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
势如破竹_势如破竹的意思_成语词典
势如破竹拼音shì rú pò zhú简拼srpz近义词势不可当、所向披靡反义词坚不可摧感情色彩褒义词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解释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成语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例子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英文翻译with a crushing force谜语东一个西一个成语故事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
势如破竹典故_势如破竹典故故事
势如破竹典故_势如破竹典故故事势如破竹,意思是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那么势如破竹的典故有哪些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势如破竹典故,希望大家喜欢!势如破竹典故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势如破竹解析[释义] 势:气势;威力;破竹:劈开竹子。
气势就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势分开了。
比喻打仗或工作毫无阻挡;节节胜利。
[语出] 《晋书·杜预传》:“今军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正音] 破;不能读作“pè”。
[辨形] 势;不能写作“事”。
成语典故之势如破竹
成语典故之势如破竹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逐渐实现了统一中国的愿望。
他先后灭掉了蜀国,夺取了魏国政权,并将目光投向了最后一个尚未征服的政权——东吴。
晋武帝召集文武大臣们,共同商讨攻打东吴的计划。
然而,在座的多数大臣都对一举消灭吴国持保留意见,他们认为东吴虽已衰弱,但依然有一定的军事力量,仓促进攻恐怕难以取胜,不如等充分准备后再行动。
但大将杜预的意见与众不同。
他认为吴国虽然表面上尚有力量,但实际上已是外强中干,如果错过此时的绝佳机会,吴国一旦恢复元气,再想攻打就会更加困难。
因此,杜预认为必须立即出兵,一举灭掉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他写了一道奏章,详细阐述了自己的战略见解,呈交给晋武帝。
司马炎仔细阅读了杜预的奏章,但仍心存疑虑。
他随即召来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向他征询意见。
张华对杜预的分析深表赞同,也力劝司马炎果断出兵。
他认为,东吴现在的实力已经无法与晋朝抗衡,迅速出击正是最佳时机,拖延只会给吴国喘息之机。
经过一番权衡,司马炎最终下定决心,任命杜预为征南大将军,统领大军,准备向东吴发起进攻。
公元279年,晋武帝调集了二十多万精锐兵马,分为六路水陆并进,气势如虹地进攻吴国。
晋军一路上战鼓雷动,战旗飘扬,士气高涨,士兵们斗志昂扬。
第二年,晋军成功攻占了东吴的重要据点江陵,并斩杀了吴国的一员大将。
晋军乘胜追击,步步紧逼,战况一片大好。
此时,司马炎下令让杜预率领部队从一条小路直扑吴国国都建业,打算直取吴国心脏。
就在军队准备继续前进时,有人担忧当时的长江水势汹涌,建议暂时停止进攻,等到冬季江水消退后再发动下一步攻势。
这一提议得到了部分将领的认同,毕竟当时的气候条件对水军作战不利,贸然行动可能会让战局出现意外。
然而,杜预对此坚决反对。
他认为晋军士气正盛,已取得了连续的胜利,正是乘胜追击的绝好时机。
他对部下们说:“如今军队士气高昂,胜利接踵而至,战势已经形成了‘势如破竹’之势,就像用利刃劈开竹子一样,头几节劈开后,后面的竹子就会迎刃而解。
势如破竹成语典故介绍
势如破竹成语典故介绍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势如破竹shì rú pò zhú【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宋·王懋《韩信之幸》:“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齐,~,皆迎刃而解者。
” 独乐毅自引燕军,长驱深入,所过宣谕威德,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近义词】势不可当、所向披靡、摧枯拉朽【反义词】牢不可破、坚不可摧【解释】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成语出处故事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导读:【成语】:势如破竹【拼音】:[shìrúpòzhú]【解释】: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举例造句】:宋·王懋《韩信之幸》:“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齐,~,皆迎刃而解者。
