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案设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1.2《设计图案》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1.2《设计图案》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1.2《设计图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设计图案》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五章的第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图案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如何系统地进行图案设计,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案,发现其设计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3.提高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图案设计规律,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图案,发现其设计规律。

2.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设计图案,提高其创新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图案,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一些设计图案的素材,如纸张、彩笔等。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案,如花纹、几何图形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你们发现了这些图案有什么特点吗?它们是如何设计的?”让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图案设计规律。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如重复、对称、旋转等,并解释这些方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设计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动手设计图案,可以是个人的名字,也可以是其他的图形。

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设计规律,提高其创新能力。

4.巩固(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图案设计方法。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图案设计》教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数学《图案设计》教案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知识与技能】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过程与方法】在应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对所学数学知识进行“再认识”,同时进行独立的数学创造,发展形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在经历应用数学知识进行独立的图案设计的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美与创造的同时获得自我创造的成就感,激发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热情.【教学重点】利用各种图形变换设计组合图案.【教学难点】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一、知识回顾,活动预备教师演示一个三角形分别经过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后得到其对应图形的变换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的基本特征是什么?让学生思考并归纳出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教学说明】让学生观察三种变换的基本过程,并回顾图形变换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辨析组合图案奠定基础.在此活动中,教师应关注:(1)学生观察演示时的注意力;(2)学生归纳特征是否准确.二、图案分析,整合知识问题1 观察下面的图形(教材书中P72图23.3-1),分析它是由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问题2 观察下面的图形,分析它是由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问题3 继续观察上述图案,感受简单图案的丰富变形.【教学说明】教师演示课件,突出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图形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让学生在组合图案中辨析出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图形变换,再现组合图案的设计过程,感受图形变换的奇妙、美丽、生动与灵活,调动学生创造的热情.教学时,应关注学生能否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表述基本图形进行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简单的基本图形可以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丰富多彩的图案.三、图案展示,合作交流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变换设计的图案.同学间分小组继续进行图案分析.教师巡视、倾听学生的交流,并提出问题“进行图案设计的步骤是什么?”【教学说明】教师应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合适图案,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引导学生善于用数学的眼光审视生活.教学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能否体会出图案设计的方法.四、图案设计,升华知识教师给出一个基本图形(如月芽形、一叶花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让学生自主设计图案(应以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为基本方法),然后同学间相互交流,看看谁设计的图案最美,并由设计者说说图案设计中所运用的图形交换有哪些?【教学说明】让学生进行图案设计,可增强学生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图案设计的关键是什么?(2)欣赏图形变换所产生的美.【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图案设计的关键在于选取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丰富的图案,在欣赏收集的组合图案或教师出示的课件中组合图案,进一步增强图案设计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通过反思图案设计的过程和欣赏变换产生的美,展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帮助学生了解数学是图形变换的根本,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促进其形成正确的数学观.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更好的提高学习能力。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第2课时用圆设计图案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第2课时用圆设计图案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1第2课时用圆设计图案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六年级上册数学的第2课时,用圆设计图案。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掌握了圆的基础知识之后,利用圆设计出各种美丽的图案。

我们将学习到如何利用圆的重复、对称、旋转等特性来创作出既有规律又具有美感的图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用圆设计图案的方法,提高大家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实践操作,让大家更加熟悉圆的基本性质,提高大家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学会如何利用圆设计出各种图案,难点则是如何运用圆的对称性和重复性来创作出美丽的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些用圆设计的图案,让大家观察这些图案的特点,引导大家发现圆在图案设计中的重要作用。

2. 讲解圆的性质:我会简要回顾一下圆的基本性质,如圆的周长、直径、半径等,让大家对圆有更深入的了解。

3. 示范设计图案:我会利用圆规和直尺,现场示范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圆图案,让大家直观地看到设计的全过程。

4. 学生动手实践:同学们按照老师的示范,自己动手设计一个简单的圆图案,可以利用彩纸和铅笔,发挥自己的创意。

5. 展示作品:大家将自己设计的图案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欣赏、交流,分享设计的经验和心得。

6. 讲解图案设计的方法:我会给大家讲解如何利用圆的对称性和重复性来设计出复杂的图案,引导大家掌握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7. 练习设计图案:同学们根据老师讲解的方法,自己设计一个复杂的圆图案,可以利用圆规、直尺和彩纸。

8. 展示作品并进行评价:大家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互相欣赏、交流,老师对大家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建议。

六、板书设计我会利用板书将圆的基本性质和图案设计的方法进行整理,让大家能够清晰地看到设计的步骤和要点。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设计一个具有对称性和重复性的圆图案,并写上下设计的思路和心得。

初中数学图案设计教案

初中数学图案设计教案

初中数学图案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案。

教学难点:1. 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灵活运用。

2. 创作具有创意的图案。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图案设计的作品,用于展示和参考。

2. 学生准备纸张、彩笔、剪刀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图案设计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图案设计的理解和想法。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介绍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重复、对称、对比等。

2.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一些图案设计的作品,理解并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实践环节(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主题,如“春天”、“欢乐节日”等,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出相应的图案。

2. 学生动手绘制自己的设计作品,可以使用彩笔、剪刀等工具。

四、展示和评价(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分享设计思路和过程。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和技巧,给予肯定和建议。

五、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强调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创作。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创作出具有创意的图案。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并设计出相应的图案,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学生相互学习和交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和评价能力。

