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法出台后对中国旅游行业的影响
旅游法对旅游行业的影响与意义

提升导游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
专业知识
旅游法要求导游必须具备丰富的旅游专业知识,包括历史、 文化、地理、民俗等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地为游客提供讲 解服务。
服务技能
旅游法强调导游必须具备良好的服务技能,包括沟通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等,以便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和 期望。
导游权益保障和激励机制
权益保障
加强合作与共赢
旅游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 补,共同应对市场挑战和 促进行业发展。
04
旅游法对导游队伍建 设的推动
导游资格认证及培训制度完善
导游资格认证制度
旅游法规定了导游必须取得相应资格认证才能从事导游工作,确保了导游队伍的 专业性和素质。
培训制度
旅游法要求导游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服务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 的培训,提高了导游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加强监管力度,防止过度开发破坏
1 2 3
严格旅游项目审批
旅游法要求加强对旅游项目审批的监管力度,防 止不符合规划要求、破坏生态环境的项目上马。
强化旅游市场监管
旅游法要求加强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欺 客宰客、强迫消费等违法行为,维护游客的合法 权益。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
旅游法要求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力度,采取有 效措施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行为,确保旅游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
明确旅游资源定义
旅游法规定了旅游资源的范围,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 、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科学技术成果等,为旅游资 源的分类提供了依据。
制定旅游资源评价标准
旅游法要求制定旅游资源评价标准,对旅游资源进行客观 、科学的评价,为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指导。
建立旅游资源档案
[重点]我国与旅游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
![[重点]我国与旅游业有关的法律法规对旅游业发展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748c6c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1.png)
我国与旅游有关法律法规对旅游行业发展的作用研究一综述1、我国旅游行业是一个朝阳产业、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部门,在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带动和促进有关行业的发展,促进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978年我国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仅为72万人次,到1987年接待入境过夜旅游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
旅游创汇1978年仅为2.6亿美元,到2007年达419.19亿元美元,到2010年达到458亿美元。
中国国际旅游收入的排名,1980年在世界仅列34名,2001年进入前5名。
1993年至2010年国内旅游收入人数由4.1亿人次增长到2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864亿元增长到1.26万亿元。
截止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达21亿人次,较上年增长10.6%,国内旅游收入1.26亿元,增长23.5%,入境过夜旅游人数5739万人次,增长20.4%,全国旅游总收入1.57万亿元,增长21.7%。
2006年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二、与旅游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旅游业中的作用我国与旅游有关的法律法规包括:1)将旅行社从设立到经营管理各环节都做了规范的《旅行社管理条例》2)今年10月1日,为整治旅游行业乱象提供了法律依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3)加强我国旅游饭店秩序,推动旅游饭店业发展的《中国旅游饭店行业规范》。
4)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消费者保护法》。
5)保护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的《合同法》。
6)《文物保护法》7)《旅行社条例》8)中国公民处境条例9)导游人员管理条例10)旅游饭店等级划分与评定等一系列条例法规。
旅游者既是旅游企业的经济来源,又是旅游活动的主体,其行为直接关系到旅游企业的利益和旅游资源的保护,必须对旅游者的义务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以约束其行为.以今年10月1日刚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例,《旅游法》的实施,有效保护旅行者相关权益:《旅游法》的最大亮点就在于有效保护游客的相关权益,游客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有权知悉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旅游法》将会对旅行社产生的影响

《旅游法》将会对旅行社产生的影响《旅游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旅游业将正式进入有法可依的历史阶段。
中国旅游行业的第一部法律将为旅游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促进中国旅游行业转型升级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如果《旅游法》得以切实遵守,价格回归到合理范围,意味着旅行社将在同一合理的价格区间内竞争,经营者搏的是服务、规模和经营策略,而不用去搏良心的底线,不用在更低利润和不可思议的低价之间做取舍。
1、有利于整肃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旅游法第三十五条针对购物和自费项目的限制条款,以及消费者购物退货的救济条款,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零负团费现象。
对于当前的旅游乱象而言,旅游法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维护”市场秩序,而是有利于“整肃”市场秩序。
