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支撑新能源发电运行消纳的应用探讨

合集下载

储能技术在能源消纳中的作用和前景分析

储能技术在能源消纳中的作用和前景分析

储能技术在能源消纳中的作用和前景分析储能技术是一种能够将电能或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储存起来,并在需要时重新转化为电能或热能供应的技术。

它在能源消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既能够解决能源供应不稳定的问题,也能够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将就储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作用和未来的前景进行分析。

首先,储能技术在能源消纳中的应用领域广泛。

能源消纳主要包括电力系统的调度、能源供需平衡、能源储备和能源波动的调节等方面。

储能技术能够灵活地将多余的电能或热能储存起来,以应对能源供应不稳定的情况。

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储能技术可以平衡发电和负荷之间的差异,防止电网过载或是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

此外,储能技术还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等领域,使得能源的利用更加高效和可持续。

其次,储能技术在能源消纳中起到的作用非常重要。

首先,储能技术能够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当能源供应超过需求时,储能技术可以将多余的能源储存起来,以便在需求增加时重新释放出来。

这样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其次,储能技术可以平衡能源的供需关系。

能源供应和需求之间存在不断变化的差异,储能技术可以在能源供应不足时释放能源,并在能源供应过剩时进行储存,从而维持能源供需平衡。

此外,储能技术还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避免电网过载或停电等问题的发生。

储能技术的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和应用,能源消纳中对储能技术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和太阳能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的特点,储能技术能够有效解决这些能源的波动问题,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平稳消纳。

此外,储能技术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应用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电动汽车的快速普及将会导致对电能的需求急剧增加,储能技术可以在低峰期对电能进行储存,以应对高峰期的需求。

然而,储能技术在应用中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成本问题。

目前,一些储能技术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其次是安全性和环境影响的问题。

一些储能技术如电池存在安全隐患,而其他技术如压缩空气储能存在一定的环境影响。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研究摘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主要对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关键词:储能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引言在新能源高比例渗透下,电网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聚焦优化电网友好方式,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储能技术以其响应速率快、调节精度高等特点,成为新能源行业中提升电能质量、减少弃风弃光的重要手段。

1 新能源发电技术的类型新能源发电主要指的是借助现有的科学技术,转换可再生能源为电能的过程。

目前新型能源主要有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四种,下面进行详细分析。

(1)风能。

风能在我国十分常见,特别是西北地区,更是具备优质的风能资源,其储量大,分布广。

风能发电的载体主要为电力电子技术,其可以对电机组的参数予以合理的调整和控制,以此还是先风能发电的目的。

(2)太阳能。

相较于其他新能源,太阳能资源获取和利用较为便捷和稳定,资源丰富。

太阳能发电技术则是利用专用的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2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应用2.1SMES 技术SMES 技术是电磁储能技术的简称,分为超导磁储能与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超导储能技术是把能量存储在超导线圈直流电流的磁场之内,存储效率为 95%。

电磁储能技术具备快速响应功能,实际运用效率非常高,而且无污染。

超导状态下线圈能耗小,能够在不计算电阻的情况下实现无损耗储能。

倘若将该技术运用在低温环境下,超导线圈在低温状态下运行成本会增加,系统的复杂性也会随之提高。

电磁储能技术能够让新能源有效控制电压、频率。

保证发电系统中电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大容量的电能进行补偿,提高瞬态电能质量。

另外,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使用,超级电容器主要是使用双电层来存储电能,储能设备一般设置在电容器和电池的中间,充电与放电的时候都有极强的可逆性,能连续操作十万次以上,超级电容器储能技术的功能强大,储能效率很高,能达到 70%~80%,为电动汽车提供良好的瞬时功率。

储能与新能源消纳量的关系

储能与新能源消纳量的关系

储能与新能源消纳量的关系
储能与新能源消纳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储能技术可以帮助解决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断性问题,提供可靠的能源供应。

新能源源头如太阳能、风能等,其能量产生往往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比如日照强度、风速等。

由于这些能源的不稳定性,其消纳量可能会受到限制。

当新能源发电过剩时,储能系统能够将多余的能量存储起来;而当新能源供应不足时,储能系统则可以释放储存的能量进行补充,以满足电网的需求。

储能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量。

通过储能系统的储存,可以平衡电网负荷,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储能系统可以将多余的新能源能量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储能系统的使用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能源转型和减少碳排放。

同时,新能源的消纳量也可以促进储能技术的发展。

新能源消纳量的增加会增加对储能的需求,推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普及和推广,储能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总之,储能技术与新能源消纳量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储能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而新能源的消纳量也会促进储能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这一关系将为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提供重要支撑。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引言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全球范围内对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新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尤其是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正在成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

然而,新能源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测性给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

在这个背景下,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消纳中的作用。

新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不可控性和间歇性,这意味着其供给受到天气、时间和地点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太阳能发电的产量受到日照强度的影响,而风能发电则受到风速的影响。

