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化学试题及试题分析
【质检试卷】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7.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列有关“At”“Ga”“Ce”“F”等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砹(At)属于过渡元素B.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Ga)元素的发现,证实了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性C.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82D.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原理是F-在牙齿表面生成抗酸性更强的物质8.福建水仙花含有芳樟醇,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芳樟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可以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C.可作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单体)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9.某同学模拟2019年春晚节目“魔壶”进行实验。
将“魔壶”中盛有的FeCl3溶液依次倒入分别盛有约1 mL ①KSCN②AgNO3③NaOH浓溶液的3个烧杯中,实验现象各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烧杯①中,有血红色沉淀生成B.烧杯②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烧杯③中,反应后所得分散系属于胶体D.若用FeCl2代替FeCl3进行上述实验,实验现象依然各异10.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11.短周期主族元素X、Y、Q、R、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与Q、Y与W分别同主族,X、Y、Q原子的电子层数之和为6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Q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Q>W>YB.Y的单质能与X、Q、R、W的单质发生反应C.单质的沸点:Y>WD.工业上,Q、R的单质都采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12.利用如右下图所示装置,以NH3作氢源,可实现电化学氢化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 为阴极B .b 电极反应式为2NH 3-6e -=N 2+ 6H +C .电解一段时间后,装置内H +数目增多D. 每消耗1 molNH 3,理论上可生成1.5 mol13.常温下,用0.1mol·L -1MgSO 4和0.05mol·L -1Al 2(SO 4)3溶液进行实验:①各取25mL ,分别滴加0.5mol·L-1NaOH 溶液,测得溶液的pH 与V (NaOH)的关系如图1所示;②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出25mL ,逐滴加入上述NaOH 溶液,观察现象。
2019年福建省质检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7)85.6% 27.(14 分)
利白(Sb2O3)的湿法冶炼工艺流程 如下图所示。
已知:①锑(Sb)为ⅤA 族元素,Sb2O3 为两性氧化物; ②“水解”时锑元素转化为 SbOCl 沉淀; ③Ksp[Fe(OH)2]=8.0×10-16 mol3·L-3,Ksp[Fe(OH)3]=4.0×10-38mol4·L-4
。
(3)反应结束后,获取 HIO3 溶液的操作中,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
和
。
步骤Ⅱ用 KOH 中和 HIO3 制取 KIO3
(4)该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中和之前,应将上述 HIO3 溶液煮沸至接近
无色,否则中和时易生成
(填化学式)而降低 KIO3 的产量。
(5)往中和后的溶液中加入适量,经搅拌、静置、过滤等操作,得到白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浸出”后的滤液中含有两种锑的氯化物,分别为 SbCl3 和(填化学式)。滤 渣ⅰ中所含的反应产物有 PbCl2 和一种单质,该单质是。
(2)“还原”是用锑粉还原高价金属离子。其中,Sb 将 Fe3+转化为 Fe2+的离子方程式 为,该转化有利于“水解”时锑铁分离,理由是。
分别滴加 0.5mol·L-1NaOH 溶液,测得溶液的 pH 与 V(NaOH)的关系如图 1 所示;② 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出 25mL,逐滴加入上述 NaOH 溶液,观察现象。下列 判断正确的是
A.图 1 中的曲线 II 表示 MgSO4 与 NaOH 反应的关系 B.根据图 1 可得 Ksp[Al(OH)3]的值大于 1.0×10-32 C.实验②中 Al(OH)3 完全溶解前,溶液中 c(Mg2+)/c(Al3+)逐渐变大 D.图 2 可以表示实验②中 n(沉淀)与 V(NaOH)的关系 26.(15 分) 碘酸钾(KIO3)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下列步骤制取 KIO3,并进 行产品的纯度测定。 制取碘酸(HIO3)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和有关资料如下:
福建省厦门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3月)质量检查化学试卷
