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基本权利(课堂PPT)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a71c80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5.png)
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
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
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
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
产。
监督权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PART 02
人身自由
小结 二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公民基本权利——教育文化权利
(4)受教育权
(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举措: ①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②制定资助政策,如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 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字典,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 补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小结)
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
社会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
经济 财产权 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权利
劳动权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地位: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物质帮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助权 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
思考:政治自由是否等于绝对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 政治自由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的自由。
宪法教育(课堂PPT)
![宪法教育(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818f24e3f46527d3240ce0ff.png)
国家机构
国旗国徽首都
10
讨
我是家族各位成
论
员的立法依据,是
在法律家族中, 我是最严厉的,
:
国家根本大法
你
主要是管犯罪 和刑罚的
能
看
出
宪
法
与
刑法
普
宪法
通
法
律
民法
我主要保护
的
我主要管公
不
民之间发生
同 吗
的财产关系 和人身关系
?
通则
保未 护成 法年
人
未成年人的 合法权益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先后颁布过4部宪法,现行宪法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树立宪法意识
• 猜谜游戏:
• “排行我老大,国法之根本; 子由母产生,冲突我有效。” 这是我国的哪一部法律?
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3
用一 句话来 说说这 张图片 表达的 意义是 什么?
4
5
6
7
8
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会
9
我国现行宪法—1982年宪法
地方性法规的都法不律得效同力宪法相抵 触。
这一规定说明了什么?
16
17
宪法是其他法律 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的立法基础和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根据宪
法,制定本法。
法依据。
为什么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提到以宪法为 依据,这说明了什么?
15
宪法第五条宪第法三与款普规通定法律: 一切法相律比,、具行有政最法高规和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9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be818e63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d.png)
探究与分享
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 谁的票。爸爸认真地说:“参加选举是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 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 服务的人。”小岩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说:“等我有了选民资格,也会认真 投下我的一票!”
➢ 小岩能参加选举吗?为什么?
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 公民权利 3.1 公民基本权利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认识到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广 泛性。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感受宪法与每个人的关系。认 同宪法。
道德修养: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树立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观念。 法治观念:要增强权利意识,学会珍惜、爱护、依法行使这些权利,同时 也要积极同侵犯自己合法权利的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健全人格:懂得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以及社会经济与文化 教育权利等基本权利的重要性。
申诉权 控告权
检举权
自主阅读P37:什么是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
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
3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 住宅在不受侵犯
4
地位: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 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的生活。
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放工业废水。 次日一大早,厂长指使两名员工强行进入严某家中,将 还在睡梦中的严某弄醒并带到工厂办公室,强行检查了 他的通话记录、短信内容;还“教育”严某了一整天。
“强行检查通话记录、短信内容”侵犯了
严某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初中生学习宪法主题班会PPT课件
![初中生学习宪法主题班会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a62c93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b.png)
成为宪法学习者
学习方法三:思考学习,通过 思考归纳总结宪法的精神内涵
实例:如果你拥有了一份较高 的成绩,要怎样在法律上保护 自己的成果?
班长寄语
班长寄语
寄语一: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 ,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宪法,增强法 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 寄语二:理解宪法的重要性,不断 创新学习方式,将宪法精神融入到 自己的思想、学习、生活中。
初中生学习宪法主题班 会PPT课件
目录 引言 认识宪法 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班会宗旨:加强初中生宪法学 习意识,深化对法律法规的理解。 明确学习目标:掌握宪法的基本内 容,理解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 意义。
引言
班会流程简介:宪法知识晨读 、宪法学习小测验、宪法学习 实例分享、班长寄语。
意义一:遵守宪法是公民的义务。 意义二: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基本权 利。
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意义三:宪法保障国家的长治 久安和繁荣发展。 实例:如果我们有人侵犯了我 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应该怎么 做?
成为宪法学习 者
成为宪法学习者
学习方法一:课堂学习,理论 知识的学习 学习方法二:实践学习,通过 实例了解宪法的具体运用
认识宪法
认识宪法
宪法的定义:国家最高法律, 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宪法的基本原则:法治、民主 、平等、公正。
认识宪法
宪法的基本内容:国家机构、 公民权利和义务、经济文化建 设等。
实例:中国的宪法是哪年颁布 的?宪法保障了公民的哪些权 利?
