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望天门山》

合集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新人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组 21《古诗两首》望天门山 新人教版
.
李白,字太白,号青 莲居士。他的诗歌以豪迈 的气魄歌唱自己的进步思 想,抨击权贵,蔑视礼教。 但也时时流露出怀才不遇、 人生如梦的消极情绪。从 艺术上说,他的诗歌具有 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大胆 的夸张和深入浅出的语言, 形成豪迈爽朗的风格,是 屈原之后古代积极浪漫主 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
小组合作研读诗句: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 的? 3、诗人在诗中要赞美什么?
.
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楚江:长江
.
红日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帆船
.
品味想象 欣赏意境
.
荡 帆在 在 来壁 。阻 隔 而 回 旋 激
铺, 满清 红清 光的 的江 江水 面奔 上腾 ,东 流 ,
江为 对奔 峙腾 ,的 拔长 地江 而水 起从 ,这 里 通
雄天 奇门 秀山 丽从 的中 天间 门割 以断 ,

.
拓展延伸
.

最新统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精品教学课件

最新统编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精品教学课件




词语解释:
水 东
至此:意为东流 的江水在这转向 北流。


回:改变方向。



新知讲解 根据注释,说一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天门中断楚江开: 浩荡东流的长江在冲破天门奔腾而去。 碧水东流至此回: 夹江对峙的群山激起了江水一片回旋。
中断:从中间断裂开来。开:撞开。
两 岸 青
词语解释: 两岸青山:分别指 东梁山和西梁山。
同学们,再见!
3.回:回旋,指江水的流向在这里有一个转折。
查一查
望---- 看,往远处看。 开---- 断开。 至---- 到。 此---- 这里。 回---- 回旋。 孤---- 单独。 帆---- 船。
天 门
词语解释: 楚江:即长江。因为 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

所以叫楚江。
断 楚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 间被水隔开。
●天门山:位于 安徽省和县与 芜湖市长江两 岸,在江北的 叫西梁山,在 江南的叫东梁 山。两山隔江 对峙,形同天 设的门户,所 以叫“天门”。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 为“李杜”。
代表作品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早发白帝城》等。
【注释】 1.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两山夹江对峙,像
一座天设的门户,形势非常险要,“天门”由此得来。 《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江南道宣州当涂县:“博望山, 在县西三十五里,与和州对岸。江西岸曰梁山,在溧阳 县南七十里。两山相望如门,俗谓之天门山”。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于楚国,所 以叫“楚江”。
创作背景
李白25岁时第一次离开 自己的家乡前去洞庭湖游览, 接着又兴致勃勃地乘船沿着 长江顺流而下,看到了长江 两岸的风景,被眼前雄奇秀 美的景色吸引住了,于是写 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 《望天门山》。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导语】古体诗是诗歌体裁。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诗、五⾔诗和七⾔诗等。

四⾔是四个字⼀句,五⾔是五个字⼀句,七⾔是七个字⼀句。

唐代以后,称为近体诗,所以通常只分五⾔、七⾔两类。

以下是整理的(⼈教版:⼩学三年级上册语⽂第21课《古诗两⾸》原⽂、译⽂及作者介绍),希望帮助到您。

【望天门⼭】 原⽂: 望天门⼭ 【作者】李⽩ 【朝代】唐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东流⾄此回。

两岸青⼭相对出,孤帆⼀⽚⽇边来。

译⽂: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对峙美景难分⾼下,遇见⼀叶孤⾈悠悠来⾃天边。

作者介绍: 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号“谪仙⼈”,是唐代伟⼤的浪漫主义诗⼈,被后⼈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杜甫与李⽩⼜合称“⼤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爽朗⼤⽅,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深受黄⽼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瀑布》《⾏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帝城》等多⾸。

李⽩所作词赋,宋⼈已有传记(如⽂莹《湘⼭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李⽩词”享有极为崇⾼的地位。

【饮湖上初晴后⾬⼆⾸·其⼆】 原⽂: 饮湖上初晴后⾬⼆⾸·其⼆ 【作者】苏轼 【朝代】宋 ⽔光潋滟晴⽅好,⼭⾊空蒙⾬亦奇。

欲把西湖⽐西⼦,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 晴天,西湖⽔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时,远处的⼭笼罩在烟⾬之中,时隐时现,眼前⼀⽚迷茫,这朦胧的景⾊也是⾮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作美⼈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丽质和迷⼈神韵。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8⽇-1101年8⽉24⽇),字⼦瞻、和仲,号铁冠道⼈、东坡居⼠,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四川省眉⼭市)⼈,祖籍河北栾城,北宋⽂学家、书法家、画家。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原文和译文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原文和译文

