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
网络传播的知识点总结
网络传播的知识点总结1. 网络传播的特点网络传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信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传播方式多样、信息保存时间长等。
这些特点使得网络传播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
2. 网络传播的形式网络传播的形式有很多种,主要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
文字是网络传播最基本的形式,它能够传递大量的信息和思想;图片能够直观地展现事物的外观和特点;音频和视频则可以更加生动地传达情感和思想。
不同形式的传播方式可以互相补充和提升,共同构成了网络传播的丰富媒体形式。
3. 网络传播的重要性网络传播在当今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和表达观点的重要方式。
不仅如此,网络传播还成为了商业活动、政治活动、文化活动等各个领域的重要工具,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4. 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播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未来,网络传播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媒体化,网络传播将更加注重多媒体的融合;二是个性化,网络传播将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定制和推送;三是互动化,网络传播将更加注重用户参与和交互;四是全球化,网络传播将更加注重多国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5. 网络传播的挑战网络传播虽然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包括信息真实性、信息泛滥、信息隐私等问题。
在网络传播中,有时会出现不实信息、虚假信息等,这会对人们的认知和判断产生负面影响;同时,网络上的信息泛滥也使得人们难以在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而信息隐私泄露问题也影响了用户对网络传播的信任度。
6. 网络传播的道德问题网络传播虽然提供了便利,但其发展也伴随着一些道德问题。
例如网络欺诈、网络暴力、侵犯他人隐私、侵犯知识产权等问题,这些不良现象对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从网络传播的伦理和道德出发,合理规范网络传播行为,维护网络传播的良好秩序。
扩散现象有用的例子
扩散现象有用的例子扩散现象是指某种信息、现象、观点等在一定范围内迅速传播、传递的现象。
它具有快速、广泛、连锁等特点,可以迅速影响和改变人们的行为、思想和态度。
下面是一些以扩散现象为题材的有用例子。
1. 病毒传播:病毒是一种典型的扩散现象。
例如,流感病毒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可以迅速在一段时间内传播给大量的人群。
这种扩散现象引起了人们对防控措施的重视,如戴口罩、勤洗手等。
2. 恶性传销:恶性传销是一种通过人际关系网络扩散的现象。
传销组织通过发展下线、拉人头等手段,将其商业模式传播给更多的人,从而获取利益。
这种扩散现象对个人和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心理损失,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和警惕。
3. 社交网络传播:社交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成为信息扩散的重要渠道。
一条有趣、有价值的内容可以通过转发、分享等方式迅速传播给更多的人,甚至成为热门话题。
这种扩散现象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社交生活。
4. 谣言传播:谣言是一种具有误导性的信息,往往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扩散。
一条谣言可以在短时间内传播给大量的人群,甚至引发恐慌和社会不稳定。
这种扩散现象给社会带来了负面影响,需要加强谣言的辟谣工作和媒体监管。
5. 文化传播:文化是一种具有传承性的信息,可以通过口头、书面、媒体等方式扩散。
例如,音乐、电影、绘画等艺术形式可以传播给更多的人,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这种扩散现象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6. 舆论引导:舆论是一种公众意见和观点的集合体,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扩散。
政府、媒体、公众人物等可以通过言论和行动引导舆论的扩散方向,影响社会的思潮和舆论导向。
这种扩散现象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影响。
7. 传统节日:传统节日是一种具有民俗特色的扩散现象。
例如,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通过传统习俗、风俗等方式扩散给更多的人,成为国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扩散现象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凝聚力的形成。
8. 网络病毒:网络病毒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网络扩散的恶意程序。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的传播方式1. 社交媒体的传播社交媒体是新媒体传播方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即时发布和分享各种信息,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交流。
社交媒体上的信息传播具有广泛的覆盖面和迅速的传播速度,能够迅速把信息传播给大量的用户。
社交媒体还提供了多种互动形式,如评论、点赞、分享等,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生动有趣。
2. 视频平台的传播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视频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首选方式之一。
各种视频平台如YouTube、抖音等,成为了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
视频具有直观、生动的特点,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和情感,更容易吸引用户的关注。
视频还具有互动性,用户可以在视频下方进行评论和讨论,提高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
3. 短内容的传播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信息获取的时间和精力有限,短内容成为了新媒体传播的主流形式。
微博、朋友圈等平台上的短内容可以在短时间内传递大量信息,吸引用户的阅读和分享。
短内容的特点是简洁、直接,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兴趣和共鸣。
4. 内容创造者的传播与传统媒体不同,新媒体给予了普通人更多的表达和传播机会,使得内容创造者崛起。
博客、自媒体、网络直播等方式成为了内容创造者传播信息的平台。
这些内容创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特色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粉丝和关注者,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力量。
5. 数据分析的影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大大提高了传播的效率和精准度,也使得数据分析成为了传播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借助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可以对信息传播进行深入的分析,包括受众群体、传播路径等。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调整传播策略,提高传播效果。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包括社交媒体、视频平台、短内容等多种形式,这些传播方式的特点在于互动性、即时性和多媒体性。
