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资源有效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
影视资源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研究
影视资源与思想品德课程整合研究【摘要】本文以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提出了把影视资源引入思想品德教学中,大力发掘与思想品德教学相关的影视资源,用新的教学模式来实现影视资源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整合,以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影视资源;思想品德课程;整合对于将影视资源引入思想品德课堂的重要性,教育界已经有了共识,但在两者的整合实践中,影视资源往往仅起到辅助工具的作用——仅仅是陶冶学生情操,激发学生兴趣,在形式上也相对简单,安排学生观看影片进行讨论、写观后感等,很少与课程教学相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已发展到把影视教育与教研教改、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即利用影视资源优化课堂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影视教育的实效。
那么,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应如何真正把影视资源和思想品德课程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呢?一、从内容上不断发掘与思想品德课教学相结合的影视资源一般认为,“在课堂上引入影视资源”就是在课堂上直接选取和播放现成的电影电视作品,把影视资源局限于现有的影视作品。
笔者认为除了现成的电影电视外,还有一种潜在的可以大力挖掘的影视资源,说它是“潜在的”,那是因为这种影视资源还在被忽略或者说还没有被大力发掘出来。
这种影视资源就是教师或学生自己通过组合加工,利用现代化的影视工具制作而成的教学片,这类自己加工的教学片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教师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校中、社会中用摄录机记录反映学生生活、有积极教育意义的场景,再经过加工、组合、编辑,形成独一无二的教学片。
比如,在学生军训时,拍摄学生军训的实况和能反映学生个性坚强勇敢,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等实例;又如在校运会时,拍摄学生比赛时的激烈情境,“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感人一幕,班集体的团结奋进等反映校园真实生活的故事……这种教学片,因为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人真事,所以说服力非常强,很有感染力,学生兴趣盎然,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有效方法。
小学影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
小学影视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实践研究摘要:在当今世界,影视艺术是一种具有广泛传播性的艺术。
优秀的影视作品,对于青少年三观的形成,以及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态度的培养,都具有重大影响,积极开展校园影视教学工作任重道远。
《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2018年11月发布,对我国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并明确了“争取在3-5年内,在我国中小学实现影视教育全面普及。
”学校的影视教育“并不只是看电影,还要形成一个科学化、规范化的电影教育系统。
”关键词:小学;影视资源;开发利用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怎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是当前教育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影视以其特有的直观感染力优越性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并逐渐与教育活动相融合。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运用影视资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1]。
一、小学影视教育的开展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小学的影视教育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为了突出对少年进行影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部和中宣部共同相继发布了《关于运用优秀影片在全国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通知》《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为《指导意见》)等文件。
其中明确指出,要用3—5年的时间,使影视教育在中小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使学生在影视教育中感受世界,开阔眼界,体验情感,实现全面发展[2]。
在经历了20多年的“号召”之后,中国的电影界和教育部门对影视教育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在理论上,一些学者对影视教育的相关问题做了深入的探讨。
进一步认识到了在我国中小学教育实践中开展影视教育的重要意义。
金忠强指出,现在的年轻人还处在受教育的启蒙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建立起来。
影视作品可以对青少年的审美趣味、文化价值和道德理念的认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浅析视频资源与小学生班会中品德教育的有效结合
浅析视频资源与小学生班会中品德教育的有效结合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资源已经成为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教育工具。
特别是在小学班会中,视频资源对于品德教育的有效结合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本文将就视频资源与小学生班会中品德教育的有效结合进行深入探讨。
一、视频资源在小学班会品德教育中的优势1、增强课堂趣味性视频资源具有丰富的画面、音效和动画效果,能够有效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通过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品德知识。
2、丰富品德教育内容视频资源可以呈现各种形式的艺术表现,如故事、动画、音乐等,从而为小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生动的品德教育内容。
通过观看不同类型的视频,小学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品德教育的内涵,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
3、提高品德教育的实效性视频资源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品德知识。
同时,视频资源还可以通过真实的案例和场景再现,使小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品德教育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更加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视频资源在小学班会品德教育中的应用策略1、选择合适的视频资源选择合适的视频资源是实现品德教育目标的关键。
在选择视频资源时,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品德教育的具体内容进行筛选和优化。
同时,还要注意视频资源的时长、内容以及表达方式是否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能力。
2、合理安排视频播放时机在班会中播放视频资源时,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播放时机。
可以在课堂开始时播放视频,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在课堂进行中播放视频,使小学生通过直观的方式了解品德教育的相关内容;还可以在课堂结束时播放视频,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巩固。
3、注重引导和互动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互动,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品德知识。
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与小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观看感受和思考方式,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品德问题。