这使得新能源的消纳面临一些挑战,包括:1.供需不匹配:新能源的供给和用户需求之间存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匹配。

例如,在大部分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较充足的地区,多数用户的用电高峰往往发生在日落之后。

2.能源波动:新能源的不可预测性导致能源供应发生波动,这使得能源系统的稳定运行存在一定困难。

3.传输和储存损耗:将新能源从发电点传输到用户端存在一定的损耗,尤其是远距离传输的情况下。

此外,新能源的抽取和储存过程也会有一定的能量损耗。

储能技术的作用储能技术可以帮助解决新能源消纳面临的挑战,并提升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

储能技术的主要作用有:平滑能源波动储能技术可以平滑能源供给的波动,使新能源的不可控性转化为可控性。

当新能源供给充足时,多余的能量可以通过储能技术存储起来。

在能源供给不足时,储能技术可以释放存储的能量,以满足用户需求。

调整供需匹配储能技术可以调整供需之间的时间和空间不匹配问题。

例如,在太阳能和风能充足的时候,部分能量可以用来充电或压缩气体等,然后在用户需求高峰期使用。

这样可以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匹配度,减少能源浪费。

提升能源系统的响应速度储能技术可以提升能源系统的响应速度。

传统能源系统的调度一般需要通过调节发电机的负荷来实现,响应速度较慢。

而储能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快速的能量储存和释放,使得能源系统更加灵活和高效。

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研究与对策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新能源的发展已成为各国的重要议题。

然而,随着新能源规模的不断扩大,新能源消纳问题逐渐凸显。

新能源消纳问题指的是由于新能源的天然特性和与传统能源互补的特点,导致其在能源系统中存在剩余和浪费的情况。

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对于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新能源消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

首先,新能源消纳问题的产生与新能源的发展紧密相关。

随着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的大规模利用,限制其消纳的主要问题是能源系统的不平衡。

由于新能源的供给受气象条件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其产生的电力波动性较大。

这导致了利用新能源时,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受到了挑战。

此外,随着新能源规模的扩大,其与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之间的互补性越来越强。

新能源消纳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能源生产与消费方式的调整与变革不足,导致了新旧能源之间的差异导致的消纳困难。

针对新能源消纳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和解决。

第一,加强新能源消纳技术研究。

新能源消纳技术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关键。

通过研究新能源消纳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新能源消纳的难度和风险。

例如,利用先进的电网技术,如智能电网和储能技术,可以更好地消纳新能源。

智能电网可以通过电力系统的监控、控制和优化,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

储能技术可以在新能源供给不足时,提供备用电源,保持能源系统的平衡。

此外,研究并推广新能源与传统能源的互补技术,如功率调节、储电和能量转换等,也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重要途径。

第二,优化能源系统规划与管理。

建立健全的能源系统规划和管理机制,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基础。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能源发展规划,根据能源消费结构和新能源资源分布情况,合理确定新能源装机规模和区域布局,避免因过度装机而导致的新能源消纳问题。

此外,需要加强能源系统的监测和调度能力,及时掌握新能源的供需状况,合理分配和调度能源资源,提高能源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功能的综述与展望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功能的综述与展望

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功能的综述与展望一、概述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提出,新型电力系统正逐渐成为未来能源体系的核心。

新型电力系统以清洁、高效、灵活为特点,其中储能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储能技术能够平抑电力供应与需求之间的波动,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消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本文旨在对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应用的功能进行全面的综述,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简要介绍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特征和储能技术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随后,将重点分析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主要应用功能,包括能量存储与释放、功率平衡、频率调节、电能质量控制等。

还将探讨储能技术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支撑微电网和虚拟电厂运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在展望部分,本文将分析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成本降低、规模化应用等方面。

同时,还将探讨储能技术在应对能源转型挑战、促进能源互联网建设、推动能源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潜在价值和作用。

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应用功能的不断拓展和深化将为电力系统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本文的综述与展望旨在加深对储能技术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应用功能的理解,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1. 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与挑战清洁低碳:新型电力系统以新能源为主体,如光伏、风电等,逐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以实现电力生产的清洁化和低碳化。

柔性灵活: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具备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以应对新能源发电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

智慧融合:新型电力系统将广泛应用智能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管理和运行。

新能源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和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控制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和难度。

新能源并网消纳和系统安全可靠供电的难度: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新能源的耐受能力较为脆弱,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技术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技术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新能源的消纳成为电力系统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新能源消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于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污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电力系统调度、储能技术和智能配电网三个方面探讨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技术。

一、电力系统调度电力系统调度是保证电力供应平衡的重要手段。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主要基于化石燃料的发电形式,因此电源的调度相对较为稳定。

然而,新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的特点,这给电力系统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消纳新能源,电力系统调度需要更加灵活和智能化。

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建立预测模型,对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进行准确预测。

