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维持性血透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分析
血液透析并发颅内出血临床分析及护理
1.1 一般 资料 维持性 血透治 疗 的 587例患者 中 ,并发颅 内出 3.4 预 防感染 护士在 透析结束 时 ,穿 刺点应 消毒后 敷上 止血
血 lO例 ,其 中男 6例女 4例 ;年龄 21~68岁 ,平 均 46±18岁 。尿 贴 和 消 毒 纱 布 ,嘱患 者 当 天 穿 刺 点 不 能 弄 湿 ,如不 慎 弄 湿 应 及 时
脑 水 肿 ,颅 内压 急 剧 上 升 而 致 脑 疝 。
剂 ,不加重脑水肿 ,不 升高颅内压 ,所 以适用于并发颅 内出血 的血
2.3 抽搐 和消化道 出血发病率高 。普通颅 内出血急性期抽搐 发 透 患 者 。
生率 <10% ,消化道 出血发生率 <20.0%。本组抽搐 和消化道 出 参考文献
效 预 防 出 血 的 发 生是 提 高 血 透 患 者 生 存 率 的 主 要 因 素 之 一 。笔 有 无 变 硬 感 等 ,通 过 这 些 措 施 发 现 是 否 发 生凝 血 ,以便 及 早 处 理 。
者 所 在 医 院 2009年 3月 一2010年 3月收 治 维 持 性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3.3 合 理使用抗凝剂 血液透 析并发 出血 ,多见 于抗 凝剂 使用
毒症原发病 中高 血压 肾动 脉硬化 3例 ,慢 性 肾小 球 肾炎 6例 ,系 更换消毒敷料 ,防止出现感染 。透 析结束 时 ,穿刺 点止 血不宜 过
统性 红 斑 狼 疮 1例 。 血 透 治疗 频率 2~3次 每 周 ,每 次 4~5 h,用 于 用 力 ,力 度 要 掌 握 好 ,压 迫 止 血 时 间 不 宜 超 过 20~30 r ain。
血 发 生率 分 别 为 66.7% 和 58.3% ,病 死 率 高 ,预后 及 差 。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分析
数据。 为两组 内比 差异显 著 ( 0 0 ) # 较 P< . 5 , 为两组 间 比较差 异显著 ( < P 12 2 观 察 组 ( 甲双 胍 联合 去 氧 孕 烯 炔雌 醇 片 治 疗 ): 经 或 撤 药 性 .. 二 月 .5 。 出血 后 3 d口服 去氧 孕 烯 炔 雌 醇片 , 1片/ , d 连续 服 药 2 d停 药 后月 经 来 潮 或 0 0 ) 1,
文章 编号 :0 6—15 (0 1 o 4 9 0 10 9 9 2 1 )一 9— 2 2— 2
维 持 性 血 液透 析 ( D) 作 为 一种 肾脏 替 代 治疗 方 法 应 用 于 尿毒 症 终 末 期患 者 , 有排 泄 代 谢废 物 和 水 分 、 正 酸 中 毒 、 节 电 解 质平 衡 的功 能 。 Mn 常 具 纠 调
3 讨 论 .
尿 毒症维 持性 血液 透析患者 并 发症 的临床观 察 分析
顾 新 洲
江 苏省 常州 市武 进 第 二 人 民 医院 血 透 室 , 江苏 常州 2 3 1 10 1
【 摘要 】 目的: 探讨尿毒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 H ) M D 并发症及其原因与应对措施。方法: 回顾 性分析 在我院行 M D的尿毒症 患者 8 例 。结果 : H 4 本组 8 4 例尿毒症 患者 中并发症 总发生率 7 . % 。其中低血压 2 . % , 38 14 高血压 2 .% , 8 6 心律失常 4 .% , 17 心力衰竭 9 5 肌 肉痉 挛 2 . % , . %, 02 皮肤 瘙瘁 7 . % , 3 8 失衡
表 2 观 察 组 与 对照 组 治 疗 前后 情 况 比 较
为两组 内比较差异显著( O 0 ,为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 O0 ) P< .5)# P< .5 。 同程度 的使体重增加及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的副作用。在 去氧孕烯炔雌醇 3 1 多囊卵巢综合征 ( c s 的病 因分析。多囊卵巢 综合征 ( C 5 片治疗 的基础上加入二甲双胍治疗 , . P0 ) P0 ) 可弥补单纯治疗时产生的副作用 , 甲 二 的主要发病机制通常认为是 以下 几个 因素 : ①下 丘脑 一 垂体 一卵巢轴调节 双服是降糖药物, 能增加外周组织 摄取和利 用葡萄糖 , 善并降低血糖 , 改 尤 功能异常 , 由于垂体增加了对 R H的敏感 性, L 使 H分泌过量 , 卵巢 中提供 其见效 于治疗胰 岛素抵抗 ( sl i u n ̄ i n e 和高胰 岛素血症 J n i s e) m 。因此 , 二 雄激素的形成酶 的细 胞色素 ( y m p一4 0 1 ) 生功能性 失调 , ct me  ̄h 5 c7 发 从而 者联合治疗的方案明显优于单纯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 。 引 起处 在 发 育 中的 卵泡 发 生 闭 锁 , 致 卵 泡 膜 、 巢 间 质 产 生雄 激 素 过 度 。 导 卵 综上所述 , 甲双胍联合 去氧 孕烯炔雌 醇片治疗 与单纯去氧孕烯炔雌 二 ②胰岛素抵抗( sl st c) i u nI ia e 和高胰岛素血症 , n i e sn 有资料 显示 J 多囊卵巢 醇片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C S 同样具有临床疗效 , , PO ) 但在服药后 的不 良反 综合征 ( C S 患者肥胖 的约 3 % 一 5 PO ) 0 4 %的 比例会伴胰岛素抵抗及 高胰岛 应及指标下降幅度上 , 二甲双胍联合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效果更为 明显 , 素血症 , 由于胰岛素产生过量 , 会影响 卵巢内相应 的受体 , 增加局部 的雄激 值 得 在 临 床 上推 广 应用 。 素分泌 , 过早催熟卵泡 , 导致无优势卵泡形成。③肾上腺 素内分泌功能发生 参 考文 献 异 常 , 究 发 现 【J大 约 5 % 的 多囊 卵巢 综 合 征 ( C S 患 者 均 有 不 同 程 度 研 4, 0 PO ) [ ] HeRtf锄 E H E A R 1 0ed t S R / S M—s0srdP 0 0 旧惦lWt pn0e c sCm l s Gop r . u 的脱氢表雄酮( E 和脱 氢表雄酮硫酸盐 ( HE S 的升高 , DH A) D A) 临床 上认为 Re e 0 3 c us d 2 0  ̄ n H nd a n c ci aal o g・ 删 h Bt i王 lt s so ig ∞ r I ln t t d e l I s【 r a. lr g e 可能由于 P O C S患者体 内肾上腺素 中合成 甾体激素的关键酶 的活性增强 、 肾 e 0 yn vr y m []Fal i , O ,11 : — 5 d【 scoaysn eJ .e i l O48( )1 2 .  ̄f 2 9 上腺素细胞增加对促 肾上腺皮质激素( T H) AC C 的敏感 l使其功能亢进等。 生 [ ] 蔡娱 飞. 2 妈富隆联合二 甲 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分析[ ] 中国 J. 32 二 甲双 胍 联 合去 氧 孕 烯 炔 雌 醇 片 的 药 理 作 用 及 其 临 床 意 义 。 目 . 妇 幼保 健 ,36— 37 14 14 . 前 临床 上 认 为 去 氧孕 烯 炔 雌 醇 片 是 治疗 多 囊 卵 巢 综 合征 ( C S 的 首 选 药 PO ) [ ] 乐杰. 3 妇产科学[ . M] 第6版. 北京: 民卫生 出版社 ,0 63 3— 4 . 人 2 0 :4 3 5 物, 经治疗后 能明显减轻痤疮 症状 , 并使月经周 期规律 , 主要 药理机 制是通 [ ] 夏舟岚 , 4 华凯. 甲双胍在 P O 二 c s中的作用[ ] 国外医学 , 0 ,2 J. 2 40. 0 过抑制垂体 的 L 降低 L H, H的水平 , 少产 生卵巢 源性的雄激素 , 且其所 减 并 含 的雌激素可有效使 S H—B G升高, 同时减少游离睾酮 的组成成 分, 有不 但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护理
本文对我 院 2 0 1 3 一 O 1 —1 2基 底 节 脑 出 血 术 后 患 者 进 行 分期 康 复 护理 , 效果满意 , 现报道 如下。
1 资 料 和 方 法
0 . 0 5为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入 选 2 O 1 3 一 O 1 —1 2基 底 节 脑 出 血 患 者 1 0 8 例, 男 6 O例 , 女4 8例 ; 年龄 4 1 ~7 9岁 , 平均 ( 6 0 . 1 ±2 . 4 ) 岁; 昏迷 2 8例 , 嗜睡 2 4例 , 清醒 5 6例 ; 经 C T检 查 出血量 3 O ~ 8 6 mL ; 出血部位 : 壳 核 出血 6 5例 , 丘 脑 出血 破 入 脑 室 2 6例 , 外囊及岛叶 1 7 例, 均 予 以 血 肿 清 除术 。入 选 标 准 : 符 合 中华 医学 会 脑 血 管 疾 病 学 会 制 定 的 脑 出血 诊 断 标 准 _ 】 ; 经 头 颅 C T检 查 结 合 临 床 症 状 确 诊 基 底 节 脑 出血 。术 后 按 护 理 方 式 的不 同分 为 观 察 组 、 对照组 , 2 组 患 者 的性 别 、 年 龄、 出血量 、 疾病严重程度等基线特征大体一致( P> 0 . 0 5 ) 。 1 . 2 方法 基 底 节 脑 出血 患 者 1 0 8例 , 分 为对照组 5 6例 和 观察组 5 2例 。对 照组 给予 常 规 护 理 : 监测病情 、 药物 、 饮食 、 健 康 教 育 等 。观 察 组 在 对 照 组 的 基 础 上 予 以分 期 康 复 护 理 。 1 . 2 . 1 急性期护理 ( 术后 7 d内 ) : 监 测患者 的生命体 征 : 意 识、 瞳孔 、 呼吸 、 血压等变化 , 患者病情平稳后 , 及 早 介 入 康 复 训 练 。对 于 昏迷 、 神志不 清患 者预 防压疮 ; 出现 尿 失 禁 患 者 予 以导 尿 及 膀 胱 的 护 理 ; 意识 清醒 患者应 协助 痰液排 出 ; 予 以排 尿 及 盆 底 肌 运 动 收缩 训 练 。急 性 期 患 者 肌 张 力 减 低 、 肌 力下 降, 首先是维持各关 节活 动范 围 , 避 免 患 者 因关 节 制 动 导 致 关 节 活动 度 受 限 ; 其 次 注 意 患 者 良肢 位 的 摆 放 , 注 意 床 放平 , 不要抬高床头或半坐卧位 , 使头 处于舒适 的体位 , 躯 干 稍 向后 仰 , 腰背部放 一枕 头支撑 , 肩关节 屈 曲 8 O 。 ~1 0 0 。 , 肘 关节伸展 、 前臂旋后 , 下肢 置 于屈髋 、 屈膝 、 背屈 、 外 翻踝 , 健 侧上肢可放在身体上 、 下 肢 置 于舒 适 体 位 。 卧位 期 间 从 患 侧 多给予刺激 , 特别是患者 左侧 忽略症 时 , 所 有 人 员 均 从 患 侧 接 触 患 者 。患 侧 卧 位 、 健 侧 卧 位 和 仰 卧位 均 不 超 过 2 h , 以 防 发 生 压 疮 。对 于神 志 不 清 或 神 志 清 有 吞 咽 障 碍 者 , 及 时下 胃 管, 确 保 患 者 营养 的供 给 , 及时指导患 者进行吞咽功 能训练 、 关节被动活动 。 1 . 2 . 2 稳 定期 ( 术后 2 ~ 4周 ) : 脑水肿 逐渐消 退 , 血 压 相 对 稳 定 。 医护 人 员 针 对 患 者 的心 理 特 征 进 行 耐 心 安 慰 、 劝导 , 对 脑 出血 的治 疗 过 程 进 行 解 释 , 说 明配合 要点 及临床 效果 : 若患者瘫痪肢体 出现肌 张力增 高 , 即采用 抗痉 挛体位 , 如 俯 卧位 、 坐位等 , 患 肢 被 动 活 动 以 降 低 肌 张 力 。有 吞 咽 功 能 障 碍 的患者进行 吞咽训 练 , 如 吹气动作 、 咀嚼 、 舌肌伸缩 运动 、 舌背抬高 等; 同时进行语言训练 , 从单 、 双 音 节 逐 渐 向句 子 过 渡, 对患者进行声带 、 软腭 、 面肌、 舌肌运 动锻炼 , 恢 复 语 言 肌 肉功 能 ; 并 进行平衡坐位 、 坐起 、 床 上移位 、 翻身等锻炼 , 同 时 鼓 励 患 者 用 患 肢 做 各 种 日 常 生 活 活 动 和 步 行 训 练 。护 理 4 周后 , 比较 2组 生 活 质 量 及 预 后 情 况 。 I . 3 评 估 标 准 生 活 质 量 评 估 : 根据 B a r t h e l 指 数 评 估 患 者 的 日常 生 活 能 力 , 包括洗 澡、 上下楼梯 、 大小便控 制、 穿衣 、 进 食、 平 地 行 走 等 内容 , 每项 1 O分 , 共 1 0 0分 。 1 . 4 统 计 学 处 理 采 用 S P S S 1 8 . 