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经济学六大理论及(经典)其它概念理论
这16个经济学理论,帮你快速入门经济学
这16个经济学理论,帮你快速入门经济学作为在银行办公室工作的小编来说,对一些经典经济学原理的掌握,既要能做到发言时脱口而出,也要做到写材料时的信手拈来。
这本由英国经济学家尼尔基什特尼《经济学通识课》将经济学经典理论知识置放于宏大的全球社会经济历史发展的背景下,以时间轴为主线,将个性鲜明、见解独特的经济学人物与波澜壮阔的全球经济发展史交织相融,为枯燥的经济理论添入了有温度的人性化注解,整体风格仍然是偏学术的,但已经是普通读者可以接受的程度了。
喜欢的自媒体人连岳,可以随意地将一个经济学原理以一种诙谐的的方式融入文章,用长尾理论探讨人性分布、用概率分析媒体报道、用损失厌恶解读股民心态………一篇篇小文充满了理性的智慧与哲学的深意。
在喧嚣的信息时代,能够游走于佛系和哗众取宠之外,这是篇篇十万加的源泉和底气。
在读过这本《经济学通识课》之后,小编用自己的大白话汇总整理了16个经济学基本原理,希望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多一个视角看问题。
(并非摘抄,凭借理解记忆进行回顾梳理,或有不严谨之处,请见谅)1.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递减,即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投入,获得的效益是递减的。
比方说,吃第10块太妃糖所获得的愉悦感受,肯定不如第一块太妃糖所带来的愉悦感受大。
这就是所谓的边际效用递减。
与此相呼应,还有资本收益递减理论,根据二战后的经济学家索洛的观点,当你向同样数量的工人投入更多的资本时,你所能获取的额外产出是越来越少的,这就是所谓的资本收益递减。
索洛认为,社会更高的生产率来源于技术进步,这才是增长的真正引擎。
但与此同时,有经济学家提出,技术又有非竞争性,一项先进技术发明出来,你用我也用,不具备排他性,可以带来更多的财富。
同时又因为技术的利用产生的收益无法完全归技术创造者所有,因此政府应该介入,通过自主研究和开发来发挥作用,鼓励更多的技术创新。
2.自由贸易与比较优势。
谈到自由贸易和保护政策,蜡烛生厂商状告阳光的案例经常被提及。
经济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与
经济学中的⼏个重要概念与经济学中的⼏个重要概念与理论1、边际效⽤递减规律:简单来说,边际效⽤递减规律就是指⽣产过程中,主要⽣产资料的数量增加到⼀定数量之前,所产⽣的效⽤是递增的。
或者说每增加⼀单位⽣产资料,产出的效⽤也增加⼀个单位。
但是,随着⽣产资料的不断增加,⽣产出来的效⽤并⾮永远呈递增趋势的,尤其是当⽣产资料增加到某⼀数量时/开始,⽣产效⽤反⽽开始下降,这就是效⽤递减现象。
所谓边际效⽤就是指每增加单位⽣产资料所能获得单位⽣产效⽤。
2、道德风险是80年代西⽅经济学家提出的⼀个经济哲学范畴的概念,即“从事经济活动的⼈在最⼤限度地增进⾃⾝效⽤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他⼈的⾏动。
” 或者说是:当签约⼀⽅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所采取的⾃⾝效⽤最⼤化的⾃私⾏为。
3、囚徒困境:在博弈论中有⼀个经典案例--囚徒困境,⾮常耐⼈寻味。
“囚徒困境”说的是两个囚犯的故事。
这两个囚徒⼀起做坏事,结果被警察发现抓了起来,分别关在两个独⽴的不能互通信息的牢房⾥进⾏审讯。
在这种情形下,两个囚犯都可以做出⾃⼰的选择:或者供出他的同伙(即与警察合作,从⽽背叛他的同伙),或者保持沉默(也就是与他的同伙合作,⽽不是与警察合作)。
这两个囚犯都知道,如果他俩都能保持沉默的话,就都会被释放,因为只要他们拒不承认,警⽅⽆法给他们定罪。
但警⽅也明⽩这⼀点,所以他们就给了这两个囚犯⼀点⼉刺激:如果他们中的⼀个⼈背叛,即告发他的同伙,那么他就可以被⽆罪释放,同时还可以得到⼀笔奖⾦。
⽽他的同伙就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并且为了加重惩罚,还要对他施以罚款,作为对告发者的奖赏。
当然,如果这两个囚犯互相背叛的话,两个⼈都会被按照最重的罪来判决,谁也不会得到奖赏。
4、搭便车理论⾸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书中提出的。
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坐享他⼈之利。
5、Coase theorem 科斯定理由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提出的⼀种观点(并⾮真是⼀条定理),认为在某些条件下,经济的外部性或⽈⾮效率可以通过当事⼈的谈判⽽得到纠正。
经济学六大基本原理
经济学六大基本原理引言经济学是一门研究资源分配和决策制定的学科,它不仅仅关注货币和财富的流动,还研究人类如何在面临有限资源时做出决策。
为了理解经济学的核心概念,了解经济学六大基本原理至关重要。
这些基本原理涵盖了经济学中的核心原则和模型,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及其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人们面临有限资源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权衡取舍。
这个原理指出,由于资源的有限性,个人、企业和政府在做决策时需要考虑损失与收益之间的权衡。
例如,在个人生活中,一个人可能需要在购买某件奢侈品和存钱之间做出选择。
在企业决策中,企业需要在投资新产品和扩大市场份额之间做出权衡。
二、成本与效益决策制定者需要评估决策的成本与效益。
成本可以是金钱、时间、机会成本等等。
效益则是指决策带来的价值和利益。
这个原理指出,人们应该在考虑决策时权衡决策的成本与效益,以达到最大化效益和最小化成本的目标。
三、理性人假设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中,常常假设人们是理性的决策者。
理性人假设认为,人们在做出决策时会基于他们个人的利益和知识,以达到最大化效益的目标。
这个原理在经济学的模型中被广泛应用,以分析经济现象和预测人们的行为。
四、边际变动的原理边际变动的原理认为,当个人或企业做出决策时,会考虑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
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的收益,而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资源的成本。
根据这个原理,人们会比较边际效益和边际成本,以做出最合理的决策。
五、市场的供求关系市场供求关系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根据这个原理,市场上的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当需求超过供给时,价格上涨;当供给超过需求时,价格下跌。
市场供求关系对于理解市场机制和价格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六、市场的效率市场的效率指市场如何有效地分配资源。
市场的效率可以分为两种情况:效率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效率是指资源的分配是满足社会各方利益的一种方式,而社会效益最大化则是指市场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最佳利益的分配。
经济学20大经典理论
经济学20大经典理论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
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这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经济理论 概述
贸易政策:政府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调整国际贸易
社会保障政策:政府通过福利、保险等手段保障人民生活
01
02
03
04
05
06
谢谢
新古典经济学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等
主要观点:市场机制、自由竞争、理性人假设
理论基础:边际效用理论、均衡价格理论等
政策主张:自由放任、小政府、私有制等
3
经济学应用领域
宏观经济学
研究对象:整体经济现象,如总体就业、国民收入、生产总值等
政策工具: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
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新古典主义等
2
实证研究趋势: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实证研究将更加精确和全面
3
实证研究的局限性:可能受到数据质量和研究方法的限制,需要与其他研究方法相结合
4
政策分析
财政政策:政府通过税收、支出、债务等手段调节经济
