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都江堰水文化 探现代水利工程发展之路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样本(二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样本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之一。
我有幸来到这里参观,深刻感受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伟大和智慧。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都江堰市,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56年,是由秦国时期的蜀国国君李冰设计并亲自督造的。
工程主要包括分水口、堰堤、外江引水、千里渠四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川西地区长期水灾的问题,并为农业生产提供水资源。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站是分水口,这是整个工程的关键部分。
我们看到了一条清澈见底的河流,这就是分水口的源头。
在分水口的区域,有着丰富的植被和野生动物。
通过导水堤坝,水从这里被引到不同的渠道,分别供给内江和外江两个地区的农民使用。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堰堤,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
堰堤全长约1200米,高度达20多米。
堰堤的设计十分巧妙,利用成千上万的大大小小的石块和沙土,将河流水流导引到渠道中。
这种简单而又实用的设计,使得都江堰水利工程可以防止水灾,并且有效分配水资源。
在参观外江引水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千百年来河道依然保持着宽阔而稳定的状态。
了解到外江引水的目的是为了将水资源引到四川盆地,供给四川农民使用。
在这一部分,我深刻感受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巨大规模和长远视野。
最后,我们来到千里渠,这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中最长的一段渠道,全长约72公里。
千里渠经过了多次的扩建和修复,但依然保持着原来的轨迹。
沿着渠道,我们看到了农民们依靠这条渠道进行灌溉的场景,这让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巨大贡献。
通过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我深刻体会到了古代人民对于水利工程的智慧和勤劳。
他们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这一伟大的工程,为后代人民造福。
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解决了当时的水灾问题,也为四川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资源。
这对于一个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来说,意义重大。
都江堰水利工程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杰出代表。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四篇)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灌溉工程之一。
在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类智慧与勇气的伟大,也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参观心得感悟。
首先,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规模和精确性。
从远处望去,堰塞湖的水如同一面平静的镜子,美丽而宁静。
然而当我走近堤坝时,才发现这个项目有多么庞大。
都江堰水利工程总长达65.6公里,由主渠、分渠和排泄工程组成,完美地将岷江水引入四川平原。
整个工程的建造高度精确,坡度合理,利用了水流的自然声波和自重力,使水能够自然地流动到各个地方,实现了整个工程的无损耗。
这种精确性和科学性令我深感敬佩,也让我对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我认识到了水利工程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延续。
古代人民深知水利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以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需求。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平原地区的灌溉问题,还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供应,使蓬勃发展的农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正是因为先民们的智慧和努力,四川平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再次,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古人在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条件,借助山川地势,采用错层放线的方法,使水能够顺势流动,并通过开挖渠道和堰坝的方式,使水能够在各个地方顺利畅通。
他们没有对自然进行过度的改变,而是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的资源。
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恢复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保护环境,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最后,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体会(5篇)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体会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卓越的技术工艺,为我国水利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近期有幸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可谓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
整个水利工程利用了都江堰和康山两个山脉之间的天然断裂带,形成一个人工创造的水利系统。
这种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山脉的高低落差,从而实现了有效地引水、灌溉和排水。
尤其是工程中的鱼嘴堰,它能根据水位的变化自动调节水流,保持整个系统运行的平衡稳定。
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令我深感惊叹,不仅展示出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卓越,也彰显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次,都江堰水利工程对于当地的灌溉和农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工程建成后,有效地解决了都江堰地区的灌溉问题,实现了农田的全覆盖。
