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健康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药创制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附件12019年度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药创制”重点专项申报指南为全面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十三五”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将生物医药作为重点发展领域的战略规划,鼓励创新药物研发,促进广东省医药产业结构升级、规模增长,完善全省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启动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药创制”重点专项。
本专项以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发展为导向,针对广东省新药创制亟需突破的关键技术,围绕严重危害我省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重点支持新药创制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新药评价的关键技术及体系建设、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关键技术及体系建设、开放项目等研究专题。
通过本专项实施,突破一批新药创制相关的关键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仿制药,完善我省新药创制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速我省由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转变。
专题一:新药创制核心技术研发及应用本专项专题一主要支持技术就绪度4-6级的项目,项目完成时技术就绪度一般应达到7-9级。
项目1:小分子创新药物研发(一)研究内容。
针对广东省高发重大疾病,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临床价值大、市场前景好的小分子创新药物,通过开展Ⅱ/Ⅲ期临床研究,对药物临床疗效、安全性、治疗方案合理性进行全方面考察,对药物机制进行验证;重点围绕代谢性疾病、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器官纤维化、病毒感染等重大疾病的新机制,以分子靶向、表观遗传及免疫相关治疗的新靶标进行创新药物开发,突破相关新靶标研究的技术瓶颈,合理运用多靶点药物设计等新策略加速推动相关药物研究;重点突破新药设计与发现研究的前沿关键技术,鼓励运用蛋白动态、DNA编码化合物库、蛋白降解靶向联合体、基因转录模拟及小分子辅助受体靶向等新技术,设计、合成和筛选出一批具有全新骨架的先导化合物;立足我省长远发展需求,积极转化和应用国内外相关基础研究的最新成果,基于新靶标、新作用机制开展相关创新品种研发;以进入Ⅱ/Ⅲ期临床的药物为引领,同时建立药物研发的新技术体系,加速发现新候选药物,实现新药研发的持续发展。
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9“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的总体目标是:突出中医药的优势特色,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加强中医原创理论创新及中医药的现代传承研究,加快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治未病”、中药材生态种植、中药复方精准用药等关键技术突破,制定一批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的临床方案,开发一批中医药健康产品,提升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层次,加快中医药服务的现代提升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本专项以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医“治未病”、中药开发及质量控制三大领域为重点,从基础、临床、产业三个环节进行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将专项研究任务分解为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中药资源保障、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科技示范、中医药国际化、民族医药传承与创新等6大任务,2019年将在上述6大任务部署32个研究方向,实施周期从2019年—2021年。
根据指南方向研究内容体量,建议支持经费总计5.3亿元。
1.中医药理论传承与创新1.1名老中医和民间医药现代传承研究—1—1.1.1民间医药特色技术收集评估方法与推广应用机制研究研究内容:研究民间医药特色技术筛选、评价方法,建立传承机制与管理平台;以收集15种以上临床基础好、确有疗效的民间实用诊疗技术为载体,在对其名称、源流、操作规范、适应证、禁忌证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选择其中3~5种技术,对其临床安全性、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建立民间医药特色技术信息管理的平台,建立相关的收集、评估、筛选、知识产权保护与推广应用的机制。
考核指标:完成15种以上民间医药特色诊疗技术收集与整理,按照名称、操作规范、适应证、禁忌证、临床应用情况等要素,形成研究报告,提供操作方法视频资料;完成其中至少3种特色诊疗技术、每种至少300例以上的临床评价,形成安全性、有效性研究报告,形成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证据;编制《民间医药特色技术筛选方法与评价指南》;建立民间医药特色技术信息管理系统,形成可以有效运行的民间医药特色技术收集、评估、知识产权保护与推广应用的具体措施和机制。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2019年度医学科研项目申报指南
江苏省卫生健康委2019年度医学科研项目申报指南一、重点支持领域及方向(一)疾病防控研究1. 围绕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糖尿病、神经精神疾病和肾脏疾病等重大慢病的诊疗关键技术、规范化诊疗方案及流行病学研究。
2. 围绕艾滋病、乙肝、肺结核等重要传染病的新型诊断技术和综合治疗方案、预防与干预技术研究,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综合技术网络体系建设研究。
3. 围绕消化系统疾病、血液和免疫系统疾病、眼耳鼻咽喉及口腔疾病、皮肤病、职业病、妇儿疾病及老年退行性疾病等常见多发病的防控关键技术、诊疗规范研究,以及医疗新技术的转化、适宜技术的推广研究。
4. 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研究等。
(二)重点人群健康管理研究围绕儿童和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及残障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模式及健康风险防控策略研究;重点人群相关疾病预警、早期筛查、诊断与治疗的综合防治体系研究;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综合策略研究;医养结合的模式与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三)公共卫生关键技术及健康风险因素控制研究恶性肿瘤筛查、早诊技术研究;血液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医院感染控制技术研究;职业病防治研究;血吸虫病传染源控制、监测预警、快速诊断等技术和防治药品研究;疟疾病例追踪溯源、检测筛查、媒介和药物抗性监测以及输入性传染源传播风险评估等技术研究;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研究;综合分析生物、环境、心理、社会、行为等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健康促进关键技术及干预方案研究;中医治未病和康复专业技术应用。
