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要求

公文写作要求
公文写作要求

常用公文写作要求

一、公文写作的共性要求:

(一)、确定文种

公文文种体系中包括有:条例、规定、办法、决定、命令、指示、批复、通知、通报、公告、通告、议案、请示、报告、调查报告、总结报告、函、会议纪要等。

文种是写作公文首先要明确的。我们在写作公文前,要弄清楚这个文件具有或者说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个文件材料。根据写作的背景、目的、受文对象确定采取哪个文种。

选择公文文种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看作者与主要受文者间的工作关系;二是看作者的法定权限;三是看行文目的、行文要求和表现公文主题的需要。

(二)、规范写作

公文写作要努力做到“七个规范”:

1、主题规范。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公文也不例外。公文主题的提炼标准,就是集中单一、鲜明显露。要求一文一事,一个主题,主题鲜明突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直接,不能含糊,不能让人产生歧义。

2、使用材料规范。公文材料的选用标准必须是真实典型,新鲜有力。所谓真实,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能够反映当前事物本质规律。我们分析问题时,所列举的现象,不是假的人为编造的,也不是偶然现象和个别现象。所谓典型,就是既是个性特征,又是共性特征。新鲜有力,就是我们所列举的、分析的问题、提出的办法,必须是符合当前实际的,必须是有说服力的。

3、文章格式规范。公文普遍的结构格式是: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成文时间。

标题的写法:公文标题的写法一般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主送机关的写法:一是只写受文机关的名称,不写领导个人名字(领导特别要求的除外);二是只能写一个主送机关,其他需要送达的受文机关采取抄送方

式;三是用统称或者规范的简称,不能随意写,如市政府、市人民政府都是规范的简称,但不能写成市府;四是行文关系,只能逐级行文,一般不能越级行文,某些经费请示属特殊情况。

正文的写法:正文是主送机关以下、结束语之前的部分。正文是一篇公文用笔最多、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是在主送机关之后,先写一段或几句导语,说明写这篇公文的原因、根据或者目的,导入正文。正文要做到逻辑层次清楚有序,说理简洁准确并力求深刻,用语符合规范。

结尾的写法: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几句号召的话,或者表决心、态度的话。《请示》要说“妥否,请批示”;《意见》要说“以上意见若无不妥,请批转执行”;《通知》和《报告》可以不要结尾,说完就落款结束;讲话稿类的一般有鼓劲、号召的话语;汇报材料一般有表示感谢和今后打算、态度的话语。

4、文字表述规范。公文的用语用字要求简明、准确、朴实、得体、通俗、易懂,体现字面意义而非联想意义,讲求陈述性、写实性,而非描绘性、虚拟性。一般以概述为主,据事说理,言之有物。

5、公文排版字体要求。

标题:小标宋体,二号字。

正文:仿宋,三号字。

行间距:一般设置“固定值”28磅。

字间距:一般不作要求。

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一般惯例,政府文件用A4纸,党委文件用16K。

保密等级字体:一般用3号或4号黑体。

紧急程度字体:字体和字号与保密等级相同(3号或4号黑体)。

文头的字体:大号黑体字、黑变体字或标准体、宋体字套色(一般为红)。

发文字号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签发人的字体:字体字号与发文字号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标题的字体:字体一般宋体、黑体,字号要大于正文的字号。

主送机关的字体:一般采用3号或4号仿宋体。

正文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字体字号与正文相同(3号或4号仿宋体)。

注释的字体:小于正文的的4号或小4号仿宋体。

主题词的字体:常用3号或4号黑体。

抄送机关的字体:与正文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字。

印发说明的字体:与抄送机关的字体字号相同(常用3号或4号仿宋体)或小一号的文。

主标题(又称一级标题)为二号宋体(加粗)。

二级标题为三号黑体。

三级标题为三号仿宋加粗。

正文均为三号仿宋。

6、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该用逗号用逗号,该用句号用句号,需要慢慢积累琢磨。要注意:转发上级或下级文件时,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7、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前后要统一,不能一时用大写,一时用小写。

8、印制规范。包括印制格式、排版、用纸规格,紧急程度、发文机关、发文字号、印制份数、发送单位、印制机关等要素标识。

印制格式(印制方式):两种,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红头文件一般适用于正式形成的请示、报告、意见、通知、函等文件。白头就是不冠特定的文件用纸,直接排版印制,一般会议印发的讲话稿、汇报材料等用白头印制。

签发:公文的制作签发程序很严谨,不能谁写谁签都行。重要文件要一把手或单位主持工作的领导签发,一般文件由一把手、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委托的领导签发。

印鉴:即盖章,也有讲究。首先是不能盖倒了;其次是要盖在单位落款和成文时间之间;联合行文的落款盖印,一般每排平行落两个单位的名称,依次往下排,盖印时不能相互侵占。

成文时间:领导签发的时间,而不是拟稿的时间和印制时间,印制时间在版

记部分专门有一栏,哪天印的就写哪天。

二、几种常用公文(文种)的写作

(一)、总结

总结——是对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全面回顾,它要对整个工作进行分析、评定和综合,找出经验、教训,提炼出规律性的东西,以便指导今后工作。

总结按照其工作范围的不同,可分为:综合性工作总结和专题性工作总结。

写作关键和重点:其特点是实践性、经验性、自述性、理论性。

撰写总结要注意以下四点:收集和占有材料;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叙议结合,语言简朴。

(二)、计划

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文件,明确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工作计划要有操作性。计划、规划、方案、要点,都属于计划类公文范畴。计划类公文必须具备目标、措施、步骤三要素。计划类公文有两种格式:一是文字表述式,一是图表式(目前图表式越来越多,清晰、明了、包含的信息量大)。

撰写计划要注意以下三点: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计划中的目标、任务、指标等要写明确;使用表格表达计划内容,表格设计要简明,不要在一张表格上列过多的项目,必要时,可以把计划内容分成几张表格来体现。

