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优秀教案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5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黄山奇石》一文向读者再现了黄山四绝之一“奇石”的奇与趣,详细介绍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和“金鸡叫天都”的外形特点,运用准确的词语,把“静”的石头写“活”了。
简略介绍了“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引起读者联想,并且吸引着大家去游览。
学生分析本文所描写景物大部分学生没见过,所以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奇石”形象与真实的形象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知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黄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从文字和图片感受它们的样子。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朗读,想象文中事物。
2、找学生上台表演,深刻理解。
3、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适当补充资料,加深对所描写景物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并能发挥想象,赋予事物生命力。
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2、正确认读本课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多看图片,加深了解和认识。
要让学生抓住语言特点,反复朗读,以读促悟。
教具准备、搜集黄山及奇石的资料、图片。
课堂教学设计及课时安排第一课时一、图片导入,激发情趣。
出示黄山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观看。
教师简单介绍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本课学习。
展示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通课文。
出示自读提示。
2、教师指名读课文,了解学生认读课文的情况。
3、播放课文录音,订正字音。
学生思考:课文介绍了哪些内容?4、学生交流。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从两个大的方面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黄山风景区简单介绍。
(2)介绍了黄山奇石。
三、细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的几种黄山奇石。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黄山奇石?它们各是什么样子的?出示学习提示。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10篇)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10篇)课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篇一【课前透视】黄山雄姿灵秀,气势磅礴,是著名的旅游圣地。
本文向我们展示的是“黄山四绝”之一的黄山石。
在作者笔下,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趣味横生。
不禁让人由此及彼,更加喜爱黄山。
本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共六个自然段,有三个自然段配有图片,可说是图文并茂,为理解课文提供了良好的资源。
黄山是名胜,可孩子年纪小,真正去过的不多。
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黄山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黄山,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目标】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2、搜集黄山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切入举偶〗1、课件演示:(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块想一想、说一说。
)刚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黄山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山奇石》,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板书课题。
课件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敢想敢说,发挥了主体作用。
2、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旅游专列一同去安徽的黄山,去欣赏那里闻名遐迩的奇石,愿意吗?板书课题。
联系学生爱旅游的实际,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对话平台〗一、自读1、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音。
2、同桌互相学习,检查读音。
3、小组合作读,要求:彼此帮助,读得流畅。
4、大组赛读,要求:比比哪组读得有情感。
引导学生成为读书的主人,采用活泼的形式促进学生朗读,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
黄山奇石教案(多篇)

黄山奇石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黄山奇石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石的形成原因。
2. 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通过欣赏黄山奇石的图片,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山的地理位置及特点2. 奇石的形成原因3. 黄山奇石的分类及特点4. 欣赏黄山奇石图片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
2. 讲解黄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石的形成原因。
3. 组织学生讨论黄山奇石的分类及特点。
四、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观察黄山奇石的图片,感受其独特魅力。
2. 讲解黄山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奇石的形成原因。
3. 组织学生讨论黄山奇石的分类及特点。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黄山奇石的资料,了解其文化内涵。