新媒体还给予了普通人更多的表达和传播机会,使得内容创造者崛起。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受众需求,提高传播效果。
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的发展与创新将继续推动信息传播的进一步发展。
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化时代的传媒方式
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化时代的传媒方式在互联网新媒体数字化时代,传媒方式正在经历着革命性的转变。
传统的媒体形态被数字媒体所取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大幅度提升。
本文将探讨数字化时代的传媒方式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数字化时代的传媒方式1. 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数字化时代最为普遍的传媒方式之一。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可以实时分享信息和互动交流。
例如,Facebook、微信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和娱乐内容的主要渠道。
2. 在线视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线视频平台逐渐崛起。
YouTube、抖音和Netflix等平台提供了各种各样的视频内容,包括新闻、剧集、电影和自制内容。
这些在线视频平台使得传媒内容更加多样化,并且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观看。
3. 博客和自媒体:数字化时代为个人提供了自由发表观点和创作内容的平台。
博客和自媒体成为了许多人传播思想和知识的渠道。
个人可以通过撰写博客文章、发布视频和音频等形式,建立自己的粉丝群体。
4. 移动应用程序: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应用程序成为了人们获取传媒内容的主要途径。
新闻、音乐、电影、游戏等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娱乐和信息消费方式。
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应用程序获取所需的内容。
二、数字化时代传媒方式的影响1.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数字化媒体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大大加快。
新闻事件和重要信息可以在几秒钟内通过社交媒体传遍全球。
这种迅速传播的特点使得人们更容易了解和参与到社会事务中。
2. 用户参与度提升:数字化媒体为用户提供了更多参与讨论和互动交流的机会。
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可以通过评论、转发和分享,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这使得传媒变得更加民主化和多元化。
3. 广告模式转变:数字化媒体改变了传统广告的模式。
传统媒体主要通过广告投放来获取收入,而数字化媒体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广告和精准定位。
广告商可以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精确地将广告投放给目标受众。
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效果
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方式与效果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对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打破了时空限制,提供了极其广阔的传播平台,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效果的转变。
本文将从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方式和效果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方式1. 社交媒体的兴起在互联网时代,社交媒体成为了最主要的文化传播方式之一。
人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Facebook等传播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生活。
这种传播方式具有即时性、互动性和广泛性的特点,无论是新闻事件还是个人的日常生活,都可以通过社交媒体传播给全球各地的人。
2. 在线视频平台的兴起随着互联网带宽的提升,在线视频平台如YouTube、抖音、Bilibili等也成为了互联网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
在这些平台上,人们可以上传、观看各种各样的视频内容,涵盖了娱乐、教育、新闻等方方面面。
在线视频平台的兴起,不仅提供了更为直观、生动的传播方式,还推动了UGC(用户生成内容)的发展。
3. 在线文学平台的兴起互联网也孕育了独特的文学传播方式,即在线文学平台。
这些平台上汇聚了大量的作家和读者,提供了便捷的阅读和分享平台。
人们可以在在线文学平台上发表自己的作品、参与互动评论,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虚拟文学社区。
二、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效果1. 反映多元文化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使得世界各地的文化得以更为深入地传播。
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接触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内容,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2. 加强交流互动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效果在于其具有互动性的特点。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即时交流和互动,分享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
这有利于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影响意识形态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方式广泛且便捷,它为各种观点、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渠道。
人们通过互联网接触到不同的观点,思想碰撞产生的冲击会对人们的意识形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4. 扩大文化影响力互联网的特点使得传播方式更加广泛、快速,从而扩大了文化的影响力。
第四章 网络传播的类型
天涯虚拟社区/04.10 “妞妞事件”
深圳论坛
猫扑大杂烩
BBS 群体传播优势
公开性与匿名性 层级性 高自由度 话语赋权 资料性
BBS的群体 传播五大优势
案例:孙志刚事件
在2003年众多事件、如孙志刚事件发生后得 到广泛使用,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数万人。 网络的公众议题填补了媒体议题的‚缺陷‛。
四种形式
BBS 社区
同学录 博客/播客
网络中的群体 传播形式
2.1 BBS分析
作为网络媒介特有的产物,BBS(电子 公告牌)是一种互动(interactive)传 播媒介。 既是‚信源‛又可做‚信宿‛。信源与 信宿的身份自由转换,真正实现了信息 的互动。
人民网强国论坛/02.11.16《深圳,你被谁抛弃?》
网络聊天的普遍方式目前主要有
聊天室(chatroom) :论坛社区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IM) :QQ
1.2.1论坛社区
搜狐社区,中文第一社区
搜狐社区:帖子浏览
搜狐社区:帖子回复
1.2.3即时通讯
网络聊天呈现的特点 整体趋势:网络聊天的网民数量越来 越多,且出现低龄化趋势 网络聊天的特点 1. 文字聊天、表情符号聊天、语音聊天、 视频聊天并行 2. 匿名性 3. 与社会规范的冲突
3. 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
4. 满足人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1.1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lectronic Mail,简称E-mail)是 互联网络最早也是最重要的应用方式之一。
问题1
电子邮件应用有多少年了?