(三)、请示

请示——下级单位在工作中发生的不能自行决定的重大问题,或不属于本单

位权限审批范围的事项,需要上级解决、批准或指示时使用的文种。

写请示要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只能一事一请,不能在一个请示里夹带多个请示事项。第二,一请一报,一个请示只能报一个主送机关,不能多头报送。第三,一般不越级请示,但特殊情况除外(如经费请示),在实践中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不僵化、不教条。第四,要简短精炼,简洁明了地讲明原因、困难,对请求事项要明确,要多少钱,要什么政策,至于人家怎么批是人家的事,还要讲明你要的经费主要是用作哪个方面。

撰写请示要注意以下三点:不越级请示;不多头请示;要一文一事。(四)、报告

报告是典型的上行公文,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的询问等用到的文种。报告的特点是阅知性,不是批复、答复性,看的人可以签署意见,也可以不签署意见或表态。所以,在选择这个文种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只需要上级知道的工作或事件,或者就某项工作提意见或建议,但不一定需要批复。

报告的分类:第一,工作报告,是按照上级机关要求作的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第二,情况报告,即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或觉得应该让上级知道某个重要事项的当前情况;第三,回复性报告,回答上级询问、落实上级临时交办的某项工作。

报告的写法:一、导语,说明依据什么写这个报告,或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报告;二、总体结构一般是:①基本情况,②主要做法,③收到的效果,④存在的

问题,⑤今后工作的建议。三、结尾。

(五)、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传达会议议定事项和主要精神,要求各与会单位共同遵守和执行的文种,它是由会议研讨情况和成果摘要综合而成。

会议纪要可以分为办公会议纪要、专题会会议纪要、座谈会议纪要。

(六)、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述职者在被考核过程中,向自己的任命部门和上级领导及职工群众汇报自己在一个时期内守职、尽责和施政情况的书面报告,是干部考核过程中普遍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

(七)、意见

意见分为上行意见、平行意见、下行意见三种,上行意见一般上级要作出处理或者答复,平行意见则一般提供给对方参考,对方可以不执行,下行意见则具有指示性,下级应该遵照执行。意见的写法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但一般应该包括

几个方面的内容(以印发关于开展某项工作的意见为例):指导思想和原则、目标和意义、方法和步骤、工作要求等。

(八)、通知

通知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传达指示、部署工作、实施管理措施、处理公共事务、任免干部等等,都需要印发通知。通知以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印发都行。属下行文,要下级机关(或受文对象)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这与请示、报告不同,比意见要细),要具有操作性。例如写一个会议通知,开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有些什么要求等等,要一、二、三逐一说清楚,让看的人一看就明白。通知可以不写结束语。人类在漫长的岁月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从古至今,从东方到西方,中国文化艺术,渊源流长。

我国最早的歌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例如传说中伏羲时的【网罟之歌】,诗经中的【关关雉鸠】,无论是思想内容,还是艺术形式,都已发展到很高的水平。

我们华人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独特的风格,在世界上,希腊的悲剧和喜剧,印度的梵剧和中国的京剧,被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而京剧则是国之瑰宝,是我们华人的骄傲,

亦是世界上最璀璨的一颗明珠。

你可知道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你可知道诸葛亮身居空城,面对敌兵压境,饮酒抚琴的故事?

列宁曾经说过:我简直每天都想听奇妙而非凡的音乐,我常常自豪的,也许是幼稚的心情想,人类怎么会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对音乐如此痴狂?音乐

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泰戈尔说:我举目漫望着各处,尽情的感受美的世界,在我视力所及的地方,充满了弥漫在天地之间的乐曲。

【二】

音乐,就是灵魂的漫步,是心事的诉说,是情愫的流淌,是生命在徜徉,它可以让寂寞绽放成一朵花,可以让时光婉约成一首诗,可以让岁月凝聚成一条河,流过山涧,流过小溪,流入

你我的麦田……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曾被一首歌感动过,或为其旋律,或某句歌词,或没有缘由,只是感动,有的时候,我们喜欢一首歌,并不是这首歌有多么好听,歌词写的多么好,而是歌词写的像自己,我们开心的时候听的是音乐,伤心的时候,慢慢懂得了歌词,而真正打动你的不是歌词,而是在你的生命中,关于那首歌的故事……

或许,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着一段如烟的往事,不经阳光,不经雨露,任岁月的青苔覆盖,而突然间,在某个拐角,或者某间咖啡厅,你突然听到了一首歌,或是你熟悉的旋律,刹那间,你泪如雨下,即使你不愿意去回忆,可是瞬间便触碰了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荡起了心灵最深处的涟漪,这就是音乐的神奇,音乐的魅力!

【三】

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音乐代表人贝多芬,49岁时已经完全失聪,然而,他的成名曲【命运交响曲】却是震惊世界,震撼我们的心灵,在他的音乐世界里,你能感受到生命的悲怆,岁月的波澜,和与命运的抗衡,这就是音乐赋予的力量!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

其实,人生就是一次漫长的旅行,一场艰难的跋涉,无论遇见怎样的风景,繁华过后,终归平淡,无论遇见还是告别,相聚亦是别离,我们都应该怀着感恩的心,善待生命,善待自己……

每一首歌都是一个故事,每一段音乐都是一段过往,不知哪首歌里写满了你的故事?哪段音乐有你最美的回忆?想念一个人的时候,是否在安静的夜晚?悲伤的时候,是否单曲循环?高兴时分,是否在音乐里手舞足蹈?