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和智能化系统,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天气预报和负荷需求等因素,预测未来新能源的供给情况,并进行相应的调度安排。

另外,灵活的电力市场机制也对新能源消纳技术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市场化的机制,鼓励清洁能源发电和能源消纳技术的应用,提高新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竞争力。

同时,通过电力系统调度的灵活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各个电源之间进行合理配置,从而实现新能源的最大程度消纳。

二、储能技术储能技术是解决新能源波动性的关键。

传统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水电站、抽水蓄能和蓄电池等。

然而,随着新能源规模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储能技术已经无法满足需求。

新能源消纳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电力系统中的大规模储能技术,如氢能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电力储能等。

这些储能技术可以将新能源产生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以备不时之需。

通过将储能与新能源发电系统相结合,可以在新能源供应不足或波动较大的情况下,为电力系统提供稳定的备用电源。

此外,分布式储能系统也是新能源消纳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用户侧或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安装储能设备,可以将新能源的产生与消耗进行有效地匹配。

这种分布式储能系统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输电损耗,同时也为用户提供更灵活的用电选择。

储能系统在新能源项目的运用

储能系统在新能源项目的运用

储能系统在新能源项目的运用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广新能源项目,其中风能、太阳能发电为典型代表。

新能源发电可减少环境污染,但其存在的不稳定性及间歇性特点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为此需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案。

储能系统可动态调节电力,提升新能源发电的可控性,并可降低外界环境对新能源发电的不利影响,使新能源输出符合电网系统要求,进而带动可再生能源消费。

本文总结分析新能源项目中储能系统的合理运用,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储能系统;新能源项目;储能原件现阶段,我国新能源项目中储能系统的运用日趋成熟完善,电网侧、用户侧、发电侧储能项目容量呈现在增大趋势,截止2020年,我国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2.2吉瓦,电化学储能项目总装机容量大1784.1兆瓦[1]。

与此同时,储能系统应用于新能源项目期间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需深入研究分析,以促进储能系统合理应用,进而带动新能源领域的发展进步。

1.储能系统简介储能系统主要指依据特定要求储存电能,并可在规定时间释放电能的系统。

我国新能源项目中储能系统应用范围逐步扩大,其主要应用场景包括削峰填谷、平滑输出、降低弃光、调度优化、微电网等。

储能系统的主要组成包括蓄电池管理系统、储能蓄电池、双相DC/DC变流器或双相储能变流器、电能管理系统等,其中蓄电池管理系统由蓄电池生产厂家提供,并负责完成蓄电池管理系统与蓄电池的集成,可确保蓄电池正常稳定运行。

双相DC/DC变流器、双相储能变流器可控制蓄电池储放电功率及时间,并能够将电能存储至蓄电池内,并可辅助蓄电池释放电能。

电能管理系统可对微电网及储能系统进行分析、监控,并可实现能量有效管理[2]。

释放与储存电能的电存储单元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性能可影响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技术水平、投资收益等。

现阶段,新能源项目储能系统中应用的储能原件主要包括超级电容、蓄电池,其中蓄电池属于电化学类储能设备,主要包括钠硫、铅碳、液流、锂离子、铅酸等形式,各类电化学能电池均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输出电压水平较高,但不同蓄电池自身特点存在差异,需依据新能源项目特点合理选择。

适应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适应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研究

适应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研究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与推广,如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消纳问题日益突出。

然而,由于新能源具有不稳定性和间歇性等特点,其消纳过程中会出现波动性较大的情况,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和稳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适应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

首先,该方法考虑了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功率两个方面的优化配置。

在容量方面,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负荷需求进行分析和预测,结合新能源的出力特点,确定了储能系统的容量大小。

在功率方面,通过建立新能源出力与负荷需求之间的匹配模型,确定了储能系统的功率输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储能系统在不同的负荷需求和新能源出力情况下,灵活调整容量和功率,以实现最优的能量调配和消纳效果。

其次,该方法考虑了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和寿命等关键指标的优化。

在充放电效率方面,通过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确定了最优的充放电策略,以提高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效率。

在寿命方面,通过对储能系统的循环使用过程进行建模和分析,确定了最优的使用策略,以延长储能系统的寿命。

通过这些优化措施,可以提高储能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和使用寿命,降低储能系统的运维成本,提高其经济性和可靠性。

最后,该方法考虑了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问题。

通过建立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模型,确定了最优的协调运行策略,以确保储能系统和电力系统之间的能量平衡和稳定性。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之间实现有效的能量调配和信息交互,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适应新能源消纳的储能系统优化配置方法研究”通过考虑储能系统的容量和功率优化,充放电效率和寿命优化以及储能系统与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问题,为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电力系统实现新能源的高效消纳,促进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并为构建低碳、环保的能源体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技术与应用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技术与应用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技术与应用研究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度不断提高,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日益凸显。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技术与应用成为当前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消纳技术的相关问题,并介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与挑战。

