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地上好常态音乐课
音乐课节奏训练
![音乐课节奏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b78ad150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f8.png)
音乐课节奏训练音乐在我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给人们带来了欢乐、激情和情感的表达。
而对于学习音乐的人来说,掌握好节奏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技能。
本文将以音乐课节奏训练为主题,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节奏训练。
一、节奏的重要性节奏是音乐中时间的组织方式,是音乐运动的灵魂。
一个演奏者或歌唱者只有掌握了准确的节奏,才能演奏出动人的音乐,使人们感受到音乐的美妙。
同时,节奏还是音乐合奏时保持统一的基础,通过学习节奏,可以提高合奏的默契和配合度。
二、节奏训练的方法1. 打拍子练习打拍子是最基础的节奏训练方法之一。
学生们可以通过敲击桌子或使用打拍子工具来练习节奏的掌握。
一开始可以选择简单的节奏,并慢慢增加难度。
例如,先从四分之一拍开始,然后逐渐加入八分、十六分等更小的音符。
在练习过程中,注意保持稳定的拍子和准确的节奏感。
2. 旋律与节奏的结合让学生们在弹奏乐器或唱歌的同时,注重将旋律和节奏结合起来。
通过弹奏乐曲或演唱歌曲,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感受到音乐中的节奏变化。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曲目,先从慢速开始,慢慢加快节奏,提高挑战的难度。
3. 合奏训练在音乐班级中,进行合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与其他乐器的配合演奏,学生们可以加深对节奏的理解和掌握。
合奏训练要求学生们互相倾听、互相配合,保持统一的节奏感。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合奏曲目,每位学生扮演不同的乐器角色,在老师的指导下共同演奏出一首动人的乐曲。
4. 节奏游戏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一些趣味的节奏游戏可以培养他们对节奏的兴趣。
例如,模仿音乐中的节奏图案,进行击掌或跳舞。
也可以使用一些节奏卡片,让学生根据卡片上的节奏图案进行演奏或打拍子。
这些游戏既能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又能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节奏训练的注意事项1. 温故知新在进行节奏训练之前,可以先温故知新,回顾一下已学过的节奏知识。
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们巩固已学的节奏技巧,并在新学习中建立起联系。
2. 分段练习对于较长的乐曲或节奏复杂的曲目,可以将其分成若干段进行练习。
浅谈音乐课堂的常态教学
![浅谈音乐课堂的常态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075a4dc763231126fdb118a.png)
浅谈音乐课堂的常态教学作者:姜盼来源:《小学教学参考(综合)》2019年第01期[摘要]音乐课堂的常态教学需要教师多元调度,从教学实际出发,对学情进行深入调研,通过优化教学方法、升级处理教学环节等策略,为学生学习创造更多的契机。
因此,课堂导入、教学引领、课堂训练等环节都需要展开常态化的教学研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音乐;常态教学;导入;问题;生成;训练[中图分类号] G62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3-0061-02新课改大背景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面临重要的发展机遇,如教师的教学思想得到洗礼和更新、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渐觉醒等,都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启迪。
因此,教师要有多元的调动意识,通过创新导入、巧设问题、关注生成、升级训练等策略,体现课堂教学设计的多元性、有效性、灵活性和高效性,为学生学习音乐带来更多的内驱力。
一、创新导入,追求课堂调度的多元性课堂导入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环节,故教师要在导入方法上展开创新探究。
在常规教学中,由于学生对多媒体有一定的敏感性,所以很多教师都喜欢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导入,但如果教师每次都这样操作设计,势必会给学生带来审美疲劳。
因此,教师不妨多从不同的角度展开实践尝试,如学生演绎、教师示范、师生互动、游戏竞赛等,对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不错效果。
例如,教学苏少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我的家在日喀则》这首歌时,课始,教师先为学生展示一组图片信息。
在学生观看后,教师让学生展示藏族文化方面的信息,因为进行了预习,学生对藏族文化已有初步的了解。
有的学生说:“藏族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中重要的一员,藏族人民生活在海拔很高的高原,大多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勇敢坚强。
而且,我们熟悉不少的藏族歌曲,如《走进西藏》《梦回西藏》《神奇的西藏》等。
”也有的学生说:“藏族的舞蹈最有特点,舞蹈动作幅度很大,特别是长长的袖子在空中飘舞,给人的感觉很舒展开阔。
2022年 《转浅议如何上好音乐常态课》优秀教案
![2022年 《转浅议如何上好音乐常态课》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611bc8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d.png)
浅议如何上好音乐常态课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提倡教育以审美为核心。
在音乐课程中,欣赏这一教学领域被视为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常态课中的欣赏就有着最为重要的地位!因为音乐欣赏课具有最直接、最具体的审美教育价值。
“它以一定的音乐为审美对象,以参与欣赏活动的人为审美主体,形成一种特殊的审美观,通过这种音响的聆听,实现对音乐美的感受和鉴赏。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根本的特征。
“听音乐〞对一般人来说是一项在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遍的休闲活动。
