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极性及指向问题
关于220kV变电站CT极性检查分析 黄华锡

关于220kV变电站CT极性检查分析黄华锡摘要:以差动保护装置为主的继电保护设备在利用差动保护原理运转的继电保护设备大批量使用的影响下,提高了对CT极性一致性的要求。
关键词:220kV;继电保护;极性一、引言由于继电保护中的差动保护、方向保护都需要确定功率正方向(也就是电流正方向),做到可以正确区分区外、区内故障,准确无误的计算差流,确保保护装置能够正确动作。
而对于主变间隔和出线,国内大部分的继保厂家都对CT的极性一端必须靠近母线做出了要求,以此来规定功率的方向,使差动保护、方向保护能够正确动作。
大多时候如果只计算差流,看其是否为0,那么在负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是不能完全正确的判断CT极性的[1]。
二、母线差动保护在220kV变电站时的CT极性母线是发电厂和变电站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母线又称汇流排,是汇集电能及分配电能的重要设备,下面介绍下母线差动保护在220kV变电站时的CT极性:第一,母线差动的保护。
如果母线与元件不平衡的电流相连,便会很容易引起故障的保护,通过对电流相位的比较,根据每个连接元件不同的电流相位变化来辨别外部和内部故障的总线差动保护。
无论母线连接多大的元素数,在正常操作中或外部短路时,电流差动继电器会以180º流出和流入电流相位差,当内部出现故障时,几乎全部电流相位的每个元素都是一样的。
相比较,能够减小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影响,提高母线在差动保护时的灵敏度。
第二,单母线的完全差动保护。
在母线上所连接元件的全部访问的差分电路中,以及变比相同并且每个元件上都装有的电流互感器就是母线的完全差动保护,连接时要按照环流法的原理,所有极性相同的端子都要与相应的电流互感器的次级彼此连接,接入到差动继电器中[2]。
在母线外部出现故障时或正常运行时,流出电流的母线电流与流入总线的电流和为零,因此差动继电器将不能正常启动,当总线出现故障时,差动继电器流入的电流是所有元件短路电流之和,与此同时差动继电器会发生动作,切断母线上的所有元件的连接。
CT极性讲义

一、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定义当一、二次绕组中,同时由同极性端子通入电流时,它们在铁芯中所产生磁通的方向应相同。
例如:L1与L2为同极性端、L2、K2为同极性端(一次绕组接交流电,二次绕组接负载,在同一瞬间,一次电流流入的端子与二次电流流出的端子)。
即当系统一次电流从极性端子L1流入时,在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的电流应从极性端子L2流出。
在一次绕组中通常选取L1流向L2为正,而二次绕组中K2流向K1为正。
极性标注按照减极性原则二、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电流互感器的准确级是指在规定的二次负载范围内,一次电流为额定值时,电流的最大误差,用百分比数表示。
准确级分为02.,0.5,1.3.10(10P或10P10或10P20)等5级。
其中0.2,0.5,1级为测量级;3,10(10P或10P10或10P20)为保户级i,括号内为IEC规定,10P中的P表示保护,10P10、10P20后边的10和20表示一次电流与额定电流的倍数。
计量和测量仪表使用的电流互感器为0.5、0.2级,只作为电流、电压测量使用的电流互感器可以用1.0级,对于非重要的测量允许使用3.0级,差动保护采用10.0级。
三、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基本要求1.电流互感器接线方式应满足测量仪表、远动装置、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具体要求。
2.为防止电流互感器以、二次绕组之间绝缘损坏而被击穿时,高电压侵入二次回路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二次侧应有且只能有一个可靠的接地点,不允许有多个接地点,否则会使继电保护拒绝动作或仪表测量不准确。
由几组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合成的电流回路,如差动保护,接地点宜选在控制室。
3.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开路时将产生危险的高电压,为此因采取如下措施:(1)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允许装设熔断器;(2)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一般不进行切换。
当必须进行切换时,应有可靠的防止开路的措施。
(3)对于已安装未使用的电流互感器,必须将二次绕组的端子端接并接地。
(4)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端子应使用试验端子。
CT极性及指向问题

CT极性及指向问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规定互感器采用减极性标注的方法如下:即同时从一二次绕组的同极性端通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它们在铁芯中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
当从一次绕组的极性端通入电流时,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的电流从极性端流出,以极性端为参考,一二次电流方向相反,因此称为减极性标准。
这样规定的电流互感器同名端的电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某一时刻,当一侧电流作为电源从同名端流入时,另一侧作为负荷则从同名端流出,这样标注的电流方向,一、二次电流认为是同相位。
在使用时,常规定一次“*”端的耐压比“非*”端高,对双母主接线方式,“*”端一定要接在母线侧,以减小母线故障机率。
如果满足以上接法,在TV一、二次均为高电位为极性端的情况下(这个一般不会有错),我们则简称指向变压器或线路(有功功率)。
首先介绍一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问题:电流互感器在交流回路中使用,在交流回路中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在改变。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指的是某一时刻一次侧极性与二次侧某一端极性相同,即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称此极性为同极性端或同名端,用符号"*"、"-"或"."表示。
(也可理解为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的方向关系)。
按照规定,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首端标为L1,尾端标为L2;二次线圈的首端标为K1,尾端标为K2。
在接线中L1和K1称为同极性端,L2和K2也为同极性端。
电流互感器同极性端的判别与耦合线圈的极性判别相同。
较简单的方法例如用1.5V干电池接一次线圈,用一高内阻、大量程的直流电压表接二次线圈。
当开关闭合时,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可判定1和2是同极性端,当开关闭合时,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
一般我们称潮流指向变压器,即以母线侧为正极性端。
CT的极性与方向并不是完全规定死的,所有的方向都是在一个参考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参考方向的不同就意味着不同的方向定义和结果,对于CT的方向可以有两种考虑,一种出于对差动保护的考虑,它不需要具体判别电流到底是流入还是流出,而出于基尔霍夫原理只要求求取矢量和,因此,只要所有的CT所定义的方向均指向被保护设备方向或是全部与之相反即可,另一种则是出于负荷电流方向的考虑,它需要确切的电流流向,而单纯的电流只是一个正弦波,不能确定放下去方向,只是与电压相结合,才能确切的指出功率方向,表现出电流的具体流向,由于功率计算往往以母线电压的电压为采样点,一般以母线为基点,一般母线指向线路为正方向,同样为了统一CT方向,一般吧CT指向母线定义为正方向。
pt、ct原理接线方式极性测试课件.ppt

