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习题02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六篇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c5e632caaedd3383c4d391.png)
2019年精选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北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尺带珠丹B、松赞干布C、皮罗阁D、大祚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使唐蕃“和同为一家”B、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理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D、使唐蕃结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祖国文化的繁荣与发展B、文成公主是第一位与少数民族首领和亲的汉族公主C、文成公主入藏促进了藏族地区经济的发展D、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唐代的繁荣与开放是唐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A、派“遣唐使”B、鉴真东渡C、马可波罗来华D、玄奘西行【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太平公主B、金城公主C、王昭君D、文成公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遗址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秦兵马俑B、敦煌莫高窟C、大昭寺会盟碑D、唐招提寺鉴真坐像【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回纥兴起后,和唐朝一直保持着隶属关系。
下列说法最能体现这一关系的是( )A、回纥出兵协助唐朝平定“安史之乱”B、回纥与唐多次和亲C、唐朝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D、回纥人撤出蒙古高原西迁【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2013年4月21日,大型实景剧《文成公主》首演誓师大会在拉萨举行,该实景剧主要讲述了文成公主克服艰难险阻入藏联姻,促进汉藏经济文化相互交流的故事。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优化训练 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优化训练 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d858d43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c.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很早就生活在______________一带,回纥是___________的祖先,生活在HY一带。
2.白族、彝族的祖先是____________。
3.以下事件与松赞干布无关的是〔〕A.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B.创制了吐蕃文字C.为汉藏交往做出了出色的奉献D.几次向唐求婚并迎娶了金城公主4.以下少数民族领袖由唐玄宗册封的是〔〕①颉利可汗②怀仁可汗③渤海郡王④王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唐玄宗时,封南诏领袖____________为王,封回纥领袖_______________为怀仁可汗。
2.唐太宗时,俘获了东突厥的领袖是〔〕A.大祚荣B.颉利可汗C.冒顿D.骨力裴罗3.表达了南诏建筑艺术最高程度的是〔〕A.大雁塔B.千寻塔C.布达拉宫D.渤海石4.以下人物中,哪一位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A.松赞干布B.文成公主C.尺带珠丹D.金城公主5.穿过光阴隧道,回到唐朝,假设你是跟随文成公主入藏的其中一人,你到吐蕃后能做哪些有利于当地的事情?30分钟训练(稳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历史兴趣小组要考察汉藏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所要考察的地点应是〔〕A.长安B.C.D.2.唐朝加强与少数民族联络的方式包括〔〕①和亲②册封③战争④设机构管理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你能识别出下面两幅建筑图分别属于哪些民族的杰作吗〔〕A.突厥吐蕃B.回纥南诏C.突厥回纥D.南诏吐蕃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的是〔〕A.松赞干布B.尺带珠丹C.皮罗阁D.骨力裴罗5.主张“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而朕独爱之如一〞的皇帝是〔〕A.唐高祖B.唐太宗C.武那么天D.唐玄宗6.除了文成公主入藏外,你还知道哪些汉族与少数民族联姻的历史故事?联姻目的是什么?效果如何?7.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https://img.taocdn.com/s3/m/c82f1a12a76e58fafab003e6.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习题精选例题: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使吐蕃与唐结盟B.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C.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D.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解析:此题为最佳选择题。
从四个备选答案来看,与文成公主入藏不相关的是A、D。
特别是D 表述不正确,唐和吐蕃不能定义为管辖,只能是联系。
另外B也不准确,它应该出现在金成公主入藏之后。
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C1.唐朝的吐蕃是今天()的祖先A.回族B.藏族C.朝鲜族D.维吾尔族2.吐蕃政权的政治中心( )A.长安B.开封C.逻些D.龙泉府3.唐朝与吐蕃的第一个友好使者是( )A.怀人可汗B.尺带珠丹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4.藏族的祖先最高统治者的称谓是( )A.单于B.素丹C.可汗D.赞普5.维吾尔族的直线在唐朝时称( )A.吐蕃B.回纥C.突厥D.六诏6.彝族的祖先在唐朝称( )A.吐蕃B.回纥C.突厥D.六诏7.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的皇帝是( )A.唐太宗B.唐中宗C.唐玄宗D.唐高宗8.被我国北方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 )A.唐太宗B.唐中宗C.唐玄宗D.唐高宗9.唐朝时期,汉族与少数民族加强联系的方式有( )①唐朝册封少数民族首领②唐朝与少数民族政权通婚③中原政权在边疆设立管辖机构④汉族与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往来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10.下列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A.唐太宗和武则天在家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B.唐玄宗册封过回纥、南诏、粟末靺鞨的首领C.“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给唐朝皇帝上书中的话D.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给另一赞普11.列举唐朝时设立的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名称和设立此机构的两个皇帝。