我喜欢音乐,没有任何理由,音乐是我灵魂的伴侣,是我生活的知己,它能懂我的喜,伴我的忧,伴随着淡淡的旋律,它便融入我的生命,浸透我的灵魂。

我喜欢音乐,音乐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享受,还能丰富我的生活,给我带来创作灵感,一首歌,或一句歌词,都是我写作的素材,都是我灵感的源泉,它犹如涓涓细流,汩汩流淌,令我思绪翩翩,令我意象浓浓……

当我忧伤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漫步,当我快乐的的时候,我喜欢在音乐里起舞,当我迷茫困惑的时候,唯有音乐,才是我最好的陪伴……

【四】

红尘喧嚣,世事沧桑,三千烟火,韶光迷离,我们在尘世间行走,凡尘琐事总会困扰于心,我已经习惯了,将浅浅的心事蕴藏在文字里,将淡淡的忧伤释怀在音乐中,委婉的旋律,环绕于耳,凄美的歌词,萦绕于心,当我累了,倦了,我只想置身于音乐的海洋,忘记凡尘,忘记喧嚣,安静的去听一首歌……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公文写作的要求 基本要求: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二)行文规则 二是经多次请示直接上级机关而问题长期未予解决;三是有上级机关交办并指定直接越级上报的具体事项;四是出现需要直接询问、答复或联系不涉及被越过的机关职权范围的具体事项;五是需要检举、控告直接上级机关等。 党的机关与行政机关相互行文规定:行政机关不能迳向党的组织发布指令性公文,一般也不得以行政机关名义迳向党的组织报告工作或请求指示或批准。 (三)写作的语言运用 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公文中需用历史年号时,要先标出公历年份,再注历史年号并加圆括号,如1912年(民国元年)。 数量表示时,表示增加时用倍数或分数,表示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二、公文处理的基本原则 (1)法制原则。指处理方法手段、程序手续、行为准则与方法规化、制度化。(2)实事求是原则;(3)全面及时原则;(4)时效原则;(5)集中统一原则;(6)党政分工原则;(7)保密原则; (8)简化原则。 二、收文处理的一般过程 (1)公文的收受与分流:签收。指履行规定的确认、清点、核对、检查、签注手续后,收到公文。登记形式有薄式、卡片式、联单式;外收文登记。由外收发人员在完成签收工作后,对收文情况做简要记载;启封。外收文登记完成后,统一交由内收发人员,统一启封或径送有关领导亲启;内收文登记。由内收发人员对收文情况做详细记载;分办。有关人员将公文分送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阅知办理;摘编。文件管理人员对部分准备投入办理过程的重要文件编写文摘、提要、综述、汇集有关数据资料。 (2)办理收文:拟办。由部门负责人或有关具体工作人员提出处置意见,供有关领导审核定夺。批办。机关领导者或部门负责人提出处置意见。承办。有关工作人员按意见具体处置公文所针对的事务和问题。注办。由承办人签注公文承办情况,以备忘待查。

政府机关公文格式要求及排版(最新)

政府机关公文格式要求及排版(最新) 一、设置页面(“页面布局”—页“面设置”) (一)“页边距” 1.页边距:上3 厘米、下2.5 厘米、左2.6 厘米、右2.5 厘米。2.纸张方向:纵向。 (二)“纸张” 纸张大小:A4。 确保“每面排22 行,每行排28 个字,并撑满版心”。 二、设置标题 (一)“字体” 1.主标题:先设置字体为华文小标宋简体(或华文中宋、宋体),再设置字体为Times New Roma n;字形,加粗;字号,二号。 2.副标题:字体,与主标题一致;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二)“段落” 1.对齐方式:居中。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 字符。 3.特殊格式:无。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 行。 5.行距:固定值,28 磅。 (三)内容要求1.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应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时应当采用梯形或菱形布局,不应采用上下长短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2 ?正式公文标题应要素完整,一般格式为发文机关+关于XX(事由)的+文种” 3.标题回行时应词意完整,不能将词组拆开;发文机关名称应在第一行居中排布;最后一行不能将“的”与文种单独排列成行。 4 ?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四)标题与正文间隔 空一行,字号为五号,行距为最小值12 磅。 三、设置正文 一)“字体” 1.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2 ?二级标题:字体,楷体_GB2312 (或楷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3. 三级标题、四级标题和五级标题:字体,仿宋 _GB2312 (或仿宋);字形,加粗;字号, 三号。 4 ?其余正文(包括附件、落款、附注):字体,仿宋_GB2312 (或仿宋);字形,不加粗; 字号,三号。 5. 正文各级各类字体设定完后,应再次选定全文,设置字体为Times New Roman 。 (二)“段落” 1 .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2. 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 字符。 3. 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 4. 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 行。 5. 行距:固定值,30 磅。 (三)内容要求 1 .主送机关(俗称“抬头”)居正文第一行单独成行,顶格不缩进。 2.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五级标题依次采用“一、”、“(一)”、“1.”、 “(1 )”、“①”排序标注。 3?公文中引用文件时,应按规范将文件名称和发文字号写全,一般格式为《关于XX喲鬆次 (xxxgx*參号)”特别注意发文字号中必须使用六角括号〔XXXX。 4?附件在正文末下空1行,靠左缩进2字符排布;标准格式为附件:1. XXX;附件名称不用书名号,结尾不加标点符号;单个附件不标注序号;多个附件用阿拉伯数字“1. ”标注 序号,并按顺序回行排列;回行时,序号与序号对齐,名称内容与内容对齐。 5. 发文机关署名(俗称“落款”)在正文末(或附件末)下空1-3行(不盖章时空1 行,盖章时空3 行),靠右空2 字符排布。 6. 成文日期(俗称“落款日期”)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靠右排布,以发文机关署名为准居 中;标准格式为“XX年X X X日”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不编虚位。 7. 用印时,公章应端正盖住发文机关署名,印章上部约三分之二压在空白处,印章上沿距正文最后一行文字空1 行,印章下沿骑“年”盖“月”。 8. 附注(上行文、平行文中用于标注联系人、联系电话)在成文日期下一行靠左缩进2字