A:电子邮件的诞生
对于世界上第一封电子邮件,现在有两种说法:
1.《互联网周刊》
当代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方式分析
当代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方式分析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改变了我们的交流方式,也对文化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分析当代互联网文化的传播方式。
一、从线上到线下的传播互联网文化从一开始就是在线上传播的,无论是社交媒体、博客还是在线影视平台,都是网络传播的典型代表。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发展,线下传播方式也开始崭露头角。
比如,大量的网络表情符号、梗和流行语等开始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通过这些互联网文化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二、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社交媒体是当代互联网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
人们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展示自己的生活,并与他人进行交流互动。
社交媒体平台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比如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的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进行传播。
三、短视频平台的传播方式短视频平台的兴起使得视频成为了互联网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通过短视频平台,人们可以发布自己制作的短视频,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才艺、生活和观点。
同时,通过点赞、评论、分享等方式,短视频也可以在平台上迅速传播。
四、博客和自媒体的传播方式博客和自媒体是个人创作的重要渠道。
通过博客和自媒体平台,人们可以撰写文章、发布图片和视频等形式的内容,与读者进行互动交流。
同时,通过搜索引擎优化、社交媒体推广等方式,博客和自媒体的内容也可以被更多的人所关注和传播。
五、网络漫画和网络小说的传播方式网络漫画和网络小说是互联网文化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漫画网站和小说平台阅读、评价和分享自己喜欢的作品。
同时,网络漫画和网络小说也会通过社交媒体、电视剧、电影等渠道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六、网络直播的传播方式网络直播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通过各个直播平台,人们可以实时观看音乐会、体育比赛、游戏直播等各种节目。
而且,通过弹幕互动、打赏等方式,观众也可以参与到直播节目中,与主播进行实时互动。
第七章 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
14
15
符号互动论的第三代代表人物欧文· 戈夫曼 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 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 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 在戈夫曼看来,我们全都是一些假戏真做、 装腔作势的骗子。人一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 在演戏,目的是赢得观众的认可乃至喝彩。戈夫 曼认为,我们是为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 希望的印象而表演。
20
21
(四)影响博客、微博可持续发展的因素 1、时间与精力 2、个人特长 3、外在环境
22
二、博客、微博受众的需求及满足机制 (一)寻找社会归属感是博客、微博受众 的主要心理动因 (二)博客、微博受众与传播者的使用诉 求相呼应 (三)社会报偿成为博客、微博受众流向 的重要调节因素
5
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 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 超过六个,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 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 生人。这就是六度空 间理论,也叫小世界 理论。
6
1967年,哈佛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就设计了一个连锁信件实验。他将一套连锁信件 随机发送给居住在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的160个人,信中 放了一个波士顿股票经纪人的名字,信中要求每个收信人 将这套信寄给自己认为是比较接近那个股票经纪人的朋友。 朋友收信后照此办理。最终,大部分信在经过五、六个步 骤后都抵达了该股票经纪人。六度空间的概念由此而来。
18
芙蓉姐姐做客央视 《奋斗》 瘦身成功被 赞“励志女神”
19