(四)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围绕免疫、代谢、个体发育、干细胞、再生医学、衰老调控、脑科学以及心理健康和环境与健康等方面的阶段性应用基础研究;生命组学技术、基因操作技术、精准医学技术、医学人工智能技术、新型检测与成像技术、疾病早期发现技术、生物治疗技术、微创/无创治疗技术、纳米技术等前沿技术领域的创新性与阶段性研究等。
(五)新型药物与医疗器械研发及关键技术研究围绕新型药物、高端制剂、新辅料和医疗器械研发;健康产品研发及关键技术的阶段性研究。
2019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9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申报背景为加强创新引领,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本级政府在2019年启动了重点研发计划,旨在支持并集聚本地优势企业及高等院校等科研单位的技术研发能力,提高整体科技水平。
申报范围本级重点研发计划主要支持以下领域和项目:1.制造业中的先进技术和装备2.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3.生物医药和健康产业技术4.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5.农业生产和食品安全技术6.其他创新性技术和产业7.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和探索性研究申报条件1.项目应当有切实可行的重要应用或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涉及到技术创新的,应该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工艺效率和产品竞争力;3.可行性的市场营销策略;4.企业或高等院校应该有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和良好的科研基础;申报流程1.了解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页面,下载并仔细阅读申报指南;2.提交申请前,应该进行市场调研或者技术市场评估,研究项目的商业价值和可行性;3.按照申请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并严格遵守申请截止日期;4.专家组对申请项目进行评估,最后择优选取优秀项目予以资助;5.获批项目须根据申请要求报送进度报告,保质保量完成研发项目。
申报材料1.项目技术方案,包括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技术指标与技术方案等;2.项目申请书,说明项目的意义、重要性及创新性,以及市场调研或评估结果;3.项目预算与经济效益分析;4.申请单位资料,包括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企业法定文件,或高等院校法定文件,并应提供企业简介或高等院校介绍;5.项目承担人及核心骨干人员有关证明文件等。
申报总结本级重点研发计划的启动为本地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持,为本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申报者应该充分认识申报指南和申报要求,认真准备材料,实事求是地评估项目,谨慎选择申报项目,争取申报成功。
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
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新引擎。
为全面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切实增强我省人工智能创新活力,创建和引进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和创新型企业,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2019年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大数据、信息安全、专用设备、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应用等六个研究方向,支持重点领域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攻克一批制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推动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形成我省创新新优势。
(一)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以数据、算法、模型、智能识别为核心,以提升感知识别、认知推理、人机交互能力为重点,研究跨媒体计算核心技术,实现跨媒体知识表征、分析、挖掘、推理、演化和利用;研究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与新技术,构建自主适应环境的混合增强智能系统及支撑环境;研究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和高效互动;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推进人类与机器的有效沟通和自由交互,实现多风格多语言多领域的自然语言智能理解和自动生成。
(二)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加速数据融合应用,构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产品体系。
研究海量网络数据获取方法和技术,为智能感知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源;研究数据的认知方法和分析模型,研究结构清晰、易于评估的知识表示方法,构建面向典型领域的知识图谱;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知识推理和模式识别等理论和方法;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辅助知识表示,直观展示数据的分析模型、表示方法。
(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围绕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需求,研究有效保障大数据安全的算法与机制,利用安全多方计算与同态加密等理论与技术完成对大数据的安全分析与协同计算,研发可靠的数据存储核心安全产品;构建可管可控可溯的区块链安全管控及溯源机制,研发区块链安全管控平台;研究可对物联网芯片、物联网设备固件、物联网设备密码算法等进行漏洞挖掘的方法和技术,研发系列相关的工具;研究工业互联网领域安全核心技术,研发相关产品。
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重大研究计划2019年度项目指南
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与健康效应重大研究计划2019年度项目指南结合我国大气污染特点,重点开展大气细颗粒物的毒理机制与健康危害研究,促进我国环境污染与健康领域研究的跨越发展,满足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需求。
本重大研究计划拟组织化学、环境、毒理学、生命、医学等多学科领域专家进行系统的基础研究和合作攻关,通过理论与方法学创新,在探明细颗粒物关键致毒组分与毒性机理的基础上,研究其生物效应和与健康危害相关的影响机制。
一、科学目标本重大研究计划拟围绕大气细颗粒物毒理机制与健康危害重大科学问题,解析雾霾关键毒性成分及其来源和暴露途径;提出并建立个体水平和人群水平暴露评估的方法,阐明我国雾霾高发地区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暴露特征;寻找并利用代谢组、遗传和表观遗传生物标志物,解析细颗粒物对关键信号路径的扰动作用,诠释我国特征大气细颗粒物毒性组分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机制;揭示大气细颗粒物可能诱发的机体应答与机体损伤作用机理,阐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相关疾病的联系及其可能的影响机制。
二、核心科学问题本重大研究计划的核心科学问题是“大气细颗粒物的毒性组分、毒理机制与健康危害”。
