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农业规划设计
浅谈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db179eb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b.png)
浅谈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想要乡村得到更好的发展,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规划体系和发展方向,其次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振兴乡村的过程中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相互努力,共同打造出一个新时代现代乡村。
虽然我国在发展乡村规划乡村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根据村民的需求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指导和规划,完成乡村的建设工作。
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规划;现代农村;乡村建设引言随着乡村振兴的提出和推进,科学、合理的乡村规划成为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针对乡村规划执行难的现状,从法律、技术、乡村规划人才与事业匹配、监管与执行等层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法律体系、优化管理格局、聚集编制重点、提升人才素质和拓展研究体系等对策建议。
1美丽乡村规划目标美丽乡村规划目标主要包括经济目标、生态目标和文化目标。
就经济目标而言,长期以来,我国致力于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经济的自主发展活力,大力实施乡村产业振兴以及精准扶贫战略,因此,美丽乡村经济目标的有效实现应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为基础,各地区需要整合乡村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就生态目标而言,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党中央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推进的基本遵循,在美丽乡村规划推进和落实过程中应致力于实现生态保护,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工程,全面优化乡村环境;就文化目标而言,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应深入挖掘乡村特征以及乡村地域文化,呈现人文、自然有机相生的地域环境,实现历史文化的延绵和传承。
2乡村规划存在的问题2.1乡村建设上的规章制度不够完善虽然我国有一系列的法律是针对规划管理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地方政府部门也依据中央的法规颁布了地方性规章制度和部门规章制度,用以约束和管理乡村规划。
但是在实际中,仍旧有部分村民将房屋建造于田埂之上,随心所欲,这不论是法律意识的浅薄还是知法犯法造成的恶劣后果,都是在阻碍乡村振兴。
浅谈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浅谈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https://img.taocdn.com/s3/m/3fde43d750e2524de5187ec8.png)
二 、发 展趋 势
( 一 )高新技术不断投入 高新技 术不断投入 ,不 断加强农 业生产的智力化操作 ,改善农作条件 , 科学推进农 工业技术创 新 ,提高农产 品的产量。 ( 二 )信息化的影响 目前 , 我们 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 , 以多媒体技 术及其他通讯 卫星技术为 特征的信 息化浪潮正在 影响着我们生 活的方 方面面。 同样 ,现代 信息技术 也在 影响着农业 ,农业 的信息化也逐
渐成 为社 会信息化 的~ 个重要组成部 分 ,信息 农业 的基本特 征可以概括为 农业技术 操作 自动化 、农业 基础装备 信息化 、农业 管理信 息的网络化 ,这 也是农村经济发展 的必然趋势 。 ( 三 )农业规模化 和工厂化的进 步发展 农 业 的 工 厂 化 是 用 现代 科 技 装 备 ,将作 物从播种 、生长 、浇灌 、施 肥到 收获 整个过程都 实现自动化 ,节 省人力 、物力 , 优 化农作环境 。 ( 四) 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 生态农业是 指在农村生产 中 , 应 用现代科 技保护 、培植 和利用 自然资 源 ,保持 农业的 良性发 展。以前人 口 的增加 、机械化的发展 、工农业生产 的加快 ,都不同程度地加重环境 问题 , 为 了创 造一个生态 平 的农业就变 得 尤为 重要 。未 来的农业 发展 ,会抛 弃 现今 的以消耗大量 化肥、农药 、石 油 为基础 的发展模式 ,取而代之的是 以
一
微生 物技术 、遗传 工程为主的高科 技
方式 。当今时代细 胞遗传工程 、生物 学等 学科飞速发展 ,并开始服务于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类 ,将这 些生物遗传 工程技术的研 究 成果 用于 解决农业 的~些问题现在 也 变成 可能 ,这样对于农 业的可持续 发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1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1](https://img.taocdn.com/s3/m/79e9cfe4856a561252d36fde.png)
浅谈如何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农业———以**农场为例摘要:本文针对**农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问题以及制约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主要途径。
一、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及特征、重要性1、涵义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
现代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而言,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进行的的社会化农业,更广泛地说,农业现代化是用现代工业成果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农业,用现代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农业,用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农民,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是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在按农业生产力性质和水平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属于农业的最新阶段。
它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和社会经济条件的改善,随着数字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有机农业等等新思想的渗入而不断深化和完善,内涵和标准也会不断更新和充实。
2、特征从技术特征来看,常规意义上的现代农业技术特点一般包括化学化、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等。
当今发展现代农业,除了还要注重上述技术特点外,要更加关注到现代技术的新特征:1、信息化。
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的应用,使得农业研究和生产的对象和过程实现数字化和模型化;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使农业由经验走向科学;3S技术使农业管理科学化;精准农业技术使农业由粗放到精确;网络技术使农业由闭塞到消息灵通。
2、生物化。
现代农业利用分子技术培育高产、抗逆、优质农作物产品,大大提高了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量和技术附加值;通过动物生物技术改善畜禽的生产水平与产品质量,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利用代谢工程技术、生物反应器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健康食品。
