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十二讲》参考文献,共10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6]刘思,2008,“实验语用学研究综述”,《当代语言学》,第6期。
[257]刘晓林、王文斌,2009,“论汉语动词量化系统的句法和语言类型效应——以英语动词系统为对比”,
《现代外语》,第4期。
[258]刘晓林、王文斌,2010,“动性弱化、语义自足、作格化与语序类型特征效应”,《现代外语》,第2期。
[259]卢伟,2002,“‘祝颂’言语行为的汉英对比”,《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260]马秋武、贾嫒,2006,“《优选论与语用学》述介”,外语教学与研究,第2期。
[261]马萧,2003,“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与翻译”,《中国翻译》,第5期。
[262]毛利可信,2009,《英语语用学》,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
[263]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264]孟建钢,2001,“关联理论对翻译标准的解释力”,《中国科技翻译》,第1期。
[265]孟建钢,2002,“关于翻译原则二重性的最佳关联性解释”,《中国翻译》,第5期。
[266]莫爱屏、蒋清风,2006,“关系语用学的三元关系在口译中的互动研究”,《外语教学》,2006,第6期。
[267]牛保义,2005,“英语作格句语用功能的词汇语用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第6期。
[268]钱冠连,2002,《汉语文化语用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69]钱冠连,1994.,“从文化共核看翻译等值论”,《中国翻译》,第4期。
[270]冉永平,2002,“话语标记语you know的语用增量辨析”,《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第4期。
[271]冉永平,2003,“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外国语》,第3期。
[272]冉永平,2005,“词汇语用学及语用充实”,《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
[273]冉永平,2006,“翻译中的信息空缺、语境补缺及语用充实”,《外国语》,第6期。
[274]冉永平,2007,“指示语选择的语用视点、语用移情与离情”,《外语教学与研究》,第5期。
[275]冉永平、张新红,2007,《语用学纵横》,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76]冉永平,2004,“言语交际的顺应——关联性分析”,《外语学刊》,第2期。
[277]阮元,1997,《十三经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278]沈家煊,1999,“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第1期。
[279]沈立岩,2005,《先秦语言活动之形态观念及其文学意义》,北京:人民出版社。
[280]石里克(洪谦译),1993,《实在论与实证论》,北京:商务印书馆。
[281]宋旭、杨自俭,2003,“译者的原文理解过程探讨”,《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5期。

[282]宋志平,2004,“翻译:选择与顺应一语用顺应论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中国翻译》,第2期。
[283]孙晓曦、张东波,2008,“美国大学生汉语请求言语行为能力研究”,《世界汉语教学》,第3期。
[284]王斌,2000,“关联理论对翻译解释的局限性”,《中国翻译》,第4期。
[285]王斌.2006.“密母·基因·语言”,外语研究,(5)。
[286]王东风,2001,“译家与作家的意识冲突:文学翻译中的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中国翻译》,第5
期。
[287]王建国,2005,“关联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中国翻译》,第4期。
[288]王建国,2009,《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89]王力,2004,《汉语史稿》,北京:中华书局。 ·
[290]王维堤、唐书文,2004,《春秋公羊传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一
[291]王维贤(译),1982,《语言学中的逻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92]王银泉、陈新仁,2004,“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中国翻译》,第2期。
[293]王佐良,1997,《翻译:思考与试笔》,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94]危东亚(主编),1995,《汉英词典》,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95]维索尔伦,J.,2003,《语用学诠释》,钱冠连、霍永寿(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296]项成东,2006,“等级含义的语用研究综述”,《当代语言学》,第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