(一)典型区域大气细颗粒物毒性组分及暴露研究方法学。
(二)大气细颗粒物毒性组分的生物学效应与毒理学机制。
(三)大气细颗粒物的健康危害效应。
三、2019年度重点资助研究方向2019年拟在前四年资助项目的基础上,对以下方向进行集成:“大气细颗粒物毒性组分的生物学效应与毒理学机制”结合大气细颗粒物毒性组分和主要健康结局,利用多组学等现代毒理学技术,解析大气细颗粒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机制及其对关键信号路径的扰动作用;诠释我国特征大气细颗粒物毒性组分的生物学效应和毒理学机制;揭示大气细颗粒物可能诱发的机体应答与机体损伤作用机理。
四、项目遴选的基本原则2019年度只接收集成项目申请,申请人应根据本重大研究计划拟解决的具体科学问题和项目指南公布的拟资助研究方向,在认真总结和系统梳理本重大研究计划已有相关成果和进展、明确新的提升突破点的基础上,自行拟定项目名称、科学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相应的研究经费等。
2019年度卫生健康标准项目申报指南
制定
医护人员院前急救 培训规范
制定
WS/T
WS/T WS/T GB/T WS/T WS/T WS WS/T WS/T WS/T WS/T
提出营养管理要求。
本项目拟在收集 WHO、欧美等主要国家和地区推荐或常用的 维生素 E 筛查方法基础上,提出适合我国人群的维生素 E 缺乏 支持 筛查方法。
理等的医院信息化标准,覆盖医院信息化总体框架、便民惠民
服务、医疗业务、医疗管理、运营管理、医疗协同、数据应用、
移动医疗、信息安全、信息平台基础等内容。
在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职业病、地方病、精神卫生、
免疫接种等业务现状基础上,对能够满足疾病预防控制业务需
求,以及实现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协同工作所需要采集的数据 支持
2
附表
2019 年度卫生健康标准项目目录
一、标准制修订项目
专业
序 号
项目名称
制定/ 修订
项目 分类
1
医院信息化功能及 建设标准
制定
WS/T
卫生 2 健康 信息
3
4
5
6
重大疾病监测业务 协同基本数据集
制定
互联网医疗健康信 息安全管理规范
制定
电子健康卡技术规 范
制定
预防接种信息系统 数据交换接口规范
制定
规定分级诊疗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系统安全要求,信息系统 之间的相互关系、数据共享与协同要求。
自筹
修订 WS/T118-1999。细化编码位数,设计编码中不同位数的含
义,确保在兼顾《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等国家标准体系和其他
编码规则的情况下,丰富编码意义。对卫生产品进行编码,体
现产品的属性特征和应用方向。针对编码提供数据生成、使用、 自筹
科技部发布2019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ISSN1672-9064CN35-1272/TK2018年甘肃省内售电量达879.3亿kWh ,同比增长11.44%,跨区跨省外送电量324.98亿kWh ,同比增长60%;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24%,弃风弃光率分别下降13.8%和10.47%。
2019年,甘肃电力将采取多项措施,力争弃风、弃光率分别降至10%和8%以内。
甘肃风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4(上接第40页)bution systems with wind and photovoltaic generation systems [J ].Renewable Energy ,Volume 76,2015,Pages 283-295,ISSN 0960-1481.17L.Gan ,N.Li ,U.Topcu ,and S.H.Low.Exact convex relaxation of opti ⁃malpower flow in tree networks.arXiv preprint arXiv :1208.4076,2012.18Solar radiation reserch laboratory of NREL [Online ].Available :https :///srrl_rsp2/道内电缆的燃烧升温时间不超过2400s ,且升温也是一个相对缓慢的过程,故而直接采用电力火灾升温曲线也有所不妥。
在试验时应寻找一个能够反应电力电缆隧道环境范围内和特定可燃物条件下的升温模型。
隧道火灾RABT-ZTV 升温曲线在试验中用来评价建筑构件或隧道结构耐火性能时,该升温曲线与前述4种升温曲线都有所不同,如图1所示。
该曲线包含了三个折线段:①快速升温段,即在5min 之内,隧道温度从环境温度直线提升至1200℃;②维持该升温温度在1200℃直至90min 或120min ;③环境温度在110min 内从最高温度1200℃降至环境温度,这三个过程都是线性变化的过程。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年度高端医疗器械重点专项申报指南
附件2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2019年度“高端医疗器械”重点专项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我省重点发展领域的战略规划,以“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为出发点,重点针对医学诊疗设备及生物材料产业的核心关键技术或“卡脖子”问题进行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进一步强化我省在医疗器械领域的特色和优势,加快推进我省该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整合,启动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高端医疗器械”重点专项。
本专项以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惠及民生为导向,重点在医学影像、数字化诊疗设备、先进治疗装备、生物医用材料、植介(入)器械、体外诊断等领域,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突破制约医学诊疗设备及材料行业创新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品、核心部件、关键原料、新型生物材料、设备与器械等。
通过本专项实施,补齐补强我国在医疗器械相关领域的短板,增强我国健康医疗相关产品和服务的自主保障能力,加快我省医学诊疗设备产业在以模仿为主的大格局中逐步形成“自我创新驱动”的发展新模式,促进我省医疗器械产业整体处于国内领先,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2019年度支持专题及项目方向如下。
专题一:医学影像设备关键技术/核心部件攻关本专题主要针对高端智能医学影像设备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瓶颈性问题进行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突破一批技术、集成电路、元器件、原材料、系统集成等的研发,强化重大装备的自主掌控能力和产品产业化应用,完善我国医学影像领域供应链、产业链与创新链,加快推进我省高端医学影像设备的原始创新能力并向与国际并跑阶段演进。
方向1:高热容量CT球管(一) 研究内容。
研发高热容量CT球管,重点解决液态金属轴承、电磁动态聚焦、栅控飞焦点、单端高压阳极水冷等关键技术,实现高热容量CT球管的产业化。
(二) 考核指标。