厦门市2019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Al-27 Fe-56 Co-5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6.甲图表示一株水平放置的幼苗,①~⑥表示植株的不同部位;乙图表示不同生长素浓度对幼苗不同器官的作用。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①处产生的生长素可通过主动运输到达⑥处B.图甲中①②③④处的生长素浓度,可分别对应图乙中的A、E、G、C点C.图甲中③和④处生长情况的差异,体现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D.10-10mol·L-1的生长素对图甲中①③⑤处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7.三元WO3/C3N4/Ni(OH)x光催化剂产氢机理如右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EOA→TEOA+为还原反应B.Ni(OH)x降低了H+→H2的活化能C.能量转化形式为太阳能→电能→化学能D.WO3没有参与制氢反应过程8.N A是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关于反应“C+2H2SO4(浓)CO2↑+2S O2↑+2H2O”的说法正确的是A. IL pH=2的H2SO4溶液中含有的H+数目为0.02N A含0.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炭充分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总数为0.3N AC.生成SO24.48L(标况下)时转移电子数为0.4N AD8.8gCO2中共用电子数目为0.8N A9.Bhatti合成了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其中间体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可发生氧化、中和反应B.与互为同分异构体C碳原子上的一氯代物共有7种(不含立体异构) D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10.X、Y、Z、M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M同主族,X的简单氢化物遇M 单质产生白烟,Z的氧化物与M的氢化物不反应,可与Y的氢化物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Y、Z、M四种元素依次是N、O、P、SB.X、Y、Z原子半径依次增大C.四种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强D.Z的化合物常用作无机非金属材料11.实验室制备NaClO2的装置如下图,其中C装置内生成Cl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时,应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及弹簧夹乙,关闭弹簧夹甲B.可用98.3%硫酸代替75%硫酸C.H2O2是制备NaClO2反应的还原剂D.F中的试剂可用饱和Ca(OH)2溶液12.《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报导我国科学家设计CO2熔盐捕获与转化装置如右图。
福建省福州市2019届高三化学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福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氢氧化铈[Ce(OH)4]是一种重要的稀土氢氧化物。
平板电视显示屏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玻璃粉末(含SiO2、Fe2O3、CeO2),某课题组以此粉末为原料回收铈,设计实验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滤渣A中主要含有SiO2、CeO2B. 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C. 过程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eO2+H2O2+3H+=Ce3++2H2O+O2↑D. 过程④中消耗 11.2L O2(已折合成标准状况),转移电子数为2×6.02×1023【答案】C【解析】【分析】该反应过程为:①CeO2、SiO2、Fe2O3等中加入稀盐酸,Fe2O3转化FeCl3存在于滤液中,滤渣为CeO2和SiO2;②加入稀硫酸和H2O2,CeO2转化为Ce3+,滤渣为SiO2;③加入碱后Ce3+转化为沉淀,④通入氧气将Ce从+3氧化为+4,得到产品。
【详解】A.CeO2、SiO2、Fe2O3等中加入稀盐酸,Fe2O3转化FeCl3存在于滤液中,滤渣为CeO2和SiO2,故A正确;B.结合过滤操作要点,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故B 正确;C.稀硫酸、H2O2,CeO2三者反应生成转化为Ce2(SO4)3、O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H2O2+2CeO2=2Ce3++O2↑+4H2O,故C错误;D.过程④中消耗 11.2L O2的物质的量为0.5mol,转移电子数为0.5mol×N A=2×6.02×1023,故D正确;故答案为C。
2.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都可以降低肝脏中的胆固醇,二者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 二者均能发生氧化反应和取代反应C. 胆烷酸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内D. 等物质的量的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与足量Na反应时,最多消耗Na的量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鹅去氧胆酸脱氢氧化后生成胆烷酸,则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的分子式不同,不可能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分子中均有羧基和羟基,则均可发生取代反应,如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C.胆烷酸分子结构中环上除羰基和羧基中的碳原子外,其它碳原子均是sp3杂化,则分子结构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内,故C错误;D.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分子内均有一个羧基,但鹅去氧胆酸比胆烷酸多一个羟基,则等物质的量的鹅去氧胆酸和胆烷酸分别与Na完全反应时消耗的Na的物质的量不等,故D错误;故答案为B。
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