浅谈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1. 引言1.1 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重要性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道德品质和社会意识的培养基础,更是其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
微视频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微视频也可以帮助学生在思维上开拓,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2. 正文2.1 微视频的定义与特点微视频是指通过手机、摄像机等设备拍摄、编辑、制作后,以短视频形式传播的一种视频形式。
微视频通常时长在1分钟以内,以简洁、生动、有趣的方式,快速传达信息的特点。
微视频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微视频时长短,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习的效果;微视频具有视觉、听觉等多种语言形式的结合,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视频通常内容生动有趣,能够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微视频制作相对简单,学生也可以参与增加他们的参与感和创造性。
微视频的定义就是以短视频形式快速传达信息的一种视频形式,其特点包括时长短、多媒体语言形式的结合、内容生动有趣、制作简单等特点。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微视频的这些特点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促进品德与社会素养的培养。
2.2 微视频在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应用微视频在小学品德课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制作微视频可以展示各种道德模范的事迹和行为,让学生们有具体的榜样可循,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微视频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和情节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些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如诚实守信、友善待人等,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微视频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些道德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判断力和分辨能力。
“影视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尝试实践
“影视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尝试实践作者:林燕慧来源:《师道·教研》2018年第05期一、视听资源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20世纪初,视听教育技术首先在美国出现。
1927年,美国柯达公司成立电影教学部,组织生存教学影片,1950年,美国爱德华专科学校创办第一个校用电视台。
20世纪60年代以后,电视教育被广泛应用、发展迅速,其中日本的学校的电视利用率最高,1968年电视利用率为17%,而1970年则达到71%。
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处于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思维具有一定的可逆性和守恒性,但是仍然需要依靠具体事物为参照,因此,生动的视频内容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试听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的恰当使用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
以电教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为例,“电教媒体所具有的形象、直观、生动,声、色、光、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创造有利于学习的情景,使学生充分发挥试听作用,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二、影像德育在实际教学中的可操作性1. 政策支持2008年6月19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文化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为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发挥优秀影视作品的育人功能,推进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健康发展,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通知》(教基[2008]15号)《通知》指出:组织中小学生观看优秀影视作品,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和造就中小学生健康人格的时代需要,是生动形象引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丰富学校教育的重要措施。
加强影视教育工作,有利于引导中小学生树立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远大志向,培养崇尚先进、追求崇高的美好情怀,形成积极向上、勇于进取的人生态度,达到好的影视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感染一代人、激励一代人的目的。
2017年4月28日,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共同推进“全国校园电影院线”建设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7】13号),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发展,促进以文化人、实践育人,充分发挥影视艺术作品对广大师生思想引领和价值导航的重要作用。
《优秀影视融入学校德育 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实验方案
《优秀影视融入学校德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实验方案沙溪镇康乐小学(岗背、涌边、涌头、厚山)2008.1一、课题名称《优秀影视融入学校德育促进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形成》二、立题背景无论是从个体发展完善的角度出发,还是就社会和谐运行的条件而言,道德和道德教育已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然而道德实效性的低下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传统道德教育重视道德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忽视其个体享用功能;重视道德规范的说教,忽视学生道德能力的培养;重视道德的他律的工具性价值,忽视道德的自律的本体性价值;重视道德理性的作用,忽视道德情感的价值;重视显性的德育课程的功效,忽视隐性德育课程的潜在价值。
总结传统道德教育的失误,寻求道德教育的新的突破口,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实现道德教育的创新,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迫切而艰巨的内容。
同时,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难点问题是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
独生子女具有优越的生活和学习条件,家庭和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娇惯放纵,于是孩子们普遍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合作能力差;遇到困难承受能力(心力)差;甚至道德行为失范等等,针对以上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曾努力通过口头说教,开展活动等试图帮助和教育学生提高其认识,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可是效果不明显。
小学生自我意识尚未成熟,思维仍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及推理能力尚低,单纯的道德规范讲授并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相反,学生只会把道德规范视为限制自身行为自由的教条,或明知故犯,或阳奉阴违。
而电影则把各种抽象的道德要求通过人们的具体活动体现出来,使学生的道德推理有了生动的表象依托,深切体验到了实践道德的必要性,对各种道德人格的感悟与敬慕,衍生出了学生追求道德自我完善的需要,能在行动中自觉坚持以道德为准绳,反省自己的道德修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现代人最基本的素质浓缩为:“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强调:“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应当体现时代要求。
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意义
