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阶近似黎曼解模型在火炮内弹道两相流中的应用研究

合集下载

弹炮刚柔耦合模型中的接触碰撞动力学

弹炮刚柔耦合模型中的接触碰撞动力学

弹炮刚柔耦合模型中的接触碰撞动力学
陈世业;王良明;史伟
【期刊名称】《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3(025)004
【摘要】为了研究火炮发射过程中弹炮间的接触碰撞对弹丸膛内运动规律的影响,以含虚拟体的弹炮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为基础,提出了一种经由虚拟体组成的模拟身管来传递弹丸和柔性身管间相互作用力的方法,通过建立将接触面视为规则几何形状的系统模型,得到了在相同射击条件下试验测试数据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对比曲线,以及不同初始条件下弹丸角速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真实地反映身管的弹性振动和弹丸的膛内运动规律,且弹丸质量偏心和弹炮间隙的增大将加剧弹丸在膛内的摆动.
【总页数】6页(P97-102)
【作者】陈世业;王良明;史伟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中国兵器工业集团051基地,陕西华阴7142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301
【相关文献】
1.基于虚拟体的弹炮刚柔耦合动力学优化设计研究 [J], 陈世业;潘玉竹;王兰志;魏巍;原慧敏
2.虚拟体在弹炮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 [J], 陈世业;王良明;史伟
3.基于弹炮刚柔耦合接触/碰撞的炮口振动研究 [J], 张春梅;刘树华;曹广群;高杰;田中梁
4.刚柔耦合模型在机枪发射动力学仿真中的应用 [J], 胡志刚;何卡曼
5.刚柔耦合动力学——轻量化协作机器人设计与控制的力学基础——解读《机器人刚柔耦合动力学》 [J], 尹海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膛压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

高膛压火炮内弹道仿真研究


鲁 : 枢

誓:
印 一s F阻=, n

dt

( 1 )


! l 血: d t ( + ) [ 1 + △ ( 』 P ) 盟 d t —

_

1+ 0 p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Z
I s p ( + f ) : 丘 一 0 删:
m( k g )
2 2 . 1 2 1 . 7 6
2 . 2 仿 真结 果
将 上 述数 据 ( 或 进 行 简单 的变 换 ) 代入程序中, 运
从 试 验 数 据 与 模 拟 数 据 对 比看 ,在 表 2中 一 _
2 0 m / s ; p=2 9 0 . 7 5 MP a ; t , / Z =2 1 . 9 3 k g , 模 拟所 获 得 的 行 的数据 结 果 如表 1 所示 , 输 出的 p — z , 曲线 如 图 7 P = 2 9 5 MP a ; 0= 7 6 0 . 8 9 7 4 6 m / s 。 误 差 a p= 1和 图 2所 示 。
研究工作 , 下面以某 口径火炮为例进行计算 。
2 . 1 数据 准备
3 试 验 验 证
某 口径 火 炮 的弹 道试 验 数 据 如 表 2所 示 。 表 中
装填条件: 所 装 发 射 药 为 粒 状 药 。P = 1 . 6×
1 0 k g / ms , s= 1 . 22× 1 0 ≈ m2 , 0= 9 . 8 9 8×1 0_ 3 m。 , m =

=l 一垒 P 一△( 一 )

火炮振动与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火炮振动与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第41卷第6期2021年12月振动、测试与诊断Vol.41No.6Dec.2021 Journal of Vibration,Measurement&Diagnosis火炮振动与控制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杨国来,葛建立,孙全兆,王丽群(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南京,210094)摘要火炮是一个多场耦合复杂系统,其发射过程具有高瞬态和强冲击特征,火炮振动是影响射击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火炮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近年来提出了火炮多体系统动力学、非线性动态有限元、多目标多学科优化及不确定性等火炮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对炮身、架体、底盘等重要部件及各部件间连接关系组成的火炮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及优化,从而达到减小炮口振动、提高射击稳定性和射击安全性的目的。

笔者从火炮振动与系统优化、弹炮耦合、火炮不确定性分析与优化等方面对近年来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和分类讨论,并提出了火炮振动领域存在的问题及火炮振动与控制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火炮振动;射击精度;多体系统动力学;有限元法;弹炮耦合;不确定性中图分类号TJ3引言火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誉为“战争之神”,是当今世界各国军队常规武器装备的主体。

火炮发射过程中,在高温、高压、高瞬态火药燃气压力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产生振动,特别是炮口振动会对火炮射击精度造成不利影响。

火炮射击精度涉及到火炮、弹药及气象条件等,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为了研究方便,常常将火炮划分成不同的子系统,但是不同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和高度耦合的。

因此,采用完整的系统方法来解决精度问题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近年来,连续体力学、动力学设计、数值和计算机技术以及测试技术等各个学科分支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取得了很大进展,这为通过新技术更好地理解和改进火炮射击精度提供了可能性[1]。

火炮射击精度包括射击准确度和射击密集度,射击准确度与系统误差有关,可以修正;射击密集度是惯性弹丸的随机散布,与多种不确定性有关,无法消除,但是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高压弹射装置内弹道二维模型及发射腔内流场特性分析