限制不合理低价,要求旅行社以合理的计价方式定价。
如果《旅游法》得以切实遵守,价格回归到合理范围,意味着旅行社将在同一合理的价格区间内竞争,经营者搏的是服务、规模和经营策略,而不用去搏良心的底线,不用在更低利润和不可思议的低价之间做取舍。
2、有利于经营者对服务质量的关注和消费者对服务价值的认同我特别注意到旅游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导游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这一规定与此前行业规章中禁止“收受”小费不同,为超值服务的导游获取合法收入提供了路径。
市场的现状是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只关心找旅行社是否比自己预订交通工具和食宿便宜,很少考虑旅游产品设计中所包含的经验、预订服务以及售前售后服务的价值。
旅游法指引价格回归合理区间,为价值审视提供了可能。
旅游产品即服务,旅行社的产品价格其实就是服务价值的体现。
在服务提供与价值认同的因果链中,经营者先提供良好服务,之后,才可能获得消费者的价值认同。
然而,从行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只有旅游服务本身的价值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消费者才能得到更为优质的服务。
3、有利于旅行社降低经营风险旅游法第四十三条和第四十四条对景区景点的分类和不同类型门票涨价程序和提前量的规定,一方面体现了对社会效益的关注和对市场规律的尊重,另一方面看也降低了旅行社的经营风险。
浅析新《旅游法》出台对旅游业的影响

文 6 X ( 2 0 1 4 ) 0 4 — 0 0 5 7 — 0 2
言 : 所 ,不 得安 排 另行 付 费旅 游项 目。但 是 ,经双 方协 商 一致 或 者旅 参与 2 0 1 3 年1 0 月 1日 实施 的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旅游法 》 ( 以下 游者要求 ,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 的除外” 。新规一 出, 旅行社 简称 “ 新 《 旅游法 》 ” )起 草 工 作 的 旅 游 规 划 专 家 刘 锋 曾说 过 , 的变化体现在 以下几个方面 : ( 一 )旅 游 产 品 价格 的 变 化 新 《 旅 游 法 》的 出台将 是 中 国旅 游发 展 的一 个里 程碑 ,是众 望所 1、旅 游 产 品 的 “ 涨价 ” 归 ,是所有 旅游从 业人翘 首 以待 的 ,也是 中 国经 济发展转 型的 大势 旅游产 品价格 的提高是 最先最 明显 的变 化 。由于旅游 法第二 十 所趋 。新 《 旅游 法 》的旅游 行业 发 展 的影 响程 度 值得 我 们进 行探 零 负团 费 ” 、欺 客 宰客 等 行 为 ,旅 行 社为 提 高 利 讨 。这这里 ,本 人 浅陋 谈谈 新 《 旅 游法 》对 未来 旅游 业 可能 会 出 五条 明令 禁止 “ 润将许 多旅游线 路大 幅涨价 。以武汉 市场上 的旅游 价格为 例 :新马 现 的影响 。 泰1 0日游从 5 0 0 0 元涨至 l 1 0 0 0 元; 港澳 5日 游将从 2 0 0 0 元涨至 4 4 0 0 旅 行 社 元 ;澳大利 亚新西 兰 1 1日游从 1 . 3 5万元涨至 2万元 ;韩 国游从 5 0 0 0 旅行 社 作 为新 《 旅 游 法 》的 重点 整治 对 象 ,在此 次 法律 激起 引
a n d mi n i mi z e i t s d e s t r u c t i v e n e s s .
试举例说明旅游法实施的意义

试举例说明旅游法实施的意义旅游法实施的意义:让旅行更美好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旅游法实施的意义。
旅游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旅游法就是一部规定了旅游业发展和管理的法律法规。
那么,旅游法实施对我们有什么意义呢?别急,让我一一道来。
旅游法实施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
在过去,我们在旅游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说被旅行社坑骗、导游强制消费等等。
这些事情让我们的旅行体验大打折扣。
而旅游法的实施,就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让消费者在旅行过程中能够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待遇。
这样一来,我们的旅行就会变得更加愉快和轻松。
旅游法实施有助于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旅游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产业,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过去由于缺乏规范和管理,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等。
而旅游法的实施,就是要通过对旅游业的规范和管理,促进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享受到更美好的旅行体验,还可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旅游法实施有助于提升国家形象。
一个国家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往往也是衡量这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旅游法的实施,可以让我们在国际上展示出一个更加规范、有序、文明的形象。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来到中国旅游,还可以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旅游法实施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旅游业正是将这些文化传播给世界各地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旅游法的实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还可以促进文化交流和世界和平。
旅游法的实施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
它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提升国家形象,还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所以呢,大家在旅行过程中一定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做一个文明、有素质的旅行者哦!让我们一起期待更美好的旅行体验吧!。
试举例说明旅游法实施的意义。

试举例说明旅游法实施的意义。
旅游,就像一场美妙的冒险,总是能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不是吗?不过,随着旅客越来越多,旅游的种种麻烦事儿也随之而来。
因此,咱们国家出台了旅游法,这就像为旅行的旅客撑起了一把保护伞,真是个好主意!接下来,我就来唠唠旅游法实施的意义,顺便让大家看看这玩意儿到底是多么重要。
1. 保障游客权益我们常说,旅游就是心灵的栖息地。
但如果在旅途中碰到一些不靠谱的事,比如导游喊着让你购物,结果却黑店一条龙,那心情就像泡沫一样破了,真是令人心里一凉。
