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2.doc
三年级数学竖式除法
三年级数学竖式除法一、竖式除法的基础概念。
1. 除法的意义。
- 在生活中,除法常用来表示平均分的情况。
例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几个苹果?这就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列式为12÷3。
2.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在除法算式中,如12÷3 = 4,12叫做被除数,表示要被平均分的总数;3叫做除数,表示平均分的份数;4叫做商,表示每份的数量。
二、竖式除法的书写格式。
1. 以简单例子讲解。
- 例如计算42÷2。
- 先写竖式符号“厂”,把被除数42写在“厂”里面,除数2写在“厂”的左边。
- 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起。
4除以2,商是2,把2写在被除数4的上面,与4对齐。
然后用商2乘以除数2,得到4,写在被除数4的下面,再用4 - 4 = 0,表示十位上除尽了。
- 接着把被除数个位上的2落下来,2除以2商1,把1写在被除数个位2的上面,再用1×2 = 2,2 - 2 = 0,整个除法竖式计算完成。
2. 注意事项。
- 数位要对齐。
在写竖式时,商要与被除数相应的数位对齐,例如上面例子中十位上的商2与被除数42的十位4对齐,个位上的商1与被除数的个位2对齐。
- 每一步计算都要准确。
在计算商与除数的乘积以及减法运算时,要避免计算错误。
三、有余数的竖式除法。
1. 概念。
- 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就会有余数。
例如计算25÷4。
2. 竖式计算过程。
- 同样先写好竖式符号,把25写在“厂”里面,4写在左边。
- 25的最高位2除以4不够除,就看被除数的前两位25,25除以4,商6,写在被除数5的上面,6×4 = 24,写在25的下面,25 - 24 = 1,这个1就是余数。
3. 余数的意义和要求。
- 余数表示平均分后剩下的数量。
余数要比除数小,如果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说明商小了,需要重新计算。
例如在25÷4中,余数1小于除数4。
四、竖式除法的练习要点。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包括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例题,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除法运算方面,可能还存在着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认识不足,以及对除法算式的理解不够深入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这些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除法运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教学难点:学生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深入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学习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方式,自主地掌握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教学卡片等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除法算式,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讲解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实物模型,生动地展示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3.练习巩固: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加深对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理解。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交流,讨论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的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强调重点。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是指被除以的数,通常用符号a或b表示。
被除数是一个整数,它是一个需要被除以的数。
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通常位于除号的左边。
除数是指除以的数,通常用符号c或d表示。
除数是一个整数,它是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
在除法算式中,除数通常位于除号的右边。
商是指除法算式的结果,即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值。
商通常用符号q表示,它是一个整数或小数。
商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的结果,它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或一个复杂的分数。
余数是指除法算式中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余数。
余数通常用符号r表示,它是一个整数。
余数表示在除法过程中,除数不能完全整除被除数时所剩下的部分。
除法算式可以表示为以下形式:被除数 ÷ 除数 = 商 + 余数 / 除数例如,用算式7 ÷ 3 = 2 + 1/3来表示7被3整除得到商2,余数1的结果。
在算式中,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它们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被除数和除数是除法算式的基本元素,它们决定了除法的运算结果。
商是除法算式的结果,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的值。
余数是除法算式的剩余部分,表示被除数被除以除数后不能整除的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除法算式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比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商品的单价和数量来得到总价,这就涉及到了除法算式。
又比如,家庭中的分币问题也需要用到除法算式,来平均分配家庭开支。
因此,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都是有帮助的。
总之,除法算式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它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等部分。
这些部分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对于理解和掌握除法算式,有助于我们在数学学习和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运用它们。
二年级下册除法算式
二年级下册除法算式1. 除法的意义。
- 平均分: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分法叫做平均分。
例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2个苹果,这就是平均分的体现。
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为:10÷5 = 2。
- 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12里面包含几个3?用除法算式表示为12÷3 = 4,表示12里面包含4个3。