3、安全化。
现代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逐渐向多品种、高品质、无公害方向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促使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经营环节紧密衔接、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形成农产品的质量控制、检测关键技术与标准体系、安全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系统的综合动态安全生产和管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影响农产品安全的不良因素。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以广饶县丁庄镇李沧村为例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以广饶县丁庄镇李沧村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11307e3856a561252d36f3a.png)
21 O O年
第 2 卷 第 5期 7
浅谈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一一以广饶县丁庄镇李沧村为例
王 双 ,李允祥 ,董传 河
( 山东省农业管理 干部学院 ,山东 济南 2 O 0 51 ) O
摘要 :新 农村建设规 划设计是新 农村建设的首要 工作 。本 文从 分析 新农村建设规 划设计 的 内容入手 ,制 定 了新 农 村 建设规 划设 计技术规 范,最后对广饶县 丁庄镇 李沧村 的居住 建筑、道路 系统 、基础 设施 、绿地 系统 、公共设 施
体现 现代农 村生活特 征 ,满足农 民的各 种物质 文化 生活需 生态 观 光旅游 ,是 提高 农 民收 入 的一个 新 兴途径 。 1 发展高效 生态农 业。要 充分发挥 农业产业 优势和 自 . 然 生态 优 势 ,立 足 高效 生 态 定位 ,大力 发 展 高 效生 态 农 3 基 础 设 施 改 造 。 长 期 以来 ,我 国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严 重 .
新 。 总 结 以 往 的 经 验 教 训 , 农 村 聚 落 景 观 规 划 设 计 一 定 要
建 设和 统一 管理 的 办法 。 1 整 体 原 则 。 农 业 景 观 是 由 相 互 作 用 的 景 观 要 素 组 成 .
摆 脱 一 家 一 户 分 散 改 造 更 新 的 模 式 ,采 用 统 一 规 划 、 统 一 的 ,规 划 设 计 时 应 把 其 作 为 一 个 整 体 来 考 虑 ,使 之 达 到 生 产 性 、生 态性 和 美 学性 三 者 的统 一 。 2 保 护 原 则 。 农 业 最 基 本 的 功 能 是 为人 类 提 供 生 存 所 .
3 生态原则 。农业 景观规划 设计要 改变 传统农 业生产 .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22488cc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5.png)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下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美丽中国”目标的关键之一。
通过对乡村环境、建筑、产业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和设计,能够提升乡村的整体形象和品质,吸引人才回流,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本文将从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要点及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1. 保护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当地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保护好传统建筑、手工艺等资源,让这些文化遗产融入到现代化的乡村建设中。
比如可以通过加强文化景观保护、修复传统建筑、挖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来实现。
2.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注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增加绿地和植被覆盖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可以通过建设生态公园、打造休闲农庄等方式来提升乡村的生态环境。
3.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提升乡村的基础设施水平,方便居民生活和乡村产业发展。
4. 促进产业发展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注重结合当地资源、产业和特色发展产业,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可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业等方式来实现。
5. 完善乡村治理体系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包括村务公开、村民自治、村规民约、村级组织建设等方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增强乡村自治能力。
1. 制定整体规划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整体规划,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村庄规划、道路规划等方面,合理规划土地空间,统筹考虑乡村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2. 激发乡村活力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注重激发乡村活力,提升乡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可以通过建设文化广场、乡村书屋、多功能活动中心等方式来丰富乡村生活,创造出更多发展机会。
3. 强化农业功能在乡村规划设计中,要强化农业功能,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提升乡村的农业品质和效益。
可以通过挖掘当地传统农业文化、发展有机农业、打造乡村绿色食品基地等方式来提升农业功能。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思路与展望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思路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ee09888a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fc.png)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思路与展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思路与展望是一个重要的议题,关系到我国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对国民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应该注重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需要不断创新,通过引入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加强农业科研和推广,鼓励农民使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农业绿色发展。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应该注重提升农民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农民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提升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对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帮助他们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应该注重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和升级。