近日,网络红人芙蓉姐姐做客央视大型励志脱口秀节目《奋斗》,当 天芙蓉姐姐以一袭罕见的中型装扮再次颠覆以往风格惊艳亮相,国际 范十足。现场芙蓉更是即兴舞诗,S曲线不减当年,在谈到现在被大 家称为“励志女神”是何感受时,芙蓉姐姐坦言很喜欢这个称号。 此次节目组精心设计了三个篇章“芙蓉前身,芙蓉传奇,芙蓉未来” 来讲诉网络追梦人芙蓉姐姐八年的奋斗历程,央视是这么形容芙蓉姐 姐的“如今,历经八年的抗战,她从最早的疯狂谩骂和嘲讽,摇身一 变,成了正牌明星。她不再抓住曾经那一片谩骂来证明自己的存在感, 而是再次把握住了时代的风向标,开始瘦身、拍电影、出单曲、开公 司、做慈善,变得知性、高贵、典雅。完成了瞩目的蜕变,成为了现 在的励志女神。” 专访中,芙蓉姐姐首次讲诉了自己如何在网络坚守8年,如何把旁人 的不理解变成了前进的动力,如何从一个平民草根到现在的励志偶像, 最后芙蓉姐姐留下了自己的奋斗感言“只要用心去征服蓝天,任何人 都可以飞翔。”并以一首原创单曲《芙蓉说》结束了长达一个半小时 的专访。
社交网站新闻传播五种模式的效果研究
社交网站新闻传播五种模式的效果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网站已成为人们获取和传播新闻的重要渠道。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网站新闻传播的五种模式及其效果,以便为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社交网站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形态,其新闻传播模式与传统媒体有所不同。
本研究通过分析社交网站新闻传播的五种模式,探讨其在信息传播、用户参与、舆论引导等方面的效果,以期为社交网站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二、社交网站新闻传播的五种模式1. 信息推送模式:社交网站通过算法推荐,将新闻推送给用户。
这种模式下,用户可以快速获取感兴趣的新闻,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2. 社交分享模式:用户在社交网站上看到新闻后,通过分享、评论等方式,将新闻传播给其他用户。
这种模式下,新闻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得到扩大。
3. 话题讨论模式:社交网站上形成关于新闻的热门话题,用户围绕话题展开讨论。
这种模式下,新闻的讨论深度和广度得到提升。
4. 情感共鸣模式:新闻内容触动用户情感,引发共鸣。
这种模式下,用户对新闻的关注度和参与度较高。
5. 舆论引导模式:社交网站通过设置话题标签、推送热门新闻等方式,引导用户关注特定新闻。
这种模式下,新闻的舆论引导效果明显。
三、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效果分析1. 信息传播效果:信息推送模式和社交分享模式使得新闻传播速度加快,用户获取信息的效率提高。
同时,话题讨论模式和情感共鸣模式有助于提高新闻的传播深度和广度。
2. 用户参与效果: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鼓励用户参与,如分享、评论、点赞等。
这种参与方式有助于增强用户对新闻的关注度和认同感。
3. 舆论引导效果: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导用户关注特定新闻,形成舆论热点。
这有助于提高新闻的传播效果,但也可能引发舆论偏向。
4. 社会影响效果:社交网站新闻传播模式对社会舆论、价值观等方面产生影响。
一方面,新闻传播有助于提高公众对某一事件的关注度和认识;另一方面,也可能引发社会情绪波动和价值观分歧。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传播方式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新媒体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渠道。
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格局,也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传播方式,并分析其对社会的影响。
一、社交媒体的兴起社交媒体是互联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之一。
通过社交媒体平台,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同事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观点和感受。
例如,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社交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
人们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传播观点,与他人进行互动和讨论。
这种去中心化的传播方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垄断地位,使每个人都有了发声的机会。
同时,社交媒体也为企业、政府等机构提供了更多的宣传和推广渠道,增强了他们与公众的互动。
二、短视频的流行短视频是近年来新媒体传播方式中的热门形式。
通过短视频平台,人们可以轻松地制作、发布和观看短视频内容。
例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已经成为了年轻人追逐时尚、表达自我的重要平台。
短视频的流行,与人们对于碎片化信息的需求密切相关。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更倾向于通过短视频的形式获取信息和娱乐。
短视频的制作和传播门槛相对较低,使得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创意和观点。
同时,短视频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宣传和推广机会,成为了一种新的营销方式。
三、直播的盛行直播是互联网时代的另一种新媒体传播方式。
通过直播平台,人们可以实时地分享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点。