宪法在日常生 活中的重要意
义
宪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班长寄语
寄语三:切实践行宪法精神, 让我们的中国更加和谐、稳定 、发展。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09484e72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d.png)
社会经济权利
思考: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权利?
财产权 地位: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含义: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 用,获取收益和进行处分。 意义: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都 离不开财产。(P37)
劳动权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从制度上保
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读完这份政策简介,三位同学议论起来。
我们正在长身体。国家对特殊困难地区义务 教育学生实施农村营养改善计划,中央财政 负担所需资金。
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 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字典,这真是好 消息!
政治 自由
监督权
我国公民享有政治自由 ,包括言论、出版、集 会、结社、游行、示威 的自由
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 利;向国家机关提出 申诉、控告或者检举 的权利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 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公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 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 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 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 服务
商场保安搜身
课堂笔记: 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 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 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 权、隐私权等。
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课堂笔记: 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 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 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2)](https://img.taocdn.com/s3/m/ac80f6c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17.png)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3)途径/方式
①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 ②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 ③向新闻媒体反映
(4)意义:
①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热情,激发公民主人翁意识。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5.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重要性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参与国家政治生活,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 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人民 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体现。
④注意事项?
—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⑤重要性或意义?
—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陕 西 省 安 监 局原局 长杨达 才因在 2012年 8月一场 造成3 6人遇难 的特大 车祸现 场面带 微笑遭 到公众 质疑。 随后这 位"微 笑局长 "在不同 场合佩 戴多块 名牌手 表的图 片在互 联网上 被广泛 转载。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文化权利。
5、文化权利
①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 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②保障措施: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 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 以鼓励和帮助。
小结:我国公民享有哪些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1
2
3
4
5
财产 权
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通过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 依照法律规定程序,集
想见解或者其他意思的自由。 合在露天场所发表意见、
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
表达意愿的自由。
通过各种出版物表达 思想见解以及其他意 思的自由
宪法讲义课件(一)
![宪法讲义课件(一)](https://img.taocdn.com/s3/m/a167fde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5e.png)
宪法讲义课件(一)宪法讲义课件1. 教学内容•宪法的定义和特点•宪法的起源和发展•宪法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宪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公民的宪法权利和义务2. 教学准备•PPT课件•宪法法律文本•相关案例和实例•教学辅助资料3. 教学目标•了解宪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宪法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掌握宪法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了解公民的宪法权利和义务4. 设计说明本课件将通过简洁明了的PPT展示、讲解案例和实例等方式,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宪法的相关知识。
通过讲解宪法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理解宪法的历史背景;通过展示宪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帮助学生掌握宪法的基本框架;通过讲解公民的宪法权利和义务,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责任。
5. 教学过程•引入–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宪法?宪法对我们有何重要意义?–展示宪法的定义和特点。
•宪法的起源和发展–讲解宪法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分析宪法在不同国家的发展情况。
–分组讨论宪法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宪法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讲解宪法在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分析宪法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引导学生思考宪法对中国的现实意义。
•宪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展示宪法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原则。
–讲解各个部分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宪法原则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公民的宪法权利和义务–展示公民的宪法权利和义务。
–讲解各种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和限制。
–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和平衡。
•总结–梳理课上的重点内容。
–强调宪法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
–鼓励学生深入学习宪法,树立法治意识。
6.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了宪法的定义、起源、主要内容和公民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学生通过案例和实例的分析,不仅学到了宪法的理论知识,也了解了宪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讨论气氛活跃,但在教学准备上可以增加更多案例和实例,以加深学生对宪法的理解和实际运用能力。
同时,课后可以布置一些与宪法相关的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的知识。
宪法进课堂ppt.