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发展的命脉,通过优化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加工、运输和销售一体化,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可以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物流业等,打造农业产业链的完整链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我国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应该注重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是农村发展的重要目标,通过发展农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金融等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还可以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民进城务工,促进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融合发展。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现代农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施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战略,提升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加强农民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动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将有效促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还可以加强农业技术合作和国际交流,吸收国际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国现代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浅谈现代观光农业中的景观生态规划
![浅谈现代观光农业中的景观生态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cb73850576c66137ee06198f.png)
生产 功 能 外 , 有 科 学 研 究 与 科 技 示 范 的 作 用 。 还 其 中旅 游观光 是主导 , 农业 生产是 基础 , 技示 范 科
年代 , 景观 规划 跨 人 了 高速 发展 阶段 。随 着科 学
研究 的不 断深入 , 规划 内容 日渐 丰富 , 景观规 划在 环 境 科 学 中渐 渐 地 发 展 成 为 一 门 新 兴 和 交 叉
摘 要 : 光 农 业 是 近 年 来发 展 起 来的 一 种 集 农 业 产 业 与 观 光 旅 游 为 一体 的 新 兴产 业 。 生 态 景 观 规 划 兴 起 于 观 2 O世 纪 初 期 , 着 观 光 农 业 的 快速 发 展 , 态景 观 规 划与 观 光 农 业 的 关 系 日益 密 不 可 分 。 重 点 阐述 了生 态 景 随 生
斑块 是指 与 四周 环 境 在性 质 或 外 貌 上 有 差
异 , 内部 却具 有 一 定 均质 性 的空 间[ 。斑 块是 但 5 ] 物种 的 聚合地 , 斑块 的数量 、 形状 、 型 、 类 大小及边
缘对 生物 种群 的 多样 化 、 类 生态 学 过程 以及 景 各
光旅游 、 乡村旅 游 、 业采 摘 、 农 生态 园” 。 等
观光农业 是指 现代农 业生产 活动 和观光 旅游
有机组 合起 来 的一 种 旅 游产 业 。是 集 观赏 度 假 、
科研生 产和环 境保 护等多 功能 为一体 的特色 生态
农 业 园区 。国外 的观光农 业称 为“ 都市农 业 、 游 旅 农业 和乡村旅 游” 三部分 。 国内经 常称作 “ 农业 观
1 O O
和城 市用地 等是 常见 的基底 。 廊道 就是景 观 内相 邻 的两侧环 境不 同的带状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b4e233e7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5.png)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规划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文化底蕴,注重生态保护,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让农村变得更加美丽和宜居。
一、规划设计要点1.生态环保要保持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生态乡村,减少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重视水、土、气等环境的保护,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环保工作。
2.产业发展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农村的发展方向,挖掘乡村资源独特的生态、人文、历史和文艺资源,发展产业和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3.文化传承要重视乡村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的保护,进行现代化和时尚化的转化,鼓励农民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推动文化创新和创造性转化。
4.民居建设要注重乡村民居设计和风貌保护,让乡村建筑更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质和艺术价值,提高农民居住质量和品质。
1.田园综合体开发以乡村田园风光、自然生态资源为基础,融合文化、艺术、创意等内容,形成一种生活方式和旅游文化产品,实现农业、生态、旅游、文化、休闲等业态的融合发展。
2.宜居示范村建设注重发展集中连片的宜居示范村,创建宜居村落模式,配置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村庄扶持政策和产业扶贫政策落实,提升村民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3.环绕式农业景观通过农田的整理和农作物种植的布局设计,形成环绕式农业景观,增强农业景观的整体性和时空性,创造出大面积的观赏性、可游览性、可采食性的农业景观。
4.宜游乡村建设通过打造文化、历史、宗教等主题的旅游场所,鼓励民间旅游、家庭旅游、休闲度假等形态,推动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促进乡村经济的提升和发展。
以上就是关于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的浅析。
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充分调研,科学规划,落实到位,加强协调配合,才能真正实现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
浅谈山区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模式——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
![浅谈山区农业产业布局规划模式——以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6afc8bde76eeaeaad1f3300b.png)
青龙 满族 自治 县地 处河 北 省秦 皇 岛市 北 部 , 燕
1 ) “ 长城” 沿 线现 代农 业综 合开 发示 范 区 。该 区 涵盖 肖营子 、 娄 丈子 、 七道 河 、 三拨 子 及 凉水 河 等 5
山东 麓 。全 域 内地形 多 山 , 农 用地 有 限 , 素有“ 八山
求, 实施 5个 集 生态 观光 、 旅游 开 发 、 产 业 发展 及 新
民居 建设 为一 体 的 山水 林 田路 居 综合 治 理 的 山 区
综合 开发 示范 区。
展, 进 而带 动苹 果 、 板栗 、 梨、 蔬菜 、 精 品 杂粮 等 特 色
产业 连 片集群 发展 。 的选取 , 一 定要 在充 分考 虑 了各种 因素 , 并 紧密联 系 现场 实 际情况 的条件 下进 行 , 既 要 防止 不 当参 数 的 选取 , 也应 防止 不 当措施 的采 取 。
效 益 和旅游 观光 价值 。
1统 筹 全 域 农 业产 业 布 局 , 打 造 5处 综
合 开发 示 范 园 区
抓好 山 区综合 开发 , 促 进经 济 、 生态 和 谐 发展 。
坚持“ 生 态优 先 、 规划先 行 , 因地 制 宜 、 有序推进” 的 原则 , 秉 持休 闲农 业 、 观光 农业 、 特 色农 业 的发 展 理
问题 的发 生 。
[ 1 ] 王恭先, 等. 滑坡 学与滑坡防治技 术[ M] . 中国铁道 出版社,
2 0 0 4 .