高压弹射装置内弹道二维模型及发射腔内流场特性分析

高压弹射装置内弹道二维模型及发射腔内流场特性分析蒋淑园;王浩;阮文俊【摘要】高压弹射装置中火药先燃烧积聚成高压气体,后瞬间打开,弹射弹丸攻击目标.为了掌握这一过程中发射腔内流场的复杂变化,建立了高压弹射装置内弹道二维气相模型,采用Runger-Kutta算法和MacCormark差分格式耦合方法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计算所得的压力曲线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值计算的可靠性.进一步根据计算得到发射腔内气体压力、速度等参量的分布情况,分析发射腔内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弹射关键阶段在弹丸启动的较短时间内,高压气体大小和分布是影响弹丸弹射效果的直接因素.【期刊名称】《兵工学报》【年(卷),期】2015(036)006【总页数】6页(P1009-1014)【关键词】兵器科学与技术;高压弹射;内弹道;二维气动;数值模拟【作者】蒋淑园;王浩;阮文俊【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55;O315高压弹射装置[1]在武器发射领域[2-3]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组成如图1所示[4],由点火头、药室、燃气室、弹丸、发射腔等元件组成。

当接到发射指令后,点火击发机构点燃火药,火药迅速点火燃烧,积聚产生高压气体,在一定压力时,解锁弹丸,弹丸被赋予一定的弹射速度,由弹射装置内抛出。

火药在药室内点燃至弹丸启动这段时间内,火药气体积聚成高压,积聚的高压气体在弹丸被解锁后瞬时释放,这一内弹道过程中,高压弹射装置长径比小,药室容积变化快等结构上的特点,意味着流场的复杂变化,而流场分布情况将直接影响弹丸弹射姿态的稳定与弹射速度的大小等。

为了掌握这一阶段发射腔内的流场情况,本文将对所研究的高压弹射装置建立内弹道二维模型[5],编制程序进行数值模拟,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同时通过对发射腔内压力、气体速度等特征参量沿轴向和径向分布情况的分析,掌握发射腔内气体流动变化规律,得到高压弹射装置的流场特性,为下一步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火炮内弹道出口速度优化控制仿真研究

火炮内弹道出口速度优化控制仿真研究

第36卷第1期计算机仿真2019年1月文章编号:1006-9348(2019)01-0014-05火炮内弹道出口速度优化控制仿真研究张亮亮,李海元(南京理工大学瞬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4)摘要:火炮内弹道的分析和研究一直以来是火炮技术的关键领域,而火炮内弹道岀口速度则是其重要分析参数之一。

通过对电热化学炮岀口速度进行优化控制的研究,可以为实际试验与火炮安全性设计提供更良好的安全性设计方案。

在建立仿真模型中,对等离子体射流的处理则是其关键与难点。

通过ANSYS FLUENT计算平台,采用湍流模型,将等离子体射流加入到气相源项中,通过改变源项,实现了不同等离子体的射流功率和作用范围下的内弹道二维非稳态仿真,获得了膛底压力和弹丸初速的分布。

计算结果表明:最大膛压和弹丸到达炮口时的初速会随着等离子体射流功率的升高而增大,最大膛压和弹丸到达炮口时的初速都会随着等离子体作用范围的增加而增大,其中最大膛压增长的幅值会随着等离子体作用范围的增加越来越大,而弹丸到达炮口时的初速增长的幅值则会随着等离子体作用范围的增加慢慢减小。

因此,在火炮设计时可以考虑采用较高的等离子体射流功率来实现对弹丸出口速度的增加,同时也可以适当增加等离子体射流的作用范围,但不宜过大。

关键词:等离子体;两相流;内弹道方程;数值仿真中图分类号:TJ012.1文献标识码:BSimulation Research on Outlet Velocity OptimalControl of Gun Interior BallisticZHANG Liang-liang,LI Hai-yuan(National Key Laboratory of Transient Physics,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njing210094Jiangsu China) ABSTRACT:Gun interior ballistic outlet velocit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nalysis parameters of gun interior ballisticanalysis and research,which is the crucial area of gun technology.The research on the optimization control of the e-lectrothermal chemical gun outlet velocity can provide better security design scheme for practical experiment and gunsafety design.The disposition of plasma jet is the key and difficult issue in building simulation model.Internal ballis­tic two-dimensional unsteady simulation with different plasma jet flow power and range of action is realized by ANSYSFLUENT on the basis of using turbulence model,adding plasma jet into gas source term and changing source term.The distribution of gun pressure and projectile velocity were obtain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gun pres­sure and projectile velocity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lasma jet power and action range.The growth amplitudeof the maximum gun pressur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lasma action range,and the growth amplitude of pro­jectile velocity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plasma action range.Therefore,it can be considered to use higherplasma jet power to increase the projectile exit velocity and increase the action range of plasma jet appropriately,butcannot be too oversized.KEYWORDS:Plasma;Two-Phase flows;Interior ballistic equation;Numerical calculation1引言电热化学炮是利用电能作为全部或部分能源来发射超高速或高动能弹丸的新概念火炮发射技术,未来现代化作战任务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火炮射程、弹丸初速及炮口动能,因此对火炮内弹道初速的研究是内弹道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膨胀波火炮两相流内弹道性能分析与数值模拟