产业政策:政府通过扶持、限制等手段调整产业结构
环境政策:政府通过法规、补贴等手段保护环境和应对气候变化
02
主要观点: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看不见的手等
04
影响:奠定了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对后世经济学理论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凯恩斯主义
创始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
理论核心:政府干预经济,增加需求,刺激经济增长
政策主张: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等
影响:对现代经济学和政策制定产生深远影响,但过度干预可能导致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
04
机会成本
2
1
定义: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必须放弃的其他东西的价值
应用:机会成本在投资、消费、生产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经济学的理论
经济学的理论1. 供需理论(Supply and Demand)供需理论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理论之一,它解释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是如何在市场上形成的。
根据供需理论,当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时,价格会上升;当供给增加时,价格会下降。
这种价格变动会引导资源在各个市场之间流动,直到达到一种均衡状态。
2. 消费者行为理论(Consumer Behavior Theory)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个体如何做出消费决策。
它假设消费者是理性的,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和预算限制来选择能够最大化其满足感的商品和服务组合。
消费者行为理论还考虑了收入、价格、广告和消费者信心等因素对消费决策的影响。
3. 生产者行为理论(Producer Behavior Theory)生产者行为理论研究企业如何做出生产决策。
它假设企业是理性的,它们会根据自己的成本结构和市场需求来选择能够最大化其利润的生产策略。
生产者行为理论还考虑了技术进步、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对生产决策的影响。
4. 市场结构理论(Market Structure Theory)市场结构理论研究不同类型的市场如何影响企业的行为和市场的结果。
它区分了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等不同类型的市场结构,并分析了每种结构下企业的定价策略、产量决策和市场效率。
5. 宏观经济学理论(Macroeconomic Theory)宏观经济学理论研究整个经济体的行为,包括总产出、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等宏观经济变量。
它关注政府政策如何影响这些变量,以及这些变量如何相互影响。
宏观经济学理论还包括了货币理论、财政政策和国际经济学的相关内容。
6. 微观经济学理论(Microeconomic Theory)微观经济学理论关注个体经济单位,如家庭、企业和市场的行为。
它分析了个体如何做出消费、生产和市场交易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影响市场价格和资源配置。
微观经济学理论还包括了价格理论、市场结构和消费者行为等领域的相关内容。
经济学相关理论
经济学一、消费理论p48(一)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上的1、边际消费(MPC)倾向递减规律, 0<MPC<12、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最重要的因素。
3、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
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小于1 C=a+By即消费=自发消费+引致消费(a基本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BY为收入引致的消费)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二)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强调了消费与个人生命周期阶段之间的关系,认为人们会在更长的时间范围内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以达到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实现一生消费效用的最大化。
各个家庭的消费要取决于他们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所获得的的收入和财产,即消费取决于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理性的消费者希望自己一生能够比较安定的生活,使一生的收入与消费相等。
C=a.WR+c.YL(财产收入+劳动收入)(三)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是根据他的当前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他的持久收入决定的C=c.YP(在长期中,持久性收入是稳定的,所以消费函数是稳定的)二、失业和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P68(一)奥肯定律一个经济体在充分就业状态下所能实现的GDP,实际GDP每下降2个百分点,失业率就会上升1个百分点,或者相对于自然失业率即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失业率,失业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就会相对于潜在GDP下降2个百分点。
表明了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政府应当把促进经济增长作为增加就业或降低失业的主要途径。
(y-y*)/y*=-2(u-u*)(y表示实际GDP,y*表示潜在GDP,u表示实际失业率,u*表示自然失业率)(二)菲利普斯曲线最初是用来反映失业率与货币工资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失业率越低、工资增长率越高。
后萨缪尔森和索洛改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相互关系,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
政府在进行决策时可以用高通货膨胀率换取低失业率。
(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所谓替代关系只有在短期内才是可能,而长期是不存在的)拉弗曲线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形象描述,该曲线的含义:保持适度的宏观税负水平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条件三、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P701、亚当.斯密-绝对优势理论:各国在生产技术上的绝对优势差异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经济学理论或概念的解释
经济学理论或概念的解释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生产、分配和消费资源的学科。
其理论和概念涵盖了各个经济体系中的决策制定、市场运作、资源配置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经济学理论和概念的解释:1.需求和供给: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数量。
需求和供给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产量的形成。
2.边际效益:指增加或减少某种产品或服务时所带来的额外效益或损失。
边际效益逐渐减弱的原理是决定个体决策和资源配置的基础。
3.机会成本:指作出某种选择时所放弃的最佳替代选择的成本。
对机会成本的考虑有助于评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决策的优劣。
