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4(近3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思想政治(必修)考试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政治考试说明详细解读
第一部分《经济生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一货币
考点1 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A)
1商品的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1)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的东西,都不是商品。
(2)商品必须用于交换,自己消费和无偿供他人使用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2商品的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商品价值: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特有属性。
考点2 货币的概念A、本质A、基本职能(B)
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
货币从产生时起,就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货币所具有的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叫价值尺度。
②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
格的基础。
③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①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
商品流通。
其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
②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必须用现实的货币,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③商品流通过程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的。
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
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即待售商品量与价格水平的乘积)成正比,同货币流通速度
(即货币在买主和卖主之间转手的次数)成反比。
用公式表示: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考点3 纸币的含义,纸币流通规律★
1纸币的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2纸币流通规律是指流通中纸币总量所代表的价值量决定于货币必要量的规律。
考点4 信用卡的功能(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能减少现金适用,简化手续,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
考点5 外汇和汇率(A)★
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
(升高、跌落)
考点6 树立正确的金钱观(B)
1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是财富的象征。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存在着商品货币关系,所以人们对金钱的追求是正常的,也是重要的。
2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是:要取之__、用之有度、用之__。
即通过合乎道德与__的正当途径挣钱;把钱用到有利于国家社会、有利于他人的地方,用到有利于全面发展自己、实现人生价值的地方。
3金钱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内容,人生应该有更高的精神追求。
二价格
考点7 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B)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价值决定价格。
考点11 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B)★★
1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考点12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B)★★
1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1)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___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___对它的购买。
(增加,减少)
(2)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___,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__(比较大,
比较小)
(3)商品价格变化对关联商品需求量产生不同影响
①对替代品需求量影响(与本身商品需求量成反比):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其替代商品的
需求量___,反之则___(增加,减少)
②对互补品需求量影响(与本身商品需求量成正比):一种价格上升,其互补品需求量_
__;反之则___(增加,减少)
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1)调节生产:即商品价格提高,获利多,企业会___生产规模;价格降低,获利少,企业会___生产规模(扩大,压缩)
(2)提高劳动生产率。
这样才能缩短___劳动时间,争取更大的降价空间,以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3)生产_____的高质量产品。
这样才能顺利实现商品价值,增加市场份额和更多利润。
三消费
注意:影响消费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或叫经济发展水平)
1恩格尔系数
(1)含义: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则会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考点17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C)★★★
含义: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料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核心:可持续性消费
经济意义:(1)有利于资料的再利用,提高资料的利用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3)有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
四生产与经济制度
考点18 生产与消费的关系(B)★★★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和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
(1)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2)消费调节生产,即消费产生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3)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4)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注意:消费对生产起着重要的反作用,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促进”作用。
考点19 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体现(A)★★
1地位: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2主体地位的体现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产值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考点21 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的种类A
1非公有制经济类型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考点21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及意义:B
原因:这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决定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五企业与劳动者
考点20 公司的含义和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A)★
1含义: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2我国法定的公司形式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考点21影响公司经营和发展的主要因素。
B
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考点23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C)★★★
树立1自主就业观;2竞争就业观;3职业平等观;4多种方式就业观。
考点24 劳动者依法享有的主要权利:B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
考点25 我国的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三大业务)
1___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贷款的来源,是开展其他业务的基础。
2___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盈利的主要来源。
3结算业务~~可以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
考点26 储蓄、债券、股票、商业保险四种投资方式的特点(C)★★★
1特点:
(1)储蓄:利率较低,可采用多种方法存入。
一般说来没有什么风险,是一种便捷的投资方式。
(2)债券:特别是国债,信用度高、代用率高、流通性强,但回报时间长。
而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都是利息高、风险大,但其安全性比股票高,是一种稳健的投资方式。
(3)股票:收益高、风险,不能退股,只能转让,要有良好的投资心态。
(4)商业保险:对财产、人身健康、安全有保障作用,是一种规避风险的投资。
2相同:都是个人投资行为,对国家建设和公民生活有利,能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利益。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七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27 我国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客观必然性(B)★★总的来说,是由我国客观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1是由我国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我国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根本原因。
2是由我国的_____________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这是直接原因。
3是发展社会主义______的客观要求。
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考点28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A)★
1基本内容(按劳分配是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意:第一:范围――在公有制范围内,非公有制下采取的任何分配方式都不是按劳分配;
第二:体现公平――分配的尺度,任何公民都采取同一尺度;
第三:承认差异――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 要求:
考点29 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A)★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2按生产要素分配
(1)含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也称为经济资源)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房产、地产、设备等
(2)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意义: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3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资本、技术、管理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考点30 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B★★
1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收入分配差距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制度保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重要举措之一: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重要举措之二: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八财政与税收
考点31 财政收入的来源(A)★
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它们是税收收入(最主要,占主导,最稳定)、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
考点33 财政收支关系的三种情况(A)★
收支平衡财政盈余财政赤字
考点34 我国财政的作用(C)★★★
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平衡运行。