膨胀波火炮两相流内弹道性能分析与数值模拟
早 , 小 系统 后坐 , 减 降低身 管热量 的 能力越 强 ; )喷 管截 面参数 的 变化对 减 小 系统后 坐、 3 降低 身管 热量 能力 的影响很 小。 关键 词 :流体 力 学 ;两相流 ;内弹道 ;发射机 理 ;数值模 拟 ; 膨胀 波 火炮 中图分类 号 : J 1. T02 1 文 献标志 码 :A 文章编 号 :10 -0 3 2 1 ) 20 5 -6 0 01 9 (0 0 0 -140
V N)ss m, h op aef w d l fnei alt scniei a— l t p aee et n E yt e tet —hs o s w l moe o t o b ls c o s r ggs o di e hs f c ad i r r ii d n si n r f
第 3 卷第 2 1 期 2010年 2月




Vo131 . No. 2 Fe . 2 0 b 01
ACTA ARM AMENTARI I
膨胀波火炮两相流 内弹道性能分析 京 理 工 大 学 动 力 工 程 学 院 , 苏 南京 20 9 ) 南 江 10 4
烧及燃 气流 动状 态 的变化规律 , 出 了后喷 装置 g 入 所产 生 的有别 于传 统 闭膛 火炮 系统 的膛 内流 给 l
动现 象 , 验证 了 R V N 内弹道 两相 流模 型的正确 性。 通过 数值 求解计算 可得 到 : )R V N 系统 A E 1 AE 在不影 响炮 口动 能的前提 下后 坐 冲量 减 小 5 . 4 , 管 热量 降低 5 . 2 ; )后 喷打 开 时机 越 30 % 身 04 % 2
Ab t c :B sd o a n h me h ns a d srcu e c aa tr t fte rrfcin w v u ( sr t a e n lu c c a i a m n t tr h rcei i o h aea t a e g n RA— u sc o

外弹道的近似解析解

外弹道的近似解析解

外弹道的近似解析解弹道学是航空航天工程的一个重要分支,外弹道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弹道学研究的是物体在自由控制作用力以外,能量保守和动量守恒作用下所进行的运动。

而外弹道是在空气动力学作用下整个弹道运动的一种特殊情况,其中影响弹道运动的主要因素有:重力、摩擦力、压力和空气密度。

弹道的数学方法有两种:精确解析解和近似解析解。

前者可以准确地解决弹道问题,但一般而言,这需要解的复杂性很高,而且由于非常多的计算量和复杂的计算过程,实际应用中几乎不会采用这种方法。

而近似解析解可以得到比较容易计算的结果,把系统的实际力学模型分解成一些简单的组合,结合外弹道特殊性,可以得到近似正确的结果。

外弹道的近似解析解可以通过一系列变换来实现。

由于重力加速度存在,弹体逃逸速度和轨道速度值实际上都时变的,其中代表最大逃逸速度的变量$V_{e}$的变化规律与时间有关。

对于一般控制加速度小的情况,外弹道的两个变量$V_{e}$和$h$可以看成是常数,这样一来,外弹道的运动就可以被视为经典的椭圆运动,而且它的运动方程也可以得到解析解。

另一种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利用解析函数求解,解析函数的原理是把被微分方程拆解成某一种可解析函数的和,可解析函数为有限次积分,从而解得外弹道的运动方程。

这种方法比较简洁,但它需要的计算量很大,而且容易出现误差。

另外,也有一些采用近似方法的模型,比如二谐近似方法,它可以把外弹道的运动近似分解为多项式,然后用多项式去拟合外弹道,从而得到外弹道的近似解析解。

外弹道的近似解析解可以用于各种实际应用,比如用于精确发射、航天器运行轨迹规划以及发射任务和载荷运行轨迹规划等。

它可以更精确地分析和估计弹道系统的特性,从而提高外弹道设计效率,提高发射精度,保证航天器的安全运行。

总之,外弹道的近似解析解具有很多实际应用价值,它为计算复杂的外弹道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航空航天工程实践中一种重要的工具。

串联多药室火炮内弹道两相流数值模拟

串联多药室火炮内弹道两相流数值模拟

摘 要 :为 了利用 串联 多药 室技术 对 现有 火 炮 系统 进行 改造 达 到提 高 弹 丸 动能 的 目的, 立 了 建 某 口径 串联 多药 室火炮发 射 系统 的物 理模 型及 一 维 两相 流 数 学模 型 , 用 MaC r ak差 分 格 式 运 c om c 对其 进行 数值模 拟。利 用编 制 的 串联 多药 室 内弹道仿 真软 件 , 究分 析 了主副 药室装 药量 比 、 研 副药 室点火延迟 及 活塞质 量对 串联 多药 室火炮 内弹道 性 能 的影 响 。计 算结 果 表 明, 串联 多药 室火 炮 可 以在 不增 加膛 压 的情况 下达到提 高 弹丸初 速 的 目的 , 对于 改进 和提 高武器 性 能具有 重要 意义 。 关键 词 :流体 力 学 ;串联 药室火 炮 ;内弹道 ;两相 流 ;数值模 拟
t c n lg a mp o e p o el r Sv l ct ie n ta d n h mb r Sp e s r . e h oo y c n i r v r p le ’ eo i wh l o d i g c a e ’ r su e y Ke or s:fu d me h n c yw d l i c a is;s re ha e u e is c mb rg n;i tro a l tc;t h s o ;n me i a i l - n e irb l si i wo p a e f w l u rc lsmu a
LIHa — i g, Z ANG a — i g, W ANG n iq n H Xio b n Ya
( c olo eg n o e gn eig N nigU iest fS in ea dT c n lg Najn 1 0 4,in s C ia S h o f En rya dP w rEn iern , a j nv ri o ce c n e h ooy, nig2 0 9 Ja gu, hn ) n y Ab ta t e i sc a e sa n w e h o o y o h a i ft t r e h lg fs l r peln .I s r c :S re h mb ri e t c n lg n t e b sso mau et c noo y o oi p o la t t he d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_近似解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816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_近似解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816