3结 语
高 速 公 路 范 围 内 的滑 坡 对 高 速 公路 的运 营安
全 的影 响较大 一 旦发 生破 坏将 造成 巨大 的损失 。 因 此. 在对 其进 行 的 治 理设 计 中 , 对 可能 出现 的 问 题
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
![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ec9f2d1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7.png)
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与对策【摘要】衡水市是一个地处河北省的重要农业城市,近年来逐渐转型升级,积极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本文从浅谈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的对策,并提出了建议。
结合总结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展望了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指出衡水市现代农业仍面临着挑战和机遇。
通过不断完善现代化农业体系,加强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民收入,衡水市现代农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同时也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现代农业发展、衡水市、问题分析、发展对策、建议、未来发展、经验教训、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衡水市位于河北省中部,是华北平原乃至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古代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冀州锦绣,京畿明珠”之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浅谈衡水市的现代农业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北省,浅谈衡水市的农业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
而在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深入探讨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对于加快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建议和展望,希望能为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浅谈衡水市的现代农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2. 正文2.1 浅谈浅谈衡水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衡水市位于河北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浅谈衡水市的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浅谈衡水市的农业品种多样化。
在浅谈衡水市,种植业以小麦、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为主,同时还发展了蔬菜、水果、经济作物等多种农作物。
养殖业以猪、牛、羊、家禽等为主,同时还有水产养殖等多样化养殖业。
浅谈衡水市的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提升。
浅谈衡水市推广了高效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无人机喷洒、智能化设备等,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思路与展望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思路与展望](https://img.taocdn.com/s3/m/6700f8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1.png)
浅谈我国现代农业未来发展思路与展望我国现代农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产业,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发展的迅速推进,我国现代农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如何更好地推动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我国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有必要对我国现代农业未来的发展思路进行深入探讨与展望,为我国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明方向。
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业生产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例如资源约束、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
与国际农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代农业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重点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快新型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提升农业生产的智能化、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
要鼓励农业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二、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当前,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成为农业领域的热点话题,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有利于优化我国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和效率,增强农业产业的抗风险能力,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和制度,推动农业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高农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性和稳定性。
要加强对农业主导产业的支持力度,带动农业产业链的升级和扩展,促进农产品的优质化、品牌化,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三、构建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构建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为农业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借鉴国际先进农业发展经验,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创新、市场、政策等各个环节的协同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发展新体系。
浅谈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
![浅谈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af7fc43ba32d7375a417806e.png)