2019最新公文写作标准格式设置方法

2014最新公文写作标准格式设置方法 公文的默认设置模板制作进入系统:“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Word”—... 2014最新公文写作标准格式设置方法 一、公文的模板制作 进入系统:“开始”菜单——“程序”——“Microsoft Word”——进入Word 界面。 (一)进行页面设置 选择“文件”——“页面设置”选择“页边距”附签,上: 3.7厘米下:3.5厘米左:2.8厘米右:2.6厘米。选择“版式”附签,将“页眉和页脚”设置成“奇偶页不同”,在该选项前打“√”,“页脚”距边界设置为2.6厘米。选择“文档网格”附签,“字体设置”,“中文字体”设置为“仿宋”;“字号”设置成“3号”,单击“确定”按钮;选中“指定行网格和字符网格”;将“每行”设置成“28”个字符;“每页”设置成“22”行。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将版心设置成了以三号字为标准、每页22行、每行28个汉字的国家标准。 (二)插入页码 选择“插入”——“页码”,“位置”设置为“页面底端(页脚)”,“对齐方式”设置为“外侧”。然后单击“格式”按钮, “数字格式”设置为“,单击“确定”按钮,再次单击“确定”按钮。双击页码,在页码两边各加上一条全角方式的短线;并将页码字号设置成“4号”;字体宋体。选定页码,选择“格式”——“段落…”,奇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右缩进1字符,偶数页的页码设置成左缩进1字符。单击“确定”,完成页码设置。 (三)发文机关标志制作 “表格”——“插入表格”,1列1行。输入“玉环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文件”,字体为小标宋体,红色,调整字号、字间距,以美观、醒目、庄重为原则。选中表格,设置行距为刚好使文字上边缘接近表格线,点击鼠标右键——设置表格属性——“表格”附签——文字环绕为环绕——“定位…”——水平位置相对于页边距居中,垂直位置相对于页边距 3.5厘米——“确定”,发文机关标志设置完成。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依据2012年7月1日中办、国办颁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制定本单位的实施办法。 (一)公文基础知识 1. 公文种类: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共15种。 2. 公文格式: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二)发文注意事项 1. 主送机关和正文中使用规范简称或者全称:国务院和北京市政府机构都有规范简称,参考首都之窗和国务院官网,包括单位排序。如:市委、市政府;市教委、市委教育工委。 事业单位没有规范简称,建议使用全称。公文中对同一单位的的称谓应当一致,避免前后不一。 2. 正文层次标识: 第一层“一、”“二、”“三、”……使用三号黑体字。 第二层用“(一)”“(二)”“(三)”……使用三号楷体字。

第三层用“1.”“2.”“3.”……使用三号仿宋字体。 第四层用“(1)”“(2)”“(3)”……使用三号仿宋字体。 公文中出现或者①或者a都是不规范的。公文统一使用A4白纸,行间距(固定值28) 3. 正确使用六角括号:发文字号中的年份使用六角括号标注,即:〔〕,使用四角括号是不对的,如“京教办[2012]1号”。六角括号在键盘上不能找到,应当打开word菜单栏,通过“插入——特殊符号——〔〕——确定”的路径找到。 4. 公文中的数字,除部分结构层次数和在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成文日期也是阿拉伯数字。 5. 请示等需要回复的公文要标注联系人及联系方式:请示、需要对方批复或者回复的意见、函等文种,在附注(成文日期之下主题词之上)部分标注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并使用圆括号括住。 例如:(联系人:×××;联系方式:××××) 6. 签发日期和印发日期:签发日期是主要负责人签字同意发文的日期;如果是联合发文,签发日期以最后一个签发单位负责人的签字日期为准。公文经机关主要负责人签发后方可印制。印发日期是公文实际印制的日期。因此,印发日期可能与签发日期同日,也可能在签发日期之后。但是,

公文写作格式标准

公文写作规范 为了加强对外公文写作得管理,进一步规范中心公文写作,特制定本规定。 一、公文写作排版 (一)标题:正文标题用小标宋体字2号,遇标题过长需换行可按“长、短、长”或“正(倒)宝塔形”排版;一级标题“一、”用黑体字3号;二级标题“(一)”用楷体字3号加粗;三级标题“1.”、四级标题“(1)”均需加粗。 (二)正文:仿宋体字3号,一般每页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行距为多倍行距1、4倍)。 二、公文写作格式 (一)眉首:一般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与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会签人等要素组成。 1.主体: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成文时间、印章、附注等要素组成。 (1)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得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或特定词用引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停顿用空格符或换行。 (2)主送机关:就是指公文得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应按其性质、级别与有关规定或

惯例依次排列,同性质或级别得机关之间用顿号,不同性质或级别得机关之间用逗号,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角冒号。主送机关一般在标题下空1行、左侧顶格用3号仿宋体字,回行时仍顶格。 (3)正文:就是公文得主体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贯彻党与国家得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完整地表达公文制发单位得意图、意见与要求。正文一般置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空2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就是正文得附属部分,就是补充公文正文内容得材料(包括图表)。公文如有附件应作附件说明,即在正文下空1行左空2字用3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后标全角冒号与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在公文成文日期之后另起一页与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1”)。附件得序号与名称应与正文之下得附件说明一致。 (5)成文时间:以负责人签发得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得签发日期为准。行政机关公文成文日期用汉字年、月、日标全,“零”写为“〇”;单一机关制发得公文在落款处不置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文时间置正文右下方,右空4字。 (6)印章:指正文末尾加盖得发文机关印章或领导同志签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不同种类的公文,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和写作方法,但是,不论哪一种类的公文,都必须做到以下同点: 一、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令和上级机关的有关规定。 二、要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工作规律。 三、公文的撰写和修改必须及时、迅速,反对拖拉、积压。 四、词章必须准确、严密、鲜明、生动。 五、要符合保密制度的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 1.联合行文时,作者应是( 1 )。 A.同级机关 B.同一系统的机关 C.三个以上的机关 D.行政主管机关与业务指导机关 2.维护文件的高度严密性是指( 2 )。 A.公文的保密性 B.公文语言结构的严密 c.公文行文程序的严密 D.施行办法的严密 3.公文中的祈使句常常依靠( 2)。 A.语气词表述 B.惯用的句式表达 c.感叹词表达 D.无主句表达 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3 )。 A.都要向上级请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5.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 3 )。 A.草稿 B.定稿 C.正本 D.副本 6.公文区别于其他信息记录的特点是( 4 )。 A.传播知识 B.具备查考价值 c.书面文字材料 D.具备法定的权威性

