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卫生管理制度样本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猪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猪场生产水平,保障猪场生产安全,确保猪肉质量和食品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环境卫生管理责任1、猪场负责人为环境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环境卫生责任意识,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切实把大局和全局放在第一位,确保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2、各部门主管要严格落实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各部门主管,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全力做好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工作。
4、全体员工须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严禁违反环境卫生规定。
五、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猪场环境卫生管理规定0)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要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2)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要根据猪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环境卫生管理计划,并确保能够得到正确并且及时地执行。
3) 所有环境卫生管理计划应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相关要求。
4)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应有正确有效的记录,以便于监督检查。
2、环境卫生管理的范围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范围应包括猪场所有生产、生活、办公、仓储、设施等场所和设备;2) 应包括猪场进出口、封闭、通风、消毒等设施和过程;3) 应包括猪场噪音、气味、废水、废渣、废气、废排物、危险物质的管理;4) 应包括环境卫生管理的人员、培训、使用、检验等方面。
3、环境卫生管理的要求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必须消灭或控制所有可能影响猪场生产的噪音、气味、废水、废渣等环境问题,确保猪场环境安全可靠。
2)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必须对环境进行定期检测,以判定是否需要消灭或控制可能对猪场生产造成影响的各种环境问题。
3)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并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生猪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三篇)
生猪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一、安全管理1. 养殖场内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保养;2. 养殖场内禁止吸烟、明火和高温器械的使用;3. 养殖场内禁止私拉乱接电线;4. 养殖场内设有应急电源和应急照明设备。
二、环境管理1. 养殖场设有专门的污水处理设备,并定期检测和清理;2. 养殖场内保持环境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清洁;3. 养殖场内设有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和气味控制;4. 养殖场内严禁倒大量废物,垃圾必须分类处理。
三、卫生管理1. 养殖场内严格控制疫情传播,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疾病检测;2. 养殖场内定期进行猪栏和猪舍的清洁消毒;3. 养殖场内设有专门的栏舍,确保猪只的分群饲养;4. 养殖场内设有专门的兽医值班,负责疾病的防治和紧急处理。
四、饲养管理1. 养殖场内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2. 养殖场内设有专门的饲料储存和供应系统,确保饲料的品质和供应;3. 养殖场内定期进行饲料和水源的检查和消毒;4. 养殖场内设有专门的养殖技术人员,负责实施饲养管理和监督。
1. 养殖场内设立养殖记录档案,记录养殖过程中的关键信息;2. 养殖记录包括猪只的出生、疫苗接种、生长情况等;3. 养殖记录要做到规范、准确、完整,并定期进行备份和检查。
以上是生猪养殖场管理制度的范文,具体管理制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养殖场管理制度是确保养殖场安全、环境和卫生的重要工作,也是保证生猪健康和产品质量的基础。
生猪养殖场管理制度范文(二)1. 养殖场管理目标- 提供优质的生猪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高效管理,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保障员工安全和福利- 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2. 养殖场组织架构- 设立养殖场经理,负责整体管理和决策- 设立养殖部门,负责日常养殖活动的组织和操作- 设立兽医保健部门,负责疾病防控和动物保健- 设立生产部门,负责生产计划和生产安排- 设立财务部门,负责经济管理和资金监管3. 养殖场规划和建设-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猪规模,制定养殖场规划和建设方案- 确保养殖场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环保要求- 建设合适的猪圈和配套设施,确保生猪生长环境良好- 制定养殖标准和操作规程,确保养殖过程科学合理- 统一饲料供应和管理,确保饲料品质和养殖效果- 定期进行疾病防控和疫苗接种,确保生猪健康- 做好疾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处理突发疫情5. 资源管理和成本控制- 計劃並監測食物和水的使用,減少浪費- 有效管理废料,确保环境卫生和资源回收利用- 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更新,减少设备故障和停工时间- 控制劳动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6. 人员管理- 招聘和培训合适的养殖人员,提高技能和专业水平- 制定员工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确保工作顺畅- 设立员工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 确保员工安全和福利,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设施和福利待遇7.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紧急处理预案,确保安全生产-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确保环境污染最小化- 推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节能减排能力以上为养殖场管理制度的范本,具体实施细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生猪屠宰公司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生猪屠宰行业的卫生安全,防止疾病传播,提高生猪产品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生猪屠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猪屠宰生产、加工、销售环节,以及相关辅助设施和场所。