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意义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到品德与社会历史的内涵和真实性。
以下是具体的意义:影视资源可以丰富课文内容。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往往存在生动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
通过引入影视资源,可以在学生的眼前展现出课文中的各种情景和人物,使学生更加融入到故事中。
他们可以通过视觉和听觉来感受和理解这些情节和人物,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学习《神笔马良》这篇课文时,通过播放相关的动画片或电影片段,可以让学生亲眼见到神笔马良创造的那些奇妙的事物,感受到马良品德高尚的形象所带来的影响力。
影视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课文往往感到枯燥乏味,因为这些内容较为抽象,离他们的实际生活较远。
而通过引入精心制作的电影、电视剧等影视资源,可以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具象化,使学生更加容易产生共鸣和兴趣。
在学习《爷爷的找回来的画》这篇课文时,可以放映与其内容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通过影像感受到爷爷找回画作的艰辛和坚持不懈,从而激发他们对于这一故事的好奇心和关注度。
影视资源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学生往往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获取信息和知识,而影视资源正好符合这种学习习惯。
学生通过观看影视资源,将信息以形象和感性的方式吸收,可以更好地加深对于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影视资源还可以提供多角度的观察和思考,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秋天的老翁》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播放与其相关的电影或纪录片,让学生了解到更多与秋天相关的事物和文化,增加学生的视野和知识广度。
影视资源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艺术素养。
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课文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而影视资源可以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和艺术表达,将这些思想和情感呈现给学生。
学生通过欣赏这些有着艺术价值的影视作品,可以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从中感受到情绪共鸣和心灵的触动。
利用影视素材 增强德育教学实效
利用影视素材,增强德育教学实效区钊海[摘要]影视素材在德育教学中具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和影响力。
本文从影视素材在中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论述其对当代中小学生的深刻影响,恰当地使用影视素材有利于德育教师更好地完成德育课的教学目标。
[ 关键词] 影视素材德育教学作用随着“课改”教育理念的更新学校教育条件的改善,中小学生的德育课教育传统方法正面临新的挑战,遭遇发展的瓶颈,而优秀的影视作品在德育课中提高中小学生的思想素质方面却具有独特的优势。
影视文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促使观念的变革,推动着中华文明的演进。
影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声画结合,亦静亦动,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影视作品,往往比一般的文字作品更形象,比一般的表演更生动。
空洞的说教和大话套话,学生不仅不愿听,而且很反感,而好的艺术作品形象地诠释人生与做人的道理,惩恶扬善,寓教于乐,易于引起学生强烈的共鸣,达到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
正如鲁迅所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
”所以,在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的德育课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地利用这些优秀的影视作品。
(一)影视素材及特征影视素材是指以电影和电视为载体的多媒体综合性文化,包括一切的视频素材,可以是电影、电视,也可以是一段短暂的视频。
与传统文化相比,影视文化具有鲜明的现代性质无与伦比的优势。
具体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视听直接、形象而生动。
影视文化以其直接、真实、生动的形象再现来反映生话、记录事态、传播信息,让学生从直观化的视听形象中得到真切的认识和感受。
二是艺术形式多样。
影视素材运用现代光电技术,兼容语言、音乐、绘画、摄影、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特性,并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在自己的形态之中,使其在运动的影像中,得到更突出的发挥。
同时,影视还包括了如新闻报道、专题讨论、实况转播、科技片、故事片、系列片、电视小说、电视散文等多种式样。
影视文化的兼容性使它成为综合性手段得以全方位展示的文化载体。
优秀影视作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优秀影视作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优秀影视作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优秀影视作品以其“图文声像并存”的优势,能够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们的言谈举止、生活方式、审美品格甚至价值观念。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通过引入优秀影视作品,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所传达的理念和价值观。
其次,优秀影视作品所呈现的真实历史场景和生动人物形象,能够给予学生强烈的代入感,让他们产生共情,进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鼓舞和激励。
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此外,优秀影视作品还可以作为思政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和报国志。
通过引入具有时代特色和历史现场感的优秀影视作品,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国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应用优秀影视作品进行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选择符合课程主题和教学目标的相关作品,确保其内容和价
值观与教学要求相一致。
其次,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影视作品,确保其能够理解和接受。
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让他们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也能够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和法律意识。
总之,优秀影视作品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带来很多积极的影响和效果。
通过选择合适的作品、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的思考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所传达的理念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法律意识。
影视资源利用影视资源辅助小学生学习
影视资源利用影视资源辅助小学生学习影视资源辅助小学生学习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影视资源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影视资源的优势在于生动直观、形象鲜明,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效。
本文将探讨影视资源在小学教育中的利用,并讨论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辅助学习的作用。
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电影、互联网等各种影视资源对于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小学教育中,影视资源的利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它不仅使学习内容更加具象化,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学习平台。
本文将探讨影视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其对小学生学习的辅助作用。
二、影视资源在小学教育中的利用1. 影视资源在教学内容呈现中的应用影视资源能够将抽象概念具象化,通过画面和声音的结合,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比如,通过播放科学实验的视频,学生可以观察到实验过程和结果,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
