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大地测量基础

合集下载

卫星大地测量学的研究内容

卫星大地测量学的研究内容

卫星大地测量学的研究内容
卫星大地测量学是利用人造卫星进行精确测量,研究利用这些观测数据解决大地测量学问题的科学。

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卫星大地测量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研究卫星轨道、卫星定位、卫星观测数据处理等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卫星大地测量的误差分析和精度评定等。

2. 地球重力场的测定:利用卫星观测数据,通过地球重力场的模型建立和数据处理,测定地球重力场的精细结构和变化,为地球物理学、地球动力学、地震预测等领域提供重要信息。

3. 大地水准面的测定:利用卫星观测数据,通过大地水准面的模型建立和数据处理,测定地球表面高程的精细结构和变化,为水文学、海洋学、气象学等领域提供重要信息。

4. 地球表面形变监测:利用卫星观测数据,通过地面形变模型的建立和数据处理,监测地震、火山、滑坡等自然灾害引起的地表形变,为灾害防治和地震安全等领域提供重要信息。

5. 地球磁场和电场的测定:利用卫星观测数据,通过地球磁场和电场模型的建立和数据处理,测定地球磁场和电场的精细结构和变化,为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等领域提供重要信息。

6. 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利用卫星观测数据,通过遥感技术的处理和应用,对地球表面的资源、环境、气象等信息进行监测和评估,为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重要信息。

总之,卫星大地测量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天文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数学、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其研究成果对于人类认识地球、保护地球环境和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地测量学基础》2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

《大地测量学基础》2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

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二节 常用大地测量坐标系统
一、天球坐标系
用途:描述人造卫星的位臵采用天球坐标系是方便的。也 可以描述天空中的恒星的坐标。
Z
表示方式:球面坐标(r,α,δ) 或者直角坐标(X,Y,Z) 二者具有唯一的坐标转换关系。
X γ O α
P r δ
Y
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二节 常用大地测量坐标系统
2 2 2
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二节 常用大地测量坐标系统
四、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建立过程:如下图
高斯正形投影又称横轴 等角切椭圆柱投影
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二节 常用大地测量坐标系统
四、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
高斯投影的特点: 1.椭球面上角度投影到平面上后保持不变 2.中央子午线投影后为X轴, 在X轴上投影后长度不变 3.赤道投影线为Y轴 4.中央子午线与赤道交点投影后为坐标原点 5.距中央子午线越远, 投影变形越大, 为减少变形应 分带投影
二、大地水准面
特点:地表起伏不平、地壳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 使得重力方向产生不规则变化。由于大地水准面处处与铅 垂线正交,所以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无法用数学公式表示的 不规则曲面。故大地水准面不能作为大地测量计算的基准 面。
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一节 大地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三、参考椭球面
把形状和大小与大地体相近,且两者之间相对位臵确 定的旋转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参考椭球面是测量计算的基 准面,椭球面法线则是测量计算的基准线。
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二章 大地测量 基础知识
山东科技大学地科学院测绘系
大地测量学基础
第一节 大地测量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本节重点研究以下四个表面
地球自然表面

说明卫星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和特点

说明卫星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和特点

说明卫星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和特点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卫星大地测量的主要技术和特点1. 概述卫星大地测量是利用卫星进行地球测量的一种技术手段,具有高精度、全球性覆盖、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测绘工程等领域。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5章 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1)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5章  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1)
第五章 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
§5-1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理 §5-2 建立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基本原理 §5-3 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的基本原理 §5-4 大地测量仪器 §5-5 精密角度测量方法 §5-6 精密距离测量方法 §5-7 精密高差测量方法 备讲1—精密水准仪与水准尺的检验 备讲2—球气差系数和大气折光系数 备讲3—三角高程测量的精度 备讲4—垂线偏差对三角高程的影响
折角,折线上的转折点叫导线点(控制点)。 • 测定导线点平面坐标的工作叫导线测量。通过测量导线边长和转
折角,再根据起算点及附合点的已知数据,可求出所有导线点的 平面坐标。
β
D
• 导线的形式: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支导线和导线网。
• 导线网是由若干条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构成的网状图形。 • 导线网包括:一个节点的导线网、两个以上节点的导线网和两个
A
a
az B
• VLBI测量长度的相对精度可达10-6。
• 该技术在研究地球极移、地球自转速率的短周期变化、地球固体 潮、大地板块运动的相对速率和方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常规 大地测量中很少用。
3*、惯性测量系统(INS)
• 惯性测量是利用惯性力学基本原理,在相距较远的两点之间,对 装有惯性测量系统的运动载体(汽车或直升飞机)从一个已知点到另 一个待定点的加速度,分别沿三个正交的坐标轴方向对加速度分 量进行两次积分,从而求定其运动载体在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 增量,进而求出待定点的位置。
• 因此,在普遍应用全站仪和GPS定位技术的现代,城市控制测量 和工程控制测量基本上不采用三角网。
2. 导线测量法 • 导线:由设站点(控制点)连成的折线(若干条直线首尾相连)。 • 布设控制点时,使点与点之间单线相连形成链状折线,测量出边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2章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2章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
的影响,地球的旋转轴在空间围绕黄极缓慢旋转,类似于一个旋 转陀螺,形成一个倒圆锥体(见左下图),其锥角等于黄赤交角 ε=23.5 °。 • 旋转周期为25786年,这种运动称为岁差,是地轴方向在宇宙空 间中的长周期运动(以黄极为中心)。
章动(周期18.6年)
岁差(周期25786年)
23.5 °
黄道 赤道
PS
πS
πN
πS
6、春分点与秋分点
• 黄道与赤道的两个交点称为春 分点和秋分点。
• 从地球上看,太阳沿黄道逆时 针运动。
• 黄道和赤道在天球上存在相距 180°的两个交点,其中太阳沿 黄道从天赤道以南向北通过天 赤道的那一点,称为春分点(3 月21日前后),与春分点相隔 180°的另一点,称为秋分点(9 月23日前后) 。
• GAMT 表示格林尼治平太阳时角。
• 未经任何改正的世界时表示为UT0;
• 经过极移改正的世界时表示为UT1:
UT1=UT0+Δλ
§2-1 地球的运转 §2-2 时间系统 §2-3 坐标系统
§2-1 地球的运转
• 众所周知,我们生存的地球一直处于运动之中。 •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地球的运转可分为四类: (1)与银河系一起在宇宙中运动 (2)与太阳系一起在银河系内运动 (3)与其它行星一起绕太阳旋转(公转) (4)绕其自身旋转轴(瞬时)旋转(自转,或叫周日视运动) • 大地测量学主要研究后两类运动。
• 考虑岁差和章动的共同影响时,相应的旋转轴、天极、天球赤道 等术语前加上“真”,即真旋转轴、真天极、真天球赤道。
• 若只考虑岁差,则分别称作平旋转轴、平天极、平天球赤道。
章动(周期18.6年)
岁差(周期25786年)
23.5 °