0软 件 , 计 量 资 料 采 用 ±s 表示 , 组 间 比 较采 用 检 验 , 计 数 资 料 采 用 检 验 , P<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并发症脑出血患者26例为观察组,未并发症脑出血52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特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观察组的糖尿病、透析时间、透析后血压、TC指标等与对照组明显差异(P<0.05);透析前血压及Scr指标两组无差异(P>0.05);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透析时间及糖尿病、TC及透析后血压是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论:糖尿病及透析时间长,血脂水平紊乱及透析后血压上升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时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采取安全抗凝方案对脑血管进行保护,对改善患者远期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脑出血;维持性血液透析;相关因素;临床特征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案,也是维持尿毒症患者生存的唯一途径。
脑出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致使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病例逐年增加,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特征进行了解,针对性实施预防措施,对改善患者预后,控制脑出血发展均有较高价值。
本组研究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情况进行分析,作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42~76岁,平均年龄(58.9±6.7)岁;其中高血压肾病26例,肾小球肾炎31例,糖尿病肾病21例。
根据患者是否并发脑出血,分为观察组26例及对照组52例,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颅内出血4例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颅内出血4例
周美香杨福光陈洁鹤
【期刊名称】《《成都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7)3
【摘要】血液透析是尿毒症患者延长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但不能逆转其引起的病理变化,许多患者仍死于一系列并发症,其中脑血管疾病居死亡原因的第1位。
而出血性疾病多于缺血性疾病,自发的硬膜下出血多见,颅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则相对少见。
现将我院近5年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ain hemodialysis,MHD)患者并发颅内出血4例报告如下。
【总页数】1页(P532-532)
【作者】周美香杨福光陈洁鹤
【作者单位】云南省丽江市人民医院云南丽江674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
【相关文献】
1.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颅内出血抢救存活2例 [J], 陈小琴;胡宇枫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r及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J], 薛亚辉;王怡
3.癌症患者并发颅内出血的急诊处理方法与分析 [J], 宋代军; 司玉珍
4.微创穿刺清除手术对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J], 卢泽均; 徐聪; 罗嘉文
5.补脾益肾汤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J], 吴付弦;姜慧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脑出血的观察与护理【摘要】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可降低死亡率,致残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脑出血;血液透析;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死因为心脑血管并发症。
近年来,其病死率、致残率高,严重威胁着透析患者生命与健康。
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本院收住院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27例,所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指定的诊断标准[1]。
现将其观察与护理阐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10例,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58岁。
1.2 本组病例入院时神志清醒13例,嗜睡5例,昏睡3例,浅昏迷4例,深昏迷2例。
发病后透析方式改为腹膜透析14例,半年后改为血液透析7例,其余仍为血液透析。
治疗结果:治愈好转20例,死亡7例。
2 护理观察2.1 急性期①意识状态的观察:意识状态变化是最早反应脑损伤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
护士可通过对话、呼唤、疼痛刺激以及是否睁眼来判断患者意识障碍程度[2],如意识障碍呈进行性加重,多为病情加重的早期指标,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防止脑疝的发生。
②瞳孔变化的观察:瞳孔是反映脑出血急性期病情变化的窗口。
如两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患者出现强烈头痛、呕吐、烦躁不安或抽搐,呼吸不规则或停止,则提示脑疝的形成。
③生命体征的观察:脑出血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颅内压增高,而颅内压增高会导致呼吸循环和体温中枢功能障碍。