热容量不小于8MHU,焦点尺寸不大于0.6×0.7/1.1× 1.2mm2,功率60/100kW,支持机架转速不小于250rpm,寿命不小于20万秒次。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市级卫生健康领域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市级卫生健康领域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公布日期】2019.10.22•【字号】沪卫财务〔2019〕022号•【施行日期】2019.10.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卫生医药、计划生育综合规定正文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市级卫生健康领域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的通知有关单位:为规范本市市级卫生健康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提高卫生健康领域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更好地完成科研目标任务,根据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制定了《上海市市级卫生健康领域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2019年10月22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支出管理第三章预算编制及调整第四章项目验收和资产管理第五章监督管理第六章附则上海市市级卫生健康领域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科研管理服务,规范本市市级卫生健康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提高卫生健康领域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激励广大科研人员更好地完成科研目标任务,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6〕50号)、《国务院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国发〔2018〕2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好赋予科研机构和人员更大自主权有关文件贯彻落实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8〕127号)、《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增强科技创新中心策源能力的意见》(沪委办发〔2019〕78号)、《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扩大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科研事业单位科研活动自主权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沪科规〔2019〕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本市市级卫生健康领域财政科研类项目实施和经费管理的实际情况,由市卫生健康委、市财政局制定《上海市市级卫生健康领域财政科研类项目经费管理办法》。
2019年度XX市重大科技项目(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申报指南【模板】
厦科发计〔2019〕___号附件22019年度XX市重大科技项目(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申报指南一、申报主体在厦注册企、事业单位。
二、项目类别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及科技应用示范项目三、扶持方式与金额项目经集中评审后按竞争择优的原则立项。
事前立项事后资助,项目验收通过后以无偿资助的方式予以扶持,扶持资金最高为___万元。
申报单位自筹与资助资金比例不少于4:1。
四、申报条件1.应按照“重点支持方向”所列的专题目标、研究内容等要求进行申报。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具体,体现项目的创新性,预期技术指标应量化可考核,在项目完成时能实现项目产品的产业化。
2.项目单位需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和基础,能为项目实施提供必要条件和资金保障。
项目主要研发活动及应用转化地点应在XX市域内。
五、重点支持方向方向一:创新药品研发及产业化(专题编号:__________)申报范围:符合XX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方向,重点支持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临床价值大、市场潜力好的创新药物品种,包括生物制品、化学药、中药、前沿生物技术药物等。
有关说明:符合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均可申报。
择优支持不超过__个项目。
项目考核指标为完成药物_期、或__期、或___期临床试验。
方向二:仿制药和类似药的研发及产业化(专题编号:__________)申报范围:符合XX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相关规划发展方向,重点支持市场潜力好的仿制药和类似药。
有关说明:符合条件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均可申报。
择优支持不超过__个项目。
考核指标为完成生物等效性一致性评价。
方向三:医疗器械的研发及产业化(专题编号:__________)申报范围:符合XX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相关规划发展方向,市场需求大的医疗器械产品,重点支持精准快速诊断试剂和设备以及高端植介入医用产品,推动医疗器械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有关说明:择优支持不超过__个项目。
考核指标为获得器械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并且该项目产品实现___万元以上的销售额。
2019年度陕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2019年度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重点产业创新链(群) (16)(一)工业领域 (16)1.高性能特种材料 (16)1.1重卡汽车用高性能摩擦材料 (16)1.2轻质高导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16)1.3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 (17)1.4耐高温高强韧抗腐蚀铁铝基共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17)1.5高性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电极关键材料的技术 (18)1.6新型宽温FFS液晶显示材料技术研究 (18)1.7太赫兹产生与探测晶体材料与应用 (19)1.8面向航空航天的润滑耐磨复合材料 (19)1.9掺杂压电单晶材料研究 (20)1.10电子级高纯试剂材料研究 (20)2.石墨烯 (21)2.1新型三维石墨烯制备及其自驱动集成天线应用研究 (21)2.2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及低成本宏量制备技术研究 (21)2.3晶圆级多层石墨烯制备及其在柔性光电器件应用研究 (21)2.4大幅面石墨烯智能复合材料及其智能结构的制造与应用 (22)2.5石墨烯轻质结构吸波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应用开发 (22)2.6石墨烯改性炭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与应用开发 (23)2.7石墨烯生产膨/晶化产业化设备 (23)2.8以天然石墨为原料的石墨烯大规模产业化工艺技术 (24)2.9高性能石墨烯基超级电容设计及应用研究 (24)2.10石墨烯改性润滑剂(油/脂)规模化制备技术 (24)3.有色金属 (25)3.1高性能钛合金丝材制备技术 (25)3.2高强韧钛合金大规格板材制备技术 (25)3.3大规格钛基复合材料制备关键技术开发 (26)3.4高纯钼单晶材料制备技术 (27)3.5核用高性能钼合金制备技术 (27)3.6核用高精度锆合金薄壁管材制备技术研究 (27)3.7难熔铌合金深过冷凝固制备技术 (28)3.8高稳定性大容量难熔金属/铜合金高压触头材料及关键制备技术 (29)3.9超大规格锆板材及锆/钢复合板材关键技术 (29)3.10高性能镁合金热机械精密成型技术 (30)4.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 (30)4.1飞机总装智能生产线建模与仿真优化技术 (30)4.2复合材料机翼自治愈结构制造技术 (31)4.3航空发动机叶片类零件抗疲劳制造技术 (31)4.4大尺寸复合材料整体壁板液体成型技术 (32)4.5航空通用智能测试系统 (33)4.6航空机载传感器 (34)4.7航空航天结构功能一体化部件制造技术 (34)4.8航空复合材料构件自动铺丝技术与设备 (35)4.9高强度大尺寸蒙皮成形新技术 (36)4.10仿生微小通道换热器设计及加工工艺技术研究 (37)5.