(完整word版)大地测量学基础

(完整word版)大地测量学基础

大地测量学基础一、大地测量的基本概念1、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它是一门量测和描绘地球表面的科学。

它也包括确定地球重力场和海底地形。

也就是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的学科。

测绘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任务是测量和描绘地球并监测其变化,为人类活动提供关于地球的空间信息。

是一门地球信息学科。

是一切测绘科学技术的基础.测绘学的一个分支。

研究和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以及测定地面点几何位置的学科.大地测量学中测定地球的大小,是指测定地球椭球的大小;研究地球形状,是指研究大地水准面的形状;测定地面点的几何位置,是指测定以地球椭球面为参考的地面点的位置。

将地面点沿法线方向投影于地球椭球面上,用投影点在椭球面上的大地纬度和大地经度表示该点的水平位置,用地面点至投影点的法线距离表示该点的大地高程。

这点的几何位置也可以用一个以地球质心为原点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三维坐标来表示。

大地测量工作为大规模测制地形图提供地面的水平位置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为用重力勘探地下矿藏提供重力控制点,同时也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导弹和各种航天器提供地面站的精确坐标和地球重力场资料. 内容和分支学科解决大地测量学所提出的任务,传统上有两种方法:几何法和物理法。

随着20世纪50年代末人造地球卫星的出现,又产生了卫星法。

所以现代大地测量学包括几何大地测量学、物理大地测量学和卫星大地测量学3个主要部分。

几何法是用一个同地球外形最为接近的几何体(即旋转椭球,称为参考椭球)代表地球形状,用天文大地测量方法测定这个椭球的形状和大小,并以它的表面为基础推算地面点的几何位置。

物理法是从物理学观点出发研究地球形状的理论。

用一个同全球平均海水面位能相等的重力等位面(大地水准面)代表地球的实际形状,用地面重力测量数据研究大地水准面相对于地球椭球面的起伏。

卫星法是利用卫星在地球引力场中的轨道运动,从尽可能均匀分布在整个地球表面上的十几个至几十个跟踪站,观测至卫星瞬间位置的方向、距离或距离差。

测绘技术中的卫星测高和大地测量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卫星测高和大地测量方法介绍

测绘技术中的卫星测高和大地测量方法介绍测绘技术是指利用各种测绘仪器和测绘方法,对地球表面的地理实体进行观测、记录和绘制的一种科学技术。

在现代测绘技术中,卫星测高和大地测量是两种重要的测绘方法。

本文将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介绍。

一、卫星测高方法卫星测高是利用卫星上搭载的测高仪器对地球表面进行测量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卫星测高仪器包括雷达高度计和激光高度计两种类型。

雷达高度计是利用雷达信号的回波时间差来计算地形高度的测高仪器。

雷达高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发送一束雷达信号,当信号遇到地面或其他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并返回到卫星接收器。

通过测量雷达信号的发送和接收时间差,可以计算出信号的传播时间和传播距离,从而推算地表高度。

激光高度计则是使用激光束对地面进行扫描和测量的仪器。

激光高度计发射出一束激光束,当激光束与地面相交时,会产生反射,激光器会记录下发送和接收激光束的时间差,并通过计算速度和时间差来计算地表高度。

卫星测高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大范围地表高程信息,以及获取淹没区域的积水深度等特殊信息。

这对于水资源管理、自然灾害防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二、大地测量方法大地测量是指利用测量仪器对地球上的各种地理现象进行观测和测量的方法。

大地测量的目标是确定地球上各个点之间的空间位置和形状关系。

大地测量主要包括三角测量、水准测量和重力测量三个方面。

三角测量是利用三角形的性质和测量角度和边长的方法来确定地表点的坐标位置。

三角测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两个已知点与未知点之间的夹角和边长,利用三角学知识计算出未知点的坐标。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平面的性质和高度差的测量方法来确定地表点的高程。

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平仪等仪器测量地面点与水平面之间的高度差,并计算出地面点的高程。

重力测量是利用重力场的性质和重力梯度的测量方法来确定地表点的重力场和重力异常。

重力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重力仪器测量地面点的重力场强度差异,从而推算出地表点的重力异常。

GPS基础知识

GPS基础知识

GPS特点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特点:(1)全球、全天候工作。

①定位精度高。

单击定位精度优于10m,采用差分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和毫米级。

②功能多,应用广。

GPS系统的特点:高精度、全天候、高效率、多功能、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等。

1、定位精度高应用实践已经证明,GPS相对定位精度在50KM以内可达10-6,100-500KM可达10-7,1000KM可达10-9。

在300-1500M工程精密定位中,1小时以上观测的解其平面其平面位置误差小于1mm,与ME-5000电磁波测距仪测定得边长比较,其边长较差最大为0.5mm,校差中误差为0.3mm。

2、观测时间短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软件的不断更新,目前,20KM以内相对静态定位,仅需15-20分钟;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相距在15KM以内时,流动站观测时间只需1-2分钟,然后可随时定位,每站观测只需几秒钟。