浅谈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作者:邱学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7期摘要:当今的中国,新农村规划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符合中国亿万农民的利益和意愿,本文就我国农村的现状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做了简要分析说明,并提出现代化新农村规划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建设Abstract: In today's China, the new rural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is in full swing. Building a modern new countryside in line with China's interests and wishes of millions of peasants, rural article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w rural construction errors exist in the process made a brief analysis described and presented, moder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need to focus on several aspects of the problem.Keywords: new countryside; planning; construction中图分类号:F303文献标识码: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整体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乡村”新阶段背景下中央推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未来几十年,将是我国新农村规划建设的关键时期。
这个时期,将决定着我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格局。
我国农村现状及问题1.1农村市政公用设施投入比例较低农村建设投入中,存在房屋投入高而市政等公用设施投入低的投入资金结构不协调的问题,据2011年数据显示,农村村庄建设投入中房屋投入约占五分之四,公共设施只占到五分之一。
浅谈现代农业基地的规划与实施
![浅谈现代农业基地的规划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1442f6df360cba1aa811da3b.png)
效益 。
关键词 : 态农 业理论 ;现代农 业基地 ; 综合 养殖生态 工程 模 式; 游农业 生 旅
中 图 分 类 号 F 0 . 3 31 文 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 1( 1 7 7 2 0 7 3 0 0)0— 2 - 0 2 09 02
随着科 学技 术 的进步 与社会 经 济 的发展 , 们正 在 寻 人 找最大 限度发 挥单 位面积 农业 基地 经济效 益 、 生态 效益 和
间差技 术 。 充 分利 用 生态 农业 理 论 , 在
参 考 目前 典 型的 几种 生态 农业 模 式及 建 设现 代农 业 基地 实例 , 对探索新 的模式是 非常有意 义的 。
1 生 态 农 业 理 论 概 述
现 代农 业基 地建 设 的理论 基础 主要 是生 态农 业理 论 。
我 国 的旅 游 农 业 模式 始 于2 世 纪8 年代 中期 在珠 江 0 0 三角 洲 地 区的农 庄 旅游 , 观其 发 展 已经 经历 了两个 阶 段 : 第 一 阶段 的农家 乐型( 即城里人 到 田园风 光优美 的农 村参
在探索 的生态 农业 模式包 括 : 草地农 业 、 中农 业 、 空 旅游农
基地 实 现 了“ 山上种 果 种草 , 山坡 养羊 养 牛 , 山下 养 猪养
鸡 , 面养 鸭养 鹅 , 中养鱼养 虾 ” 麦一 瓜一 稻 ” “ 水 水 和“ 、 麦一 菜 一棉 ” “ 稻共生 ” 、鱼 等立 体循环 模式 , 5 个 村迅速 脱贫 使 0
致富。
经 济 学原 理 , 用现 代科 学 技术 成 果 和现代 管 理手 段 , 运 以 及 传统农 业 的有效 经验建 立起 来 的 , 获得较 高 的经济 效 能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e2a8d15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ba.png)
浅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现代农业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为了满足人民对食品安全、品质和多样化的需求,农业必须向着更高效、可持续、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以下是我对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的一些思考。
一、精准农业精准农业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精确化,包括定位、传感、信息、决策、执行等方面,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管理和全链条监控。
比如,利用GPS定位和遥感技术,可以获得土壤、气象、水分等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计算,实现对农田的精准施肥、定量浇水、防治病虫害等管理。
此外,利用无人机、机器人等高科技工具,可以实现农田全面监测和自动化操作,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二、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指采用生态友好、无公害、无残留农药的生产方式,通过整体规划、循环利用、生态平衡等方式,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农业发展。
绿色农业还包括有机农业、农业生态系统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多个方面,可以实现农业与环境和谐共存。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绿色农业成为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领域,可以保证农产品的品质和健康价值,提高消费者信赖度。
三、数字化农业数字化农业是指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农业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和数字化,提高农业效率、减少浪费、提升价值。
数字化农业可以实现从种植、养殖、加工到销售的全过程数字化,包括农产品质量追踪、农产品防伪认证、电子商务等多个方面。
四、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农业是指在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涉及到生态保护、资源利用、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
可持续农业需要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提高生产效益,同时保证农业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实现农业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五、多样化农业多样化农业是指既保持传统农业的基础,又面向未来,创新发展的农业模式。
多样化农业包括传统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智能农业等多种模式,可以实现农田生态生产、科技智能生产、精准高效生产等多重效益。
浅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背景、条件和重点措施——以崇州市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
![浅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背景、条件和重点措施——以崇州市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f7cc8a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83.png)
浅谈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背景、条件和重点措施——以崇州市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摘要: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繁荣县域经济的重要抓手。
以崇州市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例,对当前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背景、基础条件和重点措施进行浅要分析,以期为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1.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背景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决策部署,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同年批准创建41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到目前三批共认定了87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2019年,四川省启动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星级评定。