三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望天门山》《饮湖上初晴后雨》《望洞庭》原文和译文望天门山【唐】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

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一作“直北”。

回:回漩,回转。

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

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妆浓抹都是那么得十分适宜。

注释湖:即杭州西湖。

潋滟(liànyàn) :水面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好:正是显得很美。

空濛:细雨迷茫的样子。

西子:西施,春秋时代越国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称先施,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之首。

家住浣纱溪村(在今浙江诸暨市)西,所以称为西施。

相宜:也显得十分美丽。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

两说均可。

4.白银盘:形容洞庭湖。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望天门山》李白

三年级语文人教部编版(上册)《望天门山》李白

望 山险水涌 天门中断 楚江开

碧水东流 至此回
山水相映
长江 灵秀浩荡

青山
山 山出帆来 孤帆
相对出 以动写静 日边来
孤帆 乘风破浪
《望天门山》写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 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 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
天门中断楚江开,
“中断”和“开”两词形 象地写出了天门山的雄伟
和长江水的奔腾不息。
碧水东流至此回
碧水东流至此回。
“回”这个字,把江水翻
滚回旋、变化无穷的状态全 表现出来了,借水势衬托出
了山的奇险。
两 岸 青 山 相 对 出
两岸青山相对出,
这里的“出”字使本来静止不 动的山有了动态美,不但逼真 地表现了舟行途中天门山特有 的姿态,而且蕴含了诗人的喜
悦之情。
孤帆一片日边来。
一个“来”字使画面顿显活跃,在浩 瀚茫茫的长江之上,一叶小舟正乘风 破浪向天门山驶来。“来”字既给画 面增添了动感,也蕴含了诗人的喜悦
之情。
语文要素
诗的前两句:前两句总写天门山,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 楚江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诗的后两句:点出了诗人望天门山的地点,诗人并非站 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而是站在从“日边来” 的一片孤帆上。孤帆是动的,因此诗人的视角也一直在变。



门唐


李 白
开:冲开。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至此回:指江水流 到这里回旋澎湃。
诗意:天门山从中间断开是楚江把它冲开的,碧绿 的江水向东流到这里回旋澎湃。
这是课后第2题哦!
出:出现。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两首》原文、译文及作者介绍【望天门山】原文:望天门山【作者】李白【朝代】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东流到此没有回旋。

两岸青山对峙美景难分高下,遇见一叶孤舟悠悠来自天边。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原文: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作者】苏轼【朝代】宋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

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

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

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元丰三年(1080),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三年级古诗两首望天门山知识点

三年级古诗两首望天门山知识点

三年级古诗两首望天门山知识点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三年级古诗中的《望天门山》,这可是一首非常精彩的古诗哟!先来说说作者李白,他可是唐朝大名鼎鼎的诗人,被称为“诗仙”呢!他的诗歌豪放飘逸,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和浪漫的情感。

《望天门山》这首诗的原文是:“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咱们一句一句来理解。

“天门中断楚江开”,这里的“天门山”可不是咱们平常说的那个门,而是两座山,就像大自然的大门一样。

长江水把这两座山从中间冲开,气势可太磅礴啦!“楚江”指的就是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下游地带属于楚国。

“碧水东流至此回”,碧绿的江水滚滚向东流,流到天门山这儿打了个转儿。

这说明水流湍急,天门山的地势险要。

“两岸青山相对出”,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着,好像在迎接我们,它们仿佛在比赛谁长得更高更挺拔。

“孤帆一片日边来”,远远地看到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慢慢驶过来。

这画面是不是特别美?接下来咱们看看这首诗的意境。

诗人通过描绘天门山的雄伟和长江水的汹涌,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整首诗给人一种开阔、雄伟的感觉,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再来说说这首诗的修辞手法。

“天门中断楚江开”用了夸张的手法,把长江水的力量夸大,突出了天门山被冲开的壮观景象。

“两岸青山相对出”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青山当作人来写,说它们相对而出,增加了诗歌的生动性。