GPS应用主要是为船舶,汽车,飞机等运动物体进行定位导航。

例如:1.船舶远洋导航和进港引水2.飞机航路引导和进场降落3.汽车自主导航4.地面车辆跟踪和城市智能交通管理5.紧急救生6.个人旅游及野外探险7.个人通讯终端(与手机,PDA,电子地图等集成一体)1.电力,邮电,通讯等网络的时间同步2.准确时间的授入3.准确频率的授入1.各种等级的大地测量,控制测量2.道路和各种线路放样3.水下地形测量4.地壳形变测量,大坝和大型建筑物变形监测5.GIS应用6.工程机械(轮胎吊,推土机等)控制7.精细农业◆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GPS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目前主要是用于建立各种道路工程控制网及测定航测外控点等。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迅速发展,对勘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线路长,已知点少,因此,用常规测量手段不仅布网困难,而且难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目前,国内已逐步采用GPS技术建立线路首级高精度控制网,然后用常规方法布设导线加密。

实践证明,在几十公里范围内的点位误差只有2厘米左右,达到了常规方法难以实现的精度,同时也大大提前了工期。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五章 大地测量技术-1-2-3

大地测量学基础:第五章 大地测量技术-1-2-3
三角点的密度是指每幅图中包含有多少个控制点,而测图的比 例尺不同,每幅图的面积也不同。所以,三角点的密度也用平 均若干平方公里有一个三角点来表示。常规大地测量和GPS测 量的基本要求:
(1)不同比例尺地图对大地点的数量要求 :
测图比例尺
1:5万 1:2.5万 1:1万
平均每幅图面积(km2) 350~500 100~125 15~20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
惯性测量系统(INS)
惯性测量是利用惯性力学基本原理,在相距较远的两点之间, 对装有惯性测量系统的运动载体(汽车或直升飞机)从一个已知点 到另一个待定点的加速度,分别沿三个正交的坐标轴方向进行 两次积分,从而求定其运动载体在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增量 ,进而求出待定点的位置,它属于相对定位,其相对精度为 (1~2)·10-5,测定的平面位置中误差为±25cm左右。 优点:完全自主式,点间也不要求通视;全天候,只取决于汽 车能否开动、飞机能否飞行。 缺点:相对测量,精度不高。
平均每幅图的三角点个数
3
2~3
1
每点控制的面积(km2)
150
50
20
三角网的平均边长(km)
13
8
2~6
相应的三角网等级
二等
三等
四等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布设原则
(2)GPS测量中两相邻点间的距离要求(单位:km):
等级 相邻点最小距离
A
100
B
15
C
5
D
2
E
1
相邻点最大距离 2000 250 40 15 10
测图比例尺
1∶5万 1∶2.5万 1∶1万 1∶5千 1∶2千
图根点对于三角点 的点位误差(m) ±5.0 ±2.5 ±1.0 ±0.5 ±0.2

GNSS卫星导航定位基础

GNSS卫星导航定位基础
• 验潮站设施:验潮室、验潮井、验潮仪、验 潮杆及一系列水准点。
• 中国高程系统(常用): • 黄海高程系 1956年旳水准原点高程为
72.289m; •109.0821599国m8家5高国程家基高准高程程基数准据=1199568年5年黄海旳高水程准数据原- 点高
程为72.260m;
验潮室
中国85黄海高程系统 示意图
人类认识地球旳过程经过了2-3千年旳过程
杭州
北纬 30° 25′ 53″ 东经 120° 14′ 88″
怎样拟定空间点旳位置
拟定一种二维空间点位需要至少两个量
S1 S2
拟定一种三维空间点位需要至少三个量(上例测量 出房子脚比树脚处高或低多少)
一般采用(1)一种高程+两个二维坐标量(2)三个三维 坐标量
大地水准面

线
水准测量原理
• 基本原理:利用水准仪提供旳“水平视线”,测量两 点间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地球自然表面
图 地球旳形状和大小
水准面 大地水准面 参照椭球面
高程(绝对高 程、海拔): 地面点到大地 水准面旳铅垂 距离。


HB

假定(相对) 高程:地面点 到假定水准面 旳铅垂距离。
此高程系统直到20世纪50年代仍为福建省水利水文系统 广泛应用。经1956年中国东南部地域精密水准网平差,罗星 塔基点旳1956年黄海高程为0.564m
换算关系为罗星塔高程-2.179m=1956年黄海高程
吴淞高程
光绪九年(1883年)巡工司根据咸丰十年至光绪九年在张华 浜信号站测得旳最低水位作为水尺零点。后又于光绪二十六 年,根据同治十年至光绪二十六年(1871~1923年)在该站 观察旳水位资料,制定了比实测最低水位略低旳高程作为水 尺零点,并正式拟定为吴淞零点()。 以吴淞零点计算高程旳称为吴淞高程系,上海历来采用这个 系统。民国23年(1923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技术委员会 拟定长江流域均采用吴淞高程系。1951年,华东水利部要求 ,华东区水准测量临时以吴淞零点为高程起算基准。 吴淞高程系与国家1956年黄海高程系旳差值,在上海市境内 为1.6297米。

大地测量学基础

大地测量学基础

大地测量学基础:《大地测量学基础》是2010年5月1日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孔祥元。

图书简介:该书是“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也是国家精品课程教材。

本教材严格按照教育部批准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立项要求和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以及武汉大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编写,是全国高等学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用教材,也可供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及研究生等参考。