4.弹性:指某种变量对其他变量变化的敏感程度。
价格弹性度衡量消费者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收入弹性度衡量消费者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5.市场失灵:当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时发生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的原因可以是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共物品等。
6.比较优势:指某个国家或个体在生产某种产品或服务上的相对效率优势。
通过比较优势,国家和个体可以在不同产品上进行专业化生产和国际贸易。
7.货币供应和通货膨胀:货币供应是指经济中可用的货币数量,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
货币供应的变化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影响。
8.生产函数:描述输入(劳动、资本等)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函数。
生产函数可以帮助理解生产效率、产出增长和资源配置等问题。
9.市场结构:指市场中买家和卖家的数量和规模分布。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寡头垄断等。
10.经济增长:指经济总体产出(如国内生产总值)长期持续增长的情况。
经济增长的因素可以包括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源的改善等。
这些理论和概念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了解和解决经济问题,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一、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亚当·斯密是经济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国富论》被公认为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斯密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市场经济、自由贸易和分工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斯密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发的、无中央指导的经济体系,通过价格机制和供求关系来调节资源的配置和商品的生产。
他主张政府应该少干预经济活动,人们应该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并通过竞争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自由贸易是斯密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他认为通过开放市场,各国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生产和交换商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斯密的分工理论是他最著名的贡献之一。
他认为,通过分工和专业化,劳动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国家的财富。
分工的程度越高,生产效率就越高,国家的财富也就越大。
斯密的这一理论对工业革命的推动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后来的管理学和组织学奠定了基础。
二、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通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通论》可以说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之作。
凯恩斯在这本著作中提出了总需求理论和国家干预经济的观点。
凯恩斯认为,经济波动的原因是总需求不足。
他认为,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失业和萧条的困扰,而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调节总需求的水平。
凯恩斯主张在经济低迷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刺激经济复苏;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抑制通胀压力。
凯恩斯的《通论》在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
他的观点对于解释和应对经济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后来的宏观经济学和货币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弗里德里希·哈耶克是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他的《通往奴役之路》是对计划经济和集体主义的批判。
哈耶克认为,计划经济的实施会导致个人自由和经济效率的丧失。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六大理论
一、绝对优势论(一)提出者:英国经济学家亚当。
斯密(二)内容:1。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国民财富。
2.分工的原则是成本的绝对优势或绝对利益.3.国际分工是各种形式分工中的最高阶段,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开展国际贸易,对各国都会产生良好效果。
4。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条件。
数学表示:在绝对优势模型中,如果满足下列条件:<,或1/>1/则说A国相对于B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上述关系式表明,A国生产一单位的x所使用的劳动投入比8国要少,或者说A国在x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高于B国。
概括为一句话,所谓绝对优势,系指一国在某一产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国家劳动投入更低或劳动生产串更高。
同样地,如果<,或,则B目在Y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
上述表达式中,、、、均为正的常数,分别表示A、B两国的x部门和Y部门的单位产出所得耍的劳动投入量,它们的倒数就是劳动生产率.假设前提:(1)产品在生产中只使用劳动这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在一国之内可自由流动,但在国际不能流动;(2)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量在生产中保持不变,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即劳动生产率是固定不变的;(3)商品和劳动市场均是完全竞争的;(4)不考虑运输成本和其他交易费用;(5)两国的生产函数不相同。
(6)两国的消费者偏好相同。
(三)证明:国别A国B国X的劳动投入量312Y的劳动投入量64国别A国B国X的劳动投入量1/31/12Y的劳动投入量1/61/412个单位,因此,A 国X的生产成本小于B国X的生产成本;而A国Y的生产成本(为6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则大于B国Y的生产成本(为4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
在表b中.从劳动生产率方面看,则是在X的生产上,A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B国的劳动生产率;在Y的生产上,B国的劳动生产率高于A国的劳动生产率。
为此.我们说A国在X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为其生产成本低于对方,或劳动生产串高于对方;而B国在Y产品上具有绝对优势,因为其生产成本低于对方,或劳动生产率高于对方.表C国专门生产与出口Y.则两国的资源配置均要调整。
(经典)经济学六大理论及(经典)其它概念理论