12.列举匈奴、突厥和吐蕃的首领的称谓。
13.阅读下列材料:“外甥士先皇帝舅宿亲,又嫁给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堂练习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 “和同为一家”课堂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587ba5c75f0e7cd18525363e.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典型例题1、藏族、维吾尔族和白、彝族的祖先分别是()①回纥②吐蕃③突厥④南诏⑤靺鞨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①④【解析】这是一道组合选择题。
注意题干中的“分别”二字,意思是答案要与题目的要求顺序一致。
答案:D2、下列事件发生在唐太宗时期的是()A.授大祚荣为渤海郡王B.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C.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D.封皮罗阁为云南王【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A、C、D三项史实发生在唐玄宗时期,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故而正确答案为B项。
【评注】通过分析题干得知此题是一般型选择题,它的突出特征:1、陈述式选择题用“是”、“在”等字;2、不完整表述式选择将历史概念的前半句作题干,后半句作选项。
它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
选题角度:这两道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和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第一题还考查学生解答组合选择题的技巧。
一、单项选择题1.唐太宗大败东突厥,俘虏东突厥的首领是:A.皮罗阁B.颉利可汗 C.大祚荣D.骨力裴罗2.骨力裴罗被唐玄宗册封为:A.怀仁可汗B.成吉思汗 C.单于D.大汗3.原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一带的民族是:A.靺鞨B.突厥C.回纥D.吐蕃4.崇圣寺千寻塔是古代汉族与哪一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A.吐蕃B.靺鞨C.回纥D.南诏5.为进一步发展与吐蕃的关系,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的唐朝皇帝是:A.唐太宗B.唐高宗 C.唐中宗D.唐玄宗6.回纥族是今天哪个民族的祖先?A.彝族B.白族C.维吾尔族D.藏族二、问答题7、举出西汉、东汉、蜀、唐等四个朝代封建统治者妥善处理民族关系的各一个典型事例,并简要说明处理好民族关系的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1.B 2.A 3.A 4.D 5.C 6.C7.典型事例:①西汉政府派张骞出使西域;②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③蜀丞相诸葛亮注意改善同西南少数民族的关系,鼓励少数民族发展经济;④唐政府实行和亲政策,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七年级历史下册 《“和同为一家”》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和同为一家”》同步练习2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4da9cf59eef8c75ebfb307.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优化训练●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填空题(1)册封南诏首领的帝王是______。
(2)唐朝时在青藏高原上生活的是______人,7世纪时,统一青藏高原的是_______。
唐玄宗时,他们的首领______上书唐朝皇帝说已经与唐“_______”了。
答案:(1)唐玄宗(2)吐蕃松赞干布尺带珠丹和同为一家2.“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说此话的人在位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是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康乾盛世D.文景之治思路解析:此题为材料解析题,首先要搞清说此话的人是谁,然后再判断是哪一个盛世局面。
这句话就出现在教材上,因而不难判断说话之人是唐太宗,他在位期间被称为贞观之治。
答案:B3.藏族有一首民歌,名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
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
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
”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
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在A.唐高祖统治时期B.唐太宗统治时期C.唐高宗统治时期D.唐玄宗统治时期思路解析:此题是材料解析题,主要考查知识的再认再现和迁移能力。
材料是一首轻松活泼的藏族民歌,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所表达的含义,然后再判断这一事件发生的时间。
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是唐朝和吐蕃交往的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在唐太宗统治时期。
答案:B●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隋唐之际生活在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A.鲜卑族B.突厥族C.回纥族D.吐蕃族思路解析:此题主要考查一定的地理知识。
隋唐之际占据蒙古高原的是突厥族,一度和唐朝发生过战争。
答案:B2.吐蕃是今天哪族的祖先A.苗族B.黎族C.藏族D.回族思路解析:吐蕃是藏族的祖先,从其生活的地区比较容易判断。