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咱们还要注意生字词。

比如“断”字,要注意笔顺和写法;“碧”字上面是“王”和“白”,可别写错啦。

理解了诗意,咱们还可以试着把这首诗背下来。

背诵的时候,可以想象着诗中的画面,这样会更容易记住。

对于这首诗,咱们还可以做一些拓展学习。

比如,找一找李白其他描写山水的诗,对比着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另外,同学们可以试着根据这首诗画一幅画,把自己心目中的天门山和长江画出来,这样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考试的时候,关于这首诗可能会出这样的题目:让你解释某个字词的意思,或者让你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望天门山》ppt课件.ppt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望天门山》ppt课件.ppt
《望 天 门 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朗读
学习要求
自学感悟:默读古诗,借助书本注释和工 具书理解诗意,(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理 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合作交流:小组的同学一起交流交流 , 互相质疑,解疑。(提示:想想每句诗里 的哪个字用的好,好在哪里?)
教学重难点:
• 了解古人对祖国山河的描写,在朗读过程 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 诗人,也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人们 称作“诗仙”。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 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 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 熠(yì)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 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 写照。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早发白帝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古朗月行
李白Βιβλιοθήκη 李白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 故人西辞黄鹤楼, 小时不识月,
千里江陵一日还。 烟花三月下扬州。 呼作白玉盘。
两岸猿声啼不住, 孤帆远影碧空尽, 又疑瑶台镜,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唯见长江天际流。 飞在青云端
板书设计
山险水涌
望天门山
山水相映
帆来日出
清新明丽, 如在画中。
教学反思
• 以学生背诵李白的诗入手效果不理想,因此,教 师背诵李白的诗,让学生猜是谁写的,这样调动 了学生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 讲这首诗时,教师可以对难点适当点拨,结合图 片住行讲解,感悟这首诗的意境,让学生真正融 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诗人的情绪。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三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望天门山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古诗讲解:
①天门中断楚江开
诗意:滚滚的长江水一泻千里,好像是它把天门山劈成两半。

②碧水东流至此回。

诗意:浩荡东流的长江水因天门山的阻隔不得不在这里转向北流。

③两岸青山相对出
诗意:小船在汹涌的江水中急速向前,两岸的青山接连不断地出现在眼前。

④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一只小船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急速驶来。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望天门山》1. 教材分析1.1 《望天门山》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地位《望天门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经典诗作,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它是学生接触古代诗歌、领略中国古典文化魅力的重要范例。

这首诗以其壮丽的景色描写、豪迈的情感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对汉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1.2 知识点梳理1.2.1 字词理解诗中的字词,如“天门”“楚江”“中断”“碧水”“孤帆”等,是理解诗歌意境的基础。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字形和基本含义。

例如,“中断”一词,要让学生理解其描绘的是天门山被楚江从中断开的雄伟景象。

1.2.2 诗句解读诗句的解读是教学的重点内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这两句诗描写了天门山的雄伟险峻以及江水奔腾回旋的壮阔气势。

要引导学生理解诗人是如何通过动词“开”“回”来生动地表现出山水的动态美。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则写出了两岸青山相对而立的姿态以及孤帆在阳光映照下从远方驶来的画面,让学生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之处。

1.2.3 诗歌意境与情感感受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体会诗人对天门山壮丽景色的赞美之情是教学的难点。

三年级的学生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他们在脑海中构建出诗中的画面,感受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感。

1.2.4 诗歌的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夸张、动静结合等表现手法。

例如“天门中断楚江开”中的“开”字,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长江水势的汹涌,冲破天门山奔腾而去的雄伟气势。

动静结合方面,前两句中江水的流动是动景,天门山的矗立是静景;后两句中青山的相对是静景,孤帆的驶来是动景。

让学生理解这些表现手法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诗歌鉴赏能力。

2. 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目标2.1.1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2.1.2 准确认读和书写诗中的生字词,如“断”“楚”“孤”等。

三年级上古诗望天门山

三年级上古诗望天门山

三年级上古诗望天门山三年级上古诗望天门山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看到过许多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上古诗望天门山,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上古诗望天门山篇1望天门山作者: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

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

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译文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赏析: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然后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

“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

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

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精选ppt
朗读
4
精选ppt
5

李白(701--762),字太白,盛唐最杰出的 诗人,也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人们 称作“诗仙”。他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 是一个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隐 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飞在青云端
精选ppt
7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早发白帝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故人西辞黄鹤楼,
千里江陵一日还。 烟花三月下扬州。
两岸猿声啼不住, 孤帆远影碧空尽,
轻舟已过万重山。 唯见长江天际流。
望天门山
精选pp执t 教者:张万周1
学习要求
自学感悟:默读古诗,借助书本注释和工 具书理解诗意,(也可以选择诗中的一句理 解),用笔写下自己的收获和疑问。
体验诗人的情感,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 感。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精选ppt
2
• 合作学习 • 说诗句的意思 • 表达诗人怎样的感情。
精选ppt
3
李白留给后世人九百多首诗篇。这些熠 熠(yì)生辉的诗作,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 程,是盛唐社会现实和精神生活面貌的艺术 写照。
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写下 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 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精选ppt
6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