2020年8月25日,彭清华在全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场会上强调: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四川在线)。
2021年,省委1号文件明确指出:要以园区建设为抓手构建“10+3”现代农业体系,推进现代农业产业集聚发展。
到2025年,创建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0个以上、市县级现代农业园区3000个以上。
由此可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被提到了一个需要我们高度重视、重点思考的地位。
同时,发展现代农业园区,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改革、农技推广、品牌孵化,加快农业方式转变,提升当地农业竞争力,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
2.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条件2.1崇州市园区建设基本情况崇州市地处成都平原西部,天府之国的腹心,全市幅员面积1090平方公里,呈“四山一水五分田”格局。
崇州以“生态宜居的现代田园城市”为城市发展目标,根据生态本底、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等因素,全市划分为山地生态涵养区、康养旅游集聚区、现代农业功能区、城市功能核心区四大功能区(今日崇州)。
近年来,崇州市通过不断努力,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崇州市粮油现代农业产业园,前身为崇州市粮食高产稳产高效综合示范园区、崇州市天府优质粮油融合发展园区,开始创建于2013年。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e5b84c2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8b.png)
浅谈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建设思路【摘要】现代农业在农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定义和基本特征包括高科技、高产量、高效益、可持续等特点。
农业现代化的内容主要包括农业产业化、农业机械化、农业信息化、农业标准化等方面。
在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生态环境保护等要素,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趋势包括绿色有机农业、精准农业、生态农业等,而在建设过程中也要解决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如资源利用、环境污染、市场变化等。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现代农业、基本特征、农业现代化、建设思路、发展趋势、关键问题、推进、可持续发展1. 引言1.1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现代农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现代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为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粮食和农副产品资源。
良好的农业生产可以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
现代农业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粮食需求量不断增加,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农业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升,农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从而推动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现代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发展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2 现代农业的定义现代农业是指借助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手段,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质量和效益为目标,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理念,逐渐成为推动农业发展和农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现代农业的定义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生产技术、管理模式、市场营销、资源利用等多个方面。
在现代农业中,农民不仅是劳动者,更是决策者和经营者,需要具备更高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知识。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a0c9f061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e7.png)
浅谈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点及其策略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是指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的手段,提升农村环境品质,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实现农村富民、美丽、幸福的目标。
本文将从规划设计要点和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对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浅谈。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要点主要包括:1. 生态保护: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注重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通过合理安排土地利用,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功能,加强生态保护,保持农村生态平衡。
2. 古村落保护:农村中存在许多历史悠久、文化独特的古村落,要注重保护和传承。
在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和风貌特色,保护古建筑、古树名木、古街巷等古村落元素,恢复传统的农村风貌,实现古村落的文化旅游价值和经济价值。
3. 人居环境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是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核心。
要注重改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提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
要注重景观规划和绿化美化,提高农村的整体环境质量。
4. 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是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基础。
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传统农业的发展与现代农业的转型,推动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发展休闲农业、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新型农村产业,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5. 社区建设:农村社区是农村居民生活和社交的重要场所,规划设计要注重社区建设。
要在农村社区中建设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身场所、医疗卫生服务设施、教育机构等公共设施,并注重社区的规划布局、景观美化、交通便利等方面的设计。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的策略主要包括:1. 综合规划: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中,要采用综合规划的思路和方法,将生态、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因素纳入考虑范围,形成系统的规划方案,并注重各个规划要素之间的协调配合。