泉州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7.废铁屑制Fe2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B.操作a是萃取C.冰水既可洗去杂质又可减少固休的溶解D.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8.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苯与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B.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O2、CH3CHO或CH3COOC2H5C.淀粉、纤维素和蛋自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D.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石油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9有机物C()是合成高分子涤纶的常见原料,以卜有关G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8H6O4B.能发生氧化、水解、加成等反应C.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10.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和对应的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11.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同周期,W、Z同主族,W、Ⅹ、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W与X形成离子化合物X3W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Y<ZB.Y的最高价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ZD.X的单质在空气中具有抗腐蚀性12.某种浓差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碱液室中加入电石渣浆液[主要成分为Ca(OH)2],酸液室通入CO2(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产生电能的同时可生产纯碱等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电子由M极经外电路流向N极B.N电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C.在碱液室可以生成NaHCO3、Na2CO3D.放电一段时间后,酸液室溶液pH增大13.常温下0.2mol·L-1Na2CrO4溶液中,H2CrO4、CrO42-、Cr2O72-和HCrO4-的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福建省龙岩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含详解.docx
龙岩市2019年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 As-7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石化公司“碳九”装船作业时发生泄漏,造成坏境污染。
“碳九”是指含九个碳原子的芳香矩,下列关于“碳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属于易燃危险品B.能与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反应C.只含碳、氢元素D. 1, 2, 3-三甲基苯属于“碳九”,其一氯代物有5种【答案】D【详解】A.绝大部分有机物易燃,,芳香绘属于易燃物,故不选A。
B.芳香怪在浓硫酸作为催化剂的基础上,可以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故不选B;C.坯仅有碳、氢元素两种元素构成,故不选C;D.1, 2, 3-三甲基苯属于碳九,其一氯代物应该有4种,故选D;正确答案:D。
2.Q、W、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W. X是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I'可反应生成盐和水;Q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W与Y可形成化合物的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的各氧化物中只含有离子键B. Y的正四价氧化物与Q,漂白的原理相同C.在水溶液中可制得X2Y3沉淀D.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X的半径最小【答案】D【分析】Q、队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W、X是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间反应生成盐和水,可以确定W为钠,X为铝;Q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可以确定为氧;W与Y可形成化合物弧丫,根据化合价可以确定Y为硫。
【详解】A.过氧化钠中既含有离子键也很有非极性共价键,故A不正确;B.二氧化硫是和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无色物质,属于暂时性漂白;臭氧是因为具有极强氧化性漂白有色物质,屈于永久性漂白,故B不正确;C.硫化铝在水中不存在,很快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
故C不正确;D.四种元素形成的简单离子中,铝离子半径最小,故D正确;正确答案:Do【点睛】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熟悉第三周期元素的性质变化规律及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易错点C。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九大学科分析报告(化学)
2019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化学科质量分析报告试卷以2019年国家高考考试大纲及考纲说明为依据,以“一核四层四翼”为设计思路,结合我省教学实际,旨在模拟全国Ⅰ卷,诊断复习教学,发现教学问题,指导高三后期复习。
试题知识覆盖较全面,选取各种类型的情境素材,通过科学规范的试题设计,考查学生信息获取及加工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实践与创新能力。
试题注重化学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考查,落实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具有良好的区分度,符合高考改革方向,暴露了学生复习中存在的不足。
其中客观题题型较常规,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生易错点的考查,主观题选材及设问角度较新颖,信息量较大,对学生获取信息及规范答题的能力要求较高。
考试结果显示,全市平均分41.74,最高分97,及格率17.59%,优秀率1.97%,成绩不够理想。
