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
电大建筑结构7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电大建筑结构7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https://img.taocdn.com/s3/m/9a4b5f1455270722192ef757.png)
7 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1.如何定义?高层与多层建筑?答: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把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建筑物定义为高层建筑,10层以下的建筑物为多层建筑。
2.多层与高层房屋的荷载有哪些?水平荷载对结构设计的影响如何?答:多层与高层房屋的荷载有:①竖向荷载(恒载、活载、雪载、施工荷载);②水平作用(风荷载、地震作用);③温度作用。
对结构影响较大的是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尤其是水平荷载随房屋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大,以致逐渐发展成为与竖向荷载共同控制设计,在房屋更高时,水平荷载的影响甚至会对结构设计起绝对控制作用。
3.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房屋有哪四种主要的结构体系?答: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房屋有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四种主要的结构体系。
4.框架结构房屋由哪些构件组成?框架结构的优点是什么?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的特点及适用如何?答:框架结构房屋是由梁、柱组成的框架承重体系,内、外墙仅起围护和分隔的作用。
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能够提供较大的室内空间,平面布置灵活,因而适用于各种多层工业厂房和仓库。
在民用建筑中,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办公楼、旅馆、医院、学校、商场及住宅等内部有较大空间要求的房屋。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下表现出抗侧移刚度小,水平位移大的特点,属于柔性结构,随着房屋层数的增加,水平荷载逐渐增大,将因侧移过大而不能满足要求。
因此,框架结构房屋一般不超过15层。
5.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及适用如何?答:剪力墙是一整片高大实体墙,侧面又有刚性楼盖支撑,故有很大的刚度,属于刚性结构。
剪力墙结构由于受实体墙的限制,平面布置不灵活,故适用于住宅、公寓、旅馆等小开间的民用建筑,在工业建筑中很少采用。
此种结构的刚度较大,在水平荷载下侧移小,适用于15~35层的高层房屋。
6.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特点及适用如何?答: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房屋中,框架负担竖向荷载为主,而剪力墙将负担绝大部分水平荷载。
二建考试必备-建筑结构与设备(5)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
![二建考试必备-建筑结构与设备(5)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dd5763e3af1ffc4ffe47acf2.png)
第三节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体系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住宅和高度超过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为高层建筑。
一、多层砌体结构(一)概述在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承重结构体系的房屋,称为混合结构房屋。
砖砌体结构是指由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和砖墙承重的结构体系(亦称砖混结构)。
砌体结构一般是指采用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和用砖或其他块体(如:混凝土砌块)砌筑的承重墙组成的结构体系。
木楼(屋)盖与砖墙承重的结构体系,称为砖木结构,目前很少采用。
(二)砌体结构的优缺点和应用范围1.主要优点(1)主要承重结构(承重墙)是用砖(或其他块体)砌筑而成的,这种材料任何地区都有,便于就地取材。
常用的墙体材料有:a.烧结普通砖:黏土砖、煤矸石砖、页岩砖、煤矸石页岩砖;b.烧结多孔砖:黏土多孔砖(P型、M型)、煤矸石多孔砖、页岩多孔砖;c.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d.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2)墙体既是围护和分隔的需要,又可作为承重结构,一举两得。
(3)砌体结构的刚度一般比较较大。
(4)施工比较简单,进度快,技术要求低,施工设备简单。
2.主要缺点(1)砌体强度比混凝土强度低得多,故建造房屋的层数有限,一般不超过7层。
(2)砌体是脆性材料,抗压能力尚可,抗拉、抗剪强度都很低,因此抗震性能较差。
(3)多层砌体房屋一般宜采用刚性方案,故其横墙间距受到限制,因此不可能获得较大的空间,故一般只能用于住宅、普通办公楼、学校、小型医院等民用建筑以及中小型工业建筑。
(三)砖砌体房屋的墙体布置方案1.横墙承重方案楼层的荷载通过板梁传至横墙,横墙作为主要承重竖向构件,纵墙仅起围护、分隔、自承重及形成整体作用。
优点:横墙较密,房屋横向刚度较大,整体刚度好。
外纵墙不是承重墙,因此立面处理比较方便,可以开设较大的门窗洞口。
抗震性能较好。
缺点:横墙间距较密,房间布置的灵活性差,故多用于宿舍、住宅等居住建筑。
2.纵墙承重方案其受力特点是:板荷载传给梁,再由梁传给纵墙。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高层的定义
![建筑结构基础与识图:高层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9245f139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7c.png)