ko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主要与继电装置配合,在线路发生短路 过载等故障时,向继电装置提供信号切断故障电路。保护 用电流互感器的工作条件与测量用互感器完全不同,保护 用互感器只是在比正常电流大几倍几十倍的电流时才开始 有效的工作。其准确度等级要求一般没有测量的高,但其 不仅要求在额定一次电流下误差不超过规定值,由于要求 其在故障大电流时有较好的传变特性,所以在一定短路电 流倍数下误差不超过规定值。
⑷当配电装置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对独立电流互感器每串宜配置三组, 每组的二次绕组数量按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每组8个二次绕组)。双母线接线 一般每组4~5个二次绕组。35kV一般3~4个二次绕组,10kV一般2~3个二 次绕组,三个二次绕组一般为关口计量点或主变进线间隔 。
ko
⑸继电保护和测量仪表宜用不同二次绕组供电,若受条件 限制须共用一个二次绕组时,其性能应同时满足测量和保 护的要求,且接线方式应避免仪表校验时影响继电保护工 作;
ko
一次绕组可调,二次多绕组电流互感器。 这种电流互感器的特点是变比量程多,而且可以变更,多见于高压电流互感器。 其一次绕组分为两段,分别穿过互感器的铁心,二次绕组分为两个带抽头的、 不同准确度等级的独立绕组。一次绕组与装置在互感器外侧的连接片连接,通 过变更连接片的位置,使一次绕组形成串联或并联接线,从而改变一次绕组的 匝数,以获得不同的变比。带抽头的二次绕组自身分为两个不同变比和不同准 确度等级的绕组,随着一次绕组连接片位置的变更,一次绕组匝数相应改变, 其变比也随之改变,这样就形成了多量程的变比,(图中虚线为电流互感器一次 绕组外侧的连接片)。
pt、ct原理接线方式极性测试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
电流互感器在交流回路中使用,在交流回路中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在改变。电流互感器
的极性指的是某一时刻一次侧极性与二次侧某一端极性相同,即同时为正、 或同时为负, 称此极性为同极性端或同名端,用符号"*"、"-" 或"."表示。(也可理解为一次电流与二
次电流的方向关系)。 按照规定,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首端标为 L1,尾端标为 L2; 二
Ki=
I1N I2N
=Hale Waihona Puke N2 N1急剧增加而达到饱和状态。由于二次绕组感
应电势与磁通变化率成正比
(E=nΔ Φ /Δ t),所以在磁通值过零瞬间, 二次绕组产生很高的电势,可以达到数千伏 甚至更高,从而危及人身以及设备的安全。
特别强调的一点:运行中的 电流互感器二次侧绝对不允许开
路。
因此,运行中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不允许开路。同
是一个降流变压器,其一次侧的匝 数远少于二次侧匝数,一般只有一 匝到几匝。使用时,将一次侧与被 测电路串联,二次侧与负载串联。
路运行的变压器。
电流互感器的一次、二次额 定电流之比,称为电流互感器的 额定电流比,用Ki表示: 电流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如果二次侧 开路,则二次侧的去磁磁势为零,而一次侧 磁势仍为不变,它将全部用来激磁,激磁磁 势较正常的增大了许多倍,引起铁芯中磁通
按绝缘介质分为
⑴干式电流互感器 : 由普通绝缘材料浸渍绝缘漆作 为绝缘;
⑵浇注绝缘电流互感器 : 由环氧树脂或者其他树脂 混合材料浇注成型; ⑶油浸式电流互感器 : 由绝缘纸和绝缘油作为绝缘;
⑷气体绝缘互感器:由FS6气体作为主绝缘。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选择
保护用电流互感器的性能应满足继电 保护正确动作的要求,首先应保证在稳态对 称短路电流下的误差不超过规定值。
浅析500kV智能变电站CT极性