一、试题特点1.体现化学学科特点,重视“必备知识”的考查考试内容涉及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周期表(律)的相关知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理、化学实验基本技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化学计算、水溶液中的平衡及相关计算、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有机化学基础等化学核心知识,体现了基础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选择题部分7小题,分别涉及元素周期表知识、有机物结构与性质推断、重要无机物之间的反应、实验操作及实验目的达成的判断、元素推断与元素周期律、电解池工作原理分析、水溶液中离子浓度变化及沉淀溶解平衡等题型。
题干简明,选项灵活,既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能较好地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思路。
非选择题部分有化学实验题(制取KIO3并进行产品纯度的测定)、化工流程图题[利用脆硫铅锑矿(主要成分为Pb4FeSb6S14)制取锑白(Sb2O3)的湿法冶炼工艺流程]、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围绕氧气的制取与用途命题),题型与全国Ⅰ卷一致。
所选择的元素和化合物大多数为学生熟悉的,通过元素的重新组合和巧妙设问,既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又能回归元素化学教学的本质,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福建省南平市2019届高三年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理科综合试题化学答案
2019年南平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评分说明:1.本答案供阅卷评分时使用,考生若写出其它正确答案,可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2.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中化学式错误不得分,单位未写、未配平的扣1分。
第I卷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7. C 8. A 9. B 10. D 11. B 12. C 13.A第II卷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6~28题为必考题(共43分),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5、36题为选考题(选考题各15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6.(16分)(1)①分液漏斗(1分)②饱和氯化钠溶液(1分)③K2FeO4微溶于KOH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较稳定(或有利于生成K2FeO4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④Cl2+2OH−=Cl−+ClO−+H2O(2分)(2)① Fe3+ 不能(各1分共2分)②排除ClO−的干扰,防止干扰后续实验(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1分)(3)4 FeO42-+ 20 H+= 3 O2↑+ 4 Fe3++ 10H2O (写出H2O得1分)(共3分)79.2% (2分)27.(14分)(1)1︰3 (2分)(2)①.将铬铁矿粉碎(或其他合理措施) (2分)②过滤(2分)③8CrO2-4+3S2-+20H2O===8Cr(OH)3↓+3SO2-4+16OH-(2分)(3)5(或≧5)(2分)(4)①2H2O﹣4e-===O2↑+4H+(或4OH-﹣4e-===O2↑+2H2O)(2分)⎥⎥⎦⎤⎢⎢⎣⎡⎪⎭⎫ ⎝⎛-⨯⨯A N a 37104124②2b -a () (2分) 28.(13分)(1)△ H<0,△ S>0,任意温度下△ H-T △ S<0 (2分)2NH 3(g)N 2(g)+3H 2(g) △H=+92.1kJ·mol -1 (2分) (2)90Co -Al (1分)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转化率接近平衡转化率 (2分) c (1分) (3)6.86(2分) 80% (2分) > (1分)35.(15分)[选做题——物质结构](1)4P (1分) As>Se>Ge(或写元素名称)(2分)(2)高 (1分) NH 3分子间存在氢键(2分)(3)ABCE (2分)(4)sp 3 (1分) PO 43-或SO 42-或ClO 4-(或其它合理答案)(2分)(5)4 (2分) 21310496⨯AN a 或(2分) 36.(15分)[选做题——基础有机化学](1)甲苯(1分)溴原子、酯基(2分) (2)(2分),取代反应(1分) (3)(2分)(2分) (4)(2分) (5)(3分)。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化学试题及试题分析
2019年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化学试题及试题分析7.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列有关“At”“Ga”“Ce”“F”等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砹(At)属于过渡元素B.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Ga)元素的发现,证实了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性C.原子核的中子数为82D.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原理是F-在牙齿表面生成抗酸性更强的物质【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以“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门捷列夫发明第一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为引子,围绕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元素“At”“Ga”“Ce”“F”,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化学史话、原子结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复现和辨认能力,引导学生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回归课本,掌握必备的化学基础常识、化学史知识。
【解题思路】砹(At)属于第VIIA族元素,不是过渡元素。
