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课程设置看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

合集下载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背景与目标中医康复技术是一门基于中医理论和技术手段的康复学科,以中医药为依托,通过运用中医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促进人体功能的恢复和重建,以达到康复的目的。

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理论和实践技能,具备中医康复技术应用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二、学科设置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治疗学等。

2.康复学理论:包括康复学基础、康复评估、康复训练等。

3.中医康复技术:包括中医推拿、针灸、中药理疗等。

4.康复医学相关学科:包括康复心理学、康复工程学、康复护理学等。

三、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运用中医康复技术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和康复治疗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具备以下素质:1.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独立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2.具有较强的中医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能够运用中医药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康复患者的问题;3.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与患者和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4.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精神,能够在康复领域进行持续的职业发展。

四、培养方案1.课程设置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

(1)基础理论课程:中医基础理论、药物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等。

(2)专业技术课程:中医康复技术、中医推拿、针灸、中药理疗等。

(3)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临床实习、康复评估和康复训练实习等。

2.实践教学环节设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本专业设置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1)临床实习:在相关的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习,通过实际的康复治疗案例,学生能够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的实际应用。

(2)康复评估实习:学生将学习康复评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康复评估工作,为康复治疗提供准确的评估结果。

(3)康复训练实习:学生将学习康复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康复训练工作,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重建。

3.学科建设与教师队伍为了确保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培养质量,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中医康复技术相关学科的建设,增加相关的学科研究和教学资源;(2)增加具有中医康复技术背景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指导。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一、引言中医康复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专业,主要培养运用中医药、康复理论和技术,对各种疾病进行治疗和康复的专业人才。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医药理论知识、中医康复技术和康复护理等实践技能的高素质人才,以满足社会对中医康复服务的需求。

二、培养目标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掌握中医康复基本理论、中医康复技术和康复护理等专业知识,具备中医康复服务能力的中医康复技术人才。

具体培养目标如下:1.掌握中医基本理论和康复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概况和研究热点。

2.熟悉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康复设备的使用,能够进行常见疾病的康复治疗。

3.掌握中医康复诊疗技术和康复评估方法,能够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方案。

4.具备良好的医学伦理和职业道德素养,能够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和康复服务中的伦理问题。

5.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开展中医康复相关的学术研究。

三、培养内容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药学、方剂学等,为学生掌握中医康复理论打下基础。

2.康复学基础知识:包括康复学原理、康复评估、康复护理等,为学生了解康复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中医康复技术: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康复技术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4.康复设备使用:包括电疗仪器、热疗仪器、理疗仪器等康复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5.康复评估与制定方案:包括康复评估的方法和工具,以及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康复方案的能力。

6.康复护理:包括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培养学生进行康复护理的能力。

7.临床实习:通过在医疗机构进行临床实习,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康复服务能力。

四、培养模式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堂教学:开设中医、康复学、康复技术理论等相关课程,注重学生的理论学习。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一、引言中医康复学是中医学的重要分支,它致力于通过中医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医学的康复理论和技术,促进病患康复与生活质量的提高。

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中医康复专业人才,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进行探讨。

二、中医康复学培养目标1. 培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诊断、治疗和康复技术的中医康复专业人才。

2. 培养具备临床实践经验和独立开展康复治疗能力的中医康复专业人才。

3. 培养能够深入了解现代医学康复理论和技术,并能够将其融入到中医康复实践中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三、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1. 专业课程设置(1)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经络、气血津液、中医诊断学等。

(2)中医康复专业知识课程:包括中医康复基础、康复治疗技术、中医康复器械使用等。

(3)现代医学康复理论课程:包括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康复评估与康复方案设计、康复医学研究方法等。

(4)实习与临床培训课程:包括中医康复实践、康复临床实习、临床技能训练等。

2. 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环节:设置在临床医疗机构进行系统的病例观察与治疗实践,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康复治疗的能力。

(2)毕业设计:结合临床实际,设计符合中医康复治疗要求的毕业设计,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4. 导师制度建设构建导师团队,由有丰富临床经验的教授和中医康复专家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系统指导和专业培养。

5.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积极开展与临床医疗机构、康复医疗中心等单位的合作,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实践教学环境。

6. 实施评估机制建立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估机制,包括学业成绩、实习表现、毕业设计等方面的评估内容,确保学生在培养过程中能够全面发展。