例如,斗鱼、虎牙等直播平台,已经成为了游戏、音乐、体育等领域的重要传播渠道。
直播的盛行,与人们对于实时互动的需求密切相关。
通过直播,人们可以与主播进行实时互动,提问、评论和点赞,增强了参与感和沟通效果。
直播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多的宣传和推广机会,增强了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四、个性化推荐的智能化互联网时代的新媒体传播方式,不仅改变了传播的形式,也改变了传播的内容。
沉默的螺旋(最终版)
“沉默的螺旋”----论网络暴力语言传播与公众社会心理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带来了网络资源的共享,而事物的两面性也向人们展示了网络的负面作用。
对于网民在网络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言论的行为,人们称之为“网络暴力”,某些网民借助这种虚拟的环境,对他人进行讨伐或攻击,破坏社会秩序,挑战道德底线。
网络语言的传播带来的不仅是中文词汇量的增大,更是一个社会性问题。
我们将从其传播途径,传播学理论与社会公众心理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1,网络暴力语言的传播途径网络作为一种新兴传播媒介,有其他媒介所不具有的很多优势,其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则是最重要的优势之一。
无论是老牌的即时通讯工具msn、QQ,社区论坛天涯、猫扑,还是近年来兴起的校内、博客、微博等等,都是其传播途径和基站,这些使人们有了更多的交流渠道,也有了更多捉弄、诽谤甚至是威胁他人的手段,网络传播的快速性发挥了其负面的作用,网络暴力言语随着网络发展迅速传播。
因此,网络暴力事件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目前随意在网络论坛上,或者新闻回帖中都可以发现,各种咒骂人的话语随处可见,宛然就是一种语言方式。
甚至在网络上还出现了一种职业“骂手”,以代人骂人为业,口号是“专业代骂,语言下流,收费合理,包君满意。
”只要雇主支付报酬,指定要骂的人,他们就会24小时在线不停地谩骂,甚至是电话骚扰,语言肮脏。
网络传播途径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网络暴力语言的传播,拓宽了其发展方向。
2,传播学原理网络传播正在向全球蔓延,网络传播正在向我们的生活渗透,网络传播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的网络文化,网络文化也使得现存的文化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网络暴力语言正在悄无声息的侵入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一:网络语言的自身特点网络语言之所以可以得到这么长足的发展,与网络语言有着不同与普通语言的特点,具体来说有:1.开放性与兼容性与普通语言相比,网络语言是十分开放的,我们综观这些风靡网络的暴力语言,均具有开放性,不仅不受语言规则的限制,而且充分发挥了网民的想象力。
第八章 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 - 副本
二、RSS传播的特点
1.相对稳定的多来源组合式传播主体。 2.消费个性得到体现的受众。 3.定向、高效的推送式传播。 4.无“版面语言”的简单传播界面。
六、中国网络社区案例分析
(一)强国论坛 “强国论坛”带给我们的启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天时地利人和是“强国论坛”立足的三个支点。 2.松紧有度、亦张亦弛是“强国论坛”的制度保障。 3.交流渠道的疏通是“强国论坛”的实践价值之一。 4.国情民意的晴雨表是“强国论坛”的实践价值之 二。 5.公共话语空间是“强国论坛”个案的理论意义。
二、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
1.点对点的交流结构。 2.同步的交流时效。 3.交流的可控性。 4.丰富、可切换的交流手段。 5.以个人为节点的复杂的交流网络。
三、即时通信传播带来的社会影响
(一)即时通信工具与娱乐化倾向和流行文化的传播 (二)即时通信工具的使用与社会人群的分化 (三)即时通信传播与舆论的传播及表达 (四)即时通信传播与社会动员
一、网站传播的基本原理
一个网站是由若干用HTML(或XHTML等) 语言编写的网页构成。一个网页可以由多种形式 的信息构成,这些信息依据一定的编排意图被整 合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中。而这些网页依照一定的 结构方式构成网站整体。
二、网站传播的主体及其目标
利用Web网站进行传播主要有以下三个目标: (1)将政府网站作为政府发言的直接渠道。 (2)将政府网站作为塑造政府形象的窗口。 (3)将政府网站作为电子政务的平台。
1.自我形象塑造是博客活动的深层心理动因。 2.多样化的活动体现多元化的使用诉求。 3.社会报偿成为博客活动的外在追求。 4.支持系统是影响博客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新闻媒体和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
新闻媒体和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一、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1.传统新闻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等。
2.新型新闻媒体:网络新闻、移动新闻等。
3.新闻采访与报道:实地采访、撰写报道、编辑审核等。
4.新闻传播渠道:新闻出版社、通讯社、电视台、广播电台等。
5.新闻传播规律:真实性、时效性、准确性、客观性等。
二、网络信息的传播方式1.互联网传播渠道:社交媒体、新闻网站、论坛、博客等。
2.网络传播特点:速度快、范围广、互动性强、匿名性等。