![宪法进课堂ppt.](https://img.taocdn.com/s3/m/9240d961be1e650e52ea9961.png)
法律与我同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我国在1998年提出依法治国的方针政 策,要建立法治社会,而宪法是我国国家 根本大法,宪法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法律, 在他身上还能体现出我国法律的威严,只 有树立宪法的权威,才能更好的建立法治 社会,更好的依法治国,让老百姓得到公 正公平。
• 答案:错
1.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 年人是指未满【 B 】周岁的公民。
•
A.16周岁 B.18周岁 C.20周岁
2.我国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任何组 织不得招用未满【 C 】周岁的未成 年人,国家另有规定除外.
• A.12 B.14 • C.16
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
2014年12月4日,必将是一个值得永 远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我国将迎来 首个国家宪法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 国先后制定了4部宪法,即:1954年宪 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 年宪法。4部宪法,见证了新中国的历 史变迁,无不留下时代的烙印。
弘扬宪法精神有利于建设和谐 社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促进 作用。
邓小平爷爷曾经说过:“法制教育 要从娃娃抓起。”的确,我们是祖国 的明天,是祖国的希望,如果我不从 小培养法律意识,养成知法、守法、 用法、护法,那么依法治国就是一句 空话。
• 1.过马路时,黄灯亮了,赶紧 跑过,去过马路。
• •
答案:错
• 2.星期天,在家没事干,打 110.120 挺好玩的。 •
中学生宪法宣传ppt课件
![中学生宪法宣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91ba15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20.png)
学校如何开展宪法宣传教育
开设宪法课程
01
学校应该将宪法课程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
宪法知识。
组织宪法宣传活动
02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宪法宣传活动,如宪法知识竞赛、宪
法主题演讲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加强师资培训
03
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宪法培训,提高教师的宪法意识和教学
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宪法教育。
THANKS
感谢观看
总结词
宪法的发展历程
详细描述
宪法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制定、修订、完善等过程。中国宪法的发展历 程也经历了多次修订和完善,以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
宪法的基本原则
总结词
宪法的基本原则
详细描述
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主权、法治、权力制约等。这些原则是宪法制定和实施的基本准则,也是保障公民权利 和国家稳定的重要保障。
02
宪法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监督宪法的实施,对违反宪法的行为
进行纠正。
03
宪法修改程序
宪法的修改需要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
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
03
宪法与社会生活
宪法与日常生活
01
02
03
宪法与工作
案例二:某中学生的宪法学习经历
背景介绍
某中学生为了准备参加学校的宪法知识竞赛,自发组织了 一个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宪法知识。
学习过程
通过阅读宪法文本、搜集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学生对 宪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还积极分享 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25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c75c0bc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da.png)
P37:严某通过网络举报当地某工厂违法排 放工业废水。次日一大早,厂长指使两名员 工强行进入严某家中,将还在睡梦中的严某 弄醒带到办公室“教育”了一整天。
该厂长及员工的行为是否 违法?你认为严某的哪些基 本权利受到了侵犯?
( 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 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 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
(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 人身自由 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
律保护。
(2)地位: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3)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人身权利得到
探究与分享
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一、政治权利和自由
依照宪法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 政治权利和自,由 通过各种途径
和形式参与
,它包括
、
和
等国。家政治生活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政治自由
监督权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条件:年满18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
职业、家庭出身、宗教素养、教育程度、财产状 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 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探究与分享
思考: 国家为什么要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 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 家的未来。
国家通过各种方式促 进科学文化事业的发 展,鼓励和帮助公民 开展科学文化活动。
四、其他权利
公民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 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案例三 艾滋病教师就业歧视案
• 因为在体检过程中被查出艾滋病毒感染, 安徽青年小吴虽然在2010年度安徽安庆 市市直学校招聘考试中连过笔试、面试两 关,但最终仍被拒之门外。2010年10月13 日,小吴诉安庆市教育局案开庭但终以败 诉告终。