准确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做好记录,及时提供信息对降低脑出血急性期病死率具有积极意义。
④液体出入量的观察:出入量的观察是降低颅压效果评价的一项指标。
因此护士应准确记录24 h液体出入量。
⑤腹膜透析情况的观察:腹部切口的观察,注意敷料是否渗血,腹膜透出液是否澄清透明。
2.2 护理措施2.2.1 绝对卧床休息脑出血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尤其在发病24~48 h 内,应避免移动患者,头部抬高15°~30°,冰袋冷敷,防止再次出血。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5例临床分析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5例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提高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预防及治疗成功率。
方法:对9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分析。
结果:5例中全部死亡。
一般治疗效果差,死亡率极高。
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积极预防脑出血,提高预防及治疗的成功率。
关键词: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尿毒症是慢性肾脏疾病终末期的一系列症状及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尿毒症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但是血液透析过程中并发症的出现不容忽视,我们应总结分析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以便及早的进行预防,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疗水平和生活质量。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发展,尿毒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长期血液透析和尿毒症本身引起并发症的可能性也相对增多。
其中脑出血对患者的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临床方面,国内专门报道不多,现将我科室自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5例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从2006年6月-2010年6月共收治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5例。
其中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1.12±6.51岁。
诊断均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的诊断标准[1]。
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糖尿病肾病1例,慢性肾盂肾炎1例。
5例患者均并发高血压,平时血压平均为155-190/95-110mmHg。
2例平时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贫血,使用时间为3.2-6.4年。
均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病程为2-8年,平均病程4.2年。
采用瑞典产金宝牌(Gambro)透析机和德国产费森尤斯透析机,保持体外血液流速为200-250ml/min,透析液流量为500ml/min,持续治疗4.0-5.0小时,除夏季外每2周透析5次,夏季每周2次。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护理
routine nursing methods for 4 w eeks ;the quality of daily life and prognosis w 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 he score of the quality of daily life of observation group (73 .67 ± 1 .3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5 .67 ± 1 .97) of the
[2 ] 唐云 ,凌峰 . 110 例脑出血偏瘫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后运动功能 恢复效果观察 [J]. 中国医药导报 ,2012 ,9 (36) :234‐236.
[3 ] 张燕 ,李春栩 ,桑慧颖 . 脑反射治疗法对脑 梗死病人运动功能
的康复作用 [J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5 ,11 (1 ) :60. (收稿 2015‐02‐15 )
表1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t值 P值
2 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比较
n
护理前
56
41. 00 ± 0. 89
52
41. 83 ± 0. 75
- 1. 746
0. 698
(x ̄ ± s ,分)
护理后 73. 67 ± 1. 37 55. 67 ± 1. 97
18. 414
0. 000
4 参考文献
[1 ] 李丽梅 . 早期康复对脑出血患者肢体肌力 的影响 [J ]. 中国医 药导报 ,2011 ,8 (7) :153‐156.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护理
12 方法 : 1 护士分别使用传统排气法与改 良排气法进 . 由 名
行静脉输液排气各 6 0次 , 2名 工作 1 由 0年的 主管护师 进行 计时 。 12 1 准备 : .. 按常规方法插 入输 液器 , 调节器 调至距茂 菲滴 管 2e 5 m处 , 旋紧头皮针 与输液器 的连接。 12 2 排气方法 ..