科研热词 近似解 非线性方程 非线性 静力反应 近似闭合解 虚功原理 燃烧模型 时滞 拱形梁 恒载效应 同伦分析法 再生资源模型
推荐指数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1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科研热词 近似解 非线性振动 输电线 误差估计 精确解 特征-块中心差分法 洛伦兹方程 大气污染模型 同伦映射 同伦摄动法 变分迭代法 变分原理 初值问题
2013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13年 科研热词 高阶圆频率 近似黎曼解 解 牛顿迭代法 梁横向振动方程 多相燃烧 基本圆频率 坐标函数系 制导炮弹 内弹道 两相流 ritz方法 推荐指数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4年 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2 3 4 5 6
推荐指数 3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2012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科研热词 推荐指数 非线性 3 渐近解 3 近似解 2 激波 2 相对转动 1 渐近方法 1 孤波 1 奇摄动 1 发展方程 1 厄尔尼诺/拉尼娜-南方涛动模型 1 动力系统 1 solitary wave 1 1 schrtminger系统 1 schrodinger system 1 hiv传播 1 burgers系统 1 asymptotic solution 1
2008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科研热词 迭代方法 正则化 数值解 拱型结构 抛物型方程 平均法 奇异性理论 反问题 分叉 主共振 sweep方法

高阶camassa-holm方程解的研究

高阶camassa-holm方程解的研究

高阶camassa-holm方程解的研究Camassa-Holm方程是一类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描述了水波的运动行为,常常被用来模拟海洋和河流中的潮汐和水浪的运动。

高阶Camassa-Holm方程是其扩展形式,包含更高次导数项,可以更好地描述复杂的波动现象。

因此,高阶Camassa-Holm方程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意义。

近年来,许多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对高阶Camassa-Holm方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解析解、数值解、稳定性和非线性波动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研究进展:1. 解析解:通过适当的变量变换和符号运算,一些近似和精确的解析解已被发现,包括孤波解、多孤波解、无穷孤波解、数列解等等。

这些解析解的发现为高阶Camassa-Holm方程的物理解释提供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参考。

2. 数值解:许多数值方法已被应用于高阶Camassa-Holm方程的求解,包括有限差分、有限元、谱方法等,这些方法能够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得到非常精确的数值解。

通过数值演示,高阶Camassa-Holm方程的一些非线性现象,如孤子碰撞、反射、散射等,可以得到直观的模拟结果。

3. 稳定性:高阶Camassa-Holm方程的非线性性和高次项对其稳定性产生了很大影响。

通过线性化和能量估计等方法,一些定理已被证明,振荡解和孤波解在一定条件下是稳定的,但是高阶Camassa-Holm方程的全局稳定性仍然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

4. 非线性波动:高阶Camassa-Holm方程可以描述一些非线性波动现象,如旋转、交叉等,这些现象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

近年来,非线性动力学、泛函分析等新的研究方法已被应用于该方程的非线性波动研究。

综上所述,高阶Camassa-Holm方程的研究不仅有理论方面的重要性,也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

随着数学和物理学的不断发展,相信高阶Camassa-Holm方程的研究会取得更多的进展。

某制导炮弹二维两相流内弹道性能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某制导炮弹二维两相流内弹道性能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

某制导炮弹二维两相流内弹道性能分析与数值模拟研究程诚;张小兵【摘要】为了研究某制导炮弹二维两相流内弹道性能,简化两相流多维数值模拟中弹底运动边界处理的复杂性,提高运动边界处的计算精度,建立了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的某制导炮弹内弹道二维气-固两相流模型,空间上采用具有TVD特性的高阶MUSCL类型的有限体积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时间方向采用4阶Runge-Kutta 方法进行时间推进.通过拥有解析解的数值验证算例,验证了数值格式以及动网格生成方法的准确性.对某大口径制导炮弹内弹道膛内循环过程进行二维两相流数值仿真.模拟结果准确地反映了整个内弹道循环膛内两相流动特性及其发展过程,并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分析了不同点火因素对该制导炮弹内弹道性能的影响,为后续深入优化该制导炮弹内弹道性能及发射安全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兵工学报》【年(卷),期】2015(036)001【总页数】6页(P58-63)【关键词】兵器科学与技术;内弹道;两相流;数值模拟;制导炮弹【作者】程诚;张小兵【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012.1制导炮弹的内弹道过程是一个伴随着高温、高压、高过载的多相燃烧流动过程,特别是由于精确制导设备的存在,其对膛内异常压力波动及弹丸的异常压力过载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对制导炮弹的内弹道两相流理论研究和设计工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对于制导炮弹的内弹道两相流理论研究多集中在一维数值模拟阶段[1],对于制导炮弹二维甚至是三维的数值模拟研究还未见报道。