这不仅使农田得到了充足的水源供应,也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水利工程还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使得水源变得更加充沛,并通过排水系统解决了积水和涝灾问题。
这种水利工程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杰出代表。
此外,都江堰水利工程还具有重要的防洪作用。
工程将安抚江和都江两条河流的洪水引导到康山山脚下的龙池,通过鸿山和龙池的水源调节以及工程中的堰门调节水流,有效地减轻了洪灾的威胁。
这种防洪设计不仅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减少了洪水对农田的破坏。
都江堰作为一座在河水洪峰期间能够保持通水但不在洪峰期间通水的发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巧妙的设计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
最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值得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都江堰所面临的保护困境也日益严峻。
我在参观过程中发现,一些古建筑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损坏和老化迹象。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2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一提到都汇堰,便让人想到那宏伟、浩大的水利工程,它的清流浸润千里沃土,铸就了今天美丽的天府之国。
这个假期,我走近都江堰,一睹她的芳蓉,心,久久不能平静……到了都江堰,我们准备顺江而下去游览这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工程。
一进景区大门,直扑眼帘的便是这美丽的风景,岷江水奔腾而下,浩浩荡荡,猛浪若奔;水甚是碧绿,两岸树木高山皆映于水中;山巍峨高大,虽已进入冬日,山上的树木却依然高大挺拔,负势竞上,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见证了这水利工程所经历的风风雨雨。
丛林之间依稀露出亭台楼阁,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不一会儿,我们便到了索桥。
一上桥,那摇晃的桥身打断了我的思绪,此时心惊胆战,桥下那呼啸而去的江水不禁让人生起一丝寒意—桥似乎随时要掉下去一样,我连忙走过索桥,跑到了鱼嘴上。
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摩肩接踵,涌向围栏,我们也凑了过去。
这时,只见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自觉地分开了,分水之处泛着雪白的浪花和层层涟漪,十分美丽。
后来一位导游阿姨介绍说;“这里是分水堤,在岷江之中,把岷江水分为内江和内江。
外江是岷江主流,内江是灌溉用水。
”我似懂非懂地听着,渐渐地着了迷。
一眨眼,我们来到了飞沙堰。
在堰上,那清澈的江水拍着水坝,似抚摸一般,丝毫看不出水急浪涌。
但导游阿姨说:“这飞沙堰是分水堤和宝瓶口间的一道低矮的滚水坝,涨水时,利用水的回旋原理,内江超量的水流以及泥沙从这排到外江,从而保证灌区安全。
使灌区水渠不会阻塞。
”我听着听着似乎身临其境,看到了涨水季节时,急流甚箭的江水从这经过,在这再次分流的情景是那样壮观。
我不由得叹服古人的智慧,李冰有何等的毅力,当时的科技工程有何等卓越,它的雄姿展现出华夏古代文明。
过了飞沙堰,我们看到了一个似瓶口的狭窄缺口,原来这里有密如蛛网的渠道系统。
啊!这样雄伟的水利工程,在世界上绝无仅有!它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发挥巨大的作用,造福于后人,心中对古人有着空前的敬意!如今,都江堰依然美丽壮观,地震没有动摇她。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体会(2篇)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体会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的水利工程之一。
该工程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卓越的技术工艺,为我国水利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我近期有幸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可谓是巧夺天工、独具匠心。
整个水利工程利用了都江堰和康山两个山脉之间的天然断裂带,形成一个人工创造的水利系统。
这种设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山脉的高低落差,从而实现了有效地引水、灌溉和排水。
尤其是工程中的鱼嘴堰,它能根据水位的变化自动调节水流,保持整个系统运行的平衡稳定。
这种设计的巧妙之处令我深感惊叹,不仅展示出了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卓越,也彰显了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其次,都江堰水利工程对于当地的灌溉和农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工程建成后,有效地解决了都江堰地区的灌溉问题,实现了农田的全覆盖。
这不仅使农田得到了充足的水源供应,也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水利工程还改善了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使得水源变得更加充沛,并通过排水系统解决了积水和涝灾问题。
这种水利工程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和发展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的杰出代表。
此外,都江堰水利工程还具有重要的防洪作用。
工程将安抚江和都江两条河流的洪水引导到康山山脚下的龙池,通过鸿山和龙池的水源调节以及工程中的堰门调节水流,有效地减轻了洪灾的威胁。
这种防洪设计不仅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也减少了洪水对农田的破坏。
都江堰作为一座在河水洪峰期间能够保持通水但不在洪峰期间通水的发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种巧妙的设计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今后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和启示。
最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保护和传承也是值得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作为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价值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都江堰所面临的保护困境也日益严峻。
我在参观过程中发现,一些古建筑已经出现了一定的损坏和老化迹象。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范本(2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范本诗人山春曾在《灌阳竹枝词》中写道:都江堰水沃西川,人开时涌岸边。
诗人运用巧妙的语言让我们见识了这神奇的都江堰。
暑假,我领略了都江堰的美丽。
一来到都江堰,我便看到了湖边一颗颗的柳树。
柳树小姐们的样子也算得上是婀娜多姿,千姿百态吧。