七、总结中医康复学的培养方案需充分考虑中医康复专业的特点和发展需求,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教学环节,结合导师制度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出具备中医康复理论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1.掌握康复治疗技术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有效的康复评估和制定治疗计划。

2.具备丰富的康复治疗实践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康复治疗工作。

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形成有效的工作团队。

4.具备学习和研究能力,能够不断更新专业知识和技能,推动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

三、专业设置1.康复学理论:介绍康复学相关的基本理论和概念,培养学生对康复学的整体认识。

2.康复评估与治疗技术:介绍康复评估和治疗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掌握康复治疗的核心技术。

3.康复辅具与康复设备使用:介绍康复辅具和康复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能够熟练操作与适应不同的康复设备。

4.康复心理学:介绍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康复心理辅导能力。

5.康复护理学:介绍康复护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康复护理的基本技能。

6.康复管理学:介绍康复管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具备康复管理的能力。

四、实践环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设置以下实践环节:1.康复实习:在专业相关的医疗机构或康复中心进行实习,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实践。

2.康复案例研究:对康复实践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撰写案例报告。

3.康复技能实训:开展康复治疗技能实训,包括康复辅具和康复设备的使用等。

五、人才培养评价1.学业考核: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术表现进行考核,如考试、课程作业等。

2.实践评价: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康复治疗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如实习报告、康复案例分析等。

3.综合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如学术表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

六、师资建设为了保证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需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包括具备丰富临床康复治疗经验的教师和康复医师。

七、实践基地建设为了保证学生的实习和实践环节能够顺利进行,需要与相关医疗机构和康复中心建立合作,提供实践基地和师资支持。

中医康复(中医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中医康复(中医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

中医康复(中医方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高职)1.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医康复方向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能够从事中医康复相关工作,具备以下能力和素养:- 掌握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熟悉中医康复常用的理论与技术;- 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具备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能够进行中医诊断与评估,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并实施;- 具备中医康复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的基本知识;-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团队中开展协同工作;- 具备监测和评估中医康复效果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2. 培养内容2.1 中医基础理论与知识- 中医基本理论、经络学、脏腑理论等- 中医康复常用的理论与技术2.2 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 中医康复基本功,包括推拿、针灸、理疗等技能-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包括康复评估、功能锻炼、辅助器具使用等2.3 临床实践与实- 参与临床实践活动,熟悉中医康复实践工作流程- 完成规定的实任务,积累临床经验2.4 课外拓展与科研能力培养- 参与中医康复相关的学术交流和课外培训活动- 培养科研能力,开展小型课题研究3. 培养模式本专业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技术操作技能的训练。

教学过程中,将设置案例分析、模拟实训和实际操作等环节,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4. 毕业要求经过培养,学生应达到以下毕业要求:- 具备中医康复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 具备扎实的中医基本功和专业技能,能够胜任中医康复工作;- 具备进行中医诊断与评估,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并实施的能力;- 具备中医康复疾病预防与健康保健的基本知识;- 具备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在中医康复团队中开展协同工作;- 具备监测和评估中医康复效果的能力,能够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

5. 实施方案本专业实施方案包括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实任务的安排等。

具体实施方案将根据学校教学大纲和专业需求进行制定,确保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一、学科背景和培养目标中医康复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包括中医学、康复学、中西医结合等内容,旨在培养具备中医康复理论与实践基础、康复医学知识和技能、中西医结合能力的专业人才。

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扎实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康复医学相关知识和技能,能够在中医康复临床、教学、科研等方面进行工作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培养方案主要内容1. 课程设置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将专门设置中医学、康复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相关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康复医学概论》、《中医康复诊疗学》、《康复护理学》、《康复技术训练》、《中西医结合康复学》等。

同时设置临床实习课程,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2. 实践教学通过临床实习、康复技能实训、康复病例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临床思维和诊疗能力。

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中医诊疗的基本技能,了解常见的疾病康复方案和措施。

3. 科研能力培养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科研方法学、学术论文写作等专业课程,引导学生关注中医康复领域的前沿课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和论文发表。

4. 综合能力培养加强体育锻炼、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合作等教育环节,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沟通能力和领导力。

三、考核评价体系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将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包括理论知识考试、实践操作考核、科研成果评定、综合评价等多个方面。

通过考核评价,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客观评价,为学生的学业发展提供指导和激励。

四、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中医康复学培养质量,学校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的专业教师,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临床实践、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