7.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的公文是( 3 )。 A.决议 B.会议记录 C.会议纪要 D.议案 8.当问题重大,确急需直接上级和更高层次的上级机关同时了解公文内容时,可采用( 3 )的方式。 A.越级行文 B.直接行文 C.多级行文 D,同时行文 9.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 3 )。 A.逐级行文 B.多级行文 c.越级行文 D.直接行文 10.公文的形成与发挥作用须依赖于( 2)。1 A.公文处理 B.收文处理 c.发文处理 D.办毕公文处理 11.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 4 )。 A.会商 B.审核 C.注发 D.签发 12.调查报告的结构一般包括( 1 )。 A.标题、导语、正文、结语 B.标题、正文、落款 c.开头、导语、主体、结尾 D.标题、正文、结语 13.以强制力推行的用以规定各种行为规范的法规、规章属于( 1 )。 A.规范性文件 B.领导指导性文件 c.呈请性文件 D.证明性文件 14.内容重要并紧急需要打破常规优先传递处理的文件,叫作( 4 )。 A.平行 B.加急件 C.特急件 D,急件 15.决定必须由( 4)。 A.党政机关联合发文 B.会议讨论之后才能发文 c.政府部门制发 D.党、政府领导机关制发 16.通报情况使用( 3 )。 A.通知 B.通告 C.通报 D.情况报告 17.通报的表达方式侧重于( 1 )。

公文写作字体字号格式规范

公文写作字体字号格式规范 以下略去正式公文写作若干内容,仅保留平时常用规范,整 理如下: 一、公文纸 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 为:210mr K 297mm 二、标题 (一)总标题 标题用二号小标宋体字加粗,遇标题过长需换行可按“长、短、长”或“正(倒)宝塔形”排版。 (二)分级标题 1. 一级标题为汉字数字加顿号,例如:“一、” “二、” “三、”用三号黑体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2. 二级标题及往后的分级标题均为三号仿宋体字加粗 3. 二级标题为括号中包含汉字数字,例如:“(一)” “(二) “(三)”,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4. 其他分级标题 带括号的序号和带圆圈的序号,如(一)(1)①等后不再加

顿号、逗号之类的标点符号; 若以下标题独占行则句末不加标点,未独占行句末用句号;第三层为阿拉伯数字加下脚点(注意不是顿号),例如:“1.

2. ” 3. 第四层为括号中包含阿拉伯数字,例如: “(1)”“(2)”“(3)”;第五层为带圈的阿拉伯数字,例如:“①”“②”“③”或者 1)” 第六层为大写英文字母,例如:“A. ”“ B. ”“ C. ”或者“(A)“(B)” “(C)”; 第七层为小写英文字母,例如:“ a. ”“ b. ”“c. ”或者“(a)“(b)”“(c)”; 另外,“第一”末尾用逗号而不是顿号。 三、正文仿宋体字3号,一般每页排22 行,每行排28 个字 四、其他主送机关的字体:3 号仿宋体 附件的字体:3 号仿宋体 作者的字体:3 号仿宋体 日期的字体:3 号仿宋体 五、页码 用4 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处。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 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 字,双页码居左空1 字,空白页与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六、行间距 般设置“固定值” 28 磅七、日期 规范为二OO八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注意“O”不能写作“零” 或

常用公文写作及公文写作要求

常用公文写作及公文写作要求 常用公文写作 1、通知 (1)特点:应用范围的广泛性;较强的时效性;告知性;写作内容的灵活性。 (2)通知的类别和协作要领 a.发布性通知:发布性通知用于发布规范性文件、下达计划和印发领导讲话等。标题有“发布”或“印发”字样。 b.指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用于向下级机关做指示,部署工作等。 c.知照性通知:知照性通知用于一些不需直接执行或办理的事项。 d.转发性通知:转发性通知用于转发上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或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 2、通告 (1)特点:广泛性、规定性、专业性 (2)结构和写作要领 a.标题:使用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的标题。 b.正文:由通告原有、通告事项和结尾三部分构成。 c.落款日期。 3、报告 (1)报告特点:沟通性、陈述性、单向性

(2)类别: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呈送报告 4、请示 (1)特点:单一性、期复性、时效性 (2)请示结构: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和日期组成 5、批复 (1)批复特点:法定的权威性、执行性、行文的被动性 (2)批复的写作要求:针对性要强;观点要明确;表达要准确;批复应讲究实效,及时作出答复 6、通报 (1)特点:教育性;说理性;时效性 (2)类别: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通报 7、函 (1)特点:行文方向的多样性;使用的广泛性;写作的灵活简便性 (2)函的类别:商洽函;询问答复函;求批复函 8、纪要 (1)纪要特点:反映会议情况与传达贯彻会议的议定事项;具有约束执行效用 (2)纪要结构:标题、时间、正文、结尾 9、倡议书 结构:标题、正文、落款 10、调查报告

2012年最新公文写作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 (中办发…2012?14 号,2012 年4 月)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适应中国共产党机关和国家行政机关(以下简称党政机关)工作需要,推进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各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 第三条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第四条公文处理工作是指公文拟制、办理、管理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第五条公文处理工作应当坚持实事求是、准确规范、精简高效、安全保密的原则。 第六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高度重视公文处理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设立文秘部门或者由专人负责公文处理工作。 第七条各级党政机关办公厅(室)主管本机关

的公文处理工作,并对下级机关的公文处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检查。 第二章公文种类 第八条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公文写作的格式要求

《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最新国家标准公文格式要求如下: 标题:一般用2号小标宋体字,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要做到词意完整,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标题排列应当使用梯形或菱形。正文:一般用3号仿宋体字,每个自然段左空二字,回行顶格。文中结构层次序数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一般第一层用黑体字、第二层用楷体字、第三层和第四层用仿宋体字标注。 一般公文中标题行距28磅。正文及其他单倍行距。 附件: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XXXXX”);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发文机关署名:单一机关行文时,在正文(或附件说明)下空一行右空二字编排发文机关署名,在发文机关署名下一行编排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署名首字右移二字,如成文日期长于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成文日期右空二字编排,并相应增加发文机关署名右空字数。 成文日期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即1不编为01)。 页码:一般用4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编排在公文版心下边缘之下,数字左右各放一条一字线;一字线上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一字,双页码居左空一字。公文的版记页前有空白页的,空白页和版记页均不编排页码。公文的附件与正文一起装订时,页码应当连续编排。