第三条本制度旨在规范公司内部卫生管理,确保生猪屠宰过程卫生、安全,保障消费者身体健康。
第二章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公司成立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和协调公司卫生管理工作。
第五条卫生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卫生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本制度的执行。
第六条各部门、车间、班组应指定专人负责本部门的卫生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卫生措施落实到位。
第三章卫生要求第七条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1. 生产车间应保持整洁、卫生,地面、墙壁、设备、用具等定期进行清洗消毒。
2. 饲养区、待宰区、屠宰区、加工区等区域应分开设置,防止交叉污染。
3. 每日对生产车间及辅助设施进行清洁消毒,确保无异味、无污垢。
4. 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及时清运废弃物,防止环境污染。
第八条人员卫生1.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2. 工作人员应保持个人卫生,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佩戴口罩。
3. 上岗前应进行手部消毒,确保手部卫生。
4. 工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污染。
第九条生猪卫生1. 生猪进场前应进行检疫,确保无疫病。
2. 生猪饲养、运输、屠宰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卫生操作规程,防止疫病传播。
3. 屠宰后,对生猪产品进行清洗、消毒,确保产品质量。
第十条仓储与运输1. 仓储区域应保持通风、干燥、清洁,防止霉变、污染。
2. 运输车辆应定期清洗、消毒,确保运输过程卫生。
3. 生猪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污染。
第四章检查与监督第十一条卫生管理办公室定期对各部门、车间、班组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分。
养猪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养猪场生产环境的安全、卫生,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生猪健康水平,确保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养猪场所有工作人员、生产区、生活区及配套设施。
三、卫生管理职责1. 管理部门职责(1)负责制定、修订和实施养猪场卫生管理制度;(2)监督、检查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3)组织开展卫生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4)定期对卫生管理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
2. 生产区卫生管理职责(1)负责生产区环境卫生的维护;(2)负责生产区消毒、除臭、灭鼠、灭蚊等工作;(3)负责生产区废弃物、粪便的收集和处理;(4)负责生产区设施设备的清洁与维护。
3. 生活区卫生管理职责(1)负责生活区环境卫生的维护;(2)负责生活区废弃物、粪便的收集和处理;(3)负责生活区设施设备的清洁与维护。
四、卫生管理制度1. 生产区卫生管理(1)生产区地面、墙壁、屋顶等设施设备应保持清洁、干燥;(2)猪舍内应定期清理粪便,保持猪舍清洁;(3)生产区禁止吸烟、饮酒、吃零食;(4)生产区禁止携带外来物品,防止疾病传播;(5)生产区工作人员应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并保持个人卫生。
2. 生活区卫生管理(1)生活区地面、墙壁、屋顶等设施设备应保持清洁、干燥;(2)生活区废弃物、粪便应定期收集、处理;(3)生活区禁止饲养宠物、野生动物;(4)生活区工作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衣物,保持个人卫生;(5)生活区禁止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3. 消毒与除臭(1)生产区、生活区及配套设施应定期进行消毒;(2)消毒剂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使用违禁消毒剂;(3)消毒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4. 灭鼠、灭蚊(1)生产区、生活区应定期进行灭鼠、灭蚊工作;(2)灭鼠、灭蚊剂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使用违禁灭鼠、灭蚊剂;(3)灭鼠、灭蚊过程中,工作人员应穿戴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五、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积极维护养猪场卫生的工作人员给予表扬和奖励;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卫生问题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警告、罚款等处分。
养殖猪舍卫生清理制度范本
养殖猪舍卫生清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猪舍卫生,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养殖业生产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类养殖猪舍的卫生清理工作。
第三条猪舍卫生清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确保猪只健康和养殖环境的安全。
第二章猪舍卫生清理职责第四条猪舍卫生清理工作由猪舍管理员负责,具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扫、消毒;(二)及时清理猪只粪便和废弃物;(三)保持猪舍内空气质量良好;(四)定期检查猪舍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五)做好猪舍卫生清理记录。
第五条猪舍管理员应具备养殖知识和卫生清理技能,经过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