总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图案设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课题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授课人知识技能1.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能够灵活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数学思考通过学生操作和试验,构建自主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问题解决经历搜集、欣赏、分析、设计和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学目标情感态度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教学重点利用各种图形变换设计组合图案.教学难点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设计出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授课类型新授课课时教具多媒体教学活动教学步骤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回顾回顾以下问题:1.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基本特征;2.归纳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3.图片欣赏:利用多媒体演示三种图形变换.师生活动: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教师进行点评和归纳.用美丽的图片捕捉学生的眼睛,帮助学生回顾三种图形变换.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堂引入】展示问题:观察图23-3-6,分析它是将哪个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分析这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图23-3-6师生活动:学生观察图形,将基本图形从组合图案中分离出来.教师利用多媒体演示基本图形经过三种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突出基本图形经过不同的图形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通过辨析图形,认识图形变换的本质,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动、灵活、美感,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活动二:实践探究1.探究新知活动一: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利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设计的组合图案.学生在展示的同时,说明组合图案是运用了哪种图形变换得到的,最基本的图形是什么.1.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与他人交流,集思广益.2.以学生为主展示其创作成果,在促进学交流新知教师观察学生的展示,适时评价或肯定.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图案设计的关键.学生讨论后,师生进行总结:选取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丰富的图案.即时小练:如图23-3-7所示的图案是由六个全等的菱形拼成的,它也可以看作是以一个图案为“基本图案”,通过旋转得到的.以下图案中,不能作为“基本图案”的是( B )图23-3-7图23-3-82.综合运用教师指导学生选择简单的基本图形,进行不同的图形变换,组合出美丽的图案.如利用三角形、矩形、菱形、圆等基本图形,进行图案设计.学生活动:自己独立设计;小组交流设计图案;小组内选出优秀图案班内展示.生进行数学交流的基础上增强其表达与交流的意识.教师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选择.【应用举例】例1 在下列某品牌T恤的四个洗涤说明图案的设计中,没有运用旋转或轴对称知识的是( C )图23-3-9例2 如图23-3-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DEF可以看作是△ABC经过若干次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旋转)得到的,写出一种由△ABC得到△DEF的过程: 答案不唯一,如△ABC向上平移4个单位,再沿y轴对折,得到△DEF .图23-3-10师生活动:学生解答问题,教师进行个别提问,最后总结解题方法.典型问题的设计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活动三:开放训练体现应用【拓展提升】例3 图23-3-11是3×3的正方形网格,将其中两个正方形涂灰,并且使得涂灰后的整个图案是轴对称图形,约定绕正方形ABCD的中心旋转能重合的图案都视为同一种,图23-3-12中的四幅图就视为同一种,则得到的不同图案共有( C )设置开放型问题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图23-3-11图23-3-12A.4种B.5种C.6种D.7种师生活动: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总结答案,教师在过程中进行引导、点拨.活动四:课堂总结反思【达标测评】1.下列语句中,不正确的是( D )A.图形平移是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决定的B.图形旋转是由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决定的C.中心对称图形是指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能与其自身重合的图形D.旋转后能重合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2.如图23-3-13所示的图案,至少绕它的中心旋转多少度能与自身重合( A )针对本课时的主要问题,从多个角度、分层次进行检测,达到学有所成、了解课堂学习效果的目的.图23-3-13A.45°B.90°C.135°D.180°3.如图23-3-14,这些美丽的图案都是在几何画板软件中利用旋转的知识在一个图案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每一个图案都可以看作是它的基本图案绕着它的旋转中心旋转同样的角度得来的,则旋转的角度为( C )图23-3-14A.30°B.60°C.90°D.180°4.如图23-3-15,图①经过 轴对称 变换得到图②;图①经过 旋转 变换得到图③;图①经过 平移 变换得到图④.(填“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图23-3-155.如图23-3-16,以点O为旋转中心,将阴影图形顺时针旋转90°三次,作出旋转后的图形.图23-3-16学生进行当堂检测,完成后,教师进行批阅、点评、讲解.1.课堂总结:(1)你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有哪些收获?哪些进步?(2)学习完本节课后,你还存在哪些困惑?2.布置作业:教材第76页复习题23第4,5,6,8题.让学生养成自主归纳课堂重点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网络】提纲挈领,重点突出.【教学反思】①[授课流程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以创造性地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图案设计为主线,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念,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②[讲授效果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灵活运用图形变换方式,将基本图形进行变换.③[师生互动反思]从课堂表现和学生表现分析,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进行图案设计,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反思教学过程和教师表现,进一步优化操作流程和提升自身素质.务.④[习题反思]好题题号 错题题号 学习目标1.认识和欣赏平移、轴对称、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利用图形的平移、轴对称、旋转变换设计组合图案.重点难点重点:设计图案.难点:如何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得出图案.预习导学一、自学指导.(10分钟)自学:自学教材P7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我们学过哪些图形变换?它们分别有何特征?(2)下列图形之间的变换分别属于什么变换?探究:(1)观察下面的图形,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2)观察三种图形变换的过程,回答问题:①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的基本特征;②归纳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二、自学检测:学生自主完成,小组内展示,点评,教师巡视.(8分钟)1.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要注意些什么?分析图案的形成过程,应注意运用__平移、__轴对称__、__旋转__进行描述,只要合理就行.2.图案设计的关键是什么?选取简单的基本几何图形,然后通过不同的变换组合出美丽的图案.合作探究一、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解题思路,小组活动后,小组代表展示活动成果.(7分钟)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分析下图中各个图案,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了哪些变换后得到的?点拨精讲:将基本图形从组合图案中分离出来,并再现此基本图形的变换过程.二、跟踪练习:学生独立确定解题思路,小组内交流,上台展示并讲解思路.(8分钟)1.某单位搞绿化,要在一块圆形空地上种植四种颜色的花,为了便于管理和美观,相同颜色的花集中种植,且每种颜色的花所占的面积相同,现征集设计方案,你能帮忙设计吗?点拨精讲: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应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2.下面花边中的图案,由圆弧、圆构成.仿照例图,请你为班级的板报设计一条花边,要求:(1)只要画出组成花边的一个图案;(2)以所给的图形为基础,用圆弧、圆或线段画出;(3)图案应有美感.课堂小结学生总结本堂课的收获与困惑.(2分钟)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设计图案.当堂训练请使用本课时对应训练部分.(10分钟)。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学习体验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学习体验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而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图案设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通过图案设计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思维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和成就感。