智能电网 (38)5.1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与应用 (38)5.2强电磁脉冲对关键电气设备的损伤机理研究及样机设计 (38)5.3综合能源服务关键技术与系统化平台 (38)5.4中高压交流限流器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39)5.5中压直流开断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 (39)5.6智能配电网就地化保护关键技术及装备 (39)5.7智能配电网中性点柔性接地技术 (40)5.8高压气体断路器数字化平台建设及关键技术 (40)5.9接入中压直流配电网的分布式能源多端口变换系统 (41)5.10智能变压器设备规模化运维监控平台技术 (41)6.通信 (41)6.1民用HF/VHF信息传输与组网系统研发 (41)6.2智能机器设备的实时远程控制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发 (42)6.3大规模高动态高效接入与组网架构 (42)6.4大规模MTC与uRLLC异构共存技术研究与验证 (43)6.5 5G基站预商用设备关键技术研究 (43)6.6 5G组网技术研究及网优工具研发 (44)6.7基于5G终端试验样机关键技术研究 (44)6.8 5G多网融合互联网环境下5G终端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验证 (45)6.9面向任务的高可靠智能数据链 (45)6.10面向无缝覆盖的空基通信组网技术 (46)7.北斗导航与卫星应用 (46)7.1北斗星地增强传感器 (46)7.2北斗导航智能终端 (47)7.3北斗机载多模导航引导设备 (47)7.4北斗位置雷达及自动避障技术 (47)7.5 SAR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DEM)图重建技术 (48)7.6多源高分遥感数据应用制作及三维可视化技术 (48)7.7低轨遥感卫星高动态指向跟踪技术 (48)7.8遥感卫星数据移动接收站 (49)7.9便携式卫星遥感终端 (49)7.10泛北斗卫星综合应用创新示范 (49)8.大数据与云计算 (50)8.1政务大数据开放共享关键技术及应用 (50)8.2工业领域实时大数据异构处理优化技术 (50)8.3云数据中心智能管理优化技术 (51)8.4数字化人文及文化资源大数据智能分析与利用关键技术 (51)8.5区域生态监管大数据处理技术与应用 (52)8.6领域并行处理云服务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示范 (52)8.7基于“云-边-端”的工业装备自主保障技术 (52)8.8智能制造生产线质量大数据分析技术 (53)8.9基于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公共安全管理平台 (53)8.10面向“一带一路”的高效物流数据分析与服务 (54)9.网络安全 (54)9.1物联网数据安全保护关键技术及系统 (54)9.2面向互联网服务的隐私保护关键技术 (55)9.3云平台安全支撑关键技术与平台研发 (55)9.4云环境下密文数据库系统开发与应用 (56)9.5基于AI的恶意加密流量检测与防御技术 (56)9.6大型勒索软件检测与防御平台 (57)9.7移动智能终端安全防护技术和产品 (57)9.8中低轨卫星通信安全组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平台开发 (58)9.9面向云计算的高性能国产密码服务设备研发 (58)10.量子信息 (59)10.1参考系和测量设备无关的即插即用型量子密钥分发技术 (59)10.2量子通信网络测试与评估技术 (59)10.3多场景条件下基于多粒子纠缠态的信息传输关键技术 (59)10.4量子雷达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60)10.5量子深度神经网络目标识别技术 (60)10.6量子通信系统用高性能压电单晶致动器 (61)10.7基于高性能电光晶体的低驱动电压电光调制器 (62)10.8基于高性能非线性晶体材料的波长转换器件 (62)10.9弱信号量子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63)10.10复杂天候光学量子成像技术 (63)11.物联网与区块链 (64)11.1支持匿名授权的可信物联网关键技术及示范应用 (64)11.2基于NB-IoT的物联网系统架构及示范应用 (64)11.3物联网异构互联与数据共享交换关键技术研发 (65)11.4 RFID系统安全性关键技术研究 (65)11.5基于区块链存储的物联网数据自主管控研究 (66)11.6区块链评测体系与评测方法研究 (66)11.7基于区块链的多域物联网可信受控共享技术及系统 (67)11.8基于区块链的数据隐私保护与可监管研究 (67)11.9区块链数字发票系统研发 (68)11.10区块链大规模数据安全存储与传输研究 (68)12.机器人与无人机 (69)12.1高海拔偏远地区无人机应急物资输送平台研究 (69)12.2基于人工智能的巡检无人机 (69)12.3高层建筑消防特种灭火无人机产品研发和推广应用 (70)12.4高可靠无人机自主与智能飞控技术 (70)12.5无人机高精度多源信息容错与自主导航技术 (70)12.6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系统 (71)12.7高危环境无人自主交互操作技术与装备 (71)12.8复合型智能自主移动操作机器人 (72)12.9外骨骼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72)12.10多移动机器人协作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73)13.人工智能 (73)13.1 VR/AR 与智能机器人 (73)13.2大数据人工智能 (74)13.3互联网人工智能 (74)13.4群体智能技术 (75)13.5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 (76)13.6深度学习技术与系统 (77)13.7无人系统 (77)13.8智能感知技术 (78)13.9智能交通技术 (79)13.10智能教育与智能政务 (79)14.高端制造装备 (80)14.1基于互联网+装备制造云服务系统开发及应用 (80)14.2高强钢钢板生产工艺装备研发 (80)14.3高精度五轴卧式加工中心 (81)14.4高端跨尺度多功能精密去除制造装备 (81)14.5轴齿高效复合柔性加工单元与智能管控技术 (82)14.6轨道交通系统车轴智能磨削专用数控磨床 (82)14.7耐高温复合材料的先进抛光技术与装备 (83)14.8绿色环保印刷、包装技术与高端装备 (83)14.9高端器件制造微操作技术与装备 (84)14.10高品质混凝土骨料回收再利用技术与装备 (84)15.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技术 (85)15.1电动汽车检测线核心装备及数据融合关键技术 (85)15.2插电/增程式混合动力系统关键技术 (85)15.3电动汽车高性能动力电机及其新型控制关键技术 (86)15.4电动汽车高密度锂电池性能提升与能量管理系统关键技术 (86)15.5重型L4级自动驾驶混合动力矿用车关键技术 (87)15.6电动汽车高转速电机-传动一体化变速增扭关键技术 (87)15.7商用车辆新能源开发、应用一体化关键技术 (88)15.8自动驾驶开放道路测试监管大数据平台关键技术 (88)15.9无人车环境感知及多源信息融合关键技术 (89)15.10甲醇汽车关键技术 (90)15.11智能网联汽车车内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研究 (90)16.精细化工 (91)16.1绿色含氟化学品的开发及工程制备技术 (91)16.2煤焦油提取酚制备芳香醚的绿色甲基化工艺开发 (91)16.3苯酚合成苯甲醚绿色环保工业化技术开发 (92)16.4新型功能性化学品研发 (92)16.5油田用绿色化学品的制备及其应用 (93)16.6高性能催化剂和工艺助剂的制备关键技术开发 (93)16.7成品油添加剂关键技术开发 (94)16.8抗氧剂类精细化学品清洁生产 (94)16.9航天器用流体润滑剂的工业研发 (95)16.10煤基高值精细化学品开发 (95)17.