04
结构设计中水平 荷载起控制作用 (风荷载和地震 作用)
05
工程造价较高: 竖向交通和防火 要求导致。
7.1多层与高层结构体系
高层的定义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简称《高规》)以10层及 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8m的房屋为高层建筑,2~9层且高度不大于28m 为多层建筑。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均以10层 及10层以上或高度大于24m的房屋为高层建筑。
目前,多层房屋多采用混合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房屋常采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混凝土混合结构。
划分依据:消防车供水能力、设置电梯标准
多高层建筑结构特点
01
可提供更多空闲场 地:可用作绿化, 提供充足的日照、 采光和通风效果。
02
侧向位移须限制: 层间位移过大,将 导致承重构件或非 承重构件损城 市造成热岛效应或 影响周边采光,玻 璃幕墙可能造成光 污染现象。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d32c5d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4.png)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一、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与分类在我们的城市中,多层和高层建筑如林立的巨人,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那么,什么是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呢?多层建筑通常指的是层数在 4 6 层的建筑,而高层建筑则一般指层数超过一定高度的建筑,这个高度的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不同。
从结构类型上来看,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1、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框架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这种结构的空间布置灵活,适用于多种建筑功能。
2、剪力墙结构:主要依靠墙体来抵抗水平荷载,具有较好的侧向刚度。
3、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和剪力墙的优点,既能提供较大的空间,又能保证较好的抗侧力性能。
4、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等形式,具有很强的抗侧力能力,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二、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要理解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就必须清楚它们所承受的荷载。
荷载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竖向荷载:这主要是指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包括结构自重、楼面和屋面的恒载,以及家具、人员等活载。
2、水平荷载: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是水平荷载的主要来源。
在高层建筑中,水平荷载往往对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风荷载的大小取决于风速、建筑的体型和周围环境等因素。
而地震作用则与建筑所在的地区的地震烈度、场地条件以及建筑的自振特性等有关。
三、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时,需要遵循一系列的原则:1、安全性:这是首要原则,结构必须能够在各种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不发生倒塌或严重破坏。
2、适用性: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例如空间布局、采光通风等。
3、耐久性:确保结构在设计使用年限内能够正常工作,抵抗环境侵蚀和材料老化等影响。
为了实现这些原则,设计师需要进行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包括结构的内力分析、变形计算等。
四、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材料选择合适的材料是保证结构性能的基础。
常见的结构材料有:1、钢材: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特点,但价格相对较高。
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及基础形式
![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及基础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7a19f469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43.png)
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及基础形式在建筑行业,难免会接触高层建筑,这时候,就需要先了解其定义及基础形式了。
下面就由店铺为你带来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及基础形式,希望你喜欢。
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
高层建筑结构的基础形式超高层建筑常用的基础形式有:1) 嵌岩基础基础底一般为中风化或微风化岩2) 人工挖孔大直径灌注桩基础基础底至中风化或微风化岩持力层较浅3)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基础当持力层为非基岩时,常采用的基础形式。