浅析500kV智能变电站CT极性摘要:本文介绍两座已经投入运行的500kV智能变电站的500kV部分CT极性接法,来分析它们与规范之间的差别,为了满足500kV部分一个半断路器接法的要求,必须使智能装置具有反极性功能或合并单元具有极性反抽能力;为了保证检修、改造、运行维护的安全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CT极性;反抽;反极性;500kV智能变电站引言目前,我国新建变电站基本上为智能变电站,500kV智能变电站由于在电网中的重要地位,近两年设计建造的智能站基本将500kV部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配置取消,从CT二次绕组直接敷设电缆进保护装置,进行模拟量采样。
然而,前几年500kV部分基本采用合并单元、智能终端的模式,保护等智能设备采用数字量采样。
现在我们将要讨论的便是采用数字量采样的500kV智能变电站的500kV部分CT极性接法。
1、500kV智能变电站500kV部分CT配置1.1 中开关二次绕组反抽+保护装置反极性图1 500kV幸福变电站第四串开关、CT配置简图从上图中看到,由于中开关靠II母侧CT反向配置,为保证进入合并单元的CT二次绕组极性统一,于是将该绕组在汇控柜即合并单元前端就地反抽,那么虽然保证了进入合并单元的CT二次绕组极性统一,但是对于3/2接线的幸福二线线路保护而言,必须让进入保护的中开关电流反极性;对于2012年左右的智能设备,合并单元无法发出反极性的电流虚端子,线路保护装置也没有反极性的电流虚端子,但在保护装置装置参数中可以对开关电流进行反极性设置,于是问题得到解决。
虽然CT二次绕组在开关两侧配置,但是由于保护绕组并不是配置在开关两侧,如果故障出现在开关与靠线路侧CT之间时,虽然母差保护动作跳开开关,但是不属于线路保护范围,故障不能及时切除,将导致保护存在死区,若满足动态稳定要求,也可运行。
1.2 中开关二次绕组反抽+合并单元虚端子反极性500kV和谐变电站,2014年左右设计,其第一串为半串配置仅有5011、5012开关,由于是不完整串,5012开关有到II母母差保护的二次绕组(参考图2),由于本站所有保护装置不支持任何方式的反极性,但合并单元提供反极性的虚端子,不过只能提供两组,于是母差保护只有在合并单元前端即汇控柜处,对CT二次绕组进行反抽,将主变保护所需绕组通过合并单元提供反极性的虚端子实现,如此才能满足极性要求。
浅谈CT极性错误对主变差动保护的影响

浅谈CT极性错误对主变差动保护的影响摘要:CT极性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主变差动保护动作正确性,本文通过一起主变差动保护异常实例,结合主变高、低压侧电流向量图的分析,得出问题原因,进而提出CT极性错误对差动保护的影响。
最后,针对此安全生产运行中的隐患,提出主变投运前必须进行带负荷测试,并指出应从哪些方面对测试数据进行判断及分析。
关键词:CT极性;差动保护;带负荷测试0引言变压器差动保护按照有关的规定在保护投运前要严格检查输入保护装置的电流互感器的相序和极性,确保变压器差动保护的正确工作。
但在电力生产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场经常有接错变压器高低压侧电流互感器接线,导致相序和极性错误的情况发生,造成变压器差动保护异常或误动。
本文结合一起因CT极性错误引起主变“差流越限”频繁告警的实例,通过分析、查找原因,判断为CT极性接反引起,进而提出主变投运前带负荷测试的重要性。
1差动保护异常实例分析1.1问题简述某变35kV 1号主变技改完成投产后,差动保护装置一直发“差流越限告警”信号,Id达到0.47A,由于此变压器目前只带部分负荷,还未达到额定电流值,在负荷达到一定水平时,可能导致比率差动误动,影响主变正常运行及片区供电质量。
为消除差动保护误动风险,进而对主变高低压侧电流相位进行测量、分析,发现主变低压侧CT极性接反。
1.2 差动保护采样值分析现场保护装置实际采样如下图所示:图1:现场保护装置高、低侧实际采样由图1可看出,主变高压侧ABC三相电流三相采样幅值大小相近,相位互差120度。
低压侧ABC三相电流也应呈现幅值大小相近,相位互差120度的情况,同时低压侧I2a相位超前高压侧A相电流I1a电流相位205度,I2b相位超前高压侧B相电流I1b电流相位223度,I2c相位超前高压侧C相电流I1c电流相位212度,#1主变差动保护装置显示电流向量图如下:图2:实测高低压侧电流向量图1.3 CT极性分析35kV 1号主变接线形式为Y/△-11型,该接线形式的变压器,高低侧CT极性端均安装在靠母线侧,二次电流从s1端子引出进保护装置时,△侧电流相位超前Y侧电流相位角度30度。
CT极性接法及变压器差动校正介绍.ppt

Y0侧:
I B (IB IC ) IC (IC IA )
3
3
其它接线方式可以类推。装置中可通过变压器接线
方式整定控制字选择接线方式。
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的相关计算,都是在电流相位
校正和平衡补偿基础上进行。
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Y/Δ-11接线推导方法 IC
X11端子 11a
10a
UL1C 10b
UL1N 11b UL10 9a
UL10N 9b
IAT1A
X11端子
1a
1b
IAT1B 2a
2b
IAT1C 3a
3b
X12端子
IAT2C 3a
3b
IAT2B 2a
2b
IAT2A 1a
1b
高厂变大 变比TA
IL20 7a
7b
X12端子
X12端子
IL2C 6a
6b
CT极性接法介绍
IMT1A
X1端子
1a
1b
IMT1B 2a
2b
IMT1C 3a
3b
IMTA
X1端子
7a
7b
IMTB 8a
8b
IMTC 9a
9b
IH0
X11端子
X11端子
8a
8b
7a
7b
IHJ
X3端子 UMTA 9a UMTB 8a
UMTC 8b
UMTN 9b
X2端子 UMT0 8a UMT0N 8b
IB
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Δ/Y-1接线推导方法
IC
ic
为使差动电流为零,由于差动值是 相量相加,所以只有两种情况才可以: 一:幅值为零 二:幅值相等,方向相反
pt、ct原理接线方式极性测试.ppt