此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纪录片也能够将学生带入到历史的长河中,增强学习的实践感。
2. 影视资源在课堂互动和合作中的应用影视资源可以通过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精彩的电视节目或动画片,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和互动。
比如,在英语课上,通过观看英语动画片,学生可以学习到地道的口语表达和语音语调。
而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建立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小组,共同观看影视资源,进行讨论和分享。
3. 影视资源在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节奏都不尽相同。
影视资源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不同难度和风格的学习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合适的影视资源进行辅助教学。
对于一些理解较困难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生动的影视资源进行辅助学习;而对于一些学习进度较快的学生,可以挑选一些拓展知识的影视资源进行学习。
三、影视资源辅助学习的挑战与对策尽管影视资源在小学教育中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学生对于观看影视资源的时间和频率没有统一的管理。
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意义
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形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革。
传统的书本教学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影视资源则成为了教学的新宠。
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影视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的运用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
影视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品德道德的理解往往停留在书本知识的表面,他们很难通过文字去构建起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或者品德事件。
而借助影视资源,学生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来感受历史和品德故事,真实感受历史和品德的发生和发展。
当老师讲述关于孝道的故事时,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关于孝心的电影片段,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孝道的重要性,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更好地理解品德道德的重要性。
影视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而且很难产生共鸣。
而通过运用影视资源,可以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让他们有机会通过讨论、合作、表演等形式去感受、理解历史和品德故事的内涵和意义。
在学习历史时,可以让学生们观看相关历史事件的纪录片,然后展开小组讨论,共同探讨历史事件的原因、影响等,从而培养学生思辨、合作的能力。
在学习品德道德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的故事影片,然后组织学生演绎故事情节,或者进行相关话题的小组讨论,让学生们深入思考品德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影视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历史事件和品德故事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内涵,通过艺术表现形式来感悟历史和品德,往往更容易引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和情感体验。
通过观看影视资源,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入地感受历史事件的残酷、人性的复杂和品德感恩、孝敬的源远流长。
可以通过播放电影《小兵张嘎》来让学生感受抗日战争时期的艰辛,引发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英雄的敬仰。
或者通过播放品德故事《孔融让梨》来让学生感受孔融的高尚品德,激发学生对品德的敬重和学习的渴望。
例谈影视资源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
例谈影视资源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品德教育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孩子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亟需进行品德教育。
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可以为品德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生动的教学手段。
本文将就影视资源在品德教育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影视资源在品德教育中的意义影视资源是一种革命性的信息传播方式,它以其声像并重的表现形式,可以生动地展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事件和情感,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人类的大脑对于视觉和听觉信息的处理速度比文字信息要快得多,这也就意味着影视资源可以更快速地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品德教育是我们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旨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品德,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解并尊重他人,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而影视资源作为一种有效的品德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引人深思的反思话题和感人至深的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和践行真善美的价值观。
影视资源在品德教育中的应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品德教育中,影视资源可以作为类比故事或生活案例一样的载体,生动地呈现出真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事件情节,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
通过观察和感受影视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学生们可以更加具体地理解和感悟社会道德规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于品德教育的热爱和投入。
2.创设情境,引发思考在品德教育中,影视资源可以为师生们提供一个直观的情境,让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和体验道德规范、道德价值的内涵。
同时,在情境中,学生有机会展开思考,思考人物行为的成因和道德影响,从而悟出好的道德习惯和品行行为。
例如,教师在品德课上播放了一部名为《奇迹男孩》的影片,通过观察片中主角的成长经历和情感经历,学生们可以发现自己身边的美好事物,并且更加懂得如何尊重和欣赏他人的美好之处。
3.加深印象,强化教学效果品德教育是一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此外,也是一种学科教学,因此品德教育的教学效果也需要得到保障。
浅谈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目前,微视频在教育领域中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教学手段。
针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采用微视频的应用可以使教学更加形象、直观,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接下来,本文将就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
第一、微视频可以形象化表现品德教育教学中,形象的表现是非常重要的。
课本中往往只包含文字,难以直观地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而视频可以将这些文字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形象,既可以很好的表达品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欲望,进而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实践。