2.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黄山奇石图片,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第二章:黄山奇石的分类与特点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分类及各类奇石的特点。
2. 通过观察、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分类2. 各类奇石的特点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讲解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分类。
2. 组织学生讨论各类奇石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展示黄山奇石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了解其分类。
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类奇石的特点。
3. 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各类奇石的特点。
4.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作业。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种黄山奇石进行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2. 画一幅自己喜欢的黄山奇石图片,并简单描述其特点。
第三章: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背后的传说与故事,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 通过讲述、讨论,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2. 讲述、讨论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述、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黄山奇石的传说与故事。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5篇

《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5篇关于《黄山奇石》教案篇一一、开门见同引入课题。
1、出示课题,齐读。
2、从课题上看,课文主要写什么?(奇石)哪里的奇石?(黄山)重点词是哪个(奇)3、教师语:黄山是一大风景区,叫。
它在我国南部。
今天,教师和同学们到黄山风景区游览一番。
二、初知课文。
1、听配乐朗读录音,看投影片,用1句话说说黄山风景区是怎样的地方,有什么厅特的景色。
2、学生自由畅说,并引导学习词语。
①黄山风景区是个的地方。
“秀丽神奇”什么意思?(美丽、奇妙)②黄山风景区还是个的地方。
“闻名中外”的“闻”什么意思?整个词的呢?③黄山风景区还有的岩石。
“奇形怪状”什么意思?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给“尤其”换个词,代进去读一读。
(特别)3、课题中的“奇”就是神奇、奇形怪状的意思。
4、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默读课文,用“——”划出奇石的名称。
5、具体介绍了哪几块奇石?用“△”标出其名称。
三、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二段导语:我们先来到“猴子观海”这地方,看看这块奇石。
1、释词。
“观”什么意思?与课文中哪个词意思相同?2、出示投影片。
请一位小朋友当导游介绍奇石,其他同学看投影,师指图。
要求:边看边听边想,这岩石奇在哪里?3、讨论①它神奇在哪儿?(它两只手抱着胳膊,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望着翻滚去海——样子奇特。
)②请用“·”标出主要的动词。
(板:抱、蹲、望)③指导读句子。
④听老师读一句话,与刚才的有什么不同?句子:它两只手抱着胳膊,蹲在山头,望着去海。
⑤这奇石还神奇在哪儿?(陡峭的山峰)“陡峭”什么意思?用图示帮助理解。
⑥这块岩石多奇,多有趣呀!最后一名。
概括地说——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4、仿说“天狗望月”这奇石。
(二)学习第三段导语:我们继续往前看,会看到更有趣的奇石。
1、默读第3小节,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奇石?想想这小节写法上与第2小节有什么不同?2、一段话中,并列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该怎么学呢?这就是我们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看课文的学法提示。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黄山奇石课文原文及教案优秀4篇小学二年级语文《黄山奇石》说课稿篇一一、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学生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二、说教材、学生分析《黄山奇石》一课是冀教版教材小学语列二年级上册利一篇课文,课文向读者介绍了景色奇特的黄山奇石。
文章思路清晰,语言生动,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的教育,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习惯的好教材。
作为小学低段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
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说明根据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及教材和学生的特点,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十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力。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及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情感。
四、说教法、学法说明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让学生在读、悟、演、画这种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学习。
《黄山奇石》教案【6篇】

《黄山奇石》教案【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的小编为您带来的《黄山奇石》教案【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要求】1、通过观察照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按要求背诵两段课文。