这可是在夏天,柳树小姐们全都换上了轻柔的绿色长裙,宛如一位位绿衣仙子。
往栏杆旁走,才发现栏杆上的雕刻技艺当真是无可挑剔的。
有的图案是雍容华贵的凤穿牡丹,栩栩如生;有的是金龙出云的花样,十分有立体感;有的是含苞待放的菊花,可爱极了。
再往前走,便是十分着名的玉澜索桥了。
索桥用铁索绑在半山腰,犹如一只风挂在半空中,只有游丝一线牵着。
光是远远地望着,我便早已不寒而栗、胆战心惊了。
人们走在索桥上一个个都紧抓着护栏,接着再一步步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
还有一些人胆子大些,竟把自己斜倚在护栏上,不过却也十分笨重。
只见索桥上的木板虽也结实,却稀稀疏疏。
不过,走在吊桥上,听着下面潺潺的流水声,却也别有一番独特的韵味。
下面的河川流不息,一点儿小小的波浪,让这原本就十分特别的都江堰,又有了一种独特的美。
再继续往上走,就来到了有“蜀中小西湖”之称的翠月湖。
啊!来到这里的人无不赞叹这奇妙的翠月湖。
她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这里景色宜人、风光秀丽、凉风习习。
翠月湖的水真亮啊,亮得像一颗颗闪亮的钻石;翠月湖的水真净啊,净得像一面没有丝毫杂质的明镜;翠月湖的水真蓝啊,蓝的让人分不清楚这是天上还是人间;翠月湖的水真静啊,平静的没有一点波纹。
这一个美丽的湖,应该是那天宫的瑶池从天而降吧。
否则怎么会有一股“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观”的独特魅力呢。
真是仙境呀!走到观望台上,都江堰的大半景色映入眼帘。
往下俯视,都江堰的宏伟的水利工程让人惊叹不已,江水平静而轻缓地往岷江流去。
郁郁葱葱的森林像一片绿海,成群的坝子更是这水利工程的一大特色。
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真是舒畅。
玉澜索桥,翠月湖,这些让都江堰变得古色古香。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范本(2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范本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项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巅峰之作。
我于____年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项伟大工程的卓越技术和对当地人民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我想通过____字的总结,分享我的参观心得和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理解。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境内,起首建于公元前256年的战国时期,历时数十年才建成。
这个工程以古城成都为中心,将蜀江和嘉陵江两大水系引入平原,形成了独特的灌溉系统,被誉为“天府之国”的神奇水利工程。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我被其宏大的规模和古人智慧所震撼。
首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设计精巧,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工程技术。
整个工程被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引水和排水。
引水部分负责将嘉陵江的水源引入灌溉系统,排水部分则负责排除洪水和泥沙。
工程中最著名的部分是熊猫沟口设闸和分水口设闸。
熊猫沟口设闸是一道高12米的大闸,用于引水到灌溉系统。
分水口设闸则能够控制水流的方向,将水分配到不同的灌溉渠道中。
这些设计无一不展示了古人对水利工程的深入研究和精准计算。
其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实用性和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巨大影响令人难以忽视。
通过引入嘉陵江的水源,工程解决了成都平原内部缺水的问题,为这片土地带来了丰沛的水资源。
灌溉系统将引入的水源分散到各个分渠道,为农田提供持续的灌溉。
这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使得成都平原成为了中国最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
都江堰水利工程给当地人民带来了繁荣和富裕,也为后来的都市化提供了基础。
第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深远。
灌溉系统的建设不仅仅满足了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也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通过合理的引水和排水设计,工程能够帮助调节水流,减少洪水发生的概率。
此外,都江堰水利工程还为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保护。
因为工程的拦水闸和分水闸带有自动触发的机制,当洪水发生时,水流的方向会自动转移,保护了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和生物群落。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的灌溉工程之一。
在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人类智慧与勇气的伟大,也对水利工程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参观心得感悟。
首先,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它的规模和精确性。
从远处望去,堰塞湖的水如同一面平静的镜子,美丽而宁静。
然而当我走近堤坝时,才发现这个项目有多么庞大。
都江堰水利工程总长达65.6公里,由主渠、分渠和排泄工程组成,完美地将岷江水引入四川平原。
整个工程的建造高度精确,坡度合理,利用了水流的自然声波和自重力,使水能够自然地流动到各个地方,实现了整个工程的无损耗。
这种精确性和科学性令我深感敬佩,也让我对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勇气有了更深的认识。
其次,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我认识到了水利工程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的延续。
古代人民深知水利的重要性,所以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水利工程的建设中,以保障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需求。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不仅解决了平原地区的灌溉问题,还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供应,使蓬勃发展的农业得到了极大的推动。
正是因为先民们的智慧和努力,四川平原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再次,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古人在建设都江堰水利工程过程中,充分利用了自然地理条件,借助山川地势,采用错层放线的方法,使水能够顺势流动,并通过开挖渠道和堰坝的方式,使水能够在各个地方顺利畅通。
他们没有对自然进行过度的改变,而是以最小的代价,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自然的资源。