2.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例如在算式8÷2 = 4中,8是被除数,2是除数,4是商。
二、表内除法(一)1. 用2 - 6的乘法口诀求商。
- 例如,计算12÷3,想乘法口诀“三四十二”,所以12÷3 = 4。
- 练习:根据乘法口诀写出除法算式。
- 口诀“二五一十”,可以写出10÷2 = 5和10÷5 = 2。
- 解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有18个气球,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分析:这是平均分问题,用除法计算,18÷3 = 6(个)。
2. 除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的关系。
-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例如,3×4 = 12,那么12÷3 = 4,12÷4 = 3。
三、表内除法(二)1. 用7 - 9的乘法口诀求商。
- 计算56÷7,想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所以56÷7 = 8。
- 实际问题:- 45个糖果,每9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分析:这是包含除问题,45÷9 = 5(袋)。
2. 解决问题中的有余数除法(拓展)- 有时候平均分物品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例如,把1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10÷3 = 3(个)……1(个),这里的3是商,表示每个小朋友分到3个苹果,1是余数,表示分完后还剩下1个苹果。
- 在解决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时,要注意余数要比除数小。
《表内除法》 讲义
《表内除法》讲义一、什么是表内除法表内除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基础且重要的概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之后,进一步学习的一种运算。
简单来说,表内除法就是在乘法口诀表的范围内进行除法计算。
例如,我们知道 2×3 = 6,那么 6÷2 = 3,6÷3 = 2 就是表内除法。
表内除法是建立在对乘法口诀的熟练掌握之上的。
通过乘法口诀,我们能够快速、准确地得出表内除法的结果。
二、表内除法的意义表内除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比如,我们把 12 个苹果平均分给 3 个小朋友,每个人能得到几个苹果?这就需要用到表内除法来计算,12÷3 = 4,每个小朋友能得到 4 个苹果。
再比如,我们有 20 块糖,每 5 块装一包,可以装几包?通过 20÷5 = 4,我们知道可以装 4 包。
表内除法帮助我们解决平均分配和分组等问题,让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表内除法的计算方法1、利用乘法口诀这是表内除法最常用也是最简便的计算方法。
因为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所以在已知乘法口诀的情况下,通过逆向思维就能得出除法的结果。
例如,计算 8÷2,我们想二()得八,根据乘法口诀“二四得八”,就能得出 8÷2 = 4。
2、平均分的方法当我们面对具体的物体或数量时,可以通过实际的平均分来理解和计算除法。
比如,要计算 18÷6,可以拿出 18 个小棒,平均分成 6 份,每份是3 个,所以 18÷6 = 3。
四、表内除法的算式读法表内除法的算式有两种读法。
以 12÷4 = 3 为例,可以读作“12 除以 4 等于3”,也可以读作“4 除12 等于3”。
这里要注意“除以”和“除”的区别。
“除以”是被除数在前,除数在后;“除”是除数在前,被除数在后。
五、表内除法的算式各部分名称在除法算式中,各部分都有特定的名称。
例如,在 15÷3 = 5 中,15 是被除数,3 是除数,5 是商。
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
《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乘、除法的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乘、除法解答。
教学步骤(一)铺垫孕伏1、口算:7×5=()9×6=()()×4=3235÷5=()54÷6=()32÷()=8 35÷7=()54÷9=()()÷4=82、导入: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二)探求新知1、教学乘法的意义(1)每个花瓶里插3枝花,4个花瓶一共插多少枝花?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教师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2种算法,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3,4和12在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分组讨论:根据上面乘法算式和各部分的联系看,乘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呢?(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乘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乘得的数叫做积。
教学乘法各部分的名称:教师提问:相乘的两个数叫做什么?(因数)乘得的数叫做什么?(积)(教师板书)2、教学除法的意义(2)有12枝花,每3枝插一瓶,可以插几瓶?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3=4(3)有12枝花,平均插到4个花瓶里,每个花瓶可以插几枝?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2÷4=3教师提问:观察,比较上面的2道题,为什么列式和计算方法都不同?4,3和12在三个题中分别叫做什么数?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第(2)(3)题分别是已知两个数的积和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除法竖式教程三年级上册
除法竖式教程三年级上册除法竖式(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除法竖式的意义。
除法竖式是一种用来计算除法的格式,它能清晰地展示除法运算的过程,包括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如果有的话)之间的关系。
二、除法竖式的各部分名称。
1. 被除数。
- 要被平均分的总数,写在除号里面。
例如:在算式12÷3中,12就是被除数。
2. 除数。
- 表示平均分的份数或者每份的数量,写在除号左边。
在12÷3中,3就是除数。
3. 商。
- 是除法运算的结果,表示每份是多少或者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写在除号上面。
4. 余数。
- 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剩下的数就是余数,余数要比除数小,写在横线下面。
三、书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42÷2为例)(一)写竖式格式。
1. 先写除号“÷”,然后在除号里面写被除数42,在除号左边写除数2。
- 像这样:begin{array}{r}2enclose{longdiv}{42}end{array}(二)计算过程。
1. 从高位除起。
- 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也就是十位上的数字4。
4除以2得2,这个2就是商的十位数字。
- 把2写在除号上面十位的位置上,然后用商2乘以除数2,2×2 = 4,把4写在被除数42十位数字4的下面。
- 接着用被除数的十位数字4减去4,4 - 4=0。
- 此时竖式变成:begin{array}{r}2enclose{longdiv}{42} _4 0end{array}2. 再除个位数字。