b〕自耦变压器公共绕组回路过负荷保护用的电流互感器,应按公共绕组的允许负荷电流选择。此电流通常发 生在低压侧断开,而高—中压侧传输自耦变压器的额定容量的情况。此时,公共绕组上的电流为中压侧与高压 侧额定电流之差。
c〕大型发电机变压器组厂用分支的额定电流远小于主变压器额定电流,厂用分支的电流互感器一般可以厂用 分支额定工作电流为根底进展选择,但应注意满足该回路的动稳定要求。例外的是厂用分支侧用于发—变组或 主变压器差动保护的电流互感器,原那么上应与主回路互感器变比一致,如因额定一次电流过大装设有困难时, 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如由保护装置或增设辅助电流互感器以改变变比,或者采用二次额定电流为1A 的互感器〔当其他侧互感器额定二次电流为5A时〕,以便在保持变比一致条件下降低互感器额定一次电流 等。
这种型号的电流互感器,一 次绕组不变,在绕制二次绕组时, 增加几个抽头,以获得多个不同变 比。它具有一个铁心和一个匝数固 定的一次绕组,其二次绕组用绝缘 铜线绕在套装于铁心上的绝缘筒上, 将不同变比的二次绕组抽头引出, 接在接线端子座上,每个抽头设置 各自的接线端子,这样就形成了多 个变比,见图3。
⑶对中性点有效接地系统,电流互感器可按三相配置,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 系统,依具体要求可按两相或三相配置 ;
⑷当配电装置采用一个半断路器接线时,对独立电流互感器每串宜配置三组, 每组的二次绕组数量按工程需要确定〔一般每组8个二次绕组〕。双母线接线 一般每组4~5个二次绕组。35kV一般3~4个二次绕组,10kV一般2~3个二 次绕组,三个二次绕组一般为关口计量点或主变进线间隔 。
测量用电流互感器〔或电 流互感器的测量绕组〕: 在正常工作电流范围内, 向测量、计量等装置提供 电网的电流信息。
最新.
CT极性、接线方式演示教学

C T极性、接线方式接线系数:指故障时反应到电流继电器绕组中的电流值与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中的电流值之比,即:继电器绕组中的电流值 / 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中的电流值当继电保护的接线系数越大,其灵敏度越低。
接线系数的大小反映的是电线连接的牢固程度.接线系数越大,线路连接越牢固.接线系数=1,说明线路连接的非常可靠,就像没有连接(原装的)一样.接线系数 wiring coefficient 表示流经电流继电器的电流较流经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大多少倍的系数。
它决定于继电保护装置的接线方式。
对于星型接线时为1;对于两电流差接线时为1.732.电流互感器极性、接线方式及其应用引言在电力系统中电流互感器的作用是把大电流变成小电流,将连接在继电器及测量仪器仪表的二次回路与一次电流的高压系统隔离,并将一次电流变换到5A 或 1A 两种标准的二次电流值。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与电流保护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农电系统中,电流保护起主导作用,因此必须掌握好极性与保护的关系。
本文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的极性和常用电流保护的关系,以及易出错的二次接线。
2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电流互感器在交流回路中使用,在交流回路中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在改变。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指的是某一时刻一次侧极性与二次侧某一端极性相同,即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称此极性为同极性端或同名端,用符号"*"、"-" 或"."表示。
(也可理解为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的方向关系)。
按照规定,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首端标为 L1,尾端标为 L2;二次线圈的首端标为 K1,尾端标为K2。
在接线中 L1 和 K1 称为同极性端,L2 和 K2 也为同极性端。
其三种标注方法如图 1 所示。
电流互感器同极性端的判别与耦合线圈的极性判别相同。
较简单的方法例如用 1.5V 干电池接一次线圈,用一高内阻、大量程的直流电压表接二次线圈。
当开关闭合时,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可判定 1 和 2 是同极性端,当开关闭合时,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可判定1 和 2 不是同极性端。
升压站电流互感器极性的几点看法

升压站电流互感器极性的几点看法500kV开关站的CT极性比较重要,涉及保护测量的相关设计,极性接反可能导致差动保护误动,测量极性接反,会导致后台显示的有功、无功数据与实际相反,导致方向误判。
用于保护的CT极性是否正确,可通过现场调试试验验证。
但测量、计量CT的极性不能单靠试验验证,同时还需根据电网的潮流方向进行核实。
在图中主变高压侧CT“一次潮流是从主变流向电网,500kV主接线图上测量和计量CT的P2朝向主变,汇控柜端接图纸取S1接相,S2接N。
在倒送电时,电流和功率极性是发电状态,所以需要修改为取S2接相,S1接N ”。
广东中调自动化明确,对于500kV开关站和发变组是独立的系统,500kV开关站所有出线正方向均为由母线指向线路或变压器,发电机流出恒为正。
故在机组发电时,发电机组为正,是发电状态,主变出口(主变低压侧)为正(主变低压侧),功率流入厂内架空线;开关站主变出线为负,功率流入开关站,线路出线为正,功率流出开关站;在倒送电时,线路出线为负,功率流入开关站,开关站主变出线为正,功率流入厂内架空线,主变出口(主变低压侧)为负,功率流入主变;而按照调换主变高压侧的测量CT极性后,导致倒送电时开关站主变出线和线路出线功率均为负,调度自动化图显示错误。
所以要求重新调回主变高压侧测量CT接线极性,保留计量CT接线极性。
1、极性接法原理分析(1)计量、测量互感器极性接法电流互感器的计量绕组必须掌握两点确定接线,一是确定电流互感器P1的安装位置,二是确定绕组功能类型,我们知道计量、测量都反映功率事实,电度表是功率的时间累计,而功率由电流、电压及相位组成。
一般定性的规定电厂输出功率为正,吸收功率为负,功率计算一般以电压为参考方向,在发电机电压正方向确定的前提下,电流互感器以发电机指向母线为正方向。
(2) 差动、后备保护极性接法要正确完成差动及后备保护CT极性接法,必须先弄清楚其保护对象,还有它的一次极性端朝向,差动保护及后备保护要求CT一次必须以流入设备的电流方向为正方向,极性不能接错。
CT饱和特性、CT极性校验