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水平,为培养高素质中医康复专业人才做好准备。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一、专业背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相关临床技能和专业知识,能够在康复治疗领域中进行评估、设计和实施康复方案的专业人才。

学生将学习理论知识,并参与实践,以提高自己的技能和专业水平。

二、培养目标1.培养具备康复治疗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专业人才;2.培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3.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4.培养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康复治疗专业人才。

三、课程设置1.康复治疗基础理论课程-康复治疗学概论;-康复治疗评估与功能分析;-康复治疗方法与技术;-康复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康复治疗伦理学。

2.康复治疗技术实践课程-治疗技术实践基础;-康复治疗设备使用与维护;-康复治疗技术实践;-康复治疗实习。

3.康复治疗专业选修课程-康复诊断与康复方案设计;-康复心理学与康复社会学;-康复床旁教学与团队协作。

四、教学方法1.理论课教学-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组织讨论、演示、案例分析等教学形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2.实践教学-提供实践场所和设备;-安排学生进行康复治疗技术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康复治疗实习。

3.论文写作与科研训练-指导学生进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鼓励学生发表学术论文。

五、实习与实训1.学生在校期间将进行实习和实训,包括:-医院康复科实习;-社区康复机构实习;-康复治疗设备使用和维护实践。

2.学生需提交实习和实训报告,经评分后获得相应学分。

六、专业素质考核1.课程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践课程评估。

2.学位论文-毕业前完成学位论文;-根据导师指导,开展独立研究并撰写论文。

七、学生评价与指导1.学生绩点评价-根据学生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绩点评价。

2.辅导员指导-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日常辅导工作;-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科研和学位论文工作。

八、师资建设与实验设施为了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专家和教授,提供先进的实验设施和康复治疗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目标: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具备临床康复诊疗能力,能够全面、系统地诊断、治疗各类康复疾病;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各项技术;了解国内外中医康复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进展;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2. 课程设置: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推拿学、康复医学、康复治疗技术等。

3. 教学方法: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训、专业技能课、实习、社会实践等,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机和各类教学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创新课堂教学。

4. 实习安排:安排学生在相关医院康复中心和康复机构进行实习,由学校组织并安排指导教师跟随指导。

5. 师资力量:具备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其中包括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师和康复治疗师。

6. 评估与反馈:建立完善的评估与反馈机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反馈给学生和教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和方法。

以上是中医康复学培养方案的大致内容,具体实施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中医康复技术+五年制大专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五年制大专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五年制大专人才培养方案中医康复技术+五年制大专人才培养方案一、目标与任务为满足中国老年人口增多的需求,培养具有中医康复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旨在为社会提供更专业的中医康复健康服务。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中医康复技术应用水平的高素质人才,具备良好的医学文化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能够胜任医疗机构、康复中心、养老院等单位的康复人员、顾问等中高级职位。

三、培养课程设置1. 基础课程:中医理论、中医基础理论实验、中西医结合、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影像学、中药学、方剂学。

2. 专业课程:中医康复学、康复评估与治疗、康复技术与操作、推拿按摩、针灸理论与技术、物理治疗技术、运动医学与训练、中医骨伤科、养生保健。

3. 实训课程:实验技能训练、临床技能操作训练、临床康复实习、毕业实习。

四、主要模块1. 中医康复理论及实践模块:学生学习中医康复知识,掌握中医康复常用穴位及手法。

通过康复实践锻炼操作技能,培养实际操作中的观察、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模块:学生学习推拿按摩、针灸、物理治疗以及养生保健等技术,学习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实践和实验掌握康复技术的方法、技巧及其对康复的作用和效果。

3. 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在中医康复的相关仪器、设备、药物等领域,学生学习相关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开展相关科研实践和课程设计,掌握相关技术和方法,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创新创业奠定基础。

五、培养方式5年制本科,前三年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后两年加强康复实训和临床实习。

六、考核方式学生将通过日常考核、期中考试、模拟操作试验、走出校园实践活动、毕业论文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实现全过程评估,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七、就业前景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对于中医康复人才的需求将会越来越高。

毕业生可以从事康复医院、老年福利机构、预防保健中心、体育健身场所等方面的康复治疗工作,也可以从事与学科相关的科研工作。

中医康复科人才培训计划

中医康复科人才培训计划

中医康复科人才培训计划一、培训目标中医康复科人才培训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中医康复科医师,具备中医学专业知识和技术,掌握现代康复医学理论和临床技能,能够在不同临床环境下开展康复医疗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医疗服务能力,为提高我国中医康复事业的水平和服务人民健康做出贡献。