第三章猪舍卫生清理操作规程第六条猪舍清扫(一)清扫猪舍时,应从里向外进行,确保将粪便、尘埃等杂物彻底清理;(二)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清扫,如扫把、铲子等,避免使用可能导致污染的工具;(三)清扫出的粪便和废弃物应集中存放,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七条猪舍消毒(一)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消毒剂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对猪只无害的消毒产品;(二)消毒前,应将猪舍内外的粪便、污水等清理干净;(三)消毒时,应确保消毒剂均匀喷洒,覆盖所有部位,消毒后进行通风;(四)消毒记录应详细记录消毒时间、消毒剂名称、浓度、用量等信息。
第八条猪舍通风(一)保持猪舍内空气质量,应定期进行通风,通风时间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进行调整;(二)通风时,应确保猪只安全,避免因通风导致猪只受凉;(三)通风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第九条猪舍设施设备检查(一)定期检查猪舍内的供暖、降温、供水、供电等设施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二)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避免影响猪只健康;(三)检查记录应详细记录检查时间、检查内容、维修情况等信息。
第四章卫生清理记录与监督第十条猪舍卫生清理工作应做好记录,记录内容包括:(一)卫生清理时间;(二)卫生清理人员;(三)清扫、消毒、通风等具体情况;(四)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
猪厂环境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猪厂环境整洁、卫生,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生产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猪厂所有工作人员及生产区域。
第三条猪厂环境管理工作遵循以下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全员参与,共同维护;3. 科学管理,持续改进。
二、环境卫生管理第四条猪厂环境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制,各部门、各岗位明确责任人。
第五条生产区域环境卫生要求:1. 猪舍内外环境整洁,无杂草、杂物;2. 猪舍地面保持干燥,定期清理;3. 猪舍内空气质量良好,通风换气及时;4. 猪舍内外定期消毒,预防疾病传播;5. 猪舍内粪便及时清理,集中处理。
第六条生活区域环境卫生要求:1. 办公室、宿舍、食堂等生活区域保持整洁,无垃圾、杂物;2. 食堂餐具定期消毒,保持卫生;3. 员工个人卫生良好,勤洗澡、勤换衣;4. 严格控制蚊虫、鼠害,定期进行灭虫、灭鼠。
三、废弃物处理第七条猪厂废弃物分类处理:1. 生活垃圾: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进行分类收集;2. 猪粪尿:按照干粪、液态粪尿进行分类收集;3. 医药废弃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收集、处置。
第八条猪粪尿处理:1. 干粪:堆积发酵,用作肥料;2. 液态粪尿: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达标排放或用作肥料。
四、安全防护第九条猪厂安全防护措施:1. 建立健全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隔离网等;2. 定期检查维护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其完好;3.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4.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五、监督检查第十条猪厂环境管理实行监督检查制度,各部门、各岗位定期开展自查自纠。
第十一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罚款、通报批评等处理。
第十二条本制度由猪厂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猪场环保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猪场环保卫生管理,保障猪只健康生长,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猪场所有猪舍、车间、仓库及附属设施。
第三条猪场环保卫生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猪场环境清洁、卫生、安全。
第二章猪舍管理第四条猪舍内应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清理粪便,及时处理病死猪。
第五条猪舍地面应铺设防滑材料,防止猪只滑倒受伤。
第六条猪舍内温度、湿度应适宜,根据季节和猪只生长阶段进行调整。
第七条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使用高效、低毒、环保的消毒剂,确保猪舍内空气质量。
第八条猪舍内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积聚。
第三章车间管理第九条车间内设备、工具应保持清洁、完好,定期进行检查、维修。
第十条车间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
第十一条车间内应配备消防设施,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有效性。
第十二条车间内应设置垃圾分类收集点,及时清理废弃物品。
第四章仓库管理第十三条仓库内物品应分类存放,保持整齐有序。
第十四条仓库内不得存放过期、变质、有害物品。
第十五条仓库内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物品受潮、发霉。
第五章环境保护第十六条猪场应按照国家环保要求,合理处理粪便、废水、废气等污染物。
第十七条粪便应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直接排放。
第十八条废水应经过处理后达标排放,不得污染周边水体。
第十九条废气应进行净化处理,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六章人员管理第二十条猪场员工应接受环保卫生培训,提高环保意识。
第二十一条员工应遵守环保卫生规定,积极参与猪场环保卫生管理工作。
第二十二条猪场应设立环保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猪场环保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第七章奖惩第二十三条对在环保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十四条对违反环保卫生规定的个人或部门,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罚款等处罚。
第八章附则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猪场环保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注:本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猪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猪场卫生管理,保障猪群健康,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猪场所有工作人员及猪场内的一切活动。
三、卫生管理要求1. 猪舍卫生(1)猪舍内外环境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粪便、垃圾等杂物。