2019.08CT饱和特性、CT极性校验目录二CT极性校验一、CT饱和特性Ø解释:简单的讲就是一次值增加到一定程度后,二次值不随一次值的增加而增加(原因:磁通饱和) 。
首先,铁芯的铁磁材料有饱和特性,当一次电流较小时,一次绕组上的电压也较小,当一次电流骤增后,一次绕组电压也增大,铁芯磁通饱和,电流互感器不再工作于线性区,此时一次电流增大很大,磁通增量变化很小,也就是励磁电流需要增大很多,磁通才有小的变化,饱和后的一次电流的增量部分均为励磁电流分得,二次电流不再反应一次电流值。
Ø后果:电流互感器CT(Current Transformer)是继电保护获取电流的关键。
CT饱和将导致电流测量出现偏差,影响继电保护的正确动作,特别是对差动保护影响较大。
1、分类:暂态饱和稳态饱和仅在暂态过程中饱和,并且会逐渐退出饱和状态,如图所示(二次电流I2)。
过了暂态过程后,处于稳态时仍处于饱和状态,如图所示(二次电流I2饱和)。
暂态饱和多由衰减直流或者CT剩磁引起,在暂态分量逐渐衰减后,饱和逐渐消失。
稳态饱和多因CT选型不合适或者短路电流过大而引起,不会自行消失。
2、CT饱和电流去了哪里电流互感器CT也是按照变压器基本原理工作的,下面以变比为1的变压器来说明CT的工作原理。
(1)正常运行时(未饱和):变压器负载电流与电源一次电流基本相等。
之所以说基本相等,因为还有励磁支路的励磁电流。
显然,励磁电流Im越小,CT误差就越小,而励磁电流Im越大,CT误差就越大。
(2)CT饱和时3、影响CT饱和的因素3、影响CT饱和的因素4、CT饱和电流波形特征4、CT饱和电流波形特征5、应对CT 饱和对保护影响的对策应对CT 饱和对保护影响的对策、CT极性校验极性定义电流互感器在交流回路中使用,在交流回路中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在改变。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指的是某一时刻一次侧极性与二次侧某一端极性相同,即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称此极性为同极性端或同名端,用符号"*"、"-" 或"."表示。
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的探讨

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的探讨手表回收摘要:母线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元件之一,母线一旦故障,接在母线上的所有电气设备都要停电,从而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必须选择适当的母线保护方式。
本文主要针对220kV等级变电站母差保护CT极性进行分析。
为双母线接线,如主接线二次母线差动回路的接线时,必须有相应的开关,母线差动保护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方法,母线隔离开关辅助触点开关电路元件母线过程,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开关。
另一种方法是手动切换到相应的母线差动电路开关元件母线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的过程。
切换,以确保在正常操作期间,接收基回路差动电流接近零[1]。
1 220kV的母线差动保护当220kV总线耦合器开关,开关220kV或110kV旁路工作母线,备用总线或110kV母线,备用母线分成不同期的独立系统时,母差保护应停用;当利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对母线电气设备零升压或用电源开关向空母线冲击合闸时,母线差动保护应停用;母线差动保护交流电流回路的操作应该是短期的,母线差动电路的工作或检查应停用母线差动保护;母线差动保护装置失灵时,应停用。
新的线路在进行第一次送电前要注意停用母差保护。
快速阻抗母差保护动作,有以下几个特点:1)双总线并行运行,一组总线上的故障,在任何情况下,有选择性的保护。
2)双总线并行运行,两组母线连续出现故障时,保护装置能相继跳开两条母线上所有连接开关。
3)双总线并行操作可以自动适应的总线连接元素的位置,保护误动的变化过程中的变化,不会造成的电流互感器开放。
4)充电合闸保护改正总线上的故障,考虑安装一个专门的母线充电保护。
5)交换总线故障保护的过程中,可以纠正行动。
6)适应的电流互感器变比不一致[2]。
2 220kV变电站母线差动保护的CT极性(1)单母线完全差动保护。
母线完全差动保护是母线连接元件的所有访问的差分电路中,与母线连接的每个元件上都装有变比相同的电流互感器,按环流法原理将其连接起来。
CT极性接法及变压器差动校正介绍

X3端子
UG2A UG2B UG2C
11a 10a 10b
IGTC
3a 2a 1a
3b 2b 1b
UG1C
10b IAT2A
IGTB
励磁变
UG10 UG10N
X4端子
UG20 UG20N
8a 8b
IGTA
9a X4端子 9b IE2C 6a 5a 4a 6b X12端子 IE2B 5b 4b X11端子
现场CT极性及变压器差动校正
2004.04
主要内容
一.CT极性接法介绍
二.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CT极性接法共识
1、外部CT为Y接 2、相位校正由装置内部完成 3、发电机差动0º 接线 4、变压器差动180º 接线
CT极性接法介绍 1、接入变压器保护装置的CT以母线侧为极性端,
也可以理解为远离变压器为极性端。 2、接入发电机保护装置的CT以电流的流向为极性 端。 3、上述极性的正确与否将影响方向保护的动作范 围?比如:变压器方向指向变压器还是系统,发 电机的功率测量、阻抗保护、匝间保护等。
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谢
谢
各
位
!
ic
IA
I A (I A I B ) I ) I (I
B B C
I ) (I IC C A
3 3 3
ib
IB
除以√3是因为相电流转换为线电流
变压器差动保护校正
Y/Δ-1接线推导方法 IC ic
为使差动电流为零,由于差动值是 相量相加,所以只有两种情况才可以: 一:幅值为零 二:幅值相等,方向相反
X12端子
11a 10a 10b 11b 9a 9b
现场正确判定电流回路极性的方法及应用