图书目录:序第二版前言前言第1章绪论1.1 大地测量学的定义和作用1.1.1 大地测量学的定义1.1.2 大地测量学的地位和作用1.2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和内容1.2.1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体系1.2.2 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内容1.2.3 大地测量学同其他学科的关系1.3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及展望1.3.1 大地测量学的发展简史1.3.2 大地测量的展望第2章坐标系统与时间系统2.1 地球的运转2.1.1 地球绕太阳公转2.1.2 地球的自转2.2 时间系统2.2.1 恒星时(ST)2.2.2 世界时(UT)2.2.3 历书时(ET)与力学时(DT)2.2.4 原子时(AT)2.2.5 协调世界时(UTC)2.2.6 卫星定位系统时间2.3 坐标系统2.3.1 基本概念2.3.2 惯性坐标系(ClS)与协议天球坐标系2.3.3 地固坐标系2.3.4 坐标系换算第3章地球重力场及地球形状的基本理论3.1 地球及其运动的基本概念3.1.1 地球概说3.1.2 地球运动概说3.1.3 地球基本参数:3.2 地球重力场的基本原理3.2.1 引力与离心力3.2.2 引力位和离心力位3.2.3 重力位3.2.4 地球的正常重力位和正常重力3.2.5 正常椭球和水准椭球,总的地球椭球和参考椭球3.3 高程系统3.3.1 一般说明3.3.2 正高系统3.3.3 正常高系统3.3.4 力高和地区力高高程系统3.3.5 国家高程基准3.4 关于测定垂线偏差和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基本概念3.4.1 关于测定垂线偏差的基本概念3.4.2 关于测定大地水准面差距的基本概念3.5 关于确定地球形状的基本概念3.5.1 天文大地测量方法3.5.2 重力测量方法3.5.3 空间大地测量方法第4章地球椭球及其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理论4.1 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及其相互关系4.1.1 地球椭球的基本几何参数4.1.2 地球椭球参数间的相互关系4.2 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及其相互关系4.2.1 各种坐标系的建立4.2.2 各坐标系间的关系4.2.3 站心地平坐标系4.3 椭球面上的几种曲率半径4.3.1 子午圈曲率半径4.3.2 卯酉圈曲率半径4.3.3 主曲率半径的计算4.3.4 任意法截弧的曲率半径4.3.5 平均曲率半径4.3.6 M,N,R的关系4.4 椭球面上的弧长计算4.4.1 子午线弧长计算公式4.4.2 由子午线弧长求大地纬度4.4.3 平行圈弧长公式4.4.4 子午线弧长和平行圈弧长变化的比较4.4.5 椭球面梯形图幅面积的计算4.5 大地线4.5.1 相对法截线4.5.2 大地线的定义和性质4.5.3 大地线的微分方程和克莱劳方程4.6 将地面观测值归算至椭球面4.6.1 将地面观测的水平方向归算至椭球面4.6.2 将地面观测的长度归算至椭球面4.7 大地测量主题解算概述4.7.1 大地主题解算的一般说明4.7.2 勒让德级数式4.7.3 高斯平均引数正算公式4.7.4 高斯平均引数反算公式4.7.5 白塞尔大地主题解算方法4.8 地图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概念4.8.1 地图数学投影变换的意义和投影方程4.8.2 地图投影的变形4.8.3 地图投影的分类4.8.4 高斯投影简要说明4.9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4.9.1 高斯投影概述4.9.2 正形投影的一般条件4.9.3 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4.9.4 高斯投影坐标计算的实用公式及算例4.9.5 平面子午线收敛角公式4.9.6 方向改化公式4.9.7 距离改化公式4.9.8 高斯投影的邻带坐标换算4.10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和高斯投影族的概念4.10.1 通用横轴墨卡托投影概念4.10.2 高斯投影族的概念4.11兰勃脱投影概述4.11.1 兰勃脱投影基本概念4.11.2 兰勃脱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4.11.3 兰勃脱投影长度比、投影带划分及应用第5章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5.1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5.1.1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5.1.2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则5.1.3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5.1.4 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简介5.2 国家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5.2.1 国家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则5.2.2 国家水准网的布设方案及精度要求5.2.3 水准路线的设计、选点和埋石5.2.4 水准路线上的重力测量5.2.5 我国国家水准网的布设概况5.3 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5.3.1 工程泓量控制网的分类5.3.2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5.3.3 工程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方案5.3.4 工程高程控制网的布设5.4 大地测量仪器5.4.1 精密测角仪器——经纬仪5.4.2 电磁波测距仪5.4.3 全站仪5.4.4 GPS接收机5.4.5 TPS和GPS的集成——徕卡系统1200-超站仪(system1200-SmartStation5.4.6 精密水准测量的仪器——水准仪5.5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传播5.5.1 一般概念5.5.2 电磁波在大气中的衰减5.5.3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5.5.4 电磁波的波道弯曲5.6 精密角度测量方法5.6.1 精密测角的误差来源及影响5.6.2 精密测角的一般原则5.6.3 方向观测法5.6.4 分组方向观测法5.6.5 归心改正5.7 精密的电磁波测距方法5.7.1 电磁波测距基本原理5.7.2 N值解算的一般原理5.7.3 距离观测值的改正……第6章深空在地测量简介主要参考文献。

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资料

大地测量学基础复习资料

大地测量学基础一、填空题:1、时间的计量包括时间原点和度量单位(尺度)两个元素。

坐标的计量包括坐标原点、坐标轴的指向和坐标的尺度三个元素。

2、测量外业工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基准面是大地水准面。

在椭球面上进行大地测量计算的基准线是法线,基准面是椭球面。

3、经纬仪十字丝分划板上丝和下丝的作用是测量视距。

4、衡量精度的指标有中误差、极限误差、或然误差、平均误差、相对误差。

5、过椭球面上一点P 的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大地纬度,椭球面上一点P 与椭球中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地心纬度,在过椭球面上一点P 的子午面上,以椭圆中心O 为圆心,以椭球长半径a 为半径做辅助圆,反向延长过P 点并与x 轴垂直的垂线,与辅助圆交于P 1点,则P 1与椭球中心的连线与赤道面的夹角称为归化纬度,符号q= BBN B M 0cos d 表示等量纬度。

6、某直线的方位角为123°20’,该直线的反方位角为303°20’。

已知P 1点坐标(-2,-2),P 2点坐标(-4,-4),则P 1P 2的方位角为225°,P 2P 1的方位角为45°。

【注释】在同一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180°,即:α12=α21±180°。

(详见数字测图课本23页)7、水准路线按布设形式分为闭合水准路线、附合水准路线和支水准路线。

8、高斯投影属于横轴椭圆柱等角投影,保证了投影的角度不变性,图形的相似性,以及在某点方向上的长度比的同一性。

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坐标x 轴。

9、旋转椭球的形状和大小是由子午椭圆的5个基本几何参数来决定的,他们分别是长半轴a 、短半轴b 、扁率、第一偏心率、第二偏心率。

两个互相垂直的法截弧的曲率半径,在微分几何中统称为主曲率半径,它们是指子午圈曲率半径和卯酉圈曲率半径,椭球面上任意一点的平均曲率半径R 等于该点的子午圈曲率半径和卯酉圈曲率半径的几何平均值。