(2)猪舍地面、墙壁、屋顶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滋生。
(3)猪舍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确保猪群健康。
(4)猪舍内不得饲养其他动物,防止交叉感染。
2. 饲料卫生(1)饲料采购应严格把关,确保饲料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饲料储存时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止霉变。
(3)饲料加工、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染,确保饲料安全。
(4)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滥用。
3. 水源卫生(1)猪场应具备充足的清洁水源,确保猪群饮用水的卫生。
(2)水源应定期检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水源周边环境应保持整洁,防止污染。
4. 病害防治(1)猪场应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对猪群进行疫病检测。
(2)发现疑似疫情时,应及时隔离病猪,并报告当地动物防疫部门。
(3)严格执行疫苗接种制度,确保猪群免疫率达到100%。
(4)加强猪场内外的消毒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四、人员管理1. 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2. 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3. 工作人员应参加猪场卫生培训,提高卫生意识。
4. 工作人员应自觉维护猪场卫生,保持工作环境整洁。
五、监督检查1. 猪场负责人应定期检查猪场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猪场卫生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猪场卫生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制度落实到位。
3. 猪场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猪场卫生进行评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六、奖惩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为猪场卫生管理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猪场卫生管理混乱的个人和部门,予以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由猪场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板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模板一、环境卫生管理目标确保猪场内外环境达到卫生标准,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猪只健康水平,保障猪肉产品质量。
二、环境卫生管理原则1. 清洁:定期清扫猪舍内外,保持地面、墙面、设备等清洁无污。
2. 消毒:定期对猪舍、工具、通道等进行消毒处理。
3. 无害化:对猪粪、废水等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4. 预防为主:通过日常管理,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环境卫生管理措施1. 猪舍清洁:- 每日清扫猪舍,清除粪便和残余饲料。
- 定期清洗猪舍地面、墙面和设备。
2. 废弃物处理:- 猪粪和废水应集中收集,进行发酵或干燥处理。
- 禁止随意丢弃或排放猪粪和废水。
3. 消毒制度:- 制定详细的消毒计划,包括消毒频率、消毒剂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 对猪舍、工具、通道等进行定期消毒。
4. 通风与采光:- 保证猪舍良好的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有害气体的积聚。
5. 病死猪处理:- 病死猪只应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6. 防虫防鼠:- 定期进行防虫防鼠工作,减少疾病的传播途径。
四、环境卫生管理责任1. 猪场负责人: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的制定和监督执行。
2. 饲养员:负责日常的猪舍清洁和废弃物处理。
3. 消毒员:负责执行消毒计划,确保消毒工作的到位。
五、环境卫生管理监督与检查1. 定期检查:由猪场管理层定期对环境卫生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 记录管理:建立环境卫生管理档案,记录清洁、消毒、废弃物处理等相关信息。
3. 问题整改: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并记录整改结果。
六、环境卫生管理培训定期对猪场员工进行环境卫生管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七、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猪场管理层负责解释,如有变更,另行通知。
养猪场管理制度范文(3篇)
养猪场管理制度范文一、总则1.为了规范养猪场的管理,保障生猪生产的质量与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养猪场内的所有员工,包括养猪场经理、养殖技术员、兽医、清洁工等。
3.所有员工在执行本管理制度时应严格遵守,违反本制度的将受到相应的纪律处分。
二、养殖管理1.养殖环境1.1 养猪场的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确保空气流通。
1.2 养猪场应定期进行清洁,及时清除污物,保持环境卫生。
1.3 养猪场应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猪只的舒适度。
2.饲料管理2.1 饲料应按照猪只的需求进行科学配比,并保证饲料的新鲜和质量。
2.2 饲料应用专用容器存储,并定期检查饲料质量,避免发生腐烂或受潮的情况。
2.3 饲喂应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3.疫病防控3.1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疫苗接种管理制度,确保猪只免疫。
3.2 养猪场应定期派专人对猪只进行体检,早发现、早治疗疾病。
3.3 养猪场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对场地、设备和人员进行消毒,防止疫病传播。
4.繁殖管理4.1 养猪场应定期给种猪进行体检,确保其身体健康。
4.2 种猪之间应保持合理间隔,避免发生争斗或疾病交叉传播。
4.3 种猪选配应根据优良品种、优良基因进行合理的组合,提高后代品质。
5.兽医卫生管理5.1 养猪场应配备专职兽医,负责养猪场的兽医卫生管理工作。
5.2 兽医应定期巡查,对猪只体检、疫苗接种、疾病治疗等工作进行监督与指导。
5.3 兽医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应对突发的疫病情况。
6.日常养护管理6.1 养猪场应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虫,防止病虫害的发生。
6.2 养猪场应做好猪圈的清洁工作,定期更换垫料,保持猪舍干净。