份号一般用6位3号阿拉伯数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密级和保密期限 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保密期限中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标注。 紧急程度 一般用3号黑体字,顶格编排在版心左上角;如需同时标注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按照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的顺序自上而下分行排列。

公文写作基本模式

常见公文写作格式与范文 公文格式(函、请示、报告、通知、规定的公文格式)之一 函的写作格式 一、函的概念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作为公文中惟一的一种平行文种,其适用的范围相当广泛。在行文方向上,不仅可以在平行机关之间行文,而且可以在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行文,其中包括上级机关或者下级机关行文。在适用的内容方面,它除了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外,也可以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向上级机关询问具体事项,还可以用于上级机关答复下级机关的询问或请求批准事项,以及上级机关催办下级机关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函报报表、材料、统计数字等。此外,函有时还可用于上级机关对某件原发文件作较小的补充或更正。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二、函的特点 (一)沟通性。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三、函的分类。 (一)按性质分,可以分为公函和便函两种。公函用于机关单位正式的公务活动往来;便函则用于日常事务性工作的处理。便函不属于正式公文,没有公文格式要求,甚至可以不要标题,不用发文字号,只需要在尾部署上机关单位名称、成文时间并加盖公章即可。 (二)按发文目的分。函可以分为发函和复函两种。发函即主动提出了公事事项所发出的函。复函则是为回复对方所发出的函。 (三)另外,从内容和用途上,还可以分为洽事宜函,通知事宜函,催办事宜函,邀请函、请示答复事宜函,转办函,催办函,报送材料函等等。 四、函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公文格式要求

附件 XXXXXXXXXX有限公司 公文格式要求 1 范围 1.1 本要求规定了公司公文通用的纸张要求、印刷要求、公文中各要素排列顺序和标识规则。 1.2 本要求适用于以公司名义制发的公文。公司各部、司向公司呈报的内部请示、报告及附属公司制发的公文可参照执行。 2 公文用纸主要技术指标 2.1 公文用纸一般使用的纸张定量为60g/m2-80g/ m2的胶版印刷纸或复印纸。纸张白度为85%-90%,横向折度≥15次,不透明度≥85%,PH值为7.5-9.5。 2.2 公文用纸采用A4型纸,其成品幅面尺寸为210mm×297mm。 2.3 公文页边与版心尺寸:公文用纸天头(上白边)为:37mm±1mm;公文用纸订口(左白边)为:28mm±1mm ;版心尺寸为:156mm×225mm(不含页码) 3 文中图文的颜色 未有特殊说明公文中图文颜色均为黑色。 4 排版规格与印刷装订要求 4.1 排版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28个字。行距设置为固定值28磅。 4.2 制版要求:版面干净无底灰,字迹清楚无断划,尺寸标准,版心不斜,误差不超过1mm。

4.3 印制要求:双面印刷;页码套正,两面误差不得超过2mm。印品着墨实,均匀;字面不花、不白、无断划。 4.4 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处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4mm。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无坏钉、漏钉、重钉,钉脚平伏牢固;后背不可散页明订。裁切成品尺寸误差±1mm,四角成90度,无毛茬或缺损。 5 公文中各要素标识规则 5.1 公文各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版记三部分。置于公文首页红色反线(宽度同版芯,即156mm)以上的各要素统称眉首;置于红色反线(不含)以下至主题词(不含)之间的各要素统称主体;置于主题词以下的各要素统称版记。 5.2 公文份数序号:公文份数序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制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用阿拉伯数码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1行。 5.3 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如需标识秘密等级,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秘密等级各保密期限之间用“★”隔开。 5.4 紧急程度:如需标识紧急程度,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两字之间空1字;如需同时标识秘密等级与紧急程度,秘密等级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1行,紧急程度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2行。 5.5 发文单位标识:由发文单位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加“文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公文怎么写:公文写作的语言特点及要求 在公文写作过程中,不仅要用词准确、更要简练严谨;因此公文写 作不需要太过华丽的辞藻,而是多采取平铺直叙的方式,公文写作中,惯用语有很多,可以酌情使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公文写作的语 言特点及要求,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公文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办理公务活动中形成 的各种文书材料。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发布行 政法规和规章,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 经验的重要工具。公文在写作过程中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其主要特 点是在用词上要准确贴切,句式要简练严谨,文风要朴实庄重,有一 些固定的习惯用语。 一、用词准确贴切 用词准确贴切是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公文的写作如果选字用词 疏忽大意,一旦把关键词语用错,将会给工作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所以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让读的人不折不扣地了解你 要说的是什么。要想把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必须在词义辨析上下工夫。因为汉语词汇相当丰富,词语运用也极为灵活,表述同一事情可用不 同的词语,使用同一词语也可表示不同的意思,这些特点都会给选用 词语带来很大的困难。选用最恰当的词语,是公文写作的一个基本能力。 言简意明,把事情表达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但有时公文也要把话说得委婉灵活,表达意思留有余地,这就需 要适当地使用模糊词语。如:“原则上今年不安排发放地方企业债券”,“存在着一定差距”,“尽快将会议精神传达下去”,“采取 适当方式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保护文物的政策、法令”,“分不同情