经济学六大理论及其它重要概念一、需求与需求的变动(二)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1)消费者的偏好;(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市场需求有重要影响;(3)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负相关关系;(4)相关商品的价格:商品之间两种关系:A.互补关系: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反向变动;B.替代关系: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同向变动。
(5)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6)其他因素:城市化水平提高、家庭人口减少、降低房地产税等,可增加房地产市场需求。
(三)需求规律:需求量的变化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需求规律在理论上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综合作用——价格效应来解释: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总是负值:甲商品价格上涨,乙商品需求量增加----负效应;2.收入效应:可能正,也可能负。
A.正效应----价格下降↓,改用其他商品,对其需求减少↓。
方向一致B.负效应----价格下降↓,对其需求增加↑。
方向相反正常商品----替代为负、收入为负,价格效应为负。
满足需求规律。
特殊商品----价格效应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力量对比的结果。
吉芬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就不买炫耀效应----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
问:什么是需求规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
什么是正效应?负效应?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减同方向为正效应。
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加反方向为负效应。
二、供给与供给的变动商品价格与供给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价格越高供给越多,价格越低供给越少。
与需求相反!(二)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其他商品的价格;(3)生产技术的变动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成本的影响。
(4)政府的政策:(5)厂商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三、弹性理论(一)需求弹性1.定义:是指由于影响需求的诸因素发生变化后,需求量作出反应的程度。
经济学的理论
经济学的理论1:钻石和水的理论亚当斯密提出,人们对于水的需求远远超过对钻石的需求,然而钻石却是比水贵上许许多多,这反映了价值和稀有的程度有关2:偏好理论自己觉得好的才是好的,就像一个成年人热衷于电视连续剧,可是孩子们却热爱着动画片3:凡勃伦效应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程度因其标价增高而不是因其标价较低而增加4:供需定律:价格和需求是成反比的,价格的上涨导致需求量的减少,价格的下降引发需求量的上升5:替代效应:商品价格的变动影响着其他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6:凯恩斯的博傻理论凯恩斯认为:资本市场上,人们之所以不管某个东西的实际价值而愿意争取高价的收买是因为预期会有更大的笨蛋从他的手上把这一件物品买走7:消费者的剩余效应消费这是愿意支付实际价格和价格之间的差额比如三个人甲乙,甲打算以100元的价格竞争购买物品A,乙打算以70元的价格竞争购买物品A,最后乙觉得80元超过自己的底线,最终选择了放弃,而甲则以81元的价格与之成交,省下的19元就是价格和实际价格的差额8:机会成本:所谓的机会成本就是指:在两个事之间经过仔细的考虑和筛选,最终决定放弃的那个就被称作为机会成本,机会成本越大,选择的难度越大,放弃的难度也就越大9:前景理论:前景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大多数的人面对获得的时候具备风险回避的意识,二是大多数的人面对损失时具备着风险偏爱的倾向,三是大多数的人对损失比获得更加敏感如果你得了一种病,有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会突然之间的死去,现在医药的厂家生产了一种药,可以让你的发病死去的概率降低到为零,你愿意花多少钱去购买这样的一种药?不过有一种要,也能治愈你的这种病,不过在服用的时候大约有一百万分之一的概率让你死亡,你愿意医药厂家给你多少钱你才愿意服用这种药?由此就会会发现你对后者所要的钱财远远的超过对前者你愿意支付的钱财同样的,商场里有两套紫砂壶,第一套紫砂壶完美无瑕,而第二套的紫砂壶却是损失了一个茶杯,不过和第一个相比多了六个小茶具,可是愿意买第二套茶壶的人却寥寥无几,因为他们觉得这坏了一个杯子就是质量有问题,这就是前景理论的效应支配着人们的思想所以台湾作家刘墉写他收藏的一些文物,文物虽然极其珍贵,可是有残缺,古董商对他说,只要去掉了残缺的部分就可以卖出好的价格,相反的,保留着残缺的部分却只有点滴的价值,这同样也是受到了前景理论的支配10:诱饵效应:所谓的诱饵效应就是指新的诱饵的出现或者加入,使得就得选项更加具有吸引力美国的一家杂志社有这样的一条广告:订阅电脑报刊电子版全年59元;订阅电脑报刊装订成册版,每年120元,同时订阅电脑报刊电子版和装订成册版,每年依然是120元。
经济学的十大理论范文
经济学的十大理论范文经济学是研究人类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学科。
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经济学涵盖了众多的理论和范畴。
下面将介绍经济学的十大理论。
第一,供给与需求理论:供给与需求是市场经济中的基本力量。
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向市场出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决定了市场价格和产量的水平。
第二,边际效益理论:边际效益是指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的产量或消费对总效益的影响。
边际效益理论认为,人们在决策时会衡量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只有当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才会采取行动。
第三,机会成本理论:机会成本是指由于选择其中一种行动而放弃的最有利的替代选择所带来的成本。
机会成本理论强调了资源的稀缺性和选择的必要性,在决策时需要考虑所有的替代选择。
第四,生产要素理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和资本。
生产要素理论研究各种生产要素的作用和收益。
第五,效用理论:效用是个体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研究消费者如何进行选择以最大化其效用。
第六,边际效益递减理论:边际效益递减是指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单位消费带来的边际效益逐渐减少。
这一理论解释了为什么消费者倾向于在边际效益降低之前增加其消费。
第七,产出与价格关系理论:这一理论探讨了市场价格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一理论,市场价格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关系。
第八,弹性理论:弹性是指需求或供给对价格或收入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理论研究了不同因素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并解释了市场对环境变化的反应。
第九,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了经济如何实现长期持续的增长。
这一理论包括产出增长、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分析。
第十,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理论研究了国家之间的贸易模式和影响。
包括比较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和新经济地理学等。
以上是经济学的十大理论,涵盖了经济学的核心范畴和理论框架。