4) 桩筏基础超高层建筑的特点是:高度高、荷载重、沉降大,其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并在地基中应力扩散。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等。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
(1)抗震设计要求更高。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2)减轻高层建筑自重比多层建筑更为重要。
高层建筑减轻自重比多层建筑更有意义。
从地基承载力或桩基承载力考虑,如果在同样地基或桩基的情况下,减轻房屋自重意味着不增加基础造价和处理措施,可以多建层数,这在软弱土层有突出的经济效益。
地震效应与建筑的重量成正比,减轻房屋自重是提高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办法。
高层建筑重量大了,不仅作用于结构上的地震剪力大,还由于重心高地震作用倾覆力矩大,对竖向构件产生很大的附加轴力,从而造成附加弯矩更大。
(3)概念设计与理论计算同样重要。
抗震设计可以分为计算设计和概念设计两部分。
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计算是在一定的假想条件下进行的,尽管分析手段不断提高,分析的原则不断完善,但由于地震作用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地基土影响的复杂性和结构体系本身的复杂性,可能导致理论分析计算和实际情况相差数倍之多,尤其是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之后,会出现构件局部开裂甚至破坏,这时结构已很难用常规的计算原理进行分析。
04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
![04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c699c8925c52cc58bd6bef1.png)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图4.5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指由框架和剪 力墙共同作为竖向承重结构的多(高)层 房屋结构体系,如图4.5所示。由于框 架的主要特点是能获得大空间房屋,房 间布置灵活,而其主要弱点是侧向刚度 小,侧移大。而剪力墙结构侧向刚度大, 侧移小,但不能提供灵活的大空间房屋。 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则充分发挥他们 各自的特点,既能获得大空间的灵活空 间,又具有较强的侧向刚度。所以这种 结构形式在房屋设计中比较常用。
结构类型
框架-剪 力墙
剪力墙
框支剪力 墙
框支剪力 墙
框架-核 心筒
筒中筒
框架 剪力墙 剪力墙
非底部加强部 位剪力墙
底部加强部 位剪力墙 框支框架
框架
核心筒
内筒
外筒
6度 二 二
二
二 二
一
二
二
二
二
烈度
7度 一 一 一 一 一 特一
一 一 一 一
8度 一 特一 一 一 特一 特一
特一
特一
特一 特一
表4-5 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结构抗震等级
当框架-剪力墙、剪力墙及筒体结构超过A级建筑高度时,应 按B级高度高层建筑考虑。B级高层建筑的各种体系适用高度见 表4-2。
结构体系
框架
框架-剪力墙
全部落地剪
剪
力墙
力
部分框支剪
墙
力墙
筒 框架-核心
体
筒 筒中筒
板柱-剪力墙
非抗震 设计
70 140
150
130
160
200
70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7度 8度
二
≤80
建筑结构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多层与高层结构
![建筑结构 第五章 钢筋混凝土多层与高层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f545b83d3968011ca3009181.png)
随着房屋楼层数、高度的增加和抗震设防要求的提高, 上述基于平面工作状态的框架、剪力墙所组成的高层建筑 结构体系便不能满足要求了,在这种情况下,应使剪力墙 构成空间薄壁筒体,成为竖向悬壁箱形粱,或使框架的柱 子密集排列,使梁的刚度加强成为框筒,以一个或多个简 体作为主要抵抗水平力的结构称为筒体结构。 筒体根据开孔的多少,筒体有空腹筒和实腹筒之分。 实腹筒一般由电梯井、楼梯间、管道井等形成,开孔少, 因其常位于房屋中部,故又称核心筒。 空腹筒又称框筒,由布置在房屋四周的密排立柱和截面、 高度很大的横梁组成。这些横梁称为窗裙梁,梁高一般为 0.6~1.22m。
沉降缝: 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
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 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 为30~7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 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 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 沉降缝的设置,主要与基础受到的上部荷载及场地地质条件有关。当上部荷载差异较大, 则应设沉降缝;沉降缝可利用挑梁或搁置预制板、梁等方法做成。
由核心筒、框筒等基本单元组成的承重结构体系称为筒体体 系。根据房屋高度及其所受水平力的不同,筒体体系可以布置 成束筒结构和多重筒结构等形式。筒中筒结构通常用框筒作为 外筒,实腹筒作为内筒。
第二节 框架结构
(一)框架的类型
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框架结构可分为现浇框架、装配式框架 和现浇预制框架三种类型。 (1)全现浇整体式框架:全部构件都在现场工地现浇而成。 优点:结构整体性及抗震性能好,平面布置比较灵活,预埋件少, 节省钢材; 缺点:现场工作量大,模板消耗多,施工周期较长。北方冬季施工 困难。 适用范围:对功能复杂,使用要求高,抗震性能要求高的多、高层 框架。 (2)半现浇式框架:将房屋结构中的梁板柱部分现浇部分装配 而形成的结构形式:一种是梁柱现浇,板预制,另一种是柱现浇, 梁板预制。 优点:施工简单,整体性较全装配式好,又比全现浇式节约模板, 省去现场支模
在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高层、低层及多层的划分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在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高层、低层及多层的划分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5ae2ac6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b5.png)