3.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关注度高、话题性、传播效果等。
4.网络谣言与虚假信息:识别、预防、打击等。
5.网络舆情监控与管理:网络监管、言论审核、信息安全等。
三、新闻媒体与网络信息的互动关系1.传统新闻媒体向网络新媒体的转型:融合发展、创新传播方式等。
2.网络新媒体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竞争、合作、变革等。
3.媒体融合:资源整合、平台共建、内容创新等。
4.社交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信息源多样化、传播路径复杂化等。
5.网络信息传播与公共舆论:舆论引导、舆情应对、舆论监督等。
四、我国新闻媒体和网络信息传播的监管政策1.我国新闻传播法律法规:宪法、新闻出版法、网络安全法等。
2.新闻媒体监管政策:出版审批、内容审查、资质认证等。
3.网络信息传播监管政策:网络实名制、信息内容审查、侵权责任等。
4.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法律法规、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等。
5.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个人信息保护、数据安全、网络空间治理等。
五、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新闻媒体和网络信息1.提高信息素养:学会辨别真伪、理性分析、批判性思考等。
2.健康上网: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沉迷网络、保护视力等。
3.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病毒、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警惕网络诈骗等。
4.积极传播正能量:参与公益活动、发表正面言论、促进网络和谐等。
5.学会与媒体沟通:关注时事、提出问题、表达观点等。
习题及方法:1.新闻媒体的传播方式中,哪一种是最古老的?D. 网络新闻解题方法:通过回忆课本中关于新闻媒体传播方式的内容,可以知道报纸是最早的新闻媒体之一,因此选C。
网络传播的类型
1.电子邮件的特点 2.电子邮件原理 3.保证电子邮件的安全
二、网上聊天
网上聊天室是互联网上最为普遍的一 种人际传播手段或交流场所,大多数网站 都拥有一个甚至几个属于自己的聊天室。
1.网上聊天的网民数量越来越多且出现低龄化 2.网上聊天的特点 3.脆弱而危险的网恋
第二节 网络群体传播与 网络组织传播
第一节 网络人际传播
人际传播是网络中最常见的传播形态之 一。对网上人际传播的需求,使网络日益成 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人际 传播也与网络中 的其他传播形态相互交融、相互作用。今天, 网络上的人际传播也是十分频繁的。在互联 网上,人和人的互动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进行: 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等。
一、电子邮件
三、正式组织中的网络传播
1.组织内的网络传播 2.组织外的网络传播
第三节
网络中的大众传播
大众传播,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 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大众为 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互联网亦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
其发展历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酝酿发展阶段(1995年10月至1997年5月) 2.加速发展阶段(1997年5月至2000年) 3.大浪淘沙阶段(2001年至2004年) 4.娱乐化阶段(2005年至今)
第四节
博 客
博客具有网络群体传播和网络大众传播 的双重特点。
一、博客的概念
博 客 是 英 文 单 词 Blogger 的 音 译 。 Blog是Weblog的简称,即Web和Log的组合 词,Weblog就是在网络上的一种流水记录 形式,简称“网络日志”。
二、博客的特点
博客从形式到内容都是自由和开放的, 个人的思想与言论在这里可以得到原初的 呈现。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因为社会 环境、社会角色、社会地位与社会关系的 制约,而在具体的场域、不同的情境说各 种不同的话。
第三章 网络传播的具体形式
CONTENTS
1 网站传播:大众传播的延续 2 论坛:“古老”、封闭的社会化媒体 3 即时通信:基于关系网络的点对点传播 4 博客: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 5 维基:协作式知识生产系统
CONTENTS
6 SNS:小世界的映射 7 微博:大众传播的社交化 8 微信:三个层级传播的贯通 9 APP传播:垂直内容的移动化包装 10 移动视频直播:在场、表演与陪伴
二、网络论坛的作用
(二)网络论坛对网站的作用 培育用户粘性 了解与研究网民 构建网站品牌
二、网络论坛的作用
(三)网络论坛的社会意义 公共信息的传播渠道 民意表达与社会记录的重要渠道 公共服务的平台 群体的培育空间 网络文化的孕育地
二、网络论坛的作用
(四)Web2.0时代论坛的价值 即使在今天这个以Web2.0应用为主的时代,论坛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那些不愿意失去多年培养起来的社区号召力和关系资源的用户来说, 对于那些喜欢匿名交流的用户来说,论坛仍是他们的“根据地”。 论坛是以内容为中心的社会化媒体,而微博、微信等是以人为中心的社会 化媒体,并且人们的信息互动受到社会关系圈子的影响。因此,当人们需 要淡化个体中心或超越个人关系网络而围绕内容这个中心进行交流时,论 坛仍有优势。
四、即时通信传播的社会影响