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精神,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和消耗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而恢复与自然和谐的关系,保护环境,已经变得刻不容缓。
最后,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让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
2024年都江堰心得体会样本(4篇)
2024年都江堰心得体会样本今日,天朗气清,本人与母亲共赴都江堰,乘坐高铁自成都出发,抵达目的地。
下车后,我们沿玉垒山方向徒步前往都江堰水利工程。
据悉,此路线中有一段山路尤为宁静,徒步沿岷江水流行走,更能深刻体会这一世界知名水利工程的历史底蕴。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侧的岷江之上,至今仍是全球存续时间最久、独一无二的无需坝体即可引水的水利设施。
经过____年的持续运用,该工程依然发挥着巨大的效益,使得川西平原得以享有“水旱从人”之美誉,被誉为“天府之国”。
此工程由李冰父子主持修建。
岷江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源头位于四川北部的崇山峻岭之中。
春夏季节,山洪暴发,江水奔腾而下,穿越灌县进入成都平原。
由于河道狭窄,古时常常导致洪水泛滥,退水后河床留下大量沙石。
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也阻碍了江水东流,导致东岸干旱、西岸洪涝。
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期间,为造福百姓,消除水患,主持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设计是将岷江一分为二,其中一支导入成都平原,既起到分洪减灾的作用,又实现了灌溉农田、化害为利的目的。
另一支则汇入长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为渠首工程,是整个灌溉系统的关键设施。
渠首工程主要包括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排沙及控制进水流量等关键技术问题,三者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中游顶端,巧妙地将江水分隔为内外两江,外江保持原河床,内江则用于灌溉。
其设计巧妙之处在于,枯水季节内江河床较低,可引入六成的水量,而洪水季节外江河床较宽,可泄洪六成。
这种“分四六,平潦旱”的设计理念,实现了表层水流向凹岸汇集,底层水流向凸岸排放,使得沙石较少的表层水流入内江,底层含沙量较多的水流则流向外江,从而达到“四六分洪,二八排沙”的效果。
2024年都江堰心得体会样本(二)抵达都江堰这一风光旖旎之地,立刻被其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文化底蕴所吸引。
2023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
2023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规模水利工程之一。
我有幸在2023年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这次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经验。
以下是我对这次参观的心得总结。
首先,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规模之大让人惊叹。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修筑于前三世纪,总长约65千米。
这是一个通过修筑堤坝和挖掘输水渠道来分配水资源的系统,相当于一个天然的水利公园。
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都江堰的原始面貌,感受到了这个水利工程所能承载的水量之巨。
工程的规模之大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古人的智慧和劳动成果。
其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令人敬佩。
都江堰的修建历时数十年,需要数以万计的劳动力和大量的物资。
修建完成后,都江堰为四川省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改善了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
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了古人对于水利的重视和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都江堰被誉为水利工程的一座雕塑,这是因为它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更是反映了古人对于自然和人类生存方式的思考与智慧。
再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技术令人叹为观止。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都江堰的堤坝、渠道和闸门等建筑设施。
这些设施不仅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的体现,也展示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
尤其是都江堰的输水渠道和闸门系统,通过巧妙的设计和建设,实现了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控制。
这些先进而实用的技术在当时无疑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最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重大。
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都江堰周边的自然环境和水文系统,这些都是都江堰水利工程所带来的自然效益。
都江堰的修建改善了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保护了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通过参观,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综合效益。
综上所述,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宝贵的经验。
这次参观让我对于古代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历史和文化价值、设计和建设技术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想模版(2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想模版一来到都江堰,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们就深深地吸引了。
无论是这的空气,这的花草,还有那陈列着的图画。
都给我们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先来说说那形态各异的雕塑吧。
城隍庙里,城隍悠闲地坐在正中,而守护他的四大天王却满脸绷地紧紧的,庄严的坐在宝座上,手上紧握着自己的兵器,高度警惕着。
脚还踩着许多动物,展现出大将的风范。
随之,我们踏着欢乐的脚步,听着优美的歌曲来到一个关卡—西关。
这虽只是一座城楼但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传在西关的斗屏台上,这项伟大的工程的创始者,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冰。
曾与蛟龙在此战斗过。
