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4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点记背大全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一、哲学的基本概念1.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种关于宇宙万物及其联系与发展的学问,是一种通过理性思维和辩证思维探讨人生、社会和世界等重大问题,力图找到一种客观真理的学科。
哲学是智慧的追求,是对于宇宙、人生、价值、形而上学等问题的思考。
2.哲学的特点哲学具有普遍性、综合性、批判性、反思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哲学的普遍性表现在其思考的问题是普世性的,涉及全人类和整个宇宙;综合性体现在哲学不仅具有科学性、宗教性和艺术性等方面,而且还能综合其他学科的成果;批判性是指哲学对已有的观念进行批判和否定,以寻求新的真理;反思性是哲学要求人们对一切事物进行深入的思考,而系统性则体现在哲学对世界问题进行科学和系统的认识。
二、中国哲学的发展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的萌芽期,这个时期的著作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易经》和《老庄》思想。
《易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哲学著作,上面载着许多关于宇宙、人生和道德等方面的思考。
而《老庄》所倡导的自然无为和道家思想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哲学。
2.公元前秦汉时期的哲学在秦汉时期,儒、道、墨、法等学派起源,而儒家在这个时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古代唯一的官方哲学。
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礼乐等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在这个时期,佛教的传入开始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佛教提倡的空、假、中、缘等思想为中国哲学注入了新的思维方式。
4.唐宋时期的哲学唐宋时期是中国哲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儒家、佛教、道教三家之学并重,并通过讲学和创作产生了新的思想成果。
这个时期的孟子、程子、朱熹、王阳明等人都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明清时期,儒学开始式微,佛、道两大思想在中国哲学中占有更大的地位。
这个时期的王守仁、王夫之等人都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三、西方哲学的发展1.古希腊哲学古希腊哲学是西方哲学的开端,其思想家们涉及逻各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对世界起源、宇宙万物和人类的本质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和讨论。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知识点总结(辩证)唯物论1.自然界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进展是客观的。
【办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1)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可以正确反映客观事物②意识可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进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进展。
【办法论】:(1)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3. 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别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别能制造规律,也别能改变或泯灭规律。
【办法论】:承认规律的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
【注意】:(1)凡是说到人们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一定是遵循(或违背)了某种客观性(如:自然界的客观性、联系的客观性、规律的客观性);假如人们科学办事,同样坚持了实事求是原则。
(2)把握例词:实事求是、遵循和依据规律、因为人的活动而造成某种消极后果、拔苗助长、依照生产力调整生产关系、面向市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别为尧存,别为桀亡”、生态失衡。
4. 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办法论】:规律是客观的,但并别意味着人在规律面前XXX 为力,人能够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依照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注意】:把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例词:努力、艰难奋斗、决心、坚韧、百折别挠、“两军相遇勇者胜”、“有志者事竟成”等。
(唯物)辩证法1.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办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咨询题。
人教版政治必修4知识点
人教版政治必修4知识点人教版政治必修4知识点1、日子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咨询和对世界的考虑。
3)、哲学总是自觉或别自觉的地妨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日子。
2、啥是哲学?哲学是对于世界观的学咨询;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又是对于办法论的学咨询.一句话,哲学是世界观和办法论的统一。
3、世界观和办法论的关系:区不: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全然观点。
办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然办法。
联系:世界观决定办法论,办法论反映世界观。
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不: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妙;哲学是对个不规律和特性举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普通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进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办法论的指导。
5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区不:1.含义别同,2世界观人人都有哲学是哲学家自觉研究的成果3世界观是自发零散的朴素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形成的思想体系联系: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关系世界观的学咨询2哲学和世界观基本上把整个世界当作研究的对象7、啥是辩证法?啥是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进展、全面的观点看咨询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咨询题。
8、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1)它能够经过对社会弊端、旧制度、旧思想的批评,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
2)它能够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进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将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的物质力量。
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科学的办法论;是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伟大的变革。
科学性是XXX性的前提,XXX性保证科学性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原理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一、哲学基本概念1.哲学的定义:哲学是一门探究世界本质和人类境遇的学科,是一种追求智慧、探究真理、寻求答案的学问。
2.哲学的特点:哲学的特点包括理论性、辩证性、综合性和批判性。
3.哲学的内容:哲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宇宙本体、生命及人类和社会等方面的思考。
二、文化基本概念1.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人类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创造和积累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
2.文化的内涵:文化的内涵包括它的客观性、主观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3.文化的价值:文化的价值体现在其承载的历史、民族精神和文明成果等方面。
三、哲学的基本方法1.形而上学方法:形而上学是哲学最基本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宇宙的本原和基础、实体和现象的本质等问题。
2.辩证法方法:辩证法是哲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对立,以及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规律。
3.实证方法:实证方法是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主张从实际的经验和数据出发,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
四、哲学思想1.古代哲学思想:包括古希腊哲学、印度哲学等,主要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孔子等。
2.近代哲学思想:近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有笛卡尔、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主要研究对象是宇宙和人类社会的本质。
3.当代哲学思想:当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尼采、胡塞尔、海德格尔、萨特等,主要关注存在、个体和历史等问题。
五、文化多元性1.文化多元性的概念:文化多元性是指世界上不同的文化群体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秩序等方面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2.文化多元性的影响:文化多元性的影响体现在文化冲突、文化交流、文化传播等方面,对世界文化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3.文化多元性的挑战:文化多元性会带来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认同的混淆、文化传播的困难等问题,需要加强文化交流和传播。
六、全球化与本土化1.全球化的概念: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融合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2.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的影响主要包括对全球经济格局、文化传播、国家主权等方面的影响,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许多争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人生价值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人的价值与评价
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即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即自我价值)。
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和责任,对一个人价值的评价主要看他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2、价值观导向作用
【原理】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人生重要向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拆解】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导向作用(评价与行为);②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③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3、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关系】立足实践,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特点】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