本文将结合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探讨学生在学习图案设计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

一、体验图案的美感在学习图案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不同的图案和形状,来探索它们的规律和美感。

教案中提供了许多不同形状的图案,学生可以自由组合它们,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在老师的帮助下分析它们的规律。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图案的美感,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发现能力,提高他们对形状和颜色的敏感度。

二、体验图形之间的联系在图案设计的学习过程中,图形之间的联系是很重要的一点。

教案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的形状和图案,让他们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并通过组合不同的图形来创造出新的图案。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图形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不同的形状和图案。

三、体验图案设计的过程图案设计的过程不仅是一个创造性和发现性的过程,还是一个需要思考和确定的过程。

教案中通过给学生提供不同的图案和形状,让他们自由组合,并讨论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提高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体验图案应用的实际意义图案设计不仅是一个可以体验美感和创造力的过程,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在教案中,学生不仅可以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还可以将它们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比如,设计出一件T恤、包包或者DIY的卡片等。

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图案的应用和意义,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的图案设计教学,不仅是一种启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思考、判断和应用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和思维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3《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3《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3《图案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图案设计》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的第三节内容,本节主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图形知识,对一些基本图案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图案设计,对学生来说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基本的图案设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美的感知,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

2.难点: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创意图案设计。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重要性。

2.案例教学法:分析一些经典图案设计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图案设计案例,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相关图案设计软件或工具,让学生实际操作。

3.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案设计案例,如衣服上的花纹、家具上的图案等,引导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美学价值和实际应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一些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如重复、对称、旋转等,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图案设计软件或工具,根据所学的图案设计方法,进行实际操作。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利用圆设计图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利用圆设计图案,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引导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学会运用圆规画圆,并能运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理解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圆规画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教学难点:1. 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的理解。

2. 圆规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3. 圆的创意设计。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圆板、多媒体设备。

2. 学具:圆规、直尺、圆板、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利用圆设计的美丽图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2. 新课导入:讲解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半径、直径、圆心等概念,并通过实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3. 演示与讲解:教师演示如何使用圆规画圆,讲解圆规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并给予个别指导。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利用圆规和直尺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尝试运用圆创造出不同的图案。

5. 创意设计:学生分组进行创意设计,利用圆规、直尺、圆板等工具,结合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创造出独特的圆图案。

6.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利用圆设计图案2. 教学目标3. 教学难点4. 教学过程5. 板书设计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2. 利用圆规和直尺,自己设计一个独特的圆图案,并解释设计的思路和创意。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学生掌握了圆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学会了运用圆规画圆,并能运用圆创造出美丽的图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合作交流和展示评价,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审美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2带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2带教学反思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内容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目标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这些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设计出称心如意的图案.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开动脑筋,敝开胸怀大胆联想,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重难点、关键1.重点:设计图案.2.难点与关键:如何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得出图案.教具、学具准备小黑板、三角尺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学生活动)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面的各题.1.如图,已知线段CD是线段AB平移后的图形,D是B•点的对称点,•作出线段AB,并回答,AB与CD有什么位置关系.CD2.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对称轴L的对称线段C′D′,•并说明CD与对称线段C′D′之间有什么关系?l3.如图,已知线段CD,作出线段CD关于D点旋转90°的旋转后的图形,•并说明这两条线段之间有什么关系?老师点评:1.AB与CD平行且相等;2.过D点作DE⊥L,垂足为E并延长,使ED′=ED,同理作出C′点,连结C′D•′,•则CD′就是所求的.CD的延长线与C′D′的延长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在L上并且CD=•C′D′.3.以D点为旋转中心,旋转后CD⊥C′D′,垂足为D,并且CD=C′D.二、探索新知请用以上所讲的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完成下面的图案设计.例1.(学生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题.按下面的步骤,请每一位同学完成一个别致的图案.(1)准备一张正三角形纸片(课前准备)(如图a)(2)把纸片任意撕成两部分(如图b,如图c)(3)将撕好的如图b沿正三角形的一边作轴对称,得到新的图形.(4)并将(3)得到的图形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为旋转中心旋转,得到如图(d)(如图c)保持不动)(5)把如图(d)平移到如图(c)的右边,得到如图(e)(6)对如图(e)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得到一个别致美丽的如图(f)的图案.老师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三、巩固练习教材P78 活动1.四、应用拓展例2.(学生活动)请利用线段、三角形、矩形、菱形、圆作为基本图形,•绘制一幅反映你身边面貌的图案,并在班级里交流展示.老师点评:老师点到为止,让学生自由联想,老师也可在黑板上设计一、二图案.五、归纳小结本节课应掌握: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设计图案.六、布置作业1.教材P78 活动2 P80 综合运用4、5、6、7.2.选用作业设计.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在图所示的4个图案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还有图形轴对称是()2.将三角形绕直线L旋转一周,可以得到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的是()二、填空题1.基本图案在轴对称、平移、旋转变化的过程中,图形的______和______都保持不变.2.如上右图,是由________关系得到的图形.三、综合提高题1.(1)图案设计人员在进行图设计时,•常常用一个模具板来设计一幅幅美丽漂亮的图案,你能说出用同一模具板设计出的两个图案之间是什么关系吗?(2)现利用同一模具板经过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一个图案,•并说明你所表达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是本册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简单的图案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欣赏简单的图案设计,了解基本图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利用纸折叠和剪切,制作简单的图案设计。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知识,对于简单的图案设计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复杂的图案设计,学生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此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简单的图案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图案设计步骤,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图案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图案设计方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图案设计。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创新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图案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2.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3.采用动手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案设计案例,用于分析和讲解。