李冰变成一头牛,和蛟龙变成的犀牛打斗起来,后来在李冰的计策下取得胜利,静静地去感受,仿佛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再次浮现。
出西关没多久,玉垒关又跳了出来,站在城楼上,俯视岷江,将整个都江堰尽收眼底,让我们感到了快慰。
穿过安澜索桥,就到了都江堰重要地区—鱼嘴。
由于这里的地形像一条大鱼的嘴,大家就称它为鱼嘴。
旁边是座水闸,它封堵了外江水,使我们无法看到浪头一个接一个的壮观景象。
只能看见岷江水流向飞沙堰。
这次我们意外发现李冰制水时运用的重要工具—杩槎和竹笼。
从人字堤上走过去,再向前走,就是飞沙堰,虽说这只是都江堰的一小部分,但它为都江堰奉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量,并改变它的流向。
在飞沙堰旁边,就是宝瓶口,这是一个很窄的缺口。
就像一只宝贵的花瓶那一片狭小的瓶口。
这个缺口,有效的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速,更让岷江可以更多移向它方。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伏龙观。
了解到了李冰,包括给予最大力量的堰工。
出了观,就是一条名人道。
开头是两只石乌龟扛着石碑静趴着。
接着就是小龙喷泉,边走就可以见到吉当普﹑诸葛亮、阿尔泰等历史名臣。
正当我们欣赏时,小舅喊我们去神龟池喂鱼,原来这里的鱼也特别爱吃辣子。
后来我们在一番欣赏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带着游玩的疲劳,我们缓缓走出大门。
啊,多么美丽的地方啊!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想模版(2)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样本(2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样本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去了都江堰,我们是从成都坐高铁到都江堰。
到了都江堰我们从玉垒山那个方向向都江堰水利工程方向进发。
这条路妈妈说有一段非常幽静的山路,并且看到岷江后,是顺着水流的方向走,能更好的理解都江堰这个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在成都平原西边的岷江上建造的,是全世界到今天为止,年代最长、唯一留存、以没有坝引水为特点的水利工程。
____多年来,至今仍然在使用,仍发挥很大效益。
让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它是由李冰父子建造的。
岷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比较大的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高山地区。
每当春夏山洪来临的时候,江水奔流而下,从灌县进入成都平原,由于河道非常窄,古时常常引起洪水,洪水一退,又有许多沙石。
而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江水向东流,造成东边旱西边涝。
当李冰任蜀郡太守,他为人民造福,排除洪水之灾,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是将岷江水流分成两条,其中一条水流引入成都平原,这样既可以分洪减灾,又达到了引水浇田、变害为利。
另外一条则汇入长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主要部分为都江堰渠首工程,这是都江堰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
都江堰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
它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首尾相接。
鱼嘴分水堤坐落在岷江中游的顶端。
它将奔腾而来的岷江一分为二,外江为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它巧妙之处体现于两点。
其一是它利用内江河床低而枯水季节六成引水,外江河床宽,所以洪水季节六成泄洪。
所谓“分四六,平潦旱”正是这个道理。
即表层水流入凹岸,低层水流入凸岸。
于是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顺着江弯的凸岸挤向外江,绝大部分沙石也就在外江河道上滚动、留沉。
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样本(2)2023年,我有幸参观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四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在晴朗的天气下,本人与母亲一道前往都江堰参观,我们乘坐高铁从成都出发,抵达目的地后,沿着玉垒山方向徒步向都江堰水利工程前进。
据母亲所述,沿途有一段景色宜人的幽静山路,观赏岷江风光后,循着水流方向前行,更能深刻领会都江堰这一世界知名水利工程的独特魅力。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之上,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唯一留存且以无坝引水为特色的水利设施。
历经数个世纪,该工程至今仍在发挥其巨大效益,使得川西平原得以实现“水旱从人”的愿望,被誉为“天府之国”。
这一伟大的工程是由李冰父子所创建。
岷江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源头位于四川北部的高山地区。
春夏季节,山洪暴发,江水汹涌而下,流经灌县进入成都平原。
由于河道狭窄,历史上常导致洪水灾害,洪水过后,河床沉积大量沙石。
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阻碍了江水东流,导致东部旱灾与西部水患并存。
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期间,为造福百姓,消除水患,主持修建了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主体工程旨在将岷江水分为两支,一支导入成都平原,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溉,化害为利;另一支汇入长江。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核心部分是渠首工程,这是整个灌溉系统中最关键、最重要的设施。
渠首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部分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和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三者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中游的顶端,将江水分隔为内外两江,外江保持原始河床,内江用于引流灌溉。
其设计巧妙之处在于,枯水季节内江河床较低,能引入六成的水量,而洪水季节外江河床较宽,能泄洪六成。
这种“分四六,平潦旱”的原理,使得表层水流入内江,底层水流入外江,沙石含量较少的表层水自然涌入内江,而底层水则带着沙石滚动、沉积在外江河道上,实现了“四六分洪,二八排沙”的效果。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二)在炎炎夏日,本人满怀兴奋之情,携手家人踏上了探索都江堰的旅程。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体会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体会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也是世界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水利工程。