【依据(如何)】①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地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4、价值创造与实现
【原理】人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求我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第1 页共3 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唯物论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唯物论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自然界的客观性原理)
自然界是物质的,要求我们尊重自然,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2、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4、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
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原理】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遵循规律,同时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拆解】①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②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③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
第1 页共6 页。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必备知识点(共170个)
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哲学部分必备知识点1.哲学智慧起源于对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3.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4.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5.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6.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7.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但不起决定作用。
9.哲学的本义就是热爱智慧、追求智慧。
10.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11.哲学属于世界观,但世界观不一定是哲学。
世界观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科学的世界观才是哲学。
12.人人都有世界观,但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并不是哲学。
13.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14.哲学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
15.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16.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17.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18.哲学的基本派别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19.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世界的本原问题展开的。
20.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1.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金、木、水、气、火、土等。
24.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看做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梳理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哲学理论知识)一、追求智慧的学问1.哲学的起源⑴本义:①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其本义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⑵产生:①(本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人类的两项基本活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处理的关系:)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③(起源:)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认识世界)⑶作用: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实践。
哲学总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特别提醒】①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升华)。
②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哲学不等于真正的哲学。
③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因为它从最一般本质和最普遍规律的层面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①从本义上看:哲学是一门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②从本质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从产生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④从特点看: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它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⑤从作用看: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并指导具体科学,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⑴内涵: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特别提醒】①“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②“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能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⑵内容:①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
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记必背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记必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必修Ⅳ《生活与哲学》基本知识点(应知应会、必记必背)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与生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在一定意义上,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因此,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①哲学就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②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2、哲学的含义(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 (3)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注意:①具体把握哲学与世界观、世界观与方法论、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②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正确与错误之分,不一定科学3、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2)为什么?①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③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4、哲学派别一览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物质形态,如水、火、气、土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原子,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唯心史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人的主观精神是唯一的实在,是第一性的东西。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背诵点整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背诵点整理1.哲学与详细科学的关系〔1〔2〕联络:2. 哲学的根本问题----3.哲学的两大派别或两大阵营-----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两大对子----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一对。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在科学的根底上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理论根底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5.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正确反映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理论,又经过理论的反复检验。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就在于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自于它的理论性。
理论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根本观点6.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7.运动是无条件的、永久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9.意识的含义:〔1〔2〔3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内容客观的,形式主观的〕〔4〕因此,物质世界是先于意识而存在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10.11.〔1〔2〕真理与认识或意识的区别:✍〔3〕理论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理论是唯一满足将主观与客观相联络的桥梁的这一条件。
〔1〕矛盾---是联络的根本内容,矛盾----也是开展的根本动力〔2〕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也是本质与核心。
〔3〕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4〕是否成认矛盾----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观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所在。
〔5〕辩证法的前提----坚持矛盾的普遍性〔6〕矛盾问题的精华---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普遍性〔共性〕寓于特殊性〔个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例如:水果通过苹果、香蕉、梨、桔子等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7〕矛盾的根本属性是: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寓于矛盾的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1.哲学思维方法哲学思维方法是指哲学研究问题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方法。
主要包括:辩证思维、批判思维、综合思维、逻辑思维等。