这些理论为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工具和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理论可以用于制定经济政策、预测市场走向和解决经济问题。
经济学20大经典理论
经济学20大经典理论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得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得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就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得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得差别。
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就是很重要得,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得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
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得最终结局就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就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得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得却就是在自我感觉良好得情况下,对实际情况得逐渐恶化,没有清醒得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就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您得脚,如果您用手去试图挣脱您得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您得脚与手.您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
所以,万一鳄鱼咬住您得脚,您唯一得办法就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就是:当您发现自己得交易背离了市场得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
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
这就是何故呢?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得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得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
这样沙丁鱼缺氧得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得羊就跟着往哪里走.羊群效应最早就是股票投资中得一个术语,主要就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她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得股票。
经济著名的理论
经济学上最著名得经济理论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渗透于生活得方方面面,可以说,每一项经济活动都与我们得生活有着千丝万缕得联系,任何人想要置身事外都就是不可能得。
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纷繁复杂得经济现象,人们有太多得疑问与困惑。
比如,为什么有些东西质量非常糟糕,却还就是有人争相购买,而质量好得却无人问津,甚至在竞争中最终败下阵来?为什么有些东西降价后物超所值却销路不畅,而把价格提到高得吓人时却备受追捧?为什么教科书上明明告诉人们要勤俭节约,可经济学家却号召人们消费,甚至有些国家还发钱鼓励民众消费?为什么农作物丰收时,本应该欣喜得农民却愁上眉梢?这到底就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我们只瞧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去分析纷繁复杂得经济现象背后得本质规律。
经济规律以各种形式在暗中支配着人们得生活与商务活动。
了解、掌握经济学得游戏规则,并且将这些博弈规则自觉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与商务实践中去, 将能很好地调整我们得行动与策略,掌握经济先机,以最小得投入获得最大得收益。
可以说,“经济规律”就是一只瞧不见得手,它在默默地指挥着经济得运行与变化。
我们可以不就是经济学专家,但就是不能不懂经济学常识,更不能不懂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得经济规律。
为了普及经济学常识及规律,我们编写了这本书。
本书所选得52 条经济规律都就是经典得经济理论, 如复利累进效应、最大笨蛋理论、节俭悖论、棘轮效应、格雷欣法则、纳什均衡、蛛网理论、萨伊定律、科斯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帕累托最优、马太效应、二八法则、柠檬原理、拉弗曲线、基尼系数、恩格尔定律、长尾理论、蓝海战略、锁定效应、多米诺骨牌效应等。
这些经济规律包括供给与需求、市场与竞争、生产与消费、投资与理财、博弈与选择、产权与制度、收入与分配、国民收入与宏观经济调控、信息与经济、经营与管理等内容,与人们得生活息息相关,涵盖了人们日常经济生活得方方面面。
在日常生活里,如果您瞧不起低投资回报率,总为自己找不到一个一本万利得投资项目而苦恼时,那就是您不了解经济学中得“复利累进效应";如果您以为大手大脚花钱没什么,认为即使养成一个不好得消费习惯以后也能改掉得话,那就是您不懂棘轮效应; 如果您因为瞧到很多人买了股票就赚钱而奋不顾身地把全部身价都投入股市得话,那就是您还不知道什么叫最大笨蛋理论…… 总之,通过掌握这些与生活紧密相关得经济规律,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住经济思维得本质,瞧清隐藏在复杂事物表象下得真实世界,从而提高自己对待财富、处理金钱、衡量利益得财富智商与情商。
十大经济理论
十大经济理论一、平衡发展理论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
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
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
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
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
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
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
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
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
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
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生产性活动”部门。
人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人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人类经济学是研究人类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的学科,旨在解释人类经济行为的原因和效果。
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理论被提出和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人类经济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
1. 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人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做出某种选择时放弃的最好的替代选择的成本。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一个人决定用一小时看电视而不是工作,他的机会成本就是他本可以获得的工作收入。
2. 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当一个人增加或减少参与某种经济活动时所产生的效果。