答案:C3.唐玄宗时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A.尺带珠丹B.皮逻阁C.骨力裴罗D.松赞干布思路解析:唐玄宗时被册封为云南王的少数民族首领是南诏首领皮逻阁。
初一历史和同为一家试题
![初一历史和同为一家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b47640404a1b0717ed5dda3.png)
初一历史和同为一家试题1.有关文成公主入藏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丰富了藏族人民生活B.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C.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D.改变了吐蕃民族习惯【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二子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中的内容:“文成公主入藏,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可知,ABC都是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
D选项不符合史实,故选D。
【考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时间、情况和影响。
2.曾经上书给唐朝皇帝说:“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的人物是A.松赞干布B.文成公主C.尺带珠丹D.金城公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二子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中的内容:“唐中宗时,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唐玄宗时,尺带珠丹上表自称‘外甥’,称唐朝皇帝为‘舅’,与唐‘和同为一家’。
”可知,“吐蕃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尺带珠丹,故选C。
【考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的时间、情况和影响。
3.唐朝初年,尚未出现的少数民族是A.吐蕃B.回族C.突厥D.南诏【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史实的识记。
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第二子目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中的内容:“隋唐之际北方少数民族中,漠南地区的东突势力最为强大。
”可知,C选项突厥已经出现。
依据“吐蕃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藏族的祖先。
吐蕃民风骁勇,以战死为荣。
北师大历史七下第5课_“和同为一家”__试题
![北师大历史七下第5课_“和同为一家”__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c382c5501f69e3143329461.png)
第5课唐朝的民族关系——“和同为一家”一、选择题:1、哪些政策体现了唐朝的开明()A.准许少数民族考科举,做官B. 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C.与各族通婚D.接纳各派学说和外来文化2、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原因是:()A 少数民族首领惧怕唐朝的强大B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 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传统关系D 唐朝打败东突厥后造成的影响3、唐朝时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主流是:()A 友好互助B 战争不断C 时战时和D 纷争割据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能体现他的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A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农作物的栽培技术B 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派工匠去南诏传播技术C 对战败的东突厥各部首领给予优待,让他们管理旧部D 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5、文成公主入藏的重要的意义在于:()A 给西藏带去许多的工艺品B 使得松赞干布接受了唐朝授予的官职C 奠定了藏汉两族人民密切交往的基础D 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二、填空题:1、唐朝时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
2、唐朝时唐太宗被西北各民族拥戴为共同的君主,称他为“ ”。
3、隋唐之际的北方少数民族中,处在漠南地区的族势力最为强大。
但被派大军打败,归降唐朝4.统一青藏高原各个部落的首领是,他建立了政权,都城逻些就是今天的。
三、段落改错题:(整段可能有多个错误,请找出错误处并改正过来)1.吐蕃就是今天的藏族。
2.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朝见唐朝皇帝并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是因为害怕唐朝的强大。
3.唐朝在被征服的东突厥设立都督府,任用汉族官员管理当地民族。
4.唐太宗时把金城公主出嫁给吐蕃的赞普松赞干布,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5.南诏大致就在今天的云南地区,唐朝在很多方面深受南诏的影响。
一、选择题:1、哪些政策体现了唐朝的开明(ABCD)A.准许少数民族考科举,做官B. 准许少数民族内迁,定居长安C.与各族通婚D.接纳各族的习俗文化和外来文化2、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的原因是:(B)A 少数民族首领惧怕唐朝的强大B 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C 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的传统关系D 唐朝打败东突厥后造成的影响3、唐朝时中原与边疆少数民族的关系主流是:(A)A 友好互助B 战争不断C 时战时和D 纷争割据4、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5.1 “和同为一家”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1.5.1 “和同为一家” 每课一练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1a0dc79271fe910ef12df873.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判断题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结婚反映了“唐蕃和同为一家”。