亡率 高 J与透析过程 中脑动脉血流动力学异 常有关 , , 由此 I 临
23 采用低血流量 透析 : 般 常规元 肝索 透析 血 流量都 在 . 一
20. 0 lmn流量太低容易导至血凝 , 0 - 0 / i, 3 m 但是脑出血患者与
其 他出血 透析 患者不 同 , 血流 量不能太快 , 我们 调节在 2 0~ 0
吉林 医学 2 1 02年 1 第 3 第 2 O月 3卷 8期
些 因素使得尿毒症 患者 , 特别尿 毒症维持 性血液透 析的患者 脑 出血的发生率有所 提高。尿毒症 患者合并脑 出血 , 血液透 析有一定的危 险性 , 应选择适 当的时机 , 采用无肝素低血流量
十例临床分析) J .邯郸 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 1 [] 20 ,
整冲洗 的间隔时 间和 o 9 a 1 . %N C 溶液 的量 , 一般 10— 0 l 5 20m/
次。
1 2 , ~1 年 年龄 3 7 , 7例 , 4例。其 中 2例夜 间出血 即 3~ 0 男 女
收住重症监护病房 ,4h内死亡 , 2 9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 。 1 2 方法 : . 采用德国贝 朗透 析机 , 日本尼普洛 S R F L X U E—U 一
脑出血 , 以防止因肌酐 、 还可 尿素氮下降过快而 出现脑水肿 。
24 预防凝血 : . 透析过程 中密切观 察动静 脉压 , 以及动 静脉
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研究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患者进行无肝素透析2~4周,同时予以常规的治疗。
结果:12例脑出血患者病情控制,2例死亡,有效率85.7%。
结论:无肝素透析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脑出血得到了改善,降低了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的死亡率。
标签: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无肝素透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且有效的终末期肾衰竭替代治疗方法[1]。
近期国外及国内研究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一旦并发脑出血预后极差,已成为血液透析患者死亡原因的首位[2]。
尿毒症患者合并脑出血,应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更加合理的透析方案,使脑出血得到改善,降低尿毒症合并脑出血的死亡率[3]。
关于血液透析患者脑出血的临床方面,国内专门报道不多,现将我院自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28日1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因各种原因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260例中,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9月28日发生脑出血14例,发生率为5.4%。
男3例,女11例。
年龄26~79岁,平均54岁。
14例均经CT证实。
从诊断尿毒症到脑出血的时间为1~120 月,平均35.57月。
尿毒症的原因为糖尿病5例,慢性肾炎3例,梗阻肾2例,多囊肾2例,高血压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14例均长期依赖血液透析,10例频率为2次/周,时间4.5h/次,2例频率为5次/2周,时间4.5h/次,2例频率为3 次/周,时间4h/次,用标准碳酸盐透析液。
透析器使用情况:9例F16,4例尼150,1例Fx60或A V600。
首次透析距脑出血的时间为1~120月,平均35.57个月。
末次透析距脑出血的时间为1h ~2d,有2例发生在透析结束后2h。
1.2 脑出血情况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10例;肢体运动障碍、感觉和言语障碍2 例;意识不清2例。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
方法: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例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将其中发生脑出血的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未发生脑出血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对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指标及脑出血的治疗情况。
结果:分析可知,实验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脂蛋白含量、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均线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白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实验组患者中23例患者死亡,17例存活患者均伴随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
结论: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低血小板含量、质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加之一旦发生脑出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因此临床中要强化对患者的监控,用以预防脑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脑出血;危险因素;研究分析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肾脏代替治疗方法之一为维持性血液透析,可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
临床中,维持性血液透析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1],均有延长尿毒症患者生命的作用,近年来,各类疾病的发病几率逐年增加,造成终末期肾病的发生率也在增加,因此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人数在不断增加,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2]。
本文为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例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取得满意结果。
现详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40例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将其中发生脑出血的2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未发生脑出血的2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验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61.84岁(Max75岁,Min50岁),平均透析病程为5.31年(Max12年,Min2年);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3例,平均年龄为62.03岁(Max76岁,Min51岁),平均透析病程为5.27年(Max11年,Min2年)。
老年尿毒症患者并发脑出血的预防及处理附33例资料报告
临床医学医学信息2011年1月第24卷第1期Medical Information.Jan2011.Vol.24.No.1银杏达莫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与双嘧达莫的复方制剂。