2、理解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引起兴趣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清水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遍布全国各地。
在《归类识字一》中,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的名胜古迹,你还记得有哪些?对安徽黄山,我们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风景秀丽的黄山,向来以奇石、怪树、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中外。
特别是那里的石头,干奇百怪,形态万千。
今天我们就在读文中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板书课题:黄山奇石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初读,看清段落,读准字音,遇到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理解它的意思。
3、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
三、看图学文,理解内容1、看图,出示投影:(黄山风景区的景观照片。
)师: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生:茫茫的云海,陡峭的山峰,山峰上树木的郁郁葱葱……师:那么,黄山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生:山峰秀丽,树木葱笼,云海翻滚,看起来非常壮观。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这幅彩图的呢?2、指名读第一段:这段有几句话,每句各讲什么?⑴ 指名读第一句:(注意长句中的停顿。
)⑴ 从这句话中你们知道黄山在哪里?(看地图)⑴ 怎样的地方可称风景区?(有山、有水、可供人观赏。
)⑴ 我国的风景区有很多,黄山风景区很有名,句中哪个词告诉了我们?“闻名”⑴ 是什么意思?⑴ “中外”指哪里?⑴ 指名读第二句:⑴ 黄山风景区景色怎样?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青秀美丽,非常奇妙。
《黄山奇石》教案

《黄山奇石》教案1.《黄山奇石》教案篇1学习目标:1 学习本课10个生字,积累有关词语。
2 诵文悟意。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
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体会黄山的奇妙。
3 提炼主题。
知道黄山奇石石大自然的杰作,并产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 读一读,写一写:“峰、昂”。
2 说一说,议一议:发挥想象,学习课文的写法,看图介绍黄山的奇石。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和小黑板。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题1 板书—黄山,师介绍黄山四绝(课件出示)2 师揭题: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黄山的奇石,补充课题—17 黄山奇石。
二感知课文,回答问题。
(多媒体出示)1 看课文动画,思考:黄山的奇石奇在哪儿?2 生交流,师板书:形状奇特,名字有趣。
3 听录音,课文中又向我们介绍了那些奇石呢?4指名交流,师板书。
5出示填空:黄山上有许多形状奇特的石头,人们给它们起了有趣的名字:有“”有“” 有“”还有“”。
6 学习生字:趣、抢、仙(找朋友)三深入学习课文。
1 学习“仙桃石”① 自由读第二节,思考“仙桃石”奇在哪里?学习生字“尽”,强调是多音字。
② 再读课文,出示填空。
仙桃石是。
它似乎是从也许它飞得,所以。
尽管这样。
③ 学生交流。
2 学习3、4小节。
① 自由读课文,想想每块石头奇在哪里?② 学生交流。
③ 学习生字“峰、陡峭、昂、朝”;理解“陡峭、昂”。
四朗读课文,拓展。
1 朗读课文2、3、4节,选择自己喜欢的读给好朋友听。
2 指名看图介绍自己喜欢的奇石。
3 师小结。
五复习巩固。
1 读词语。
2 指导书写“昂”。
板书设计: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五老奔天都)黄山奇石天狗望月大自然的杰作狮子抢球仙女弹琴2.《黄山奇石》教案篇2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
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优秀教师黄山奇石语文教案5篇_1

优秀教师黄山奇石语文教案5篇优秀老师黄山奇石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异,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之情。
2、培育同学的观看和想象力量。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从哪些方面介绍黄山奇石,并用自己的话复述。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及媒体资源播放。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媒体资源(PPT、动画、视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师:中国有许多风景美丽的名山。
谁能说说?在这些山中,最出名的是五岳。
所以有“五岳(泰山、恒山、华山、嵩山、衡山)归来不看山”的说法,也就是说看了五岳后,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
我国古代闻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一生当中游遍了中国。
他说: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岳也不必看了,它的.风景最美了。
所以,后来有“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说法。
黄山的风景特别美,有哪位同学听说过黄山?黄山的风景中最闻名的是:黄山的奇石、松树、云海和温泉。
今日,我们一起去观赏黄山的奇石吧。
二、学习生字词1、播放《黄山奇石》视频,让同学对黄山风景特殊是黄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同学朗读课文,并把生字作好标记。
3、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同学跟读、小组轮番读。
(2)同学拼读,相互订正。
(3)老师抽查同学拼读以上生字词。
4、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同学书写:(1)老师讲解重要的生字,关心同学初步熟悉这些字的笔画、笔顺、结构、部首。
尤其是留意字形相像的生字,如:区、巨的书写。
(2)同学书写,老师巡察。
(3)让同学到黑板上书写,其它同学到黑板批改。
其次课时一、解题师:奇石是什么意思?(奇形怪状的石头。
)二、观赏黄山奇石图片,同学自读课文1、同学争论: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在它们给标出来。
同学回答,老师板书。
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2、哪些是详细介绍的?哪些只是简洁举了名字?三、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地图,黄山在哪个省,什么位置?请同学在地图上找出来。