科技文化融合 (96)17.1文化艺术展演技术集成系统装备的研发与应用 (96)17.2数字内容创意产业链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96)17.3新型文化消费产品或设备开发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97)17.4新媒体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97)17.5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97)17.6数字出版数字设计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97)17.7动漫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98)18.科技服务业 (98)18.1科技服务业在相关行业领域应用支撑技术与示范 (98)18.2技术转移服务中的关键共性技术与示范 (98)18.3创业孵化服务中的新技术、新模式等技术与示范 (98)18.4科技金融服务业关键技术与示范 (99)18.5研发服务外包中的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99)18.6研发设计和工业设计关键共性技术及示范 (99)(二)农业领域 (99)1.农业农村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发展技术集成与示范 (99)1.1秸秆资源在农田土壤的综合利用技术开发与示范 (100)1.2玉米废弃物资源产业化研发及示范 (100)1.3畜禽养殖废弃物(粪污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101)1.4种养结合系统中资源高效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101)1.5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技术、制剂研发与示范 (102)1.6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与处置技术集成与示范 (102)1.7适宜关中、陕北、陕南农村的生态环保智慧厕所研发及示范 (103)1.8城乡建设废料在乡村空间资源化利用技术集成与示范 (103)2.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选育及面制品工业化技术集成与示范 (104)2.1小麦特异性状遗传资源挖掘与利用 (104)2.2高直链淀粉小麦品种选育 (105)2.3强筋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105)2.4彩色及糯质小麦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105)2.5小麦绿色栽培技术集成与应用 (106)2.6 陕西传统面制主食品产业提升及示范 (106)2.7 小麦全麦粉食品工业化生产与示范 (107)2.8 利用小麦加工副产品开发新健康食品技术集成与示范 (107)3.羊乳全产业链生产技术研发与示范 (108)3.1新型婴幼儿配方奶粉研发与中试 (108)3.2新型功能性中老年配方羊奶粉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示范 (108)3.3特殊医学人群及特殊人群功能性羊乳研发及应用示范 (109)3.4特色生物活性羊乳制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109)3.5羊乳及羊乳制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及应用 (110)3.6液态羊乳及发酵羊乳加工关健技术研究与示范 (110)4.蔬菜绿色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 (110)4.1蔬菜抗性种质资源创制与新品种选育 (111)4.2蔬菜灾害性病虫发生规律与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应用 (111)4.3蔬菜精准施药与农药控施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 (112)4.4半封闭式玻璃温室栽培环境智能化调控技术研究与示范 (112)4.5设施蔬菜有机基质栽培技术研发与应用 (112)4.6设施蔬菜栽培环境实时监测智能系统开发 (113)4.7蔬菜提质增效生产技术模式及绿色生产技术体系构建与示范推广 (113)5.饲草繁育和高效栽培加工利用产业链 (114)5.1苜蓿-根瘤菌共生抗逆基因挖掘与育种体系构建。
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
2019年度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第一批)项目申报指南一、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机遇,是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新引擎。
为全面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切实增强我省人工智能创新活力,创建和引进人工智能研究团队和创新型企业,按照有限目标、重点突破的原则,2019年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大数据、信息安全、专用设备、高端软件、人工智能产业示范应用等六个研究方向,支持重点领域人工智能产品研发,攻克一批制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推动社会生产和消费从工业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形成我省创新新优势。
(一)关键核心技术研究以数据、算法、模型、智能识别为核心,以提升感知识别、认知推理、人机交互能力为重点,研究跨媒体计算核心技术,实现跨媒体知识表征、分析、挖掘、推理、演化和利用;研究混合增强智能新架构与新技术,构建自主适应环境的混合增强智能系统及支撑环境;研究虚拟现实智能建模技术,实现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与人工智能的有机结合和高效互动;研究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推进人类与机器的有效沟通和自由交互,实现多风格多语言多领域的自然语言智能理解和自动生成。
(二)大数据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加速数据融合应用,构造技术先进、生态完备的品体系。
研究海量网络数据获取方法和技术,为智能感知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源;研究数据的认知方法和分析模型,研究结构清晰、易于评估的知识表示方法,构建面向典型领域的知识图谱;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知识推理和模式识别等理论和方法;运用大数据可视化技术,辅助知识表示,直观展示数据的分析模型、表示方法。
(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围绕人工智能应用的安全需求,研究有效保障大数据安全的算法与机制,利用安全多方计算与同态加密等理论与技术完成对大数据的安全分析与协同计算,研发可靠的数据存储核心安全产品;构建可管可控可溯的区块链安全管控及溯源机制,研发区块链安全管控平台;研究可对物联网芯片、物联网设备固件、物联网设备密码算法等进行漏洞挖掘的方法和技术,研发系列相关的工具;研究工业互联网领域安全核心技术,研发相关产品。
2019年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
2019年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引一、背景介绍为促进我国科技创新发展,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政府设立了一系列科研项目,以资助科研人员进行各种研究。
其中,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是一类重点资助项目,其目的在于支持国家重点科技领域的开发、关键技术的攻关以及新一代产业发展的创新和应用,为国家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
二、申报条件1.申请人应当为我国公民,并具有学位或者职称;2.申请人应当具有科学研究能力和良好的科研道德素质;3.申请人所在的研究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科研条件和实验设备。