二、培训内容(一)中医康复科医学基础知识1.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内、外、妇科、儿科、针灸、推拿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临床知识。

2. 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证学、药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等。

3. 康复医学基础知识,包括康复医学概论、康复诊断学、康复治疗学、康复评定学、康复工程学、康复生理学、康复心理学等。

(二)中医康复科临床诊断与治疗技术1. 康复医学临床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2. 中医康复科的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技术及标准。

3. 中医药防治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技术和规范。

(三)康复医学实践1. 临床实习:包括病房实习、门诊实习,以及参与康复病房的会诊、讨论、病例讨论。

2. 实习教学:学校会通过合作医院或康复中心等实习基地,进行系统的实习教学和实践操作。

(四)全科医学知识中医康复科医师需具备一定的全科医学知识,包括急危重症识别和处理能力,基本的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及精神科的基本诊疗能力。

(五)人文素质和专业素养1. 中医康复科医师需具备较强的医学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

2. 需要具备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3. 需要具备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

4. 需要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跨学科合作能力。

5. 了解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伦理规范。

三、培训方式(一)学历教育:采取全日制教学,人才培养时间为5年,学制10学期。

(二)非学历教育:通过继续教育、职业培训等方式开展中医康复科人才的培训,持续时间视个人情况而定。

(三)远程教育: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远程教学,提供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与就业分析

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与就业分析

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的培养与就业分析康复治疗学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医学专业,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具备康复治疗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及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治疗服务。

在当前高度关注医疗卫生领域人才需求的背景下,康复治疗学专业具备较高的就业前景。

1. 课程设置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设置通常涵盖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临床康复学、人类运动学、治疗学等方面的学科内容,强调在理论和实践中的综合应用。

同时,该专业课程也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实践教学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教学是其课程设置的重点内容,该教学形式包括临床实习和社区实践。

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将有机会与临床医生、护士和其他康复团队成员合作,熟悉各种康复治疗技术和康复仪器设备的应用。

同时,实践教学也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康复治疗理论基础,培养高水平的康复治疗实践能力。

3. 科研能力康复治疗学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包括能够独立开展康复治疗实践研究、撰写科研论文等。

同时,其本科课程设置也自然而然地与研究生课程有相关性,为有志于深造的康复治疗专业毕业生提供便利。

1. 就业概况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较为广泛,主要涵盖康复治疗师、康复技师、康复中心管理员、残疾人康复专员等方向。

此外,该专业的毕业生也可以在医院、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任职。

2. 就业前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康复治疗的需求逐渐增加,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也日益看好。

据有关数据显示,康复治疗师在近几年的就业趋势逐渐增长,该岗位未来的需求量也将呈现出上升趋势。

同时,不同城市和地区的康复治疗师薪酬也存在差异,有的城市的薪酬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因此毕业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工作区域。

3. 就业技能康复治疗学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需要掌握康复治疗的基本技能,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康复治疗技术、康复仪器设备等理论和实践技能。

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1.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2.具备临床康复诊疗能力,能够全面、系统地诊断、治疗各类康复疾病;3.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各项技术;4.了解国内外中医康复技术的最新发展和进展;5.具备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6.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患者和医护人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作。

二、培养内容1.中医基础理论: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等。

2.康复医学理论:学习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包括康复医学概述、康复评定与分级、康复医学病因学等。

3.中医康复技术:学习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各项技术,包括中医按摩、针灸、推拿等。

4.临床实践: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临床康复诊疗能力。

5.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提供科研项目和实践操作机会,开展科学研究。

6.职业教育:开设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教育,并组织开展职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培养计划1.第一学年:主要学习中医基础理论和康复医学理论,包括中医理论、中医诊断学、康复医学基本理论等。

2.第二学年:学习中医康复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各项技术,包括中医按摩、针灸、推拿等。

开展临床实践,培养学生的康复诊疗能力。

3.第三学年:开展科学研究,提供科研项目和实践操作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同时,开设职业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培养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解、讨论等形式进行中医基础理论和康复医学理论的教学。