”独乐毅自引燕军,长驱深入,所过宣谕威德,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成语故事】: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成语:势如破竹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
成语:势如破竹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和故事?成语: 势如破竹成语简解来自《国语辞典》的讲解:•编号: 24•成语: 势如破竹•注音: ㄕˋㄖㄨˊㄆㄛˋㄓㄨˊ•汉语拼音: shì rú pò zhú•参考词语: 破竹之势, 势如劈竹•反义: 望风披靡, 节节失利, 节节败退•近义: 长驱直入, 势不可当, 势不可当•释义: 形势如同劈竹子一般,只要劈开上端,底下自然就会随着刀势分开。
比喻战事进展顺利,毫无阻碍。
语本《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
后亦用「势如破竹」来比喻事情进展顺利毫无阻碍。
△「锐不可当」、「势不可当」Emoji符号: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势如破竹”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图片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复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图片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宋体矢量字库:楷体矢量字库:成语详解•典故说明: 据《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载,杜预是西晋时的著名大将,他的学识渊博,时人称为「杜武库」。
蜀汉灭亡之后,孙吴偏安江东。
于是晋武帝派杜预为「镇南大将军」,统军攻打东吴。
战事进展得很顺利,短短数日就攻占吴国许多城池,吴军都督孙歆等人被俘。
杜预想要趁胜追击,但有官员表示反对。
他们认为吴国立国已久,一下子很难攻下;而且南方正是雨季,容易河水氾滥,行军不易;加上天气炎热,疫病容易流行。
不如暂停进攻,等到冬天再说。
但杜预举出当年乐毅的济西之战为例,认为「我军现在士气旺盛,如果趁机伐吴,就像用刀劈开竹子一样,只要劈开前面几节,下面也会顺著刀势轻易地劈开了」。
后来晋军继续进攻吴国,果然节节顺利,很快地灭了吴国。
「势如破竹」这句成语就从原文中的「譬如破竹」演变而出,用来比喻作战顺利,毫无阻碍;亦用来比喻事情进展顺利。
•典源: 《晋书.卷三四.杜预列传》时众军会议1>,或曰:「百年之寇2>,未可尽克3>。
关于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
关于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势如破竹的故事:【成语】:势如破竹【拼音】:shì rú pò zhú【解释】: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成语故事】: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势如破竹词语解释
势如破竹词语解释
「势如破竹」这个成语的典故是来自于杜预的一段话。
杜预是晋朝的一位法律专家和大学者,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当时晋武帝出兵攻打吴国,由杜预率军出击,己经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这时朝廷的文武百官开会讨论军情,一时「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吴国在长江流域已经一百多年了,不是一下子就能消灭的;况且现在是夏天,正逢雨季,河水氾滥的时候,正是瘟疫流行的季节,我们还是等到冬天再大举进攻吧。
」
当大家「议论纷纷」时,杜预则「独排众议」说道:「春秋时代,乐毅带领着燕国的军队去攻打齐国,在济水一战,占领了齐国七十几座城池。
现在我们的士气非常高昂,要攻打吴国,就跟劈竹子一样,只要劈开几节,其他的部分一遇到刀锋,必定能够顺势的破开,不必花费太多的力气。
」
晋武帝听了杜预的话,认为颇有道理,他于是命令继续攻伐。
果然杜预所率领的晋军,就像破竹般「节节胜利」。
还不到冬天,就消灭吴国统一天下了。
凡是形容「气势旺盛」、「所向无敌」的情形,都可以用「势如破竹」。
※比喻:气势旺盛,有所向无敌之意。
成语势如破竹的主人公是谁?势如破竹的故事简介
[键入文字]
成语势如破竹的主人公是谁?势如破竹的故事简介