旅游法的实施,像是一盏明灯,把黑暗中的那些不法行为照得透亮!根据旅游法,游客的权益得到了更明确的保障,不管是景区、旅馆还是导游,大家都得遵循规矩,谁要是不守规矩,嘿,可得小心惹上法律责任哦!这样,旅游的安全感瞬间提升,大家的心情也就好得多,不是吗?1.1 制定合理的规则说到旅游法,里面可是有很多明文规定的,比如旅游合同、景区门票价格等等。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这些啥都没谱的规定,商家随意抬价,那可真是让人心肝颤抖。
大家一出门兜里就得多备几个钱,生怕当场“破产”,现在好啦,旅游法就像一把铁拳,给这些不守规矩的商家来个响亮的警告:“你别想随意宰客!” 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真是让人心里踏实。
1.2 维护旅游环境还有一点,很多游客可能不知道的是,旅游法不仅仅关心你的钱包,环境保护也是它的一部分哦!如今,很多风景名胜都受到旅游热的影响,环境变得一团糟。
嗯~ 这就让人感到不舒服了,所以,旅游法也强调了旅游活动要保护生态环境。
比如,景区内严禁乱扔垃圾,破坏植被,甚至伤害小动物。
谁要是被抓到,哼,罚款是少不了的!这样一来,大家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保护大自然,真是一举两得。
2. 促进旅游经济说到旅游,很多人会心里一乐,想起那个阳光明媚的海滩和激烈的滑雪场。
旅游可以拉动经济,增加就业机会,这可是旅游法的另一大魅力所在。
出台法规后,景区和住宿行业都需要规范化经营,这就给新兴的创业者带来了机会。
旅游法颁布实施对中国旅游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
、
新旅游 法的颁 布背景
当今 时代 , 是一个旅游休 闲的时代 ,随着人们 的工 资收人 的大幅提 升 以及经济 的迅 速发展 ,人 民越来越 强调休 闲旅 游的重要性 。我 国的旅 游业也进入 了快 速发展 的 阶段 ,我 国旅 游出境 的总人数 达到 8 0 0 0万人 次 ,在全球 的排 名中排 第三位 ,但 是 国内的旅游数 目达 3 O亿 人次 在世 界上排名第一 。中国对全球 的旅游 行业贡献 了 7 %的份 额 ,是世界 上最 大 的旅游人数输 出国之一 。我 国的旅 游行 业研究 院院长 说 :“ 旅游 法最 大 的亮点就是最 大限度 的保 护了旅游 者的利 益,群众 如果受到欺骗 可 以 通过有效渠道去 沟通去维权 了 ,也可 以提 出诉 讼 了。 ” 这部 法律最 大 的 突破是任何一个 受害的游客都可 以拿着法 律的武器 来保护 自己的权益 , 能够 向各 大司法机关 和相关部 门去 维权去 打官司。以前 旅游公 司最 担心 的事情是 和旅游局之 间的博弈 和求 助。现 在一些游 客反映 ,如果旅 游公 司不经过 我们 自己的同意带我们 购物 ,我 们现在就 有权利 去告他 们了 , 到 时我们 的利益 就有保 障了 ,到时候 , 旅 游社所 面对的不仅仅是几 个游 客 ,他们将 面对 的整个 中 国的法律 。不过 因为 中 国旅游法 的 实施 和颁 布 ,在今 年的十一 国庆 “ 黄金周 ”小长假期间 ,很多 国内和 国际的旅行 社都把旅游 的相关 费用 明显 提高了两成 ,很多地 方的花销都 出现了不 同 程度 的上 升。其 中涨 幅最高的我国在东南 亚和宝岛旅游 的线路 ,最大涨 幅达 到百分之一 百 , 传 统的欧美旅 游地旅行 社的价格也上升 了达到五成 左右 ,而国内的一些 的城市 ,如 云南和海 南地界 出现 了小 幅度 的上升 , 这样旅游公 司接 待的人数 就出现了小幅度的下降。业 内 的人 士表示 ,此 次 费用 的提高 的。也就 表明旅行社有 较大的违规炒作空间。 = 、旅游 法颁布 实施对 中囡旅 游企业发晨的影响 ( 一 )旅行社 的收 费标准将会趋 于合理化 、公 开化 、透 明化 《 旅游法》 明确规定风景 区的门票 不可 以随意 的涨 价 ,风景 区门票 的提高要 向有关部分提前半 年提出申请 ,同意后 才能涨价 ,并且涨 价的 幅度要在合理 的范围内,还有要举行 价格 听证会 。公 开讨论价格 的涨幅 是否合理 ,适 当,必要性 。风景区也 要核定 最大的客运量 ,来适 当发售 门票否则停业整顿 。我 国的旅游 法第 4 4 条 明确规 定 ,风景 区的最 大人 流量要低 于景 区主管部分 给予 的评定 标准。景区景点出现事故 时 ,景 区 管理部 门要承担相应 的责任 。法律将会填 补过去 景区景 点对游客人 身安 全零负责 的情况 。当景 区出现安全 事故时 ,有关单 位可以责令要求 管理 人员调查并处理相关工作 ,所 以风 景区管理机构会 把游 客的安全放 在第 位 。旅行社作 为 目的地旅游业 的龙 头企业 ,以往 主要 是通过价格 较低 的形式来 吸引客人 ,通过购 物和门票 折扣等 方法 获取不正 当的利润。一 旦旅游法生效 , 一些小作坊 的旅行社将会 首当其 冲 ,将会被淘 汰。从长 远的目 标来看 ,旅游法 的实施对整个 旅游社 行业起 到了规范并促进 其健
中国旅游业的法律政策与发展

中国旅游业的法律政策与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业在中国国内的地位与影响力日益增长。
作为一个相关性广泛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与法律政策息息相关。
本文将从法律政策与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中国旅游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
一、法律政策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1. 法律保障旅游者权益中国旅游法规定了旅游者的权益,保障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
旅游者有权享受安全、舒适的旅游环境,有权获得真实、准确的旅游信息,有权维护个人隐私和人身安全。
法律的保护为旅游者提供了保障,增强了人们对旅游的信心,推动旅游业的持续发展。
2. 法律规范旅游企业经营行为旅游法对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了严格规范。
旅行社必须具备相应的经营资质和责任保险,不能误导和欺骗旅游者。
景区、酒店等旅游场所也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服务质量和安全。
这些法律规定限制和约束了旅游企业的行为,促使其更加关注服务质量和消费者体验,提高行业整体的经营水平。
3. 法律引导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法律政策的引导下,中国旅游业逐渐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
在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相关法律要求加强对景区、自然保护区等旅游资源的保护与管理。
同时,对于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加强了环境保护与管理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
这些法律的实施对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 旅游业的快速增长中国旅游业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快速增长的成绩。
国内旅游市场的扩大,以及中国人民对于休闲旅游、个性化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加,都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旅游业的国际地位也逐渐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往中国旅游。
2.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国家,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