我于____年有幸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对其历史渊源、设计理念以及对当地农业和生态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在参观过程中所体会到的心得体会。
一、历史渊源都江堰水利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出代表,至今仍在正常使用。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最早的水源渠道和堤坝,感受到古代人民在没有现代技术的情况下,是如何智慧地利用水资源来解决灌溉问题。
二、设计理念都江堰水利工程以“治水防灾、利民兴邦”为设计理念,其主要目的是控制灌溉水源、防御水灾、保障农田用水。
我参观了水源渠道、分洪堰、分水堰和堤坝等部分,深刻地领悟到古代工程师在没有现代工具的情况下,是如何运用地质学、力学和水文学等科学原理,设计建造出如此宏伟的水利工程的。
三、对农业的影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成,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绵延的田野和翠绿的农作物,农田从干旱贫瘠逐渐变成沃土。
这个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田的灌溉问题,还为当地的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使得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四、对生态的影响都江堰水利工程在改善农田灌溉的同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通过调节河流水量,减少了洪水的发生,并提供了足够的水源供给。
这不仅使得生态系统得到了保护,并且为当地的植被生长和动物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参观过程中,我走进了水源渠道旁的湿地,感受到了这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五、对旅游业的影响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历史和宏伟的建筑,在旅游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西南中国古代灌溉系统博物馆、都江堰博物馆和水利工程模型等设施。
这些设施展示了水利工程的历史演变和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
在游客中,我看到了许多外国游客,他们对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保护工作表示了浓厚的兴趣。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三篇)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总结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座用于利用水能进行农田灌溉的水利工程。
我有幸参观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代智慧和人类对自然的掌控能力。
以下是我对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心得总结。
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境内,包括两项主要的工程,分别是分水工程和排水工程。
分水工程主要是利用都江堰渠和崇州渠将岷江水引入成华渠,经过调洪堰和泄水闸分流到成灌渠和黑水渠,最终进入灌溉区。
排水工程主要是通过灌溉区内安置的渠道将灌溉后的水流排出,保证农田的排水畅通。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一感受是惊叹于其巧妙的设计和细致的工艺。
都江堰渠和崇州渠的修建采用了水平、垂直和斜坡的结合,通过对地势和水流特点的巧妙应用,使得水流顺利地从源头引入灌溉区,实现了一座高山水利工程的壮丽场景。
同时,灌溉区内的渠道也经过精心设计,确保了灌溉水的快速排除,避免了农田积水和高温天气对作物的影响。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感受是对古代劳动者的敬佩和赞叹。
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始于公元前256年,历经巨大的人力物力投入和数十年的建设,共耗费了100多万人的劳动力。
这些劳动者们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完成了这一伟大的工程。
正是由于他们的辛勤努力,都江堰水利工程才能够长期地为斗脉一带的农田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保障了丰收。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三感受是我们对水资源的珍惜和利用的思考。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修建源于古人智慧和对生活条件的需求,而如今,人们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也愈发重要。
参观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在发挥作用,为当地农田灌溉提供水源。
这让我想到了当前全球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古人智慧和对自然的掌控应该成为我们的借鉴,增强水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后感受是对于古代文化的怀念和传承的重要性。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水利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想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想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大规模的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
作为一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工程,都江堰以其卓越的技术和伟大的历史价值吸引了无数人的注意和参观。
在____年,我有幸参观了这一历史古迹,我深受感动和震撼。
在这____字的篇幅里,我将详细记录我的参观心得和感想。
我参观都江堰的时间是在____年的夏季,那天正逢盛夏时节,阳光明媚,空气清新。
从都江堰市区出发,我乘坐公交车前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入口。
一到达入口,我立即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
毗邻入口的是一座巍峨的石头牌坊,上面刻有“都江堰”三个大字,字迹依旧清晰可辨,仿佛带着我步入了古代的历史之中。
穿过牌坊,我来到了都江堰的主要工程部分,准备开始我的参观之旅。
站在工程入口,我看到了一条波涛汹涌的河流,这就是都江堰所利用的岷江。
岷江水流湍急,声势磅礴,令人心生敬畏之感。
通过岷江的利用,都江堰利用其水力源源不断地为周边的农田灌溉提供水源,创造了丰富的粮食和财富。
沿着工程河道一路前行,我看到了许多神奇的景象。
首先是著名的分水石,它是将岷江水分为两条河道的重要设施。
这块分水石高大而厚实,整体呈楔形,河水从上方流过时根据不同需求分流到两条河道中。
这一设计巧妙地利用了水流自然的力量,实现了水源的合理分配。
站在分水石旁边,我感受到了古人智慧的无穷魅力。
沿着石头铺就的小道,我来到了闻名遐迩的宝瓶山。
宝瓶山是都江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岩壁,这个天然的石壁起到了抵挡水流的作用,使得水流能够从岷江中引出。