例如,一个雇主决定雇佣一个额外的员工,他会考虑雇佣该员工所带来的额外产出与成本之间的平衡。
3. 需求与供给需求和供给是人类经济学中的核心概念。
需求是指市场上消费者愿意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则表示生产者愿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数量。
市场上的价格通常取决于需求和供给的平衡。
4. 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通过增加或减少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消费量来评估其满足程度的变化。
当消费者购买一种产品时,他们会比较每个额外单位带来的满足程度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5. 理性决策理性决策是指在考虑各种选择和可能后,做出基于最大效用或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决策。
理性决策者会权衡利弊,并选择给予他们最大利益的选项。
6. 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分配。
市场失灵可以由外部性、信息不对称、公共物品等因素引起。
当市场失灵时,政府干预可能需要进行调整和纠正。
7. 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是指经济活动在一定时期内波动的变化。
经济周期包括繁荣期、衰退期和复苏期。
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周期的原因和影响,并试图提出有效的政策措施来稳定经济。
8. 边际效益递减边际效益递减是指当增加某种经济活动的单位量时,每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效益减少。
例如,当一个人不断增加购买某种产品的数量时,每个额外单位所带来的满足程度逐渐减少。
总结:人类经济学涵盖了广泛的概念和理论,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经济活动的本质。
经济学研究者的100个经济学理论
经济学研究者的100个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生产、分配和交换等经济活动的学科,在人类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无数的经济学理论,这些理论对经济学的发展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将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分享一些经济学研究者常用的经济学理论。
一、供给和需求(Supply and Demand)供需关系是市场经济中最为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之一。
供需关系表达了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在一定的价格下的关系。
供给越充足,需求越低,价格就会越低。
相反,供给不足,需求高涨,价格就会越高。
了解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对于商业运营以及消费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边际效益(Marginal Benefit)边际效益是指增加一单位生产或消费所得到的额外收益或效果。
边际效益决定了当每单位输入量增加时,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和效益是否合理。
经济学家通常使用边际分析来衡量效益与成本。
三、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政策影响的方法,它将各种成本视为负面影响,将各种收益视为正面影响,然后用相应的货币单位来测量它们的数量并进行比较。
在进行政策决策时,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决策者权衡不同方案的成本和好处,从而选择最经济的方案。
四、货币贬值(Monetary Devaluation)货币贬值是指国家的货币对其他货币的外汇交换比率下降的进程。
与货币贬值相对的还有货币升值,在多数情况下,货币升值会对国际贸易以及其他方面的经济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
五、货币供应(Money Supply)货币供应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济体内流通的货币总量。
货币供应量会影响汇率、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等因素,从而影响经济活动的发展。
六、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全球经济发展,通过专业化和分工,提高经济效率、产品质量和流通速度等因素。
七、劳动生产率(Labor Productivity)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国家或组织生产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除以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用的总劳动时间。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六大经典理论
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的六大经典理论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6月5日(受洗)-1790年7月17日),英国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他所著的《国富论》成为了第一本试图阐述欧洲产业和商业发展历史的著作。
这本书发展出了现代的经济学学科,也提供了现代自由贸易、资本主义和自由意志主义的理论基础。
1723年亚当斯密出生在苏格兰法夫郡(County Fife)的寇克卡迪(Kirkcaldy)。
亚当·斯密的父亲也叫亚当·斯密,是律师、也是苏格兰的军法官和寇克卡迪的海关监督,在亚当斯密出生前几个月去世;母亲玛格丽特(Margaret)是法夫郡斯特拉森德利(Strathendry)大地主约翰·道格拉斯(John Douglas)的女儿。
亚当斯密一生与母亲相依为命,终身未娶。
分工理论亚当斯密认为,分工的起源是由人的才能具有自然差异,那是起因于人类独有的交换与易货倾向,交换硬易货是属私利行为,其利益决定于分工。
假定个人乐于专业化及提高生产力,经由剩余产品的交换行为,促使个人增加财富,这种过程将扩大社会生产,促进社会繁荣,并达到私利与公益的平衡。
分工促进劳动生产力的原因有三个: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可以熟能生巧:第二,由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通常需损失不少时间,有了分工,就可以免除这种损失:第三,许多简化劳动和缩减劳动的机械发明,只有在分工的基础上才可能达到。
货币理论货币的首要功能是流通手段,持有人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其它物品。
当物物交换发展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后,商品的价值就用货币来衡量。
这时,便产生了货币的另一功能:价值尺度。
亚当斯密也谈到货币的储藏功能、支付功能。
但是,他特别强调货币的流通功能。
价值理论提及价值问题,亚当斯密指出,价值涵盖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前者表示特定交换功能,后者表示拥有购买力。
进一步指出,具有最大使用价值的物品,往往不具交换价值,水及钻石是其著名的例子。
经济学考研重要理论总结
经济学考研重要理论总结经济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资源配置与利益分配的规律,为我们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
对于考研经济学的学习者来说,掌握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经济学考研中的重要理论进行总结,帮助大家掌握考试重点。
1. 供给与需求理论供给与需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研究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以及价格形成的机制。
供给方面,我们需要了解生产者的供给曲线和供给弹性的概念;需求方面,我们需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曲线和需求弹性的概念。
