包括思考问题、寻求解决办 法、观点分享和相互借鉴融合他人意见、协调分歧等)和社会性合作 技能(主要包括倾听、交流、合作、解决问题和冲突、建立团队等)。
8
2.2 选择恰当的问题
选择问题的类型 问题可分为内容性问题,过程性问题。
选择问题的难度 应选择适应性(匹配性)问题,好的问题是学生感到有
能力回答的,有兴趣回答的,准备问答的,因而也会去主 动回答。提出的问题,应该3/4的学生能够回答。 选择清晰明了的问题
问题本身、问题表述、问题数量。 选择促进教学的问题 选择教师能够回答或知道怎么回答的问题 避免提是与否的问题,及分析含量低、猜测成分大的问题
11
2.5 采取支持性措施
首先,教师和其他同学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认真 倾听。 其次,当学生的回答偏离问题或教学方向,教师 通过暗示、提醒、引导、点拨等方式,使学生的 回答围绕问题,指向问题的正确答案,不要轻易 中断他们的回答。 再次,在学生回答时通过非评判性的反馈方式, 鼓励犹豫不决的学生。 最后,在随后的教学中应用或反复提到学生回答 问题时的观点。
4.2 让学生肩负起遵守纪律、参与学习的责任
运用交流技术,了解学生的动机。 强调学生内在的思想、情感与需要。 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
18
4.3 制定与执行规则
告诉学生课堂规则的重要性。 与学生共同制定课堂规则。 确定恰当的课堂规则,4-6条为宜,正面表达,说明结果。 告诉并让学生理解规则,开学之处,应关注规则的建立。。 执行课堂规则。
12
3 创建课堂环境的策略
3.1 创设安全的课堂环境
预防学习上的恐吓和威胁。 降低班级同学间横向比较和分数报告造成的压力。 预防来自非教学场合的恐吓和威胁。 倡导适度竞争。
13
3.2 创建有秩序的课堂环境
让学生专注于学习。 有条不紊的进行教学。 加强课堂管理。
14
3.3 创建愉悦的课堂环境 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能力。 让学生因得到积极强化而愉悦。 让学生因取得成功而愉悦。
4.4 建立和维持秩序
教师建立和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主要是组织好学年、计划 好管理、组织好班级活动、安排好课堂教学活动的过渡、预 防课堂上的问题行为和干扰性事件、机智应对课堂偶发事件、 使课堂活动合理化,等等。
19
4.5 发现、处理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
首先,共在(withithess),即教师随时随地发现学生的问题。 其次,发现异常行为,辨别其性质。分析其程度、持续时间、频率、 背景、联系、普遍性、正常性、对其他同学的影响。 再次,进行处理。 最后,进行干预。
3.6 创建学生对学习负责的课堂环境
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意识。 对学生的学习寄予较高且现实的期望。 赋予学生管理自己学习的责任,教学生做出决策。 及时否定或制止不负责任的行为。
17
4 管理课堂的策略
4.1 认识课堂管理的意义与目标
课堂管理或管理课堂指为顺利开展课堂活动进行的计划、组 织、控制、监督过程,课堂管理对课堂教学有效性起着十分 重要的作。 课堂管理的目标是建立和维持课堂秩序,保证课堂活动有序、 顺畅进行,预防和制止课堂上的分心行为和问题行为。
7
2 提问策略
2.1 了解和明确提问的目的
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但不是活跃课堂气氛、避免课堂毫 无生气或活力的手段,也不是问注意力分散的学生使其难堪而 对其批评、惩罚的管理措施。相反,提问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 成绩改善的有效手段。
提问的目的 1,鼓励思考、理解教学内容的价值。 2,诊断和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 3,复习、巩固与强化已学习的知识。 4,管理性目的。 5,鼓励学生参与。
难于组织;效果难把握;过程难控 制。
请注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较少使用课堂讨论方式,主要原因在于:缺 乏怎样组织课堂讨论的经验、缺乏有效组织课堂讨论的素质、没有组织 课堂讨论的兴趣和愿望、不相信课堂讨论的作用、缺乏民主态度。
3
1.2 提出目的与明确要求
提出讨论目的的重要性 明确讨论的主题 (1)主题是需要学生学习和理解掌握的重要内 容,与学习不相关的内容不能作为讨论主题。 (2)主题是学生有兴趣讨论的。 (3)主题是适合讨论的。
5
1.4 适时引导
具体要求 1,确保主题探讨顺利进行,不钻牛角尖。 2,灵活转换主题。 3,鼓励参与或关注。 4,给予点拨或指导,重新激活讨论。 5,适时做简短小结,达成共识。
6
1.5 科学结束
具体做法 1,归纳或小结讨论。 2,总结课堂讨论的得失或经验教训。 3,使得学生对讨论内容进行疏理。 4,建立此次讨论与随后讨论的联系。 5,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让学生觉得讨论有意义。
4
1.3 创设适宜讨论的环境
课堂讨论环境是开展课堂讨论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是 开展课堂讨论的背景。适宜的课堂讨论环境对促进课堂讨 论卓有成效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具体做法: 1,对学生进行分组。5-8人一组为宜。
2,采用适于讨论的座位模式。“插秧式”,“面板式”, “玻
璃鱼缸式” 3,创设支持性环境。“民主而非权威式的指导讨论”。 4,表现出欣赏、赞许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