第二、微视频可以包容多种方式品德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多种方式来孕育、传递和凝聚。
微视频正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媒介,在影像的展示、音乐的配合、细节的呈现等方面能够较好的贴合品德教育的需求。
还可以配合其他教学媒介如课件、图片等,形成教学的多样性,达到教学的综合价值。
第三、微视频可以营造情境品德教育需要让学生体会到情境中所代表的意义,并在实践中把它们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微视频可以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仿佛亲身体验,感受道德情境下的纠结与选择。
这样的情境化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加理解和认识品德的重要性,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社会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微视频在社会教育中的应用同样也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第一、微视频可以提升观察力和思考能力社会教育不仅是知识传授,也是对学生认知的拓展。
微视频在社会教育中可以通过真实的视频展示,让学生了解更全面、深入、直接的社会现象和问题,这种有效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第二、微视频可以加强学生的沟通与交流第三、微视频可以促进学生道德观念的建立在社会教育中,微视频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认知和沟通,还可以深入灌输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文化意识。
微视频通过生动形象的呈现,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社会现象和道德准则,引导学生思考道德问题,为学生全面素养的建立服务。
在思想品德课中巧用优秀影视文化
在思想品德课中巧用优秀影视文化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影视文化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在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中,优秀的影视文化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开阔思路、提升道德修养。
本文将探讨在思想品德课中巧用优秀影视文化的效果,并提出一些实用的方法。
首先,影视文化的流行和言传身教的教育方式一样,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形象的表现手法,可以引起青少年的共鸣和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比如,可以利用一些优秀的电视剧或电影,让学生观看,再根据情节和角色,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道德教育,让学生在观影体验的同时,获得深层次的道德情感教育。
其次,优秀的影视文化能够传输美好的价值观,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如,在西游记中,师徒四人虽然在西行途中遭遇了重重困难和考验,但是总是坚持团结互助、勇往直前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的团结友爱。
而在《三体》中,三体文化的漫长历史,展现出科学、开放、包容的价值观,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和美好的精神,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国际化视野有着重要的作用。
再次,优秀的影视文化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心。
通过学习和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学生学习到了人文艺术,印证了优秀文化的价值和历史,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同时,优秀的影视作品也是传承文化的媒介,通过欣赏和讨论,学生会逐渐对文化产生认同感和自信心。
这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可以强化学生的民族自信。
最后,以下是在思想品德课中巧用优秀影视文化的一些实用方法:1.选取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程度的电影或剧集,注意避免低俗不健康的题材。
2.根据有利于道德教育的电影或剧集内容,设计合适的课前、课中、课后的准备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欣赏影视文化过程中,得到深度思考和道德情感的熏陶。
3.在思想品德课中,视学生年龄和认知程度,合理地设置学习要点:对于小学生,可以关注影视中人物的正确行为和态度,如团结、友爱、互助等;对于中学生,可以聚焦于作品中所展现的社会问题和道德难题,如孝道、思想自信、文化自信等。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视频资源的应用策略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视频资源的应用策略摘要:当今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人们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然而人们对小学道德与法治也有所了解。
因此,如今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践中,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课堂。
如何开发课程资源,更好地发挥课堂的育人价值,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一直是很多教师探讨的问题。
其中,视频资源作为现代化的课程资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它正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课堂。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视频资源;应用策略引言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
道德与法治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培养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人生价值观等,旨在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尤其是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要明确: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能局限于学生的成绩,应关注学生在学习中思维、能力、情感目标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价值,完善自身的人格,最终将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1视频资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盲目运用,视频资源越多越好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视频资源运用已经成为常态,很多教学过程中也将是否使用多媒体作为一个评价指标。
不少教师将视频资源制作、视频素材收集作为备课的重点,有的教师甚至发动学生家长、亲朋好友去搜集、制作各种视频资源,但是视频资源质量良莠不齐。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有了视频就可以调动学生兴趣,让课堂充满活力,吸引学生的参与;认为课堂教学必须运用视频资源,且越多越好。
例如笔者听过的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授课教师在这节课中呈现了四个长视频资源。
这些视频资源分别是“地铁调度员的一天”“班上学生××的一天”“早餐铺工作人员的一天”“抽粪工人的日常”。
即使没有看过视频资源,我们也能从这些视频资源的名字看出,每个都是授课教师精心挑选和制作的,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共鸣。
浅谈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
浅谈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1. 以案例为主线进行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可以通过精心设计的案例让学生在微视频中感受和思考一些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
可以制作关于孝敬父母、友情互助、公益行动等方面的微视频,让学生在视频中体会到这些美好的品德和行为,并进行讨论和反思。
2. 制作虚拟实境,带领学生体验微视频可以利用虚拟实境技术,将学生带入到不同的场景中,比如感恩教育、环保教育等。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这些课程内容,增强了解的深度和广度。
3. 学生自主参与制作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微视频的制作过程。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制作关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微视频。