主要成分有银杏黄酮甙24%,银杏苦内酯3.1%,白果内酯2.9%,双嘧达莫10%。
药物作用机理:银杏黄酮甙,清除自由基,对抗过氧化作用,双向调节血管张力,调节血流量,改善微循环;银杏苦内酯,极强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拮抗剂;白果内酯,保护神经细胞,加强神经传导,加快神经递质更新;双嘧达莫,可抑制二磷酸腺苷(ADP)、血栓烷素A2(TXA2)阻断血小板聚集。
以上主要成分及其主要作用,银杏达莫已经成为急性脑梗死最有效和最基本的治疗药物,我院2008~2010年6月间采用银杏达莫的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①全部病例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标准[1,2]入选病例80例,男38例,女42例,年龄40~68岁,平均54岁,起病后均在72h入院,经头损CT排除颅内出血。
②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记分大于8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性别、年龄差别无显著性,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最低9分,平均(23.2±1.74)分,对照值最低10分,最高40分,平均(22.1±1.48)分,经t检验,P>0.05,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治疗组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加入0.90%氯化钠250ml静滴,对照组用复方丹参20ml加入0.9%氯化钠250ml静滴,两组均每日一次,连续15d。
两组病人视病情及合并症需要加用脱水剂和降压药,但严格禁用其他脑血管激活剂或血管活化剂。
1.3观察项目及评定根据积分之差(减少值),了解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结合生活能力来判断疗效:①基本痊愈:可恢复工作或操持家务;②显著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80%,部分生活自理;③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50%或5分以上;④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不足5分;⑤恶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5分以上。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个案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个案护理摘要】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进展,近年来透析患者的人数有加速增加的趋势,透析病人脑血管意外发病率也逐渐增高,成为威胁透析患者生命的主要病因。
【关键词】血液透析;脑出血;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190-01我院于2017年5月收治一例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现将护理措施总结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患者男,50岁,透析史5年,患者每周透析3次,每次透析治疗4小时,既往患有高血压6年余,最高血压190/110mmHg,该患者长期服用降压药,于2017年5月并发脑出血,患者于凌晨1点从睡眠中醒来发现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被送至我院急诊科就诊,急查头颅CT提示右侧基底节出血。
入院后给予营养神经治疗,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
2.护理2.1 脑出血的护理2.1.1体位应尽量减少搬动患者,将床头抬高30°,使患者体位为卧位,这样有利于血液回流防治颅内压增高,同时增加胸腔容积,利于肺部扩张;将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治误吸,每天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
2.1.2病情观察及时观察患者血压、脉搏、体温、呼吸及意识改变,如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2.1.3加强基础护理患者绝对卧床休息4~6周,保持患者情绪稳定,保持患者各种导管位置正确、引流通畅及标记清楚,遵医嘱按时给予脱水剂,减少家属探视,保持病室安静,环境整洁。
指导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护理人员应及时巡视,及时观察,及时报告,及时处置,保持床单元整洁和卧位的舒适,及时观察患者有无褥疮。
2.1.4心理护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会给患者的身体、心理以及经济上加重了痛苦和负担,给患者家属也带来了经济上及生活上的压力。
作为护士我们要主动、热情、直接地与患者及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交流,为患者及家属解释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的原因、诱因及注意事项,做好心理疏导,减少患者及家属的恐惧心理。
尿毒症并发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及护理
性期绝对卧床休息4-6周,抬高床头15。~30。,减少不必要搬 动,保持瘫痪肢体处于良姿位,进行被动运动,按时翻身叩背, 预防压疮。躁动者用约束带约束,使用护栏。病情平稳后指导
万方数据
生国塞崩塑理盘鲞2Q!§生!旦!旦筮3 1鲞筮!皇期坠i!』堕墼塑!望:』!!Y 1 2Q!§:∑丛:31:奠!:!里
[5]陈香梅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50.51.
[6]邬丽霞,高丽,方克南.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 护理[J]包头医学,2014,38(1):46—48. [7]安书强,杨倩,崔玲.无肝素序贯血液透析改善尿毒症合并脑出 血的疗效观察EJ].武警医学,2014,25(2):176—178;182. [8]庆晓东,唐莉,姜继光.无肝素血液滤过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 出血患者急性期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
(本文编辑:曲梅)
万方数据
ml/min,缓慢的血流量可以避免因血流动力学改变过
大加重脑出血;另外可预防毒素降得太快加重脑水肿14I。(2)采 用合适的透析模式。患者大都存在高血压,药物控制不理想, 血液透析时,更易出现高血压,所以,此类患者可采用低钠透 析模式㈣。(3)选用适合的透析器。选用日本尼普洛透析器,德 国贝朗透析机,聚砜膜中空纤维透析器,透析管路都为一次性 装置,透析液溶液使用碳酸氢盐A液B液(山东齐都药业),无 肝素血液透析时,每1 5~20 min要用200~250 mlO.9%氯化钠 冲洗透析器,大量0.9%氯化钠进入患者体内,护士要合理设置 透析器超滤数值,正确记录出入量,维持出入量平衡,防止加 重脑水肿和诱发心力衰竭M】。(4)观察体外循环系统等情况。 观察透析器运行及各管道通畅情况。若跨膜压、静脉压迅速升 高,当确定透析器管道无扭曲后,应立即回血,防止血路堵塞 血液丢失,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机体血液的损失【8】。 讨论 尿毒症患者并发脑出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尿毒 症患者常伴有微炎性反应、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
血透并发脑出血护理查房
控制脑水肿
常用药物:20%甘露醇、 速尿、甘油果糖、地米、
白蛋白
降低颅内压