现场正确判定电流回路极性的方法及应用高大全;唐大洪;李波【摘要】针对新建工程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经常发生电气设备投运后才发现电流互感器回路极性错误的问题,影响继电保护及电能计量功能的正确性.结合电气设备所涉及的发电机或电动机差动保护回路、变压器差动保护回路、线路保护、母线差动保护、电能计量回路等电流回路极性问题,总结提出在设备投运前现场正确判定电流回路极性的确认方法,避免这些电气设备在投运带负荷测试后才能发现电流回路的极性错误问题.这些分析判定方法可为现场电气设备二次回路的调试、维护工作提供参考借鉴.【期刊名称】《冶金动力》【年(卷),期】2019(000)009【总页数】5页(P24-28)【关键词】电流回路极性;CT极性;保护回路;极性判别方法【作者】高大全;唐大洪;李波【作者单位】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四川攀枝花 617012;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四川攀枝花 617012;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发电厂,四川攀枝花 617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452引言电流互感器(以下简称为CT)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其作用是将电力系统中的一次大电流变换成二次小电流,然后输入到测量仪表或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中进行检测判别。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与电流保护密切相关,若电流回路或CT绕组极性错误未及时纠正更改,将会造成计量错误、保护装置拒动或误动等隐患[1]。
许多新建工程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经常发生电气设备投运后才发现电流互感器回路极性错误的问题,甚至个别项目一直未能发现CT绕组极性错误直到电网发生故障造成保护不正确动作时才得以发现和纠正。
目前继电保护工作中检查电流回路极性正确性,主要是通过相位伏安表测得各回路的电流数据及各被测量与参考量之间相位关系的向量图来判断现场互感器二次极性的正确性,若发现CT绕组极性错误,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更改[1]。
针对公司近年来一些新建工程项目或技术改进项目经常发生电气设备在调试阶段未能发现而在投运后才发现电流互感器回路极性错误的问题,结合电气设备所涉及的发电机或电动机差动保护回路、变压器差动保护回路、线路保护、母线差动保护、电能计量回路等常用电流回路极性问题,总结提出在设备投运前的调试阶段就能正确判定电流回路极性的确认方法,提出以流入被保护设备的功率潮流方向作为电流瞬时正方向、结合电流互感器在现场实际的安装方向及保护装置内部极性与动作原理,来复核确认现场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的极性连接关系与接线正确性,并充分调查现场相关电流回路,弄清CT的变比、准确等级等基本参数及基本接线情况,即可在新设备投运前确认电流回路接线的正确性,从而避免这些电气设备投运后带负荷测试才能发现电流回路的极性错误。
220主变极性及带负荷测试

220kV主变保护一、220kV侧CT极性1、220kV开关极性CT组别为6组:A.母差两组:极性应按母线所连设备一致考虑,母线指向主变或主变指向母线都行(可以参考同一运行线路母线保护与线路保护的极性,二者比较,以确定实际指向)。
B.主变保护两组:母线指向主变C.计量一组:母线指向主变D.测量一组:母线指向主变2、220kV套管极性CT组别为3组:故障录波器一组:母线指向主变备用二组3、220kV零序套管极性CT组别为2组:主变保护两组:极性不做要求,方向取自产4、220kV间隙极性CT组别为2组:主变保护两组:极性不做要求二、110kV侧CT极性1、110kV开关极性CT组别为6(5)组:A.母差一组:极性应按母线所连设备一致考虑,母线指向主变或主变指向母线都行(可以参考同一运行线路母线保护与线路保护的极性,二者比较,以确定实际指向)。
B.主变保护两组:母线指向主变C.计量一组:母线指向主变D.测量一组:母线指向主变备用一组2、110kV套管极性CT组别为3组:故障录波器一组:母线指向主变备用二组3、110kV零序套管极性CT组别为2组:主变保护两组:极性不做要求,方向取自产4、110kV间隙极性CT组别为2组:主变保护两组:极性不做要求三、10kV侧CT极性1、10kV开关极性CT组别为2组:主变保护两组:母线指向主变2、10kV电抗器极性CT组别为4组:A.计量一组:母线指向主变(现场与计量协商)B.测量一组:母线指向主变C.主变两套后备保护及故障录波器两组:极性可以不作要求若是主变改造或更换CT,建议CT端子盒电缆拆线前应打极性至端子箱,以保证极性的正确性。
2、带负荷检查举例说明220kV侧送有功、送无功。
500kV智能变电站的CT极性测试研究