2.实践教学:通过临床实践、实验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术。

3.科研教学:提供科研项目和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4.职业教育:开展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教育课程,组织职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五、考核评价1.理论考核:采用考试、论文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考核。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专业背景康复治疗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旨在通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患者恢复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该专业需要具备相关医学与康复学的知识,以及深入了解患者的状况和需求,并能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计划。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下面是一个针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2.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和康复学知识,能够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原理。

(2)掌握康复治疗学的理论和方法,能够制定和实施康复治疗计划。

(3)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患者及其家属、医生等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4)能够在不同的康复治疗设置中工作,并能适应不同患者群体的需求和特点。

(5)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尊重患者的隐私和权益,保护患者的安全。

3.课程设置(1)医学基础课程:包括人体生理学、解剖学、病理学等,为学生提供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知识。

(2)康复学基础课程:包括康复治疗学原理、研究方法、康复评估与计划等,为学生提供康复学的理论基础。

(4)沟通与团队合作课程:包括沟通技巧、团队协作等,通过模拟训练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5)患者管理与伦理课程:包括患者隐私保护、医学伦理等,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患者管理能力。

4.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需要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临床实践:学生在相关康复机构或医院进行实习,参与康复治疗工作,实践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2)康复评估与计划:学生参与康复评估与计划制定,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康复治疗的全过程。

(3)模拟训练:通过模拟训练,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学习和锻炼康复治疗技术和沟通能力。

(4)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加相关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

5.实施过程(1)培养方案设计和修订: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等组成教学委员会,根据市场和行业需求制定和修订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背景二、培养目标1.掌握中医理论和常用康复知识,了解康复医学、康复科学和中医康复保健的基本理论和技术;2.具备中医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的基本技能,能够进行常见疾病的中医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3.具备中医康复保健领域的研究能力,能够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4.具备团队意识和跨学科合作能力,能够与康复医学、保健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进行合作。

三、专业课程设置1.中医基础理论:包括中医基本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2.康复医学基础:包括康复医学导论、康复技术学、康复心理学等;3.康复医学专业知识:包括康复评估、功能康复、运动康复、康复器械与技术、康复物理疗法、康复药物学等;4.中医康复学:包括中医康复导论、中医康复技术、中医康复治疗、中医康复评估与个案管理等;5.中医保健学:包括中医养生保健、中医保健评估与指导、中医养生技术等;6.实践课程:包括中医康复实习、康复项目实践、专业实习等;7.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可以选修中医康复学相关的课程。

四、实践教学环节1.实习课程:学生需要参加中医康复实习,通过在康复机构、医院和养老院等单位的实习,熟悉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的实际操作;2.康复项目实践:学生需要参与康复项目的实践,例如进行康复训练、康复治疗和康复评估等;3.专业实习:学生需要在相关的机构或企业进行专业实习,了解康复医学和中医康复保健的实际运作。

五、综合实践能力培养通过综合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使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独立进行中医康复治疗和保健服务;2.能够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康复方案和跟踪康复进展;3.具备中医康复领域的研究能力,能够进行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4.具备与康复医学、保健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进行跨学科合作的能力。

六、评价方式1.学生平时表现评价;2.考试评价;3.实习评价;4.毕业设计或论文评价。

七、就业方向1.中医门诊部、康复中心、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2.养老院、福利院等养老保健机构;3.康复器械和药物生产企业;4.科研院所、高校等科研教育机构。

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5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是指能够运用科学的康复治疗理论和技术,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专门人才。

为了培养具备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培养方案。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概述:一、培养目标1.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康复治疗学科的基本原理和理论体系;2.具备系统的康复治疗技术知识,能够独立进行康复评估和治疗计划设计;3.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能够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4.具备科学研究的能力,能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并能独立进行科研工作;5.具备终身学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不断更新知识和技术,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课程设置1.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康复治疗学原理、康复医学、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2.专业实践课程:包括康复治疗技术实践、临床康复实习和科研实践等;3.相关学科课程:包括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实践课程;4.人文素质课程:包括医学伦理学、患者心理学、沟通与协作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5.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可以选择相关的选修课程。

三、实践教学1.实习实训:在相关的康复机构、医院或康复中心进行实习实训,包括康复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的实践操作;2.病例讨论:分析和讨论真实的康复案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3.科研项目:参与科研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4.毕业实习:进行毕业实习,实践已学的康复治疗技术和理论,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四、评估与考核1.学业考试:进行理论知识的考试,测试是否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和技术知识;2.实习考核:实习实训结束后进行实践操作的考核,测试学生的技能水平;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业成绩、实习实训表现、科研项目和学术活动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这只是一个基本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概述,具体的培养方案还需要根据各个学校和培养机构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制定和完善。