- 把被除数个位上的2落下来,现在要计算2÷2。
- 2÷2 = 1,这个1就是商的个位数字,把1写在除号上面个位的位置上。
- 再用商1乘以除数2,1×2 = 2,把2写在被除数个位数字2的下面。
- 然后用被除数的个位数字2减去2,2 - 2 = 0。
- 最后竖式为:begin{array}{r}2enclose{longdiv}{42} _4 02 _2 0end{array}四、有余数的除法竖式(以43÷2为例)1. 按照前面的格式写好竖式:begin{array}{r}2enclose{longdiv}{43}end{array}2. 先计算十位数字,4÷2 = 2,写在商的十位上,2×2 = 4,写在43十位数字4的下面,4 - 4 = 0。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教案、教学设计
-定期组织数学活动,如数学角、数学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通过一个与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入新课。例如,可以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小明的妈妈买了一些水果,想要平均分给小明和他的三个朋友。这时,教师提问:“如果小明妈妈买了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回顾乘法口诀,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乘法来解决除法问题。
2.如何用乘法口诀来辅助除法计算?
3.你还能想到生活中的哪些除法问题?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四)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环节,教师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1.填空题:补充除法算式中缺失的部分,如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
6.课后作业: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巩固学生对除法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他们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对乘法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除法的学习将更为顺利。然而,由于除法是四则运算中较为抽象的一种,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上可能会遇到困难。因此,在进行本章节的教学时,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除法知识。最后,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提高运算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除法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在除法算式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部分的名称:
1. **被除数**:除法算式中被除以另一个数的数,通常写在除号的左边。
它是需要被分割或分配的数量。
2. **除数**:用来除以被除数的数,写在除号的右边。
除数决定了将被除数分成多少等份。
3. **商**:除法运算的结果,即被除数除以除数得到的数值,位于除号上方。
4. **余数**:当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时,剩余的未被除尽的部分就是余数。
余数的大小取决于被除数和除数的关系。
5. **除号**:用来表示除法运算的符号,通常用"÷"表示。
例如,在算式$12 ÷ 3 = 4$ 中,12 是被除数,3 是除数,4 是商。
如果$12$除以$3$的结果不是整数,那么剩余的部分就是余数。
这些部分在除法运算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被除数表示要被分割的数量,除数决定了如何进行分割,商表示每个等份的大小,余数则表示无法完全整除时剩余的部分。
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对于进行数学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都非常重要。
它们帮助我们准确地理解和操作除法运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分配物品、计算比例等。
如果你对除法算式还有其他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解释某个部分的概念,请随时提问。
我将尽力提供更详细和准确的信息。
第一单元信息窗二有余数的除法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单元 信息窗二
知识点: 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一、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竖式计算
1、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和 各部分的意义
数位要对齐
①
写除号
②
被除数
写被除数
③ 被除数除数 写除数
④ 商
被除数除数
写商 试商
一商: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等于被除数 被除数里面有几个除数,商就是几
⑤ 商商与除数相乘的积
数除
被
除数
商╳除数的积
二乘:商和除数相乘,并把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
⑥
商商与除数相乘的积
数
除
被
除数 写横线
⑦
余数
商与除数相乘的积
商数
除
被除数
三减: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下面
余数
四比:比较除数和余数的大小,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结果验证: 商╳除数+余数是否等于被除数
2、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进一法:余数不管是几都舍弃,舍弃后商+1
适用问题:租车、租船、住宿房间等等
去尾法:余数不够1份,舍弃余数商不变
适用问题:用布裁衣服、给衣服钉纽扣等等注意商的单位和余数的单位
余数的单位和被除数相同
解决问题题型要写单位、写答、并且要把答写完整。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没有写“答”字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答案:。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二年级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
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懂得把一个数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多少份,也是用除法计算。
难点:使学生掌握除法的各部分名称。
教具准备: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的课件、2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读一读6÷2=316÷4=4 8÷4=2 9÷3=3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第19页的例题5。
(1)教师:每4个放一盘是什么意思?(每一份是4个竹笋)(2)用自己的学具动手摆一摆20个竹笋,按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对操作错误的同学给予个别指导)学生分完后,教师请一个同学到黑板前面来演示分的过程。