2023最新-《黄山奇石》教案【优秀8篇】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里是整理的《黄山奇石》教案【优秀8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篇一《黄山奇石》(五、六年制第四册第七单元第18、19课)是一篇文质兼美、图文并茂的看图学文教材。
教学时,应以图悟文,由文生图,图文结合,训练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理解等能力。
一、谈话揭题,激发情趣新课开始,教师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哪些名山吗?(生答后师揭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介绍黄山的课文,题目叫《黄山奇石》。
(师板书课题,学生读题,师据题设疑)看了这个题目,同学们想问哪些问题呢?(黄山在哪里?黄山是怎样的?黄山的奇石又是怎么样的?)学生为了弄懂这些问题,就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情趣。
二、看图识文,训练观察当学生进入急切求知情境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彩图的作用,借助画面中的具体鲜明的形象,采用从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启发学生抓住景物特点进行观察,了解图意,感知文意,具体可这样引导:首先观察第一幅黄山整体景观彩图,提示学生边看边想:图上画了些什么?这个地方的风景怎么样?使他们初步了解黄山有陡峭的山峰,茫茫的云海,苍翠的树木,一派壮美秀丽的景色;然后分别观察第二、三、四幅黄山“怪石”的彩图,启发学生从整体入手,看看每幅图上的主要景物像什么?次要景物有哪些?如观察第二幅图时,可问学生:这幅图主要突出了什么?(山顶的大石头)你们说,这块石头像什么?(像大桃子)它所在的位置像什么?(大石盘)教师再指着远方起伏的山峦,问:我们为什么不能清晰地看出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的样子呢?(因为大雾弥漫)远山近雾,如同仙境一般,所以人们给形似桃子的岩石取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名字叫——(生:仙桃石)。
每幅图都看完了,再让学生一幅一幅依次连起来观察一遍,了解它们与整个黄山景观的联系,初步感知那些怪石的确十分有趣。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4篇)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4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3.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4.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教材分析重点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
难点把课文中描写的画面想象出来出教具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等。
批注教学过程一课时一、教学目标(一)初读课文,学会12个生字及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二)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二、教学重点、难点(一)弄清“区、滚、著、状”的字形。
(二)、观察图画以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过程(一)引题激趣。
同学们,我国有许多著名的游览圣地,你们也许去过“五岳独尊”的泰山,也许去过“天下奇秀”的庐山,但不知你们去没去过“人间仙境”的黄山。
从今天起,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游览黄山奇景,你们愿意吗?(二)初读课文,画出生字。
(三)小组讨论,学习生字。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一起学习。
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
(四)汇报学习情况。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区:共4画,笔顺是:区。
滚:右边中间部分是“公”,不是“合”。
著:要和“着”区别字形。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五)理解词义。
1.观察图画、理解词义。
2.哪些词义不懂提出来,同学一起解决。
重点理解:闻名:有名。
“闻名中外”,就是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
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秀丽:清秀美丽。
神奇:非常奇妙。
陡峭:山势坡度很大,好像直上直下似的。
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
(六)指导书写。
翻:左右结构,“番”写在竖中线以左,“羽”写在竖中线右边。
左高右低。
滚:左右结构,左小右大,在横中线以上。
省:上下结构,“少”在横中线以上,“目”在横中线稍靠上起笔。
其:上横短,下横长。
里面第二横在横中线上,避免“其”写得下坠。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7篇】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牛牛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7篇《黄山奇石》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导入新课1、小朋友们,识字1告诉我们安徽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山。
谁来说说,是哪一座山?(生回答:黄山。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有关黄山的课文。
3、齐读课题。
(“奇”上加点。
)问:“奇”是什么意思?(奇怪)黄山到底有什么奇石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图文结合,讲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⑴ 师读第一自然段,生看图,并思考:在图上看到了什么,给你留下什么印象?⑴ 出示黄山景观照片,让学生初步了解黄山有陡峭的山峰,茫茫的云海,苍翠的树木,间接感受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
⑴ 生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共有几句话,每句讲了什么?① 理解第一句着重明确:黄山在哪里?并结合课文理解“闻名中外”的含义。
② 理解第二句着重弄清:黄山景色怎样?从哪个词可以看出?(秀丽神奇)③ 根据理解,生齐读第一自然段,要有强调的语气。
2、指导学习第二自然段: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生看图,找一找哪儿是仙桃石?它放在什么地方?⑴ 指导看图,远处是起伏的山,近处是白色的云雾,仙桃石像天上掉下来的落在山顶上,让学生体会“仙”的含义。
