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将学生培养异化为职业技能培养的成因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教育将学生培养异化为职业技能培养的成因与对策【摘要】自《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以来,全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生源质量、培养目标也产生了巨大变化,从而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着一场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从理论到实施层面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将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培养异化为技能培训在课改思想、课改理论、实际操作三个层面都普遍存在。本文从异化的成因与危害以及解决对策两个方面做了一点分析,旨在引起专家的关注。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异化;培养;技能培训;“七性”

在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今天,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改革在全国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但从课程改革专家到实施教育教学的学校教师,对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轻综合素质培养、重技能培训”的现象和想法越来越多出现在专业报刊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校本教材中、课堂上。

一、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中等职业教育是在高中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其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主要由中等职业学校实施,招生对象主要是初中毕业生和具有初中同等学历的人员,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这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高中文化知识教育的同时,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实施职业知识教育和

职业技能训练。目前,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共有四类:一是中等专业学校(简称“中专”)。这类学校以招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三年。传统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中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小学教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培养目标主要定位在各类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二是技工学校。这类学校主要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培养目标是中、初级技术工人。三是职业高级中学(简称“职业高中”)。这类学校是在改革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由普通中学改建而成,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三年,也有二年和四年的。培养目标与中专和技工学校类似,以生产服务一线的操作人员为主。四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成人中专”)。这类学校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最早定位是把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成年人(在职人员为主)培养成中等技术人员。由于形势的变化,其招生对象已经以应届初中毕业生为主。学制二年或三年。进入新世纪,传统的四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逐步趋同,办学形式也日益接近,国家已决定通过改革、布局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等方式,逐步打破部门界限,推动它们走向融合,统一规范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或“中等职业学校”。

自《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与发展的决定》颁布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七大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我国已经从人口资源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并将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全国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生源质量也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中等专业学

校,招收的学生由原来初中后最优秀的学生,变为现在初中后中等偏下的学生。中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张、生源质量的巨大变化、培养目标的变革导致在全国范围内围绕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和方法进行着一场变革。

在这场变革中,从理论到实施层面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然而,近年来,将中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培养异化为技能培训在课改思想、课改理论、实际操作三个层面都普遍存在,这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质量起到了很大的负面作用。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出现“学生培养异化为技能培训”的成因与危害

1.混淆了“培养和培训”的概念。所谓培训是有针对性的,它是一种有组织的管理训诫行为,是在一定的基础上一定的方位上增加个人某一特定能力的活动。培训是有组织传递技能、传递标准、传递信息、传递信念的活动,其中主要是传递技能。培养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以适宜的条件使繁殖;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教育和培训。”主要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因素和将来要从事的工作的方向,从行为养成、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观察力,组织协调能力等角度全面的基础的进行素质的提升,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学生的实际价值!

同样都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能力,但培养比培训的定义更广,所要涉及的内容更多。将学生培养异化为技能培训,将可能使学生未

来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遏制。以建筑施工专业为例,由于施工现场的工种有很多,例如钢筋工、木工、砌筑工、油漆工外,还有检验、保管、安全等,学校的教学不可能让他们每个岗位的技能都能熟练掌握,但通过学校的教学应让他们熟练掌握某项职业(专业)中最重要、最基本、最通用的技能,如房屋构造的识图能力、测量员的知识与技能,工程项目中各分部工程的划分等。

2.对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错误理解。新时期的中等职业教育究竟该如何进行,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脱离了就业,就不是职业学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是检验一个职业学校最重要的标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当然成为职业学校生存的主要支柱。

然而,很多专家和学校教师错误理解了“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和“以就业为导向”的概念和内涵。简单地认为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大量合格技术人才就是狠抓学生的技能培训,就是培训技能过硬的学生。从而在课程计划和实施环节中,主要侧重专业技能的培训,大量削减基础文化课程、人文课程、素质教育、德育课程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忽视学生行为养成、与人交往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校培养的学生德才不能兼备。

3.忽视了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身心成长的客观规律。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学生大多在16-18岁这个年龄段,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素质拓展的重要时期。学生普遍具有以下“七性”的基本特点:(1)心理发展(理

智、情感、道德、社交等方面)严重滞后于生理发展的“不平衡性”。(2)由于生理上的急剧变化所带来的所谓“青春期骚动”,出现较强烈的情绪反应的“动荡性”。(3)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的“自主性”。(4)对发展与未来充满了憧憬与向往的“前瞻性”。(5)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进取心强,不安于现状,具有“进取性”。(6)内心世界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的“闭锁性”。(7)对社会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很感兴趣,喜欢探听新鲜事,对社会活动的参与日益活跃,有自治、自主、自立等要求的“社会性”。

总而言之,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是标准的心理断乳期,他们在“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需要学校老师的关心、教育和引导。作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除了培训学生必要的生存技能和专业技能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心理成长、健康、情感、知识和与人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倘若在此阶段,学校教育和培养信马由缰、任其发展,学生极易走向叛逆的一面而难以挽回。

三、对策

1.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培养国家建设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准确把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真正内涵。以就业为导向是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具体体现。以就业为导向提出的依据是社会的现实存在。就业教育不仅要关注人的“生存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