但是当提到“音乐欣赏〞时,大局部的人不是自谦“缺乏细胞〞,就是自讽“鸭子听雷〞。
音乐欣赏难道真的是如此今人生厌?同样都是“听〞,“音乐欣赏〞确实比“听音乐〞需要更高层次的心理活动,但是这并不表示非要音乐专家才有“欣赏音乐〞的能力。
只要精心的制定教学过程,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
目前,在音乐欣赏课上老师经常抱怨音乐欣赏课很难上,学生没兴趣。
我认为老师在自身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1、教师担忧学生不能很好理解音乐的含义,往往用过多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结果学生记住了老师的解释,而对于所欣赏的音乐本身却知之甚少。
欣赏音乐过程中的主动性。
3、老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4、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一般所见的欣赏教学不外乎是老师播放音乐,完整听,分段听,学生正襟危坐,一节课从头听到尾。
5、视听设备品质不佳:再好的音乐在低劣音响的摧残之下,怎么会受人喜爱?针对以上的情况,我认为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应注意以下几条:1、课前老师必须深刻理解乐曲内涵掌握欣赏重点:熟悉教学的曲目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
老师必须要对所欣赏的曲目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并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准备工作。
音乐教学中如何解决公开课和常态课关系[论文]
![音乐教学中如何解决公开课和常态课关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6a30d0bbed5b9f3f90f1cc0.png)
音乐教学中如何解决公开课和常态课的关系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现阶段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因此,要通过一系列措施解决在教学中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关系。
公开课常态课以学定教课改中推出了一批优秀的公开课,公开课是精品课,在全省、全国起到一定得引领示范作用;是一线教师上课的标杆;是一个团队经过长久的研磨,半年、甚至一年的研究成果。
说起公开课,人们常有一个同感——假,无异于演戏,教师上课“表演”的痕迹太重,缺乏“自然”的味道,使课堂失去了本真的成分。
教师在课堂上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赶时髦、走形式、摆架子的“课堂作秀”现象。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现阶段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发展趋势。
不论公开课还是常态课,都应该围绕这一点展开,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大量现代教学媒体支持下的“公开课”在这些方面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如何把“公开课”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常态课教学中来,是现代课堂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只有把公开课中获得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常态课中来,才能充分发挥公开课的作用,才能真正促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使公开课更具实效性,从而发挥其存在价值。
在我们对基层调查研究中,很多教师反映,怎样让常态课也能够上得生机勃勃,作为省级教研员如何进行教研指导、提供怎样的方法策略,保障常态课的大面积有效开展,协助教师解决公开课与常态课的关系,是值得去探索的问题。
一、进一步提高备课质量,是课堂优质高效的有力保障大量的事实说明,教师课堂上好多问题的出现,都与教师课前备课不充分有关。
因此,加强课前研究,协助教师提高备课质量实有必要。
策略一:在课前研究中,教师要吃透教材,弄清教材的编写意图,对重点、难点、关键点、易混点等要有准确的把握。
具体措施:教研活动中可开展这样的专题。
如怎样编写教学设计、如何制定教学目标。
在这个教研活动中,教研员专门拿出一课时时间,通过几个个案分析,帮助教师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一节好课,只有教学目标制定准确,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共赢目标。
小学音乐常态课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小学音乐常态课课堂教学评价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b6aadd9360cba1aa811da2d.png)
10
9
8
3.提供合适的环境、资料,能充分为目标服务,并满足学生实际需要,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索、观察、情感体验的机会与条件。
7
7
6
5
4.教师能个别关注与面向全体相结合,并根据学生需要提供有效支持。
8
8
7
6
5.师生关系融洽,互动积极良好。
4
4
3
2
6.教学评价得当。采用开放、多元等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5
5
4
3
教学效果20分
1.学生能够掌握本节课音乐知识或演唱技巧。在活动中情绪愉快、态度积极,参与意识强,有自主表达表现的欲望。
5
5
4
3
2.学生的各种能力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目标基本得以落实。
10
10
9
8
3.学生有效地运用了已有的经验并获得新的经验。
5
5
4
3
小学音乐常态课课堂教学评价细则
4
4
3
2
教师素质20分
1.仪表整洁,教态亲切自然;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善于鼓励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5
5
4
3
2.语言简练、规范富有感染力,表达清晰、明确、形象生动、有价值。
5
5
4
3
3.教师基本功扎实,能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调控,有灵活的教学机智和应变能力。有较高的范唱、演奏、表演等技能。
5
5
3
4.能有效地应用教学媒体,使用效果好。有制作、操作音乐课件的能力。
5
5
4
3