(教师要强调四个四个的分,每4个放一盘,也就是每4个为一份)(3)让学生回顾分的过程和结果,提问:我们刚才是怎样分的?分的结果是怎样?你能用算式来表示吗?(4)小组讨论后教师课件演示熊妈妈分竹笋的过程(5)为什么这个算式也用除法算式来表示?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也叫以用除法来计算。
2、指导算式的写法。
①竹笋的数量是20个,这是表示要分的数量,写在除号的前面。
每4个放一盘,就是每份是4,写在除号的后面。
分的结果是可以放5盘,5是分的份数,写在等号的后面。
板书,20÷4=5②让学生说一说除法20÷4=5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有20个,每4个分一份,分成了5份)3、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1)除法算式中的三个数你能帮它取个名字吗?(2)20 ÷ 4 = 5被除数除数商(3)小结: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除法,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用除法来计算。
并认识了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二年级乘除法算式
二年级乘除法算式1. 乘法的意义。
-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3 + 3+3+3 = 12,用乘法算式表示就是3×4 = 12或4×3 = 12,这里的3表示相同的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
2. 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在乘法算式中,相乘的两个数都叫做因数,它的得数叫作积。
例如在5×6 = 30中,5和6是因数,30是积。
3. 除法的意义。
-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例如:因为3×4 = 12,所以12÷3 = 4或者12÷4 = 3。
4. 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结果叫商。
例如在10÷2 = 5中,10是被除数,2是除数,5是商。
1. 乘法算式表(2 - 5的乘法)- 2×1 = 2,2×2 = 4,2×3 = 6,2×4 = 8,2×5 = 10.- 3×1 = 3,3×2 = 6,3×3 = 9,3×4 = 12,3×5 = 15.- 4×1 = 4,4×2 = 8,4×3 = 12,4×4 = 16,4×5 = 20.- 5×1 = 5,5×2 = 10,5×3 = 15,5×4 = 20,5×5 = 25.2. 除法算式表(与上述乘法算式对应的除法)- 2÷1 = 2,4÷2 = 2,6÷3 = 2,8÷4 = 2,10÷5 = 2.- 3÷1 = 3,6÷2 = 3,9÷3 = 3,12÷4 = 3,15÷5 = 3.- 4÷1 = 4,8÷2 = 4,12÷3 = 4,16÷4 = 4,20÷5 = 4.- 5÷1 = 5,10÷2 = 5,15÷3 = 5,20÷4 = 5,25÷5 = 5.三、乘除法算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人教版教材常见类型)1. 平均分问题(除法应用)- 有12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个苹果?- 分析:这里是把12个苹果(总数,也就是被除数)平均分成3份(份数,也就是除数),求每份是多少(商)。
第二单元 表内除法(一)(教师版)-2022-2023学年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知识点01: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3.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知识点02: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除法算式的读法:通常按照从前往后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读法不变。
3.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知识点03:用2~6 的乘法口诀求商1.求商的方法:①用平均分的方法求商;②用乘法算式求商;③用乘法口诀求商。
2.用乘法口诀求商时,想除数和几相乘等于被除数。
3.解决问题解决有关平均分问题的方法:总数÷每份数=份数,被除数=商×除数;总数÷份数=每份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数除=被除数÷商。
4.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①所求问题要求求出总数,用乘法计算;②所求问题要求求出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考点01:平均分与除法【典例分析01】分一分: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3个。
列算式:12÷4=3(个)。
【分析】用苹果的总数除以人数,即可求出每人分的个数。
【解答】解:12÷4=3(个)答:每人分3个。
故答案为:3;12÷4=3(个)。
【点评】本题考查表内除法的计算及应用。
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变式训练01】24个同学去公园划船,如果每4个同学坐一条船,需要多少条船?如果有8条船,那么平均每条船上可坐几个同学?【分析】根据题意,用划船的总人数除以每条船可以坐的人数,即可求出需要多少条船。
除法的算式和计算方法
除法的算式和计算方法除法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是数学四则运算中的一种基本运算方法。
本文将介绍除法的算式和计算方法,以及一些常见的相关概念和技巧。
一、除法算式的组成除法算式由除数、被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除数是指要除以的数,被除数是指被除的数,商是指除法的结果,余数是指不能整除时剩下的数。
除法算式的一般形式为:“被除数 ÷除数 = 商...余数”。
例如,16 ÷ 3 = 5...1,将16除以3得商为5,余数为1。
二、整除和非整除的情况在除法中,有两种情况:一是能够整除,二是不能整除。
1. 整除的情况:如果能够整除,即余数为0,则称为整除。
例如,12 ÷ 3 = 4,12可以整除以3,得到商为4,余数为0。
2. 非整除的情况:如果不能整除,即余数不为0,则称为非整除。
例如,16 ÷ 3 = 5...1,16不能整除以3,得到商为5,余数为1。
三、除法的计算方法除法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手算方法,另一种是借助计算器的方法。
1. 手算方法手算方法是指在不借助计算工具的情况下,通过列竖式的方式进行计算。
下面以一个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例:计算62 ÷ 5。
首先将62写在除号的上方,将5写在除号的下方,然后进行计算。
5 | 62- 0 (首位0不能被5整除)- 55--70 (减去一次5,商为1,余数为7)- 70--所以,62 ÷ 5 = 12...2,得到商为12,余数为2。
2. 计算器方法借助计算器进行除法计算可以更快捷和准确。
在计算器上输入被除数和除数,按下除号按钮,即可得到商和余数。
这种方法适用于大数的除法计算,尤其是十进制小数的除法运算。
四、除数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在除法运算中,除数和被除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除数 ×商 + 余数 = 被除数”。
例如,16 ÷ 3 = 5...1,可以通过计算5 × 3 + 1 = 16来验证除数和被除数之间的关系。
知识讲解 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问题导入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几盘?
过程讲解
1.理解题意
每4个竹笋放一盘,看一看20个竹笋能放几盘。
2.
实际操作
用代替竹笋,实际分一分。
每4个放一盘,20里面有几个4就可以放几盘。
如下图所示:
操作结果: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3.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