中医康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

咱这个中医康复学专业啊,就是要培养出那种超级厉害的专业人才。

这些人才就像是中医康复领域的全能小超人,既能懂老祖宗传下来的中医康复理论和技术,又能结合现代的康复理念。

他们要能够准确地对那些需要康复的患者进行评估,然后像魔法师一样,运用各种中医康复方法,像针灸、推拿、中药调理啥的,再加上现代康复手段,让患者重新找回健康和活力。

而且呢,这些人才还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毕竟康复是个需要细心呵护的事儿。

二、培养要求。

1. 知识要求。

康复医学知识也不能少。

现代康复的概念、评定方法、治疗技术都得掌握。

就好比你要知道各种康复器械怎么用,康复训练计划怎么制定,这可是很关键的。

中医康复的特色知识那是重点中的重点。

像中医康复养生的方法、传统康复技术的操作要点等。

这就好比是咱们中医康复的独家秘籍,得用心学。

2. 能力要求。

临床实践能力得强。

在患者面前可不能怯场,要能够熟练地进行康复操作。

比如说针灸的时候,得手稳、穴位准;推拿的时候,力度要合适,手法要到位。

这就像厨师做菜,得有一手好厨艺才能做出美味佳肴。

沟通能力也很重要。

要能和患者好好交流,让患者信任你。

你得用通俗易懂的话给患者解释病情和康复方案,不能满口专业术语,把患者弄得晕头转向的。

这就像当翻译,要把专业知识转化成患者能听懂的话。

创新能力也得有。

中医康复也不能老是守着老一套,要能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康复方法和模式。

就像探险家一样,不断寻找新的宝藏。

3. 素质要求。

思想道德素质要好。

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尊重患者的权益和尊严。

不能为了赚钱就乱开药、乱治疗,要遵守职业道德。

文化素质也不能忽视。

中医可是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的,要了解中医文化的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医康复学。

身体素质也得跟上。

毕竟康复工作有时候也挺累的,要是自己身体都不好,怎么去帮助患者康复呢?三、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

2. 专业课程。

3. 拓展课程。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掌握推拿、刮痧、拔罐、灸疗和现代康复治疗等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支撑终身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面向各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养老服务机构、健康服务企业等领域,能够从事康复治疗、养生保健、康复评定、康复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学制与招生对象学制:全日制三年(实行弹性学制)。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专)毕业生和职高毕业生。

三、职业面向表1 中医康复专业面向的职业岗位四、培养规格(一)知识要求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相关知识;3.掌握中医基础、中药与方剂等中医学基础知识,掌握中医康复基本理论;4.掌握解剖、生理等现代医学基础知识,掌握康复医学基础理论;5.掌握经络与腧穴基本理论、十四经穴循行路线、起止点,常见腧穴的定位与主治作用等知识;6.掌握推拿治疗、灸法治疗、拔罐治疗、刮痧治疗、情志调摄、传统理疗、传统运动疗法等中医康复技术的知识;7.掌握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和康复心理治疗等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要求1.能运用中医诊断技术及康复评定技术评定功能障碍者的功能状况;2.能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中医康复技术及康复医学手段提高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伤残者的功能水平;3.能运用中医诊疗技术及西医诊断方法判断服务对象的体质与健康状况;4.能运用中医适宜技术为亚健康人群及其他特殊需求人群提供保健调理及健康促进服务;5.能熟练进行健身功法,并能讲解和示范各功法动作要领;6.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有序地安排康复服务活动。

中医康复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 人才培养方案

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引言中医康复技术是结合中医理论和康复学的技术,旨在通过中医手段促进疾病康复和功能恢复。

为了培养更多的中医康复技术人才,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目标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的专业人才: 1. 掌握中医康复技术的理论知识; 2. 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 3. 具备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患者和团队成员有效合作; 4. 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不断推动中医康复技术的发展。

人才培养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中医康复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 中医理论基础1.传统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2.中医诊断与辨证技术的培养;3.中医药物知识和配伍技巧的学习。