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释义
形势象破竹子一样,劈开几节以后,下面的就顺着刀子分开来了。
形容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也形容不可阻挡的气势。
典故
杜预(222-284),西晋大将,著名学者,字元凯,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
公元278 年,镇南大将军羊祜病故,他以镇南大将军镇守襄阳。
那时,三国中的蜀国被魏国吞灭了,魏国也被司马炎夺去了帝位,剩下一个吴国。
杜预力主出兵灭吴,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司马炎。
司马炎因受几个重臣的影响,一直下不了灭吴的决心。
杜预奏章送到京城,司马炎看了,要和他对弈的大臣张华再看一下。
张华见奏章中对当前的形势分析得很有道理,随即推开棋盘,对晋武帝奏道陛下圣武,国富兵强。
吴主淫虐,诛杀贤能,现在起兵讨伐它,可不劳而定,愿陛下不要迟疑了。
”
司马炎下了决心伐吴。
那几个重臣又来劝谏,他愤怒地斥责他们。
公元279 年,晋武帝命镇军将军司马伷出涂中,安东将军王浑出江西,建威将军王戎出武昌,平南将军胡奋出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出江陵,龙骧将军王浚下巴蜀,兵分六路,共二十多万人马,分头进攻吴国。
公元280 年,杜预挥军攻占江陵,斩吴将伍延。
于是沅江、湘江以南,连接交州、广州的大片州郡,都望风而降。
司马炎下令杜预分兵支援王溶。
王濬受杜预指挥,自水路进攻。
杜预召开军事会
1。
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及解释
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及解释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及解释势如破竹(拼音:shì rú pò zhú)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晋书·杜预传》。
“势如破竹”原指形势如同劈竹子一样,劈开上头几节,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口裂开了。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势如破竹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谢谢。
【汉字书写】:势如破竹【汉语注音】:shì rú pò zhú【成语出处】:唐.房玄龄等《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可与“节节胜利”“长驱直入”连用。
【势如破竹的意思】:势:情势、威力、气势;破竹:劈竹子时开头的一节劈开以后下面的`几节就可以顺着刀势一直劈下去。
形容兵力强大,像用刀劈竹子一样推进顺利没有阻碍。
多指开了个头就节节胜利,无法抗拒或气势不可阻挡。
【势如破竹的近义词】:所向披靡、破竹之势、势不可当;【势如破竹的反义词】:节节退败、一溃千里、坚不可摧;【势如破竹的故事】西晋武帝司马炎时期,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但是大部分大臣都认为吴国还是比较有实力,劝司马炎做好准备再进攻,只有一位叫杜预的大臣,觉得要趁吴现在衰弱,灭掉它,否则等它有实力了就更难。
司马炎觉得有道理就拜杜预为平东将军,出兵攻打东吴,大将杜预也非常支持司马炎统一中国。
就率领大军一举攻下江陵,占领了长江下游许多城镇,把吴国的都督孙歆也俘虏了。
杜预见战势这么顺利,就想一鼓作气消灭吴国。
一些将领却认为不妥,首先连续作战已经是兵家大忌,又值酷署,天气炎热,疾病流行,将士都很疲劳,再加上又逢长江水势暴涨,就建议暂时收兵等到冬天再进攻。
但是杜预坚决反对退兵,杜预心想,将士们连取数城,士气正旺,如果就此罢手,势必给吴军以喘息的机会,到时候再举兵,恐怕就不那么容易了。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译文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译文
成语“势如破竹”形象地描绘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迅猛推进、不可阻挡的景象。
它源自中国古代的一段历史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译文
“势如破竹”这个成语出自《晋书·杜预传》。
故事发生在西晋时期,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杜预奉命征讨东吴。
在战争初期,杜预率领的晋军节节胜利,但在攻打江陵时遇到了顽强的抵抗。
杜预的部下有些担忧,认为江陵城池坚固,难以攻克。
然而,杜预却信心满满地对部下说:“今吾军势如破竹,何患江陵不下!”