常用的脱水利尿剂药 物:甘露醇、甘油果
糖、速尿。
治疗原则:防止再出血,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机体 功能,防止并发症。
23
控制脑水肿
◆ 脑水肿(脑细胞水肿):一般第三天(48小 时以后)进入高峰期,7~10天为顶峰,14 天左右逐渐消退,可持续到3周
溶栓治疗、淀粉样血管病、脑肿瘤细胞侵袭血管或肿瘤 组织内的新生血管破裂出血。 (5)此外 ,有人认为脑内静脉循环障碍和静脉破裂也与脑出 血的发病有关。
病因
脑出血的最主要病因
糖尿病 高血脂 冠心病 吸烟 肥胖 活动少
脑 动 血 薄弱 脑 脉 硬 压 的脑 血 化、 骤 动 脉 肿 高 血 升 破裂 压
日常生活习惯和方式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保持大 便的通畅,蹲厕所时不过度用力,以免引起血压升 高脑出血,也不要起来得太快,以免引起体位性低 血压摔倒,尽可能地减少诱因,早期预防和治疗。
维持性血透患者脑出血护理十分重要,严密观察 病情同时预防并发症,注意调整透析中的参数及其 指标,重视心理护理,加强恢复期的康复训练和健 康教育,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93
2016.4.19 1819.72 75
1.99
4.98
2016.6.13 1105.95 83
2.21
5.30
2016.8.14 4313.04 88
2.02
5.60
钙 2.45 2.47 2.58 2.54
概述
1
定
义
1
2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3
病理
3
4
临床表现 4
尿毒症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观察与护理对策
尿毒症合并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观察与护理对策目的:探讨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中观察内容与护理要点。
方法:对我院27例合并急性脑出血的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27例患者共行508例次无肝素血液透析,其中19例病情恢复,8例抢救无效死亡,有效率70.4%。
结论:尿毒症合并脑出血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变化快,透析过程需仔细认真地观察病情,及时有效的护理,才有助于减少此类患者透析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标签:血液透析;尿毒症;脑出血;护理对策随着血液净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尿毒症患者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尽管如此,尿毒症患者常并发急性脑出血,并成为部分患者的致死原因[1-2]。
为了降低其死亡率、延长生存时间,本文回顾了27 例合并急性脑出血的尿毒症患者临床资料,现将护理對策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0 月~2013年12 月收治的306 例尿毒症患者中,发生脑出血27 例,其中首次血液透析6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21例。
年龄31~76 岁,男16 例,女11 例。
27例中意识清醒4例,昏睡9 例,浅昏迷6例,深昏迷8 例。
脑出血均经头颅CT扫描确诊,脑出血量10~50 ml。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费森尤斯4008S型透析机,透析器为F7HPS1.6 m2 聚砜膜,碳酸氢钠透析液,血管通路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或中心静脉留置导管,均按无肝素血液透析预冲透析器及管路[3],具体方法:每次透析前先用含肝素4mg/100ml生理盐水密闭透析器及体外循环通路20min,然后用生理盐水500ml 冲洗透析器及体外循环通路,视病情血流量控制在200~220 ml/min,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每天或隔天1 次,3h/次。
1.3 观察项目生命体征变化、血糖、透析器及血路管凝血、内瘘穿刺处血肿。
2 护理对策2.1充分病情评估透析前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需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交代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检查意识是否清醒、呼吸道是否通畅,了解有无并发症。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叶红英;黄坚;袁坚列【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医生》【年(卷),期】2016(054)019【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脑出血将其分为脑出血组30例(观察组)和非脑出血组3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白蛋白、脂蛋白、血小板计数、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脑出血的治疗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动脉压(107.6±6.8)mmHg,对照组(91.4±5.7)mmHg;观察组白蛋白(25.4±5.6)g/dL,对照组(35.4±4.2)g/dL;观察组脂蛋白(205.4±10.2)g/dL,对照组(164.5±13.8)g/dL;观察组血小板计数(152.2±60.1)×l09/L,对照组(183.1-±55.8)×109/L;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4.58±0.56)mg/L,对照组(3.57±0.62)mg/L;观察组患者在平均动脉压、脂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白蛋白及血小板计数方面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观察组中,死亡20例,死亡率66.7%,存活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脑出血患者的血压较高且血小板低下,脂质代谢紊乱,营养不良及炎症反应较重,致残率及病死率极高,需要加强对此类患者的观察与监测,降低脑出血发生率.【总页数】4页(P43-46)【作者】叶红英;黄坚;袁坚列【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浙江金华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浙江金华321000;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肾内科,浙江金华3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3.34;R459.5【相关文献】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J], 张兰珍;谷禾;陈冬蔚2.3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J], 陈珊珊;常明;刘书馨;刘红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脑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J], 李玉伶;陈秋月;蔡红丽4.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r及对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 [J], 薛亚辉;王怡5.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情况分析 [J], 吴俊;张崇太;林国境;汤富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并发颅内出血的外科治疗意义--附2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尿毒症维持血液透析并发颅内出血的外科治疗意义--附2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汪艳龙;雒仁玺;李加昆;庆晓东;林松;凌晖【期刊名称】《浙江创伤外科》【年(卷),期】2016(21)5【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颅内出血的外科治疗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维持性透析患者1930例。