在民用建筑中,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的高层、低层及多层的划分标准。
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现代社会中,民用建筑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居住、工作和娱乐的场所。
然而,在民用建筑中存在着对于高层、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问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在高层、低层及多层方面的划分标准,并概述解释这些标准的定义和特点。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以便全面而系统地论述在民用建筑中高层、低层与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
首先是引言部分,介绍文章背景、目的和结构。
其次,我们将详细解释高层、低层与多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
然后,我们会探讨在居住建筑中高度划分的标准,包括一般住宅楼、公寓楼和别墅楼等。
接下来,我们会研究公共建筑如商业综合体、办公楼和政府机构等方面高度划分时的具体标准。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收集和整理讨论的要点,并提出结论。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全面介绍在民用建筑中关于高层、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并解释这些标准的定义和特点。
通过深入研究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高度划分标准,我们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民用建筑设计中的规范,并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类型建筑的高度划分标准,我们还可以探讨不同类型建筑在安全性能、功能需求以及环境意识等方面的差异与挑战。
最终,我们希望本文能够促进对于民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高层、低层与多层划分标准问题更深入、全面地思考与研究。
2. 高层、低层和多层建筑的定义和特点:2.1 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高层建筑通常被定义为在一定高度范围内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需求的建筑物。
根据不同地区和法规,高层建筑的划分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以楼层数或建筑高度作为划分标准是最常见的方法。
例如,在某些国家或地区,一栋建筑超过30米(或100英尺)就被视为高层建筑,而在其他地方可能需要更高的标准。
高层建筑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建筑内部空间利用率较高,可以容纳更多的人口或提供更多功能;- 必须考虑垂直交通工具(如电梯)来满足人们上下楼层的需求;- 高楼结构需经过严格设计以确保安全性及抗震能力;- 室内外景观设计以及外立面材料选择等方面受到更多关注。
低层、多层、高层住宅比较
![低层、多层、高层住宅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10d91c7e195f312b3069a56b.png)
低层、多层、高层住宅比较按建筑高度划分,房屋可分为低层房屋、多层房屋和高层房屋。
低层房屋低层房屋是指高度低于或等于10米的建筑物,一般是1-3层建筑物,如平房、别墅等。
低层房屋一般建筑结构简单,施工期短,建造成本低廉,给人以亲切安宁、有天有地的感觉,它的舒适度、方便度和空间尺度优于高层。
人们特别喜欢以此为住宅。
但是,低层房屋占地多,土地利用率低,特别是在寸土寸金的城市难以广泛开发。
多层房屋多层房屋指高于10米、低于或等于24米的建筑物。
多层房屋一般为4 -8层,一般采用砖混结构,少数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
多层房屋一般规格(房型)整齐,通风采光状况好,空间紧凑而不闭塞。
与高层相比,多层房屋公用面积少,得房率相应提高,这是很多人喜欢多层房屋的主要原因。
高层房屋高层房屋是指高于24米的建筑。
8层以上(可含8层)的建筑体,一般可分为小高层、高层和超高层。
人们一般把8层至12、13层的建筑称为“小高层”。
小高层住宅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带电梯。
小高层有多层亲切安宁、房型好、得房率高的特点,又有普通高层结构强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观系数高,污染程度低等优点,很受购房人欢迎。
同时,小高层对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土地成本相对下降,很受房地产开发商的青睐。
所以,近年来中心城区小高层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高层房屋(指15层以上、24层以下的建筑体)因为建筑结构和建筑形态(点状居多)的局限,房型设计难度大,要做到每套室内全明、采光通风良好是有很大难度的。
在城市中心区,高层有它的优势:对开发商来说,单位建筑面积土地成本(即“楼面地价”)低;对住户来说,视野开阔,景观系数高,尘土、噪音、光线污染也少,建筑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强。
但高层房屋也有明显的缺点:结构工艺比较复杂,材料性能要求高,自重大,对基础要求高,施工难度较大,建筑造价相应提高;高层房屋电梯、楼道、机房、技术层等公用部位占用面积大,得房率低;如果电梯质量不可靠,物业管理不正常,就很令人担心。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819b87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a.png)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课件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多层与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在城市中矗立。