站在宝瓶山的脚下,我惊叹于古人的聪明才智。
他们通过选择这个位置来引水,保证了水流稳定而不泛滥,同时也减小了水流对周边工程设施造成的破坏。
远远望去,我看到一条小溪从山中流出,这就是著名的“金沙江”。
金沙江是都江堰工程中的一座重要水渠,它以其清澈的水质和庞大的水量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沿着金沙江,我看到了许多农田和水车,人们正在这里劳作,努力地为社会创造财富。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样本(3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样本今日,气候宜人,我与母亲一同前往都江堰,我们选择乘坐高速铁路从成都市区直达都江堰。
抵达后,我们选择从玉垒山方向沿着都江堰水利工程的路径前行。
据母亲所述,这段路程中有一段静谧的山林小道,且在目睹岷江后,我们沿河而行,这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这座闻名遐迩的水利工程。
都江堰这一世界遗产,位于成都平原西侧的岷江之上,是现存年代最久远、唯一无坝引水的水利工程,且自建成以来,历经多年,至今仍在使用,持续发挥着显著的效益,使得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此工程的建造者为李冰父子。
岷江,作为长江上游的主要支流,发源于四川北部的高山区。
每当春夏之际,山洪暴发,江水奔腾而下,流经灌县进入成都平原。
由于河道狭窄,古代常引发洪水灾害,洪水退去后又留下大量沙石。
而位于灌县岷江东岸的玉垒山又阻碍了江水向东的流动,导致东西两侧旱涝不均。
当李冰担任蜀郡太守时,他致力于造福民众,消弭洪水之患,主持修建了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的核心工程是将岷江水道一分为二,一条用于灌溉成都平原,既可分洪减灾,又可引水灌溉,变害为利;另一条则汇入长江。
都江堰的渠首工程是其灌溉系统中的关键设施,主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构成。
这些工程科学地实现了江水的自动分流、排沙和流量控制。
三者相互衔接,形成了一套高效运作的系统。
鱼嘴分水堤位于岷江中游的起点,将湍急的江水分隔为两股。
外江为自然河床,主要承担洪水排放的功能;内江则用于引水灌溉,其巧妙之处在于,它利用枯水季节六成的水量引入内江,洪水季节则六成的水量排向外江,即“分四六,平潦旱”。
这一原理基于水流在凹凸岸的自然分层,表层水流向低处的内江,底层水流则被推至外江,大部分沙石在这一过程中被携带至外江河道沉积。
所谓“四六分洪,二八排沙”即指此意。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悟样本(二)抵达都江堰,我们立即被其魅力所深深吸引。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体会模版(2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体会模版一来到都江堰,这个美丽的地方,我们就深深地吸引了。
无论是这的空气,这的花草,还有那陈列着的图画。
都给我们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先来说说那形态各异的雕塑吧。
城隍庙里,城隍悠闲地坐在正中,而守护他的四大天王却满脸绷地紧紧的,庄严的坐在宝座上,手上紧握着自己的兵器,高度警惕着。
脚还踩着许多动物,展现出大将的风范。
随之,我们踏着欢乐的脚步,听着优美的歌曲来到一个关卡—西关。
这虽只是一座城楼但有着重要的意义,相传在西关的斗屏台上,这项伟大的工程的创始者,也是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冰。
曾与蛟龙在此战斗过。
李冰变成一头牛,和蛟龙变成的犀牛打斗起来,后来在李冰的计策下取得胜利,静静地去感受,仿佛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面再次浮现。
出西关没多久,玉垒关又跳了出来,站在城楼上,俯视岷江,将整个都江堰尽收眼底,让我们感到了快慰。
穿过安澜索桥,就到了都江堰重要地区—鱼嘴。
由于这里的地形像一条大鱼的嘴,大家就称它为鱼嘴。
旁边是座水闸,它封堵了外江水,使我们无法看到浪头一个接一个的壮观景象。
只能看见岷江水流向飞沙堰。
这次我们意外发现李冰制水时运用的重要工具—杩槎和竹笼。
从人字堤上走过去,再向前走,就是飞沙堰,虽说这只是都江堰的一小部分,但它为都江堰奉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
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量,并改变它的流向。
在飞沙堰旁边,就是宝瓶口,这是一个很窄的缺口。
就像一只宝贵的花瓶那一片狭小的瓶口。
这个缺口,有效的控制住了岷江的流速,更让岷江可以更多移向它方。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伏龙观。
了解到了李冰,包括给予最大力量的堰工。
出了观,就是一条名人道。
开头是两只石乌龟扛着石碑静趴着。
接着就是小龙喷泉,边走就可以见到吉当普﹑诸葛亮、阿尔泰等历史名臣。
正当我们欣赏时,小舅喊我们去神龟池喂鱼,原来这里的鱼也特别爱吃辣子。
后来我们在一番欣赏后,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带着游玩的疲劳,我们缓缓走出大门。
啊,多么美丽的地方啊!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体会模版(2)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项杰作,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之一。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想范例(2篇)
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想范例这个暑假,我抱着激动的心情,和妈妈姐姐来到了魅力无限的都江堰。
到了都江堰,我们便顺江而去,一睹都江堰的绝美风采。
一进景区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这美丽的风景,岷江水奔腾而下,浩浩荡荡,江水十分清澈,两岸的青青树木映入水中;山壮丽巍峨,树高大挺拔。
走在小道上,树木的清香扑面而来,仿佛置身在那神奇美丽的仙境中,令人神清气爽。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索桥。
一上桥,那摇晃的感觉让我心惊胆战,桥下那汹涌澎湃的江水,看得我直心慌,凛冽的风吹过,带给人一种冰凉刺骨的感觉。
桥摇摇晃晃的似乎随时要掉下去一样,我心一慌,连忙带着妈妈和姐姐走过了桥,跑到了鱼嘴上。
这里早已是人山人海,大家个个都想看看这神奇的江水,我们也急不可耐,赶紧凑了过去。
这时,只见那浩大的岷江水像被施了魔法一般,自觉地分开了,泛着层层雪白的浪花,十分美丽和壮观。
看着这汹涌的江水,我不禁想起古人的聪明才智。
古时候闹洪水,人们也无可奈何。
待到李冰的出现,他巧妙地将江水分流,一部分灌溉田野,一部分便继续流淌。
李冰是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将江水分流,又费了多少脑经想出了这精妙的想法!在参观风景的同时,我也赞叹古人无穷的毅力与智慧!这个暑假,我知道了毅力与智慧并存,并且我十分的开心与激动!2024年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心得感想范例(2)都江堰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杰作之一。
这座工程建于公元前256年至前251年的战国时期,由蜀国的大将李冰主持修建,目的是为了解决成都平原地区的洪水灾害问题。
经过2000多年的运行,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成为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典范。
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