一、新能源消纳技术的背景与意义随着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凸显,世界各国纷纷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力度。

由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新能源,具有绿色、低碳、可再生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然而,新能源的消纳问题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

首先,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使得其电力波动性较大,与传统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冲突。

其次,新能源的地域性特点导致了消纳难度的增加,由于新能源发电主要集中在特定地区,远离发电中心,传输损耗较大,给电网的运行带来了挑战。

因此,研究新能源消纳技术与应用,促进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可靠、稳定、高效接入,对于实现清洁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能源消纳技术的研究进展1.功率调节技术功率调节技术是应对新能源电站波动性的关键手段。

通过改变风电和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以实现与负荷的匹配,保持电力系统的平衡。

目前,有两种主要的调节技术:一种是利用储能技术储存多余的新能源电量,以供不足时使用;另一种是通过启停发电机组的方式来调节功率。

此外,基于需求侧管理(DSM)的调节技术也日益受到关注,通过在用户侧灵活调整用电行为,实现能源需求与供应的匹配。

2.电能质量管理技术新能源电站的并网可能给电能质量带来一定的压力。

直流输电技术和高频开关电源技术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解决方案。

其中,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减少变压器和线路损耗,提高输电效率;高频开关电源技术则可以改善供电质量,提高电能利用率。

3.电力系统稳定性研究新能源消纳对电力系统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特别是当新能源电站规模大,占比高时,其电网不稳定性将进一步加剧。

因此,研究新能源消纳对电力系统动态稳定性的影响,并开发相应的控制策略,对于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新能源发电消纳瓶颈的解决措施探讨

新能源发电消纳瓶颈的解决措施探讨

新能源发电消纳瓶颈的解决措施探讨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新能源不仅给国民生活以及社会生产带来极大程度上的便利,同时也产生一系列能源问题。

尤其是在风力发电以及光伏发电方面,新能源消纳的问题尤为严重。

在此背景下,公众开始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并着手针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期新能源消纳在未来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关键因素;解决措施引言能源是现代社会持续运行的基础,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动力来源。

能源问题历来和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气候变化等息息相关,为了确保能源安全,积极应对生态环境变化,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共识。

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新能源消纳问题一直是推行新能源普及战略的重大难题。

各种矛盾的凸显已经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

1新能源消纳的机理分析电力系统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系统的自身调节能力关键取决于电源结构,新能源相比与传统能源而言,不仅体现在对生态环境的友好性,而且体现出了巨大的价格优势。

对于车主用户而言,新能源汽车和燃油汽车相比,出行成本可以降低20%以上。

但这一过程目前仅仅是电网向车载电池输出能量,能量的传输只是单向传输,并不能有效解决电网侧新能源的消纳问题。

相比常规的蓄水消纳控制或飞轮储能技术,电动汽车的电池储能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对新能源调节幅度更广,而且更加灵活。

但目前电源总体的调节性能依然取决于火电调峰能力。

灵活调节的电源在数量和规模上依然处于弱势。

另外,利用新能源汽车消纳剩余电能需要结合各个地区末端电网供电的具体现状实行不同的方案。

在规划时要注重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等问题,配网末端建设储能充放电站的方案要综合考虑项目的经济性、安全性、可靠性及充电桩设备选型等。

2新能源消纳中的关键因素2.1 技术因素针对新能源消纳这些问题进行具体讨论时,如何针对消纳进行更好的解决是关键点。

科学技术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属于第一生产力。

技术对于新能源在消纳方面的能力而言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中的应用研究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中的应用研究

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迅速推进,电力系统中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断增加。

然而,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的特点,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

为了更好地吸纳可再生能源,构网型储能技术逐渐成为解决方案之一。

构网型储能技术是指利用具有电池储能功能的设备,通过与电网进行连接,对电能进行储存和释放的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平衡电力系统中的供需关系,还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可再生能源消纳方面,构网型储能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首先,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

在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时,由于其不可控性和波动性,易引起电网频率波动或电压不稳定等问题。

而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快速响应,通过调节能量的存储和释放,实现对电网频率和电压的调节,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灵活性,保障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其次,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可控性和间歇性,使得其发电量难以预测。

而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较大时进行储存,减少其浪费;在发电量较小时进行释放,满足电网需求。

通过优化调度,提高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实现了更多清洁能源的消纳。

此外,构网型储能技术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的接入可能导致电力系统频率的不稳定和电压的波动,进而影响系统的安全性。

而构网型储能技术可以通过快速的储能和释能,对系统进行调控,维护电网的频率和电压在合理范围内,降低了电力系统运行中的风险,提高了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总的来说,构网型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可再生能源消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增加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和提高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构网型储能技术为电力系统的可再生能源消纳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未来,随着构网型储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相信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实现清洁低碳能源的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及其对策
随着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变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我国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但同时也面临着新能源消纳困难的挑战。