结果该1930例中并发颅内出血23例,16例因出血量小保守治疗,其中3例病情恶化转为手术,总共10例颅内出血经手术治疗,其中2例恢复良好,外伤1例手术治愈,1例病情未愈但稳定出院,2例自动出院,4例术后死亡。
结论尿毒症维持透析合并颅内出血脑疝患者预后凶险,手术方式倾向于简单有效,但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总页数】2页(P852-853)【作者】汪艳龙;雒仁玺;李加昆;庆晓东;林松;凌晖【作者单位】315100 宁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315100 宁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315100 宁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315100 宁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315100 宁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315100 宁波,浙江省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1.1【相关文献】1.新生儿糖尿病并发颅内出血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于飞;苏杭;祝婕;方海宁2.胃大部分切除术后食管癌的外科治疗(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陈敏东;陈曲海;邓卫兵;徐子迅;梁登峰3.胸腺类癌的外科治疗及文献复习(附3例报告) [J], 张默言;邵康;李放;赵峻;赫捷4.颅内出血后并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附2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陈英;许宏伟;张乐;王依宁;李华翔5.前颅窝底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附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肖炳祥;马廉亭;杨铭;李俊;潘力;陈刚;杜威;李欢欢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5±1. 9 55 0 2 4 1 3 8 6 2 ±1 3 > 5 0 0 1 ( 2 3 29. ) 7 5 ) ( 3 8 < 5 0 0 1 (6 9 07. ) 5 3 ) ( 84 ( 5 0 0 1 (0 ) 3 10 9 6 ) (9 2 < 5 00
表 1 两 组 患者 基 本 情 况 和 血红 蛋 白 、 小 板 、 素 氮 、 酐 等 观 察 指 标 比较 血 尿 肌
血红 蛋白( ) 血小板 ( 0 / ) 尿 素氮( m  ̄L 肌酐 ( o L 性别 ( 女) dE ×1 9 L mo ) m I ) / 男/
脑 出 血 组 ( =1 ) 8 6±1 4 n 3 25 2 3 对照组 ( n=I ) 3 P 值 8 4±1 8 83 0 2 > .5 00 16 2 ± 86 7.1 7 .1 1 4 7 .5 9 2 ± 62 6 > 5 00 2 O±3 8 53 9 2.2 8 5 8 ±3 2 > 5 00 76 2 2 3 6 5 5± 1 1 73 2 ± 0 5 9 1 2 5 3 > 5 0 0 85 / 76 / > 5 0 0
者, 尤其 是维 持 性 血 透 患 者 , 常并 发 高 血 压 、 脉 动
粥样硬化 。文 献报 告 高血 压 是 血 液 透析 患 者 心 脑
3 讨 论
脑 血管 意外在 一般 人群 中的患 病率 为 5 v , %¨ 而尿毒 症 血 透 患 者 的 患 病 率 要 高 得 多 , 资 料 为 本 1 . % , 其 病 死 率 相 当 高 。分 析 血 液 透 析 患 者 04 且
脑 出血原 因有 以下 几方 面 : 1 慢性 肾功 能衰 竭 患 ()
年龄 3 6 2~ 8岁 。 两组 患 者 年 龄 、 压 等基 本 情 况 血 和原发疾 病差 异无 统计 学意 义 ( 1 。 表 ) 12 血 液透 析方法 . 所有 患者均接受 常规碳酸氢
使 用率 亦 明显 高 于对 照 组 , 异 均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差
详 见表 1 。尿毒 症维 持 性 血 透 患者 合 并 脑 出血 1 3 例 中 , 改腹 膜 透 析 、 死 亡 、 继 续 无 肝 素 3例 6例 4例 透析。
血透患 者并 发脑 出血 l 临 床 资料 , 相关 因素 3例 对
进行分 析 , 果报 告如 下 。 结
尿素 氮 、 红蛋 白、 小板及 肝素 使用情 况 。 血 血
较采用 t 验 , 脑 出血 的相关 因 素进 行分 析 。 以 检 对
l 临床 资 料
1 1 一 般 资料 . 20 0 3年 6月 至 2 0 0 9年 1 0月 , 本
盐血 液 透 析 , 每周 2~3次 , 次 4~5 。血 流 量 每 h
2 0~ 5 mlm n 透 析 液 流量 5 0 lmi。用德 国 0 2 0 / i, 0 m/ n 金宝 和费 森尤斯 透 析 机 , 聚砜 膜 中空纤 维 透 析 器 , 透析器 面 积 1 3 透 析 器 及 管路 均 一 次 性 使 用 。 .m , 全身肝 素 化抗凝 。 13 观察指 标 . 14 统 计学 方法 . 观 察 两 组患 者 血 压 、 脂 、 酐 、 血 肌 资 料采 用 ( ±S 表示 , 问 比 ) 组
浙 江 l 医 学 2 1 6月第 l 第 6期 临床 00年 2卷
・
5 9・ 9
尿 毒症 维 持 性 血 透 患者 并发 脑 出血 的临 床 分 析
钟红 霞 许 荣方 杨志 明
血 液 透 析 是 尿 毒 症 患 者 赖 以 生 存 的 必 要 手
段 。随着血 液 净 化 技 术 的 发 展 , 毒 症 患 者 的治 尿 疗 和预后 有 了很 大 改 善 , 其 死 亡 原 因 也 在 发 生 但 变化 , 出血 已成 为血 液 透 析 的严 重 并 发 症 。现 脑 就本 院 20 0 3年 6月 至 2 0 0 9年 1 0月 收治 的维 持性
引起 的血压增 高 , 部分 患 者 血 浆 。 活 性 增 高 , 小 肾素 透 析超 滤 脱 水 后 可致 血 压 明 显 上 升 , 成 顽 固性 形
高血压 , 易并 发 脑 出血 。故 应 联 合 多 种 降 压 药 物
控 制高 血压 ;2 维 持性 血透 患 者需 要 肝 素及 某些 () 抗 凝药 , 引起 出血 , 重者 可诱 发 肝 素 相关 的血 易 严 小 板减 少症 。可用 低 分 子肝 素 或无 肝 素 透 析减 少 出血 的发 生 ; 3 尿毒症 本 身 可诱 发 血 小板 功 能 () 不 全 , 血 因 子异 常及 血 管 壁 P L 产 生 增 多 , 凝 G, 导
5例 , 年龄 3 4~7 2岁 , 经 头 颅 C 均 T检 查 证 实 。原 发疾病 为慢性 肾小 球 肾炎 8例 、 尿 病 肾病 2例 、 糖 高血压 肾病 2例 、 疮性 肾病 1例 。 同时 , 狼 随机 抽
取 同期血 透 患者 1 为 对 照 组 , 7例 , 6例 , 3例 男 女
P< . 5为差 异统计 学 意义 。 00
院血液 净化 中心行 维持 性血 液透 析患 者 15例 , 2 并
发脑 出血 1 3例 ( 1. % ) 1 占 0 4 。 3例 中 , 8例 , 男 女
2 结 果
比较 两组 患 者 的观 察 指 标 资 料 , 酐 、 素 肌 尿 氮、 血红 蛋 白和血 小板 差 异 无 统计 学 意 义 ; 出血 脑 组 患者 的血 压 、 脂 血症 发 生 率 明显 增 加 , 素 的 高 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