2. 康复学基础1.康复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包括生理学、病理学等;2.康复评估和康复方案制定技能的培养;3.康复技术和辅助器具的应用技能的培养。

3. 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知识1.中医康复技术的理论知识,包括针灸、推拿、草药治疗等;2.各种中医康复技术的实践技能,包括针灸技术操作、推拿手法的掌握等。

4. 实践技能培养1.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在医疗机构实习和参与康复项目;2.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包括康复技术的实施、康复效果的评估等。

培养方式和方法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医康复技术的培养应采取多种方式和方法: 1. 教学课堂教育:通过中医和康复学领域的理论课程,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 2. 实践教学:通过实习和参与康复项目,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中医康复技术; 3. 学术交流:鼓励学生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交流专业知识和经验; 4. 导师指导:为学生指定导师,进行个别指导和辅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培养成果评估为了评估中医康复技术人才的培养成果,应制定相应的评估体系: 1. 理论考核:通过考试和论文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中医和康复学理论的掌握程度; 2. 技能考核:通过实际操作考核和康复案例分析,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3. 临床实习评估:由评估专家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专业课程设置看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医学设
备和设施等也在逐步发展,对医学专业的技术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加强对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研究,提高其人才的培养质量,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本文主要从专业课程设置来探究和分析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的人才培养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措施。

标签:专业课程设置;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医学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很多疾病的治疗需求不再局限于生命的延长,而是注重社会参与能力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功能的恢复等,很多社区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和综合性医院等部门对康复治疗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给中医药学院校增加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

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开办不仅使学校办学结构逐步优化,也标志着学校办学理念的更新。

作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在办学机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上,都有许多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的研究。

专业课程的设置质量问题严重影响到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人才的培养质量,加大对专业课程的设置研究,有利于人才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培养。

下面就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变化存在的不足进行探析和阐述,以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教育改革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的是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的2008年教学计划的资料,该计划通过了讨论和专家论证后进行修订,分别按照专业课门数、教学计划中的学时、专业课程理论学时和实践课程的学时等进行分配和比较,然后分析和研究该教学计划,并从中得到教学改革中的教训,总结经验。

1.2 研究方法
将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专业的教学计划资料和其他优秀的院校相比较,通过跟康复治疗专业发展最好的院校比较,分析和查找自身院校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制定改革方案,从而达到提高康复治疗学专业学校人才培养的水平的目的,为社会输出更多的康复专业化技术人才。

2 结果
2.1 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分析
笔者所在学校2012年的康复治疗学在整个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和学科基础课均进行了削减,专业及专业方向课程基本不变。

总课时数跟2008年的设置减少了208个学时,主要是通识教育课程方面的课时减少了许多,其次是学科基础课程减少了108个学时,这类课程可以统一归纳为理论课程。

但在实践课程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实践学时增加到了384学时,和2008年相比有了显著的提升。

由于学科基础课程学时转变,直接影响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变化,主要涉及到的专业课程是运动疗法技术学、理疗学、临床康复学、作业治疗学和语言治疗学等内容,上述几门主要专业课的总学时数还是保持跟原先一致。

2.2 跟康复治疗学专业水平较高的学院进行比较
经调查,在该高等院校中,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总课程学时跟我校2012年的相应专业总课程学时相当,但经过仔细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该康复治疗专业的总课时数、专业课实践课时数和专业课实践课占总课时数的比例等要明显高于笔者所在学校,二者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课时计划上的差异。

另外,该康复治疗学专业院校与笔者所在学校的中医康复专业在课程类别上基本一致,但从课程科目来看,该康复治疗专业的专业课将运动疗法技术学、语言治疗学、理疗学、作业治疗学和康复医学评价均融入了传统康复治疗科目中的内容,而笔者所在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在手法治疗、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心肺系统康复等课程中仅仅教授现代康复技术,并未能将其更好融合。

从笔者所在学校实施课程改革之后的结果可以看出,学校康复治疗专业2012年的学时计划和2008年相比有了非常显著的差别,虽然专业课程的类别以及专业课教学方向并没有发生改变,但理论基础课程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2008年,理论基础课程所占的比重要高于实践课程,而在2012年,理论基础课程的比重要远低于实践课程,更注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课时计划更为科学。

而虽然学校进行了课时改革,让课时计划更为科学,但与其他院校中较为优秀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相比,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这种差距表现在不同课程类型所占的比例、传统课程知识与现代新技术在课程教育中的融合程度等方面。