6.3 养猪场应建立健全的废物处理制度,对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
三、安全管理1.设备安全1.1 养猪场应具备合格的设备,使用过程中应保持设备的完好和安全。
1.2 养猪场应定期检查设备,并及时维修或更换损坏的设备,防止事故发生。
生猪养殖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生猪养殖场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生猪养殖效益,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本养殖场所有生猪养殖区域,包括猪舍、饲料仓库、生产区、生活区等。
二、卫生管理目标1. 确保生猪健康成长,提高生猪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2. 预防和控制生猪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3. 保持养殖场内环境整洁,消除污染源。
4. 提高员工卫生意识,保障员工身体健康。
三、卫生管理职责1. 管理部门职责:(1)制定并实施生猪养殖场卫生管理制度;(2)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工作;(3)定期组织培训,提高员工卫生意识。
2. 养殖场负责人职责:(1)落实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养殖场卫生工作有序开展;(2)监督各部门卫生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3)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 养殖场员工职责:(1)遵守卫生管理制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2)做好个人卫生,保持工作场所整洁;(3)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积极配合管理人员进行处理。
四、卫生管理措施1. 猪舍卫生管理:(1)定期清理猪舍,保持猪舍内环境清洁;(2)定期消毒猪舍,使用高效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3)及时清理粪便,防止粪便堆积产生恶臭;(4)保持猪舍通风,控制舍内温度和湿度。
2. 饲料仓库卫生管理:(1)保持饲料仓库清洁,防止虫害;(2)定期清理仓库,保持通风干燥;(3)饲料存放要离地、离墙,避免潮湿和污染;(4)禁止将饲料与杂物混放。
3. 生产区卫生管理:(1)保持生产区整洁,定期清理生产工具;(2)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防止疫情传入;(3)对生产区进行定期消毒,确保无病原体存在;(4)加强生产区通风,降低有害气体浓度。
4. 生活区卫生管理:(1)保持生活区整洁,定期清理垃圾;(2)生活区要设置厕所,并定期清理;(3)员工宿舍要保持清洁,定期消毒;(4)加强员工个人卫生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五、监督与检查1. 管理部门定期对养殖场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2. 对违反卫生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3. 员工有义务对养殖场卫生工作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
养猪场的管理制度范文(2篇)
养猪场的管理制度范文兽医制度一、防疫卫生工作1、配合场长监督猪场防疫消毒工作,场内消毒药液浓度必须由兽医监督配制,并对具体消毒工作进行指导,每天对场内所有猪只进行观察,做好完善记录。
2、及时对器械用具消毒3、必须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并保证免疫记录完整、齐全。
4、未经许可不得对外技术服务。
二、临床工作1、经常巡视猪栏。
仔细观察猪只健康情况,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2、每天诊疗情况要有病历记录,要求完整、及时、正确。
3、定期对猪只进行驱虫,并记录完整。
4、加强医疗器械管理,妥善保管,如有缺损及时补购,保持随时待用状态。
5、常规药品妥善保管,每月按要求及时做好药品的消耗报表,并及时上报场领导。
6、对症治疗,鉴别诊断,合理、经济用药,对疑难杂症及时提出会诊措施,并及时汇报。
消毒制度1、猪舍周围环境每____周用____%火碱消毒____次;场周围及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口,每月用杀毒氯消毒____次。
2、进出车辆和人员应严格消毒。
3、大门口、猪舍入口的消毒池,要定期更换消毒液,以保持消毒液的有效性。
4、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洗澡、更衣、紫外线消毒。
5、严格控制外来人员。
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换场区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6、每批猪只调出后,要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
7、定期对保温箱、补料槽、饲料车、料箱、针管等进行消毒,可用____%新洁尔灭或____%-____%过氧乙酸消毒,然后在密闭的室内进行熏蒸。
8、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和使用后,要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9、每周要带猪消毒一次,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可用于带猪消毒的消毒药有____%新洁尔灭、____%过氧乙酸和____%次氯酸钠等。
生产管理制度1、场区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传染病患者不得从事养猪工作。
2、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及其它动物的疾病,猪场配种人员不准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猪场产房的卫生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猪场产房内猪只的健康,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猪只成活率,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猪场产房内所有工作人员、猪只及其相关设施。
三、卫生管理要求1. 人员卫生(1)工作人员进入产房前,必须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帽、鞋,洗手消毒,确保自身卫生。
(2)工作人员不得携带任何非生产用品进入产房。
(3)工作人员不得在产房内吸烟、吃零食、乱扔垃圾。
2. 猪只卫生(1)猪只进入产房前,应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疾病、无寄生虫。
(2)产房内应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确保猪只健康生长。
(3)产房内猪只粪便及时清理,定期进行消毒处理。
3. 环境卫生(1)产房内地面、墙壁、屋顶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产房内空气应保持流通,定期进行换气。