国家相关政策鼓励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动旅游+文化、旅游+体育等多元化发展路径,提升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 旅游业的产业链扩展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扩展。
中国的旅游政策如何影响旅游业的发展

中国的旅游政策如何影响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旅游业逐渐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业也蓬勃发展,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然而,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支持与规范。
本文将探讨中国旅游政策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首先,中国的旅游政策面向市场开放,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国家,具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大量投资旅游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宣传推广和降低门票价格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使得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来中国旅游,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
其次,中国的旅游政策鼓励旅游业的创新发展。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不断创新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
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例如将互联网与旅游业相结合,推动旅游业的电子商务发展,提升了旅游服务的便捷性和效率。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旅游业,中国政府还出台了各种人才引进政策,鼓励人才创新和创业,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另外,中国的旅游政策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提倡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为了保护和改善旅游环境,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环境保护政策。
例如,限制旅游景区的开发规模和游客数量,加强垃圾分类和废水处理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旅游对环境的压力,也为旅游业的长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中国的旅游政策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服务是促进旅游业发展和提升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方面。
中国政府鼓励旅游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建立和完善旅游投诉处理机制,加强对旅游服务行业的监管,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这些政策的落实,为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满意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中国的旅游政策对旅游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面向市场开放、鼓励创新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和提升服务质量等政策的实施,都为中国旅游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新旅游法对旅游的影响

浅谈新旅游法对旅游的影响近年来,旅游业对于中国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性一路提升,而《旅游法》的出台无疑是中国旅游界里程碑式的热点。
对旅游者——改变游客弱势地位,激活行业发展关键因素不同于《森林法》、《文物保护法》、《土地管理法》等资源性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从资源保护和研究管理等角度出发的,《旅游法》则是从保障旅游者合法权益、满足旅游者旅游活动的需求出发,而这正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满足游客需求是基本宗旨,遵循市场导向是基本原则。
2012年,我国国内出游人数近30亿人次,旅游收入超2万亿元,我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和第一出境旅游购买力国家,庞大的市场需求形成明显的买方市场。
但是,在单个的旅游者面对旅游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时,由于没有有效的法规保障,旅游者一直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从而导致市场整体并非有效的买方市场,也就难以形成真正的市场导向原则。
《旅游法》最大的亮点就是从法律层面改变了旅游者的弱势地位,使其能合法诉求旅游需求,使整体市场需求得到最真实的反映。
至于旅游法引导游客消费更加理性、更多青睐自助游、更加注重旅游体验等变化这一说法,其实,本质上这些都是本来的需求趋势,而并非旅游法引导的。
只是有了旅游法的保障,这种本来的需求特点和趋势能更直接更快速更有效地反映出来,从而引导、倒逼卖方遵循市场导向原则,提供游客满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引导行业发展回归理性和良性。
对旅游企业——三大转型,回归面向旅游者的服务竞争竞争策略转型:从价格竞争到服务竞争旅游者消费是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求之后发生的,旨在追求发展和享乐的高层次消费,一般呈现较高的需求弹性,这也是一直以来旅行社等服务提供商以低价抢市场的原因之一。
但同时,旅游更是一种体验,体验的质量才是旅游者衡量旅游价值的根本,因此也是旅游产品和服务提供商所应关注的根本。
若看了美景、吃了特色、玩得开心、住得舒心、行得便利,整个旅游体验过程是愉快的,即便为此付出合理的高一些的价格,游客也会更愿意。
旅游法的颁布对旅行社的影响

旅游法的颁布对旅行社的影响内容摘要:《旅游法》于今年4月25日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自今年10月1日实施。
《旅游法》的出台实施将为进一步加强旅游监督管理、维护旅者和旅游经营者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证。
高度重视规范旅行社行业发展。
相对于《旅行社条例》有了新变化和更高的要求。
对以往存在的重点问题如:“承包挂靠”、“零负团费”、“人头费”在法律层面给出了严格的规定。