学生也可以从“砹”字的写法入手,从“砹”的汉字偏旁部首判断“砹”为非金属元素,而“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A项错误;门捷列夫在列出的第一周期表中为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了空白并预言了这些元素的存在及它们的性质。
1875年以后,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类硼(钪)、类硅(锗)元素的发现,证实了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性,B项正确;原子核的质子数为58,质量数为140,中子数为82,C项正确;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在口腔细菌和酶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有机酸使牙齿表面的矿物质—羟基磷灰石[Ca5(PO4)3(OH)]溶解。
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原理是F-在牙齿表面生成抗酸性更强的氟磷灰石[Ca5(PO4)3F],D项正确。
8.水仙花含有芳樟醇,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芳樟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可以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C.可作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单体)D.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取材于省1998年颁布的省花“水仙花”花香所含物质的主要成分,一方面弘扬乡土文化,体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核心理念,来体现有机化学的教育价值。
【市级联考】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科综合化学试题(原卷版)
福建省泉州市2019届普通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检查理科综合化学试题1.废铁屑制Fe2O3的一种流程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B. 操作a是萃取C. 冰水既可洗去杂质又可减少固休的溶解D. 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2.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苯与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液共热,发生取代反应B. 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CO2、CH3CHO或CH3COOC2H5C. 淀粉、纤维素和蛋白质均为高分子化合物D. 煤的干馏、石油分馏和石油裂解都属于化学变化3.有机物C()是合成高分子涤纶的常见原料,以下有关G的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8H6O4B. 能发生氧化、水解、加成等反应C. 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 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1种4.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和对应的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A. AB. BC. CD. D5.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同周期,W、Z同主族,W、Ⅹ、Y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1,W与X形成离子化合物X3W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W<X<Y<ZB. Y的最高价氧化物不与任何酸反应C.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W>Y>ZD. X的单质在空气中具有抗腐蚀性6.某种浓差电池的装置如图所示,碱液室中加入电石渣浆液[主要成分为Ca(OH)2],酸液室通入CO2(以NaCl 为支持电解质),产生电能的同时可生产纯碱等物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电子由M极经外电路流向N极B. N电极区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C. 在碱液室可以生成 NaHCO3、Na2CO3D. 放电一段时间后,酸液室溶液pH增大7.常温下0.2mol·L-1Na2CrO4溶液中,H2CrO4、CrO42-、Cr2O72-和HCrO4-的分布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已知:2 CrO42-+2H+ Cr2O72-+H2O)A. 曲线M表示pH与CrO42-的变化关系B. K a2(H2CrO4)的数量级为10-6C. HCrO4-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D. pH=2和pH=5时,2HCrO4-⇌ Cr2O72-+H2O的平衡常数相等8.亚硝酰硫酸(NOSO4H)主要用于染料、医药等工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福建省高三毕业班质量检查测试化学试题及试题分析7.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下列有关“ At” “Ga” “Ce” “F”等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 •砹(At)属于过渡元素B •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一镓(Ga)元素的发现,证实了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性C.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82D •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原理是F「在牙齿表面生成抗酸性更强的物质【答案】A【命题立意】本题以“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门捷列夫发明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50周年”为引子,围绕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种元素“At” “Ga” “Ce” “F”,考查考生对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化学史话、原子结构、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等基础知识的记忆、复现和辨认能力,引导学生在高三化学复习中回归课本,掌握必备的化学基础常识、化学史知识。