即时通信传播与社会动员 为了实现既定的社会目标,通常需要通过社会动员,以整合社会资源,调 动各方面的力量,吸引最广泛的民众共同参与到相应的社会行动中来。 即时通信传播维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性网络,它在社会动员方面也开始扮 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 博客: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化舞台
二、即时通信传播的特点
点对点的交流结构 同步的交流时效 交流的可控性 丰富、可切换的交流手段
3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一)
第三讲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研究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应该关注的是技术所营造的实在传播模式和传播情境,而不是技术本身。
这些典型形式也互有交叉,体现了网络传播的复杂基础与机制。
第一节网站传播一、网站传播的基本原理技术基础:HTML;XML;结构:树状基础上的网状结构主页频道1栏目1标题1正文标题2栏目2频道2频道3二、网站传播的主体综合性网站•新浪•腾讯专业网站•和讯网•新华网搜索引擎•Google•Baidu网络社区•天涯•猫扑电子商务•淘宝•京东政府•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机构与组织•企业•事业单位个人三、网站传播的特点控制权强受众相对不确定有一定的互动性四、网站传播策略网站规划功能规划用户服务关系建设用户分析市场开拓内容规划核心服务特色服务形式规划版式、导航、色彩、风格四、网站传播策略编辑策略推荐手段排行榜推荐类栏目弹出窗口新闻强势字体、颜色动态效果位置表现方式第二节即时通讯传播一、即时通讯传播的功能人际交流资源共享人脉积累形象管理二、即时通讯传播的特点•点对点•一对多•多对多结构•同步•异步时效•可以选择对象、时间、手段、节奏可控性•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方式•强联系•弱纽带社会性网络三、即时通讯传播的社会影响流行文化舆论表达社会动员流行文化舆论表达舆论放大器扩散迅速态度表达倾向于简单的二元取向易出现从众现象和沉默的螺旋效果MSN红心签名活动社会动员第三节搜索引擎传播人际动员模式扁平结构的动员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与网络群体性事件一、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2009.12—2010.12 各类网络应用使用资料来源:CNNIC第27次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国外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1990年,加拿大麦吉尔大学,Archie,FTP1991年,明尼苏达大学,Gohper,分布型文件搜集获取网络协议1994年4月,斯坦福大学,戴维·费罗和杨致远,Yahoo,超级目录索引1996年,斯坦福大学,佩奇、布林,BackRub1998年9月,正式创立Google国内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1998年2月,搜狐推出分类目录搜索引擎1999年9月,雅虎中国网站正式开通1999年底,百度以超链接分析技术为基础,推出新一代中文搜索引擎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趋势从文字搜索到多媒体搜索从普通搜索到专业化搜索从单纯搜索到与社区相结合从被动提供搜索结果到主动整合满足搜索需要二、搜索引擎传播的特点搜索引擎对传播者的集中化、显性化和序列化以需求为主导,网民搜索能力直接影响传播效果•搜索引擎使用率与网龄、学历等存在正相关关系三、社会化搜索引擎利用人工力量来补充搜索引擎的不足,将人的智慧与电脑的智能结合起来,精确满足人们的搜索需求。
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
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
以下是新媒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案例:
1. 微博、微信公众号传播传统文化:许多传统文化知识和故事通过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和微信公众号进行推广。
一些知名的文化学者和专家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视频和图片,向大众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和价值观。
2. 网络综艺节目:一些网络综艺节目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比如《中国诗词大会》和《国风美少年》等节目通过竞赛形式,在娱乐中向观众传达传统文化的魅力。
3. 网络音乐平台:一些音乐平台通过推广传统音乐和古风音乐,让年轻人对中华传统音乐产生兴趣。
网上流行的《千里之外》、《琵琶行》等曲目将传统音乐与现代元素结合,受到广大网络音乐爱好者的喜爱。
4. 在线文化教育平台:一些在线文化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课程,包括书法、国画、古琴等。
通过互动教学方式,使学习者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并进行实践。
5. 网络游戏:一些网络游戏以历史背景为题材,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游戏中。