哲学思维方法对于提高人们的思维能力和理论分析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2.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哲学家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存在问题、认识问题、价值问题、方法问题。
哲学家的思想主要表现在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态度和解决方法上。
比如,康德主张人的认识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黑格尔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整体,而马克思主张历史的发展是价值问题的解决过程。
3.文化的内涵和特征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具体包括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道德风尚、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
文化的特征主要包括:多样性、发展性、全面性、相对性等。
4.文化与文明文化与文明是密切相关的概念,文化是指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神生活的总和,而文明是指该民族、该社会的社会生活的总和。
文化属于精神文明范畴,而文明包括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文化与文明相辅相成,相互依存。
5.文化多样性与文化差异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文化各具特色,且各种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文化差异包括语言差异、宗教差异、传统习俗差异等。
而文化多样性在推动文明进步、丰富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6.尊重文化差异与维护文化多样性在全球化的今天,尊重文化差异与维护文化多样性成为了当代人们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尊重文化差异是尊重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权利,是维护人类合作共赢的基础。
维护文化多样性是保护人类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是促进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的重要前提。
7.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人民起着重要的精神支撑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一、哲学与文化的关系1.哲学与文化的定义哲学是指对人类生活和世界的一种理性思考和探索,它是一种关于人类存在和认识的基本问题的思考方式,是思维和理性的表现。
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全体成员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创造、传承和发展起来的东西。
哲学与文化的联系就在于哲学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化则为哲学提供了基础和土壤。
2.哲学与文化的关系哲学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哲学是文化的精神内核,它反映了一定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各种因素。
其次,文化是哲学的载体和表现形式,哲学是文化的精华,代表了一定社会阶级和群体的思想观念,是文化的理论反映。
而哲学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是反映文化现象和文化特征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识方式,对于文化的生成、发展和演变起着积极的作用。
二、哲学与文化的发展历程1.古代哲学与文化古代哲学与文化始于古希腊文化,就其思想而言,希腊充满着革命精神,集大陆与海岛特色于一身,兼收并蓄地吸取了多种外来文明的精华。
古希腊文化中,哲学是一种全面的思考方式,是对世界本质、人类存在及其意义等问题的思索和探讨,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包括哲学、艺术和政治等方面的成就。
2.中世纪哲学与文化中世纪是基督教文明的时期,以神权主义思想为主导,哲学与文化受到宗教的支配和影响,哲学家多是神学家,思想主要体现了教权的权威和神学教义的内容。
同时,中世纪文化也是以宗教信仰为核心,以教会的支配为重心,其主要特点是信仰至上、教权至高。
3.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与文化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新时代的开始,哲学与文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主要特点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反对泥古不化的教权思想,倡导世俗人文主义,提倡民主思想和人权意识,注重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的发展。
4.现代哲学与文化现代哲学与文化主要是以启蒙思想为核心,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思想革命,其核心是推动民主、科学和人权的发展。
同时,现代哲学与文化也是以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斗争为主线,更加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体现了自由、平等和联合的价值观念。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与文化》知识点总结哲学原理辩证唯物论(探究世界的本质)1、世界的物质性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根源于物质,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坚定无神论,反对有神论。
2、物质决定意识,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其固有的规律。
要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
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改造世界,造福人类。
4、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能动创造性。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通过实践可以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巨大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推动事物的发展,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的意识。
5、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6、什么是意识(意识的本质)意识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是物质世界的反映,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7.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意识的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意识才能有效发挥能动作用,正确指导人们实践;违背客观规律的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把握世界的规律)联系的观点1、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从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政治必修四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的第一性问题(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和同一性问题(区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3、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局限性: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本原。
(局限性: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
)辩证唯物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第一意识第二,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优点: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 下列说法均属于唯物主义: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天地合而万物生。
实事求是,求真务实。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
气者,理之依也。
4、唯心主义:主观唯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识,感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
当成第一性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及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掩耳盗铃。
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
物是观念的结合,存在即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
心外无物。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客观唯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理生万物。
上第七天创造世界。
现实世界是理论世界的影子。
5、辩证法和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发展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发展观知识点
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1、发展的普遍性与实质
【原理】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要求我们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过程)
【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
【拆解】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要求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②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要做好充分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各种困难;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发展状态)
【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做好量的积累,同时抓住机遇,促成质变。
(要坚持适度原则)
【拆解】①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要求我们积极做好量的积累;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要果断抓住机遇,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4、内外因辩证关系(发展原因)
【原理】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
第1 页共3 页。
人教版_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_知识点总结
思想政治必修四知识点(人教版)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本义:爱智慧或追求智慧①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②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发展,为生活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⑤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上的精华,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经济上的反映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联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哲学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哲学揭示的是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3、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1)思维和存在何者何者是本源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2)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4、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5、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高中政治 必修四哲学必背考点+音频解说