2.内容能围绕教育目标,体现教育领域的相互渗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兼顾群体需要和个体差异。
新课程新理念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新常态课堂电子版
![新课程新理念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新常态课堂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289589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14.png)
新课程新理念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新常态课堂电子版新学期伊始,回顾上个学期的工作,学生对音乐课有了一定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并且有了一定学习的积极性,知识掌握也比较快,本学期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深度、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订一下教学计划:一、发生训练练习部分:1、复习巩固上学期获得的发声技巧。
2、运用获得的音乐知识有情感的表达不同题材、体裁、风格的歌曲。
3、唱好各个声部合唱,学习二声部合唱。
4、注意高年级学生变声期的嗓音保护。
二、视唱知识、练耳部分:(一)读谱知识:学习音的高低:唱名、音名、全音、半音、临时变音记号、调号、谱表、高音谱表。
复习和认识、总结音的长短: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三连音。
学习认识音的强弱:力度记号、速度记号、拍号、指挥图示。
(二)视唱部分:通过视唱、听辨等教学途径,提高学生音乐听觉的敏锐性和精准性,并积累音乐语汇,丰富音乐经验,促使学生在音乐注意力、音乐记忆力、音乐思维能力等当面,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视唱能力,为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唱歌状态,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
1、音高、音准的训练即音的标准音高,也可以理解为歌唱者或乐器所发出的音高与一定律制的音高是否相符合。
它是看不到、摸不着的,在教学中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所以,只能靠学生通过不断地练习自身的听觉,并且加以反复锻炼,才能掌握在视唱环节中通常所谓的绝对音高和相对音准。
2、音程练习单个音的固定音高感觉建立好之后,逐步进行音程教学。
音程指的是两个音级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可以在任何两个音级上构成各种不同性质的大、小、增、减音程。
因为学生群体大多为幼儿教育专业的学生,所以,我的24424242424243444243教学只需在课堂上练习大、小、纯音程即可。
为达到音程训练的最终目的(能够使学生快速建立自身“音准体系”,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谱例如下):(1)二度音程训练 1=C 1 2│2 3│3 4│4 5│5 6│6 7│7 i │i7│7 6│6 5│5 4│4 3│3 2│2 1││ (2)三度音程训练 1=C 1 3│2 4│3 5│4 6│5 7│6 i │7 —│i6│7 5│6 4│5 3│4 2│3 1│2 7.│1—││ (3)四度音程训练 1=C 1 4│2 5│3 6│4 7│i —│i 5│7 4│6 3│5 2│4 1│3 7.│2 6.│1 5.│1—││ (4)五度音程训练 1=C 1 5│2 6│3 7│4 i │i —│i 4│7 3│6 2│5 1│47.│1—││ (5)六度音程训练1=C 1 6│2 7│3 i │i —│i 3│7 2│6 1│5 7.│1—││ 学生在练习时,认为很难建立不同音程的感觉,在这里,就要求教师在教唱时,多鼓励多提示学生,让学生带着感觉去唱。
浅谈幼儿园音乐课堂组织常态化
![浅谈幼儿园音乐课堂组织常态化](https://img.taocdn.com/s3/m/8b71291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e.png)
现如今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课改的新名词很多。
“常态化课堂”就是其中之一。
“课堂教学常态化”是什么样的呢?常态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常:一般;普通;平常,常态就是正常的状态。
幼儿园课堂教学常态化其实就是以幼儿为本的课堂活动,是从幼儿自身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出发,去设计的合适幼儿的游学活动。
要求一切以幼儿自身特点为基础,遵循基本的教育理念,是课堂教学理想中的现实,是每一个教师努力的方向!活动是幼儿园经常开展的活动之一,深受孩子喜爱,老师组织易上手,呈现的效果也很不错。
但是,很多老师往往在开展过程中忽略本质的问题,要么是教师本身主导课堂,要么就是作秀演课,而幼儿在活动中呈现的是一片茫然,老师却忙的不亦乐乎。
到底活动的常态化应该怎样把握呢?首先,教师要遵循幼儿发展规律的,把课堂活动还给孩子。
一个优秀的活动展示的是孩天最鲜活的天性。
组织的教师应熟知幼儿园艺术领域目标,设计的活动要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常态化是还孩子以自信的课堂活动。
教学活动常态化是尊重每一个孩子个体的差异的课堂。
遵循儿童的认知和发展规律,尊重儿童,承认差异,因材施教是课堂教学常态化的基本特征。
做教师的要把“孩子反映”作为课堂教学的教学手段,把发展孩子的内在潜能,作为活动是否成功的最终衡量标准。
一切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我们的工作就成为了有“生命意义”的事业。
同时,可以将幼儿园的活动设计“傻瓜流程”缩短老师与老师之间教学的水平差异。
保证教师在掌握基本课堂教学方法的同时有所快速提高。
对课堂常态化教学也是一个巩固。
游戏设计与教学流程:故事--动作----其他。
为故事匹配相应的动作,用动作去感知相应的,也可以增添适宜的挑战,当然这些都来自与幼儿的生活经验。
空间安排的流程:多用半圆、圆圈的空间安排,以便每个幼儿儿都看到教师的示范,圆圈安排时要求教师在圈上作示范。
幼儿可以坐着做上肢动作或者站在座位前做动作也可以在自由空间状态下移动可走动及和结伴在队形中移动。
论音乐常态课中的教学取舍
![论音乐常态课中的教学取舍](https://img.taocdn.com/s3/m/d3897f16a300a6c30c229fe9.png)
一
f1 乐课 程标准解读. 1音 []b 2J 童趣味音 乐教 学. 【 乐新课程与示范教 学案例. 3 情 [ 小学音 乐教育. 4 仲
基础知识技 能的训练 , 也不能一味 的加 以丢弃 , 网页课件传到校园 网上 ,学生在多媒体 网络音 而是要有针对性的加 以取舍 。 乐教室里 自主学习 , 形象生动 , 再复杂节奏型也 3 堂中学生 自主时间 、 课 空间 的取舍 能迎刃而解 。 课 改之初 , 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 , 旨在培养