况,予以妥善处理”,其中“原则上”、“一定”、“尽快”、“适当”、“妥善”均属于模糊词语。在公文中,当需要做模糊的表达时,选用恰当的模糊性词语也属于用词准确贴切的范围。 二、语句简练严谨 简练是指用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明白;严谨是指词句紧凑,表达 意思确切缜密。简练严谨也是对公文语言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做到 这一点呢?除了在造句时避免句子残缺不全、句式杂糅外,还须避免语 句重复啰嗦,避免句子冗长,避免句子关系不清和避免句子前后无序。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1.避免重复啰嗦 要使语言简洁,必须将可有可无的字、词、句去掉,力求做到词 无可删、句无可减,使公文中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词都有其作用。如: 同时也发现有少数单位的领导对防火工作不够重视,存在着管理 十分混乱,制度也不够健全,并且存在违章操作等问题。 有些字、词,如“也”、“并且存在”删去后,并不影响句意。 2,避免句子冗长 句子有长有短,各有不同的表达效果。长句有表达意思周密的优点,但结构复杂,包含意思较多,不够简明;短句结构简单,句意单纯,让人一目了然。要使公文言简意明,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少用长句,多 用短句。老舍先生写文章很注意用短句,他说我自己写文章,总是希 望七八个字一句,或十个字一句,不要太长的句子。……当我写了一 个较长的句子,我就想法子把它分成几段,断开了就好念了,别人愿 意念下去;断开也好听了,别人也容易懂。”老舍先生为我们提供了一

2017年最新规范公文格式

附件2 XX市人民政府公文处理规则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14号)及《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有关规定,为进一步推进公文规范处理,现就全市政府系统现行公文处理有关问题制定如下规则。 一、公文种类 公文种类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规范性文件、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七)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八)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 —

(九)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十)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十一)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二)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十三)议案。适用于市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十四)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五)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 二、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文件分类 (一)市政府“X政”字号文件和市政府办公室“X政办”字号文件,用于上行文。 (二)市政府“X政发”字号文件和市政府办公室“X政办发”字号文件,用于普发范围的下行文。 (三)市政府“X政函”字号文件和市政府办公室“X政办函”字号文件,用于部分或个别单位受文的下行文或平行文,或向不相隶属机关行文。 (四)市政府令用于公布市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强制性措施等,自发第1号令起,按自然顺序编号,不受年度限制。 (五)市政府“X政干”字号文件用于任免干部通知。 — —

公文格式规范与常见公文写作

公文格式规范与常见公文写作 一、公文概述与公文格式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种类的区分、用途的确定及格式规范等,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4月16日印发,2012年7月1日施行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之前相关条例、办法停止执行。 (一)公文的含义 公文,即公务文书的简称,属应用文。 广义的公文,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处理公务按照一定程序而形成的体式完整的文字材料。 狭义的公文,是指在机关、单位之间,以规范体式运行的文字材料,俗称“红头文件”。 ?(二)公文的行文方向和原则 ?、上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有“请示”、“报告”、和“意见”。 ?、平行文同级机关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行文。主要有“函”、“议案”和“意见”。 ?、下行文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行文。主要有“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批复”和“会议纪要”等。 ?其中,“意见”、“会议纪要”可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通报”可下行文和平行文。 ?原则: ?、根据本机关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行文关系 ?、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同级机关可以联合行文 ?、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应分清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 ?、党政机关的部门一般不得向下级党政机关行文 ?(三) 公文的种类及用途 ?、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通知。适用于发布、传达要求下级机关执行和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批转、转发公文。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纪要。适用于记载会议主要情况和议定事项。?(四)、公文的格式规范 ?、眉首的规范 ?()、份号 ?也称编号,置于公文首页左上角第行,顶格标注。“秘密”以上等级的党政机关公文,应当标注份号。 ?()、密级和保密期限 ?分“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标注在份号下方。?()、紧急程度 ?分为“特急”和“加急”。由公文签发人根据实际需要确定使用与否。标注在密级下方。 ?()、发文机关标志(或称版头) ?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套红醒目,位于公文首页正中居上位置(按《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标准排

常见公文写作规范、要求

常见公文写作规范 一、公文的定义及种类 1.公文定义。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公文是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臵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 2.公文种类。为了使各种公文都能有稳定的性质、特定的用途并使更多的人都能对这些性质和用途有准确的了解,以便利于正确有效地形成和办理公文,客观上需要人们对常用的每一种公文都赋予一个能概括表明其性质、用途的统一规范的称谓,这种称谓叫文种。党政机关法定的公文有15个文种:决议、决定、命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3.常见文种。通知、意见(如:县教育局下发的文件);报告、请示、计划、总结、简报、方案等(学校向教育局报送的材料)。 4.公文特点。 公文的格式、种类、行文规则、办理等都是全国统一的,一般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的 国家规范《党政机关公文格式》执行。无论从事专业工作,还是 从事行政事务,都要学会通过公文来传达政令政策、处理公务,以协调各种关系,使工作正确高效地进行。 二、公文格式(适用于学校报送的计划、总结、简报、方案、请示、报告等)公文格式,即公文规格样式,是指公文中各个组成部分的

构成方式,它和文种是公文外在形式的两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公文效用的发挥。包括公文组成、公文用纸和装订要求等。 (一)公文用纸及版面要求 1.公文用纸。指的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一般采用A4型纸,即297mm×210mm。 2.页面。上 3.7cm,下3.5cm.左2.8cm,右2.6cm。文字资料一律纵向横排,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段落设臵为固定值28磅。 3.页码。插入页码时设臵为:位臵:页面底端;对齐方式:外侧;格式:数字左右各有一条一字线;选择4号宋体。这样设臵的页码单页码居右,双页码居左,适合双面打印和左侧装订。 4.文字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的颜色均为黑色 5.印刷和装订。双面印刷,左侧装订,一般为平订,两钉外订眼距版面上下边缘各70CM处,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 6.公文中的横排表格。表格横排时,页码位臵与公文其他页码保持一致,双面打印时,单页码表头在订口一边,双页码表头在切口一边,方便翻阅。 (二)公文格式各要素编排规则 1.标题。字体为方正小标宋简体,字号为二号,顶格居中排列。标题有三要素: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标题较长时多行居中排布,成梯形或菱形,不能排成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回行时要词意完整,长短适宜。 2.主送机关。字体为仿宋GB2312,字号为三号。编排于标题下空