三、申报内容1.项目名称:要求简洁明了,并能准确反应项目的研究内容;2.研究目标:明确阐述项目的研究目标,并说明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3.研究内容:具体描述项目的研究内容,力求详细、全面、实用;4.研究方案:提供一个完整的研究方案,包括实验设计、资金预算、研究计划及进度安排等;5.研究进展:要求提供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项目当前的研究进展情况,以展示项目的可行性和成果潜力;6.个人简介:提供主要研究人员的个人简介,重点介绍其研究背景、科研素质、研究成果及参与重大科技项目的经验等。
四、申报流程1.申请人登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2.选择“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行申报;3.填写电子申请书进行申报;4.提交纸质材料,包含纸质版申请书、研究方案、个人简介及其他材料等;5.录入申报材料后,待专家审核。
五、申报注意事项1.各项内容要力求简明扼要、实事求是;2.研究内容应当具有创新性和实用价值;3.统计数据、图表等应当合理清晰,以表述研究成果;4.申请人所在的研究机构应当关注流程,协调好纸质材料的准备并完成上传。
六、申报时间每年中国政府发布的本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通知一般在年初或年中发布,申报截止日期在申报通知中另行公布。
七、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专家组会根据项目的申报材料进行评审,评价标准主要为项目的原创性、可行性及应用价值等。
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
附件11“生物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专项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本专项重点针对人与动植物新发突发传染病疫情、外来生物入侵、实验室生物安全,以及人类遗传资源和特殊生物资源流失等国家生物安全关键领域,开展科技攻关,推动我国生物安全科技支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按照全链条部署和一体化实施的原则,本专项设置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典型应用示范等三种任务类型。
结合实施方案总体安排以及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立项情况,2019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旨在加强生物安全关键技术产品研发,部署4个研究方向,国拨经费总概算数约为0.9亿元,实施周期为2019年—2021年。
具体指南如下。
1.基础研究1.1病媒生物反向病原学研究研究内容:针对新发突发媒介传染的人及动植物疾病威胁,改变传统的出现疫情、病害后再确认病原体、寻找传染源、明确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作物的被动防控策略,从人—动物—环境交界面出发,从已知和潜在病媒生物着手,发现新的病原微生物,研究其传染性和致病性,以及其媒介生物的传播机理和传播的生物学基础,同时开展时—1—空流行风险评估和早期预警研究,变被动应对为主动防卫。
考核指标:从至少80种、100万份样本的各类潜在病媒生物中,发现、分离和评估20种以上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的潜在病原体、30种以上国内首次发现的新病原体、至少20种新宿主和媒介;完成至少10000例高危人群的特定新病原体的感染调查,确定至少3种新病原体的致病性、传染性和传播机理;建立病媒生物反向病原学监测示范基地5个以上,以及至少8种新传染病的时空传播风险预测模型和传播基础。
拟支持项目数:1~2项。
2.共性关键技术及重大产品研发2.1生物危害现场快速感知应对便携箱组研究研究内容:针对生物危害现场应急处置这一生物安全防御重大需求,研制新一代的生物危害现场快速感知应对便携箱组,高效遂行多样化复杂环境条件下生物威胁侦察预警、样本采集、快速检测、免疫接种、洗消处置、数据信息传输,具有模块化、制式化、信息化等特征。
2019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
年度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一、重点产业创新链(群)(一)工业领域.高性能特种材料重卡汽车用高性能摩擦材料研究内容:针对重卡汽车制动系统对高性能摩擦材料的迫切需求,开发新型高性能陶瓷基摩擦材料及其摩擦副片制备技术,主要包括摩擦材料成分体系优化设计、合成方法、摩擦性能、以及摩擦副片服役性能等,揭示摩擦磨损机理,提升材料强度和耐磨性,增强使用稳定性和寿命,在重卡汽车领域实现产业化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重卡汽车高性能摩擦材料制备技术规范,开发出种以上典型摩擦副片产品,应用于重卡汽车等领域,取代进口,形成产业化示范推广,申请发明专利件以上。
陶瓷基复合材料刹车盘片摩擦材料:密度;极限工作温度℃;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层间剪切强度≥;冲击韧性≥;摩擦系数;刹车盘磨损率≤µ(面·次);刹车片磨损率≤。
使用寿命≥万公里。
轻质高导热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研究内容:针对航天及核技术领域对轻质高性能碳碳复合材料的迫切需求,发展高模量、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建立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体系,揭示碳碳复合材料的导热机理,探明微观结构与复合材料力学、热学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获得典型的高导热碳碳复合材料构件。
考核指标:建立高模量高导热碳碳制备技术规范,热导率≥ (·),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模量≥,获得典型的热结构复合材料构件,实现产业化应用示范与推广,申请发明专利件以上。
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研究内容:针对航空航天用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力学性能低和分散性大的问题,发展原位自生纳米线改性复合材料,研制新型紧固件,研究材料的制备工艺、热物理和力学性能,掌握其微结构性能相关性规律,制备销钉和螺栓,研究加工工艺的影响并考核其性能,建立销钉和螺栓的制备工艺规范。
考核指标:复合材料强度:面内弯曲强度≥ ;层间剪切强度≥;面内剪切强度≥;断裂韧性≥·,建立陶瓷基复合材料紧固件生产技术规范,形成一定示范推广,申请发明专利件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度健康领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稿)1. 心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动脉瘤、外周血管病等心血管疾病,开展适合我国人群更为特异的早期诊断技术以及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的治疗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2.眼病治疗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糖尿病眼底病变、黄斑病变等常见视网膜疾病,病理性近视及其并发症,视神经相关疾病,以及角膜病、葡萄膜炎、青光眼、眼眶病等重要眼科疾病,开展早期快速准确诊断新技术,精准治疗新方法和损伤后功能外观完整修复新途径研究。
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损伤后功能外观完整修复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眼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盲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3.中医辨证治疗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基于中医辨证论治和治未病的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阻肺、慢性肝病、风湿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重要常见疑难疾病以及机体亚健康状态,开展符合中医辨证科学内涵的证候诊断技术研究及亚健康状态的微观辨证研究,提高中医辨证的准确性,采用中医药新方案、新技术开展临床研究。