新能源消纳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电网建设不足、储能技术不完善、电价补贴政策不明晰和管理体制不完善等因素。

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解决新能源消纳困难。

我国可以加大电网建设力度,提升电网对新能源的接纳能力。

目前,我国电网规模庞大,但是分布不均衡,一些新能源发电集中的地区电网容量不足,无法有效接纳新能源发电。

应加大对电网的投资,优化电网规划布局,提升电网输电能力,确保新能源的可靠消纳。

我国应积极推进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储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新能源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问题,提高新能源消纳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目前,我国在储能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方面相对滞后,应加大对储能技术的投入,鼓励企业进行创新研究,并建立完善的储能产业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储能技术的广泛应用。

我国应加强电价补贴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明确新能源发电的补贴标准和方式。

目前,我国新能源发电企业普遍享受政府给予的补贴,但补贴标准不统一、补贴方式复杂、补贴资金发放不及时等问题仍然存在。

应建立统一的补贴标准,简化补贴程序,加强补贴资金的监管和使用,确保补贴政策的有效执行。

我国还应完善新能源消纳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

目前,我国新能源消纳的管理多头部门、政策互不统一、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比较突出。

应建立综合协调的管理体制,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统一政策法规和标准,加强对新能源消纳的监管和评估,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储能系统在新能源电力中的重要性

储能系统在新能源电力中的重要性

储能系统在新能源电力中的重要性在当今世界,能源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枯竭以及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

新能源电力,如太阳能和风能,具有清洁、可再生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着间歇性和不稳定性的缺点。

而储能系统的出现,为解决新能源电力的这些问题提供了关键的解决方案,其在新能源电力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首先,储能系统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电力的间歇性问题。

太阳能和风能等新能源的发电功率取决于天气和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波动性。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白天,太阳能发电量大,但到了夜晚则几乎为零;而风力发电则在有风的时候才能产生电能,且风速的不稳定也会导致发电功率的波动。

这种间歇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挑战,容易造成电网电压和频率的波动,甚至可能导致电网故障。

储能系统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充电宝”,可以在新能源发电充足的时候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发电不足的时候释放出来,从而平滑电力输出,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

其次,储能系统有助于提高新能源电力的消纳能力。

由于新能源电力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在某些时候可能会出现电力过剩的情况,而在另一些时候又无法满足需求。

这使得新能源电力在并入电网时面临一定的限制和阻碍。

储能系统的存在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释放,从而增加了新能源电力的可调性和可控性,提高了其在电网中的消纳比例。

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弃风、弃光现象的发生,提高新能源的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新能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再者,储能系统能够增强电网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在面对突发的电力需求增长或电网故障时,储能系统可以迅速响应,提供紧急的电力支持,保障电力的持续供应。

例如,在自然灾害或紧急情况下,电网可能会受到损坏,导致部分地区停电。

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备用电源,为关键设施和重要用户提供电力,减少停电带来的损失。

此外,储能系统还可以参与电网的调峰调频,优化电网的运行效率,降低电网的运行成本。

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意义

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意义

电化学储能发展的意义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新能源发电消纳: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大,
规模化并网影响电网稳定运行,而新能源+储能可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和并网提供有力支撑,必将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的跨越式发展。

2.引领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储能系统作为能源存储转换的关键
支撑,是连接电力发、输、配、用的重要环节。

大力发展储能,可以提高多元能源系统的安全性、灵活性和可调性,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核心。

3.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电
力系统中存在的供电不平衡、断电等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推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电化学储能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
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能源、智能微电网等领域中存在的能源浪费和排放问题,推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5.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电化学储能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新能源
产业的发展,包括电池制造、储能系统集成、储能应用等多个领域,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关于新能源电厂并网安全管理及消纳的探讨

关于新能源电厂并网安全管理及消纳的探讨

关于新能源电厂并网安全管理及消纳的探讨摘要:新能源电厂并网需严格按照规定及规范的要求来进行安全管理,尤其是对于新型新能源发电机组及设备需要进行重点的检测及管理,确保其在并网后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此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方案来对其各项工作进行指导,在新能源电厂并网后保证对电能的吸收消纳。

文章结合新能源发电的特征研究了新能源电厂并网的情况,提出对应的并网安全管理及消纳措施,提升新能源电厂的运行效益。

关键词:新能源;电厂;并网;安全管理;消纳引言: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国对于新能源的开发及利用有了更为明确的规划,而在相关指导文件中,对于新能源在发电中的应用也有相应的强调,而这也推进了新能源电厂的建设。

对于新能源电厂,由于其发电存有着不稳定性的特征,因此无法做到孤网运行,通常需要进行并网,而这也需要针对新能源发电的特征来进行管理优化,以创新的管理模式来使新能源电厂并网后能稳定运行,使电网可以对新能源发电进行有效的消纳,缓解现代社会发展中的能源压力。