(3)产房内垃圾应及时清理,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4. 设施卫生(1)产床、围栏等设施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
(2)分娩助产工具、器械等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消毒。
(3)饲料、饮水等物资应保持清洁,防止污染。
四、卫生管理制度执行1. 严格执行本制度,确保猪场产房内卫生管理工作的落实。
2. 定期对产房进行卫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职等处罚。
4. 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卫生意识。
五、附则1. 本制度由猪场生产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通过以上猪场产房卫生管理制度,旨在为猪只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高猪只成活率,为猪场经济效益提供保障。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3篇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3篇猪场卫生防疫制度1:一、生产管理1. 在进口猪只前,要对其进行检疫,排除外来疾病的传播。
2. 猪舍要定时清洗,保持干燥、通风,防止病菌繁殖。
3. 猪舍内要放置消毒鞋垫,定期更换和消毒。
4. 猪只要进行规律性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和治疗。
5. 禁止在猪舍内喂食过期、腐烂的食物,确保猪只的饮食安全卫生。
二、用药管理1. 严格按照兽药使用规定使用,禁止超量、超频使用。
2. 禁止使用过期、假冒伪劣的兽药,以保障猪只健康安全。
3. 使用药物后,要进行有效期查看,确保不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4. 药物使用后要做好记录,并保持相应文件存档。
三、环境管理1. 定时检查猪舍内的排放物和污水系统,做好排放物和污水的处理和运输。
2. 禁止乱丢猪舍内的垃圾和废弃物,避免细菌的滋生。
3. 禁止在猪舍内进行大规模修建和随意更换建材,以避免猪只受到污染。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2:一、猪只进场前检疫制度1. 开展对猪只的健康检查,排除外来疾病的传播。
2. 对猪只进行隔离,并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确保猪只健康。
3. 进行环境消毒和卫生清理,消除环境污染,降低病原菌的减少。
二、猪只生产过程卫生防疫管理制度1. 猪舍要定期清理和消毒,保持干燥和通风。
2. 清洗过后的工具和设备要进行有效消毒。
3. 严格固定猪只的食品来源,确保食品的新鲜和安全。
4. 禁止切割、饲料过期的饲料,避免猪只因食品中毒受到影响。
三、疫病频发时的防疫措施1. 采取疫苗注射、药物预防和治疗等领域主要的疾病防控措施。
2. 严格执行隔离、检查和报告制度,确保及时发现和控制疫病传播。
3. 特别时期要加强疫情监测,并及时制定科学防控预案。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3:一、使用药品的管理1. 严格按照使用规定使用药品。
2. 不使用过期、假冒伪劣的药品。
3. 检查药物包装上的有效期,在超期的情况下禁止使用。
4. 按照兽药使用规定做好兽药管理记录,包括药物种类、用药时间、方法、剂量、疗程、病情变化等具体内容,并记录到兽药使用日志中。
猪场清洁管理制度
猪场清洁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猪场生产环境卫生,提高生产效率,保障猪群健康,树立良好的猪场形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猪场内的各项清洁管理工作,将经营活动环境卫生作为猪场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三条本制度的任务是:制定猪场卫生管理标准,明确卫生管理的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确保卫生管理措施的贯彻执行。
第四条猪场清洁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系统、创新、经济、高效的原则,提高猪场的整体卫生水平。
第二章机构设置第五条猪场应设立清洁管理小组,负责猪场卫生管理工作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工作。
管理小组的成员至少包括猪场场长、猪舍管理员、卫生保洁员等。
第六条猪场应有专门的卫生保洁员,确保猪场卫生保洁工作的日常进行。
第七条猪场应有专门的卫生监督员,对各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估。
第八条猪场卫生管理部门应有定期的培训机制,确保卫生保洁员和监督员对卫生管理工作有清晰的认识和操作规范。
第三章卫生管理标准第九条猪场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猪场内的卫生管理标准,并进行内部公布。
第十条猪场卫生管理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一)猪舍内外清洁卫生管理标准;(二)猪饲料、水源的卫生管理标准;(三)猪场环境的卫生管理标准;(四)猪场管理人员的相关卫生管理制度。
第四章清洁管理措施第十一条猪舍内外清洁卫生管理标准:(一)定期对猪舍进行彻底的卫生清洁,包括猪舍内地面、墙壁、天花板、设备的清洁;(二)猪舍内外的垃圾、污物及时清理,保持猪舍周围环境清洁;(三)猪舍内外通风换气,保持空气畅通。
第十二条猪饲料、水源的卫生管理标准:(一)定期检查饲料和饮水设施的清洁卫生情况;(二)检查饲料储存条件,避免饲料霉变;(三)检查水源情况,保证猪群用水安全卫生。
第十三条猪场环境的卫生管理标准:(一)猪场周围环境进行整治,保持无杂草、水沟清理;(二)猪场内道路、场地等都保持干净整洁。
第五章责任和监督第十四条猪场场长是猪场卫生管理的主要责任人,负责整体卫生管理工作的规划和督导工作。
企业养猪场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企业养猪场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企业养猪场卫生管理规章制度范本》
第一条为确保企业养猪场的生产环境卫生和猪只健康,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企业养猪场应当建立健全的卫生管理组织机构,明确卫生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三条企业养猪场应当严格执行猪只的强制检疫和日常监测制度,确保猪只健康。
第四条企业养猪场应当定期进行卫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生产环境清洁卫生。
第五条企业养猪场应当制定完善的饲料储存、使用和清洁消毒规定,确保饲料卫生安全。
第六条企业养猪场应当建立疫病防控和应急处理机制,定期进行消毒和杀虫工作,防止传染病的发生。
第七条企业养猪场应当建立健全的垃圾处理制度和污水处理设施,确保环境卫生和资源利用。
第八条企业养猪场应当开展员工卫生教育和培训,提升员工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九条企业养猪场应当建立卫生档案和监测记录,依法依规保存并报告相关信息。
第十条企业养猪场应当定期进行卫生管理评估,完善卫生管理规章制度。
第十一条违反本规章制度的,依法给予处理,涉及刑事责任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二条本规章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养猪场各项制度范文(3篇)
养猪场各项制度范文卫生防疫管理制度1、猪场实行封闭式饲养与管理,所有人员、车辆、物品仅能经由场大门生产区大门出入,不得由其他任何途径进入场区。