11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9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案例二 身高歧视案
• 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2001年12月23日在 《成都商报》上刊登《中国人民银行成都 分行招收行员启事》,其中第一条规定: “……男性身高168cm,女性身高在 155cm以上。”一名准备报考的男性蒋涛 的身高为165cm,于是起诉成都分行侵犯 了其《宪法》所赋予的担任国家公职的平 等权。
全国首例地域歧视案
• 2005年3月,在 无任何证据证明 其辖区存在“河 南籍敲诈勒索团 伙”的前提下, 深圳市公安局龙 岗分局龙新派出 所在其辖区内悬 挂了“坚决打击 河南籍敲诈勒索 团伙”字样的横 幅。
5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全国首例地域歧视案
• 2005年4月15日,河南籍二位公民以深圳市 公安局龙岗分局的行为侵害了二人的名誉 权为由,要求被告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 礼道歉。此案被称为全国首例地域歧视案。
2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妇联主席 关德伟
关德伟表示:“现在我
们国家普遍执行的是男 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 退休。这对女性来说是 一个非常大的人才浪费, 女高级知识分子参加工 作比较晚,并且需要读 书、生育等,真正为社 会做贡献和事业的时间 稍微延后,到了50岁以 后,正是女性负担最轻、 知识最充沛、社会经验 更丰富的阶段,而让女 性在55岁退休,无疑是 人才的浪费。”
• 在现代宪政国家中,平 等权首先表现为法律面前人 人平等原则。
14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平等权在法律上的含义
• 1.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和承担 义务
• 2.受到法律的平等保护,同等 地受到法律的追究
• 3.反对特权,反对歧视
15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平等权的思源
22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 《婚姻法》第34条 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 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 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不在 此限。
•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2条 女方按照计划 生育的要求中止妊娠的,在手术后六个月 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 婚,……不在此限。
什么才是合理差别?
• 1、前提:形式上的平等和实质上的平等
• 形式上的平等
•
——“起跑线”上的个人机会均
等
• 实质上的平等
•
——对形式平等可能造成的实际
上的不平等的矫正
19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 宪法第48条
第1款 中华 人民共和国 妇女在政治 的、经济的、 文化的、社 会的和家庭 的生活等各 方面享有同 男子平等的 权利。
3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 “当时,我们定女性55 周岁退休是为了保障 妇女权益,现在时代 发展了,妇女观念也 和以前不一样了,因 此提出60岁退休的这 个要求是合理的,我 一直支持,但是这需 要一个过程。”
原国家人事部部长,公务员法起草小组组长
4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20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2、合理差别的构成要素 合理差别
合理的依据 理智的公益的考量 合理的限度 量变与质变
21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2、合理差别的要素
• (1)差别要有合理的依据 • ——“理智的公益的考量” • (2)差别要有合理的限度 • ——“质与量”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1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男女同龄退休案
• 2005年1月中国建设银行平顶山市分行原出 纳科副科长、55周岁的周女士接到单位通 知,让她办理退休手续。周女士不服单位 让她退休的决定,提出劳动仲裁,要求与 单位男职工一样享有60周岁退休的权利。
差别
•
绝对 no平等
平等权
16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 1、差别的客观性 • 2、法律对客观事实的尊重
17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二、平等的核心问题
差别对待
正当的差别对待 合理差别
不正当的差别对待 特权和歧视
18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 宪法第48条第2款 国家保护妇 女的权利和利益……
• 劳动法第60条 :“不得安排 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 、低 温 、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 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 动 。”
• “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 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 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 的劳动。”
• 《婚姻法》第34条 女方在怀 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 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 出离婚。
6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7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第二节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8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案例一 性别歧视案
• 1999年11月,某市国家税务局到各高等院校发布 招聘通知,其中该局法制处需要法学毕业生两名, 招聘要求是:1、只要男生,不要女生;2、在校 期间成绩优秀,英语通过六级。某大学法律系女 生刘盈看到招聘通知后,认为自己符合除招聘通 知中第一条以外的所有要求,于是前去报考,但 是税务局工作人员告诉她法制处不要女生,刘盈 认为税务局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 男女平等原则,要求税务局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 年龄歧视案 • 性别歧视案 • 地域歧视案 • 身高歧视案 • 乙肝歧视案
12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一、平等权的内涵
• 平等权——指公民平等的享有权利,不受 任何不合理的差别对待,要求国家平等保 护的权利和原则。
13
人文学院 政治专业 学科基础课程 《宪法学》
平等权在法律上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