2.准备纸张、剪刀等制作工具,让学生动手实践。

3.准备教学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案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对图案设计产生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基本的图案设计方法和步骤,让学生了解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图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总结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图案设计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图案,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教学重点:有条理地表述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教具准备:方格纸板花瓣卡片彩笔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师出示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师:你觉得这些图案漂亮吗?生:非常漂亮。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生:不知道师:其实,方法非常简单,就是用我们学过的图形变换中的方法设计出来的,谁能说一说,我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们学过了哪些图形变换的方法?生:我们学过的图形变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设计图案,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生:有!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师出示方格纸板和一个花瓣A卡片师:我这里有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个花瓣?生小组内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汇报反馈生1:我在花瓣的右边画一条对称轴,做它的轴对称图形B,然后在它们的下面在作一条对称轴,作AB的轴对称图形CD。

就得到花瓣的图案了。

(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师:他说的好不好?好的话掌声鼓励。

(生鼓掌)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生2:我是这样做的:以点O为中心,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这样旋转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图案了。

(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师:你的想发很巧妙啊,谁还有奇思妙想?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面作一个对称轴,作花瓣的轴对称图形,然后整体旋转180度。

(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师:你真棒!同学们的想法很奇妙,下面用你聪明的小脑瓜看看怎么用这个图案得到下一个图案呢?(出示教材第37页图2)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反馈生1:我把图A向右平移3格,在把图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样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确保每个小组的成员在能力上互补,有利于共同完成任务。
2. 主题设定:为每个小组设定一个图案设计主题,如“美丽的校园”、“愉快的节日”等,要求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展开设计。
3. 小组讨论:各小组成员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图案设计的思路、方法,明确分工,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将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反思,发现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同时,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活动,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全面评估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表现。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3. 互动性:案例中设置了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这种互动性的教学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4. 个性化:本案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小组设定不同的设计主题,使学生在完成设计任务时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个性。同时,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个性化评价,鼓励学生发挥潜能,提高自信心。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运用比较、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引导学生探索图案设计的规律,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计算机软件等,辅助图案设计,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师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任务,使学生在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初中数学教育中,图案设计作为九年级上册的一个重点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正是通过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几何知识和方法,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图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本案例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为背景,结合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注重实用性,旨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3.3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3.3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教案

:本课是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的教学内容,图形变换知识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必要基础,它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本节课通过对典型图案的欣赏、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等图形变换手段进行图案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课程相比,该课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本课的学习者是九年级学生,他们掌握了平移、旋转、轴对称等图形变换知识,具备一定的学习资源搜集能力,对自己动手操作的活动兴趣很高,并对计算机操作有一定认识.:1、知识与技能(1)认识和欣赏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能够灵活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2、过程与方法经历搜集、欣赏、分析、设计和操作的过程,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和交流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对典型图案设计意图的分析,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增强审美意识.:教学重点:利用各种图形变换设计组合图案.教学难点:将基本图形创造性地运用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设计出和谐、丰富、美观的组合图案.:一.新课引入电脑演示图片: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美丽的图案,下列图案各有何特点?祝同学们学习快乐天天开心★★★★★★★★★★★★★★★★★★★★★★★★★★★★★★★★★★★★★★★★★★★★★★★★★★★★二.新课讲解1.观察下面的图案,分析它是将哪种基本图形经过哪些变换得到的?电脑演绎基本图形经过三种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图案12.继续辨析图案;例1.你能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分析如图中各个图案的形成过程吗?电脑演绎每个图形由基本图形经过三种变换后得到组合图案的过程.总结: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就能把一个简单的图形设计成一个美丽的图案.1.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墙纸样本.提出问题:请你说说这幅墙纸是由什么“基本图形”经过怎样变换得到的?解:上面的图案是由三个基本图案组成的,它们分别是三种不同颜色的“爬虫”(形状、大小完全相同)。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课题学习_图案设计》名师教案(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3章《课题学习_图案设计》名师教案(人教版)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一、教学目标(一)核心素养图形变换是学习空间、图形的基础,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本节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平移、旋转、轴对称变换等相关知识,本节课通过对生活中常见图案的欣赏、分析,让学生能够运用平移、旋转以及轴对称等图形变换的方式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本节内容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探究精神。

(二)学习目标1.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这些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进行图案设计,设计出称心如意的图案;2.通过复习平移、轴对称、旋转的知识,然后利用这些知识让学生开动脑筋,敝开胸怀大胆联想,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三)学习重点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设计图案.(四)学习难点如何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它们的组合得出图案.二、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1.预习任务:请同学们收集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设计的实物或图片,并阅读教材2.预习自测:(1)在图所示的4个图案中既包含图形的旋转,还有图形轴对称是()【知识点】旋转、轴对称【解题过程】解:A、有轴对称,但无旋转;B、有旋转,没有轴对称;C、有轴对称,没有旋转;D、既有轴对称,又有旋转。