这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和技能,还能够更好地巩固所学内容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社会情操。
1. 传播方式新颖多样微视频的制作和传播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可以通过微信、微博、抖音等平台进行推广,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传播。
这些平台的普及也为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2. 真实生动的影像更容易感染学生微视频以真实生动的影像传达信息,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情感共鸣。
通过微视频,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3. 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微视频的制作过程需要学生们动手实践,这有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师资和技术力量的问题微视频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技术和人力支持,而目前许多学校的师资水平和技术力量还存在不足的问题。
学校需要加强相关培训和引进专业人才,以提升微视频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应用水平。
2. 课程内容和微视频制作的匹配度微视频的制作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市场敏感度,但目前许多教师还缺乏相关经验和知识。
学校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提供相关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微视频与课程内容的匹配度和质量。
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意义
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资源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影视资源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影视资源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社会的兴趣,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认知。
本文将讨论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意义。
影视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对历史和社会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并不完全发育,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而通过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历史或社会题材影视作品,不仅可以为学生呈现一个生动的画面,而且还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事件的意义,从而更容易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播放关于古代文明的纪录片或历史剧,可以让学生对古代社会的生活、文化和风土人情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影视资源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的课文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和事件,这些内容往往不容易被他们理解和接受。
通过播放与课文相关的影视资源,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具体、更直观的信息和经验,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在学习古代社会的课文时,老师可以播放与古代社会生活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生动的画面中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影视资源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认知。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认知往往是需要培养和发展的。
通过观看与历史和社会相关的影视作品,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画面的深入感受历史事件和社会现象所蕴含的情感和价值。
在学习关于勇气和正义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选择播放与这些主题相关的影视作品,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感受到勇气和正义的真正内涵,从而培养他们的情感认知和审美情趣。
小学政治学习的影视资源利用
小学政治学习的影视资源利用在小学政治学习中,影视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影视作为一种生动直观的表达形式,能够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度。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选取相关的影视片段或动画片来生动地呈现政治知识和概念,使抽象的理论内容变得具体而易于理解。
影视资源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国家制度、政府职能等基础知识,还能够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故事情节,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
比如,通过播放与国家历史或政治制度相关的纪录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国家治理的演变过程。
这种视听结合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记忆,还能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另外,影视资源还能够为小学生提供丰富的情境体验和跨文化理解。
通过观看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系统运作的影视作品,学生可以比较不同国家的制度差异,增进对多样化社会的理解和尊重。
这种跨文化的视野培养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他们的全球公民意识和国际竞争力。
除了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影视资源在课外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挑选适合孩子年龄和认知水平的政治教育影视节目,引导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政治知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与家长的共同观看和讨论,还能够增强家庭教育的互动性和影响力。
然而,影视资源在教育中的应用需要教育者和家长的精心选择和引导。
必须确保选取的影视内容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和价值导向,避免因为图像和情节的吸引力而忽略了教育内容的深度和严谨性。
另外,影视资源的使用应当与传统教材相结合,形成互补和增强的效果,而不是单一依赖于影视资源进行教学。
总之,小学政治学习中影视资源的利用,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多样化和生动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激发他们对政治学习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在充分利用影视资源的同时,教育者和家长需要注重引导和监督,确保其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做出贡献。
情境教育视域下的小学影视德育实践研究
情境教育视域下的小学影视德育实践研究情境教育重视的是对学生进行春风化雨和水乳交融般的情感渗透,使学生在自然而然的情境中展开知识学习和情感体验。
在这一视域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学方法的创新,德育情境构建的科学有效,学生良好道德素养的培育,实现德育教育实效的提升,已然成为必须和积极面对的问题。
对小学德育教学实践来说,情境化的德育教育施行于学生的效果是良好的。
影视这种教学资源,因为兼具声画和妙趣横生,在进行创设教学情境中其优势极为明显。
运用影视这种优质资源展开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体现的是情境教学理论深度结合于小学德育教育,是当前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应对新问题、新挑战的小学德育教育之以力破局的道路。
美国心理学家瓦特认为,当前的传媒特别是电视,已经渐渐取代并完成了孩子在学校和家庭的社会化进程。
学生受影视的影响愈来愈大,小学德育教育也出现了新问题,实际上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也就是消极的影响和教育的机遇并存。