九征税与纳税
考点35 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A)★
1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这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三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考点: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意义A:
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考点36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B)★★
1必要性:我国税收的性质是___、___。
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国家通过税收实现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
对国家来说,各种职能的实现,必须依靠社会各界的各种税收做物质基础。
2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公民依法纳税既是自己应有的义务,也是对国家社会的一种贡献。
3公民应该自觉诚信纳税,反对偷税、漏税、欠税、抗税等违法行为。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考点37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B)★
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考点38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B)★★
1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不能、不许)
①资源配置效率低下,资源浪费;
②社会经济不稳定,发展经济波动和经济秩序混乱;
③收入分配不公平,收入差距拉大,甚至导致严重的两极分化。
考点39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B)★★
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
(1)国家角度
①加强宏观调控,以克服市场调节所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缺陷。
②建立、完善并落实市场规则。
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自
愿、平等、公平、诚信)
③加快垄断行业改革步伐,禁止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主义、非法垄断及其他非法竞争行为,
禁止强买强卖、巧取豪夺、牟取暴利、坑蒙拐骗等非法行为。
(2)社会角度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尤其要加快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
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
(3)个人角度
①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学法、懂法、守法,又能依法维权。
②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
考点4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___作用。
①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
③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考点41 解析我国宏观调控的含义、主要目标和手段。
★★★
1含义:宏观调控的含义(新增):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考点4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树立科学发展观(B)★★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
是统筹兼顾。
考点43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措施(C)★★★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经济发展要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十二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考点44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和表现(A)★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其主要表现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考点45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A)★
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又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它推动了世界范围内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消极影响:(1)现阶段的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2)经济全球化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中国应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面对,迎接挑战。
考点46 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作用(A)★
1基本原则:①非歧视原则(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②市场准入原则③互惠原则④公平竞争原则⑤公平贸易原则⑥贸易政策法规透明原则
2主要作用:①积极组织多边谈判②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议③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
考点47:对外开放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B(新增)
必须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根本基点。
不是闭关自守,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
第二部分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1 国家的根本属性(A)★国家的根本属性是阶级性。
考点2 我国的国家性质(B)★★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考点3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考点4 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B)★★
1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的民主权利具有广泛性,和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考点5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A)★★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民主权利(政治权利),行使这一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
理的基础和标志。
(2)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的自由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包括: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荣誉;
遵守宪法和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考点6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C)★★★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基本内涵:指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1)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权利的实现需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要求:树立权利和义务意识,把二者统一于行动中。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依据:在我国,国家利益与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要求: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必须把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
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这是公民爱国的表现。
考点7 公民应依法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B)★★
1为什么?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要求。
(1)这有利于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
2如何做?依法进行;(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考点8 民主选举的几种方式(A)
民主选举方式的特点
考点9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A)★
1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直接+间接)
(1)通过民主选举制度参与: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人民代表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
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间接参与决策)(2)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3)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适用于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
(4)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依据: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
意义: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
(5)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后四项是直接参与决策]
考点10 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的性质(A)★
1村民委员会性质: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居民委员会性质: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考点: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A:
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
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14 理解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B)★★
1我国政府的职能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我国政府是_____的执行者和_____的捍卫者。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政府担负着四个方面的职能:
第一保卫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第二组织社会主义__建设的职能。
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第三组织社会主义__建设的职能。
第四提供________的职能。
考点15 我国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B)★★
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是
第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第二要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第三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其哲学依据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考点18 我国政府为公民求助或投诉提供的途径A
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推行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裁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考点18 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
有效制约和监督政府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这个机制,一靠__,二靠___,二者缺一不可。
监督体系包括:
⑴内部监督:上级政府、监察部门、审计部门和法制部门。
⑵外部监督: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政协的监督、
社会与公民的监督。
三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考点13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A)★★
1法律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常务委员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