的分配 , 我们在备课 时处心积虑 、 心设计。 精 甚至为 了更好的准备 公开课 , 连平 时应该好好上 的常态课都敷衍 了事。 心 自问平时的每 一节课你都会 扪 像优质课一样对待吗?学 生更 需要 的是 一节节真实可信、 实实在 在的常 态课 。 关键词 : 新课程 ; 态课 ; 常 取舍
科J J I 教 文 化
科
论 音 乐常 态课 中的教 学取舍
谢 晖
( 江 省 瑞 安 市安 阳 实验 中学 , 江 瑞 安 3 5 0 ) 浙 浙 22 0
摘 要: 新课程标准的 实施 , 质课 、 优 示范课 搞的轰轰烈烈 、 火如 荼。 如 多年来 , 我们一直追 求完美, 头怎 么导, 开 中间怎么过 渡, 亮点、 高潮 、 时间
理想的音乐课堂应回归常态
![理想的音乐课堂应回归常态](https://img.taocdn.com/s3/m/82b2388c02d276a200292e8b.png)
赵 春 梅理 想 的 音 乐 课 堂 应 回 归 常 态
理 想 的 音 乐 课 堂 应 回 归 常 态
赵 春梅
( 深圳市 富源 学校)
2 0 1 2年 1 0月 , 我有幸 参加 了 《 音 乐 课 程 标 准) ) 2 0 1 1 版 解 读 的专题培训, 听了人音版副主编徐沛然老师的精彩讲座“ 在反思 与校正中前行 ” 给了我深深 的启示。
1 、 将音乐 的基 础知识 、 基本技能 的培 养与音乐 审美能力 的 培养割裂开来 。 2 、 过于注重兴趣和课堂教学的形式 , 不管教学内容和课程类型 是否 需要 , 让 音乐课 变得 华而不 实 , 失去 了音 乐课堂 的音 乐味 。 3 、 对情感 、 态度和价 值观课程 目标 的实现 时常 存在贴标 签 式的简单化倾 向。 4 、 过于依赖 多媒体 , 使音乐课某 些环节被局 限在事先 设定 的操作程序之 中, 教师传情 、 动人 的音乐教学基本功被边缘化。 5 、 对姊妹艺术的借 鉴、 综合 以及 内涵的拓展 , 往往偏离音乐 本体 。 6 、 合 作式学 习与探 究式学 习过于泛 化, 多有活动形 式而缺 少过 程, 自主学习缺少有 效指导 , 常常放任 自流, 不 是有效地合 作。 7 、 评 价机制失衡 , 廉价而 又过于泛滥 的一 味褒扬 和肯定让 评价机制失去客观和意义 。 8 、 回避识读乐谱知识 。 音 乐是 听觉 的艺术 , 要 以听觉 为首 , 遵循“由音及 形 ” 的原 则, 即先体验音 乐后 学音符 , 根据这一特征去寻找识读乐谱 的教 学有 效 途 径 , 而 不 是 采 取 回避 和 放 弃 。 三、 理 想的音乐课堂应回归常态
一 、
十年课乐课堂产生 了一系列 的新变 化 。特别是教师的音乐教育理念有 了根本的转变 , 音乐教育质量 有 了大幅度提高 , 东西 部教 学质量趋于均衡 , 学生学 习的主体地 位和 兴趣 爱好得到 了尊重 ,音乐审美能力 的培养和提高被突 出 强调 。这些都是课 改十年来取得的突出成果 。 二、 回顾小学音乐课改十年 , 必须反思存在的误区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常态课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常态课](https://img.taocdn.com/s3/m/104990f2168884868762d6d9.png)
期末音乐教学论文沈莹莹朋口中小浅谈如何上好小学音乐常态课朋口中小沈莹莹在全市各个镇区之间,学校教师之间的音乐教学观摩课、公开课、每月一课等教研活动中,有不少的音乐教师同行都面临一些共同的困惑:如何才能上好一节有成效,生动有趣的音乐课呢?在音乐课中又怎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歌曲的音准,怎样才能把歌曲教好,使学生学得快、唱得好?本人认为,上好一节音乐常态课,主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歌曲音准的学习和掌握。
培养学生的音准是长期的任务,不可能指望靠几节课就解决问题。
音准训练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注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外,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先熟悉歌曲。
我们在教学生唱一首新的歌曲时,首先要帮助学生熟悉它的歌词,明确主要思想,正确理解歌曲的音乐形象。
接着要帮助学生仔细分析歌谱,此歌属什么风格?是汉族的还是少数民族的?是歌舞曲,还是进行曲?歌曲的情绪又是怎样的?是悲伤、愤怒的,是欢快、活泼的?歌曲的速度是快、稍快、中速,还是慢、稍慢?歌曲的节拍是2/4、3/4,还是4/4、6/8?通过分析,找出歌曲中的难点,以便在教唱过程中作为重点,让学生掌握它们。
(2)识谱时可采用单音弹奏乐谱。
让学生更好地学会聆听音乐旋律,然后跟着教师的钢琴轻声模唱曲子旋律。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听觉是十分重要的。
听不准音就无法把音唱准,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音高概念,伴奏乐器和教师的范唱也必须音准,钢琴要注意定音核音。
(3)在整个视唱和练习的过程中学生用轻声唱,这样有利于倾听别人的声音,减少嗓子的疲劳。
轻声唱还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减少相互干扰以取得较好的音准效果。
学生在跟琴视唱时,教师的伴奏旋律必须清楚、准确,应视学生的基础而渐步减少伴奏,可以全曲伴奏,减少到小节强拍提示,构第一个音的提示,或在难点处稍加辅助,直至只在定音时用一下琴。
在进行击拍(或按指图式划拍)的练唱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作部分默唱或部分出声唱。
这种练习对发展学生的内在听觉很有益。
音乐课型(1)
![音乐课型(1)](https://img.taocdn.com/s3/m/700233f4bed5b9f3f80f1c09.png)
音乐课常用的五种课型陈俞俊——漳平实验小学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
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
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热点问题。
一、音乐课堂教学基本类型课堂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可分为单一课型和综合课型。
单一课型指在一节课中,只进行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完成一个主要任务,其内容集中、单纯、突出中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
如唱歌课、器乐课、欣赏课、乐理课、视唱练耳课、节奏训练课等。
综合课型是指在一节课中,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丰富,有讲、有唱、有听,有艺术实际,有层次变化,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
如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器乐、乐理与唱歌的综合课等。