⑴ 根据情景,生齐读第二自然段,要把“飞”、“落”两字强调出来。
(加着重号)⑴ 小结:这段只有一句话,讲了三个内容:① 这段讲了什么景点?(仙桃石)② 它在什么地方?(在石盘上)③ 它是什么样子的?(大桃子)3、指出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介绍的景点,大体也是按照以下三个问题来写的,让学生按照这三个问题看看图,学学文,自学三、四、五自然段,并完成表格:景点奇石在哪里它是什么样子的4、集体交流:(师重点指导)⑴ 猴子观海:① “猴子观海”时“猴子”的样子,按课文中的动词顺序说一说。
《黄山奇石》 教案(优秀9篇)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9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之处;理解重点词语,积累词汇,渗透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朗读、说话、交际能力。
3、习惯目标: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认真读书,认真思考的习惯。
4、德育(情感)目标:诱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在朗读中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之处。
2、有些词语如“闻名中外”“秀丽神奇”“翻滚的云海”“尤其”要通过各种方式重点理解。
教学难点:1、“翻滚的云海”由于平时很难看到,所以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2、第五自然段中“巨石怎样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是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1、激情引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到一个风景特别优美的地方去看一看,你们愿意吗?这个地方就是——黄山(师板书:黄山)对于黄山你都知道些什么?(生自由答)有去过黄山的吗?多数同学都没去过,教师也没去过。
但老师这里有一段黄山的录像片,你们想看看吗?(放录像)看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各抒己见)2、揭题、解题师:提到黄山,就不得不说一说那里的石头,这节课我们就来观赏一下那里的奇石(板书“奇石”)齐读课题。
师:“奇石”一词你是怎么理解的?到底那里的石头神奇在哪儿,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都会找到答案的。
二、讲读课文(一)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看图,想想这四幅图都和课文中的哪一段相对应?学生自由读后,汇报。
如果第四幅图出现争议,要留到一会再讨论)。
(二)分段学习1、学习第一段(1)讲读、分析a师: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一幅图吧。
(出示第一幅图)谁能说说图上都有什么?你觉得这里的风景怎样?b师:我们看看书上用什么词来形容黄山风景的。
谁愿意读读第一自然段?(一生读第一段)c师:哪个词最能表现黄山风景的特点呀?(秀丽神奇)(师板书:秀丽神奇)秀丽神奇是什么意思?好,我们又学会了一个形容风景的词语,齐读———秀丽神奇。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 黄山奇石教案(优秀8篇)

黄山奇石课文教案黄山奇石教案(优秀8篇)《黄山奇石》教案设计篇一师:出示书中四幅挂图。
师: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吗?生:知道。
第一幅图是“仙桃石”,第二幅图是“猴子观海”,第三幅是“仙人指路”,第四幅图是“金鸡叫天都”。
师:同学们想象一下,这个大“仙桃‘是哪来的?生:是孙悟空去蟠桃园摘桃子,不小心从天上掉下来的桃子。
师:想象力真丰富,还知道《西游记》的故事,可真了不起,再想象一下“猴子“看到了什么样的大海?生:无边无际的大海。
生:波涛汹涌的大海。
师:用词真准确,如果你是那位指路的“仙人“会对游客说些什么?生:你们好,欢迎到黄山来旅游。
生:你们好,那边的石头多有趣呀!让我们带你们去吧!师:他们可是个优秀的小导游,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名小导游?(生:想。
)这四幅图就是黄山的四个景点,选择你喜欢的景点向游客介绍。
为了同学更出色地完成这次导游任务,老师建议大家把你选择的内容先练习读一读。
生:(练读)师:(指一名同学读)师:你觉得刚才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生:他把“大桃子”这个词读得很重。
师:你也能读一读吗?生:(读课文)师:谁愿意做小老师,为同学们师范读下一段。
生:(读第三自然段)师:你觉得这位小老师读得怎么样?生:很好,因为她读得很流利,生:还可以,我有信心比她读得更好。
师:你能有勇气向别人挑战,你一定读得一定很棒。
生:(读第三自然段)师:同学们读出了对黄山奇石的喜爱之情,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这些有趣的石头,那你想不想把你知道的介绍给游客?生:想!师:那就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怎样背才能背得快呢?生:看图来背。
生:抓重点词来背。
生:反复读,读熟了再背下来。
师:同学们的方法都很好,选择一种适合你的,练习背一背。
生:(练背)师:(指名背)师:下面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部分编成导游词。
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同组的同学,然后,各组推荐一名代表到前面来说。
生:(同组练说)师:(巡视,指导学生准确使用词语)生:(推荐代表)师:在他们说之前,你们有什么要嘱咐的吗?生:说话要有礼貌,要先问客人好,并介绍一下自己。
课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2篇

课文黄山奇石教学设计优秀12篇关于《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看这文,了解黄山岩石的神奇,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3.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背其中的两段。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把握2~5自然段的内容,体会黄山岩石之奇。
2.教学难点──多数学生未去过黄山,利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黄山》录像资料片。
2.多媒体课件。
3.薄型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听记句子。
1.四川的峨眉山风景秀丽,到处鸟语花香。
2.无锡的五里湖好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出蓝蓝的天,白白和云,红红的花,绿绿的树。
二。
整体感知,揭示课题。
1.过渡: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清水秀,风景非常美丽。