[参考答案]对[06年通州中考]第28题[2011·郴州]阅读下列材料:中国古代历史源远流长,在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方面都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
”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材料三唐太宗派大臣护送她入藏时带出了许多工匠,还有谷物、果品、菜种、药材……以及医学、农学、天文历法等书籍。
藏族人亲切地称呼她为“阿姐加莎”。
至今,青藏高原仍留下许多颂扬她的诗歌和传说。
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战国时期的变法家商鞅之口,请写出他变法的主要内容?(2)与材料二相关的历史人物是西汉时期哪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他留下的历史著作是什么体例?(3)材料三的“她”是谁?留下这段千古佳话时的唐朝统治史称什么?(1)①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推行县制。
(2)司马迁。
纪传体通史。
(3)文成公主。
贞观之治。
(2010 福建三明,28)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永恒不变的追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某校拟举办一次专题活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参与策划。
(1)设计活动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展专题讲座,完成资料卡片。
(5分)(3)举办图片展,填写图片说明。
图6人物:_______ 人物:郑成功 人物:_______事迹:抗击倭寇 事迹:_________ 事迹:组织雅克萨自卫反击战28.(1)采意给分。
(2)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西域都护、伊犁将军;民族区域自治。
(3)戚继光;收复台湾;康熙帝。
(2010山东济宁,1)2010年5月17—1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新疆地区的重视,必将对新疆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然而,少数“疆独”分子却一再挑起事端(如右图),企图破坏民族团结,制造国家分裂。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 和同为一家巩固测试(含解析)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a83aa0c312b3169a451a4ac.png)
和同为一家一、选择题1.天竺戒日王对玄奘说:“弟子闻彼国有《秦王破阵乐》歌舞之曲,未知秦王是何人?复有何功德,致此称扬?”你知道秦王是谁吗?()A.李渊B.李世民C.李治D.李隆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唐朝乐舞的相关知识点。
唐朝时期的乐舞十分发达,歌颂唐太宗李世民武功的《秦王破阵乐》是乐舞的杰出代表之一,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唐朝的乐舞2.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繁荣与开放的朝代,它不仅有开放的对外政策,还有开明的民族政策。
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体现了“开明的民族政策”()A.遣唐使来华 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游天竺 D.鉴真东渡日本【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唐朝时期开明的民族政策的史实,其中A.遣唐使来华、D.鉴真东渡日本、C.玄奘西游天竺都属于开放的对外政策的内容,文成公主入藏属于开明的民族政策的表现。
所以答案选B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
3.“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
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
诗中“赞普”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A.回纥 B.南诏C.靺鞨 D.吐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吐蕃赞普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青海西头擒赞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赞普是吐蕃王号。
赞,雄强之意,普,男子。
在政治制度上,松赞干布仿唐朝的官制,赞普是最高统治者。
只有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和同为一家4.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A.使吐蕃与唐结盟B.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C.北方战乱导致中原人迁往边疆D.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文成公主相关的知识点。
阅读题文所给提示信息:文成公主入藏。
因为今天拉萨市的布达拉宫和大昭寺内还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对汉藏两族的友谊和吐蕃社会的进步,为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课三练】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试题(课前自主梳理+课堂合作研习+课后拓展探究,pdf)
![【一课三练】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试题(课前自主梳理+课堂合作研习+课后拓展探究,pdf)](https://img.taocdn.com/s3/m/585b53da3186bceb19e8bbae.png)
七年级历史(下)16第5课时 和同为一家开心自主预习,轻松搞定基础㊂췍和同为一家췍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统一青藏高原: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统一青藏高原,定都文成公主入蕃:唐朝时把嫁给松赞干布作用:密切了唐蕃交流,增进了之间的友好关系和同为一家 :8世纪初唐朝又把嫁到吐蕃㊂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经 和同为一家ìîíïïïïïïïï了对其他地区的管理8世纪中期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玄宗封靺鞨首领为玄宗封南诏首领为ìîíïïïìîíïïïïïïïïïïïïï重难疑点,一网打尽㊂1.唐朝时期,在今新疆地区设立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的皇帝有()①唐太宗②唐高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2. 