500kV智能变电站的CT极性测试研究继电保护中,作为最关键,最核心的重要环节之一,无论是基建验收还是改造校验,互感器二次回路的接线,极性以及安全措施都直接关系着保护是否能够正确动作,测量精确与否[1-4]。
本文结合500kV 智能变电站投产验收经验,研究互感器的极性测试方法及二次回路接线方式,为同类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1 3/2接线极性检查1.1智能站高压侧开关极性问题智能变电站的sample value(SV)采集量可以通过合并单元实现数据的共享,故在众多新建的智能变电站中,一次CT设备配置中比常规变电站的功能线圈有所减少。
如500kVM智能变电的TPY功能线圈,其二次回路及数据上送路径可以描述为,高压侧5011,5012开关通过二次接线盒将二次电缆引至智能组件柜的CT二次端子,继而进入合并单元,然后在MU内部将采样数据打包既发送至康家二线线路保护亦上送至主变保护,M站CT极性如图1所示。
500kVN智能变电站的主接线方式如图2所示,同M站类似,主变保护和线路保护分别为许继和南瑞两种型号,共用5011和5012的CT圈。
其中,许继线路保护仅支持反转中开关极性,主变保护不支持极性反转,南瑞线路及主变保护均可以反转开关极性。
在满足主变极性前提下,即CT的极性均指向变压器,此时对线路而言,两个开关极性均为反极性。
许继线路保护只能反转中开关极性,无法满足极性要求。
同理,若满足线路保护要求,对于主变高压侧而言,两个开关均为反极性,为满足主变差动保护极性,需将相应的公共绕组,中低压外附CT置反极性,工程代价较大。
合并单元将采样数据通过同一个包发送给线路和主变保护,无法分离,故无法通过合并单元置反方式满足两种保护需求。
500kV常规变电站如图3所示,问题的根源在于智能站比常规站减少了部分功能线圈,造成智能站中线路保护和主变保护共用两个开关CT的同一组线圈。
研究后现场更换了许继线路保护装置,对线路保护采集的边中开关SV采样进行加负号置反,此方案虽然解决了保护的极性问题,但是由于主变和线路保护共用同一组保护圈,造成CT未交叉配置继而出线死区。
关于CT极性的几种实用判别方法及注意事项

关于CT极性的几种实用判别方法及注意事项[摘要]保护CT极性的实用判别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便于在安装调试中正确判断CT极性,确保各种保护接线正确。
[关键词]CT极性判断方法注意事项在新投入使用的发电机、主变送电过程中,因CT极性不对而使保护误动情况常有发生。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便于在安装调试中对CT极性的正确判别,根据自己实践经验总结以下几种方法供参考。
一、简单实用分析CT极性的方法单相CT一次侧输入端子一般按习惯标记为“L1”、“L2”;二次侧输出端子标记为“K1”、“K2”。
按照减极性原则确定的同名端一般是L1和K1。
同名端的含义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它们电势变化的趋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当一次L1端为高电势时,它的同名端也处在高电势。
以下图为例,高压侧CT1一次L1端子接母线侧,L2端子接变压器侧,电流由L1流向L2,作为负荷L1的电位要高于L2电位。
K1是L1的同名端,所以在CT二次侧,K1是高电位,K2低电位。
对电池而言,其内部电流流向,肯定是从低电位(负端)流向高电位(正端)。
所以CT二次电流的流向是从K1流出,K2流回。
对主变低压侧CT2来说,正常负荷电流从L2流入L1流出,L1是低电位;那么相对应的K1也是低电位,所以CT2的二次侧电流从K2流出,K1流回。
判断方法简单归纳起来就是:(一)把CT一次看作负荷,根据电流从L1和L2哪个端子进哪个端子出的流向来判断端子的电位;(二)把CT二次看作电源,根据L1、L2的电位判断K1、K2的电位,电流由高电位端子流出,低电位端子流入。
对主变差动保护的极性,我们平时所说的指向变压器为正极性。
从工程上简单的说就是:如果一次电流按照这个指向的方向流动,反映到二次的保护装置输入电流也要是正方向。
这就说明CT极性接对了。
以上图为例,对高压侧而言就是如果一次电流从高压侧母线流进主变,那么流进保护装置的电流也应该是正方向的(即从I进,I’出);对主变低压侧,如果一次电流从低压侧母线流进主变,流进保护装置的电流也应该是正方向。
变压器差动保护CT极性探讨

125科技资讯 S CI EN CE & T EC HNO LO GY I NF OR MA TI ON 动力与电气工程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保护范围明确,动作不需延时,一直用作变压器的主保护,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危。
差动保护正确动作与否不仅与电流大小有关系,更和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有关系。
正确测量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防止因极性接错导致差动误动作尤其重要。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不仅仅牵涉到其本身的小极性,差动电流回路的大极性才是真正影响差动保护的根本原因,正确测量电流回路的大极性,提前避免因C T 极性接错导致差动误动作显得尤为重要。
1 差动保护的基本原理差动保护是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工作的,当变压器正常工作或区外故障时,将其看作理想变压器,则流入变压器的电流和流出电流(折算后的电流)相等,差动保护不动作。
当变压器内部故障时,两侧(或三侧)向故障点提供短路电流,差动保护动作。
如图1所示。
2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所谓极性,即铁芯在同一磁通作用下,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感应出电动势,其中两个同时达到高电位或同时为低电位的那一端称为同极性端。
对电流互感器而言,一般采用减极性表示法标定同名端,即先任意选定一次线圈端头作始端,当一次线圈电流i 1瞬时由始端流进时,二次线圈电流i 2流出的那一端就称为二次线圈的始端,这种符合瞬时电流关系的两端称为同极性端。
电流互感器的小极性即电流互感器本身的极性,一般在安装前或安装后投入运行前进行,只在电流互感器一二次引出线上进行。
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电流互感器特性测试仪测试。
大极性的部位与小极性的部位不同,大极性要带着二次回路,在端子排上进行,以防回路接错。
3 大极性测试方法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变压器差动保护不仅与电流大小有关,更与电流的极性有关。
如果极性接错,则会导致差流增大,差动保护误动作。
因此。
保证电流互感器二次极性接线正确显得尤为重要。
而电流互感器的大极性是决定因素。
因此必须采取必要方法测量电流互感器的大极性,以保证保护正确性和计量准确性。
CT极性对主变保护的影响