【解题思路】砹(At)属于第VIIA族元素,不是过渡元素。
学生也可以从“砹”字的写法入手,从“砹”的汉字偏旁部首判断“砹”为非金属元素,而“过渡元素”均为金属元素,A项错误;门捷列夫在列出的第一张周期表中为尚未发现的元素留下了空白并预言了这些元素的存在及它们的性质。
1875年以后,门捷列夫预言的类铝(镓)、类硼(钪)、类硅(锗)元素的发现,证实了元素周期律的科学性,B项正确;-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58,质量数为140,中子数为82, C项正确;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在口腔细菌和酶的作用下可能产生有机酸使牙齿表面的矿物质一羟基磷灰石[Ca5(PO)3(OH)]溶解。
含氟牙膏预防龋齿的原理是 L在牙齿表面生成抗酸性更强的氟磷灰石[Ca5(PO4)3F], D项正确。
&福建水仙花含有芳樟醇,其结构如右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芳樟醇的说法错误的是A•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 .可以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C.可作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原料(单体)D .与互为同分异构体【答案】B【命题立意】本题取材于福建省1998年颁布的省花“水仙花”花香所含物质的主要成分,一方面弘扬乡土文化,体现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核心理念,来体现有机化学的教育价值。
通过判断该有机物的结构,来考查有机物性质、同分异构现象等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同时考查考生对简单有机反应的理解程度。
【解题思路】题干中最重要的信息是芳樟醇的键线式结构,通过观察键线式,芳樟醇中的羟基为醇羟基,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等取代反应,但不具有酸性,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所以A项正确,B项错误;芳樟醇的键线式结构含碳碳双键,学生可以判断该有机物易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可以做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所以C项正确;芳樟醇和tcr°]的分子式均为G O H80,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9•某同学模拟2019年春晚节目“魔壶”进行实验。
将“魔壶”中盛有的FeCl3溶液依次倒入分别盛有约1 mL①KSCN②AgNO3③NaOH浓溶液的3个烧杯中,实验现象各异。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烧杯①中,有血红色沉淀生成B •烧杯②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烧杯③中,反应后所得分散系属于胶体D •若用FeCl2代替FeCl3进行上述实验,实验现象依然各异【答案】D【命题立意】本题取材于2019年央视春晚的魔术节目“魔壶”,时效性强,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试题不仅考查常见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包括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络合反应,还考查分散系的种类、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是对以往常见物质检验和鉴别等有关实验知识试题的呈现形式的变换。
知识点多、信息量大,重点检测元素化合物的基础知识、基本反应的掌握和辨识。
【解题思路】FeCI s溶液和KSCN溶液发生络合反应,生成血红色的硫氰合铁溶液,不是沉淀,A项错误;FeCl3溶液和AgNO溶液发生反应生成AgCI沉淀,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错误;FeCb溶液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Fe(OH)3 为红褐色沉淀,所以反应后所得分散系为悬浊液,不是胶体,C项错误;若用FeCl2代替FeCl3进行上述实验,FeCL溶液和KSCN溶液不反应,没有现象,FeCL 和AgNO溶液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FeCb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Fe(OH)3 先为白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因此三个烧杯中的现象仍然各异,D项正确。
10.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基本技能。
知识点多、信息量大,迷惑性强。
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关注化学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加强对实验中易错、易混等薄弱环节的辨析能力。
【解题思路】 石蜡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 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催化裂化, 裂化得到的烯烃使酸性 KMnO 溶液褪色,A 项正确;实验室快速制取氨气时,常用浓氨 水与生石灰(CaO )反应,将浓氨水滴入 CaO 中,CaO 吉合HO 生成Ca (OH )2并放 出大量的热,促使氨气逸出,产生的氨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B 项正确;浓硝酸滴入N Q SO 固体中,其一,浓硝酸易将 SO 2-氧化成SQ 2-,而无SO 生成。
其二,浓硝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NO 能使试管中品红溶液褪色 (非SQ ), C 项错误;锌比铁活泼,用金属锌和铁构成原电池, 称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项正确。