【思路点拨】根据轴对称与旋转的概念及特点求解【答案】 D .(2)基本图案在轴对称、平移、旋转变化的过程中,图形的______和______都保持不变.【知识点】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解题过程】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1)形状不变、大小不变;(2)变换前后,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思路点拨】根据平移、旋转、轴对称的基本性质求解【答案】形状、大小(3)如下图,是由________变换(平移、旋转、轴对称)得到的图形.【知识点】旋转【解题过程】三种图形变换的区别于联系(1)图形的方向不同;(2)变换前后,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思路点拨】掌握三种图形变化的共性(图形的形状大小不变),再用三种变化的区别来解题. 【答案】旋转.(4)如图,将△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如果△ABE的周长是16cm,那么四边形ABFD 的周长是()A.16cm B.18cm C.20cm D.21cm【知识点】平移的性质【解题过程】解:∵△ABE向右平移2cm得到△DCF,∴EF=AD=2cm,AE=DF,∵△ABE的周长为16cm,∴AB+BE+AE=16cm,∴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E+EF+DF+AD=AB+BE+AE+EF+AD=16cm+2cm+2cm=20cm.【思路点拨】先根据平移的性质得到CF=AD=2cm,AC=DF,而AB+BC+AC=16cm,则四边形ABFD的周长=AB+BC+CF+DF+AD,然后利用整体代入的方法计算即可.【答案】 C .【设计意图】回顾平移旋转的相关知识,为课堂预热.(二)课堂设计1.知识回顾【相关定义及性质】:2.问题探究探究一图形的三种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活动一】忆旧探新师:观察下面的图案,每一个小风车的大小相同吗?生:相同师:整幅图案可分别由下列基本图形通过变换而得吗?变换几次得到?生:平移(5次)、平移(3次)、平移(1次)[或轴对称(上下翻折)] 师:让我们再看看下面的图形又可以通过某个基本图形变化而得吗?生:能,基本图形是或生:可由以上基本图形绕点O旋转而成老师用电脑演绎基本图形的演变过程总结:归纳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1)形状不变、大小不变;(2)变换前后,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设计意图】通过辨析图形,认识到图形变换的本质是“简单图形的复杂变换” .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动、灵活和美妙,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活动二】实践展示展示学生课前搜集到的墙纸样本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美丽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让我们仔细来看一看大家课前都收集到了什么.师:(指图案)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些图案是怎么设计的?生:……(让几名同学发表看法)总结:图案设计步骤:(1)选取基本图形(不要过于复杂)(2)依据各种变换的基本性质设计图案【设计意图】让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注重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欣赏美的能力.探究二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的应用(★,▲)●活动①基础性例题例1.下列科学计算器的按键中,其上面标注的符号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知识点】中心对称、轴对称图形基本性质【答案】D.【解题过程】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B、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思路点拨】根据轴对称与中心对称的概念求解.练习:下列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知识点】轴对称、中心对称【解题过程】解:A、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D、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思路点拨】结合选项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即可.【答案】A【设计意图】本题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利用中心对称与轴对称设计的图形●活动2 提升型例题例2. 如图,已知△ABC、直线l及点A2.(1)请画出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2)如果点A1与A2点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请标出这个对称中心O,并画出与△A1B1C1关于点O成中心对称的△A2B2C2.【知识点】作图-旋转变换;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过程】(1)如图,△A1B1C1即为所求;(2)如图,点O 即为旋转中心,△A 2B 2C 2即为所求.【思路点拨】(1)分别作出各点关于直线l 的对称点,再顺次连接即可;(2)连接A 1A 2,则线段A 1A 2的中点即为O 点,再画出图形.【答案】见解答过程练习: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小正方形网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ABC 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 (﹣1,3),B (﹣4,0),C (0,0)(1)画出将△ABC 向上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A 1B 1C 1; (2)画出将△ABC 绕原点O 顺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 2B 2O ;(3)在x 轴上存在一点P ,满足点P 到A 1与点A 2距离之和最小,请直接写出P 点的坐标.【知识点】作图-旋转变换;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作图-平移变换【解题过程】解:(1)如图所示,△A 1B 1C 1为所求做的三角形;(2)如图所示,△A 2B 2O 为所求做的三角形;(3)∵A 2坐标为(3,1),A 3坐标为(4,﹣4),∴A 2A 3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y =﹣5x +16,令y =0,则x =516,∴P 点的坐标(516,0). 【思路点拨】 (1)分别将点A 、B 、C 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然后顺次连接;(2)根据网格结构找出点A 、B 、C 以点O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90°后的对应点,然后顺次连接即可;(3)利用最短路径问题解决,首先作A 1点关于x 轴的对称点A 3,再连接A 2A 3与x 轴的交点即为所求.【答案】【设计意图】在网格中如何利用平移、旋转轴、对称设计图形.●活动3 探究型例题例3:如图,把图中的△ABC 经过一定的变换得到△A′B′C′,如果图中△ABC 上的点P 的坐标为(a ,b ),那么它的对应点P′的坐标为( )A .(a -3,b )B .(a +3,b )C .(3-a ,-b )D .(a -3,﹣b )【知识点】几何变换的类型;坐标与图形性质.【解题过程】由图可知,△ABC 与△A′B′C′关于点(1.5,0)成中心对称,设点P′的坐标为(x ,y )所以,5.12=+x a ,02=+y b 解得x =3-a ,y =-b ,所以,P′(3-a ,-b ).故选:C .【思路点拨】根据菱形的性质,可得D 点坐标,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D 点的坐标.【答案】C练习: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M 0的坐标为(1,0),将线段OM 0绕原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 1,使得M 1M 0⊥OM 0,得到线段OM 1;又将线段OM 1绕原点O 逆时针方向旋转45°,再将其延长到M 2,使得M 2M 1⊥OM 1,得到线段OM 2;如此下去,得到线段OM3,OM4,OM5,…根据以上规律,请直接写出OM2014的长度为.【知识点】旋转、规律型【解题过程】解:∵点M0的坐标为(1,0),∴OM0=1,∵线段OM0绕原点O逆时针方向旋转45°,M1M0⊥OM0,∴△OM0M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OM1=2OM0=2,同理,OM2=2OM1=(2)2,OM3=2OM2=(2)3,…,OM2014=2OM2013=(2)2014=21007.故答案为21007.【思路点拨】根据点M0的坐标求出OM0,然后判断出△OM0M1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出OM1,同理求出OM2、OM3,然后根据规律写出OM2014即可. 【答案】21007【设计意图】主要考查学生对探索规律,图形旋转等知识点的理解. 解答探索题型,必须在缜密审题的基础上,利用学具,按照要求在动态的过程中,通过归纳、想象、猜想,进行规律的探索,解答时要注意方程思想、函数思想、转化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因此其成果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其思维必须严格结合给定条件结论,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这也是数学综合应用的能力要求.3.课堂总结知识梳理(1)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定义和性质(2)图案设计步骤:①选取基本图形(不要过于复杂)②依据各种变换的基本性质设计图案重难点归纳(1)三种图形变换的共性:①形状不变、大小不变;②变换前后,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线段、对应角相等.(2)图形变换的本质是“简单图形的复杂变换” ,将三种变换结合可以构造更为复杂的优美图案.(三)课后作业基础型自主突破1.某市的文化底蕴深厚,人民的生活健康向上,如瑶族长鼓舞,东安武术,宁远举重等,下面的四幅简笔画是从某市的文化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其中在设计中用到了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知识点】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解题过程】解:轴对称图形的只有C.故选C.【思路点拨】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即可作出判断【答案】C.2. 为了迎接杭州G20峰会,某校开展了设计“YJG20”图标的活动,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B.C.D.