一、新能源电厂并网安全管理的措施探讨1、加强并网准备新能源电厂需要进行并网申请,主要是根据其新能源发电系统的类型来进行申报,由专门的部门进行审查和批准,相关部门对于并网的方案进行审查之后如果方案符合行业的规章制度,则可以通过审查,并且进行后续的并网工作。

如果方案存在漏洞,与行业的规定不符,则需要继续对方案进行调整,部门将审查意见反馈给新能源电厂,提供参考。

在对并网申请审查完成后,新能源电厂则需要进行合同签署,使后续新能源电厂并网的进行在法律的保护下高效开展。

调控中心需要和新能源电厂就并网运行中的实际要求进行探讨,主要有技术管理、安全运行、机电保护、智能化等等实际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情况,在协商一致后签署协议。

2、加强并网调试第一,新能源电厂需要确认在并网中的接入方案,根据当地电力系统情况来确认接入设计是否可行实用,在接入方案的设计上需由专业部门来开展,并经相关部门的监督审查。

储能行业在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研究

储能行业在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研究

储能行业在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储能技术在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愈发重要。

储能行业通过将能量存储并在需要时释放,有助于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带来的挑战,并提高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储能行业在新能源消纳中的应用研究,并探讨其在清洁能源转型中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一、储能在新能源消纳中的重要性1. 解决电力负荷平衡问题:由于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电力系统在面临新能源大规模接入时往往面临负荷平衡的问题。

储能技术可以通过储存多余的能源并在需要时释放,实现供需平衡,提高电网的稳定性。

2. 保障供电可靠性:新能源具有不可预测性,如太阳能和风能受到天气条件的限制等。

储能技术可以充当备用电源,在新能源供应不足或突发情况下,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保障供电的可靠性。

3. 提高电网调控能力:储能技术的灵活性和快速响应能力为电网调度带来了更多选择。

通过储能系统的柔性调度,可以更好地应对电力需求峰值和谷值,提高电网的调控能力。

4. 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由于可再生能源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其大规模接入依赖于储能技术的支撑。

储能行业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清洁能源转型。

二、1. 储能技术类型(1)电池储能技术:电池储能技术以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钠硫电池等为代表,具有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自放电等优点。

在新能源消纳中,电池储能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光伏系统、分布式能源项目和电动汽车领域。

(2)储氢技术:储氢技术通过将氢气与氧气反应产生水来储存能量。

储氢技术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时间储存的优势,在可再生能源消纳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3)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压缩空气储能技术通过将空气压缩成液态或高压气体储存,并在需要时释放,带动涡轮机发电。

该技术具有高效性和可扩展性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型能源系统。

2. 储能系统规模随着新能源消纳需求的增加,储能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大型储能电站的规模已经超过几百兆瓦,小型储能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商业场所。

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研究及应对措施

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研究及应对措施

新能源消纳问题的研究及应对措施摘要: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装机规模居全球首位,但由于资源禀赋差异,大量风、光等新能源分布在西部地区,电力负荷在中东部地区,新能源消纳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新能源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本文分析了新能源的发展特点,研究了新能源消纳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能源消纳;风电;光伏;特高压建设前言随着能源结构转型的推进,我国新能源建设不断提速,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提高,而新能源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较大,电力输出不稳定,发电高峰有时并不是用电高峰。

另外,由于资源禀赋特点,我国新建的风电、光伏主要集中的“三北”地区,并不是负荷中心,新能源电力无法就地消纳。

为保证新能源合理有效的消纳,防范大规模弃风弃光的出现,对新能源消纳问题分析研究,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显得十分必要且意义重大。

1新能源发展的特点目前包括风电、光伏在内的多个新能源大型基地正在加快建设,特高压、抽水蓄能等领域的投资加码。

“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将迎来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

根据规划,到203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按照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测算,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将达到数十亿千瓦,成为电力供应主体。

风电受制于天气、日波动幅度大,且呈现一定的反调峰特性;光伏发电受昼夜变化、天气变化、云层移动的影响,同样存在间歇性和波动性。

新能源随机性和波动性等特点比较明显,电力输出不稳定,大量新能源并网后将增加系统调峰难度。

2新能源消纳面临的形势电力系统的特性是发、输、变、配、用瞬时完成。

电源调节能力、电网联网规模、负荷规模及相应能力,共同决定了新能源消纳潜力。

从能源侧看,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建设与发展,能源结构逐步发生变化,传统可控电源(煤电、水电)比例逐渐降低,相对不可控的新能源发电比重不断上升,加大了调峰难度。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问题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问题研究

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问题研究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日益增加,新能源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逐渐成为电力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消纳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对电力系统中的新能源消纳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新能源。

新能源是指那些具有纯净性、可再生性或使用过程中能量损失小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等。

与传统的化石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环保、可持续发展等优势。

然而,在电力系统中大规模引入新能源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新能源的间歇性和不可控性。