卫星测地知识点总结

卫星测地知识点总结

卫星测地知识点总结卫星测地学的知识点非常丰富,涉及卫星轨道测量、重力场测量、形状测量、大地测量、地壳运动、地球形状测量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卫星测地学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一、卫星轨道测量卫星轨道测量是卫星测地学的基础,它主要用于确定卫星的位置和速度,以及测量地球上不同地点的形状和重力场。

卫星轨道测量可以通过地面测量站和卫星搭载的测量仪器来实现,主要包括跟踪测量、星载测量和卫星激光测量等方式。

1. 跟踪测量跟踪测量是通过地面测量站对卫星进行定位跟踪,以确定卫星的位置和速度。

地面测量站通常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或者干涉测量仪器来进行跟踪测量,通过与卫星交换信号来确定卫星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2. 星载测量星载测量是通过卫星搭载的测量仪器来实现卫星轨道测量,主要包括星载GPS测量、星载微波测量、星载激光测量等方式。

这些测量仪器可以实时获取卫星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为地球形状和重力场测量提供基础数据。

3. 卫星激光测量卫星激光测量是通过搭载在卫星上的激光测距仪器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高程和形状,它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地表高程测量,并且可以克服传统地面测量的局限性,对于建立数字高程模型和地球形状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重力场测量地球的重力场分布对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重力场测量是卫星测地学的重要内容。

重力场测量主要包括重力梯度测量、大地水准测量、卫星引力梯度测量等多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重力场分布规律,对地质勘探、地震预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1. 重力梯度测量重力梯度测量是通过地面重力测量仪器来测量地球不同地点的重力场强度和方向,从而确定地球重力场的分布规律。

重力梯度测量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和矿产资源分布,对于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 大地水准测量大地水准测量是通过测量地表的高程变化来确定地球重力场的分布规律,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地球上不同地点的垂直形变和地壳运动情况,对于地震预测和环境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大地测量学基础-习题

大地测量学基础-习题

大地测量学基础作业题与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叫大地测量学?它与普通测量学有什么不同?2、大地测量学的任务和研究的内容有哪些?第二章大地测量基础知识作业题1、天球坐标系中,已知某卫星的r=26600000m,α=45°,δ=45°。

求该卫星的天球直角坐标X,Y,Z。

2、测站P对某卫星测得其r=21000000m, A= 45°, h=45°。

求该卫星的站心地平直角坐标x,y,z。

3、垂直角测量中,地面点P对目标点Q观测的垂直角为0°,如图所示。

水平距离PQ=1000m。

设地球半径OP=OC=R=6378000m,计算Q点对P点的高差h=QC=?球面距离PC=?(提示:P点、C点在球面上为等高,弧长PC=Rθ)4、已知A点正常高和各测段水准高差,计算B点的正常高。

A◎----------1○----------○2------------◎BA点正常高HA=1000m,各测段高差分别为:h1=21.123m、h2=20.014m、h3=19.762m,各测段路线长分别为:3km、2km、3km,各点纬度分别为:φa=33°50′、φ1=33°48′、φ2=33°47′、φb=33°45′。

(提示:先计算各测段高差的水准面不行改正及重力异常改正,再计算B点高程。

由平均纬度计算得系数A=0.00000142335,无重力异常资料)5、GPS卫星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11小时58分(平太阳时), 计算相应的恒星时=?6、北京时间7时30分对应的世界时=?7、地的经度L=117°, 求该点平太阳时与北京时之差=?8、两地经度之差为30°, 求两地平太阳时之差、两地恒星时之差各为多少?第二章大地测量基础知识复习思考题1、名词定义:水准面、大地水准面、参考椭球面、总地球椭球、垂线偏差、大地水准面差距?4、常用大地测量坐标系统有哪些?5、名词定义:恒星时、平太阳时、世界时、区时、原子时、GPS时间系统?6、水准面不平行性对水准测量成果产生什么影响?7、什么是正高、正常高、大地高?绘图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大地测量学》教学大纲(最终版)

《大地测量学》教学大纲(最终版)

《大地测量学》教学大纲(最终版)第一篇: 《大地测量学》教学大纲(最终版)《大地测量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1. 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大地测量学基础”是测绘学科本科各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对学生建立测绘基准(包括: 大地基准、高程基准、重力基准)和测绘系统(包括: 大地坐标系统、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地心坐标系统和重力测量系统)等测绘学科的基本概念, 了解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和大地控制网的建立技术, 掌握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业务作风, 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坚实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 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注重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 坚持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融为一体, 将大地测量学理论学习与测绘实践紧密结合, 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对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3.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为主线, 以各专业后续专业课程的需要和工程实际应用为主导, 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 从大地测量数据采集技术入手, 逐步引入各类测绘成果处理过程中所必须依据的各种基准和系统, 并安排相应的计算实习, 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本课程是近年我院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新产物, 要力求避免原有多门课程知识的简单拼凑, 按照21世纪人才培养对大地测量学基础知识的要求, 针对大学本科生的知识基础, 明确课程主旨, 合理选取课程内容, 贯彻“少而精”的方针。

因此, 本课程并不完全遵循已有的专业课程体系, 也不受限于以往的课程设置范式。

大学专业基础课程与适当介绍学术热点、学术前沿之间似乎存在一定的矛盾, 但恰好可以成为激励学生热情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炉的画龙点睛之处。

因此, 本课程在重视基础内容的经典性和完整性的同时, 也酌情安排一些关于学科新进展的窗口, 以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和思路, 并作为测量工程后续专业课程的接口。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试题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试题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试题### 大地测量基础知识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什么是大地测量学?A. 研究地球形状和大小的科学B. 研究地球内部结构的科学C. 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现象D. 研究地球大气层的科学2. 地球的赤道半径大约是多少?A. 6357 kmB. 6378 kmC. 6371 kmD. 6399 km3. 下列哪项不是大地测量的基本任务?A. 确定地球形状和大小B. 确定地球重力场C. 确定地壳运动D. 确定地球自转速度4. 什么是水准测量?A. 测量两点间高程差的技术B. 测量两点间水平距离的技术C. 测量两点间角度的技术D. 测量两点间深度的技术5. 什么是三角测量?A. 利用三角形的边长和角度进行测量的技术B. 利用三角形的边长进行测量的技术C. 利用三角形的角度进行测量的技术D. 利用三角形的形状进行测量的技术####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大地测量学中,_______是用来表示地球形状的一个术语。