高中政治必修四哲学必背考点+音频解说同学们好!今天小蜂准备的资料是高中政治 | 必修四哲学必背考点+音频解说(建议收藏)(资料和音频获取方式看文末噢~)感兴趣的同学记得点赞+收藏哦,找资料不迷路~1、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①唯物主义观点: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心主义观点: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常结合引文题进行考查2、实践是认识基础的具体体现?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和材料题居多,常结合体现型和解析型设问进行考查3、辩证唯物论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意识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这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这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④一切从实际出发要求我们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和材料题居多,常结合解析型设问进行考查4、认识的过程?①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是一个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常考方式】以选择题居多,要求对三大特点进行辨别与区分5、联系观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①联系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②联系的客观性原理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③联系的多样性原理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同时搞好局部;⑤系统的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教育》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教育》知识点
1. 哲学的基本概念
- 哲学是研究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和根本原理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
- 哲学的主要特点包括理论性、综合性、反思性和抽象性。
2. 教育的基本概念
- 教育是有意识地影响和引导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培养和发展人的能力和素质的社会活动。
-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包括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等。
3. 哲学与教育的关系
- 哲学为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思维方法。
- 教育是哲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
4. 哲学与教育的主要流派
-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个体的自由和尊严,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关注能力的培养和实用性的发展。
- 进化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个性化和因材施教。
5. 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
- 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政治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全面发展原则和人民性原则。
- 社会主义教育旨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 现代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
-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
- 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创新人才。
-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
以上是高中政治必修4《哲学与教育》的知识点概览。
详细内容可以进一步学习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记背知识大全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哲学基本常识)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
哲学是指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人们自发的、零散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因此哲学的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由于对哲学上所说的物质有不同的理解,唯物主义可分为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主义都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
唯物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都是科学的。
但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哲学物质概念的理解是错误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哲学上所说的物质归结为一种或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把哲学上所说的物质归结为原子,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唯心主义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物质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都是错误的。
但是唯心主义也包含了一些认识论、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思想,可以吸收和借鉴。
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1、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哲学来源于时代(即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政治经济在精神上的反映。
真正的哲学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反作用于时代(即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真正的哲学通过对社会的弊端、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为社会变革作思想准备。
真正的哲学为人们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
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阶级属性上的革命性变革:以往哲学都是剥削阶级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的革命性变革: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实践基础上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功能上的革命性变革:以往哲学只注重解释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更注重改造世界。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并通过中国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唯物论和认识论部分)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唯物论部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物质的具体形态。
物质世界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原理内容】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的意识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物质世界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2、物质与运动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原理内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
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反对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不变论。
反对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
4、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辩证关系原理★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人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认识、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在认识、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具有的精神状态。
【原理内容】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原理内容】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客观规律面前,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唯物论部分)1、意识的起源、生理基础和本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的生理基础)。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无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目的计划性(即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和动机;人们在实施行动之前要预先制定蓝图、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自觉选择性(即只有当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时,人们才会去主动地反映它)。
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具有主动创造性(即人的意识在反映客观世界时既能反映事物的现象,又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能追溯过去,又能推测未来)。
人的意识在改造客观世界时能动作用的体现: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即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的环节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即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人的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即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3、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主观符合客观。
【原理内容】人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4、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要求: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③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④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认识论部分)1、实践的基本含义和特点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