例如,太阳能发电系统受天气条件影响,峰谷电量波动较大;风能发电受风速的变化制约,风电场的装机容量无法全部稳定并发电。

这些问题使得新能源的消纳和运营变得复杂且具有挑战性。

新能源消纳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源消纳能力不足。

传统的电力系统主要由火电和水电等稳定的能源形成,能够更好地适应负荷需求的变化。

但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需要具备更大的适应能力,以满足各种不同的新能源输出。

其次,电力系统稳定性受到影响。

新能源的不可控性带来了电力系统严重的波动性,这可能导致系统的不稳定和电压的波动。

这一问题不仅影响着电力系统的运行,还可能对电力设备的寿命和安全造成威胁。

再次,电力系统的运行成本增加。

传统的火电厂是可调峰电源,能够根据负荷需求进行灵活调度。

然而,新能源的间歇性带来了不确定性,并可能导致电力的断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电力系统需要增加备用发电设备,这无疑增加了系统的运行成本。

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几种可能的解决方案:首先,建立新能源消纳技术和设备的研发。

通过研发新能源消纳技术和设备,提高新能源的消纳能力和稳定性,是解决新能源消纳问题的关键。

例如,开展储能技术研究,利用储能设备储存电能,以平衡新能源的波动性。

其次,完善电力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通过改进调度计划和管理方法,提高电力系统对新能源消纳的适应能力。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摘要:目前,“碳中和”是我国重要的战略发展目标之一,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亿kW,其中1—5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容量为4349万kW,占全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的82.1%,已成为我国发电新增装机的主体。

然而,风能和太阳能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直接接入电网将对电力系统造成剧烈冲击,甚至造成安全事故。

因此,如何有效消纳这类不稳定的新能源发电电力是实现可再生能源长足发展的关键。

研究者普遍认为,储能技术可以有效解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的关键问题,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储能技术还能为电力系统提供各种各样的辅助和支持,包括调峰调频、冷启动服务、应急备用电源以及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等,甚至部分微电网中电能质量的提高和无功支持都离不开储能技术。

关键词:储能技术;新能源;电力系统引言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产业规模正在逐渐扩大,研发资金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多,使得综合实力也在不断地加强,现如今已经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新能源储能技术在科技方面与环保方面现如今已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在我国政策支持下整体的发展速度正不断加快,未来需要从综合方面入手,以此使新能源储能技术与生态体系契合,最终达成预期目标,下面将对此展开分析与论述。

1储能技术应用意义1.1利用储能技术优化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由于新能源发电有着较强的不稳定性,所以在并网过程中就会出现电压降落或闪变等问题,这给电力系统的运行带来了不利影响,这就可以利用储能技术来解决这一问题,进一步改善因新能源发电并网引起的电能质量下降。

例如在风电场中运用飞轮储能,就能平稳输出功率的波动,实现了有效的电能质量优化。

也可以在新能源并网中加入超级电容器,通过模糊逻辑控制来进行电能质量的调控,在低电压穿越时,借助储能系统的剩余容量进行电压协调补偿,也就改善了电能质量降低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电 9%
水电 19%
太阳能 核电 发电 2% 8%
火电 62%
太阳能发电 核电
1%
4%
风电
5% 水电
18%
火电 72%
2017年全国电源装机结构
2017年全国电源侧发电量结构
6
部分省区新能源装机已呈现高占比
至2017年底,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河北等19个省份新能源成 为第一、二大电源。目前,甘肃、青海新能源已成为本省的第一大装机电源。
调频及调压,提高和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 新能源微电网重要组成部分,保障微网内功率平衡、与主网功率/电量交换 提供后备电源,提高用户及关键设备供电可靠性 促进和支撑分布式新能源的并网接入
2017年世界光伏发电装机排名前七名的国家 (装机容量大于1000万千瓦)
2017年世界风电装机排名前九名的国家 (装机容量大于1000万千瓦) 4
我国新能源发展十分迅速
单位:百万千瓦
5
新能源在我国电源侧占比不高
截至2017年底,我国风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2.94 亿千瓦,约占我国电源侧电源总装机容量的17%。风电和光伏发 电量约占电源侧总发电量的6%。
18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集中式新能源电站运行消纳应用
19
南澳Hornsdale风电场-储能毫秒级频率快速响应
风电场安装特斯拉锂离子电池,总容量100MW/129MWh,正常情况储 能与风电场联合运行,参与电力市场,紧急情况下可参与辅助服务市场。
2017年12月13日,南澳维多利亚LoyYang洛伊扬燃煤发电厂意外跳闸, 瞬间电网损失560MW电力,电网频率下滑至49.80Hz(正常50Hz)。距离故 障机组近1000公里的储能电池作出毫秒级响应,在140毫秒内向电网注入 100MW 电力,而当地格莱斯顿燃煤调频电厂6 秒内未做出响应。
7
新能源的弃电形势依然严峻
我国2009年首次在甘肃因电网网架约束出现弃风情况,2013年首次出现弃光。 随着全国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弃风弃光现象逐步在多省区出现,范围逐渐扩大。统 计显示, “十二五“以来我国新能源累积弃电量已超过2000亿kWh。
8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挑战
9
电力系统功率平衡和稳定运行难度增大
电场储能项目
Tesla锂电池储能: 100MW/129MWh
参与电力市场,风电出力平 滑和计划跟踪,事故紧急响
应辅助服务
意大利南部可再 减少电网阻塞引起的弃风弃
3 生能源丰富地区 钠硫电池:35MW/230MWh 光,参与系统调频
储能项目
17
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集中式新能源电站运行消纳应用
具备风、光、储联合发电运行多种运行模式,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新能源发电可预测、 可控制、可调度,功率波动<5%/10min,计划跟踪偏差<3%,AVC合格率>95%。
12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难度大
新能源发电随机波动,高比例接入电力系统后,常规电源不仅要跟随负荷变化, 还要跟踪平衡新能源的出力波动,增加了电力系统调节负担。
由于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误差较大,以及主要新能源富集省区缺乏抽水蓄能等灵 活调节电源,新能源与常规电源的协调发电计划安排和优化调度运行难度较大。
100%
体功率平衡难度提高。