【知识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解题过程】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点,旋转180度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故错误;B、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对折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因为找不到任何这样的一条直线,沿这条直线对折后它的两部分能够重合,即不满足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D、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故选D.【思路点拨】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答案】D3.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A. B. C. D.【知识点】轴对称、中心对称.【解题过程】很明显,选项A、C、D是轴对称图形,其中C选项中的梅花图案只有一个对称轴,你能数数选项D中的图形对称轴有几个?选项A、B是中心对称图形.【思路点拨】轴对称是一个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实际意义上的概念,而中心对称是旋转180°后能重合的实际意义上的概念.所以,我们通过大体上目测,基本可以上可以挑出我们想要的. 【答案】A.4.如图,该图形绕点O按下列角度旋转后,不能与其自身重合的是()A、72°B、108°C、144°D、216°【知识点】旋转对称图形【解题过程】该图形被平分成五部分,因而每部分被分成的圆心角是72°,并且圆具有旋转不变性,因而旋转72度的整数倍,就可以与自身重合.因而A、C、D都正确,不能与其自身重合的是B.故选B.【思路点拨】利用旋转对称【答案】B.5.如图,△ABO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4)、B(2,1)、O(0,0),如果将△ABO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A′B′O′,那么点A′、B′的对应点的坐标是A、A′(﹣4,2),B′(﹣1,1)B、A′(﹣4,1),B′(﹣1,2)C、A′(﹣4,1),B′(﹣1,1)D、A′(﹣4,2),B′(﹣1,2)【知识点】坐标与图形的旋转变化【解题过程】∵图形旋转后大小不变,∴OA=OA′22+=A、D显然错误;1417同理OB=OB′22+=∴C错误.故选B.215【思路点拨】利用旋转的性质解题【答案】B.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正方形ABCD 顶点都在格点上,其中,点A的坐标为(1,1).(1)若将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90°,点B到达点B1,点C到达点C1,点D 到达点D1,求点B1、C1、D1的坐标.(2)若线段AC1的长度与点D1的横坐标的差恰好是一元二次方程x2+ax+1=0的一个根,求a 的值.【知识点】坐标与图形的旋转作图,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解题过程】解:(1)如图,B1、C1、D1的坐标分别为:B1(2,﹣1),C1(4,0),D1(3,2);(2)根据勾股定理,AC122=+=3110∴线段AC1的长度与点D110 3.103)2+103)a+1=0,103)a=﹣10解得a=﹣10【思路点拨】(1)根据网格特点,分别找出旋转后的点B1、C1、D1的位置,然后顺次连接即可得到旋转后的正方形,然后利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点的坐标.(2)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C1的长度,与点D1的横坐标的差后代入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关于a的一元一次方程即可.【答案】(1)B1(2,﹣1),C1(4,0),D1(3,2)(2)a=﹣10能力型师生共研7.如图,小明设计了下列一系列图案,都是由面积为1的正方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9个,…,按此规律.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A.20 B.27 C.35 D. 40【知识点】规律型,图案的设计类【解题过程】解: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图象有2+3=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9个,…,按此规律,第n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n+1)=23)(+nn个,则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为2+3+4+5+6+7=27个.故选B.【思路点拨】第(1)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个,第(2)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图象有2+3=5个,第(3)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9个,…,按此规律,第n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有2+3+4+…+n=23)(+nn,进一步求得第(6)个图形中面积为1的正方形的个数即可.【答案】B.8.如图,等腰Rt△ABC中,∠ACB=90°,AC=BC=1,且AC边在直线a上,将△ABC绕点A 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①可得到点P1,此时AP1=2;将位置①的三角形绕点P1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②,可得到点P2,此时AP2=1+2;将位置②的三角形绕点P2顺时针旋转到位置③,可得到点P3,此时AP3=2+2;…,按此规律继续旋转,直至得到点P2014为止.则AP2014=.【知识点】旋转的性质【解题过程】解:AP1=2,AP2=1+2,AP3=2+2;AP4=2+22;AP5=3+22;AP6=4+22;AP7=4+32;AP8=5+32;AP9=6+32;∵2013=3×671,∴AP2013=(2013﹣671)+6712=1342+6712,∴AP2014=1342+6712+2=1342+6722.故答案为1342+6722.【思路点拨】由已知得AP1=2,AP2=1+2,AP3=2+2;再根据图形可得到AP4=2+22;AP5=3+22;AP6=4+22;AP7=4+32;AP8=5+32;AP9=6+32;每三个一组,由于2013=3×671,则AP2013=(2013﹣671)+6712,然后把AP2013加上2即可.【答案】1342+6722探究型多维突破9.阅读以下材料,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几何中,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和等腰梯形都是特殊的四边形,大家对于它们的性质都非常熟悉,生活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四边形——筝形.所谓筝形,它的形状与我们生活中风筝的骨架相似.定义: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称之为筝形,如图,四边形ABCD是筝形,其中AB=AD,CB=CD.判定:①两组邻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筝形②有一条对角线垂直平分另一条对角线的四边形是筝形显然,菱形是特殊的筝形,就一般筝形而言,它与菱形有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如果只研究一般的筝形(不包括菱形),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请说出筝形和菱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各两条;(2)请仿照图1的画法,在图2所示的8×8网格中重新设计一个由四个全等的筝形和四个全等的菱形组成的新图案,具体要求如下:①顶点都在格点上;②所涉及的图案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③将新图案中的四个筝形都涂上阴影(建议用一系列平行斜线表示阴影).【知识点】利用旋转设计图案;菱形的性质;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解题过程】(1)相同点:①两组邻边分别相等;②有一组对角相等;③一条对角线垂直平分另一条对角线;④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⑤都是轴对称图形;⑥面积等于对角线乘积的一半;不同点:①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筝形的对角线不互相平分;②菱形的四边都相等,筝形只有两组邻边分别相等;③菱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筝形的对边不平行;④菱形的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筝形只有一组对角相等;⑤菱形的邻角互补,筝形的邻角不互补;⑥菱形的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筝形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2)如图所示:【思路点拨】(1)利用菱形的性质以及结合图形得出筝形的性质分别得出异同点即可;(2)利用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结合题意得出答案.【答案】详见解题过程10. 如图1,边长为4的正方形ABCD中,点E在AB边上(不与点A、B重合),点F在BC 边上(不与点B、C重合).第一次操作:将线段EF绕点F顺时针旋转,当点E落在正方形上时,记为点G;第二次操作:将线段FG绕点G顺时针旋转,当点F落在正方形上时,记为点H;依此操作下去…(1)图2中的三角形EFD是经过两次操作后得到的,其形状为____,求此时线段EF的长;(2)若经过三次操作可得到四边形EFGH.①请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为______,此时AE与BF的数量关系是______.②以①中的结论为前提,设AE的长为x,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面积y的取值范围.【知识点】图形与旋转,勾股定理,轴对称图形正方形、等边三角形;【解题过程】(1)等边三角.∵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D =CD =BC =AB ,∠A =∠B =∠C =90°.∵ED =FD ,∴△ADE ≌△CDF .(HL )∴AE =CF ,BE =BF .∴B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知识点梳理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知识点梳理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知识点梳理篇一、知识点梳理1. 图形的认识图形包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梯形等;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