了解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设计原则和施工要点,对于建筑行业的从业者和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课件将系统地介绍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相关知识,帮助您建立起对这一领域的全面认识。
二、多层与高层建筑的界定在建筑领域,多层建筑通常指 4 6 层的建筑,而高层建筑则一般指7 层及 7 层以上的建筑。
然而,具体的划分标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所差异。
从结构设计的角度来看,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在荷载传递、抗震要求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
三、多层建筑结构类型(一)砖混结构砖混结构是多层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结构形式。
它由砖砌体和混凝土构造柱、圈梁组成。
砖砌体承受竖向荷载,构造柱和圈梁则增强了建筑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
这种结构施工简单、造价较低,但抗震能力相对较弱。
(二)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由梁、柱组成框架,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框架结构的空间布置灵活,可以满足不同的建筑功能需求。
但框架节点处的应力集中,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三)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承担大部分的水平和竖向荷载。
剪力墙的抗侧刚度大,能有效抵抗水平地震作用,但建筑内部空间相对较小。
四、高层建筑结构类型(一)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
框架部分承担竖向荷载,剪力墙承担大部分水平荷载。
这种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应用广泛,既能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二)筒体结构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和束筒等形式。
筒体具有很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能力,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三)钢结构钢结构强度高、重量轻,施工速度快。
但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性能较差,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五、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一)竖向荷载包括恒载(如结构自重、固定设备重量等)和活载(如人员、家具、设备等的重量)。
在设计中,需要准确计算竖向荷载的大小和分布,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多层与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
![多层与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25f6737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c7.png)
9. 3 剪力墙结构
9. 3. 1 剪力墙的类型、受力特点1.整体墙 凡墙面门窗等开孔面积不超过墙面面积15%,且孔间净距及孔洞至墙边的净距大于孔洞长边尺寸时,可以忽略洞口的影响,按整体墙计算。2.小开口整体墙 如果不满足整体墙的条件,为小开口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的墙肢内力具有如下特点: (1) 正应力在整个截面上基本上是直线分布的,局部弯矩不超过整体弯矩的15%; (2) 在大部分楼层上,墙肢弯矩不应有反弯点。
9. 5. 3 筒体结构的布置(1) 以方形、圆形平面为好。(2) 可用对称性的三角形或人字形。(3) 外框筒柱的柱距以不大于3.0m为好。(4) 矩形平面时,长宽比不宜大于1.5m。(5) 四角的柱子宜加大,截面比中间柱大2~3 倍。(6) 筒体结构只有在细高的情况下才能近似于竖向悬臂箱形截面梁,发挥其空间整体作用。(7) 裙梁的截面,宜采用窄而高的梁。
9. 5. 2 筒体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工作特点1.筒体的主要特点是在水平力作用下是空间受力,可看成是固定于基础上的箱形悬臂构件,它就像竹子一样,比单片平面结构具有更大的抗侧刚度和承载力,并具有很好的抗扭刚度。2.框筒虽然整体受力,却与理想筒体的受力有明显的差别。理想筒体在水平力作用下,截面保持平面,腹板应力直线分布,翼缘应力相等,而框筒则不保持平截面变形,腹板框架柱的轴力是曲线分布的,翼缘框架柱的轴力也是不均匀分布。
(4) 剪力墙布置的位置。 剪力墙宜布置在竖向荷载较大处、平面形状变化处、楼电梯间处。 (5)剪力墙的长度不宜太长,总高度与长度之比宜大于2。 (6) 剪力墙的最大间距。
9. 4. 2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1) 框架—剪力墙结构是由框架和剪力墙两种不同的结构组成,而这两种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变形性质是不同的。(2)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由于框架和剪力墙协同工作,在下部楼层剪力墙担大部分剪力,而在上部框架承担剪力较纯框架多些。(3) 框架—剪力墙结构在水平力作用下,框架上下各楼层的剪力比较均匀,梁柱的弯矩值变化较小,使得梁柱构件规格少,有利于施工。
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的划分
![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的划分](https://img.taocdn.com/s3/m/6424c0c0195f312b3169a54b.png)