7. 地球的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约_______ km。

8. 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可以提供_______和_______的测量数据。

9. 测量学中,水准仪的主要功能是测量_______。

10. 三角测量中,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可以计算出_______。

####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大地测量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应用。

12. 解释什么是地球椭球体,并说明其在大地测量学中的重要性。

####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假设在一次水准测量中,观测者从一个已知点A开始,测量到另一个点B的高程差为3.5米。

如果点A的高程为100米,求点B的高程。

14. 在一个三角测量中,已知三角形ABC的边长AB=5000米,AC=4500米,角A=60度。

求边长BC的长度。

#### 五、论述题(共20分)15. 论述大地测量学在现代导航系统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如何利用卫星导航技术进行大地测量与定位

如何利用卫星导航技术进行大地测量与定位

如何利用卫星导航技术进行大地测量与定位卫星导航技术在现代的测量与定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科技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如GPS、伽利略等已成为地球测量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卫星导航技术在大地测量与定位中的应用,并探讨如何利用该技术进行精准测量与定位。

卫星导航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广泛应用于航海、航空、车辆导航等领域。

在大地测量与定位中,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为地球表面的测量和定位提供了有效手段。

通过使用卫星信号,可以快速准确地确定测点的位置,获得高精度、高分辨率的测量数据。

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地球上的多颗卫星以及接收器上的接收天线共同工作。

接收器接收到卫星发射的信号后,通过信号传输和处理,可以计算出接收器相对于卫星的距离。

利用多颗卫星的信号,可以通过三角测量法计算接收器所在的位置。

大地测量是现代测量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包括高程测量、平面测量、地形测量等。

利用卫星导航技术进行大地测量可以实现快速、高精度的测量。

例如,在土地测量中,可以通过在测点上放置接收器接收卫星信号,结合测量仪器进行数据处理,获得测点的坐标信息。

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精确、可靠的优势,能够为土地测量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此外,卫星导航技术还可以用于大地测量中的动态定位。

动态定位是指在运动状态下对物体进行精确定位的过程。

例如,通过在运载火箭上安装接收器,可以对火箭在升空过程中的位置进行实时监测和定位。

这对于航天器的发射和定位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地测量领域,利用卫星导航技术进行高精度测量还需要考虑一些因素。

首先是卫星信号的遮挡和干扰问题。

建筑物、树木等物体的阻挡会导致接收器无法接收到卫星信号,从而影响定位的准确性。

其次是多路径效应,即卫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被反射等现象所影响,造成信号延迟或失真。

这些问题需要在测量过程中做出恰当的修正。

卫星导航技术在大地测量与定位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卫星导航系统的不断完善和技术进步,测量方法和定位精度还将进一步提升。

使用卫星测高仪进行大地测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使用卫星测高仪进行大地测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使用卫星测高仪进行大地测量的流程和注意事项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卫星测高仪在大地测量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卫星测高仪作为一种高精度、大范围的测量设备,能够提供准确的高程信息,对于地理信息系统、国土资源管理、城市规划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卫星测高仪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卫星测高仪的流程卫星测高仪的测量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设定测量区域:在开始测量之前,需要确定测量区域的范围和边界,选择合适的卫星进行观测。

通常情况下,测量区域的大小和形状会影响卫星测高仪的使用效果。

2. 安装设备:在测量区域内设置卫星测高仪测量站,安装接收器和天线,并确保设备与卫星的通信畅通。

同时,对设备进行校准,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数据采集:使用卫星测高仪进行测量,获取测量点的高程数据。

通常情况下,卫星测高仪可以同时测量多个点,提高测量效率。

4. 数据处理:将获取的高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测量结果。

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测量误差的影响,并使用合适的算法进行校正和修正。

5. 结果展示:将测量结果以图形或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提供给用户使用。

同时,可以将结果与其他地理信息数据进行集成,以得出更全面和准确的信息。

二、卫星测高仪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卫星测高仪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设备选择: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卫星测高仪设备,并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同时,考虑设备的价格和使用成本,并选择合适的供应商进行合作。

2. 测量环境:在进行卫星测高仪测量时,需要考虑测量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例如,大气压力、温度和湿度等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需要进行相应的校正和修正。

3. 测量精度:卫星测高仪的测量精度是评估其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选择设备时,需要考虑自己需求的测量精度,并进行对比和评估。

同时,在实际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采集和处理过程中的误差控制,以提高测量精度。

4. 数据安全:在使用卫星测高仪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数据的安全性。

如何使用GNSS进行大地测量与变形监测

如何使用GNSS进行大地测量与变形监测

如何使用GNSS进行大地测量与变形监测引言:大地测量与变形监测是地球科学中重要且复杂的领域,它涉及到对地球表面的形态、位置和运动进行准确测量和监测。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简称GNSS)作为一种基于卫星定位的测量技术,为大地测量与变形监测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与手段。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GNSS进行大地测量与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以及应用实践。

一、GNSS基本原理GNSS是由一系列遍布全球的卫星系统和地面接收机组成的。

目前,全球主要使用的GNSS系统为美国的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和俄罗斯的GLONA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同时欧洲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和中国的北斗导航卫星系统也正在逐步建设中。

GNSS的工作原理简述如下:卫星通过在空间中发射低频电磁波信号,地面接收机接收到这些信号,通过计算信号的传播时间和接收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确定地面接收机的位置坐标。

地球上至少同时接收到四颗卫星的GNSS接收机可以进行定位和导航。

二、GNSS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1. 静态测量静态测量是利用GNSS系统获取地面控制点的坐标,用以构建地理参考系统或者进行地形测绘等工作。

