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今年51岁的冯家新,在乡村工作已经33年了。他在村干部的岗位上干了17年。1992年,由于获得全省科技成果奖,冯家新被聘为国家干部。先后又当过乡农办主任、党委委员、副镇长、镇长、乡党委书记。
冯家新的家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他对农民有难以割舍的感情。在高庄工作的10年里,冯家新总是把农民的困难,当成自己家里的困难,把农民当成自己的亲人。他本着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心,千方百计为农民办实事解难事,多次受到省、市领导表彰。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党务工作者”,并荣获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高庄乡党委也被省委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先做群众最关注的事
农村是基层,情况比较复杂,各种矛盾纠纷时常发生。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就会成为群众议论的热点、关注的焦点,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导火索”。
1998年,冯家新刚到高庄乡工作。群众反映的问题比较多,弄得他吃不成安生饭,睡不好囫囵觉。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上访告状?经过深入调研,冯家新觉得主要是由于部分村干部办事不公道、不透明,有的甚至对老百姓的困难不闻不问。为解决这些问题,1999年,在广泛征求党员干部意见的基础上,高庄乡在新乡市农村率先推出“月末乡村干群联席会”制度。每月26日晚,乡干部到各村和“两委”班子成员、全体党员、村民组长、群众代表坐到一起,面对面把问题摆出来,共同研究解决办法,在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月末乡村干群联席会”推行10年来,每月26日雷打不动,解决了上百件在全乡影响较大的疑难问题,推进了农村民主化进程,创新和丰富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成为化解农村基层矛盾的有效途径。《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先后作了专题报道。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新乡市委还专门下文在全市推广。
为了能随时倾听群众意见,2005年6月,在冯家新的提议下,高庄乡为农民开通32条热线,其中包括乡党委正、副书记、正、副乡长和各职能站所负责人的手机和所有办公电话。电话内容涉及科技服务、土地管理、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党和政府的惠农政策等。热线电话开通后,农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随时向干部反映问题,实现了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零距离接触。大家都形象地称这32部热线电话,是群众情绪的“晴雨表”,百姓怨气的“减压阀”。是农村稳定的“气象台”。
解决好群众认为最困难的事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地处太行山南麓的高庄乡,不少村庄自然条件恶劣,农民生活困难。有的是遇到了天灾人祸,有的是孤寡老人,有的是因病致贫。
十多年来,冯家新经常接济困难群众。只要困难群众找到他,冯家新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总要给他们一些安慰。全乡2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有冯家新接济过的人,他笔记本上记着的长期帮扶的困难户,就有160多家。有时候趁着星期天,冯家新还带着妻子、儿女一块,到村里去看望困难群众。
前郭雷村的张小艳,父亲去世,母亲残疾,哥哥痴呆,家庭生活十分困难。2006年8月,她考上辉县市高级中学后却交不起学费。冯家新听说后,立即给她家里送去了600元,使她顺利走进了校门。十几年来,每到大年三十,冯家新都要到困难户家里去,看他们过年有没有割肉,能不能吃上饺子。多年来,他和许多困难户结成了亲戚,每到大年初一,他接济的穷孩子,就要来给他拜年。冯家新是有名的孝子,逢年过节总要回到老家和父母团圆。为了接待这些孩子,他就特意把妻子留下,并且准备好压岁钱。
冯家新在高庄乡工作10年来,跑遍了23个行政村的坡坡洼洼,许多老百姓都认识他,都说他这人没架子,有事没事总爱找他拉话儿。有的乡干部对他说:“冯书记,你可不能光忙这些零碎事儿,应该腾出主要精力抓大事。”冯家新说:“啥是大事?群众的事就是大事。我们当干部的,就是要为群众着想。群众有了困难,党委政府不管谁管?老百姓来找咱,是因为他们看得起咱、信任咱。老百姓的信任千金难买,他们把咱当成希望,咱决不能叫他们失望。”
办成群众最舒心的事
冯家新让人在乡政府办公大楼的显要位置,写下两句话:“群众不富裕,我们不称职;群众不满意,我们就失职。”
高庄乡地形复杂,山区、丘陵面积占一大半。恶劣的自然环境,严重困扰着经济发展,农民增收非常困难,有些地方甚至连吃水和行路都不易。贾沟村是省级贫困村,祖祖辈辈吃的都是地窖水,姑娘远嫁他乡,小伙儿找不到对象。对此,冯家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筹措资金20多万元,打深水井1眼,硬化道路5公里,让全村人吃上了自来水,走上了水泥路。通水那天,全村高兴得像过年一样,敲锣打鼓给乡里送来一面锦旗,上面写着“走路不忘乡党委,吃水想起冯家新”。
几年来,冯家新和他的同事们,多方筹集资金,使高庄乡的8个山区村,全部吃上了自来水,同时硬化乡村道路96公里,村村通上了水泥路,跑上了公交车。基础设施的改变和基层矛盾的化解,不断优化着高庄乡的投资环境,许多投资商的目光,盯住了高庄乡。近几年来,先后有7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在高庄乡落户,总投资额将近5亿元。高庄乡的人均纯收入,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综合经济实力在新乡市122个乡镇中,也由2004年底的83位,上升到2006年底的28位,前进了55个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