在火炮内弹道循环过程中,膛内气-固两相流动存在各种复杂边界,特别是在多维计算过程中,对这些边界的计算处理成为是否能够成功对膛内复杂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之一。

目前广泛使用的传统解决方法是采用欧拉坐标系下的方程组,通过对运动边界处进行控制体守恒方程推导,从而获得运动边界处的各物理参量[1-2]。

37mm液体发射火炮内弹道研究

37mm液体发射火炮内弹道研究

37mm液体发射火炮内弹道研究
张旭翔;梁涛
【期刊名称】《弹道学报》
【年(卷),期】1991(000)004
【摘要】本文给出了37mm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内弹道数学模型以及稳定的数值解和各种曲线.分析了某些主要参量的变化对该炮弹道性能的影响.探讨了中心控制杆与压力平台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一种新型的中心控制杆结构。

其结果对液体发射药火炮的内弹道和机构设计将具有—定的指导意义。

【总页数】8页(P8-15)
【作者】张旭翔;梁涛
【作者单位】[1]太原机械学院;[2]太原机械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012-55
【相关文献】
1.考虑膛内面积变化的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内弹道拉格朗日问题 [J], 宋明;杨新民
2.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内弹道过程的多维多相流模型 [J], 张月林;朱广圣
3.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内弹道的拉格朗日问题 [J], 金志明
4.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中内弹道参量时空分布的数值解析 [J], 朱广圣;林钧毅
5.再生式液体发射药火炮内弹道的拉格朗日问题 [J], 金志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FLUENT软件和内弹道模型双向耦合的超高射频火炮发射过程模拟

基于FLUENT软件和内弹道模型双向耦合的超高射频火炮发射过程模拟
( 南 京 理 工 大 学 能源 与动 力 工 程 学 院 ,江苏 南 京 2 1 0 0 9 4 )
摘 要 :弹 头 阻力计 算 的准确 性直接决 定 了超高 射频 火炮 内弹道 数值模 拟 的准确 性 。 为 了提 高 超高 射频 火炮 内弹道过程 数值模 拟 的准确 性 , 利 用二 次开发 工具 U D F将 F L U E N T软 件和 经 典 内弹 道( C I B) 模 型双 向耦合 计算超 高 射频 火炮 弹前 流场 , 得 到 了超 高 射 频 火炮 发 射 过程 中第 2发 弹丸
第3 7卷 第 1 O期
2 0 1 6年 l O月




V0 1 . 3 7 No. 1 0 0c t . 2 O1 6
ACTA ARM AMENTARI I
基于 F L U E N T软件和 内弹道模型双 向耦 合的 超高射频火炮发 射过程模拟
罗乔 ,张 小 兵
l a w o f n o s e d r a g f o r c e a t d i f f e r e n t i f r i n g r a t e s i s a n a l y z e d. Th e s i mu l a t e d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pr o pe l l a n t g a s lo f w ie f l d d i s t r i bu t i o n c a n b e o b t a i n e d b y t h e t wo - wa y c o up l i ng o f FL UENT a n d CI B mo d e l ,a nd t he a c c u r a c y o f c a l c u l a t i n g t h e n o s e d r a g f o r c e i s i mp r o v e d. Th e no s e d r a g f o r c e i n c r e a s e s q u i c k l y a f t e r

广义chaplygin气体二相流方程组的黎曼问题

广义chaplygin气体二相流方程组的黎曼问题
件来计算.
关键词:黎曼问题ꎻ狄拉克激波ꎻ二相流
中图分类号:O1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8020(2020)01 ̄0017 ̄07
在质量和动量守恒的基础上ꎬ一维等熵二相流系统( 气体流—液体流) 可以被表述成如下双曲守恒
律的形式 [1] :
ìï( α1 ℓ1 ) t + ( α1 ℓ1 u1 ) x = 0ꎬ
件 α1 + α2 = 1ꎬ系统(1) 就是著名的漂移流模型. 流体动力闭合定律表明每项的速度符合公式 u2 - u1 =
φ( α1 ꎬu1 ꎬP) . 如果假设 u = u1 = u2 ꎬ即 φ = 0ꎬ 可得到简化的二相流系统 [2] :


ïìρ1t ( ρ1 u) x 0ꎬ
ï
(2)
íρ2t + ( ρ2 u) x = 0ꎬ
摘要:本文细致地研究了状态方程为广义 Chaplygin 气体的等熵二相流漂移通量方程ꎬ它的黎曼解由一个狄拉
克激波或激波、稀疏波及接触间断的不同组合组成. 在狄拉克激波解中ꎬ狄拉克 δ-函数同时叠加在两个密度
之上. 两个密度的狄拉克 δ-函数的强度和狄拉克激波的传播速度可以由广义推导出的 Rankine-Hugoniot 条
( ρ1 + ρ2 ) α
系统(2) 在上述压力下可以写成如下形式:
ìïρ1t + ( ρ1 u) x = 0ꎬ
ïïρ2t + ( ρ2 u) x = 0ꎬ
(3)
í
ï