今天,老师将带你们一起去黄山风景区游览。
2.看录像,范背课文。
(多媒体显示:填空)3.完成填空,相机学习部分词语。
⑴ 指名完成填空。
⑴ 生字词正音。
⑴ 理解词意。
⑴ 你看到了哪些秀丽神奇的景色?4.齐读第1自然段。
5.指导背诵。
6.揭示课题。
板书:黄山奇石7.释题。
奇石就是指──(怪石)奇石、怪石也就是说──(出示卡片:奇形怪状的岩石)8.质疑。
看了课题,小朋友有什么问题提出来?三。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脉络。
1.自由轻读课文。
课文里边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
2.读后交流。
⑴ 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⑴ 哪些是具体介绍的。
?哪些只是简单举了名字?⑴ 小结。
四。
品词析句,理解文意,学习第2、3自然段。
学习第2自然段1.过渡:刚刚有个小朋友问:“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呢?”咱们先来看这块“仙桃石”。
(指板书)2.指名读第2节。
课文哪一自然段作了介绍,大家边听边找,什么词语你有懂。
3.质疑问难。
4.理解。
⑴(放录像:“仙桃石”)谁来指指“石盘”在哪儿?⑴ 为什么说“仙桃石”是奇石呢?板书:好像…… 飞落5.指导朗读。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石经典教案(优秀7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黄山奇石经典教案(优秀7篇)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奇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通过动手实践,培养学生创造力。
3.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1、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弄懂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练习有感情读文。
教学难点:1、通过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作者从几方面介绍黄山奇石的,在了解的基础上发挥想像创造性地练习说话。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一、激趣导人1、出示黄山风景图片:黄山的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小作者去欣赏黄山的奇石吧。
2、师范读,小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奇石?板书: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谈琴。
二、采取自主、合作的方法探究黄山奇石的神奇1、先自主学习,要求:a.选择一块自己最喜欢的奇石,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块奇石,并读一读。
b ,图文对照,说说这块奇石的“神奇”之处,并用“——”划出描写巨石样子的句子。
2、再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随机学习课文。
图展示猴子观海的样子:(1)这块奇石叫什么名字?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2)演一演,评议。
(3)还有什么补充吗?如:“陡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在陡峭的山峰上?为什么是翻滚的云海?(4)想象说话:几年来,这只神奇的石猴为什么一动不动呢?它仿佛在想什么?(5)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你们喜欢吗?齐读图展示仙人指路:(1)谁研究这块奇石?指名汇报,板书:站伸指(2)想象说话:这位仙人仿佛会说什么?(3)课文并列地写了“猴子观海”和“仙人指路”两个内容。
我们说一段话里,有时并列地写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内容,这样的段式叫()。
那么文中用什么句子把这两个内容连接起来的呢?请用“~~~”划出连接句。
(4)指名说(5)朗读第二段,一生读“猴子观海”,一生读“仙人指路”,其余齐读连接句。
《黄山奇石》教案(4篇)

《黄山奇石》教案(4篇)《黄山奇石》第二课时篇一一、设计理念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因此,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再是以获取知识为重点,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
人们要求教育提供个体发展的广阔空间,高效率的认知新事物、获取新知识的方法,科学的思维方式,有效地改进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的途径,使他们达到能在终身学习中不断认识自我、调整自我、提高自我、拓展自我,从而适应并推动社会发展的目标。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成为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一门重要学科,其听说读写领域中含有大量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的因素,语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挖掘这些因素,进行系统训练,不但有利于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探索的品质。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综合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呢?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实行语文课程改革以来,笔者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要求,在积极开发课外资源的同时,也充分挖掘、利用书本知识及现代网络技术,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黄山奇石》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所设计出来的一次由书本知识走向综合性学习的典型课例,力求体现综合性学习的四大特点:开放性、自主性、实践性和探究性。
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可充分借助网络,让儿童参与收集资料、发现问题、主动学习和思考、独立判断,养成主动性地、创造性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并开始学会思考自己生活的意义,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实录一、引题激趣1、小朋友,你去过黄山吗?在地图上找出黄山的位置。
说对黄山的理解。
出示课件1,说对黄山的基本看法,黄山的什么景象最美?(奇松、怪石、云海)二、1、出示课题,读一读,说说奇是什么意思?(特殊的、稀罕的、不常见的)2、读课文时注意什么?(要读准字音、有感情、还要读流利)3、学生自己读课文,看看课文有几自然段。