果然,在杜预的指挥下,晋军攻势如潮,最终攻克了江陵。
此后,晋军一路势如破竹,最终灭亡了东吴,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成语“势如破竹”就是由此而来,形容军队或事物的发展势头迅猛,不可阻挡,如同劈竹子一样,一劈到底。
通过了解“势如破竹”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我们不仅丰富了词汇知识,还领略了古代将领的智慧和勇气。
势如破竹的故事讲了什么
势如破竹的故事讲了什么势如破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irupozhu,意思是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下面请看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势如破竹的故事西晋时期,有一位着名的将领、学者名叫杜预。
他曾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
他有很高的谋略,被人称为“杜武库”。
他曾撰写过《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学术着作。
其中《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的《左传》注解中最早的一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成为后世儒家学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三国时期,魏国由司马氏执掌政权。
魏国吞并蜀国后,司马炎索性夺了帝位,建立晋朝,他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晋武帝。
此时,杜预主张出兵灭吴,一统天下,他给晋武帝写了一道奏章。
晋武帝看罢奏章后,觉得杜预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就不顾众臣的反对,下了伐吴的决心。
公元280年,杜预率领几路大军向吴国发动攻势。
他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占领了长江上游许多城镇,沅、湘两江以南一带的州郡,也都投降晋军。
吴军都督孙歆等二百多名官员被俘、被杀。
杜预想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一下子把吴国灭掉。
可是有人却认为,吴国是个大国,实力非常雄厚,要把它一下子灭掉实在很困难,况且当时正是夏季,暑热难当,雨水丰盛,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暂时停止军事行动,等到冬季再发动进攻也不算晚。
杜预不同意这种意见,他坚定地说:“从前,燕国的乐毅靠着济西一战,一口气就占领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
取胜的原因,除了乐毅指挥有方以外,就是靠士气旺盛。
现在我方士气旺盛,如果及时进攻吴国,就好像用刀破竹子,劈破几节以后,剩下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不会受到什么阻碍了。
”杜预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与敌军作战。
凡是他的旌旗所指之处,敌人没有不被打得大败的。
很快,晋军攻下了建业,吴主孙皓被迫投降。
晋朝终于统一了全国。
征南军队班师回朝后,晋武帝封杜预为当阳县侯,以表彰他平定东吴的盖世功勋。
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势如破竹
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势如破竹【成语】:势如破竹【拼音】:shì rú pò zhú【解释】: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防碍。
【出处】:《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举例造句】:关胜等众,乘势长驱,势如破竹,又克大谷县。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十九回【近义词】:势不可当、所向披靡、势如劈竹【反义词】:坚不可摧【成语故事】: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充足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当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
势如破竹成语故事
势如破竹是一个成语,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这个成语的背后有一个历史故事。
在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想要消灭吴国,实现全国统一。
他调集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进攻吴国。
在短短的几个月内,晋军就攻破了江陵,斩杀了吴国的一员大将,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得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建议暂缓进攻。
但是,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开上头几节后,下面各节就顺着刀口裂开了),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
晋朝大军在杜预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了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在面对困难时,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坚定信心,就可以势如破竹地战胜困难。
势如破竹的历史故事
势如破竹的历史故事编者按: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势如破竹,中国成语。