通过分析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可以预测价格的变动和市场的均衡。
2. 边际分析理论边际分析理论是经济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它研究个体在决策时所面临的边际效益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边际效益递减原理告诉我们,在有限资源下,当一个个体的边际效益降低到与其边际成本相等时,个体决策的最优选择达到了。
3. 价格理论价格理论研究的是商品价格的形成原因和变动规律。
其中,马歇尔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交叉点的理论是研究价格形成的核心内容之一。
此外,经济学中还有其他价格理论如边际效用决定价格理论、劳动价值论等。
4. 产出与分配理论产出与分配理论是研究经济增长的原因和经济收入分配的规律。
其中,关键的理论有凯恩斯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托马斯·洛伦茨的“无尽增长”理论等。
5. 货币供应与金融市场理论货币供应与金融市场理论是研究货币的作用和金融市场的运行规律。
其中,关键的理论有货币供应理论、金融市场效率假设、金融市场失灵等。
6. 经济政策理论经济政策理论是研究政府干预经济的原因和方式。
其中,关键的理论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供给侧经济学等。
7. 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是研究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增长动力的理论。
其中,关键的理论有哈罗德-多马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外生增长模型等。
总之,经济学考研的重要理论主要包括供给与需求理论、边际分析理论、价格理论、产出与分配理论、货币供应与金融市场理论、经济政策理论以及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六大理论及其它重要概念一、需求与需求的变动(二)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1)消费者的偏好;(2)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对市场需求有重要影响;(3)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负相关关系;(4)相关商品的价格:商品之间两种关系:A.互补关系:两种商品共同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反向变动;B.替代关系:两种商品可以互相替代来满足一种欲望;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另一种商品的需求呈同向变动。
(5)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6)其他因素:城市化水平提高、家庭人口减少、降低房地产税等,可增加房地产市场需求。
(三)需求规律:需求量的变化受到价格变化的影响,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动。
需求规律在理论上可以用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综合作用——价格效应来解释:价格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1.替代效应总是负值:甲商品价格上涨,乙商品需求量增加----负效应;2.收入效应:可能正,也可能负。
A.正效应----价格下降↓,改用其他商品,对其需求减少↓。
方向一致B.负效应----价格下降↓,对其需求增加↑。
方向相反正常商品----替代为负、收入为负,价格效应为负。
满足需求规律。
特殊商品----价格效应是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力量对比的结果。
吉芬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下降↓。
就不买炫耀效应----价格上涨↑,需求量增加↑。
问:什么是需求规律?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呈反向变动。
什么是正效应?负效应?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减同方向为正效应。
价格变化与需求量增加反方向为负效应。
二、供给与供给的变动商品价格与供给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价格越高供给越多,价格越低供给越少。
与需求相反!(二)影响商品供给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2)其他商品的价格;(3)生产技术的变动和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成本的影响。
(4)政府的政策:(5)厂商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三、弹性理论(一)需求弹性1.定义:是指由于影响需求的诸因素发生变化后,需求量作出反应的程度。
2.理解需求价格弹性和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要点:(1)价格是自变量,需求量是因变量;即需求是随价格变动而变动(2)需求价格系数是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的比值!(3)需求价格系数的数值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如果是同方向变动为正值;反方向变动为负值。
(4)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需求价格系数大小并不一定相同。
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分类:(1)│E d│=0:需求完全无弹性;价格怎样变,需求量都不变。
(2)│E d│=∞:需求有完全价格弹性;价格不变,需求量任意变。
(3)│E d│=1:需求为单一价格弹性;价格变动率与需求量变动率相同。
(4)│E d│>1:需求富有价格弹性;价格变动率小于需求量变动率。
(5)0>│E d│>1:需求缺乏价格弹性。
价格变动率大于需求量变动率。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1)商品的替代品数目和可替代程度:A.商品的替代品数目越多,则需求越富有弹性;B.可替代程度:有完全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可能有完全弹性。
(2)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以及商品在消费者家庭预算中所占比例:▲越是必须品,需求弹性越小;越是奢侈品,需求弹性越大;▲越占家庭支出比例大的商品,需求弹性也较大;(3)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化:用途越多,需求弹性越大;手机(音乐、照相)(4)商品的耐用程度:越是耐用,需求弹性越小;(5)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大。
越有可能被替代5.需求的点弹性系数:需求曲线上不同点的需求弹性是不一样的。
要点(4)6.需求价格弹性与消费者支出之间的关系:A.某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E d│>1,则价格与消费者支出反方向变动;价格↑,支出↓,销售收入↓;B.某商品的需求为单一弹性,│E d│=1,则价格与消费者支出无关;C.某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0>│E d│>1,则价格与消费者支出同方向变动;价格↓,支出↓,销售收入↓;7.需求的交叉弹性:一种商品的需求对于另外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E xy>0,表示X的需求与Y的价格同方向变动,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E xy<0,表明X的需求与Y的价格反方向变动,两种商品为互补品;E xy=0,则表明X、Y两种商品为互不相关。
8.需求的收入弹性:商品需求量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E1>0,表示商品为正常品;E1<0,表示商品为低档品;E1>1,表示商品为奢侈品。
(二)供给弹性掌握是指由于影响供给的诸因素发生变化后,供给量作出反应的程度。