2. 参与式规划: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充分发挥农民和居民的主体地位,提倡参与式规划,通过广泛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促进农民的主动参与和主导作用。
3. 持续监测:在美丽乡村规划设计实施过程中,要加强监测与评估,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和效果,对规划设计进行调整和改进,确保规划设计的实施效果。
浅谈农业景观规划设计
![浅谈农业景观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d17884569dc5022abea00e7.png)
浅谈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农业景观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还可以推动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是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新型绿色产业。
以下就农业景观规划设计进行探讨分析。
一、农业景观特点的概述农业景观是现代农业与历史人文景观、自然资源景观融为一体的景观,它与一般常规农业相比有一些明显特点。
1.1优化城乡生态结构农业景观园区自身的生产生活需要注意生态方面的要求,重视环境的治理,更不要对自身和周边产生不良的影响。
园区规划建设以绿色植物为主体,从而保证城乡良好的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园区植物种类的选择、布局、搭配等均应遵循植物群落演替和植物生理、生态特性需求等的基本规律,以便形成健康、有序、稳定的植物景观园区,这些是提高农业景观区景观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保证。
1.2保证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了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展旅游观光和进行园林的改造这两大工程是必不可少的。
利用现有农业科技资源和农业人文资源,以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观光旅游为主题,通过规划、设计与施工,将农业建设、农艺展示、农产品加工、科学管理及农业观光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
这使得观光者在充分领略现代新型农业的科技的同时,又感受到自然和艺术的情趣。
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能为充分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辟新的途径。
1.3重塑地域文化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农业文化越来越深入人心。
传统地域文化景观是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的景观特征和文化生态的结晶与精华,在园区的景观设计中深入挖掘出其内在的文化资源,并加以开发利用,提升园区的文化品位,应以此来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有地域意识,挖掘当地历史人文,体会当地日常生活,营造符合当地文化的景观,用最新的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现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农业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农业景观规划设计主要问题有:(1)园区景观大同小异,没有自身特点。
农业最重要的就是要景、情、味相融合,而现在很多农业的开发投资商都是通过自身游玩看到农业的收入可观性,便盲目的投资建设,根本没有经过合理的景观规划设计,最后导致各个园区景观单调,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景點,使游客无论走到任何一处地方都是大同小异,没有可以令游客可观、可赏、可拍照的景点,最终导致游客稀少、经济效益低下。
浅谈农业区域规划图件的设计
![浅谈农业区域规划图件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8ff5d7ca417866fb84a8ede.png)
以在 空 间 上 表述 规 划 的 内容 , 规划 提 供 更 形 象 、 为 更 直 接 的 描述 。具 有 空 间定 位 性 强 、 达 准 确 、 表 直
观性好等特点。
1 农 业 区 域 规 划 图 件 设 计 原 则
图 件 的 内 容 是 通 过 它 的 特 殊 的 艺术 形 式 表 达 出来 的 , 个 好 的 图 件 , 观 易 懂 , 通 过 其 特 殊 一 直 要 的艺 术 特点 表 现 出 图件 的直 观 性 和 生 动 性 ,更 好
方面 。
规 划 的依 据 及 参 考 资 料 包 括 :津 南 区土 地 利 用 总体 规 划 ( 06 22 2 0 - 00年 )津 南 区城 市 总 体 规 、 划 (0 8 22 2 0- 00年 ) 、津 南 区八 里 台镇 域 总 体 规 划 、津 南 国家 农业 科 技 园 区总 体 规 划 和 该 园 区地 块 现 状 图及 C AD图 件 等 。 经 过 对 天 津 滨 海 观 赏 鱼 科 技 园 区 C D 图 的 A
第 2 期
刘欣 宇 等 : 浅谈 农 业 区域 规 划 图件 的设 计
2 农 业 区 域 规 划 的 类 型 及 编 制 内 容
在收集所设计地块的综合背景下 ,根据区域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 城镇总体规划 、 产业发展规划
等 指 导 性 规 划 , 定 农 业 产 业 发展 的空 间范 围 , 确 对 农 业 用 地 现 状 进行 分 类 , 点 区分 开 一 般 农 田 、 重 基 本 农 田和 养 殖 水域 等土 地 利 用 类 型 。并 严 格 按 照 土 地 类 型 进 行 后续 的规 划 设 计 。 按 照 区 域 农 业 结 构 类 型 , 个 地 块 性 质 及 特 各 点 区分 其 产 业 类 型 及 功 能 ,绘 制 出 功 能 分 区 图 和 布 局 图 。 根 据 所 处 区 域 及 其 与 外 界 区 域 关 系 等 绘 制 出 区域 位 置 图 、 对 位 置 图 以及 道 路 、 相 水 系 图等 。
绿谷方舟——浅谈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科创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绿谷方舟——浅谈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园科创中心建筑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b7712b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9.png)
图1 总图图2 规划结构设计理念设计分析从项目自身及周边条件出发:①项目北侧行知路,西侧浦云路,中间的园达路为城市主干道,对城市形象要求较高,规划采用外围规整的布局,形成百米塔楼序列,便于形成统一的园区形象。
②园区西北部和西南部是园区重要节点,建筑采用双子塔的造型,突出建筑的标志性,形成园区门户。
③东侧的象贤路为城市次干道,相对安静,景观较好,设置酒店、公寓、独栋企业总部等相对低矮的建筑组团,便于形成视觉通廊。
④园达路分割南北两地块。
规划考虑从景观及建图3 鸟瞰图建筑单体主要采用塔楼和裙房相结合的方式,塔楼主要为办公研发功能,裙房为共享功能,设置实验室,商业及餐饮活动等公共服务设施。
建筑采用切削的处理,通过雕塑感的体量,使得园达路两侧建筑形式形成对话式关系,形成门户形象;塔楼的建筑造型理念来自于树叶,通过两篇卷起来的树叶形成富有动感的建筑造型,有一种升腾的动感,形成标志性门)。
100m的塔楼,由于标准层面积和经济性,导致建筑高宽比无法做到很大,为了凸显挺拔的效果,立面通过中间凹入的建筑造型,使得比例更加修长、挺拔。
通过延续会展中心的屋顶形式,将波浪形的构筑物屋面延续至配套商业的裙房上,形成北侧连续的立面效果(图5)[2]。
图4 塔楼人视图 图5 波浪形元素3 功能分析基于以上规划结构,项目分为以下建筑组团:A地块包含研发及配套组团、研发大楼组团、展示中心组团、高端服务组团、实验室平台组团;B地块包含总部大楼组团、生物农业组团、其他产业组团。
建筑单体面积根据需求分为3个不同档次以满足各类型企业需要,降低开发风险,分别为:150~250㎡的创业企业孵化器;含300、700、1500 ㎡几种类型的中小企业;1500 ㎡以上的总部或分支机构。
从经济效益角度出发,采用1800㎡左右的平面面积指标(每层一个防火分区),即最小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现代农业规划设计
现代农业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