ï( ( ρ1 + ρ2 ) u) t + ( ( ρ1 + ρ2 ) u - ( ρ + ρ ) α ) x = 0ꎬ
î


式中: u 代表速度ꎬρ1 和 ρ2 分别表示气体和液体的密度. 很容易发现系统(3) 是严格双曲的ꎬ并且其中有

引信设计用火炮内弹道曲线的Logistic经验公式

引信设计用火炮内弹道曲线的Logistic经验公式

引信设计用火炮内弹道曲线的Logistic经验公式
曹莹;王雨时
【期刊名称】《探测与控制学报》
【年(卷),期】2008(030)004
【摘要】为了便于炮弹引信后坐运动机构的分析和计算,能使引信工作者只根据身管长度和炮口速度等少量参数就能获得弹丸膛内加速度近似曲线,运用Logistic函数拟合火炮内弹道的位移-时间曲线和速度-时间曲线,再对拟合得到的速度-时间曲线求导便得到了弹丸膛内加速度近似曲线.对76种制式火炮弹药内弹道曲线拟合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得到具有普适意义的引信设计用火炮内弹道曲线的Logistic拟合经验公式.Logistic经验公式所拟合的弹丸膛内加速度曲线虽不如传统的余弦简化法和直线简化法拟合精度高,但为连续函数,形式简单,所需参数也少,便于在引信设计计算中应用.
【总页数】6页(P68-72,80)
【作者】曹莹;王雨时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J012.1
【相关文献】
1.火炮修理后水弹试验内弹道设计方法研究 [J], 傅建平;张泽峰;余家武;李雷
2.基于熵权的火炮内弹道优化设计 [J], 王敬;陈志武
3.基于方案满意度的火炮内弹道优化设计 [J], 王敬
4.基于两相流理论的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法及其在新型装药设计中的应用 [J], 王敬;季新源;袁亚雄
5.全浸式火炮内弹道参数优化设计 [J], 郭映华;李瑞静;刘伟;董彦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两相流理论的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法及其在新型装药设计中的应用

基于两相流理论的火炮内弹道设计方法及其在新型装药设计中的应用

[ 关键词]内弹道 ; 两相流 ; 弹道评价 [ 中图分类号] 1 . V217 [ 文献标识码]A
Th n I e i r Ba lsi sDe i n M e ho s d o e Gu nt ro litc sg t d Ba e n Two p s — ha e
m ro al tc y wo d : n e ir b l s is;t - h s lw ;b l s is e a u t n i wo p a e f o al t v lai i c o
统 的 装 填 密度 、 对 装 药 量 和火 药 弧厚 等 i 相 而且 能 将 弹 丸 启 动 时 间 、 力 波 等经 典 模 型 无 法 描 述 的 状 态 量 纳 入 压
火炮 内弹道设计过程 。 这对现 代高性能火炮 的设计是 十分重要 的。由于各评价标 准均 由火 炮两相流模型计算
获 得 , 此 , 于两 相 流 理 论 的 火 炮 内 弹 道 设计 方 法 能 更 加 精 确 地描 述 火 炮 的 弹 道 性 能 与 设 计 变 量 之 间 的 关 因 基 系 。 同时 , 采用 多 属 性决 策 方 法进 行 弹道 设 计 方 案 的 选 择 , 得 火 炮 弹 道 方 案 的 选 择 更 加 合 理 。 使
Fl w nd Ap i a i n i w a g o a plc to n Ne Ch r e
W ANG ig 。儿 Xi— u n ,YUAN — ln Jn ’ n y a Ya xo g
( o rEn .Colg 1P we g l e,NUS e T.Na ig 2 0 9 Ch n M n 1 0 4. ia;2Gul rF reAc d m y Gul 3 0 3 Ch n ) in Ai o c a e . in 5 1 0 . ia i i

火炮后效期内弹底压力预估理论模型研究

火炮后效期内弹底压力预估理论模型研究

火炮后效期内弹底压力预估理论模型研究周梦笛;曹从咏;钱林方【摘要】火炮后效期内弹丸在膛口高压火药燃气的作用下发生扰动,进而影响其外弹道特性.为提高射表的精准性并优化弹丸设计,开展了后效期内弹底压力的研究.针对传统计算流体力学(CFD)仿真耗时过长的不足,基于普朗特-迈耶膨胀波关系及等熵流动,建立后效期内弹底压力预估理论模型,并提出压力边界估计的修正模型.以某射击试验中测得的膛口数据为例进行仿真分析,将该模型与CFD三维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模型仿真结果与CFD模型仿真结果相差很小,但计算耗时显著减小,由约1.5h减小为不到1 s;研究成果为火控系统所需外弹道参数可提供一种快速计算方法,为射表编制和弹丸合理设计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期刊名称】《兵工学报》【年(卷),期】2019(040)006【总页数】6页(P1304-1309)【关键词】火炮;弹底压力;后效期;普朗特-迈耶膨胀波;等熵流动【作者】周梦笛;曹从咏;钱林方【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江苏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012.20 引言在火炮射击过程中,弹丸运动经历内弹道、中间弹道(后效期)和外弹道3个阶段。

在后效期,弹丸穿越火炮膛口流场时继续受到火药燃气的作用,将对弹丸受力及运动规律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弹丸获得的增速及受到的扰动[1]。

针对后效期的弹道研究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早期研究主要针对膛口流场,采用理论方法和各种实验方法进行气流特征和机理的分析[2-4]。

Erdos等[4]根据二维定常射流理论,利用激波装配法建立了后效期冲击波波面和马赫盘的数值计算模型,该模型未考虑弹丸和膛口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弹丸对流场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计算机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数值仿真发展迅速,国内外学者开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后效期流场进行仿真研究。