音乐课的五种课型一、以唱歌教学为主的综合课1、熟练掌握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拓展。
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就是要备好课,备教参、备歌曲、备伴奏等,从教参上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曲作者、词作者他们的生平、代表作等,然后熟悉歌曲,一定要先唱会歌曲,包括歌曲的节奏、节拍、时值、情绪等,都要非常准确的唱会。
然后再来分析歌曲,这首歌是几段体,它的结构是怎样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呢?应该用什么样的演唱方法去演唱呢?随后再根据歌曲的风格给歌曲选配合适的伴奏,伴奏的织体要根据歌曲的风格选配恰当,欢快的一般选用分解和弦,舒情的一般用扒音来伴奏,雄壮有力的一般用柱式和弦。
选配完织体以后就要反复不停的弹奏,直到非常的熟练,这样在教唱歌曲的过程中才不会影响学生的演唱不影响老师的教学。
熟练掌握教学内容以后就要设计拓展环节,一节好的唱歌课往往出彩的地方出亮点的地方就在拓展环节,常用的拓展有创编伴奏,创编舞蹈,诗歌、绘画等等,确记不可全部都用上,要根据歌曲的风格、情绪选配合适的一项或两项即可。
音乐优质课应回归常态教学
![音乐优质课应回归常态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86fa4e2d4b35eefdc8d33331.png)
一
2 20 ) 10 0
、
践 中 的思 想 或 问题 不 仅 仅 是 授 课 人 的 ,也 可 能 是 观 摩 人也 有 的 和需 要 解 决 的 。为 解 决 教 师 个 人 实 践 和 反 思 解 决不 了 的 问 题 和 困惑 , 分发 挥 区 域 内 教师 的 同伴 互 助 作 用 , 充 要建 立起 有 利 于 “ 践反 思 、 作 分享 、 实 合 专业 支持 ” 教学 研 究 制 度 。 的 1 态课研究 中 , . 常 以一 个 区为 基 本 单 位 . 以本 区教 师为 研 究 主体 , 以解 决 发 生 在 教 学 现 场 的 教 学 问题 为 主要 内容 的一 种教 研 活 动 形 式 。 2常 态 课 研 究 中 , . 以改 进 学 校 实 践 、 决 教 师 面 临 的实 际 解 问题 为 目的。 究 关 注 的 不 是宏 观层 面的 一 般 问题 。 是把 解 研 而 决具 体 问题 放 在 第 一 位 。 3常 态 课 研 究 中 , 在 “ ” — 研 究 教 材 、 究 教 法 、 . 重 研 — 研 研 究 学法 : 而不 是 “ ” — 教 大 家 照 搬 公 开 课 , 研 员 怎 么说 , 教 — 教 就 怎 么 做 。活 动 应该 是 教 研 员 和 广 大一 线 教 师 互 动 的平 台 。 4常 态 课 研 究 中 , 服 以 往 一 味 追 求 优 质 课 的倾 向 , 重 . 克 注 教 学 的实 效 性 , 工 作 重 点 放 在 规 范 教 师 的 常 态 教 学 上 , 薄 把 抓 弱 教 师 , 进 区 内各 校 教 师 素质 的提 高 。 促 三 、 究方 法 研 1 变 教 师 培 养 思 路 。 由 只 注 重优 秀 教 师 的 培 养 变 为 名 . 转 师 与 普 通 教 师 的 培 养 同 步 , 发 挥 名 师 的 引 领 作 用 , 关 注 其 既 又 他 教 师 的 成 长进 步 。 2重 心 下移 。凡 获 得 市 以上 级 别 优 质 课 的教 师 , 则 上 不 . 原 再参加 区内的公开授课 , 把重心下移 , 点培养第二梯 队 、 要 重 第 三 梯 队 , 力 提 高 全 体 教 师 的素 质 , 教 师们 齐 头 并 进 , 着 使 不 留死 角 。 3改 变 传 统 公 开 课 模 式 。 常态 课 是 教 师 就 单 元 教 学 计 划 . 内容 。 据 教 学 内容 的 性 质 特 点 和 学 生 、 地 条 件 等 情 况 进 根 场 行 短 时 备 课 , 对 全 区进 行 公 开 教 学 , 家 就 上 课 情 况 进 行 并 大 集 体 诊 断 与 分 析 , 得 的 新 的意 见 与 解 决 问 题 的 方 法 是 属 于 获 大家 的。 4常 态 课 不 追 求 课 堂 的完 美 性 . 需 要 保 持 本 色 . . 只 以教 有 所获 、 生有 所 得 为 宗 旨 。 师 是 否使 用 多媒 体 完 全 根据 课 堂 教 教 学 的需 要 ,不 作 为 上 公 开 课 的必和 物 力 越 少 , 生 的负 担 越 轻 。 取 得 的成 效 越 人 师 所
上好小学音乐常态课之我见
![上好小学音乐常态课之我见](https://img.taocdn.com/s3/m/36559602763231126edb11a0.png)
《 雪绒 花》的旋律部 分, 学生在观 看 的过 程 中, 基本上都记
无 意义 的 声音 。 新课 标 指 出 :兴趣 是 最 好 的老 师 ,是 人 住了主题 旋律 , 听会了, 都 那教 师只要在 解决 第二声 部 的难 们 与音 乐保 持 密切 联 系 、享 受 音 乐并 美 化人 生 的 巨大 动 点部分和 歌 曲处理 上 进行启发和 引导就 可 以了。 力 。因此 ,激 发学 生 学 习 的兴趣 ,是 促 使学 生 学 习音 乐 2要上有意 义的课 的重 要保 证 。于是 笔 者根 据 每 节课 的教 学 内容 ,研 究 酝 酿合 适 的 导入 方 法 , 由 于方 法 得 当 ,学生 的学 习兴 趣 渐 渐 被调动 起来 ,学 习效 果越 来越好 。 录 音 《 味 咪 》, 哆 用音 像 图 画式 和提 问描 述 式 引导 学生 :精 会 神地 观 看后 , 仅对 此 歌 的创作 背 景有 不
众 所周 知 , 兴趣 是 人们 学 习 的最 好 的 老师 。著名 音 了深刻 的 了解 , 而且 对 片中的 音乐 也逐 渐熟 悉 了, 因此 , 再
乐 教 育家 卡 巴列 夫斯 基 说 :激 发孩 子 对 音 乐 的兴 趣 ,是 学 习这 首 二部合 唱歌 曲就 比较容 易而 且也学 得 很投 入 。 因 把 音乐 美 的魅 力 传送 给 他们 的先 决条 件 。如果 没 有学 习 为在 播放 电影 《 乐之声 》片段 时, 音 已经3 出现 所要 学 的 次
吗? 想看 这部 电影 吗?”随即给 学生播 放 电影 《 乐之声 》 音
所 谓 的 “好 课 ”是 有 意 义 的 , 它 的 意 义 性 体 现 在 “ 课 ”是 符 合 当前 课程 标 准 要求 的 ,是 符合 相应 教 学 好 任 务 和要 求 的 ,可 以促进 学 生 对知 识 的 理解 和 掌握 。一 学 科特 点 ,应该 明确音 乐教 学 “ 美 ”与 “ 人 ”的 教 审 育
走向“真”“实”的音乐常态课堂——由表演式公开课想到的
![走向“真”“实”的音乐常态课堂——由表演式公开课想到的](https://img.taocdn.com/s3/m/3584d03bb90d6c85ec3ac6a5.png)
一
指功” 的不 良现象 , 即直接播放录音机 , 让范 诉学生这个蛋糕足完整的 , 我们 叫它伞音符 ; 来
的主要“ 阵地” 。要促进 、 要发展的, 不只是那些学 奏带替代教师 的弹唱 。 更有 甚者直接将播放 和 了两个人平分蛋糕 , 一刀切下去 , 一人一 半是二 一
习能力强 、 学习轻松 、 基础知识储备丰富的“ 优秀 暂停键 轮换着按 , 一遍 遍用录音 机教唱 。试 问 分音符 ; 刚准备品尝这 美味的蛋糕 , 了两位好 来
一
拍, 二分音 符是两扪 , 音符是 四拍 , 全 它们之