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㊂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㊂ 这一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发生在()A.唐玄宗时期B.唐高祖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统治时期3.唐朝时期,马绢贸易促进了内地与西域的商业繁荣㊂与唐朝进行马绢贸易的主要是()A.匈奴B.乌孙C.突厥D.回鹘4.史称渤海为 海东盛国 ,是因为()A.统一了东北地区B.与汉族接触密切C.经济文化较为发达D.与唐朝是藩属关系5.下列民族中,纺织业和冶铸业水平很高的是()A.吐蕃B.回纥C.靺鞨D.南诏6.回纥是今天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A.藏族B.回族C.维吾尔族D.满族7.千寻塔是哪一民族高超建筑艺术的体现()A.吐蕃B.回纥C.靺鞨D.南诏8.隋唐时期,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㊂下列关于唐朝民族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唐太宗和武则天先后设置了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B.文成公主进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C.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渤海郡王北方各族尊奉唐太宗为 天可汗 ㊂ 17D.唐玄宗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9.识读下图并指出图中两位人物的名称及主要事迹㊂10.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㊂‘资治通鉴“请回答:(1) 夷狄 和 朕 分别指谁?(2)这句话表明当时实行什么样的民族政策?(3)这种政策起了什么作用?(4)材料中的 朕 被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他为什么能得到少数民族的拥戴?七年级历史(下)18源于教材,宽于教材,举一反三显身手㊂11.唐朝时期,管辖今伊犁地区的最高统治机构是( )A.西域都护府B .北庭都护府C .安西都护府D.伊犁将军府12.因执政期间奉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而赢得各族拥戴,被北方各族和西域的首领尊奉为 天可汗 的皇帝是( )A.秦始皇B .汉武帝C .隋文帝 D.唐太宗13.年少从军不为苦,长戟短刀气如虎㊂男儿志在立功名,青海西头擒赞普㊂ 诗中 赞普 是对我国古代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称呼( )A.回纥B .南诏C .靺鞨 D.吐蕃14.假如你是唐初的一位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大臣,会经常处理下列哪些少数民族的事务( )①吐蕃②回鹘③突厥④靺鞨A.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 D.①②③④15.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㊂ 唐朝人陈陶‘陇西行“中的这句话主要是( )A.叙述了唐蕃和亲的影响B .反映了唐代西北少数民族的变化C .叙述了汉朝和亲的影响 D.反映了汉代匈奴人的变化16.渤海石灯塔是汉族与哪一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见证( )A.维吾尔族B .吐蕃C .回鹘 D.靺鞨17.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境内的文物古迹不同程度地受损,其中文成公主庙在地震中受损程度较低㊂此庙是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逻些时途经此地,给当地群众传授纺织㊁开垦㊁耕种等技艺,当地群众为怀念文成公主的功德而修建的㊂玉树文成公主庙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A.唐与吐蕃的关系B .唐与回纥的关系C .唐与渤海的关系D.唐与南诏的关系18.下图是唐朝后期疆域和边疆各族的分布图,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少数民族政权的名称㊂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㊂ 1919.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平等㊁团结㊁合作㊁互助的新型关系㊂唐朝时,有两位帝王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已经给我们做出了表率㊂请你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下列问题㊂(1)这两位帝王是谁?请你写出他们做的哪些事加深了各民族之间的友谊?(2)他们的所作所为对我国今天治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何启示?第5课时 和同为一家[课前自主梳理]松赞干布逻些唐太宗文成公主经济文化汉藏金城公主唐玄宗渤海郡王云南王[课堂合作研习]1.C2.C3.D4.C5.A6.C7.D8.C9.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㊂松赞干布是吐蕃杰出的赞普,于7世纪前期统一青藏高原㊂他仰慕中原文化,几次向唐求婚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㊂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㊂10.(1)边疆少数民族㊂唐太宗的自称㊂(2)开明的民族政策㊂(3)使唐朝和边疆少数民族维持友好关系,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各自的发展,保持了边疆的稳定㊂(4) 天可汗 ㊂原因:唐太宗改变 贵中华,贱夷狄 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本人又宽厚仁慈等㊂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㊂[课后拓展探究]11.B12.D13.D14.D15.A16.D17.A18.略19.(1)唐太宗㊁唐玄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几次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㊂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㊂8世纪中期,回纥建立汗国,唐玄宗册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双方关系友好㊂唐玄宗还册封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双方贸易往来频繁㊂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㊂(2)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各少数民族和平相处,相互往来贸易,为多民族的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㊂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现各民族平等㊁团结和共同繁荣,是中国对待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㊂只有各民族一律平等,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权益,才能维护和发展各民族平等㊁团结㊁互助的关系,维护国家的统一㊂(言之有理即可)。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同步练习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b55ffe5227916888586d78c.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一、“天可汗”1.开明政策: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派大军扫平东突厥。