突破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村镇一体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
现代农业突破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进一步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生态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规划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和周边环境,通过一系列和设计,很好地回答以上这些关键问题,以避免建设中的盲目和失误。
规划也是一种演习,可以为新农村基本建设和产业建设做出方案和估算,并为实施提供指导意见。
近年,各地通过做好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工作,以改善农民生存环境为缩小城乡差别的切入点,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改变农村面貌,规划和谐村落,把新农村建设,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发展纳入城镇发展的总体规划,做到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在抓好新农村规划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
规划先行目的在于提供方向与指导,避免盲目建设。
一、现代农业的设计理念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地域辽阔,自然景观绮丽多姿。
中原一望无际的麦田、鱼米之乡翠竹稻海、云贵高原层层叠叠的梯田、丹霞地貌、喀斯特地貌等等,且各地都有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和乡村民俗风情。
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具有优越的条件、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前景。
正如一些学者所言:农林生态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利用农业生产与农业景观作为旅游资源,为旅游者提供特色服务,充分体验现代农业的新型旅游产业[2]。
由此说明,现代农业生态观光园旅游前景是十分广阔的,非常符合现代都市人的生活理念。
二、现代农业的特征
(1)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从而降低劳动的体力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2)生产技术科学化:科技,是农业向现代化进化的动力源泉。
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3)增长方式集约化: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传统农业是落后的,集约经营与粗放经营相比,粗放经营是落后的。
粗放经营与传统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集约经营与现代农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方向进化,一个基本的同步条件是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肥、
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4)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
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投入一产出一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这是农村经济由传统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形态走上现代的、商品的市场形态的必由之路。
(5)生产组织社会化:所谓生产组织,就是对微观经济单元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的实施过程。
立足于整个社会来设计这种过程、实施这种过程,就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
(6)生产绩效高优化:我们所要的农业现代化,是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
能否做到高产优质高效,这是我们检验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7)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
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
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
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
三、现代农业规划的基本原则
整体性原则
农业生态系统是受人工控制的自然、经济、社会的复合系统,制定规划时要以生态学原理和经济规律为指导,用系统、整体观念,进行全面规划,做好总体布局。
合理安排,统筹兼顾,协调农业内外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实现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的同步增长。
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相结合原则
对资源不仅要合理利用,还要积极的保护,对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与增殖,对不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只有这样,方不致于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消耗超过资源再生速度,使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因地制宜的原则
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具有多样性和地域差异性,各地区的农业生态设计和配套技术,生态农业的建设不可能是相同的,必须根据当地具体生态环境特点、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选择农民群众关心、见效快的项目。
扬长避短,发挥地区优势,制定规划,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类型和模式。
多业结合、集约经营原则
生态农业必须是多业结合,包括农业内部的横向联系和农业外部的横向联系,实行集约经营,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四、现代农业规划的意义
1)生态农业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农业自上世纪5 0 年代后期普遍出现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生产经营水平不高,生产规模小。
其特点是“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破坏了生态平衡,形成了农业的恶性循环。
2)生态农业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发展和农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我国农业目前出现了不少急需解决的新问题,如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传统农产品市场占有率下降。
3)发展生态农业,可促进我国粮食增产,确保粮食安全。
我国从上世纪80 年代以来,便积极进行生态农业建设,寻求既能增产粮食等农产品,又能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农业可持续。
4)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呼唤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的出现。
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大量地使用化肥、农药,严重地污染了环境,破坏了自然界原来的生态平衡,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生态农业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观赏价值。
生态农业以生态与环境建设为基础,注重农业生产经营与生态状况的协调、互补,净化水质、土壤、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