重学生的个f 生差异 , 自我认知, 鼓励 尽力找到每个 点 ?怎么能 知道 教材编者 的培养 目标 ?怎 么能 间的倍数关系也是一 目了然。通俗而义直观的 学生身 E 的闪光点并将之放大,让学生在个体差 将 作者 的音乐 创作 先 自我 内化 再去 传播 给学 图 例 能 让 伞 班 学 生 掌 握 音 乐 中 的 抽 象 专业 术 异中找到属于 自己的个 坐标。
模型。 这类问题的教学 , 对于培养学生应用音乐
的 意 识 以 及 培 养 学 生 分 析 和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2良好的综合素质 , . 适 课堂调控的需要
除 了强 化 本 学 科 的 基奉 素 质 外 ,我 f还 必 力 都 足 非 常 必 要 的 。 比 l 学 习 x x和 x 『 J 盘 u x
懂或不太会 的模样 ,尽力按照老师 课 i l 演 ii
腔作势 的公开课也就成 了应付专家评委的面子
二 、 向真 实课堂的重点 : 走 换位 思考 、 了解 头作铡 , 后十六分音 用小鸭 f、 嘎嘎代替 , 嘎 让 学 生在 渎词 中体会两种节奏 的区别 ,还各抒 己 随着文明进步的 日益 发展 ,学生获得知识 见创作 出各 种不同的节奏 读词 ,这种打 比 方的
走进音乐常态课堂
![走进音乐常态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3dbce46ef5335a8102d22099.png)
走进音乐常态课堂自《音乐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呈现出一片五彩纷呈的亮丽景观,而其中也有一部分教师出现了“这世界变化太快,我有点看不明白”的困惑,在设计教学时总是力求让自己的教学充满新课程的理念,并不断的寻求新颖独特、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却往往忽视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借用一句话来评价,即:“抓住了教改的壳,摒弃了教改的魂”,不仅给人留下华而不实的印象,也背离了课堂教学的本质。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音乐教师,我也常常在思考: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又怎样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怎样才能上好一节音乐常态课呢?在这里,我想和大家来探讨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一、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从老师自己的设想出发,歌曲还没有学会就不要过渡到拓展环节。
现在的音乐课的确不是很好上,往往有人误认为课上得形式多样才是好课。
因此,音乐课出现不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是从老师巧妙的构思、设想出发,一节课中画旋律线、画图谱、做声势、拍节奏、用打击乐器、表演和游戏等全部设计进去,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歌曲的学唱、情感的处理、音准的要求都放松了,更有甚者,一节唱歌课都已过去多半,才刚刚进入学唱环节,还没唱几遍,下课铃就已经响了,老师匆匆完成了自己的设想,没有关注教与学的过程,没有根据学生的情况去做指导。
还有的老师为了完成自己近乎完美的设想,在歌曲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歌曲还没有学会就急不可待的进入到拓展环节,给人留下不扎实的印象,饭都没有做熟又哪能做的出香味呢?因此,我认为在教学中教师所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学生,而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更多的思考你设计每个环节的目的是什么?以及如何有效地运用你所设计的每个环节?阶段目标达成的效果会如何?有没有对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预见并提出几种预案,这样教师在充分的备课后课堂上进行就能有序而不乱。
只有做到这点,我们的音乐课才能平实、自然;学生才能在课堂中得到情感的体验、知识的获得以及能力的提高。
把音乐优质课亮点运用到我们常态教学中
![把音乐优质课亮点运用到我们常态教学中](https://img.taocdn.com/s3/m/2a8e1fdc02020740bf1e9b8c.png)
把音乐优质课亮点运用到我们常态教学中
把音乐优质课亮点运用到我们常态教学中
如何把音乐优质课的亮点运用到我们的常态教学
中
xxxx年6月7日下午,在海南职工秀英子弟学校
如期进行“国培
计划
”(xxxx)海南省项目市县送教下乡海口市音乐工作坊的送教活动。
这个下午,我们聆听了来自寰岛小学安宇兵老师带来的《冬天的故事》一课,接下来九小的梁晓红老师给我们做了一堂怎样《打造音乐课堂的“亮点”》的讲座。
梁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音乐课的教学“亮点”并不是越华丽越精彩,关键要看教学效果。
要想做一个教学中的有心人,只要充分挖掘教材和教材相关的内容,不难发现“亮点”其实就在我们心中,在我们的大脑里,在我们的身边。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也会尝试把音乐优质课的亮点带到自己的课堂中,让常规课重新生成新的“亮点”。
以下是我在音乐课上需要努力的几个方面:
1、在音乐课上,我要求自己都要把歌曲完整、准确的范唱一遍以上。
毕竟孩子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有些重点、难点的地方,教师要反复范唱,纠正,孩子们才能很快掌握。
2、在音乐课上,我会把枯燥的节奏训练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同时,每节课结合歌曲中的节奏,让孩子们通过拍手、拍肩、拍腿、跺脚等动作来练习节奏,孩子们的热情很高,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为接下来的授课做好了准备。
3、在音乐课上,我会适当的加入肢体语言,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理解音乐的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气氛,强化他们的音乐节奏感。
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教学中的“亮点”,让“亮点”更好的为课堂教学服务,让“亮点”在课堂随处熠熠生辉!。
如何高效地上好常态音乐课
![如何高效地上好常态音乐课](https://img.taocdn.com/s3/m/c3e4155d650e52ea551898ed.png)
如何高效地上好常态音乐课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听了不少公开课、优质课。
有的课很热闹,多媒体的运用强烈的画面感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美术教师上课不动手示范,音乐教师不弹琴、不范唱了。
