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介绍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
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期望与可能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向往的美好社会, 我们当然希望每个指标都尽善尽美。但如果我们 确定的目标无论怎样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的话,也 就失去了确定目标的意义。因此,标准值的确定 必须同时考虑期望与可能性,应该是一个经过艰 苦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
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
依据“十七大”提出的新要求
如:十六大提出GDP翻二番,而十七提出更 高要求:人均GDP翻二番
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
依据目前世界中等收入国家有关指标的平 均水平
到2020年,我国经济发展大体上相当于中等收入 国家的水平。因此,可以把这些国家有关指标的 平均水平作为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值的参 考依据。
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
将第一大目标分为三个部分,按经济发展、社会 和谐、生活质量分列;
将第二、三、四大目标作为本体系的第四、五、 六部分。
这样,第一部分显得不是过于庞大,整体上看比 较协调。
三、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
全面性
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同于总体 小康,它不仅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且还 包括政治文明,甚至生态文明。所以指标体系的 遴选和确定应当全面考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2
8.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
%
2
9.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
%
6
10.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
%
3
标准值 (2020 年)
≥31400 ≥2.5 ≥50 ≥60 ≤6 ≤0.4 ≤2.80 ≤60 ≥90 =100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三、生活质量 四、民主法制
监测指标
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2.恩格尔系数 1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 14.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5.平均预期寿命 16.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 17.社会安全指数
三、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
可操作性
为了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地运用于实际 分析,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不能片面地追求理 论层次上的完美。纳入该体系的各项指标因素必须概念明 确,内容清晰,能够实际计量或测算,以便进行定量分析。 过于抽象的分析概念或理论范畴不能作为指标引入体系; 现阶段还无法实际测定的指标也暂时不予考虑。
三、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
客观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2020年的奋斗目标,实现 现代化是2050年的奋斗目标,而实现总体小康则 是发展的基础,是奋斗的起点。在选择监测指标 时,既要兼顾三者的连续性,又要充分考虑它们 不同的内涵,重点在于要充分体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水平更高、发展更科学、更和谐”的要求。
%
消费支出比重
20.平均受教育年限
年
6
≥5
2
≥16
6
≥10.5
21.单位 GDP 能耗
吨标准煤/万元 4
≤0.84
22.常用耕地面积指数
%
2
≥100
23.环境质量指数
%
6
=100
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
以上六大部分23项指标,主要是根据党的 十六大提出的“六个更加” 和“四大目 标”的要求而分类的。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一、经济发展 二、社会和谐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监测指标
单位
权重
1.人均 GDP
元
12
2.R&D 经费支出占 GDP 比重
%
4
3.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4
4.城镇人口比重
%
5
5.失业率(城镇)
%
4
6.基尼系数
-
2来自百度文库
7.城乡居民收入比
以农为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统计监测指标体系介绍
二○○九年八月二十九日
主要内容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 三、指标选取的主要原则 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 五、权重确定 六、评价方法 七、数据来源 八、2000~2007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监测结果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
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31400元的地区 的有关指标的水平
我国有部分社会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的人均 GDP已经超过31400元。与国外相比,由于这 些地区的发展状况更适合我国国情,因而对于 确定全国的目标值更具借鉴意义。
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
整个指标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 关系的统一整体,各个指标之间是相互制约、协 调一致的,可以说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可以 根据各指标之间的逻辑关系确定其标准值。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在本世 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又从实际出 发,适应国内外形势发展的新变化,对目标提 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为了科学地反映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为 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 研究所从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 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等六个方面研究制定了由 23项指标组成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 标体系》,并据此对全国及各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的进程进行了监测。
接上表
标准值 单 位 权重
(2020 年)
元
6
≥15000
%
3
≤40
平方米 5
≥27
‰
2
≤20
岁
3
≥75
%
5
≥80
%
6
≥100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统计监测指标体系
接上表
五、文化教育 六、资源环境
监测指标
单位
标准值 权重
(2020 年)
18.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
19.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
四、确定目标值的依据
依据“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由总体小康走向现代化的一 个阶段性目标。这个目标介于总体小康与基本 实现现代化两个目标之间,时间跨度是21世纪 的前20年。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标准值 既要高于总体小康标准值,又要低于现代化标 准值,其标准值的确定应当体现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内涵的规定性。
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
将“经济更加发展、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 加殷实、民主更加健全”,分别作为本体系中的 第一、二、三、四部分;将“科教更加进步、文 化更加繁荣”合在一起作为本体系中的第五部分, 可基本满足“六个更加”的要求。
二、指标分类的主要根据
增加一部分“资源环境”作为本体系中的第六部 分,以表示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即“生态更加文 明”。之所以进行这一变动,是因为在“四大目 标”里面“可持续发展”是作为单独一部分来阐 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