因此,《旅游法》的全面实施并严格落实到位,将对旅行社行业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法旅行社经营方向应对方法一、外部环境对旅行社企业经营方向的影响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市场的企业不是孤立的所以总会是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
一般认为企业的宏观环境因素有五类,即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与自然环境以及技术环境。
企业的微观环境主要包括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两个方面。
产品生命周期、产业五种竞争力、产业内的战略群体、成功关键因素等分析方法是微观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
旅行社的经营活动离不开其外部环境。
它既为旅行社经营活动提供方向、标准、途径和条件甚至经营项目选择,同时也必然因此而对旅行社的活动起制约作用。
离开外部环境,旅行社便无法做出正确的战略规划和经营决策。
外部环境的分析是旅行社经营活动必不可少的部分。
其中《旅游法》的颁布正是改变了旅行社企业外部环境中德政治法律环境。
政治法律环境是指那些制约和影响企业的政治要素和法律系统以及其运转状态,包括政治制度、体制、政治形势、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因素。
政治和法律因素是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
对旅游业而言是制定服务战略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只是由旅游业的脆弱性决定的。
《旅游法》的颁布使得旅行社业的经营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旅游法》针对“零负团费”低价操作模式,设置了相应的10多条规范、禁止和处罚规定。
《旅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旅游法的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旅游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作用。
我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资源的优势逐渐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中国旅游业得到迅猛的发展,30年来,中国旅游业在接待人数、外汇收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资源的开放与保护、旅游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旅游消费的需求进一步上升,旅游业在国民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中国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占重要地位的支柱产业。
但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是,在过去的三十多年中,由于没有一部旅游业的法律来约束和引导旅游业的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呈现出了一种病态。
“零团费”、“负团费”、“黑导游”、“宰客”现象屡禁不止,导游成了坑人的职业,旅行社成了坑人的团伙,在社会上的名声逐渐下降。
所以,《旅游法》的出台,是中国旅游人30多年的期盼,是全国旅游业6000万人的心愿,更是人民群众生活权利的保障和权益的保护,是每年上亿人次入境旅游者旅游质量提升的保障。
没有法律的规定,旅游的地位得不到落实,旅游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旅游企业始终在歧视性的环境中成长。
如果说制造业解决了短缺,服务业提升了便利,那么,旅游业就是幸福的载体。
幸福需要保障,从旅游角度看,就格外需要旅游法出台。
终于,我们等到了。
2013年4月25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2013年4月2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 号公布了该法。
《旅游法》分总则、旅游者、旅游规划和促进、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法律责任、附则10章112条,自2013年10月1日起施行。
《旅游法》的出台是中国旅游发展的里程碑,是众望所归,是所有旅游从业人员翘首以待的,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大势所趋。
她对于整顿旅游市场、保障旅游秩序、提升行业信誉和品牌、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论新旅游法对旅游业的影响

因传统思想束缚我国农村人口的消费观念,致使我国农村 旅游市场从未得到应有的开发与重视,其旅游价值潜力仍远未 达到饱和态势。虽然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 升,加之我国三农政策的出台并大力实施,促进我国农村建设 步伐的加快,但是农村旅游在我国仍类属于新兴产业,因此, 如何提高农村旅游产业链条的价值;如何优化农村旅游发展现 状;如何高配农村旅游资源、调整产业间的供求关系成为我国 农村旅游市场改革的重要问题。
二、现阶段我国农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很多农村旅游社在营销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其 实际营销成果并不理想,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农村旅游产业有效 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市场营销理念的缺位现象 一是近年来我国农村旅游经济呈持续上涨态势,特别是旅 游黄金周时段农村旅游景点都求不应供,以至于很多农村旅游 社过于自信,自认为其知名度能够长久维持单位的运营与发 展,忽略了促销的重要性;二是个别旅游单位对促销的瞬时 效应报以过多期望,总希望投入促销经费后能够立即收回,在 一段时间内缺乏客观认知促销目的的意识,致促销所能带来的
游”。为了强调导游的重要作用,国际旅游界将导游称之为“旅 游业的灵魂”、“旅行社的支柱”和“参观游览活动的导演”。 导游直接与游客接触,并且接触时间最长,导游服务是旅游各项 服务中最为根本的服务,更是旅游服务质量高低的最敏感的标 志,也是是各项旅游服务的联系纽带和中间桥梁。然后新旅游法 的出台可谓让众多导游“谈购色变”,绝口不提购物,即使旅游 者有购物的需要,导游者也不熟视无睹,有些人曾提议若旅游者 要求购物,可以签署“购物协议”。然而这份协议是与《旅游 法》中的相关规定相违背的,所以不具法律效力。这也就可以理 解导游为何熟视无睹,甚至“谈购色变”。没有购物,就没有收 入,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基本工资的导游人员来讲,旅游购物市 场比较混乱,特别是相比前些年而言,旅游者更侧重理性消费。 现在面临禁购命令,新旅游法的出台在某种程度上对于导游而言 无疑就是“屋漏偏遇连阴雨”。对于导游来讲,旅游法就是导游 人员的寒冬,导游生存状态堪忧,当然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的部 门考虑到导游的利益,找到解决导游收入的好办法,当然这个问 题也是极其迫切的。
旅游法新规对旅游市场的影响及变化

定 了坚 实 的基 础 :一 是 遵守 秩 序 和 功