我认为教师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更要有一颗朴实无华的平常心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常态的、有效地教学情境,创设一个清新,自然的音乐学习氛围。
-自然导入切忌花俏音乐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情感之美。
一切刻意追求课堂热闹气氛的造势都会显得浮躁,教师要用朴实简洁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语音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有生活气息。
例如我在上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导入是这样设计的:老师今天要考考你们的地理知识学得好不好,“欧洲最长的河流是那一条河流?这条河流经哪个国家?”然后从欣赏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入手,导向聆听《伏尔加船夫曲》。
时间只用了三分钟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也一下能把学生引入探究音乐的兴趣之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又如学习“行进中的歌”这一单元时,结合七年级的军训来提问。
如提问:“大家军训中有队列训练吗?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让学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节奏做队列表演,这样的导入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效地将课堂置生身于现实生活情境之中,能使学生感到音乐不能脱离生活,音乐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获得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进而产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和兴趣。
二有效提问,问题设计应有针对性,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正确的评价教师的提问要随着课堂内容的不断深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
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初听时提问可以只提两个问题:如歌曲演唱的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变化?能记住其中的某一句吗?进一步分段分析歌曲时再提出细一些的问题。
如53 6 3 0|53 6 3 0|哎哟嗬,哎哟嗬,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引出劳动号子的作用,强调劳动号子是集体劳动时相互协作时节奏感突出的旋律,再让学生从歌曲中找出有劳动号子的其他部分,如哎嗒嗒哎嗒,还可以请学生找出生活中劳动号子的例子等等。
《改变教师常态教学语言,提升音乐课堂教育机智》
![《改变教师常态教学语言,提升音乐课堂教育机智》](https://img.taocdn.com/s3/m/31edf16f168884868662d60e.png)
改变教师常态教学语言,提升音乐课堂教育机智文一街小学胡婷【摘要】教师良好的语言素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很简单的、恰恰会在教学中透露是否有良好课堂语言素养,以及语言背后的教育学素养如何这个玄机的“常用语”,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如练习的指令性语言、使用教学媒体的介导性语言、教学反馈的激起语等。
怎样说留有余地、意犹未尽?怎样说直奔主题、振聋发聩?怎样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奇思妙想?我们要将这些常用语言的表达从“实用态度“转入“审美态度”,将表述的背后所蕴含的教学法则从“虚伪与盲目”转向“真诚与有效”。
【关键词】改变常态教学语言提升教育机智教师良好的语言素养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语言是否简洁明了、生动传神、富有学科特点,直接关系到课堂纪律能否有序调控、学习目标能否达成、教学效益是否优质高效。
好的课堂用语是使教师、学生、课程和课堂物质技术条件之间相互作用的催化剂,同时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水准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机智——如何观察教学对象的学习反应?教师本人对音乐与音乐学习关注的中心点是什么?将要把学生从这儿引向哪里是否明确?好课不断磨,大凡要上公开课的老师们,都会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直至尽善尽美,但我这里要表达的是我们在课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很简单的、往往被人们忽视的、恰恰会在公开教学中透露是否有良好课堂语言素养,以及语言背后的教育学素养如何这个玄机的“常用语”。
普普通通的“常用语”怎样说留有余地、意犹未尽?怎样说直奔主题、振聋发聩?怎样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奇思妙想?一、练习中的指令性语言“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在节奏练习、律动表演、打击乐器训练中最常用不过了,可在大部分公开教学中,却也难得听到富有音乐美感的个性化指令。
改为:“一二︱一起‖”、“一二三走‖”、“××××︱一齐‖”、“预备0 ︱开始‖”……这样的指令加上眼神语、面势语、手势语、表达出理想的节奏感,学生进入音乐状态一定会理想的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高效地上好常态音乐课
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听了不少公开课、优质课。
有的课很热闹,多媒体的运用强烈的画面感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美术教师上课不动手示范,音乐教师不弹琴、不范唱了。
我认为教师有先进的教学观念,更要有一颗朴实无华的平常心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常态的、有效地教学情境,创设一个清新,自然的音乐学习氛围。
-自然导入切忌花俏
音乐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的情感之美。
一切刻意追求课堂热闹气氛的造势都会显得浮躁,教师要用朴实简洁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语音使学生感到亲切和有生活气息。