当前在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就是情境教学,而影视造就的情境体验也渐渐演变为可挖掘之教学资源。
因而在小学的德育教育中借助于影视,这一问题在小学教育中应当受到重视。
一、运用影视,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要想取得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实效,就必须对各种教育资源进行统筹,按照学生的身心特点对学生乐于见到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方法进行择选。
班主任要对德育教育的目标进行确定,对德育工作的实效进行提升。
班主任在展开德育工作时运用影视资源,对可操作的德育目标按照学段的不同、年级的不同和学期的不同,都要进行科学合理和符合理论和实践的统筹安排。
在信息化条件下,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就能依照影视媒体的优势进行。
如对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用影视进行记录,对学生在各类整体活动中为获得班级荣誉而努力的进程进行记录,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更容易调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就会得到增强,引发学生生成一种热情,进而争做好事,争做好人,争做优异的学生。
在教学中,影视资源应当典型而适时适量。
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意义
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意义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的运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小学生而言,影视资源是一种直观、生动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下是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历史题材课文中运用的一些意义。
影视资源可以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刺激,帮助学生在感知上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感受课文内容。
课文中涉及到的历史场景、历史人物等可以通过影视资源呈现给学生,使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的背景和故事。
在讲述《伟大的航程》这篇课文时,可以播放一些关于航海和探险的纪录片,让学生通过影像了解航海过程和探险经历,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影视资源可以创造真实的情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历史影视作品,可以使学生像亲临现场一样感受历史事件的氛围和人物的形象。
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参与度,使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和思考。
在学习《丝绸之路上的商人》这篇课文时,可以放映关于丝绸之路的纪录片,让学生感受到商人们走过的险峻山川和沙漠,感受到他们为了交流而付出的努力和智慧。
影视资源可以提供多样的角度和解读,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认知和思考。
历史事件和人物往往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历史影视作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
在学习《伟大的航程》这篇课文时,可以观看不同版本的航海纪录片,学生可以对比不同的航海者和他们的航海策略,思考他们的优劣之处和共同点。
影视资源还能通过情节和人物塑造,传递一些道德价值观和人文关怀。
在小学品德课和社会历史课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在课堂上播放一些有关的历史影视作品,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历史人物的善良、勇敢、正直等品质,引发他们对这些品质的思考和认同。
在学习《伟大的航程》这篇课文时,可以通过相关的航海影视作品展示一些航海家敢于探索、勇于冒险的精神,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这种精神,并从中汲取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总第316期2019年6月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影视资源有效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实践研究薛积香摘 要: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可适当融入影视资源,借助其生动形象的画面、语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阐述了影视资源的类型和作用,分析了影视资源筛选和制作的方法,并就影视资源有效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影视资源;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实践作者简介:薛积香,本科,小教二级。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高戈庄小学,266400品德与社会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融入一些影视资源,充分发挥影视资源的优势,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比起口头上的理论讲解,影视资源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
一、影视资源的类型与和作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可融入的影视资源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为整部影片,一种为影视片段。
由于整部影影片的播放时间比较长,所以不适合在课堂上使用,一般在课前或者课后使用,学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观看。
在课前使用,可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课后使用,则能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深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受。
而影视片段则适合在课堂上使用,在课堂导入环节引入影视片段,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质疑。
在课中借助一些影视片段,则能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直观的感知,促使学生主动探究相关知识,从而辅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
而在课堂结束环节播放影视片段,则能深化教学主题,升华学生的感情。
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对相关的影视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以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例如,在《我的家乡变了样》的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在课前观看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
电影讲述一对心存隔阂的裕固族少年,因寻找父亲和家乡,骑着骆驼在西部奇景中穿越千里的故事。
学生在电影中会看到各种美景,感受裕固族少年热切回归家乡的情怀,从而激发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并且,随着剧情的不断深入,学生会被电影内容所吸引。
在学生观看完电影以后,再结合课本中的内容学习,能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上课时,讲解到家乡的山山水水时,教师则可播放电影中呈现美景的画面。
课堂教学通过融入影视资源,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以专题的形式,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电影进行讨论,以升华教学主题,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二、影视资源的筛选和制作1.影视资源的筛选要将影视资源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首先要做好影视资源的筛选工作,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对影视总第316期2019年6月资源进行合理选择。
教师在筛选影视资源时,应从学生的欣赏角度出发,且影视资源要有教育意义,通过艺术与思想的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例如,《小兵张嘎》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影片,张嘎是一名13岁的少年,他配合侦察员执行任务,表现得十分机智、勇敢。
当部队攻打岗楼的时候,张嘎设法在里面放火,与部队里应外合,将日军全部歼灭,并为奶奶报仇。