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且适宜推广的中医药辨证(微观辨证)或中西医结合诊断和治疗的新方案、新技术;通过本项目的研究,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改善症状、体征或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的不良反应,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4.生殖健康、生育安全及出生缺陷诊治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早孕期自然流产的防治,重大胎儿疾病宫内诊断和治疗,遗传性疾病的辅助生殖技术,重大出生缺陷筛查、早期诊断、精准干预,开展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治效果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展常见生殖功能障碍的诊治新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 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指标、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提供质控标准,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5.高发恶性肿瘤诊治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鼻咽癌、脑肿瘤等常见、高发恶性肿瘤,研究能使确诊时间明显前移或其他重要临床应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和早期诊断方法;研究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精准诊断和治疗、复发转移监测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策略,包括基于影像学、内镜、分子标志物以及化疗、放疗、靶向治疗、消融治疗、手术治疗等筛查、诊治和干预新技术、新方法研究。
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有效率,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6.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肥胖等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重点研究新型诊治与干预技术和方法;开展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预防和降低严重并发症的研究。
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7.精神、神经及脑血管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精神分裂症、情感障碍、抑郁症、自闭症、神经发育性疾病、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神经退行性病变、难治性癫痫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等重大精神与神经系统疾病,脑卒中、动脉瘤、脑动脉狭窄、动静脉畸形等脑血管疾病,开展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提高识别和诊断水平,增强疗效,降低毒副反应。
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神经心理、神经影像、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神经介入、神经微创等关键技术方面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8.感染性疾病防治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病毒性肝炎、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和地区霍乱、出血热、登革热、流感、感染性腹泻等重点传染性疾病,开展临床诊治新技术研究,提高有效性和安全性;开展耐药菌感染防治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开展新突发传染病快速智能诊断和病原分析新技术研究,提出疾病防控策略和方案。
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治疗、防控新指标、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或患者生存质量,降低发病率、病死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形式开展研究。
9.耳鼻喉及口腔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先天性、迟发性、进行性儿童耳聋,老年性耳聋,耳鸣,先天性耳畸形等不同病因引起的听力损失,针对喉神经麻痹、环杓关节病变及声带息肉等重大嗓音疾病,以及常见的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面部发育畸形、无牙颌种植牙、颌面部损伤后的组织缺损,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综合症等口腔颌面重大疾病和牙周病引起的牙龈退缩和牙槽骨等疾病,开展明显提高疗效的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研究。
考核指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10.肾脏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膜性肾病、狼疮性肾炎、IgA肾病等重大肾脏疾病,开展早期诊断、智能快速诊断和治疗新技术、预后处置技术研究;开展终末期肾病患者肾脏替代、急性排斥预警诊断和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新技术研究。
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和改善整体预后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
申报主体:医疗机构,医疗机构所属高等学校,鼓励产学研、医工信结合,鼓励以创新团队、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研究。
11.儿童常见疾病诊治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申报项目应具备前期研究基础,并结合临床转化应用要求,针对感染、恶性肿瘤、器官功能障碍等儿童常见疾病,针对颅脑损伤、颈部及脊髓伤、胸部损伤、腹部损伤、四肢及骨骼损伤等儿童多发严重创伤和创伤性凝血病、创伤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开展快速准确智能诊断新方法研究和精准、疗效明显的治疗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实施目标:针对上述疾病,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开展一定的临床研究,提交1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应用于临床、适宜推广的诊断和治疗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要求明显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在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病死率和减少并发症等主要临床指标方面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疗效明显高于现有诊治方法,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使人民群众有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