静态测量通常需要在测量点上放置接收机,接收数小时到数天的卫星信号。

通过对收集到的信号进行精确计算,可以获得非常高精度的地面位置坐标。

2. 动态测量动态测量是指通过GNSS系统对物体运动进行实时监测与测量。

在地质灾害监测、城市建筑物变形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通过在物体表面或者结构上安装GNSS接收机,利用接收到的卫星信号实时测量物体的位移和形变情况。

动态测量通常要求对信号传播时间进行高频率的采样和数据处理。

三、GNSS在大地变形监测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在大地测量与变形监测中,GNSS面临的一些挑战包括信号多径效应、大气延迟、钟差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大地测量学基础作业与参考答案

大地测量学基础作业与参考答案

7.水准面的不平行性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这种现象对水准测量会产生什么影响? 答:由于水准面是一重力等位面,正常重力的大小与纬度有关,当位 W 一定时,两水准面 之间的距离与重力成反比, 从而导致两水准面之间的不平行。 这种现象会引起经过不同路线 测定某点的高程不同,使某点高程产生多值性。 8.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与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有何差别? 答: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的高程基准面是采用 1950 年至 1956 年 7 年间青岛验潮站的潮汐 资料推求得到的。1985 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基准面是采用青岛验潮站 1952~1979 年中取 19 年的验潮资料计算确定的。两者相差 0.029m。 9.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与 1985 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高程各是多少? 答:1956 年黄海高程系统水准原点高程是 72.289m,1985 国家高程基准的水准原点高程是 72.260m。 第四章 地球椭球及其数学投影变换的基本理论 1.椭球面上的常用坐标系有哪些? 答:有大地坐标系、空间直角坐标系、天文坐标系、子午面直角坐标系、地心纬度坐标系及 归化纬度坐标系、站心地平坐标系。 2. 地球椭球基本参数有哪些?它们的互相关系是什么? 答:椭圆的长半轴 a 、短半轴b、扁率 、第一偏心率 e 、第二偏心率 e 、辅助 量
6.正高、正常高和大地高如何定义的?三者有何关系: 答:正高: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大地水准面的距离,用 H 正 表示;地面点沿垂线方向至似大 地水准面的距离,用 H 常 表示;地面点沿法线方向至椭球面的距离,用 H 大 表示。三者的关 系为:
H 大 H 正常 。其中 为高程异常, N 为大地水准面差距。 H大 H正 N
X 0 , Y0 , Z 0
为平移参数; X , Y , Biblioteka 为旋转参数, m 为尺度变化参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二分点:黄道与天球赤道的两个交点。 春分点(3.21)、秋分点(9.23) 7)二至点:黄道上与二分点相差90°的两个点。 夏至点(6.22) 、冬至点(12.22) (2)地球运动: 1)地球自转(周日运动):绕自身的旋转轴自西向东旋转 2)地球公转(周年运动):绕太阳反时针方向进行公转 3)黄赤交角ε: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的夹角。自转轴与公 转轨道平面的倾斜造成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昼长夜短变化 )。
一、天球坐标系
以地球质心为坐标原点,Z轴指向北天极,X轴指向春 分点,构成右手坐标系,以确定Y轴方向。有赤道天球坐 标系和黄道天球坐标系之分。 天球坐标系,是一种惯性坐标系 惯性坐标系定义:没有加速度的系统
可以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在此系统中,卫星运动满 足下式:F = ma
已知作用在卫星上的力,卫星的速度和位置可用加 速度完整地描述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是一种接收河外射电源发出的波, 来进行射电干涉测量的技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
适用于测定极移、日长、全球板块运动和区域构造运 动的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整个系统非常庞大,造价昂贵,只适用于固定台站。
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基本原理
在相距甚远(数百公里至数千公里)的两个测站上, 各安置一架射电望远镜,同时观测银河外同一射电源信号 ,分别记录射电微波噪声信号,通过对两个测站所记录的 射电信号进行相关处理(干涉),求得同一射电信号波到 两个测站得时间差,解算出测站间得距离,称为基线长度 。
把激光测距仪安置在卫星上,地面上安置反射镜,组成 空基激光测地系统
卫星激光测距基本原理
用安置在地面测站上的激光测距仪向配备了后向反射 棱镜的激光卫星发射激光脉冲信号,该信号被棱镜反射后 返回测站,精确测定信号往返传播的时间,进而求出观测 瞬间从仪器中心至卫星质心间距离的方法。
SLR重要应用:
精密测定地心绝对坐标; 建立全球或区域地心参考框架; 测定低频地球重力场参数; 测定地球质心的变化; 监测板块运动; 监测地球自转参数及变化; 测定海潮波参数(震幅和初相); 激光测月测定地心引力常数。
2
卯酉曲率半径:
N 2 e
§2-2 卫星大地测量中的坐标系
在卫星大地测量中,观测站是固定在地球表面上,其 空间位置随同地球自转而运动,但观测目标却是主要受地 球引力作用而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地球卫星。 坐标系构成:原点、坐标轴、尺度 坐标系之间转换:坐标平移、旋转、尺度转换 (1)天球坐标系:与地球自转无关,用于描述卫星的位置 和状态的坐标系。 (2)地球坐标系:随地球自转,用于表示地球观测站的空 间位置的坐标系。
2、两种地球坐标系的转换 协议地球坐标系---极移转换---瞬时地球坐标系 极移转换:
(t ) z A}RX ( yp (t )} B2 RY {xp
三、协议地球坐标系的实现和WGS-84