2. 图形的性质图形的性质包括边长、面积、周长、对称性、角度等。

3. 图形的变换图形的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翻转等。

4. 图形的组合图形的组合包括分割、拼接、剪切等。

二、学生能力培养1. 认知能力通过认识不同图形、学习图形的性质和变换等知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辨认各种图形,掌握各种图形的面积、周长、角度等性质,具备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2. 创新能力通过对图形设计、组合等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创意性的活动。

3. 合作能力通过小组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合作中相互支持,协作完成任务。

三、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能够辨认和认识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掌握各种图形的基本性质,如边长、面积、周长、角度等。

3)能够进行平移、旋转、翻转等图形的变换。

4)通过图形设计、组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主要内容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辨认和认识、各种图形的基本性质,如边长、面积、周长、角度等,以及平移、旋转、翻转等图形的变换。

3. 教学方法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手工制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和互动中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4. 教学流程详情参见教案范例五篇中的具体内容。

5.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成绩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对各种图形的基本性质的掌握程度、对平移、旋转、翻转等图形的变换的应用能力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课后调查的方式,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评价和建议,以改进教学效果。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利用圆设计图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利用圆设计图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利用圆设计图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新课标六年级上册数学“利用圆设计图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的性质,掌握利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图案。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基本性质,掌握圆规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圆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能运用所学的圆的知识,设计出具有美感的图案。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学生能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1. 学生对圆的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 学生对圆规的使用方法的掌握。

3. 学生设计图案的创新性和美观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量角器、彩笔等。

2. 学具:白纸、彩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圆形物品,如车轮、风扇、硬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征。

2. 提问:这些物品为什么都能转动?它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3. 学生回答:这些物品都能转动是因为它们的形状是圆形,圆形具有旋转对称性。

二、新课讲授1. 讲解圆的性质:圆是一种由无数个等距离于圆心的点组成的图形,圆心是圆的中心点,半径是圆心到圆上任意点的距离。

2. 讲解圆规的使用方法:圆规是一种用来画圆的工具,由两个可移动的脚组成,一个脚固定在纸上,另一个脚用来画圆。

3. 示范画圆: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使用圆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讲解画圆的注意事项。

4.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进行练习,使用圆规画出不同大小的圆,并互相交流心得。

三、图案设计1. 讲解图案设计的要求:设计的图案要美观、创新,能够体现出圆的特点。

2. 示范图案设计:教师在黑板上示范如何利用圆设计出美丽的图案,如花瓣、螺旋等。

3. 学生设计:学生分组进行图案设计,可以使用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3.3 课题学习 图案设计 教案

《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观察生活中的图形特点和微课展示,了解旋转对称定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识图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渗透数学变换思想。

2.会应用旋转对称图形的概念识别图形是否为旋转对称图形并能找到旋转中心和计算出旋转角度数。

3.通过观察生活实例、动手剪出旋转对称图形、在扇面上设计及在多媒体上利用几何画板设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体会旋转对称的美,并应用其性质设计出自己喜欢的图形,感受数学的魅力,并在多种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体现数学学科素养。

教学重点利用旋转、轴对称或平移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平移与旋转组合的方式进行一些图案设计。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合作探究、拓展新知课前准备课件、课本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数学诗——几何变换星移斗转银河落,月印三潭半碧波。