2023最新-《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优秀8篇

《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优秀8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黄山奇石》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优秀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黄山奇石教案篇一教材简析:《黄山奇石》是小学语文第四册中的一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一篇课文组成。
课文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其景色秀丽神奇,尤其那些怪石。
第二至第五段具体介绍黄山“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那四块奇石,在介绍时第二、四段先说奇石的名称。
后介绍样子。
第三、五段先介绍样子再说其名称。
课文最后一段告诉我们黄山还有许多奇岩怪石。
作者在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黄山的赞美、令读者情不自禁地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本文的训练重点是“抓住特点、展开想象”。
训练要求是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词句训练重点是理解“闻名中外”、“尤其”、“秀丽神奇”、“陡峭”等词,弄清第一段两句话之间的联系,读懂得它所表达的意思。
教学构思:1、初步看图读文,粗知图文意:先整体感知图意并通过观察了解奇石的特点,再进行口语表达训练,然后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图文结合研读,体味语言美:通过观察朗读和语言文字训练,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味文中美的语言。
3、赏图诵读想象,激发爱国情:通过观察和诵读帮助学生体会黄山奇山的神奇有趣,将图文融为一体、在美的意境中启发想象,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设计:1、依次出示课文中四幅插图,引导学生抓住特点,展开想象,说说图上画的什么?那石头是什么样子?看到那石头会想到什么?使学生对黄山景观有个整体印象。
2、教师范读课文。
3、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划出不懂得的词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文本解读】
《黄山奇石》是部编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积累语言”是本单元的一个教学重点。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短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姿态各异、趣味横生的奇石,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特别是课文二、三、四、五自然段,神奇地想象奇石的形状,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写奇石。
且文中配有插图,能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文章描写奇石形状的生动形象。
教学时可让学生借助课后习题图片,学习运用比喻,进行语言表达实践,培养想象能力。
【教学目标】
1.巩固课文中16个生字的认读。
2.品读课文第2~5自然段,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3.学习课文的表达手法“……好像……”“……真像……”,用几句话或者一小段话描述黄山奇石的其他样子。
4.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和向往黄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读课文第2~5自然段,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的表达手法“……好像……”“……真像……”,用几句话或者一小段话描述黄山奇石的其他样子。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课文学习。
1.读好同音字和多音字
胳膊脖子天都峰
2.读准带生字的词语。
中外闻名景区安徽省南部秀丽神奇升起尤其那些仙人巨石一位著名奇形怪状
3.读对词语。
高高的山峰金光闪闪的雄鸡
翻滚的云海奇形怪状的岩石
4.练读习题中几组词语。
秀丽秀美一枝独秀
风景景色风景如画
著名名字名不虚传
闻名新闻百闻不如一见
二、品读课文,着力“想象”的学习
(一)整体感知
师过渡:生字词语读得真准确,奖励你们看几幅图片。
(出示黄山四绝图)
1.观赏完黄山四绝,你想去黄山旅游吗?今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去进一步了解黄山的一绝“奇石”吧。
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
2.找出文字内容写得特别多的是哪几种石头。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
(二)学习“仙桃石”段,总结学法。
1.朗读神奇的想象。
A.看“仙桃石”图片,说说像什么,体会有意思的想象。
B.读一读
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
2.发现表达的特点。
抓“好像”“天上飞下来的”“大桃子”体会神奇的想象。
3.情趣朗读和背诵。
4.小结学法。
一读:课文段落二想:作者想象三背:句子内容
(三)运用学法,选段学习。
1.自主讨论学习。
分三个大组按照学习步骤选择学习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中任意一段。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2.交流反馈收获
指导汇报的方式:先朗读该句段,再说一说作者把这块石头想象成什么。
三、整体回顾,运用“想象”表达
1.借助板书,用“……好像……”说说课文中对各种奇石的表达。
2.学生背诵两段有“好像”“真像”的内容。
3.创造有趣的名字。
A.了解课文第六段还给黄山奇石起了有趣的名字:“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B.看习题二图片,给石头创造名字。
如“孔雀开屏”“神农采药”“仙人背石”......
4.学生写话:用“……好像……”或“……真像……”
学生交流,老师指导评价。
(提示:也可写六段中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要把奇石的名字写出来。
)
四、总结全课,延伸再扩展
1.用课后词语赞美黄山奇石。
黄山奇石真是风景如画!(或一枝独秀、名不虚传、百闻不如一见。
)
2.用上这些词语赞美其他的景象。
板书设计:
9 黄山奇石
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天狗望月
狮子抢球
仙女弹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