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情况下,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创造出了如此伟大的工程。
这让我不禁敬佩起来,同时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水利工程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最大特点是将岷江水引入都江堰,然后利用凿渠、堰坝等工程将水分配到各个灌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都 江堰水利 工程 , 历经 26 2 0年而不衰 , 当今 世界 是 年代久远 、 唯一 留存 、 以无坝 引水 为特征 的宏 大水利 工 程 。都江堰 的历 史 地位 , 仅 在 于它 使成 都 平原 成 为 不 “ 稻如黄云 ”的“ 梗 天府 之土 ” 还在 于它的兴 建和不 断 , 完善 , 对我国古代政治 、 经济 、 化和科学 技术 的发 展产 文 生 过重 大 的影 响 。 在政 治上 , 战国末年 , 国利用都 江堰 创建后 蜀 如 秦 地 的富饶 , 取其 布 帛金 银供 给军用 , 以蜀 中之兵 得 以灭 楚, 最后 统一 中国 , 建成了第一个封建 集权制 国家 ; 都 成 平原给集权的 中央国家 提供 了充足 的粮食 ……时至今 1 都江堰仍是全 国最 大的灌 区 , 3, 在全 国商 品粮生 产 中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经济上 , 都江堰的开凿使成都平原 渠河纵横 , 灌 “ 溉蜀郡 田亩以万亿计 , 蜀用 富饶 , 号称 陆海 ” 灌溉 之利 , 与航运之便 , 使成都成为 一中国古代著 名 的繁华 都市之 素有“ 一扬二益 ” 之誉 。 在文化上 , 由都江堰 而产 生 的水文 化。诸如 “ 二王 庙” “ 、 伏龙观” 等处 的人 文景观 等, 以及 由此 产生 的诗 、 词、 书画等 , 中国文化历史上 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 在 在科学技术上 , 江堰堪称 中国古代科 学技术成 就 都 的结晶 , 创造了不少 精湛先进 的河工技 术。在都江堰 创 建 与发展 的过程 中总 结和发 明 了许多 先进治 水 、 修淘 、 运行 的整套经验和完善的岁修 制度 。由此证 明 , 都江堰 首 开系统工程管理之先河。正 固如此 , 江堰 相沿两 千 都 余年 , 代有兴建 。水利之饶 , 历九不衰 。
,
( 都江堰水S ' 二) Er程 l
展中资源利用 、 经济 社会 系统 运行 、 污染 防治 与生 态维 护三个 主要 过程 。都 江堰 的创建 , 以不破 坏 自然 资源 , 充分利用 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 为前提 , 变害为利 , 使人 、 地、 水三者高度协合统 一 , 全世界 迄今 为止仅存 的一 是 项伟大 的“ 态工程 ” 生 。正是 由于其对 岷江 的 自然属性 的巧妙遵循 与 利用 , 才使 得岷 江 的社 会属 性 的充 分发
件, 根据江河 出山 口处特殊 的地 形 、 水脉 、 水势 , 势利 乘 导, 无坝 引水 , 自流灌溉 , 使堤 防、 分水 、 泄洪 、 排沙 、 控流 相互依存 , 共为 体系 , 保证 了 防洪 、 溉 、 灌 水运 和社会 用 水综合效益的充 分发挥 。 然而 , 并不是所有水利工程都 如此成功 。 16 9 0年 9月 1 , 门峡水 库建 成 蓄水。当一个 41 三 3 绿 色的人工湖 出现在人们眼前 时 , 在场 的上万名观众无 不 热泪盈眶 。但人们高兴得太早 了 , 黄河进 行 了毫不 容 情 的报复 :0 以上 的泥 沙进入水 库后无 法排泄 , 9% 形成 淤 积。蓄水仅一 年半 , 门峡水 库就 淤积 了 l 三 5亿吨泥 沙 。灾难并不止于此。严重的淤积 引起 河水倒 流 , 回水 在黄河重要支流 渭河 河 口形 成拦 门沙 坝。在短 短三年 之 内, 渭河河床升高半米 , 西安受 到洪水威胁 。 要使水利工程持续的为人类造福 , 现代水利 工程需 秉持“ 乘势利导 、 因地制宜 ” 的理念 。
一
、
都 江 堰 水 文 化
( ) 一 都江堰的历史地位
资源为人类服务 为前提 , 变害为 利 , 使人 、 、 地 水三 者高 度协调统一。
二 、 代 水 利 工 程 的发 展 之 路 现 都江堰 水文 化中蕴含的那种 “ 自然和 谐” “ 势 与 ,乘 利导 、 因地制宜” 的治水理念 、 渗透 的那种“ 可持续” “ 、 天 人合一” “ 、 道法 自然” 的哲学思想依然熠熠生辉 , 在当今 时代依然在 闪光 。感悟都江堰水 文化 , 于现代水利 工 对 程的建设与发展 ,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 :
第1 5
Phio o h ls p y
21 第 1 00年 5期
No. 5 2 0 1 01
1 ea 5 6 n r lⅣ0 51 .
感悟都江堰水文化 探现代水利工程发展之路
赵琳 黄蓉 刘玉 龙
(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2 摘要 : 江堰 的创建 , 都 以不破坏 自然资源, 充分利用 自然资 源为人 类服务 为前提 , 害为利 , 变 使人 、 水三者 高 地、 度协合统一 , 是一种“ 和谐” 水利 , 渗透其 中的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是 全世界迄今 为止仅 存的一项伟 大的“ 生 态工程” 。都 江堰既是我 国水利发展 史上的一项伟 大成就 , 也是 中国传统文化 的宝贵遗产。 关 键 词 : 文 化 ; 江堰 ; 利 工 程 水 都 水 中 图 分 类 号 :V1 T 2 文献标识码 : A
挥 , 人类 造 福 。 为 2 把握“ . 乘势利导 、 因地制宜 ” 的治水理念 。 都江堰它充 分 利用 当地 西北 高 、 南低 的 地理 条 东
都江堰 早期 以航运 为主 , 有灌 溉 的效 益 , 兼 至汉代 扩大灌 区, 以灌 溉 为主 。到魏 晋 时 , 渐 已形成 分 水 、 溢 洪、 引水三大 主要工程 设施 的雏 形。发展 至今 , 江堰 都 已成为一个 引 、 、 蓄 提相结合 的综 合性特 大型水利 工程 , 具有农业灌溉 、 城镇 和工 业供水 、 生态保 护 、 防洪 、 旅游 、 发电 、 水产和养殖等多种效益 。 从广义上讲 , 都江堰水利工 程应该 指都江堰渠 首工 程和都 江堰灌 区工程 两部 分。渠首 工程包 括 主体工 程 的鱼嘴分水堤 、 飞沙堰 、 宝瓶 口以及 17 修建 的外 江 9 4年 闸 、92年修建 的工业引水拦水闸 , 19 辅助 工程 的百丈堤 、 二王庙顺埂 、 人字堤溢洪道等 ; 还包括 内江仰 天窝闸群 , 蒲柏 闸、 江闸 、 业 引水暗 渠 , 走 工 外江 沙黑河 闸 、 小罗堰 闸、 漏沙堰 闸等 。 都江堰鱼嘴分水堤 、 飞沙堰溢 洪道和宝 瓶 口进水 口 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 、 人字堤等附属工程 的有机组合 , 联合发挥 了引水灌溉 、 排洪 、 排沙和减灾的巨大作用。 都江堰 的创建 , 以不破坏 自然资 源 , 分利用 自然 充
・
13・ 3
一
1 提站 在“ 与 自然 和谐共处” . 人 的高度 , 实施可 持续
发展战略。 很久 以来 , 有关于各种现代 水利工程 的争议总不 时 见诸于报端 : 三峡 工程从 论证 到开 工经历 了 7 0多年 的 争论 , 这些争论并未 因工程 开工 而停 止 ; 紫坪铺 水库建 设也是在 国内外一片反对之声 中开 工的 , 但其 配套工程 反 调节杨柳胡水 库工程 因迫 于舆论 的压力 一直没 能上 马 ; 国缅 因州 的 E w rs 在 工 作 了 12年后 , 是 被 美 d ad 坝 6 还 大坝 的反对者说服当局而拆 除 , 因是该坝破坏 了大西 原 洋某物种的生存 环境 。面 对着这 些使 用年 限仅几 十年 或上百年的现代水利工程 给人类制造 的麻烦 , 江堰的 都 26 22周年 的光辉灌溉史如何不令人心动。 都江堰水利可持 续发展 评价 指标 体系 的构建 全面 地考虑 了社会各个领域 和层 面的各种 因素 , 从协调 人与 自然 、 人与社会 、 人与环境和谐共 处 出发 , 把握可持 续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