和 国旅 游法 。旅 游 法 所带 来 的 影响 有 很 多 方 而 。第 一 在保 障旅 游 经 营 者 以 及从 业 人 员 权益 方 而 ,旅 游 法 注重 平 衡对 旅 游 经 营 者权 益 的保 障 ;第二 旅 游 法 建 立 了旅 游 经 营 的 基本 制 度 . 为
关键 词 : 旅行 社 导游 游客 九 十 年 代 以后 .中 国旅 游 业 总 体 上 以高 于 G D P 速 度 快 速发 展 , 近年来 , 我 国的 旅 游 业 更 是 长 期 的 保 持 7 %年 均 增 长 率 ,如 今 旅游 业 已经 成 为 国 民 经 济 新 的经 济增 长 点 ,带 动 了相 关 产 业 和 社 会经 济 的全 面 发展 .成 为我 国 经 济 发展 的支柱性产业之 一。今年上半 年, 我 国旅游 经 济持续 平 稳发 展, 旅 游市 场 继续呈现 “ 两增一 平” 的态势: 国 内旅游 市场保持 增长,出境旅 游市场 较快增长 , 入境旅游 市场小 幅下降 。在 “ 三公” 经 费 压缩的背景下 , 国内旅游仍然实现较好 发 展, 说 明大众消 费是国内旅游发展 的坚 实 基础 ; 出境 旅 游较 快 发展, 境 外消 费大 幅 组 织 旅 游活 动 , 诱 骗旅 游 者 , 并 通 过 安 排 购 物 或 者另 行 付 费 旅 游项 目获 取 回 扣等 不 正 当利 益 ; 旅行 社 组 织 、 接 待 旅 游者 . 不 得 指 定 具体 购 物 场 所 , 不 得 安 排另 行 付 费 旅 游项 目。发 生违 反 前 两 项规 定 情 形 的 .旅 游 者 有 权在 旅 游 行 程结 束 后 三 十 日内 .要 求 旅行 社 为 其 办理 退 货 并 先 行 垫付 退 货 货 款 .或 者 退还 另 行付 费旅 游项 目的费 用 。 由于 旅 游业 的旺 盛 ,市 场 对 于 导 游 的需 求 量 也 不 断 加 大 。但 是 导游 数 量 的增 多 并 不 代 表 整 体导 游 服 务 质量 的上 升 .很 多 导 游 都 是 因为 看 好旅 游 业 的 发 展前 景 踏 入 这 个 行业 ,渴望 才 华 可 以施 展 ,更 重 要 的是 收入 可 以增 加 。现 阶段 我 国专 职 导 游 收入 采用 工 资制 , 每 个 月 有相 对 较 低 的 底薪 , 再 加 上一 天 5 0 - 1 0 0 不 等 的带 团补助 ,有 的 甚 至 没 有带 团补 助 。兼 职导 游 按地 区 不 同 .旅 游 团 性质 不 同 ,补助 大 概 为 5 0 - 2 0 0 不等。 由 于各 地 的淡 旺 季 , 很 多 导游 一 年 的 收入 往 往 寄 托 于 旺 季 的短 短 几 个月 时 间 。为 了使 自己 能在 短 时 间 内获 得 收 入 的 最 大化 .导 游 在带 团 过 程 巾就 必 须 得 到 多 的 回佣 。回佣 的 获 取方 式 有 两 种 , 一 种 是 人头 费 , 一 种 是 购 物 提 成 。人 头 费 也 分 5 — 2 0元 不
《旅游法》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

江西财经大学2013~ 2014学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论文题目《旅游法》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课程编码 16A42 选课班 B01课程名称旅游政策与法规任课教师张瑾学号 ******* 姓名贺艳芳学院旅游与城市管理专业旅游管理考试时间 12月18日第三、四节课江西财经大学2013~2014第1学期课程论文考试评分表课程名称及代码:提交时间:注:教师提供选题者,选题项不予评分任课教师:《旅游法》对国内旅游市场的影响内容摘要:历经三十年酝酿和三次审议,2013年10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从法律层面围绕我国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主要关系和核心问题做出了全面规定。
本文将对比《旅游法》出台前后的一些现象,从《旅游法》能够长远的为旅游业输入正能量的角度,分析《旅游法》出台的背景、意义以及对国内旅游市场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旅游法》国内旅游市场影响一、中国旅游业现状及旅游法的颁布背景据悉2010年,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
“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投资势头旺盛,在投资规模上,全国“十一五”开发的大型旅游项目达12697个,未来我国旅游需求将快速增长。
据中国旅游研究院统计,2012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2.57万亿元,国内旅游约29亿人次,出境旅游超过8000万人次,入境旅游1.33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485亿美元,新增旅游直接就业约50万人。
根据中国政府所制定的远景目标,到2020年,中国入境旅游人数将达到2.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500亿美元,总收入将超过3000亿美元。
这样一个黄金产业,近年来却被门票涨价、低价揽客、强迫消费等一系列市场乱象所困扰,旅游者投诉无门,执法者无法可依的问题较为突出,旅游消费者和旅游行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完全保障,而我国目前却仍然没有一部专门的旅游法,与我国世界旅游大国的地位身份不相匹配。
旅游法的出台对旅行社的影响

旅游法的出台对旅行社的影响一.旅行社团队旅游经营操作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
长期以来,旅行社经营团队包价旅游,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招徕旅游者,行程中诱导、欺骗旅游者购物或参加自费旅游项目,并从中获取不当利益弥补利润。
旅游法的实施将更有效地改变旅行社行业存在的低价招徕,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利益的低价竞销经营模式,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零负团费”这一顽疾,旅行社有望走出低价竞争的泥潭,从而进入注重品质的品牌化竞争阶段。
二.是旅行社团队旅游短期内急剧减少,散客游将大行其道。
旅游法影响部分线路价格合理上涨,短期部分压制消费需求,长期刺激出游需求释放,区域影响差异,部分境外旅游需求或转向境内。
①原有的纯玩/无自费产品价格保持稳定。
此前该类产品价格已经高于普通的含自费/购物产品,旅游法对其价格影响有限;丽江、桂林等地皆有此类产品,10月份除国庆假期外的价格与9月份基本持平。
②部分线路将自费项目纳入行程,剔除购物点,价格合理上涨。
此类产品报价需涵盖此前自费项目及购物点对团费的“补贴”,价格有所上涨,但游客实际支出的上涨幅度较小(华东线路略涨1%、峨眉山线路涨9%),低于门市价上涨幅度(华东线路涨25%、峨眉山涨18%)。
③预计原自费项目/购物点较多的线路,价格后续将有较大涨幅。
如境内的张家界/桂林等线路购物点/自费项目相对较少,预计价格上涨幅度有限;云南线路购物点相对较多,价格上涨幅度或高于其他线路。
④短期部分压制团客需求,长期刺激出游需求释放。
受黄金周的季节性涨价及旅游法实施影响,国庆价格涨幅较大,短期压制市场需求;长期看旅游法推动旅游价格回归理性,旅游质量提升,刺激出游需求。
三.旅行社投诉短期内将进入高发阶段。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旅游者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进一步增强。
而旅行社长期养成的经营行为一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和适应,不会因为一部法律的实施而一蹴而就,必将经历一个过程。