2、场大门设置专职门卫,负责监督人员、物流的出入及按规定的方式实施消毒。
3、进场人员均应更换衣服和鞋帽,使用消毒药消毒双手、双足,最好喷雾消毒20秒后经大门人行入口进入场区,本场车辆返场时应消毒后经由大门消毒池进入。
4、外来人员车辆一般不得进入场区内,严禁进入生产区内,因特殊需要者,必须经总经理批准,按猪场规定程序消毒,由专人陪同在指定区域内活动。
5、饲养技术人员应在车间内坚守工作岗位,不得互相串岗,管理人员因工作需要进入生产车间时,应在车间入口处消毒更换衣服。
.6、生产区内猪群调动应按生产流程规定有序进行,售出猪只由上猪台装车,严禁运猪车进场装卸猪只,凡已出场猪只严禁运返场内。
7、新购进种猪应按规定在隔离舍进行隔离观察(一般一个月)经检疫确认健康并消毒后方可进场混群。
8、场区内禁止饲养其他动物,严禁将其他动物,动物肉品及其副产品带进场内。
9、各栋间不得共用或相互借用生产工具,更不允许将其外借,不得将场外饲养管理用具带入场区使用。
10、场内应定期进行卫生大扫除,使场区内环境常保持清洁卫生。
消毒卫生制度1、生活区、办公区、食堂及其周围环境,每月进行____次清扫与消毒。
2、生产区环境,生产区道路及其两侧____米范围内以及猪舍空地每周消毒一次。
3、猪只周转区:周转猪舍、转猪台、去猪通道、磅秤及其周围环境,每次转猪或出猪后要大消毒一次。
4、猪舍大门、生产区及猪舍入口消毒池:定期更换池内药水一次,并确保池内消毒药的有效浓度。
5、猪舍与猪群:每周带猪消毒____次,如周边发现疫情,每日____次,对场进行全封闭管理。
6、车辆:进入生产区的车辆必须在大门外彻底消毒,车辆轮胎使用____%火碱溶液清洗消毒。
7、猪只转群后:要立即对空栏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
8、母猪从妊娠车间转入产房前:要对母猪进行清洗,消毒后方可进入产房。
猪场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猪场卫生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猪场生物安全,预防疾病传播,提高养殖效益,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猪场内外的环境卫生管理、猪舍卫生、饲养操作卫生、废弃物处理等方面。
第三条猪场卫生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确保猪场环境清洁、卫生、安全。
第二章猪场环境卫生管理第四条猪场应选址在远离居民区、学校、公路等污染源的地方,交通便利,排水畅通。
第五条猪场内应设置足够的绿化带,美化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第六条猪场应建立健全粪便处理设施,实行粪便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第七条猪场应定期进行全场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八条猪场应加强鼠害、虫害的防治工作,防止疾病传播。
第三章猪舍卫生第九条猪舍内应保持干燥、清洁,定期进行清扫、消毒。
第十条猪舍内应合理布置饲料槽、饮水器等设施,避免饲料、饮水污染。
第十一条猪舍内应设置足够的通风设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细菌的滋生。
第十二条猪舍内应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设备正常运行。
第四章饲养操作卫生第十三条饲养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患有传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饲养工作。
第十四条饲养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饲养,穿戴清洁的工作服、手套等防护用品。
第十五条饲养员应定期进行手部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第十六条猪场应建立饲料、饲料添加剂、兽药等物资的采购、使用和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五章废弃物处理第十七条猪场应建立废弃物处理制度,对死猪、废弃药品、包装材料等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八条废弃物处理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防止污染环境。
第六章监督与检查第十九条猪场应建立卫生管理监督机制,对卫生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评估。
第二十条猪场应定期组织饲养员进行卫生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管理水平。
第二十一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予以严肃处理,确保卫生管理工作的落实。
第七章附则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二十三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猪场所有。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范本(4篇)
养殖场卫生防疫制度范本一、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参观猪场,必要时须经场长许可。
任何人员进入猪场生产区必须洗澡和更换生产区的工作服、工作鞋,个人衣物必须全部放在生产区以外,并遵守场内一切防疫制度。
二、猪场严禁饲养禽、犬、猫及其它动物,猪场食堂不准外购猪肉及其制品。
生产区内不准带入可能染疫畜产品或其他物品,凡进入生产区的物品必须严格消毒。
场内兽医人员不准对外诊疗猪只和其他动物疫病,配种人员不得对外开展猪的配种工作。
三、生产区外的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运送饲料和物品的车辆必须固定专车,并只能停放在生产区外,司机不能养猪和进入其他猪场。
所有运送待宰猪、淘汰猪、种猪的车辆只能经严格冲洗消毒后停放在装猪台外(包括司机),并避免其直接或间接与装猪台接触,每次装卸完后立即将所有污物,包括生产区内赶猪设施彻底冲洗消毒,并将污水排出场外。
猪一旦出场不得返回。
四、场内饲养人员要坚守岗位,不得串舍,要随时观察猪群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
五、猪舍每天打扫____次和定期消毒,每栋猪舍的设备和物品应固定使用,舍内用具不准带到舍外或借给其他猪舍使用,防止交叉污染。
猪舍物品进出实行“单向制”,凡是猪舍排除物品,均经污物通道运出,不得倒行。
猪舍间的转运车辆不准进入猪舍,每次用完后必须清洗消毒。
六、病死猪不准在生产区内解剖,应用不漏水的专用车运到隔离舍或诊断室。
猪只及其产品出场,须经县以上防疫检疫机构或其委托单位出具的检疫证明,出售种猪应进行疫病检测并出具免疫证明。
七、对违反本制度的相关责任人要根据其造成危害大小进行____元-____元的罚款,后果十分严重的可直接开除。
八、本制度即日起开始执行。
____年____月____日广东新中联农牧有限公司生猪养殖场免疫接种注意事项为保证猪在接种疫苗后,产生预期的免疫效果,应在使用疫苗时,对疫苗的正确使用方法,要有所了解。
每一种疫苗,有其特定的免疫程序和免疫效力,是长期研究的成果,厂家通常都提供有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应严格掌握。
养猪场日常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养猪场生产环境整洁、卫生,预防疾病传播,提高猪只生长质量,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养猪场所有区域及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确保养猪场环境卫生、有序、安全。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养猪场负责人对本场的卫生管理工作负总责。