保短保长皆变换,能屈能伸是几何。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23.3 课题学习图案设计》。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请用平移、轴对称、旋转等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完成下面的图案设计.例1 (学生活动)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题.按下面的步骤,请每一位同学完成一个别致的图案.(1)准备一张正三角形纸片(课前准备)(如图a);(2)把纸片任意撕成两部分(如图b,如图c);(3)将撕好的如图b沿正三角形的一边作轴对称,得到新的图形;(4)将(3)得到的图形以正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作为旋转中心旋转,得到如图(d)(如图c保持不动);(5)把如图(d)平移到如图(c)的右边,得到如图(e);(6)对如图(e)进行适当的修饰,使得到一个别致美丽的如图(f)的图案.老师必要时可以给予一定的指导.三、归纳新知本节课应掌握:利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的图形变换中的一种或组合设计图案.四、教后反思。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3.3课题学习图案设计(教案)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通过图案设计,加深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和运用。
2.提升学生数学抽象和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审美观念和创意思维,激发学生对美的追求,提高艺术素养。
4.增强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通过图案设计过程中的讨论、分享,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3.图案设计的应用:探讨图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服装设计、家居装饰、广告设计等。
4.创新图案设计: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图案。
5.图案设计的评价:学会从美观、创意、实用性等方面对图案设计进行评价。
本章节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几何图案的构造方法和图案设计的应用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对称、旋转等变换的应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图案设计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设计一款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服图案。
实践活动环节,同学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积极性很高,这让我很欣慰。通过这个环节,大家不仅巩固了所学知识,还提高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不过,我也观察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偏离了主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引导讨论时更加注意把握主题,确保同学们能够聚焦核心问题。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同学们的表现给了我很大的惊喜。他们能够围绕图案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说明大家在课堂上能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然而,我也发现有些同学在讨论时过于依赖他人,缺乏独立思考。针对这个问题,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同学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1.2《设计图案》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1.2《设计图案》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5.1.2《设计图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图案,图案的基本特征。

2.能够观察、描述和复制图案。

3.能够设计出自己的图案,并用简单的规律性描述。

二、教学重点1.图案的基本特征。

2.观察、描述和复制给定的图案。

3.设计出符合规律的图案。

三、教学难点1.设计出自己的图案,并用简单的规律性描述。

2.将观察到的图案用文字描述清楚。

四、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带有图案的卡片或图片。

2.准备一些纸和彩色笔。

3.准备板书或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出示几张带有不同图案的卡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图案的特征,引出本节课要学的内容。

2. 学习图案的基本特征1.引导学生讨论图案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大小等。

2.让学生观察不同图案,并进行分类。

3. 学习观察、描述和复制图案1.让学生观察一些给定的图案,并描述其特征。

2.让学生尝试复制给出的图案。

4. 学习设计图案1.让学生自己设计出图案,并描述设计图案的规律。

2.学生之间互相展示并交流设计的图案。

5. 拓展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设计出更复杂的图案,并用简单的规律性描述。

2.老师挑选一些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分析和评论。

六、课堂小结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图案的基本特征。

2.学会了观察、描述和复制给定的图案。

3.学会了设计自己的图案,并用简单的规律性描述。

七、作业布置设计一个有规律的图案,并用文字描述清楚图案的规律。

八、板书设计•图案的基本特征:颜色、形状、大小等•观察、描述和复制图案•设计图案并用规律性描述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真思考,努力实践,掌握图案设计的基本技能。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活动设计篇

小学六年级数学《图案设计》教案范例四篇:活动设计篇

第一篇:彩虹六边形图案设计活动目的:通过设计彩虹六边形图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六边形的特征和变化。

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大小和颜色的六边形,让学生感受六边形的特征和美感。

2.提供六边形模板,让学生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出六边形,拼接在一起,形成彩虹六边形图案。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彩虹六边形图案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图案。

4.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设计思路和创意。

5.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六边形的特征和变化,以及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活动评价:通过这个图案设计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对六边形的认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活动中的互相展示和交流,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二篇:棋盘图案设计活动目的:通过设计棋盘图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方形和棋盘的特征和规律。

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大小和颜色的正方形,让学生感受正方形的特征和美感。

2.提供正方形模板,让学生利用黑白两种颜色的纸张剪出正方形,并拼接在一起,形成棋盘图案。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让棋盘图案更加丰富和多样化,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创造出不同的图案。

4.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设计思路和创意。

5.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正方形和棋盘的特征和规律,以及创新设计的重要性。

活动评价:通过这个图案设计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对正方形和棋盘的认识,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同时,活动中的互相展示和交流,也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第三篇:几何图形图案设计活动目的:通过设计几何图形图案,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几何图形的特征和运用。

活动过程:1.引导学生观察不同几何图形,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特征和美感。

2.提供各种几何图形模板,让学生利用不同颜色的纸张剪出几何图形,并拼接在一起,形成几何图形图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案设计教案人教版数学
学设计思想:
对于本节的内容,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精美图案,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分析它们的形成过程,来学会如何独立的设计图案。

在整体教学中,教师起到的是引导的作用,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应该多动手、动脑子,细心认真的观察各个图案,分析每个图形的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灵活运用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的组合进行简单的图案设计。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过程,感受这些图案与变换的关系;
多动手、动脑,细心认真观察,分析每个图形的构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设计图案的过程中,感受变换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通过对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图案进行观察、分析、欣赏等,增强自己的审美意识。

教学重点:
分析、欣赏生活中的一些美丽的图案,知道它们的形成过程,并会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

教学难点:
利用平移、旋转、对称,自己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教师引导式教学。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具准备:
电脑、幻灯片、画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帮助学生复习平移、旋转和中心对称的定义和性质;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中心对称与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

教师:利用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可以设计出许多美丽的图案,我们先来介绍一个概念:
我们将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统称为图形变换。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
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
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