16
新能源和储能联合运行的应用案例
序号
项目名称
储能配置
储能主要功能
一期:风电100MW,光伏
具备多种联合运行方式,平
国家风光储输示
40MW,储能20MW
1
滑出力、计划跟踪、削峰填
范工程
二期:风电400MW,光伏
谷、调频调压等功能
60MW,储能 50MW
南澳Hornsdale风 2
20
储能支撑新能源发电送出-意大利南部缓解输电阻塞
意大利南部地区可再生能 源快速增长,由于输电瓶颈,不 能输送到北部电力负荷中心。
采用钠硫电池与可再生能 源联合运行,减少输送阻塞,延 缓新建输电线路的投资。
钠硫电池安装在三个变电站, 总计35MW/230MWh,连接到意 大利输电线路。
21
储能支撑分布式新能源和微电网运行
风电
常规火电
耐压水平
1.1倍额定 1.3倍额定
电压
电压
频率上限
50.2Hz
51.5Hz
调压能力 超前0.95~ 超前0.95~ (功率因数) 滞后0.95 滞后0.85
目前新能源和火电机组 涉网技术标准对比
2015年,哈密北地区风机产生次同步 谐波,传递到300多公里外的火电厂
电力系统转动惯量发展趋势
储能支撑新能源发电运行消纳的应用探讨
目录
01 我国新能源发展总体概况 02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挑战 03 储能支撑新能源运行消纳的案例 04 储能在新能源领域应用发展的探讨
我国新能源发展总体概况
3
中国新能源装机位居全球第一位
截止2017年底,全球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的装机容量分别为5.14亿千 瓦和3.97亿千瓦,中国新能源总装机2.94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位,与欧 盟新能源装机总量(2.8亿千瓦)相当。
11
新能源发电稳定控制难度大
新能源发电主要采用电力电子技术,频率电压耐受能力与常规火电相比有 差距。在传统同步电网以工频为基础的稳定问题外,出现了中频带(5~300Hz) 的新稳定问题。随着常规机组被新能源替代,风电“弱转动惯量”和光伏 “零转动惯量”使得电力系统等值转动惯量降低,抗扰动能力下降。
3.9%
7.6%
1.5%
0.8%
34.3%
17.5%
48.7%
34.0%
80%
60%
40%
20%
69.9%
80.1%
0%
“三北” 华北
东北
地区
70.1%
56.8%
西北
11.7%
31.1%
30.1%
9.5%
西班牙
德国
美国
葡萄牙
煤电 常规水电 其他 风电 灵活电源(抽蓄、燃油燃气)
国内外灵活调节电源情况对比
大规模新能源影响贯穿电能从生产、输送到消费的全部电力系统环节。传统电 网负荷变化规律性强,用电高峰低谷明显,部分省区风电呈反调峰特性,大规模 新能源接入增加了电网平衡难度。主要难点体现在:预测难、控制难、调度难。
10
新能源发电功率预测难度大
新能源发电功率受大气运动、地理条件和发电特性等众多因素影响,风 光资源随机性强,而且我国地形地貌复杂,气候类型多样,新能源功率预测 难度也更大。
13
大规模新能源接入的主要挑战
系统功率平衡(调频/调峰)
电能质量/电压控制
输电送出能力
大规模新 能源接入
系统稳定性
源/网协调规划
电力系统调度运行
14
储能支撑新能源运行消纳的案例Biblioteka 15储能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环节
大规模新能源集中式和分布
式接入,电源侧从传统可控
变为随机波动,用电侧负荷
预测精度下降,电力系统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