因此,学校的康复治疗学专业还需要在目前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革,才能够迈入优秀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行列。

3 讨论
通过对学校课程改革结果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经过课程改革后,学校的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计划更为科学实用,但与其他院校优秀的康复治疗学专业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改革措施。

经过对目前差异的对比分析发现,需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才能够让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更为合理,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康复治疗人才。

3.1 对重复性较大的课程进行合并
由于中医康复学专业课程中出现的针灸学、推拿学等很多课程在内容方面都
源于相同的中医理论,这就造成了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方面的重复,比如说中医基础理论与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等课程,就属于传统中医的范畴,这类课程的设置对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仅需作基本了解即可,对康复治疗来说起到的只是理论上的辅助作用。

因此,可以将原有的中医特色课程融合为中医基础课程、中药方剂学和针灸推拿学等,让课程种类减少,这类课程的归纳总结性更强,避免重复性内容的出现。

3.2 增加必要课程类别
由上文可知,笔者所在学校在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规划和设计上相比原有的专业课程设计变化较大,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将原先的课程进行了精简,消除了原有重复性内容的课程,并且尽最大可能性完善了院校的课程设置。

而在一些重复性的课程类别得到了精简的同时,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还需要增加必要的科目,来达到让学生掌握更为全面的康复治疗知识的目的。

比如新增加的肌肉骨骼康复学和内外科疾患康复学两科目,就是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中学生必须要掌握好运动损伤康复和内外科疾患康复的基本理论,在当今的康复治疗领域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1-2]。

同时,为了体现学校培养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的特色,在课程培养设置上也更应该融合运动医学的相关课程,更好的体现传统治疗技术在运动医学中的重要价值,让学校培养的康复治疗人才能够在更广泛的领域里得到应用。

3.3 引入现代最新的康复治疗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科技疗法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被运用在疾病治疗和康复中[3-4]。

特别是许多先进的康复器械,在当今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因此,在设置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课程时,不但要保证传统中医的课时量,充分突出了中医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特色的同时,还要将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内容添加其中,突出康复治疗学专业与时俱进的特点。

因此,现代的医学康复治疗面向现代化发展,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是未来医学治疗领域发展的重点,必须要将其作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引入更多先进的现代康复治疗器械,以供学生的实践训练,从而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拥有更完善的康复治疗技能[5-6]。

3.4 增大实践课程的比例
目前学校康复治疗学培养方案中融入了多种针灸、推拿等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的课程,为培养更多、更全面的康复治疗人才提供帮助,跟其他类似学科院校比较,具有一定的优势,初步掌握和学习到各种中医康复治疗技术,可以弥补现代康复治疗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但目前学校康复治疗学专业中仍存在很多设置漏洞,其中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和专业课时较少,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跟实践课时较少,导致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学生难以提高实践操作能力,而康复治疗学属于一种动手操作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如果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那么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就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7-8]。

虽然说目前学校的实践课程比重相比于以往增加了许多,但仍需要继续增加实践课程所占的比例。

所以针对目前学校的康复治疗学课程的设置问题,需要加强改进和优化。

首先要在原有传统中医康复治疗特色基础上增添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的课程,重点要关注的是实践课程教学。

增加专业课时,重点是现代康复治疗技术课时增加,同时将专业基础课时减少,从整体上保证所占比例的平衡。

其次要将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增加,主要是针对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增加其在专业课时中的比重,加大对学生康复治疗技术运用能力的培训。

加强和完善院校康复治疗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中医康复课时量等。

参考文献
[1]韦军湘,韦金亮,徐锡杰.高等中医药院校运动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建设研究[J].体育科技,2012,12(2):19-25.
[2]陈建,徐国栋,杨翼.体育院校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5):682-684.
[3]朱燕.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方向)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J].中国康复,2011,4(5):321-322.
[4]陈艳,潘翠环.国内医学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教育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6):992-995.
[5]王尊,王磊,顾一煌,等.南京中医药大学康复治疗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康复,2012,5(6):316-317.
[6]唐巍,胡玲,倪朝民,等.中医药院校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4):367-370.
[7]郭新荣,张卫华.中医药院校康复治疗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C]//全国高等学校康复治疗专业第二届规范化教学及研讨会论文集,2009:100-103.
[8]王磊,王尊,顾一煌,等.具有中医特色的康复治疗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0):966-96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