基于高阶黎曼近似解的膛内多相燃烧过程研究

基于高阶黎曼近似解的膛内多相燃烧过程研究

基于高阶黎曼近似解的膛内多相燃烧过程研究程诚;张小兵;Mahmoud M.Rashad;Hazem Elsadek【摘要】为了更加精确地描述制导炮弹膛内多相燃烧过程,保证其发射安全性,基于高阶近似黎曼解模型,构造了某制导炮弹双一维内弹道两相流高精度近似黎曼离散格式,对膛内高温高压多相燃烧过程进行了相关数值模拟.数值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数值结果准确地描述了制导炮弹膛内复杂多相燃烧过程,完整地呈现了高温高压变截面条件下的膛内复杂波系发展过程,为后续研究不同装药条件对制导炮弹的内弹道特性及发射安全性的影响奠定了理论基础.【期刊名称】《弹道学报》【年(卷),期】2013(025)003【总页数】4页(P79-82)【关键词】内弹道;制导炮弹;两相流;近似黎曼解;多相燃烧【作者】程诚;张小兵;Mahmoud M.Rashad;Hazem Elsadek【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南京21009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J012.1制导炮弹作为现代炮弹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由于大量精确化制导设备的存在,弹丸在发射过程中对于加速度过载要求有着严格的上限,因此制导炮弹在发射时与同型号常规弹药相比,在保证相同甚至更高的炮口初速的同时,要求具有较低的膛压以保证较低的发射过载,从而给内弹道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制导炮弹火炮的内弹道过程是一个高温、高压、高过载的多相燃烧流动过程,而且膛内射击过程中存在着强烈的物理间断和几何间断,特别是由于精确制导设备的存在,其对膛内异常压力波动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数值方法对膛内复杂波系的捕捉及分辨能力成为研究制导炮弹内弹道两相流过程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高阶近似黎曼格式作为当今计算流体力学最为流行的数值方法之一,其相对内弹道两相流领域普遍使用的MacCormack格式而言,无需加入人工粘性以及滤波等人为处理,提高了计算精度;而且无需像TVD格式对气固两相分开处理,保证了数值格式的一致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 序 的 编 制 带 来 了 很 大 困 难 , 且 在 固 相 以 及 气 固 而
方 程 的线性 化 。对 ( ) 进行 Jcba 1式 a oin转换 后得
3 U
+ ) u: A( a m O

( 、 2)
方程 耦 合方 面存 在一 定 的精 度损 失 。而最 近 被广 泛 关 注 的 C / E方 法 其 计 算 单 元 以及 计 算 格 式 相 对 ES 复杂 , 算机 时 较 长 , 该 “ 形 网格 ” 广 到 多 维 计 且 菱 推
( 其 是 三 维 ) 高 阶 问 题 上 时 会 遇 到 很 多 较 难 解 尤 及
式 中 A( 为 Jcba U) ao in矩 阵系数
A( )= . () 3
对 ( ) 进 行 1阶 R e 量 离 散 1式 o通
A t
= 一
决 的 问题 , 别是 在进 行 高雷 诺数 流 动 问题 时 , 计 特 其 算结 果也 不太 理 想 。 R e提 出 了基 于 近 似 黎 曼 解 的守 恒 R e格 式 , o o 该方 法不 仅延 续 了 G d n v型格 式 接触 间 断处 的 高 ou o 分辨 率 和激波 捕 捉性 能强 的特 点 , 而且 具有 低 耗散 、
CHENG Ch n e g,ZHANG a — i g Xi o b n
( c o lo n rya d P w rE gn eig S h o fE eg n o e n ie r ,Na j gUnvri fS in ea dT c n lg ,N nig2 0 9 n ni iest o ce c n e h oo y a j 1 0 4,Ja gu hn ) n y n in s ,C ia Ab ta t n o d rt mp o e t b lt o c p u e t o lx s c v ft a e fo o n e ir s r c :I r e o i r v he a ii t a t r he c mp e ho k wa e o woph s w n it ro y l b l si al t i c,a s lta p o c sus d t a l he a e to n o r e t r so wo— h s lw d lo p i p r a h wa e o h nde t dv cin a d s u c e m ft p a e fo mo e f
第 3 2卷 第 1 0期