唐朝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
2.“天可汗”: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唐朝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三、点苍山会盟1.南诏统一六诏:南诏是最南部的蒙舍诏,后南诏首领皮逻阁统一了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2.点苍山会盟:794年,南诏王和唐朝使团在点苍山会盟,表示全部部落归附汉朝(即唐朝)。
南诏对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很大贡献。
【问题1】唐朝为什么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哪些影响?探究:①原因:唐朝的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是重要的前提;雄厚的国家实力和开明的政治制度使统治者能够具有容纳百川的自信和气魄;唐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灵活方式和边疆各族对中原经济文化的仰慕,赢得了少数民族对唐朝的尊敬。
②影响:开明民族政策的实行,不仅促进了边疆各族的发展,而且造就了唐朝的繁荣,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社会的安定,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
【问题2】唐朝时期处理与周边各族关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探究:大致有5种:①设机构管理。
唐太宗在东突厥建都督府,后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地区分别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②册封。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逻阁为云南王。
③战争。
唐朝初年,东突厥不断南下攻唐,唐太宗大败东突厥,维护北部边境安定。
④和亲。
唐太宗时期,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⑤加强经济文化交流。
如派工匠到南诏、吐蕃等。
1.隋唐之际的北方少数民族中,势力最强大的民族是()。
A.东突厥 B.回纥 C.吐蕃 D.靺鞨答案:A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道:“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其中的“文皇”是指()。
A.汉文帝 B.汉武帝C.唐太宗 D.唐玄宗答案:C3.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
A.阿尔泰山一带B.青藏高原C.松花江流域D.苍山洱海一带答案:B4.下图“会盟碑”见证了唐朝民族团结和友好,它屹立于今天()。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 北师大版
![北京市师大附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5课《“和同为一家”》练习题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fe34f8d5647d27284a7351bf.png)
第5课“和同为一家”[09揭阳中考]第16题唐蕃联姻的故事是我国千古佳话,请回答唐太宗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公主是A.金城公主 B.王昭君 C.西施 D.文成公主[参考答案] D(2010·四川宜宾)3.右图所示为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该庙始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土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D①派文成公主人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1·成都]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C )A.汉武帝 B.隋文帝 C. 唐太宗 D.唐玄宗[2011·天津]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是在( C )A.汉朝 B.隋朝C.唐朝 D.清朝[2011·连云港]唐《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这里的“胡”是指( D )A.西夏 B.辽 C.金D.吐蕃[2011·济宁]下图是位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
它始建于1300多年前,是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藏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
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D )①派文成公主入藏的是唐玄宗②文成公主入藏的最终目的地是逻些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干布④文成公主入藏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11·乌鲁木齐]唐朝时期民族政策开明,各民族与唐朝友好交往。
下列选项中,接受唐朝册封并多次出兵帮助唐朝平定内乱的是( C )A.匈奴 B.突厥C.回纥 D.乌孙(2010·重庆)3.今年4月,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发生地震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谱写了一曲曲民族团结互助的赞歌。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 “和同为一家”]复习巩固[含答案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 “和同为一家”]复习巩固[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87a1c5941ea76e58fa04be.png)