如《文明Online》和《山海经Online》等游戏,让玩家能够在游戏过程中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些典型案例展示了新媒体平台如何通过各种形式传播和弘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传承和欣赏传统文化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eb2.0技术
博客、 RSS、 百科全书 威客、 网摘、 SNS P2P、 IM
博客
Weblog Blog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让世人认识到 ,写作并不是媒体的专利,新闻也不是 记者的特权。 微博客
博客事件
高林生“博客事件” 郑渊洁退出作协事件
RSS
RSS(Really Simple RSS Syndication) 是站点用来和其他站 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 也叫聚合内容),通常被用于新闻 和其他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网站 ,例如Blog。
任务发布者发布任务 ------->全额预付现金给威客 -------> 网站 --------> -------->众多威客参与任务 ------> ------>任务奖金支付给作品最 好的一名威客
二、web1.0的盈利都基于一个 web1.0的盈利都基于一个 共通点,即巨大的点击流量。 共通点,即巨大的点击流量。
三、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 web1.0的发展出现了向综 的发展出现了向 合门户发展趋势, 合门户发展趋势,尤其是对于 新闻信息,有着极大的、 新闻信息,有着极大的、共同 的兴趣。 的兴趣。
IM
InstantMessaging(实时传讯)的缩写是 IM,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 某种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实时通讯服 务。 目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 包括QQ、MSN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ICQ等。
英国人TimBerners-Lee 1989年在欧 洲共同体的一个大型科研机构任职 时发明了World Wide Web,简称WWW 关键词:发布、传输、分类、共享
Web 1.0的特点
一、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web1.0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基本采用的是技术创新主导模式 新浪 技术平台) (技术平台) 搜狐 搜索技术) (搜索技术) 腾讯 即时通讯技术) (即时通讯技术) 盛大 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
网
摘
其英文原名是Social Bookmark, 直译是“社会化书签”。网摘提供的是一 种收藏、分类、排序、分享互联网信息资 源的方式。使用它存储网址和相关信息列 表,使用标签(Tag)对网址进行索引使网址 资源有序分类和索引,使网址及相关信息 的社会性分享成为可能。 网摘站点呈现出一种以知识分类的社群的 景象。
网络传播理论第五讲
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1.0&2.0 网络传播的典型形式1.0&2.0
问题:
1、哪些web2.0你曾经体验过? 哪些web2.0你曾经体验过? web2.0你曾经体验过 2、web2.0和1.0的区别是什么 web2.0和1.0的区别是什么 ?
Web 2.0
平等 交互 去中心化
Web1.0是什么?
Wiki 百科全书
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来源于夏威夷语的wee kee wee kee Wiki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由网友自发维 Wiki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由网友自发维 护的网络大百科全书, 护的网络大百科全书,这个大百科全书 由网友自发编辑并修改内容, 由网友自发编辑并修改内容,每个人既 可以是某个词条的读者, 可以是某个词条的读者,又可以是这个 词条的编撰者, 词条的编撰者,读者和编辑的界限在 Wiki中被模糊了 中被模糊了。 Wiki中被模糊了。
四、web1.0的合流同时,还形成了主营与兼 web1.0的合流同时,还形成了主营与兼 的合流同时 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营结合的明晰产业结构。 新浪 网易
什么是web2.0?
请看视频 尚无明确定义 Web1.0的主要特点在于用户通过浏 览器获取信息,Web2.0则更注重用 户的交互作用,用户既是网站内容 的消费者(浏览者),也是网站内 容的制造者。
Web2.0与1.0的区别
核心理念 Web2.0:用户可读写、个性化服 务、社会互联、以人为本;草 根文化、长尾理论、六度分隔 ; Web1.0:用户只是浏览者、以 内容为中心、广播化;精英文 化
典型应用 Web2.0:Blog、 Wiki、 RSS 、 Tag 、SNS、Tracback Web1.0:新闻发布;信息黄页; 信息搜索
SNS
SNS——社会网络:Social Network Sofware,社会性网络软件,依 据六度理论,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 ,扩展自己的人脉。 下班网 口碑网 八界网 开心网
若邻网访谈
P2P
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 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 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 的Q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