CT极性对主变保护的影响摘要:差动保护原理简单,保护范围明确,动作不需延时,一直用作变压器的主保护,其运行情况直接关系到变压器的安危。
差动保护正确动作与否不仅与电流大小有关系,更和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有关系。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不仅仅牵涉到其本身的小极性,差动电流回路的大极性才是真正影响差动保护的根本原因,正确测量电流回路的大极性,提前避免因cT极性接错导致差动误动作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CT极性对主变保护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CT极性;主变保护;影响1、前言在一个变电站中,当一个元件(线路和变压器)由两台断路器接入系统时,该元件的二次电流回路应当同时从两台断路器的电流互感器二次侧引入,而且对互感器的变比、极性和二次回路连接方110kVII母式都有一定的要求,如果不满足这些要求,将造成电测仪表指示不准、电能计量出现差错、保护装置误动拒动,使电气设备或电力系统不能安全可靠地运行。
2、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主变压器高压电流互感器(CT)至其低压侧断路器之间为差动保护范围。
差动保护装置是依据上述两侧电流互感器所测量的参数相量差来反映动作,在差动保护范围以外出现各种过负荷、短路情况时,由于实时电流同时流经差动范围内的两电流互感器,差动两臂的相量数值同时出现增大或减少的趋势,两臂相量差仍保持平衡,差动继电器不动作。
当差动保护范围内出现短路时,短路电流仅通过主变压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由于短路点在两电流互感器之间,主变压器低压侧电流互感器没有短路电流流过,因此两差动臂反映的电流值不平衡,一旦不平衡电流超过整定值时,差动保护装置便会不延时地动作,使高压侧断路器跳闸,切断短路电流,从而达到保护设备的目的。
目前,国内采用的差动保护装置大都配置了比率电流差动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
3、大极性测试方法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变压器差动保护不仅与电流大小有关,更与电流的极性有关。
如果极性接错,则会导致差流增大,差动保护误动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规定互感器采用减极性标注的方法如下:即同时从一二次绕组的同极性端通入相同方向的电流时,它们在铁芯中产生的磁通方向相同。
当从一次绕组的极性端通入电流时,二次绕组中感应出的电流从极性端流出,以极性端为参考,一二次电流方向相反,因此称为减极性标准。
这样规定的电流互感器同名端的电流,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在某一时刻,当一侧电流作为电源从同名端流入时,另一侧作为负荷则从同名端流出,这样标注的电流方向,一、二次电流认为是同相位。
在使用时,常规定一次“*”端的耐压比“非*”端高,对双母主接线方式,“*”端一定要接在母线侧,以减小母线故障机率。
如果满足以上接法,在TV一、二次均为高电位为极性端的情况下(这个一般不会有错),我们则简称指向变压器或线路(有功功率)。
首先介绍一下电流互感器的极性问题:电流互感器在交流回路中使用,在交流回路中电流的方向随时间在改变。
电流互感器的极性指的是某一时刻一次侧极性与二次侧某一端极性相同,即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称此极性为同极性端或同名端,用符号"*"、"-"或"."表示。
(也可理解为一次电流与二次电流的方向关系)。
按照规定,电流互感器一次线圈首端标为L1,尾端标为L2;二次线圈的首端标为K1,尾端标为K2。
在接线中L1和K1称为同极性端,L2和K2也为同极性端。
电流互感器同极性端的判别与耦合线圈的极性判别相同。
较简单的方法例如用1.5V干电池接一次线圈,用一高内阻、大量程的直流电压表接二次线圈。
当开关闭合时,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正向偏转,可判定1和2是同极性端,当开关闭合时,如果发现电压表指针反向偏转。
一般我们称潮流指向变压器,即以母线侧为正极性端。
CT的极性与方向并不是完全规定死的,所有的方向都是在一个参考方向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参考方向的不同就意味着不同的方向定义和结果,
对于CT的方向可以有两种考虑,一种出于对差动保护的考虑,它不需要具体判别电流到底是流入还是流出,而出于基尔霍夫原理只要求求取矢量和,因此,只要所有的CT所定义的方向均指向被保护设备方向或是全部与之相反即可,另一种则是出于负荷电流方向的考虑,它需要确切的电流流向,而单纯的电流只是一个正弦波,不能确定放下去方向,只是与电压相结合,才能确切的指出功率方向,表现出电流的具体流向,由于功率计算往往以母线电压的电压为采样点,一般以母线为基点,一般母线指向线路为正方向,同样为了统一CT方向,一般吧CT指向母线定义为正方向。
对于差动保护,一般要求CT按照正确的极性接入(南瑞的保护在内部设置可以用软件调换极性)。
CT极性基本都是二次S1对应一次P1,即同名端,根据一次侧设备两或多个CT的接法(P1、P2电流流向),确定二次的极性。
一般由设计院考虑,统一安排。
CT的二次S1、S2都接到端子排,3相6根线,根据极性短接S1或S2,即为N端,另外的A、B、C对应。
接错了的话,电流差变成电流和,你说什么影响
对于保护来说,有个保护范围,这就需要电流的极性,如线路保护,主变差动、后备保护等对于计量来说,也有个电度结算的问题。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要求。
一保护用CT标识为5P20
该电流互感器一次流过的电流在其额定电流的20倍以下时,此电流互感器的误差不大于±5%
多干几年就知道了,我看极性都把它们看成线路,就容易的多了,主变极性高压侧一次的CT的极性端P1是朝向高压侧母线的,主变低压侧一次CT极性端P1是朝向低压侧母线的,这样主变的极性高低压侧极性正封,就是S1引出,S2封死,如果主变低压侧一次CT极性端P1是朝向主变的,那就是高压侧正引出,低压侧反封就是S2引出,S1封死。
母差极性要看线路的极性,要是有母联或分段,还要看装置内不的母联和分段极性,母差极性的难点就在母联和分段上,呵呵呵,要看母联或分段属于那母元件。
这极性的东西都是差
不多的,干过了就知道了啊,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