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的划分低层:1—3F的建筑称为低层建筑多层:7F以下的建筑称为多层建筑(包括6层复7层)小高层:7—11F的建筑称为小高层(包括11层复12层)高层:12—30F的建筑称为超高层超高层:30F以上的建筑称为超高层多层小高层高层是怎么区分的? 1层~3层为低层住宅;4层~6层为多层住宅;7层~10层为中高层住宅(也称小高层住宅);11层~30层为高层住宅;30层(不包括30层)以上为超高层住宅。
多层住宅主要是借助公共楼梯垂直交通,是一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集合住宅。
它与中高层(小高层)和高层住宅相比,有一定的优势:(1)在建设投资上,多层住宅不需要像中高层和高层住宅那样增加电梯、高压水泵、公共走道等方面的投资,得房率比较高。
(2)在户型设计上,多层住宅户型设计空间比较大,居住舒适度较高。
(3)在结构施工上,多层住宅通常采用砖混结构,因而多层住宅的建筑造价一般较低。
但多层住宅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1)底层和顶层的居住条件不算理想,底层住户的安全性、采光性差,厕所易溢粪返味;顶层住户因不设电梯而上下不便。
此外屋顶隔热性、防水性差。
(2)难以创新。
由于设计和建筑工艺定型,使得多层住宅在结构上、建材选择上、空间布局上难以创新,形成“千楼一面、千家一样”的弊端。
如果要有所创新,需要加大投资又会失去价格成本方面的优势。
多层住宅的平面类型较多,基本类型有梯间式、走廊式和独立单元式。
一般而言,小高层住宅主要指7层~10层高的集合住宅。
从高度上说具有多层住宅的氛围,但又是较低的高层住宅,故称为小高层。
对于市场推出的这种小高层,似乎是走一条多层与高层的中间之道。
这种小高层较之多层住宅有它自己的特点:(1)建筑容积率高于多层住宅,节约土地,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成本较多层住宅有所降低。
(2)这种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结构大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建筑结构的平面布置角度来看,则大多采用板式结构,在户型方面有较大的设计空间。
多层好还是高层好?多层与高层有什么区别
![多层好还是高层好?多层与高层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57b8b94ba2161479171128da.png)
多层好还是高层好?多层与高层有什么区别导读:本文介绍在房屋买房,户型/楼层的一些知识事项,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说到建筑类型是有很多的,有的楼层是多层,但是有的楼层就是属于高层。
其实面对买房,很多人都是没有经验,都会听一些售楼小姐的话,售楼小姐说的天花累赘结果自己选择了一个不满意的房子,所以购买房子之间应该知道哪一种更好。
那么小编就来介绍一下多层好还是高层好?多层与高层有什么区别?多层好还是高层好?一、高层特点1、高层以现浇楼板施工,建筑结构上与高层基本相同,建筑质量好,并由于配有电梯,住户上下方便。
小高层的房型、建筑系数接近多层,间距大、、通风好、采光条件优越。
2、建筑档次高,水电配置精良,集供冷暖气、冷热水于一身,双路供水供电,且采用智能化的布线系统,使楼宇更易于管理,居住舒适、安全性高。
小高层可以通过多阳台、多露台的设计,使住宅的有效使用面积大大增加。
3、高层不仅有多层楼房房型好的特点,又有普通高层结构强度高、耐用年限高、景观系数高,污染程度低等优点,很受购房人欢迎。
二、多层的特点多层房屋一般规格(房型)整齐,通风采光状况好,空间紧凑而不闭塞。
与高层相比,多层房屋公用面积少,得房率相应提高,这是很多人喜欢多层房屋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这种住宅,存在共用部分不足、外观单调、需要爬楼梯而舒适性较差的缺点。
多层与高层有什么区别?1、高层考虑建筑防火规范和城市土地使用效率与经济的同时,设置了电梯,舒适性较好,兼顾了多层与高层住宅的特征。
有单元式、外廊式和点(塔)式等多种类型。
这种住宅在欧洲传统街区中采用较多。
2、近年来在各大城区高层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
一般而言,12层以上为高层,总高度为100米以上为超高层。
按规定8层以上必须配电梯,所以高层属于配电梯的范围之内,它的特点是方便的同时又能给生活一种新的高度。
3、高层属于目前市场上比较时尚的一种住宅类型,随着人们追求高品质住宅意识的提高,它将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c868c2edb8f67c1cfad6b88c.png)
第一篇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砖混结构:一般所指是由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和砖墙承重的结构体系。
混合结构房屋是指同一房屋结构体系中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不同材料组成承重结构。
目前一般所指是由钢筋混凝土楼(屋)盖和砖墙承重的结构体系(也称砖混结构)。
墙体构造要求:1.须注意横墙间距的大小、2.纵墙宜尽可能贯通,3.墙体要适当加设壁柱。
4、墙体要适当设置伸缩缝。
5、墙体要适当设置沉降缝钢筋混凝土楼盖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分为装配式和现浇式。
装配式楼盖的选型中,铺板式楼盖是当前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常用的预制铺板的截面形式有:实心平板,空心板和槽形板。
房屋采用空心板,走道采用实心平板或槽形板为宜。
现浇式楼盖的结构形式有:单向板肋形楼盖和双向板肋形楼盖。
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传递路线为:板—次梁—柱(或墙)--基础—地基双向板肋梁楼盖荷载传递路线为:板—梁—柱(或墙)--基础—地基现浇式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就是在建筑平面上进行梁、板的布置。
肋梁楼盖一般由板、次梁和主梁三种构件组成。
第二章框架结构体系框架是由梁和柱刚性连接的骨架结构。
框架的结构特点就在于“刚节点”。
框架结构由梁板式结构和无梁式结构组成。
梁板式结构由梁、板、柱三种基本构件组成。
多用于多层与高层房屋建筑上。
无梁式结构式有板和柱子组成的结构实质是无梁楼盖结构。
按框架的施工方法划分可分为四类:现浇整体式框架、装配式框架、半现浇框架、装配整体式框架。
按承重结构划分:全框架、内框架。