11.短周期主族元素 X 、丫、Q 、R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与Q 、Y 与W 分别同主族, X 、Y 、Q 原子的电子层数之和为 6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8, Q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简单离子半径: Q > W >YB . Y 的单质能与 X 、Q 、R 、W 的单质发生反应C . 单质的沸点: Y > WD . 工业上,Q 、 R 的单质都采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取【答案】 B【命题立意】本题围绕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 原子结构及元素有关性质,考查学生对元素周 期表(律)、原子结构、离子半径、物质熔沸点、物质制备方法、元素及其化合 物性质之间关系等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重点检测学生是否对已学知识融会贯通及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特别是短周期主 族元素的有关知识, 能理解和运用元素“位一构一性”的关系,对元素的简单【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制性质检验、鉴别、判断等中学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和离子半径、物质沸点、制备方法等做出准确判断。
【解题思路】X、Y、Q是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三原子的电子层数之和为6, 由此可知X、丫、Q分别位于第一、二、三短周期,根据Q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判断Q为Na元素;X与Q同主族,可知X为H元素。
再结合X、Y、Q三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8,可知Y为0元素。
Y与W分别同主族,Y为S元素。
R信息无明确指向,依据R元素的原子序数在Q与W之间,R元素可能为Mg、Al、Si或P。
Na+与O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O2-半径大,简单离子半径顺序应为:Y > W >Q, A项错误;02能与H2、Na、S、Si、Mg 或P发生反应,B项正确;常温下,S为固体,02为气体,可知沸点:S> 02, C项错误;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氯化物的方法制得金属Na或Mg,而Al、Si、P单质的制取通常不用此法,D项错误。
12•利用如右下图所示装置,以NH3作氢源,可实现电化学氢化反应。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a为阴极B• b电极反应式为2NH3-6e「= 2+ 6H +C. 电解一段时间后,装置内H+数目增多OTID. 每消耗1 molNH 3,理论上可生成1.5 mol - i【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以NH3的电化学氢化反应为素材,在引导考生关注最新科技,关注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生产等之间的联系的同时,重点考查学生利用电解池工作原理分析电解过程中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方向、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有关电子转移的相关计算等一系列电化学基础知识,其中还包含对有机物结构的辨认和分析,对学生获取信息并与已有知识融合重组,在陌生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量。
【试题背景】氨可以用于生产化肥、染料、高能物质,近来氨气的储氢用途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液氢相比,液氨的单位体积能量密度高,易于存储、运输,同时氨气的爆炸极限范围窄,使用上安全系数高。
与目前作为人类能源基石的化石类燃料相比,氨是可再生物质,而且释放能量的副产物是水和氮气,无温室气体的排放。
鉴于这些优点,氨气作为储氢材料的前景广阔,获得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有机反应方面,与成熟的过渡金属催化的氢气氢化反应相比,氨气作为氢源的应用还需要发展。
近期,南京大学的程旭课题组报道了氨气作为氢源的电化学氢化反应,反应无需使用过渡金属,具有不同于氢气氢化反应的化学选择性。
【解题思路】从图中箭标方向“NH 3^N 2”判断NH3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为阳极,则a为阴极,A项正确;从图中发现电解质中传导H+,故b电极反应式为2NH3—6e-= N2+ 6H +, B 项正确;从“ Ar-CO-R 宀Ar-CH(OH)-R ” 即有机芳香类羰基化合物转为为醇类,发生了还原反应:Ar-CO-R+ 2H +T Ar-CH(OH)-R,理论上,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目相等,故C 项错误,D 项正确。
13.常温下,用 O.lmol •「1MgSO 4 和 0.05mol 1AI 2(SO 4)3 溶液进行实验:①各取 25mL ,分别滴加0.5mol L^NaOH 溶液,测得溶液的 pH 与V(NaOH)的关系如图1所示;②将 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取出25mL ,逐滴加入上述 NaOH 溶液,观察现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曲线II 表示MgSO 4与NaOH 反应的关系B •根据图1可得K sp [AI(OH) 3]的值大于1.0 32C .实验②中Al(OH) 3完全溶解前,溶液中 c(Mg 2+)/c(AI 3+)逐渐变大D .图2可以表示实验②中n(沉淀)与V(NaOH)的关系【答案】C【命题立意】 试题以Mg 2+、Al 3+与碱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的 pH 与碱溶液体积变化关系为背景,考查Mg 2+、Al 3+的相关核心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信息与加工能力、 独立思考能力、分析推理能力,诊断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 模型认知等学科核心素养水平。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试题 D 项设计,期望能纠正部分师生对 “ Mg 2+、Al 3+与碱溶液反应图像”认识的偏差,养成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解题思路】A 项:从图1中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溶液pH 变化呈现的第一个平台就是Mg 2+ 或Al 3+的沉淀过程,当pH 发生突跃时,表明沉淀反应基本完成;又因为Mg 2+、 Al 3+物质的量相等,完全沉淀时所需碱溶液体积比为 2 : 3,据此可以判断曲线I 、II 分别为Mg 2+、Al 3+与碱的反应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