例如我在上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导入是这样设计的:老师今天要考考你们的地理知识学得好不好,“欧洲最长的河流是那一条河流?这条河流经哪个国家?”然后从欣赏油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入手,导向聆听《伏尔加船夫曲》。
时间只用了三分钟学生,很快进入到教学情境之中。
这种开门见山的方式也一下能把学生引入探究音乐的兴趣之中。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又如学习“行进中的歌”这一单元时,结合七年级的军训来提问。
如提问:“大家军训中有队列训练吗?请几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让学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的节奏做队列表演,这样的导入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有效地将课堂置生身于现实生活情境之中,能使学生感到音乐不能脱离生活,音乐就在我们身边,使学生获得学习音乐的自信心,进而产生学习音乐的愿望和兴趣。
二有效提问,问题设计应有针对性,对学生的答案给予正确的评价
教师的提问要随着课堂内容的不断深入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
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初听时提问可以只提两个问题:如歌曲演唱的声音的强弱有什么变化?能记住其中的某一句吗?进一步分段分析歌曲时再提出细一些的问题。
如53 6 3 0|53 6 3 0|哎哟嗬,哎哟嗬,在歌曲中有什么作用?引出劳动号子的作用,强调劳动号子是集体劳动时相互协作时节奏感突出的旋律,再让学生从歌曲中找出有劳动号子的其他部分,如哎嗒嗒哎嗒,还可以请学生找出生活中劳动号子的例子等等。
教师不要同时提五六个问题,提的什么问题学生记都没住,就更谈不上思考和回答这些问题了。
还有些无效的问题教师也根本没必要提,如这首歌曲好听吗?想不想学啊?学生机械的回答:“好听,想学”这样的问题没有一定的深度,缺乏意义,这样的问题也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如果学生回答:“不好听,不想学”,教师会显得很被动,这些问题没有任何针对性,有效的提问体现了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对学生能力的判断。
教师要成为音乐课堂提问的设计者,学生思维的开拓者。
因此有效的问题设计能对实现教学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正确的运用评价语言建立和谐的教学氛围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正确的评价是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的评价语言看似很普通,但时时刻刻对学生产生影响。
评价包括口头即兴的、肢体动作及眼神的传递。
例如《游击队歌》学生在演唱时在力度处理时A、B两段有没有对比,教师首先肯定学生唱得有军人豪迈勇敢、充满激情的气质,但是我们要表现游击队员机智灵活作战形式,和游击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地下作战方式。
分析弱起乐句及旋律的上行趋势,开始用弱起渐强的力度,第二句要比第一句稍强一些等,而B段强拍进入,表现游击队员不怕苦、不怕累,勇敢保家卫国的决心,应唱得坚定有力。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知道了对声音的控制,学会了找逻辑重音、力度渐强等方法。
突破了声音有弹性这个难点。
再如欣赏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两个犹太人》时,初听音乐时教师提问:“你们从这段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学生答:“好像听出了一个人很傲慢,一个人很胆小。
”这时教师的评价是:“你的音乐感觉真不错,那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呢?”学生答“我听到了两种乐器的声音。
”这里的评价语言首先是对了学生欣赏体验和理解的肯定,目的是为了激励学生更深层次的主动的去探究、去体验。
再分段聆听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旋律节奏的特点及木管乐器和弦乐器音响对比。
这时学生抢着说:“那个木管乐器的人显得狂妄自大,指手划脚,傲慢无理的样子,弦乐器的人声音在颤抖,好像很胆小、很瘦弱,很可怜的样子。
”当学生回答的不够准确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
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一概用:“好的,不错。
”这样的表达可能是不愿戳伤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这样的评价也不知可否,其实学生更希望教师给一个准确的评价。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运用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不失时机的从不同角度给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充分的肯定、鼓励和赞扬,激励他们不断的获得自信和成功的体验。
教师的评价语言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课堂上巧妙的、机智幽默的课堂评价能创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也能激活学生无限的想象力。
当然这些教学智慧来自于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日常教学功底。
谈到扎实的教学功底应该包括深钻教材找准重难点,并能用有效的方法解决重难点,音乐教师示范弹唱能感染学生,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每一个人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来对待每一天,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为重要的任务,以有效的手段完成教学目标,少一点设计的痕迹,少一点美轮美奂的多媒体画面,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唤起我们的耳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体验感受音乐中的美。
一切从实际出发,用简单实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方法,同样也能让我们的音乐课堂变得五彩斑斓,魅力无限!
武汉市堤角中学彭小望
201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