解释: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统一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吴国衰弱立即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杜预的奏章,找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为征南大。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兵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士气高涨,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成语”势如破竹”,形容战斗节节胜利,毫无阻挡。
延伸阅读:故事翻译【文言文】杜预向江陵,王浑出横江,攻吴镇戍,所向皆克。
杜预与众军会议,或曰:“百年之寇,未可尽克。
方春水生,难于久驻。
宜俟来冬,更为大举。
”预曰:“昔乐毅借济西一战,以并强齐。
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无复著手处也。
”遂指授群帅方略,径造建业。
【白话文翻译】杜预向江陵进发,王浑从横江出兵,攻打吴的兵镇及边防营垒,攻无不克。
杜预与众将领议事,有人说:“百年的寇贼,不可能一下子彻底消灭,现在正是春季,有雨水,军队难以长时间驻扎,最好等到冬季来临,再大举发兵。
战争的成语故事:势如破竹
战争的成语故事:势如破竹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势如破竹【成语】:势如破竹【拼音】:shì rú pò zhú【解释】: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象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成语故事】: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资料共享平台《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势如破竹》(https://www.)。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
四字成语故事-势如破竹
四字成语故事-势如破⽵ 势如破⽵⽐喻节节胜利,毫⽆阻碍。
那么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下⾯是⼩编带来的关于势如破⽵的成语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哦。
势如破⽵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武⼤⾂们商量灭⼤计。
多数⼈认为,吴国还有⼀定实⼒,⼀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够的准备再说。
⼤将杜预不同意多数⼈的看法,写了⼀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的最信任的⼤⾂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任命杜预作征南⼤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多万兵马,分成六路⽔陆并进,攻打吴国,⼀路战⿎齐鸣,战旗飘扬,战⼠威武雄壮。
第⼆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员⼤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担⼼长江⽔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涨,⽃志正旺,取得⼀个⼜⼀个胜利,势如破⽵(像⽤快⼑劈⽵⼦⼀样,劈过⼏节后⽵⼦就迎刃破裂),⼀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了!” 晋朝⼤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了全国。
塞翁失马 战国时期有⼀位⽼⼈,名叫塞翁。
他养了许多马,⼀天马群中忽然有⼀匹⾛失了。
邻居们听到这事,都来安慰他不必太着急,年龄⼤了,多注意⾝体。
塞翁见有⼈劝慰,笑笑说:“丢了⼀匹马损失不⼤,没准还会带来福⽓。
” 邻居听了塞翁的话,⼼⾥觉得好笑。
马丢了,明明是件坏事,他却认为也许是好事,显然是⾃我安慰⽽已。
可是过了没⼏天,丢马不仅⾃动回家,还带回⼀匹骏马。
邻居听说马⾃⼰回来了,⾮常佩服塞翁的预见,向塞翁道贺说:“还是您⽼有远见,马不仅没有丢,还带回⼀匹好马,真是福⽓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势如破竹成语解释及故事出处
【成语】:
势如破竹
【拼音】:
[shì rú pò zhú]
【解释】:
势:气势,威力。
形势就像劈竹子,头上几节破开以后,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
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
【出处】:
《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举例造句】:
独乐毅自引燕军,长驱深入,所过宣谕威德,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
【成语典故】:
三国末年,晋武帝司马炎灭掉蜀国,夺取魏国政权以后,准备出兵攻打东吴,实现统一全中国的愿望。
他召集文武大臣们商量灭大计。
多数人认为,吴国还有一定实力,一举消灭它恐怕不易,不如有了足够的准备再说。
大将杜预不同意多数人的看法,写了一道奏章给晋武帝。
杜预认为,必须趁目前昊国衰弱,忙灭掉它,不然等它有了实力就很难打败它了。
司马炎看了杜预的奏章,找自己的最信任的大臣张华征求意见。
张华很同意杜预的分析,也劝司马炎快快攻打吴国,以免留下后患。
于是司马炎就下了决心,任命杜预作征南大将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司马炎调动了二十多万兵马,分成六路水陆并进,攻打吴国,一路战鼓齐鸣,战旗飘扬,战士威武雄壮。
第二年就攻占了江陵,斩了吴国一员大将,率领军队乘胜追击。
在沅江、湘江以南的吴军听到风声吓破了胆,纷纷打开城门投降。
司马炎下令让杜预从小路向吴国国都建业进发。
此时,有人担心长江水势暴涨,不如暂收兵等到冬天进攻更有利。
杜预坚决反对退兵,他说:“现在趁士气高涨,斗志正旺,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势如破竹(像用快刀劈竹子一样,劈过几节后竹子就迎刃破裂),一举攻击吴国不会再费多大力气了!”晋朝大军在杜预率领下,直冲向吴都建业,不久就攻占建业灭了吴国。
晋武帝统一了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