上面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20 ÷ 4 = 5
4. 明确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0是被平均分的竹笋的总数,叫被除数;分竹笋的要求是每4个放一盘,即每份的个被分的
总数
每份的
个数
分成的
份数
数是4,4叫除数;所得的结果是能放5盘,即份数是5,5叫商。
20 ÷ 4 = 5
被除数除数商
归纳总结
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除数不能为O),所得的结果叫商。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
猴子捞月一、教学内容:54——5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已有生活阅历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初步培育发觉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爱好。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育同学的解题力量。
四、教学过程:
(一)、认真观看画面,说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发觉了什么问题?
同学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几个月亮?”
(二)、学习0的除法
问题:把几个月亮平均分?分给几个猴子呢?
方法:让同学在独立思索的基础上进行沟通,鼓舞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晰。
列出除法算式:0÷5=0(个)
引导:分给6个猴子呢?0÷6=0(个)
分给7个猴子呢?0÷7=0(个)
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小练习:0÷3= 0÷8= 0÷9= 6×0= 0×8=
(三)、巩固练习
做自主练习1和2
(四)、拓展练习
我5分钟剪了15朵花。
每张纸剪2个“福”,我剪10个……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内容能够把握有关0的除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很娴熟,必需多做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2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二、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五、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小练习: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四)、拓展练习59页自主练习4教学反思: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
2017-09-18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二、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五、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小练习: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四)、拓展练习59页自主练习4教学反思: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
2017-09-18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二、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五、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小练习: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四)、拓展练习59页自主练习4教学反思: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
2017-09-18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二、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五、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小练习: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四)、拓展练习59页自主练习4教学反思: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
2017-09-18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二、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五、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小练习: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四)、拓展练习59页自主练习4教学反思: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
2017-09-18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二、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五、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小练习: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四)、拓展练习59页自主练习4教学反思: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
2017-09-18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二、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五、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
2、16个桃,每人分8个,可以分给()人。
(三)、学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除法提出问题:把10只狮子平均分成5组,每组几只?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0÷5= (只)小练习:1、14个橘子,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每个盘子放()个。
2、8个西红柿,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个。
(四)、拓展练习59页自主练习4教学反思:学生在计算方面没有掌握技巧,不能熟练地利用口诀来求商。
2017-09-18水中救援一、教学内容:56——59页二、教学目标:1、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会平均分,会列除法算式四、学具准备:数学学具五、教学过程:(一)、仔细观察画面,看看谁能编出一个数学故事来。
四到五名学生讲述数学故事。
通过讲故事、听故事,进一步理解图意。
(二)、学习“知道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能平均分成几份”的除法问题:救小鹿需要几条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方法⑴:用学具摆一摆。
方法⑵:用算式表示——15÷3= (条)小练习:1、28个枣,每个盘子放7个,需要准备()个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