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公文写作格式要求 一、公文纸要求: 纸张A4纸 二、版式要求一版式 1.页边距上下边距为 2.54厘米左右边距为2.8厘米 2.页眉、页脚页眉为1.5厘米页脚为1.75厘米 3.行间距1.5倍行距 4.纸型与打印方向采用标准A4型。一般为竖向打印。如表格等须横向打印的材料上下边距为2.8厘米左右为2.54厘米页眉1.5厘米页脚1.75厘米。 5.正文一般每面排22行约1.5倍行距每行两端对齐标题下空一行每自然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回行顶格。字数、年份不能回行。 三、正文和文档 1.标题xx二号字xx 2.正文仿宋三号字 3.在文档中插入表格单元格内字体用仿宋字号可根据内容自行设定。 建议表格内文字用小4号xx固定值15P 4.页码用“-X”格式用4号仿宋居右空1字 5.文件的年号用六角括号“”括起文件序号前不加“第”字由行政办公室统一编号 6.若存在层次结构1若结构层次多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一”第三层为“1.”第四层为“1”第五层。为“①”2若结构层次少则第一层为“一、”第二层为“1.”。3第一层标题用3号黑体第二层标题用3号楷体、加粗第三层标题用3号仿宋、加粗。其余标题及正文均采用“附件”3号仿宋。

7.如有附件应在正文最后另起一段首行缩进2个字符注明附件顺序和名称。2字后标全符冒号附件序号用阿拉伯数码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的名称应与所附文件的名称保持一致。公文的附件应在正文之后另起一页排布附件的左上角第1行顶格标识“附件”2字并加全符冒号如有序号在序号后加全符冒号。 8.落款凡不需加盖公章的材料应在正文右下方落款处署成文单位全称在下一行相应处标识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日期为准成文日期以阿拉伯数字根据____年__月__日的格式填写距正文空3行右空4个字如“ 2012年9月1日”字体均为3号仿宋字。 9.正文之后的空白容不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或字距的办法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标注“此页无正”。 四、印刷和装订为节约纸张建议用双面印刷左侧装订。

完整word版,公文写作格式标准

公文写作规范 为了加强对外公文写作的管理,进一步规范中心公文写作,特制定本 规定。 一、公文写作排版 (一)标题:正文标题用小标宋体字 2 号,遇标题过长 需换行可按“长、短、长”或“正(倒)宝塔形”排版;一 级标题“一、”用黑体字 3 号;二级标题“ (一)”用楷体字 3 号加粗;三级标题“ 1.”、四级标题“(1)”均需加粗。 排 (二)正文:仿宋体字 3 号,一般每页排22 行,每行 28 个字(行距为多倍行距 1.4 倍)。 二、公文写作格式 (一)眉首:一般由公文份数序号、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 发文机关标识、发文字号、签发人、会签人等要素组成。 1.主体: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 成文时间、印章、附注等要素组成。 (1)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 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或特定词用引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 号,停顿用空格符或换行。 (2)主送机关:是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

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应按其性质、级别和有关规定或惯例依次排列, 同性质或级别的机关之间用顿号,不同性质或级别的机关之间用逗号,最后 一个主送机关名称后标全 角冒号。主送机关一般在标题下空 1 行、左侧顶格用 3 号仿宋体字,回行时仍顶格。 ( 3)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正文内容要求准确地传达、贯彻党 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完整地表达公文 制发单位的意图、意见和要求。正文一般置主送机关下一行,每自然段空2 字,回行顶格;数字、年份不能回行。 (4)附件:是正文的附属部分,是补充公文正文内容的材料(包括 图表)。公文如有附件应作附件说明,即在正 文下空 1 行左空 2 字用 3 号仿宋体字标识“附件” ,后标全 角冒号和名称;附件如有序号使用阿拉伯数码( 如“附件 :1. ××××” ); 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附件应在公文成文 日期之后另起一页与正文一起装订,并在附件左上角第 1 行顶格标识“附件” ,有序号时标识序号(如“附件1”)。附件 的序号和名称应与正文之下的附件说明一致。 (5)成文时间:以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 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行政机关公文成文 日期用汉字年、月、日标全,“零”写为“ 〇”;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 不置发文机关名称,只标识成文时间;成 文时间置正文右下方,右空 4 字。

政府公文写作格式规范

政府公文写作格式 一、眉首部分 (一)发文机关标识 平行文和下行文的文件头,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上页边为62mm,发文机关下边缘至红色反线为28mm。 上行文中,发文机关标识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为80mm,即与上页边距离为117mm,发文机关下边缘至红色反线为30mm。 发文机关标识使用字体为方正小标宋_GBK,字号不大于22mm×15mm。 (二)份数序号 用阿拉伯数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不能少于2位数。标识为“编号000001” (三)秘密等级和保密期限 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中间空一字。如需要加保密期限的,密级与期限间用“★”隔开,密级中则不空字。 (四)紧急程度 用3号黑体字顶格标识在版心右上角第一行,两字中间空一字。如同时标识密级,则标识在右上角第二行。 (五)发文字号 标识在发文机关标识下两行,用3号方正仿宋_GBK字体剧

中排布。年份、序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年份用全称,用六角括号“〔〕”括入。序号不用虚位,不用“第”。发文字号距离红色反线4mm。 (六)签发人 上行文需要标识签发人,平行排列于发文字号右侧,发文字号居左空一字,签发人居右空一字。“签发人”用3号方正仿宋_GBK,后标全角冒号,冒号后用3号方正楷体_GBK标识签发人姓名。多个签发人的,主办单位签发人置于第一行,其他从第二行起排在主办单位签发人下,下移红色反线,最后一个签发人与发文字号在同一行。 二、主体部分 (一)标题 由“发文机关+事由+文种”组成,标识在红色反线下空两行,用2号方正小标宋_GBK,可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 (二)主送机关 在标题下空一行,用3号方正仿宋_GBK字体顶格标识。回行是顶格,最后一个主送机关后面用全角冒号。 (三)正文 主送机关后一行开始,每段段首空两字,回行顶格。公文中的数字、年份用阿拉伯数字,不能回行,阿拉伯数字:用3号Times New Roman。正文用3号方正仿宋_GBK,小标题按照如下排版要求进行排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