1.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理解要点:(1)价格是自变量,供给量是因变量;即供给是随价格变动而变动(2)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的比值!(3)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的数值一般都为是正值;(4)同一条供给曲线上不同点的供给价格弹性系数大小并不一定相同。
与需求的相同点?不同点?3.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分类:(1)│E s│=0:供给完全无弹性;(2)│E s│=∞:供给有完全弹性;(3)│E s│=1:供给为单一弹性;(4)│E s│>1:供给富有弹性;(5) 1>│E s│>0:供给缺乏弹性。
与需求的相同点?有不同吗?一起记!4.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主要因素:(1)厂商供应能力和产品生产周期:时间长短决定供给价格弹性大小;时间短,供给价格弹性为零;时间长,将使供给价格弹性增加;(2)厂商生产产品的成本:成本越大,供给价格弹性越小。
四、市场均衡需求或供给有一个不变时,其他变化是肯定的。
需求、供给对均衡的影响:当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化时,均衡数量和均衡价格的变化视具体情况而定。
(1)供给不变,需求增加时:价格↑,需求量↑;(2)供给不变,需求减少时:价格↓,需求量↓;(3)需求不变,供给增加时:价格↓,需求量↑;(4)需求不变、供给减少时:价格↑,需求量↓;(5)需求增加,供给增加时:价格可能上升、不变、下降,需求量↑;(6)需求增加,供给减少时:价格↑,需求量可能上升、不变、下降。
(7)需求减少,供给增加时:价格↓,需求量可能上升、不变、下降。
(8)需求减少,供给减少时:价格可能上升、不变、下降,需求量↓;五、消费者行为理论1.边际效用分析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每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满足效用增量呈逐渐递减的趋势。
2.无差异曲线分析A.定义:消费多种商品时,获得的效用是相同的。
B.特点:(1)曲线斜率为负值,两种商品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2)同一条曲线上的不同点所代表的总效用是相同的;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总效用;离原点越近所代表的总效用越小;反之,越大;(3)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每一条曲线代表的效用是不同的;(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C.边际替代率:■定义:效用不变,增加某种商品单位的消费量,则会减少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X代替Y。
■表示:边际替代率用曲线上点切线的斜率表示。
每点斜率不同,边际替代率不同。
■当增加商品X的消费时,X的边际效用逐渐减少,Y的边际效用会增加,所以,X替代Y的边际替代率呈逐渐递减趋势。
3.消费者均衡看无差异曲线分析:把消费者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放在同一坐标平面内,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点,既定收入的前提下所能获得的最大效用。
六、生产理论生产要素投入量与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掌握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3个点①规律:分三个阶段:边际产量递增,边际产量递减。
总产量递减。
②P177 图6—8说明三点:A.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时,总产量出现拐点(有向上凹转为向下凹);B.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交的点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过了此点,边际产量低于平均产量;C.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为最大值。
③结论:合理的选择:第Ⅱ阶段,即边际产量MP≤平均产量AP与边际产量MP≥0之间。
(三)等产量曲线分析与投入量的最优组合掌握1.等产量曲线:与无差异曲线的几何特征非常类似是指这两种生产要素投入的不同数量组合所能获得相同产量的生产函数曲线。
特点:(1)斜率为负值;两种生产要素不能同时增加或减少;(2)同一曲线上的各点代表相同的产量;不同的曲线代表不同的产量;(3)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能相交;(4)是凸向原点的曲线。
2.边际技术替代率:增加L,替代K3.等成本线:一定量的费用支出所能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所有可能数量组合的集合。
4.投入量最优组合:等成本线与等产量曲线放在同一坐标平面内,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的切点为成本一定时产量最大的要素投入量最优组合。
所以,厂商的均衡条件:单位货币所购买到的生产要素所得的边际产量相等。
(五)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最大收益产量组合掌握1.生产可能性曲线:技术水平既定,投入的资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时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可能的数量组合。
是一条凹向原点的曲线。
X商品的边际产量递减,Y的边际产量递增,Y转产为X的边际转换率增加。
2.边际转化率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一点切线斜率描述。
3.等收益线:X、Y的价格既定,能获得相同销售收入的两种商品的各种数量组合。
如果商品的价格和收入是常数的话,等收益线是平面内的一条斜直线。
4.最大收益产量组合:只有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等收益线相切的切点上,可以获得最大销售收入的产量组合。
小结:七、成本理论(一)经济学中的成本概念掌握1.会计成本----计入会计账目的各项费用支出总和;2.隐成本----支付给厂商自有生产要素的报酬。
也称“正常利润”。
3.经济成本----厂商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支出总和。
经济成本=显成本+隐成本4.经济利润=销售收入-会计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0,销售收入=经济成本,可以获得正常利润,即隐成本;经济利润>0,获得超额利润;经济利润<0,企业亏损。
(二)成本分析:熟悉1.总成本、平均成本、边际成本都分为短期和长期的。
只有短期总成本又分成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短期成本的变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1)平均固定成本AFC:随产量增加而持续递减。
(2)平均可变成本AVC:“U”形。
开始成本减少,受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作用而成本增加。
所以是“U”形曲线。
(3)平均成本SAC:“U”形。
(4)边际成本SMC:“U”形。
P183 图6—12 3个内容:①边际成本最先达到最低点;②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一相交,两成本曲线由递减变为递增;☆③收支相抵点:从图上看,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交点。
价格=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 P=SAC=SMC3.长期成本分析(1)长期总成本LTC(2)长期平均成本LAC:“U”形。
(3)长期边际成本LMC:“U”形。
4.利润最大化原则经济利润=总收益-总成本总收益和总成本都是产量的函数,因此,经济利润也是产量的函数。
☆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必要条件:MR=MC☆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是厂商经营决策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或亏损最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