精选2019-2020年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5课“和同为一家”]复习巩固[含答案解析]第八十二篇第1题【单选题】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文成公主庙建于1300多年前,系当地人民为纪念文成公主入吐蕃路经此地,向当地人民传播中原文化,造福于当地而建,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①派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统治者是武则天②文成公主入吐蕃加强了唐对吐蕃的管辖③当时吐蕃的赞普是松赞于布④文成公主入吐蓍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我国历史曾出现过几次民族融合的高潮,下列不属于民族融合的原因的是( )A、封建统治者采取和亲政策B、各民族之间的长期交往C、少数民族落后D、少数民族内迁【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能反映出中华民族“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主题的历史事件是( )A、鉴真东渡B、玄奘西游C、文成公主入藏D、郑和下西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
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的诗句是( )A、“唐风洋溢奈良城”B、“车书本一家”C、“和同为一家”D、“回鹘衣装回鹘马”【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藏族有一首民歌叫《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一直到今天都广为百姓传唱。
歌词是:“正月十五那一天,公主答应来西藏,莲花大坝不用怕,百匹骏马迎接您。
高耸雪山不用怕,百头牦牛迎接您。
奔腾江水不用怕,百只皮筏迎接您。
”表达了对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的怀念。
文成公主远嫁西藏发生( )A、唐高祖时期B、唐太宗时期C、唐高宗时期D、唐玄宗时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两个民族之前的友好关系( )A、汉族与南诏B、汉族与回纥C、汉族与鲜卑D、汉族与吐蕃【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唐蕃“和同为一家”反映的事实是( )A、唐朝在西域设置管辖机构B、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C、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D、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为云南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小军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其中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主题的是( ) A、B、C、D、【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对于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B、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列名胜古迹最能见证唐朝时期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A、长安大雁塔B、西藏大昭寺C、日本唐招提寺D、甘肃敦煌莫高窟【答案】:【解析】:第11题【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步练习】北师大七年级下册第5课《“和同为一家”》
习题02
第5课“和同为一家”
选择题
1、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与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的是( )
A、尺带珠丹
B、松赞干布
C、皮罗阁
D、大祚荣
2、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 )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3、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有( )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与尺带珠丹和亲
4、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唐朝关系从双方地位角度看最特殊的是( )
A、吐蕃
B、突厥
C、黑水靺鞨
D、回纥
5、下列有关“庙号”“谥(shi)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高祖、唐太宗等都是古代帝王死后所加的一种名号,叫庙号。
B、起庙号起源殷商,因为帝王死后要在太庙祭祀。
C、谥号谥在帝王、贵族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事迹追加的名号。
D、谥号起源于殷商,开始只是一字谥,唐宋以后字数增加。
6、吐蕃最高统治者称为: ( )
A、皇帝
B、国王
C、可汗
D、赞普
7、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唐朝扫平东突厥后,在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汉人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习惯
B、“可汗”是西北各部对君主的称呼称“天可汗”酒是拥戴唐太宗位他们共同的君主。
C、“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
D、南诏首领皮逻阁在唐朝支持下,统一六诏,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
根据下图回答8-9题
8、这张《步辇图》的作者是: ( )
A、展子虔
B、顾恺之
C、阎立本
D、吴道子
9、这画描绘唐太宗接见来求亲的吐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请分辨人物,下列哪个正确( )
A、左起第一是译员
B、左起第二是唐典礼官员
C、左起第三是禄东赞
10、有关这画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步辇图》真实地记录了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和藏族吐蕃松赞干布的联姻历史事件
B、神情恭敬禄东赞把求亲看得极其重要,唐太宗表情自然,对此事胸有成竹
C、是一幅最早反映我国古代汉、藏民族团结统一的画卷
D、这次会面,是由尚书省户部负责进行的
1、《论语》十则 (七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2、桃花源记陶渊明(八上)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