加之团队旅游价格的大幅增加,旅游者期望值增加,将带来一个旅游投诉的高发期。
旅游法实施后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法实施后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新出台的旅游法对游客有什么好处核心提示:新出台的旅游法对游客有什么好处?旅游法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同时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
下面就由法律快车的编辑为您介绍。
一、游客滞留,旅行社承担赔偿责任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履行包价旅游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旅游法同时规定,旅行社具备履行条件,经旅游者要求仍拒绝履行合同,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滞留等严重后果的,旅游者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游费用的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赔偿金。
旅游法还规定,由于旅游者自身原因导致包价旅游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照约定履行,或者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旅行社不承担责任。
二、门票涨价,先听证且提前公布旅游法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
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
旅游法同时规定,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
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
旅游法还规定,景区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及团体收费价格。
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六个月公布。
三、零负团费,不得搞“赔本价”旅游法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
旅游法规定,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玉灵
谷慧敏
刘思敏
不可抗力 责任分担 导游无薪 酬收回扣
零负团费 强迫购物
旅游 焦点
旅游者“投 诉无门”
景区门票 随意涨价
旅游途中的 不文明行为
二、新旅游法的六大焦点及相关条例
• • 焦点一:零负团费、强迫购物 条例:零负团费、强迫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 游项目获取回扣、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 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经双方协商一 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 焦点二:景区门票随意涨价 条例:关于景区门票随意上涨本条例明确提 出了,严格控制价格上涨、公益性景区逐步 免费开放、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六个 月公布、旅游者有权选择购买合并景区单项 票、涨价应举行听证会(出席人员须含旅游者)。 焦点三:导游无薪酬收回扣 条例:不得索要小费,不得以任何方式欺骗、 诱导、强迫或变相强迫旅游者消费,被吊销 导游证三年不得重新申请;旅行社应当与其 聘用的导游订立劳动合同支付报酬,对临时 聘用的导游,应当全额支付导游服务费用, 不得要求导游垫付费用。
酒店业
•
•
《旅游法》基本建立了旅行社的过错责任归 责机制,使旅行社基本摆脱了《合同法》总 则所订立的凡合同违约均须承担严格责任的 箍窒,从而使旅行社在旅游纠纷中无需再承 担无限责任,给旅行社营造较为宽松的经营 环境,有利于旅行社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 现在:第35条第三款关于旅行社违反购物强 制性规定后果承担的规定、第67条关于旅行 社及其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 避免的事件视同不可抗力处理的规定、第68 条关于因旅行社或其履行辅助人的过错导致 旅游合同解除需承担游客返程费用的规定、 第74条关于旅行社受托代订(含自由行)业务旅 行社有过错才承担责任的规定等。上述条款 要求旅行社承担责任的前提均是旅行社有过 错或者过失。 《旅游法》是一部虽然迟来但是众望所归的 法律,在规定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保护旅 游者与旅游企业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旅 游市场,保障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等 方面,都将起到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恶性价格竞争再无市场
根据新法第35条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 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 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 不正当利益。广之旅总裁陈白羽说,新的报 价方式将趋于统一,“低价团费+高价购物、 加点”将被市场遗弃,隐形消费显形,旅游 产品回归旅游本质,质量更有保证。所有的 旅游产品,将以无加点、无自费、无指定购 物这“一价全包”的形式体现。 目前,旅游者的合法权益屡屡遭到侵害,这 跟部分旅行社,尤其是采购规模及采购能力 低的小型旅行社为抢占市场,而拼命低价推 销严重背离(低于)产品价值的旅游线路产 品不无关系。为了求生存,弥补利润,这些 旅行社就强迫旅游者购物和参加自费项目。 而即将实施的新法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以 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导、欺骗消 费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 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这一规定既加强 旅游行业管理,又有效抵制“零负团费”等 恶性价格竞争
四、新旅游法出台后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及预测
• • • • 酒店业 旅行社 旅游购物店之未来 消费者出游维权有法 可依 • 恶性价格竞争再无市 场
•