1、WGS-84坐标系 (1)CTS-84---WGS-84 CTS-84: 协议地球坐标系Conventional Terrestrial System ,由一组具有已知的精确地心坐标的台站所具体体现的。
极移运动轨迹(1971~1975)
极移运动轨迹(1995~1998)/(1990~1997)
地球坐标系:(X、Y、Z) (B、L、H)
Z
A(X、Y、Z)
A(B、L、H) H
O
X Y
起始子午面
赤道
O L
B
1、两种地球坐标系 (1)瞬时地球坐标系:准地固坐标系。固联在地球上 ,以地球质心为原点, Z轴指向瞬时地北极,X轴指向 瞬时真赤道与格林威治平子午线交点方向,构成右手 坐标系,以确定Y轴方向。 (2)协议地球坐标系:地固坐标系。固联在地球上,以地 球质心为原点, Z轴指向国际协议原点(CIO),X轴指向 协议赤道与格林威治平子午线交点方向,构成右手坐标系 ,以确定Y轴方向。 CIO:conventional international origin,国际天文联合会 和国际大地测量学协会建议采用的,通过国际上5个纬度服 务站观测,以1900年至1905年的平均纬度所确定的平均地 极位置作为基准点。
3、卫星激光测距(SLR: Satellite Laser Ranging)
是目前精度最高的绝对定位技术 在定义全球地心参考框架,精确测定地球自转参数,确 定全球重力场低阶模型,监测地球重力场长波时变,以及 精密定轨,校正钟差等都要重要作用 把反射镜安置在卫星上,在地面点上安置激光测距仪, 对卫星测距,称为地基激光测距系统
3、天球坐标系的转换 原点相同(以地心为原点),只有坐标旋转变换。 (1)协议天球坐标系---岁差旋转---瞬时平天球坐标系 岁差旋转: PR
RZ ( z A ) RY ( A ) RZ ( A )
zA、θA、ζA---岁差三分量 (2)瞬时平天球坐标系---章动旋转---瞬时真天球坐标系 章动旋转: NR
2、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在空间飞行的卫星不断向地 面广播发送某种频率并加载了某些特殊定位信息的无线电 信号来实现定位测量的定位系统。 卫星导航定位的基本作用是向各类用户和运动平台实 时提供准确、连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
卫星大地测量学:
研究利用人造地球卫星解决大地测量学问题 ,利用空间技术手段进行区域或全球大地测量的 学科。
一、卫星大地测量的基本内容:
(1)建立和维持全球和区域性大地测量系统与大地测量 框架
(2)快速、精确测定全球、区域或局部空间点的三维位 置和相互位置关系 (3)利用地面站观测数据确定大地测量卫星的轨道 (4)探测地球重力场及其时间变化,测定地球潮汐
天球:
黄极
平天极
秋分点
黄道平面 春分点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
(3)岁差和章动: 地球自转轴的运动 原因: 日、月、地球与其他星体的相对运动,地球 内部质量分布的不均匀。
(4)总岁差
1)日月岁差:由于日月引力作用而引起的地球自转轴 绕黄道的垂直轴旋转的一种长期运动。 50.371″/年,周 期约为25800年。 2)行星岁差: 由于行星引力对地球绕日运动轨道的摄 动而引起的变化。 0.134″/年,周期约为100万年。
椭球几何参数:
短半径b = 6356752.310 m
扁 率 = 1/298.257223563
(3)大地坐标系(B、L、H)---直角坐标系(X、Y、Z)
X (N H) cos B cos L Y (N H) cos B sin L Z {N( 1 e ) H } cos B
(5)监测和研究地球动力学(地球自转、极移、全球变 化等)
(6)监测和研究电离层、对流层、海洋环流、海平面变 化、冰川、冰原的时间变化
二、卫星大地测量学的技术
(1)卫星地面跟踪观测技术 (2)卫星对地观测技术 (3)卫星对卫星观测技术
三、几种现代卫量测量技术 1、甚长基பைடு நூலகம்干涉测量
VLBI:Very Long Baseline Interferometry
北天极
章动使北极 运动的轨迹
岁差使北极 运动的轨迹
2、三种天球坐标系 (1)瞬时真天球坐标系:由瞬时真天极、瞬时真赤道面和 瞬时真春分点所定义的天球坐标系。
(2)瞬时平天球坐标系:由瞬时平天极、瞬时平赤道面和 瞬时平春分点所定义的天球坐标系。
(3)标准历元平天球坐标系(协议天球坐标系):相应于 某一确定时刻为标准历元的一种特定的天球坐标系。
RX {( )}RZ ( ) RX ( )
ε ---平黄赤交角,Δε ---黄赤交角章动,Δψ---黄经章动, ε+ Δε ---真黄赤交角
二、地球坐标系
固联在地球上,以地球质心为原点,地球自转轴为Z轴 ,X轴指向赤道与格林威治子午线交点方向,构成右手坐 标系,以确定Y轴方向。 1)极移:由于地球体内复杂的运动而引起自转轴相对于表 面不断变动的现象。 2)周期性运动: 张德勒(S.C.Chandler)运动部分---自由欧拉进动,14 个月/T 受迫季节性运动部分---季节性气象影响,12个月/T
3)总岁差:赤道与黄道由于日月岁差和行星岁差引起 的缓慢运动。 (5)章动
由于日月引力等因素作用而产生的北天极短周期变化 运动。 周期约为18.6年、1年、半年、1月等。
岁差和章动:
北黄极 北天极
秋分点
黄道平面 春分点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
岁差和章动:
岁差、章动同时作用 下使北极运动的轨迹 北黄极
天球
黄极 平天极
秋分点
黄道平面 春分点 黄赤交角 赤道平面
1、岁差和章动 (1)基本概念:
1)宇 宙:广漠空间和其中存在的各种天体以及弥漫物质 的总称。宇宙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在空间上无边无 界,在时间上无始无终。
2)天 球:以地球质心为球心,以无限大长度为半径的一 个假象的球体。 3)天 极:地球自转轴的延长线与天球的两个交点,分为 南、北天极。 4)天球赤道面:通过地球质心与天轴垂直的平面。 5)黄 道: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卫星雷达测高基本原理
从卫星上安装的测高仪垂直向地球表面发射电脉冲, 这些脉冲被海面垂直反射至卫星,于是根据脉冲往返行程 的时间,推求卫星对于瞬时海面的高度。
卫星雷达测高(SA)主要应用:
(1)利用卫星测高方法可以实际测定海洋区域的大地水
准面; (2)在海洋中大地水准面的形状与海底地形有关。因此 依据大地水准面所提供的信号能探测出海底山脉、断裂带 和地堑构造等大地构造,并给出地球物理解释。 (3)求得精确的海面地形,研究洋流,海潮的范围、幅 度及其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一个全球统一的高程基准 ,确定冰盖的形状大小及其变化情况等。
采用多种观测技术:GPS、SLR、VLBI、Doppler
WGS-84坐标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