电影中的主人公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接近,但许多小学生却不如张嘎勇敢、机智,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时,可将这部影片利用起来,选择其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使学生受到启发,让学生能够做一个勇敢、聪明、快乐活泼的青少年,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2.影视资源的制作能够融入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影视资源很多,但如果教师直接从网络上下载这些资源,可能会因为格式问题,无法直接插入到PPT 中在课堂上播放,从而影响影视资源作用的发挥。
所以,在对影视资源进行应用前,教师还需要对其进行处理。
例如,教师从网络上下载一部完整的《佐贺的超级阿嬷》,教师可以利用暴风音影、QQ 影音等软件,对电影进行裁剪,裁剪其中最适合用于课堂教学的片段。
然后,对裁剪下来的部分进行转码处理,这是因为网络中下载的电影会受到格式的限制,将其转换成WMV 格式,插入到PPT 课件中,在需要的时候进行播放。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几个影视片段进行编辑,利用软件的视频合并功能,实现几个影视片段的连续播放,让学生被阿嬷感恩、乐观的精神所感染,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充满笑声,洋溢温暖。
三、影视资源有效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策略1.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如果学生对这门课程缺乏兴趣,学生就会无心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就会比较困难。
有些影视资源与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的内容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够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调动起学生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有趣的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教学中,教师可播放《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片段,让学生从中感受少数民族运动会与汉族运动会的差异。
运动会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竞赛项目,二是表演项目。
其中的竞赛项目包括花炮、木球、珍珠球、少数民族武术、民族摔跤等。
不同的比赛项目来自不同的民族,通过影视资源的融入,可帮助学生从中体会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精神、运动精神,告诉学生要热爱自己的民族、热爱运动,做一个积极上进的人。
2.对学生进行影视资源观前指引影视资源的内容比较丰富,将其融入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观前指引。
如果学生不明确观看影片的目的,不能将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就不能发挥影视资源的教育作用,达不到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的目的。
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融入影视资源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观前指引,让学生能够了解影片的背景。
如果是学生课前或者课后对整部影片进行观赏,教师就可通过口头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引,为学生介绍故事背景,对学生提出相关的观影要求,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3.重视学生观影后的反馈与评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融入影视资源,是要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师所讲解的知识。
如果在学生观看影片后,教师没有引导学生对影片进行分析、总结,让学生对影片进行评价,那么教师就无法全面了解学生对影片的理解情况及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接受情况,这不仅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会导致学生被影片所吸引而忘记学习的重要性。
所以,教师在利用影视资源教学时,要重视学生观影后的反馈与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有趣的少数民族运动会》的教学中,学生在观看完《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后,一定会萌生自己的想法。
这时,教师应将学生组织起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其进行讨论,将学生的想法表达出来。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本节课与少数民族运动会有关的内容,分析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下转28页)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标准倡导的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的理念。
六、改变评价方式 提高课堂效率音乐学科的评价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用试卷的形式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在独立演唱、演奏中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个性发展。
例如,学生在利用平板电脑演奏乐曲,或是弹奏自己创作的乐曲都是最好的体现。
音乐课上不局限于键盘弹奏,还可以完成作业、上传作业,学生间相互学习、评价。
以往的教学,在节奏记写环节,教师用手拍奏节奏,让学生记写在五线谱本上,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检查评价,因为时间的限制,不能随时掌握每一位学生的记写情况。
而运用平板电脑之后,学生将听到的节奏记写下来并传到作品库,老师能看到每一位学生的书写情况,并加以点评、辅导,还能将优秀作业展示让大家学习,直观而高效。
而学生间也能相互评价,这种体验是以往的教学没有的。
评价方式的改变,也提高了课堂效率,让教师在短时间内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评价、辅导学生,而学生间的相互评价让学生对节奏、音准的练习不再感到枯燥,学生间互评让课堂呈现出民主的氛围,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既学到知识,提高了技能,也在音乐课堂上做到了主动、自由的表达,同时陶冶了身心。
此为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平板电脑的一些体验和感受,一切还在探索阶段,但是教改势在必行,培养21世纪人才,教师也要不断学习、探究,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上接25页)差异,以及他们所共有的精神。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小学生,应该学习少数民族运动中所体现出的哪些精神等,这样才能够将影视资源的教育意义体现出来。
并且,在学生进行观后反馈与评价的过程中,还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新的灵感,对于促进学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中的进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四、结语影视资源的融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发展有很大帮助。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影视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进行影视资源观前指引,并重视学生观影后的反馈与评价,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1] 李华卿.影视资源有效融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15(12):59-61.[2] 纪玲.例谈影视资源在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2017(5):35-37.[3] 彭林林.深圳市沙河小学校园微电影融合德育的探索[J].教育信息技术,2016(12):65-67.[4] 唐芳.初探多媒体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11):81.[5] 李国林.简析小学品德教学资源的选择策略[J].基础教育参考,2015(6):72-73.[6] 鲜红.让影视教育走进小学课堂[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1(3):212.[7] 袁树章.多手段提高小学品德课与学生社会生活的有效对接[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0):140.总第316期2019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