《旅游法》的出台,影响最大的必然是旅行社,价格 上涨戒成为旅游产品不可避免的趋势之一。部分消费 者转而选择自由行、自劣游。这一转变,最开心的当 属经济型酒店了,预计,《旅游法》实施初期,旅游 产品合同价格的增加及自由出行比例的增加,将为经 济型酒店带来更多客流。不同于星级酒店的旅游社团 体接待业务,经济型酒店多以商务差旅和自劣游的散 客为主。《旅游法》觃范了旅游业,能够极大促进游 客出行,对经济型酒店行业而言是利好消息。这部内 地的《旅游法》,不仅影响着内地各大星级酒店,对 香港酒店业亦引起了轩然大波,业界透露,“十一” 黄金周香港星级酒店入住率大受影响,酒店房价罕有 地减价,尤以团客最爱的三星酒店为甚。 纵观整部《旅游法》,对酒店行业影响最大的条款应 该是第五十条:旅游经营者取得相关质量标准等级的 ,其设施和服务不得低于相应标准;未取得质量标准 等级的,不得使用相关质量等级的称谓和标识。 《2013-2017年中国酒店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戓略觃 划分析报告》表示,《旅游法》对酒店行业最直接的 影响就是确保了服务的诚信和质量。目前国内酒店自 称“超五星级”、“白金五星级”、“六星级”、“ 七星级”的现象普遍存在,而一些所谓“精品酒店” 也缺乏业内公认的衡量标准。另一方面,“饭店”、 “酒店”、“旅馆”、“宾馆”等的不同称谓,也使 得国内酒店行业缺乏统一的管理,因此,《旅游法》 的这条觃定将在很大程度上对觃范酒店业的标准等级 评定起到积极作用
2001年-2013年十一黄金周我国旅客接待情况
2001年-2013年我国在十一黄金周旅客接待情况
• 今年十一周期黄金间,全 国共实现旅游收入2233亿 元人民币,比2012年中秋 节国庆节假期增长6.1%; 游客人均花费支出521元, 同比2012年中秋节国庆假 期增长5%;全国共接待游 客42800万人次,比2012 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增长 0.7%。
旅行社
旅游购物店之未来
• 新《旅游法》实施,购物项目被明令取 消后,行业内“阵痛”不绝 。《旅游法 》不是要打击旅游购物,而是打击购物 行为中出现的违法行为,让旅游购物走 向规范。”海南省旅游协会秘书长王健 生呼吁,旅行社、导游、旅游购物企业 三方都需要在新的发展背景下,思考如 何构建新的发展模式。建议在省旅游质 量监督管理局和省旅游协会的监督下, 三个行业的协会出面协商新的发展模式 ,大家现在应该站在游客的角度,更多 关注旅游商品的开发,而不是像过去一 味搞价格竞争甚至零负团费。
旅游法实施后对中国旅游业的影响
主讲人:陈门健 资料收集:杨志仙 刘 燃 数据分析:刘湘蕾 曹 芮 PPT制作: 赖 勇
旅游行业及旅游法的背景分析
各学者对旅游法制定的见解
简介新旅游法的六大焦点 新旅游法出台后对旅游行业的影响及预测
一、旅游行业及旅游法的背景分析
旅游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旅游法的背景介绍
• •
• •
• •
• •
• •
焦点四:旅游途中的不文明行为 条例:从旅游到此一游到颐和园随地小 便,国人在旅游文明方面应该重视起来。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 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焦点五:旅游者“投诉无门” 条例:旅游投诉经常被旅游者认为是最 难的事情。针对旅游投诉,新旅游法规 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指定或者设立 统一的旅游投诉受理机构。受理机构接 到投诉,应当及时进行处理或者移交有 关部门处理(并告知投诉者)。 焦点六:不可抗力责任分担 条例: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旅行社和 旅游者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解除的将 余款退还旅游者;危及旅游者人身、财 产安全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 措施,因此支出的费用,由旅行社与旅 游者分担。
二、各学者对旅游法制定的见解
旅游法应当不仅重视保护旅游者的权益,也应重视旅游经 营者和旅游从业者的权益。她分析说,目前我国旅游业中 保护旅游者权益,是本部法律的基石、灵魂和亮点。 一些旅游者依仗权利、金钱优势侵犯旅游从业人员人身安 从目前的状况看来,导游行 第一,在法律的框架结构上,将旅游者的权利置于总 全,侮辱从业人员现象较为普遍。加之行业本身竞争性强, 业人才的流失已开始,高端 则之后的第二章,突出旅游者的重要位置。第二,在 收入低,使得许多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旅游业。因此,在强 的优秀导游因没有购物团而 制度的设计上,全方位多角度,形成了多层次、立体 调保护旅游者权益的同时,必须兼顾各方利益主体,尤其 收入锐减,可能转行;而一 的保障体系。第三,在与现有法律制度相衔接的基础 要重视旅游从业人员这一弱势群体的权利,应在相应条点的权利内容有效 女,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北 中加以说明。此外,由于现代技术发展,旅游者可以通过 硕士生导师。北京 著名旅游专家、中国社科 地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第四,规定旅游 游,存在被淘汰和转型的可 京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旅游管 网络形成舆论强势,如网络差评等方式,这就更加需要通 市优秀中青年骨干 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 者义务,体现权利义务的一致性立法原则、注意旅游 理学科学术带头人。中国生产力研 过法律来保护旅游经营者等的正当权益。 能。 员。中国旅游报经济编辑 教师,旅游管理学 究会专家策划委员长成员 者权利特殊性的特征。 科学术带头人 部主任,社会学博士
2001年-2013年我国在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情况
2001年-2013年我国在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情况
• 从图中不难看出,2011年~2013 年我国十一期间旅游总收入是 逐渐增加的,从2001年的旅游 总收入不到500亿元到2013年超 过2000亿元,这种快速的增长 速度体现了国家对旅游行业的 重视。在此期间,03~07年增长 速度相对平缓,保持在15%左右 在旅游法实施后,2013年黄金 周旅游总收入增长率同比2012 年波动较大,增长率约为2012 年的0.23倍,这说明了旅游法的 颁布对旅游行业有直接的影响。
旅游行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按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旅游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 要产业。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1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入境旅 游接待过和第四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十一五”期间我国旅游业投资势头旺盛, 在投资规模上,全国“十一五”开发的大型旅游项目达12697个未来我国旅游需 求将快速增长,到2020年旅游需求将主要以休闲度假需求为主,同时居民出境 旅游需求将显著增加。根据中国政府所制定的远景目标,到2020年,中国入境 旅游人数将达到2.1亿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80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2500 亿美元,总收入将超过3000亿美元。到2020年,中国旅游业总收入将超过3000 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8%~11%。虽然旅游业行业炙手可热,但是目 前我国旅游市场不正当竞争问题比较严重,损害了旅游者和经营者合法权益, 迫切需要制定旅游法明确一些基本法律规范和旅游合同特殊规定,建立和改进 旅游与相关行业管理的协调机制。没有一部专门的旅游法,与我国世界旅游大 国的地位身份已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