按框架的构件划分:短柱单梁式、长柱单梁式、组合单元式。
装配式接头形式:梁与柱的接头:1暗牛腿刚接方式、2明牛腿刚接方式柱与柱的接头方式:木式焊接连接。
梁与板的接头方式:叠合梁式。
框架的布置:主要承重框架横向布置、主要承重框架纵向布置、主要承重框架纵横两向布置。
现浇无梁楼盖结构由板、柱帽及柱子组成。
装配式无梁楼盖结构由跨中板、柱上板和柱帽组成。
双向板式由双向跨中板、柱上板和柱帽组成。
第三章剪力墙结构体系剪力墙主要效能在于提高房屋的抗侧力刚度。
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
![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16bd9f1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7.png)
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什么样的才属于高层建筑呢?都有着怎样的定义,以下是店铺整理的高层建筑的定义与分类,欢迎参考!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又因其功能多元化、布局复杂化,一旦发生火灾,面临着人员难以疏散、烟囱效应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扩大、火势难以控制扑灭等困难,其潜伏性和危害性更大。
高层建筑定义最新定义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将成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的起点高度或层数,各国规定不一,且多无绝对、严格的标准。
中国定义在中国,旧规范规定:8层以上的建筑都被称为高层建筑,而目前,接近20层的称为中高层,30层左右接近100m称为高层建筑,而50层左右200m以上称为超高层。
在新《高规》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28m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
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
中国的房屋6层及6层以上就需要设置电梯,对10层以上的房屋就有提出特殊的防火要求的防火规范。
国外定义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日本,31m或8层及以上视为高层建筑;在英国,把等于或大于24.3m的建筑视为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可以分为哪几类?高层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和楼层的建筑面积可分为一类和二类。
住宅建筑一类:建筑高度大于54m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二类: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一类: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24m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建筑;5.藏书超过1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
二类: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外的其他高层公共建筑。
拓展阅读:高层建筑地基基础1、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常见问题高层建筑因工程量比较大,使得项目施工的进度较慢,周期也比较长,这给建筑施工带来最大的问题就是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增加了不可预测性的问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层与高层建筑结构的定义:
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发展,大中型城市多高层建筑迅速增多,多高层建筑已成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中最常见的房屋类型。
近年来,我国高层建筑发展十分迅速,各地兴建高层建筑层数已普遍增加。
房屋高度150m以上的高层建筑已超过100栋。
国际上诸多国家和地区对高层建筑结构的界定都在10层以上。
为适应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形势并与国际诸多国家的界定相适应,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建筑为高层建筑结构。
考虑到有些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层数虽未达到10层,但其房屋高度较高,所以同时规定高度超过28m的民用建筑也为高层建筑结构,并把高度为常规高度的高层建筑称为A级高层建筑,把高度超过A级高度限值的高层建筑称为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结构两者的概念有一定的区别,对房屋建筑,我国不同标准有不同的定义,例如《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和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为多高层防火设计的界限。
高度与层数是高层建筑结构的两个主要指标,随着我国的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工程界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积累的工程经验及科研成果的逐步增多而发生变化。
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1991规定8层及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结构为多高层建筑结构的适用界限,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调整为10层及以上为多高层。
以上内容均根据学员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而成,供参考,如有问题请及时沟通、指正。
遥控跳蛋/ kwdmewifc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