第五条养殖部负责养猪场的日常卫生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 制定并执行养猪场卫生管理制度;2. 定期检查、监督养猪场环境卫生;3. 负责猪舍、饲料库、工具房等区域的清洁消毒;4. 组织开展员工卫生知识培训;5. 处理突发卫生事件。
第六条生产部负责猪舍内猪只的饲养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 按照饲养规程,确保猪只生长环境清洁、卫生;2. 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扫、消毒;3. 防止饲料、饮水污染;4. 及时处理猪只排泄物;5. 配合养殖部开展卫生管理工作。
第七条工程部负责养猪场基础设施的维护和卫生管理,具体职责如下:1. 定期检查、维修猪舍、饲料库、工具房等设施;2. 保持排水系统畅通;3. 防止鼠害、蚊虫滋生;4. 协助养殖部进行猪舍清洁消毒。
第八条质检部负责养猪场生产过程的卫生质量控制,具体职责如下:1. 检查饲料、猪只、产品等质量;2. 监督生产过程卫生;3. 及时发现并处理卫生问题。
第三章卫生管理要求第九条猪舍卫生管理1. 每天清扫猪舍,清除粪便、垃圾,保持猪舍清洁;2. 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消毒,消毒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消毒剂;3. 定期检查猪舍通风、保温、光照等设施,确保猪只生长环境舒适;4. 及时处理猪只排泄物,防止环境污染。
第十条饲料库卫生管理1. 保持饲料库清洁、干燥,防止饲料霉变;2. 饲料存放应离地、离墙,避免潮湿;3. 定期检查饲料质量,确保饲料新鲜、无污染;4. 饲料进出库应登记,防止交叉污染。
第十一条工具房卫生管理1. 保持工具房清洁、整齐,工具摆放有序;2. 定期清洁、消毒工具,防止细菌滋生;3. 严格区分清洁工具与污染工具,防止交叉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猪场卫生管理制度
鸡场卫生管理制度
1、环境卫生:每天清扫鸡场周围环境,做到无杂草和粪便堆积,无污物和污水集中。
对空带植树种草绿化。
2、鸡舍卫生:每天对鸡舍进行清洗消毒,除去垫草、粪便及污物,及时将垫草畜牧师、粪便及污物转运到贮粪池。
每次饲喂前后应清除食槽内的饲料残渣及污物。
3、用具卫生:饲养管理的用具,每次使用后应清洗干净,放在固定的位置。
4、人员卫生:饲养员的工作服、工作帽等应经常清洗、消毒,生产操作时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
患病人员不得从事饲草饲料收购、加工、饲喂等工作。
5、饲料卫生:饲料要新鲜、干净、无杂质、无霉烂,块根茎类及青饲料在饲喂前必须清洗切碎后再饲喂。
冬季冰冻时采集的青饲料应完全除去冰块后才饲喂。
6、饮水卫生:生鸡引用水要新鲜、清洁,符合NY5027-无公害畜禽引用水水质。
鸡场消毒制度
1、环境消毒:每月用2%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生石灰对鸡场周围环境及运动场进行一次消毒;鸡场入口处设消毒池,池内必须保持有消毒液,每隔3天换一次。
2、鸡舍消毒:每月用0.1%的新洁尔灭或0.3%的过氧乙酸或3%的烧碱对鸡舍进行全面彻底消毒。
3、用具消毒:饲喂用具、饲槽等每周用0.2-0.5%的过氧乙酸或其它允许使用的消毒药消毒;日常见具(兽医用具等)在使用前后应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
4、鸡体消毒:助产、配种、注射治疗及任何对鸡进行接触操作前,应先将鸡有关部位如乳房、乳头、阴部和后躯等进行消毒擦拭。
5、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应更衣消毒,外来人员严禁进入生产区,必须进入时应彻底消毒才能进入。
所使用的消毒药必须为3种以上,消毒时交替使用,避免产生抗药性。
鸡场疾病防疫与监测制度
1、坚持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
1、按照消毒制度的要求坚持做好鸡场消毒工作。
2、引种时不从传染病疫区引进,引入的鸡必须有兽医检疫部门的检疫合格证,并经15天以上的隔离观察和检疫,确认无传染病后方可并群饲养。
3、严格按照“无公害饲养管理规程”制定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4、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一次。
5、除守卫犬外,场内严禁饲养其它任何畜禽。
6、粪便应采取沼气处理或堆积发酵后方可进入农田生产。
病死鸡不能随便丢弃,应深埋或焚烧,特别是传染病死鸡。
7、作好疫病观察记录和防疫记录,随时向主管兽医报告,以便拟定治疗方案。
8、治疗时应先采用顺势疗法和使用中草药治疗,在必要的情况下才能按照无公害要求使用抗生素类药物。
9、发生疫情时,应在2小时内向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严格按照当地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方案扑灭。
规模养殖场免疫程序表
鸡场兽医用药制度
1、选用的兽药必须来自具有兽药生产许可证的生产企业或具有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的供应商,产品必须具有内包装标签和外
包装标签,外包装标签上必须载明兽用标识、兽药名称、主要成份、适应症(或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含量规格、批准文号或进口兽药登记许可证证号、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有效期、休药期、贮藏、包装数量、企业信息。
内包装上至少标明兽药名称、含量规格、生产批号。
2、使用治疗用药时,必须确诊后才能对症下药。
3、严格遵守规定的给药途径、使用剂量、疗程和注意事项;使用附录A中的兽药时,休药期应严格遵守附录A中规定的时间(见附录)。
4、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用的兽药,见《食用动物禁用兽药及其化合物清单》。
5、饲料药物添加剂的使用应严格遵守《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
6、严禁在饲料和引用水中添加原料药及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品种(见附录)。
7、建立并保存繁殖母鸡免疫记录和患病治疗记录。
治疗记录包括患病鸡的畜号或其它标志、发病时间及症状、治疗用药的经过、治疗时间、疗程、所有药物的商品名称及有效成份。
饲料采购及保管制度
1、饲料必须由无公害饲料基地采购,不能由市场上乱收,必须达到无公害要求。
2、实行由专人采购,采购手续必须完备,如无公害饲料生产基地的认证证书、证明、标签、发票等。
3、饲料采购及发放实行统一调购、统一保管、统一发放。
4、由专人进行被告,不经允许,任何外人不得擅自进入。
5、实行专用仓库保贮,决不能与普通饲料混合堆放。
6、对仓库进行定期消毒、防虫和进料前清扫消毒。
进料前采用熏蒸消毒。
7、应作好进出库的登记,按类别进行堆放保存。
饲料出库时必须有专职负责人的批条才能发放。
8、应按时对仓库进行定期清扫和通风,保证室内清洁干燥。
9、发生虫害时,必须及时报告,及时处理。
养殖场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场内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传染病者不得从事饲养工作。
2、场内兽医人员不应对外出诊,配种人员不应对外开展牛的配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