Vo . 2 1 3 N0 0 .1
Oc . 2 t 01 l
20 11年 1 0月
ACTA ARM AMENT ARⅡ
高阶近似黎曼解模型在火炮 内弹道 两 相 流 中 的应 用研 究
程 诚 ,张 小 兵
( 京 理 工 大 学 能 源 与 动 力 工 程 学 院 , 苏 南京 2 0 9 南 江 1 0 4)
Re e r h a d Ap i a i n o i he - r e s a c n plc to fH g r o d r App o i a e r x m t
Ri m a o v r t e nn S l e o Two p s o i - ha e Fl w n Gun
大 到 整 个 流 场 。 通 过 Jc ba ao i n矩 阵 可 以 实 现 对 双 曲
以及滤 波等 方式 才 保 证 计 算 的稳 定 性 , 样 必 然 影 这 响计 算 的精 度 。而 后 来 引 进 的 T D 格 式 , 将 气 V 其 体一 固体两 相分 开处 理 , 相 使 用 T D格 式 , 气 V 固相 仍然 使 用 M c om r a C r ak格式 , 种 处理 方式 不仅 给 这
到解 析 解 , 能 通 过 数 值 计 算 方 法 求 解 。早 期 的 只
L xWe do 两 步 差 分 格 式 在 强 间 断 附 近 产 生 较 强 a — n rf 的 震 荡 , 间 断 处 常 常 会 产 生 非 物 理 解 。 在 内 弹 道 在 两 相 流 领 域 得 到 了 广 泛 应 用 的 MaC r k格 式 在 co mc 进 行两 相 流数值 模 拟时 也容 易产 生 非物 理震 荡 导致 计 算 中 断 , 以 在 方 程 中 必 须 要 加 入 显 式 人 工 粘 性 所
在处理 火 炮膛 内强 间断及 复杂波 系 时有较 强 的分 辨 能力。
关 键 词 :流 体 力 学 ;近 似 黎 曼 解 ;内弹 道 ;两 相 流 ;点 火 管 中 图 分 类 号 : J 1 . T0 2 1 文 献 标 志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一0 3 2 1 ) 010 .6 0 0 】 9 ( 0 1 .2 00 1
t e in trtbe i eala d r al . T e ef c fd fee tf co so h g iin pef r a c si v si h g ie u n d t i n e ly h f to ifr n a tr n t e in to rom n e wa n e t e — g t d ae . Ke y wor ds: fu d l i me h nc ; a prx ma e c a is p o i t Rima n ov r i tro a l tc; t — h s fo ; in tr e n s l e ; n ei r b l si i wo p a e l w g ie
致 性。通 过 与激波 管 、 源项 验证 等具 有解析 解 的经典 算例进 行对 比 , 证 了所构 造高 阶方 法 的准 确 验
性 与稳定 性。 点火 管数值验 证结 果准 确形 象地模 拟 了点火管 内复 杂 两相 流 动过 程 , 析 了不 同因 分
素对 于 点火性 能 的影响 , 与实验 结果 进行 对 比分 析 , 明 了基 于 R e格 式的高 阶近似 黎 曼解模 型 并 说 o
g n b s d o e tpe a prx ma e Rima n s l e . Th d e t n p r ft e m o e s s le sn u a e n Ro —y p o i t e n ov r e a v ci ato h d lwa ov d u i g a o hih r s l to c me b e o sr c in a d f i tr fr tt lv rai n d mi ih n g e ou in s he y r c n tu to n l lmie o oa a i t i n s i g ux o
t uhe
。秸
火炮 内弹道过 程是 一种典 型 的伴有化 学反应 的
收 稿 日期 :2 0— 1 O1 1 气动 力 过 程 可 以简化 成 带 有
作 者 简 介 :程 诚 ( 9 6 ), , 士 研 究 生 。 E ma : h n c e y g i tr : 18 一 男 博 - i c e g h n @ ma . o1 l l t
() 4
式 中 F” 为控 制 体 单 元 界 面处 的 数 值 通 量 , 定 义 可

÷=:( + A( U ) ( R U ) , — F F 一l U , R IU — L) }
( 5)
式 中 Jcba ao i n矩 阵 I ( U )I I , 、 分 U , =Ll R A /l 别 为 经 过 R e 均 后 得 到 的 左 右 特 征 向 量 , 格 式 o平 该 称 为 R e格 式 。 o

黎 曼 近 似 模 型
2 1 Ro . e格 式 通 量 分 解
近 似 黎 曼 求 解 与 其 他 方 法 的 区 别 在 于 通 量 的 求
解 上 , 通 量 求 解 时 将 方 程 线 性 化 , 后 通 过 近 似 其 然
R e 均 , 得 各个 局部 黎 曼 问题 上 的通 量 , 而 扩 o平 求 从
张 小兵 ( 9 8 ) 男 , 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E m i h n x 6 0 0 @ 1 3 c m 16 一 , 教 博 - al a gb 8 5 4 6 . o :z
第 1 0期
程 诚 等 : 阶近 似 黎 曼 解 模 型 在 火 炮 内 弹 道 两 相 流 中 的应 用 研 究 高

A wo s e n t —tp a d
f u t o d rRun e Ku t eh d wa s d t ov h o r e tr s Th ume ia eh d Wa e i e o rh— r e g — ta m t o s u e o s l e t e s u c e m . en re lm t o sv rf d i usn h x c ou in o h c u e a d s u c e m . By t ls o a io e we n t ac ae ig t e e a ts l to fs o k t b n o r e t r he co e c mp rs n b t e he c lultd r s ls a d e p rm e t ld t e u t n x e i n a aa,i i o n h tt e a p o i ae Rima n s l e a e n t e t . t sf u d t a h p r xm t e n ov r c n be us d i h wo
a v

非 齐 次 源 项 的 黎 曼 间 断 守 恒 模 型 ¨ 。 这 种 黎 曼 间
a + O :S,
() 1
断的存 在成 为 两相 流数 值 方法 应用 的难 点 。
对 于 内弹 道 过程 的黎 曼 问 断 问题 , 般 无 法得 一
式 中 、 s分别 为 守 恒 矢 量 、 流 项 和源 项 , 具 F、 对 其 体 表达 式 及相 关辅 助 方程 可参 见文 献 [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